经方十首3、芍药甘草汤

合集下载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方剂名】芍药甘草汤,出自汉·《伤寒论》。

【组成】芍药、炙甘草各四两(各12克)。

【用法】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效】养血益阴,缓急止痛。

【主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等。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肌肉痉挛、老年腰腿痛、胃扭转、腹痛、消化性生溃疡、先天性和萎缩性肌强直症、哮喘、百日咳、出血热后期脚挛急、痛经、呃逆、痢疾、慢性结肠炎、坐骨神经痛、老年腰腿痛、血栓性静脉炎、颈椎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跟骨骨质增生等病症。

1.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关节疼痛和活动障碍:选择治疗对象为脑血管病伴有一侧肢体麻痹、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水平上举<90度),予镇痛药、骨骼肌松弛药及物理疗法治疗疗效不佳15例,给予芍药甘草汤7.5克,分3次服。

结果:疼痛显效20%,有效33.3%,稍有效33.3%,无效13.3%;关节活动度显效(上举>15度)13.3%,有效(上举>120度)26.7%,稍有效(上举>90度)33.3%,无效26.7%。

疗效出现时间:1日以内26.7%,2~3日33.3%,4~5日26.7%,不变13.3%。

由此认为,对伴有肢体疼痛的脑血管偏瘫患者,芍药甘草汤呵在减轻疼痛,解除肌张力增高状态的同时,使关节活动度扩大,改善日常生活活动,且顿服效果比定时服用效果好。

无效的病例可能与严重的关节变形有关,故早期给药效果更好。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年第3期)2.慢性萎缩性胃炎:选用芍药甘草汤作为基础,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6例,以服药1个月为1个疗程,所有病例均服药2个疗程。

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报告显示正常为治愈指标;以胃病缓解,发作次数少,其他症状减轻,为好转指标;症状无改善,胃镜检查无变化为无效。

结果:治愈6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1.7%。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3.尿毒症末梢神经病变: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芍药甘草汤加薏苡仁,其中芍药30~60克,薏苡仁40~6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连服3-10剂,服药期间停用一切镇静剂治疗。

分享经方芍药甘草汤,诸药配合治疗足跟痛收桴鼓之效!

分享经方芍药甘草汤,诸药配合治疗足跟痛收桴鼓之效!

分享经方芍药甘草汤,诸药配合治疗足跟痛收桴鼓之效!
芍药甘草汤首创于医圣张仲景,本意为治疗伤寒病误汗伤阴以致脚挛急而设,临床用于治疗足跟痛(跟骨增生)收效甚好。

组成:生白芍、炒白芍、炒赤芍、生甘草、炙甘草。

证情重者加玄胡;舌质有瘀者加川牛膝;舌苔白腻有湿者加木瓜;年龄大,体弱者加生地、熟地。

张仲景芍药甘草汤仅有芍药、炙甘草各4两组成。

原意酸甘化阴。

阴复筋得所养则伤寒误汗伤阴而致脚挛急自解。

细揣经义,应用于足跟痛(骨质增生),收效甚佳。

《神农本草经》载:芍药……除血痹,破坚积寒疝,止痛“长肌肉”。

后世把芍药分为赤、白二种,认为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而甘草有生用、炙用之殊,生者偏清热解毒,炙者偏补牌益气,二者均可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本方灵活配伍,如大剂量,白芍、赤芍生炒共用以避过于酸寒攻伐伤筋之嫌。

一补一泻,一收一散,既可养血益肝肾之阴,充养筋骨,又可破坚积、除血痹、缓急止痛。

甘草生、炙共用既可消除瘀热,祛寒热邪气,又可补脾益气,强骨充肌,诸药配合,正合治足跟痛之法,故收桴鼓之效。

有一位患者,女,68岁,患腰痛多年,后觉左足跟困酸疼痛,渐觉右足跟亦疼痛,症情不断加重,甚至不能行走,终日卧床,经X线摄片示:两侧跟骨均有骨刺生长,服中西药物均效差。

诊断:足跟痛(跟骨増生)。

治疗:芍药甘草汤加生地、熟地。

服药一段时候后,患者疼痛大减。

继续治疗后患者痊愈,能操持一般家务,2年后査访未复发。

【中医十大类方】芍药甘草汤

【中医十大类方】芍药甘草汤

【中医⼗⼤类⽅】芍药⽢草汤2016-08-13 18:55X【中医⼗⼤类⽅】芍药⽢草汤本⽅主治津液受损,阴⾎不⾜,筋脉失濡所致诸证。

⽅中芍药酸寒,养⾎敛阴,柔肝⽌痛;⽢草⽢温,健脾益⽓,缓急⽌痛。

⼆药相伍,酸⽢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痛之效。

芍药⽢草汤【来源】《伤寒论》【原⽂】 伤寒,脉浮,⾃汗出,⼩便数,⼼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烦躁吐逆者,作⽢草⼲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温者,更作芍药⽢草与之,其脚即伸;若胃⽓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9)?【异名】戊⼰汤(《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芍药12克⽢草12克【⽤法】上⼆味,⽤⽔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调和肝脾,缓急⽌痛。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现⽤于⾎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亏虚,肝脾失调者。

实验研究解痉、⽌痛、抗炎作⽤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的抑制、镇静作⽤。

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的兴奋有镇静作⽤,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引起的疼痛。

芍药、⽢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药合⽤后,这些作⽤确能显著增强。

芍药⽢草汤做法配⽅:⽩芍药30克炙⽢草10克⽩糖30克制作:1.将⽢草、芍药润透切⽚;放⼊锅内,加⽔1000毫升。

2.将锅置中⽕上,煎煮20分钟,滤去渣,在药汁内加⼊⽩糖拌匀即成。

⾷法:代茶饮⽤。

功效:酸⽢化阴,和⾥缓急。

拓展阅读《伤寒论研读与经义发微》蒋⼩敏刘英峰主编【运⽤思路】 芍药⽢草汤⽴法以⽢酸为主,其依据则源于《内经》“肝苦急,急⾷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以缓之,以酸泻之。

