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

合集下载

【黄煌:十大类方

【黄煌:十大类方

【黄煌:十大类方1.桂枝类方:白面书生桂