中医名方——芍药甘草汤

中医名方——芍药甘草汤

中医名方——芍药甘草汤张小医说,说医解案。

有意切磋,欢迎来稿。

本方乃中医止痛第一名方,具有解痉,止痛,抗炎等作用。

临床以肌肉痉挛,头身痛疼,腹痛,舌红,脉弱为使用要点。

【组成】白芍30-60克,炙甘草10克。

【功效】养血益阴,缓急止痛。

【主治】阴血不足,血行不畅【主症】腿脚挛急或腹中疼痛。

【副症】1.头痛,牙痛。

2.关节痛疼,神经痛疼。

3.泌尿结石,胆结石。

4.便秘。

【舌脉】舌红,脉细弱。

【方解】方用芍药,养血益阴,缓急止痛;炙甘草补中益气,资气血生化之源,另能缓急止痛,助芍药缓挛急、止腹痛。

【临床使用】常用于治疗腓肠肌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泌尿结石,胆结石,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痛疼,面肌痉挛,不安腿综合症,面肌痉挛,习惯性便秘等。

【临床加减】1.腿抽筋痛,加木瓜15克,伸筋草12克,牛膝10克。

2.神经痛疼,加延胡索10克,蜈蚣2克,全蝎3克。

3.颈椎痛疼,加葛根15克,秦艽10克,威灵仙12克。

4.痛经明显,加益母草10克,延胡索10克,香附10克。

5.结石痛疼,加金钱草30克,海金沙10克,鸡内金10克。

6.肿瘤痛疼,加延胡索10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

7.风湿痛疼,加制附子10克,海风藤12克,徐长卿10克。

8.便秘,加白术30克,虎杖15克,火麻仁15克。

【临床释疑】1.本方乃止痛良方,白芍用量须30克以上,效果才显著。

2.若伴有瘀血,可以白芍、赤芍同用。

温馨提示:•编辑:茯苓师承学堂。

•患者体质各异,具体医案仅作为思路探讨,不作为未就诊患者的处方依据。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作者:王付发布时间:2012-02-20 新闻来源:浏览次数:3894【方药歌诀】芍药甘草能舒筋,筋脉疼痛或挛急,酸甘养阴能益肝,胃阴不足更相宜。

【学用导读】运用芍药甘草汤,一要重视因病证变化而调整方药用量,二要重视随证加味用药。

【中医辨证】气血不足筋急证:筋脉拘急,肌肉疼痛或跳动,筋脉或关节屈伸不利,或关节活动疼痛,两目干涩,手足心热,或倦怠乏力,舌红,脉细弱。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芍药甘草汤,以主治气血不足筋急证为基础方,以主治胃气阴虚证(胃脘隐痛,或挛急疼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饮食不佳,纳谷无味,舌红,少苔,脉细或弦细)为临床扩大应用。

病变证机:气血亏虚,经筋脉络挛急,以此而演变为气血不足筋急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筋脉拘急,或肌肉疼痛,或胃脘隐痛,舌质红,苔薄,脉细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扭转,胃痉挛,慢性肝炎,过敏性肠炎,肠粘连,急性水肿性胰腺炎,胆石症等。

【衷中参西】合理运用芍药甘草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消化疾病,还是治疗血管及神经疾病等,都必须符合芍药甘草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临证选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1、运动、神经疾病:不宁腿综合征,腓肠肌痉挛,颜面抽搐痉挛,脑中风后肢体痉挛,先天性或萎缩性肌强直等。

2、血管及血液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平滑肌痉挛,血小板减少性或过敏性紫癜等。

3、呼吸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4、泌尿疾病:特发性肾出血,慢性肾盂肾炎等。

5、骨伤疾病:关节损伤,骨质增生,骨头炎,腰扭伤等。

6、妇科疾病:急性乳腺炎,慢性盆腔炎,急性附件炎等。

7、其他疾病:荨麻疹,类风湿性关节炎,高睾酮血症,高泌乳素血症性阳痿等。

【中医治法】益气养血舒筋。

【方药西用】具有对胃酸分泌呈双向调节、抑制胃排空、抑制肠管收缩、解痉、镇痛、降低血中睾酮浓度、改善排卵状态、抗炎、保护肠胃黏膜组胺水平、抑制子宫平滑肌细胞中PGE2、PGF2a及6-ketoPGF1a的生成释放、抗肿瘤等作用。

芍药甘草汤(去杖汤)

芍药甘草汤(去杖汤)

芍药甘草汤(去杖汤)上次介绍了甘草干姜汤:新冠的预防方,这次接着介绍芍药甘草汤。

它们在同一个条文中。

《伤寒论》原文: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60克)。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一日分两次服。

《神农本草经》药症:【芍药】味苦、平。

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甘草】味甘、平。

主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伤寒论》条文解读:病人得伤寒,脉浮有表证。

“自汗出,小便数“:有阳不摄阴之意,说明病人是阳虚受寒。

自汗出和小便数导致人体津液大量流失。

”微恶寒“,很多人解读为“脉微恶寒”。

这是津液流失,导致血容量减少。

同时,人体的热量(阳气)也随津液流失,即阴损及阳,所以脉微细弱而怕冷。

同样因为体液和热量的流失,导致肌肉失养,脚抽筋。

至此,病人是阴阳两虚表未解。

“虚人伤寒建其中”,如果这时候,却用桂枝汤解表,就错了,因为阴阳两虚,没有足够的能量和津液来供桂枝汤发汗解表。

如果用桂枝汤发汗,继续消耗能量(阳)和津液(阴),就会导至“厥”。

“厥”的本意是阴阳气不能顺接,症状是手脚四肢发冷(阳虚);咽喉干,烦躁吐逆(阴虚)。

这是体内阴阳两虚,已经不接受外来水谷。

这时候要用甘草干姜汤,取辛甘化阳之意。

甘草干姜汤是能量药,干姜温化寒湿,提振胸腹的阳气,甘草补气补津液,两者合作恢复体内的气血循环,好转的标志就是“厥愈足温”。

即,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被打通。

然后,再用芍药甘草汤,取酸甘化阴之意,补充津液,所以肌肉得到津液,脚挛急就好了。

这一条文说明,在阴阳两虚的情况下,中医一般要先补阳,后补阴的原则。

经方十首3、芍药甘草汤

经方十首3、芍药甘草汤

经方十首3、芍药甘草汤[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现代应用]1.以骨骼肌、韧带的痉挛、抽掣样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如腓肠肌痉挛,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阴道痉挛、强中(阴茎持续勃起不软)、喉痉挛、缩阴症、全身抽搐、中风后遗症的肌肉僵硬、疼痛、麻木、肩周炎、肌强直症,急性腰扭伤,脊椎骨质增生症、外伤性头痛眩晕症、阴茎抽痛。

2.以内脏平滑肌绞痛、剧烈痉挛等为特征的疾病。

如胆绞痛、肾绞痛、胃痉挛、胃扭转、肠粘连、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及顽固性咳嗽、溃疡性结肠炎、晚期肝癌疼痛、痛经。

对于子宫收缩导致的先兆流产,本方可缓解子宫痉挛,对避免流产有显效。

3.骨与关节疼痛性疾病。

如风湿性关节炎、足跟痛、颈椎综合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增生症、椎间盘突出症。

4.神经性疼痛。

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的疼痛与麻木、坐骨神经痛、牙痛。

5.不自主性、异常兴奋性疾病。

如顽固性呃逆、不安腿综合征、小儿睡中磨牙症、颜面肌抽搐、眼睑痉挛、帕金森病、书写震颤症、小舞蹈病、心房颤动、小肠咳(咳而矢气)、小儿夜啼、小儿遗尿症、马钱子中毒。

6.血证。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咯血、鼻衄。

7.一些功能衰弱性疾病。

如血睾丸酮血症之不育症、不孕症、下肢软弱无力及步行艰难、高泌乳素血症性阳痿、重症肌无力。

8.其他方面。

如病毒性肝炎、糖尿病、急性乳腺炎、细菌性痢疾、习惯性便秘、肛裂,乳溢症、冠心病;老人便秘、梅核气、多毛症、激素停用后综合征(如关节疼痛不适)。

[经验参考]芍药甘草汤治疗疼痛性、痉挛性疾病。

骨骼肌的痉挛主要表现在四肢肌肉的抽筋疼痛,且以阵发性、痉挛性、历时短为特征,尤其在负重的下肢更为明显,此即仲景所谓“脚挛急”。

芍药甘草汤原文,配方,临床运用医案

芍药甘草汤原文,配方,临床运用医案

芍药甘草汤原文,配方,临床运用医案【原文】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29)2.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30)【组成】白芍12g 炙甘草12g【煎服】水浸30分,煎30分,约400ml,分2次服。

【主治】阴血虚之腿脚挛急,咽干烦躁者。

【加减】1.兼湿热证者,加三妙散。

2.兼寒湿症者,加桂枝、苍术。

3.虚弱者,酌加人参、附子。

4.胁痛者,加柴胡、枳实。

5. 项强痛者,加葛根。

【禁忌】挛急兼四肢厥冷,喜热怕冷,脉沉迟者,忌之。

【类方】当归四逆汤:同可治手足拘挛。

不同者,本方所治之挛急,为寒邪直中厥阴,症见肢冷脉细;芍药甘草汤所治之挛急,系阴血亏损,筋脉失养引起,故有一派阴虚内热症状。

【临床运用】1. 治腹痛如神,脉迟加干姜,脉洪加黄连。

(《医学醒悟》)2. 凡青筋暴露,色紫,皮肉挛急者,用之无不效。

不仅治脚挛急,凡因跌打损伤,或睡眠姿势不正,致腰背有筋牵强者,本汤治之。

(《经方实验录》)3. 治小肠腑咳,发咳而矢气。

(《皇汉医学.内科摘要》)4. 足跟痛如锥刺、如刀刮,不可触近,伴有腹皮挛急者。

(《皇汉医学.建殊录》)5. 鼠溪部肿痛。

兼见右腿拘紧,不能伸直,抽筋,脉弦细数,舌红少苔。

(《新编伤寒论类方》)6.治舌肿满塞口。

(《圣济总录》)【您跆)7. 三叉神经痛。

伴头晕目眩,脉缓大,舌无苔有裂。

(《江西医药杂志》1965;7:90)8.大便干结如羊粪,数日一行,脉弦细而涩。

十剂而愈。

(《四川中医》1991;3:34)9. 不安腿综合征。

症见小腿有莫可名状的酸、麻、胀、似痛非痛感,时抽筋,时有触电感,休息时加重。

(《浙江中医杂志》1988;6:273)10.强中。

芍药甘草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芍药甘草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芍药甘草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芍药甘草汤【正宗配方组成剂量】芍药12克,甘草12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方歌速记歌诀】芍药甘草合成方,酸甘化阴此方良;伤寒专治脚挛急,养血阴复筋脉养。

【功用】益阴荣筋,缓急止痛。

【主治】脚挛急,筋脉挛缩,脘腹疼痛,舌淡,脉迟。

【加减】下肢受凉者,加肉桂、附子、巴戟天;食欲不振,胃脘痞满者,加厚朴、枳实、谷麦芽、鸡内金;少腹疼痛,拘急胀满者,加香附、乌药;下肢疼痛者,加牛膝、独活;腓肠肌痉挛疼痛者,加薏苡仁、牛膝、木瓜、丝瓜络。

【方论】本方为仲景小方、名方。

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

脾主四肢,胃主津液,阳盛阴虚,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脚急,筋脉挛缩。

方中芍药酸苦微寒,益阴养血;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

一酸一甘,酸甘化阴,阴液恢复,筋脉得养,则脚挛急自伸。

【医论】《伤寒明理论》成无已曰:“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挛急,用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和太阴之液,其足即伸,此即用阴和阳法也。

”《伤寒来苏集》柯韵伯日:“以芍药之酸收,协甘草之平降,位同力均,则直走阴分,故脚挛可愈。

…盖脾主四肢,胃主津液,阳盛阴虚,脾不能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故足挛急。

用甘草以生阳明之津,芍药以和太阴之液,其脚即伸,此亦用阴和阳法也。

”《伤寒论译释》陈蔚日“芍药味苦,甘草味甘,甘苦合用,有人参之气味,所以大补阴血,血得补而筋有所养而舒,安有拘挛之患哉。

”总之,本方为育阴舒痉之剂,对于阴虚而发生之挛急者用之有效。

现代临证,本方常用于多种痛证。

【验案】武x,男,56岁。

有头痛病史20余年,时发时止。

5天前其病复发,头痛如针刺刀劈,持续终日,夜间痛甚,不能人睡.因不堪其苦,曾肌注哌替啶,仅可缓解2小时。

某医投通窍活血汤不效,转求余治。

诊见病人痛苦,呻吟不止,头疼以巅顶为甚,牵引两目,两颧微赤,心悸不安,舌光红少苔,有瘀斑,脉结代。

小方也有大作为——芍药甘草汤

小方也有大作为——芍药甘草汤

小方也有大作为——芍药甘草汤我的一位亲戚双腿膝盖疼痛了半个月。

去医院拍了片子,没检查出什么问题,也没说是什么原因引起,就是觉得膝盖疼痛无力。

5月31日,他问我怎么办?因为其本人平时身体比较健康,也没有其他的问题,我当时建议他吃芍药甘草汤试试看,什么时候感觉腿不痛了,就什么时候停药。

7月10日,他报告称,腿脚已经不痛,没问题了,前后一共喝了五副药。

我当时开的方子为: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怀牛膝10克,一日一剂,水煮好之后当茶喝,喝完续水再煮。

这么简简单单的三味药,只喝五剂就把半个月的膝盖疼痛治好了,真是神奇!芍药甘草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知芍药甘草汤最主要的方证是“脚挛急”。

东汉时代的“脚”包含了脚到膝盖整个小腿部位,那么这里讲的“脚挛急”就是指人的小腿拘急挛曲,难以伸直。

我这位亲戚的双腿膝盖疼痛,也是可以认为“脚挛急”的一种表现形式,用芍药甘草汤是对症的。

原方的剂量是芍药四两,炙甘草四两。

换算成现在的常用剂量,大概是芍药20克、炙甘草20克。

方中白芍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

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具有柔筋止痛之效。

再加上怀牛膝,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利尿通淋,使得疼痛很快得到消除。

芍药甘草汤是酸甘化阴的典型的方子,有养血柔筋,缓急解痉的效果。

在《朱氏集验方》这本书中,把芍药甘草汤叫作“去杖汤”,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腿脚疼时不得不使用拐杖,吃完芍药甘草汤之后,腿脚不痛了,可以扔掉拐杖,所以叫做去杖汤。

在临床上,常常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各种痛证。

《伤寒论》的许多方子就包含有芍药甘草这个小方子,比如桂枝汤、小建中汤、桂枝加大黄汤、葛根汤、四逆散、当归四逆汤等等。

多才多艺的方子!芍药甘草汤,凭一招,治多种病,古人的小灵丹

多才多艺的方子!芍药甘草汤,凭一招,治多种病,古人的小灵丹

多才多艺的方子!芍药甘草汤,凭一招,治多种病,古人的小灵丹(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芍药甘草汤。

这方子,简单得很,就是芍药和炙甘草,各12克,水煎服。

它的名字,就包含了它所有组成。

这是出自《伤寒论》的方子,能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它最初的主治,是肝阴不足,腿脚抽筋儿,以及胃阴不足,导致的胃痛。

但是,在中医人看来,这方子是多才多艺的。

人家能干的事儿,太多了。

它就好比舞台上,个子很小,长相秀气,又身怀绝技的杂耍演员。

说不定什么时候,它就给你送来惊喜。

现在,我带你看几段,它的“精彩表演”。

首先一个,关于耳鸣易怒,脑袋痛而迷糊。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57岁,姓马,曾经是一个干部。

从三个月前开始,她就总感觉脑袋迷糊,两侧头痛。

为了能改善症状,她尝试服过西药,始终感觉效果一般。

后来,她去看中医。

刻诊,见脉象弦而细数,舌红少苔,口干面红,耳鸣,胁肋部位疼痛,整个人显得烦躁易怒。

一旦情绪不好,她的头晕和头痛就加剧。

当时,医家给开的方子很经典:白芍60克,甘草15克,制首乌、枸杞子和钩藤,各18克。

结果怎么样?患者服用3剂以后,诸症大为改善。

她信心大增,决定继续服用。

就这样,此人总共服用了32剂,诸症悉平,生活恢复常态。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个女患者的问题,十分简单,就是典型的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肝阴不足,有热,所以舌红少苔,脉象数,脉弦。

肝经走胁肋部位。

肝阴不足,经脉失养,所以胁肋疼痛。

肝主情志,肝阴不足,肝气失和,所以她易怒烦躁。

更重要的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患者就会头痛、头晕、脸红。

肝胆经互为表里,是连着的。

胆经,走人头颅两侧。

所以,患者的头痛,以两侧为甚。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养肝阴,平肝阳。

你看看当时医家用的方子,重用白芍60克。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汤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芍药甘草汤方【方剂组成】芍药、炙甘草各18克【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甘草汤加芍药,故治甘草汤证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

按:本方不只治脚挛急,即脚弱无力、行步困难者,用之亦验,古人名为去杖汤即由于此。

【辨证要点】四肢、胃腹等处挛急疼痛者。

【验案】刘某,男性,50岁,初诊日期1968年9月21日。

前阴抽痛,伴经常胃脘痛半年,经补肾养肝等法治疗不效,经友人介绍来会诊,舌苔薄白,脉沉细弦。

属津血虚而筋脉失养,为芍药甘草汤的适应证:白芍18克,炙甘草18克结果:服三剂前阴抽痛好转,服六剂诸症已。

---------------------------------------------------芍药甘草汤证曹颖甫医案:治一人。

足过多行走,则肿痛而色紫,始则右足,继乃痛及左脚,天寒不可向火,见火则痛剧,故虽恶寒,必得耐冷,然天气过冷则又痛,睡眠至浃晨,而肿痛止,至夜则痛如故。

按历节病,足亦肿,但肿常不退,今有时痛者,非历节也。

唯痛甚筋挛,先用芍药甘草汤以舒筋。

赤芍30克、白芍30克、生甘草24克。

三剂愈。

寥笙注:本案为气血滞凝,脉络疲阻证。

患者两足肿痛,痛甚筋挛,肿痛色紫,并非伤寒误治所致,但其气血流行不畅,络脉癖阻则同,故用白芍以滋其不足之阴血;赤芍以疏其9"阻之络脉;甘草缓急,合芍药酸肝化阴,善舒挛急而镇痛。

本方为治脚挛急之专方,以脾主四肢,胃主津液夕阳盛阴虚,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足挛急。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便是由于芍药和甘草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才会把这二种不 一样的绿色植物放到一起制成了芍药甘草汤,来供一些患者的服 食。芍药和甘草独立成药得话可以医治的病况也是许多 的。那 麼,下边就来详解下芍药甘草汤这类汤剂。
芍药的根鲜脆汁多,可供药用价值。依据剖析,芍药根带有 芍药甙和安息香酸,主要用途因种而异。中医学觉得:中药材里 的赤芍关键就是指芍药的根,它具备镇痉、止痛、通脉功效。对 女性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有利排尿等症状合理。
甘草是一种滋补中草药材。对身体非常好的一种药,药用价 值位置是根及地下茎,中药材特性根呈圆柱型,长 25~l00cm, 直徑 0.6~3.5cm。表皮紧松不一,表层棕红色或灰棕色。地下茎 呈圆柱型,表层有芽痕,横断面中间有髓。气微,味甜而独特。 功效与作用清热去火,止咳化痰、脘腹等。
己方主冶体液损伤,阴血不够,筋络失濡引发诸证。聚瑞芍 药酸寒,益气养血敛阴,柔肝止疼;甘草辛温,健脾益气,轻重 缓急止疼。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合肝脾,有柔筋止疼之效。
芍药甘草汤
关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芍药甘草汤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 有所帮助。
要想充足掌握芍药甘草汤,就务必先掌握下芍药和甘草。从 宏观经济层面讲,芍药和甘草全是绿色植物的一种,并且分别都 不一样;不但外形不一样,隶属科种也是不一样的。芍药一般说 的是一种花,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出现异常漂亮,可是从另一方面 而言芍药还具备一定的功效与作用;而甘草则是木本植物的一种, 一样也是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
特异构成生产芍药 12 克 甘草 12 克
特异使用方法生产上二味,自来水 600ml,煮取 300ml,去滓, 分温再服。
特异功能生产调合肝脾,轻重缓急止疼。
特异主冶生产伤寒伤阴,筋络失濡,手腿挛急,闹心,微畏 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以气血两虚津伤引发的腓肠肌痉 挛、肋神经炎、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 痛、经痛;及其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肠胃神经官能症、 亚急性乳腺炎、颈椎骨综合症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衡者。

【名家与经方】李可:芍药甘草汤

【名家与经方】李可:芍药甘草汤

【名家与经方】李可: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组成】白芍、甘草(炙)各4两。

【用法】上2味,以水3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证】伤寒,脉浮,内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肢孪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比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29条)。

【彭解】中风之后,津液未复,木气枯燥,故脚不伸。

芍药、炙草以润木液,其脚乃伸。

用承气汤使大便微溏,阳明结消,谵语乃止。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因而阳亡谵语者,宜四逆汤以回阳也(127页)。

【主治】腹痛及腿脚疼痛都可用。

但腹挛痛不拒按者及腿脚挛痛不红肿者,用白芍、炙甘草;腹满时痛拒按者及腿脚胀痛而红肿者,用赤芍、生甘草。

【李案】三叉神经痛裴某,女,55岁。

患原发性三叉神经经痛8年,迭用酒精封闭、针灸,服中药百剂皆无效。

近年来发作频繁,因外受风寒,或大喜大怒,过度劳累,高声说话,咀嚼食物,洗脸刷牙,打呵欠皆能触发。

8年前仅下颌支患病。

2年之后累及上颌支,去年冬眼支亦病。

以为龋齿作痛,牙已拔光,病势日见严重。

以致不敢进食咀嚼,以流质食物维持不饿,致消瘦脱形,弱不禁风。

此次发病已3日,病前无故右眼赤如鸠目,泪如泉涌,日夜不止,右耳鸣如潮声。

今晨,因火声呼唤幼子起床,冷风拂面,突觉畏寒。

同时觉有热气从右足心沿腿之内侧上攻头面,迅如闪电,旋即整个右头部如蛇咬蝎蜇,火灼电击,剧痛嚎哭,惊扰四邻。

每次发作1次,约5分钟,频发30余次,已历3小时之久。

诊脉洪大无伦,舌干红无苔。

头晕脚软,足膝冰冷,口干,便燥,3~4日一行。

拟傅山引火汤合芍药甘草汤大剂,滋阴恋阳,引火归原,柔肝缓急,以制雷火。

熟地黄90克,盐巴戟天、天麦冬各30克,茯苓15克,五味子6克,白芍100克,炙甘草30克,3剂。

二诊:药后脚底上冲之气已敛,发病次数逐日减少。

每有发作,一闪即过,已可耐受,洪象已敛,目赤、耳鸣均愈。

考虑多年痼疾,久痛入络,佐以虫类搜剔。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正文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来源《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异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芍药甘草汤-组成芍药12克甘草12克芍药甘草汤-用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芍药甘草汤-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

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芍药甘草汤-方论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

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

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芍药甘草汤-实验研究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

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

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著增强。

芍药甘草汤-药理作用主要有解痉,止痛,抗炎;中枢抑制等作用。

1.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当肠平滑肌处于痉挛状态时,芍药甘草汤有显著的解痉作用。

甘草甜素没有平滑肌抑制作用,而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或含有这些成分的FM100对胃肠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

2.抑制胃酸分泌、抗实验性胃溃疡:甘草黄酮类制剂FMl00,对幽门结扎应激性及刺激性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及5-HT等)诱发的胃溃疡都有治疗作用。

组成芍药甘草汤方剂药物的组分和成分中含有抗消化溃疡的物质,故芍甘汤也有抗实验性消化溃疡病的作用。

3.抑制肠收缩活动:生白芍、芍甘汤对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缩略有减弱作用,对氯化钡引起的兔肠收缩加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中枢抑制作用:大鼠脑室内注射芍药甙lmg/kg,大鼠可引起镇静、运动失调。

芍药甘草汤的标准配方

芍药甘草汤的标准配方

芍药甘草汤的标准配方
芍药甘草汤的标准配方:
用料:5克芍药,10克甘草,750毫升水。

做法:
1.将芍药和甘草放入清水中浸泡,煮沸,用中火煎10分钟。

2.取出甘草,保留芍药,用小火炖30分钟,芍药软了即可关火。

3.将芍药和甘草汁混合,再放入少量的清水,煮沸,用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注意事项:
芍药甘草汤温热性,有滋阴补肺的功效;有清热解毒、下痢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气滞、肺热的症状。

但是,服用芍药甘草汤时要避免过量,以
防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芍药甘草汤也不宜药用慢性病患者或尚未
满18周岁的儿童服用。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七) 寒痹(风湿性关节炎)案
医案
张某,男,56岁,1978年1月27日初诊。一 年前因防震露宿,右腿关节疼痛,遇冷加剧, 得热可减,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转诊四 川、甘肃等地,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不佳,病 情逐渐加重。现右腿强直冷痛,运动障碍,弯 腰跛行,形寒肢冷,疲乏无力,面色眺白,日 淡无味,食欲不佳,舌苔白腻,六脉濡弱。证 属寒痹。处方:
饮食便溺亦正常……。
(十三) 足部疡毒案
医案
处方:赤芍药24克,生甘草15克,日服2剂。 连服2日,肿痛消退尚缓,深思其故,知系赤芍仅 长于活血,而清热之力不足。乃于前方加金银花45克, 仍日服2剂。3日后,发热肿痛大减,遂改为日服1剂。
服5剂后即停内服药,迨脓尽撒九黄丹,患处发痛,换
撒《医学心悟》之海浮散,而收全功。
(八) 吐血(消化性溃疡出血)案
医案
按语:起于郁怒和饮食过急,肝气犯胃,胃 络损伤而吐血,故用芍药甘草汤柔肝缓急以治 本,加白及降逆止血以治标,标本同治则气平 而血止。
(九) 呃逆案
医案
一王姓老翁,呃逆连声,日夜不止,以致饮 食减少,夜不能寐,连续三昼夜,深以为苦。 日更数医,迭进丁香柿蒂汤、旋覆代赭汤,均 未见显效;又以指甲放入烟管中吸之,即时呃止, 少顷又发,再用则无效。先祖父诊其舌尖无苔, 口干少津,脉弦细数,阴虚之象已显。以脾土 之阴受伤,致肝木上犯,上升无制,呃逆之所痛就诊,对急性 肛裂的治疗应以润便和止痛并举,止痛则以缓 解痉挛为先。芍药甘草汤具有上述两种作用, 作为主方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据报道,一 般于药后即可达到便软痛止,裂口亦渐愈合。 常用量为白芍40-60克,甘草12克,或加火麻仁 24克以增强润便作用。
(十一) 便秘案
医案

芍药甘草汤,治痛第一方

芍药甘草汤,治痛第一方

芍药甘草汤,治痛第一方
无论人体上下内外诸般痛症之属寒、热、虚、实诸种病机,此方均堪选用。

每用则必大量,芍药(常用白芍,必要时与赤芍同用)30~90克,甘草(常用生者,必要时与炙草同用)15~30克。

头痛配川芎、白芷;
项背痛配葛根;
上肢痛配桑枝、桂枝;
下肢痛配牛膝、木瓜、独活;
腰痛配桑寄生、杜仲、续断;
胸痛配橘络、丝瓜络;胁痛配柴胡、枳实、元胡、川楝;
气虚证配黄芪、党参;
血虚证配当归、鸡血藤,
阳虚证配附子、肉桂;
阴虚证配三甲;
风寒湿痹用桂枝附子汤;
风湿热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等等。

网评:此方阳虚寒重者不可用。

对此说,附子芍药甘草汤有些想法。

酒炒白芍。

骨刺加威灵仙
白芍服用易腹泻,加白术,山药约制就可以了。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天然止痛良方:芍药甘草汤有很多老人家经常会患一种小毛病,小腿抽筋。

原因很多:要么是运动后,比如游泳、爬山;要么是受寒;要么是下肢动脉硬化;要么是腰椎出毛病压迫神经了;老百姓公认的原因是缺钙或者一种叫VitB1的维生素缺乏。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治疗这种小腿抽筋的毛病,并且效果特别的好。

只用一张方子,它叫芍药甘草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子,张仲景写了一本书叫《伤寒杂病论》,就是现在我们读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了,张仲景书中记载的方子由于疗效特别好,我们称作经方。

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了一种症状叫“脚挛急”,医圣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吃了芍药甘草汤后“其脚即伸”,可见是立竿见影的。

古代还有一本书叫《朱氏集验方》,这本书把芍药甘草汤又叫做去杖汤,名字取得有点牛逼。

为什么会管它叫去杖汤呢?因为患者腿疼,走路需要扶着拐杖,用完这张方子以后腿不疼了,再也不需要拐杖了,所以叫做去杖汤,这正说明芍药甘草汤的神奇之处。

那么,芍药甘草汤这么神奇,用的是什么药呢?非常简单,就两味药:芍药和甘草。

芍药甘草汤除了治疗小腿抽筋,还能治疗什么病?芍药甘草汤的临床运用非常广,各种疼痛,神经痛肌肉痛、体表痛内脏痛它都能管,它的作用就是缓急止痛。

我除了用它来治疗小腿抽筋外,还拿它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头痛,脖子疼,腹痛,肛门痛。

还有神经科的一种病,叫不宁腿综合征,这个病虽然对生命没有危害,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双下肢出现无法耐受的不适感,迫使患者需要不停地活动下肢,严重影响睡眠。

这种毛病用芍药甘草汤效果特好。

那么用量要怎么掌握呢?一般来讲,我是这么用的:白芍30-100克,炙甘草10-30克。

通常吃一到两副药就见效。

如果吃过三剂后没有见效,建议用加味方。

方中芍药敛阴和肝,逐血痹,畅血行。

甘草补中和中,以滋血源,故对阴血亏虚之挛急疼痛,不论其在何部位。

均可用之。

二药用量相等,否则效果较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方十首3、芍药甘草汤[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脏平滑肌紧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现代应用]1.以骨骼肌、韧带的痉挛、抽掣样疼痛为特征的疾病。

如腓肠肌痉挛,肌肉痛性痉挛综合征、阴道痉挛、强中(阴茎持续勃起不软)、喉痉挛、缩阴症、全身抽搐、中风后遗症的肌肉僵硬、疼痛、麻木、肩周炎、肌强直症,急性腰扭伤,脊椎骨质增生症、外伤性头痛眩晕症、阴茎抽痛。

2.以脏平滑肌绞痛、剧烈痉挛等为特征的疾病。

如胆绞痛、肾绞痛、胃痉挛、胃扭转、肠粘连、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及顽固性咳嗽、溃疡性结肠炎、晚期肝癌疼痛、痛经。

对于子宫收缩导致的先兆流产,本方可缓解子宫痉挛,对避免流产有显效。

3.骨与关节疼痛性疾病。

如风湿性关节炎、足跟痛、颈椎综合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增生症、椎间盘突出症。

4.神经性疼痛。

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的疼痛与麻木、坐骨神经痛、牙痛。

5.不自主性、异常兴奋性疾病。

如顽固性呃逆、不安腿综合征、小儿睡中磨牙症、颜面肌抽搐、眼睑痉挛、帕金森病、书写震颤症、小舞蹈病、心房颤动、小肠咳(咳而矢气)、小儿夜啼、小儿遗尿症、马钱子中毒。

6.血证。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上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咯血、鼻衄。

7.一些功能衰弱性疾病。

如血睾丸酮血症之不育症、不孕症、下肢软弱无力及步行艰难、高泌乳素血症性阳痿、重症肌无力。

8.其他方面。

如病毒性肝炎、糖尿病、急性乳腺炎、细菌性痢疾、习惯性便秘、肛裂,乳溢症、冠心病;老人便秘、梅核气、多毛症、激素停用后综合征(如关节疼痛不适)。

[经验参考]芍药甘草汤治疗疼痛性、痉挛性疾病。

骨骼肌的痉挛主要表现在四肢肌肉的抽筋疼痛,且以阵发性、痉挛性、历时短为特征,尤其在负重的下肢更为明显,此即仲景所谓“脚挛急”。

下肢疼痛多有行走障碍,比如经方家曹颖甫以此方治疗数例足病不能行走者(《经方实验录》)。

尿失禁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者,也可用本方治疗。

如亦人教授治一少女小便频数失禁,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尿频,历用各种固涩方药均无效。

氏断为膀胱急迫,用本方舒筋缓急,服药一周即效,二周痊愈(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

芍药甘草汤对于血管痉挛性头痛(即血管收缩性头痛)也有使用的机会,但对血管扩性头痛则无效。

前者因血管收缩而面色苍白,后者则四血管扩而面色多泛红。

有报道本方对咳喘有较好疗效,如王兆奎治一55岁男性,咳嗽少痰,郁郁微烦一年余,舌尖边红赤少苔,多方治之不效,与白芍30z、甘草]28,三剂咳嗽大减,继服五剂而愈(小医杂志,1986;l:44)。

福生川白芍、甘草,共为细末,每次30g加开水100~150ml (或再煮沸3~5分钟)澄清温服,治疗支气管哮喘35例,结果服药30~120分钟后显效8例,有效23例,2小时以上仍无效者4例(中医杂志,1987;9:66)。

其实,早在《伤寒论》中就有芍药甘草汤治疗咳喘的痕迹,小青龙汤即含本方。

后肚医家也有相关的治验,如正好古单用芍药治喘急,细野史郎治咳嗽常加芍药。

这可能与芍药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气道的高反应性有关。

哮喘、咳嗽等町以理解为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

这些治验提示我们:当咳喘常规治疗不效时要想到本方。

本方还可广泛用于血证。

白芍治血证,如罗止园的《止园医话》肺痨咯血验方下云“方中主药是白芍,其止血之效力乃至神妙不可思议”;“放胆用之,率皆一剂而有奇效”。

岳美中认为“临床上凡吐血、衄血皆可用之,妇女血崩辨证属脾不统血者,可在归脾汤中加白芍一二两。

往往可收到止血效果。

”岳氏并治胃出血病人,吐血量极大,以升斗计,予旋复代赭汤加白芍一两半,肉桂三分,一剂血止(《岳美中医学文集》,中国中医药,2000,558)。

大剂量芍药止血的经验对于理解小建中汤证中的“衄”也有重要帮助。

除了从症状上识别方证外,腹证也是本方应用的重要参考。

对此,日本古方派泰斗吉益东洞的经验是:“腹皮按之挛急不弛”。

即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

东洞治一男子足跟痛,即据此腹证而投本方,一服而愈。

天雄治一例50余岁男性,昏不识人,两目直视,可关紧闭,手足强直,诊其腹肌板硬,体温正常,脉象缓中带弦,不言不语。

乃施白芍60g、甘草30g,煎汁撬齿灌之,未几即苏,二剂后,痉挛全平(《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天雄》,90页)。

不过,这种腹证要与腹膜炎造成的肌卫、压痛及反跳痛相鉴别。

双向性调节是巾医方药治疗的特点之一。

本方也不例外,既可治腓肠肌痉挛又可治脚弱无力,行步艰难,如《朱氏集验方》的去杖汤,即是此方。

矢数道明曾治一54岁男子,患脊髓腔肿瘤,双下肢完全麻痹,不能行走,卜趾亦完全不能动,即用芍药甘草汤伍山豆根末服半年而能自己行走(《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人民卫生,1987,181)。

本方既能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性阳痿,又可降低血中雄激素,用于高睾酮血症,治疗阳举不倒。

如乔保钧治一36岁男子,阅情志不遂而阳物易举,挺而坚硬近一月,舌尖边俱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投生甘草150g、芍药90g,水煎服,五剂症减,八剂而瘥(中医,1989;3:31)。

芍药甘草汤治疗的疾病以功能性多见,治疗腹痛,—定要排除梗阻、穿孔及出血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治疗呃逆也要排除膈肌肿瘤,久病体虚之呃逆,此多为中气衰败,本方疗效多不佳。

应用本方要注意:剂量上,对于剧烈绞痛、晚期肝癌所致疼痛、急性乳腺炎等疾病,本方剂量要加大,芍药可达60~100g;药物比例上,原方芍药与甘草之比为4:4,临床可根据病情作相应调整,不必拘于此;本方芍药有赤芍与白芍之分,治疗急性乳腺炎初期、冠心病时多选用赤芍;化裁上,加味药不可太多,一般以3味为度。

剂型上,对于需要长期服用的疾病,如糖尿病,可制成片剂服用,其疗效持久稳定、副作用小。

另外,根据仲景用药规律,凡出现胸满、悸动时一般不用芍药,此证为本方禁忌。

本方运用多有加味。

治腹痛,《医学心悟》说“止腹痛如神,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治小儿磨牙、夜啼多加蝉衣;重症肌无力,加党参、黄芪、乌梅;治颜面抽搐多加僵蚕、全蝎、蜈蚣;治便秘、肛裂加麻仁、肉苁蓉;肾绞痛加玄;支气管哮喘加椒目、沉香;阳痿加蜈蚣、仙灵脾;呃逆加刀豆壳;颈椎综合征加鸡血藤、威灵仙;缩阳症加小茴香;腓肠肌痉挛疼痛加木瓜、牛膝。

本方合方运用的机会也很多,如治泌尿系结石多与猪苓汤合方;治癫痫样痉挛发作多合抑肝散(白术、茯苓、当归、川芎、钩藤、柴、甘草);合大黄附子汤又治闪腰伴便秘,下半身冷而恶寒者。

仲景方的四逆散即本方加柴、枳实;加附子即为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甘草附子汤是重要的救逆方。

如江尔逊老中医根据《伤寒论》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用本方治愈发热服复方阿司匹林(APC)后汗出,背心处啬啬而冷,常欲沐,多日不解者。

无独有偶,隋志化也治一40岁男性患者,因天热贪凉,夜宿树下,晨起即感恶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自认为感冒,遂购APC三片服之半小时后大汗淋漓,良久方止。

白此,觉气短懒言,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倦卧欲盖被,动则汗出,半月未愈。

舌红苔白,脉迟无力。

隋氏投白芍12g、炙甘草10g、附子15g。

服2剂四肢转温,汗出停止,病愈体安(中医,1988;5:34)。

任有堂治一人,素体阳虚复感外寒,自购“安乃近"12片顿服。

药后大汗淋漓、恶寒、逆冷、四肢挛急。

虽厚衣重被仍呼冷不绝。

证见神疲,闭目欲睡,问之懒答,舌淡,脉沉微。

予炒白芍20s、炙甘草20s、制附子60go两日一夜,服尽4剂,汗止、身暖、挛舒,病遂告愈(中医,1985;2:22)。

可见,西药发汗并不亚于麻黄桂枝,此方在今天仍有较多的使用机会。

则以本方治寒痹,其经验为芍药(赤芍或白芍或二者同用)15~30g、甘草15~30g、附子9~60g(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用量)水煎服,日一剂。

并认为只要辨证准确,常可一剂减,三五剂愈,重者亦不过十数剂;氏还指出单用原方效果最佳(《国医论坛》,1991;5:17)。

[原文点睛]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胂挛急。

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9条)2.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

后如师言。

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

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于温经,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

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30条)芍药、甘草(炙)各四两,上;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注论精选]成尤己: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也。

酸以收之,甘以缓之,酸甘相合,用补阴血。

钱大米:拘急者,筋不得舒也。

筋者,足厥阴肝之合也。

筋不舒而挛急,故以酸泻之,以甘缓之,是以厥阴少阳主治治之也。

汤本求真:其腹证现腹直肌挛急,故认此腹证而处本方时,不仅主治下肢而已,即上肢之挛急,及其他因一般脏器组织之紧缩急剧而发诸证。

此东洞翁所以谓本方以治拘挛急迫者为定义也(《皇汉医学》)。

希恕:本方不只治脚挛急,即脚弱无力、行步困难者,用之亦验,古方中为去杖汤即由于此(《经方传真》)。

桑木崇秀:本方组成极为简单,仅芍药和甘草两味药。

芍药具有缓解肌肉拘挛的作用,与甘草的缓和作用相得益彰,共同发挥镇痛、镇静之效果。

两药皆有补性和润性,因此,可以讲本方对虚证、燥证者较适宜,但临床上町不管热证、寒证、实证和虚证,广泛用于镇痛和镇静的目的(《汉方诊疗便携》)。

芍药甘草汤证芍药甘草汤证其一四嫂(十一月十三日)足遇多行走时则肿痛,而色紫,始则右足,继乃痛及左足。

天寒不可向火,见火则痛剧。

故虽甚恶寒,必得耐冷。

然天气过冷,则又痛。

眠睡至浃晨,而肿痛止,至夜则痛如故。

按历节病足亦肿,但肿常不退,今有时退者,非历节也。

惟痛甚时筋挛,先用芍药甘草汤以舒筋。

赤白芍(各一两)生甘草(八钱)拙巢注:二剂愈。

芍药甘草汤证其二(附列门人治验)老妈(二月七日)右足行步不良,此有瘀滞也,宜芍药甘草汤以疏之。

京赤芍(八钱)生甘草(四钱)【按】挚友君挚甫客居海上,雇有年老女佣一人,方来自原籍黄岩,未越半月,而病已七日矣。

其病右足拘急,不能行,行则勉强以跟着地,足尖上向,如躄者然。

夜则呼痛达旦,阖家为之勿寐。

右足踝骨处又因乘轮擦伤,溃烂不能收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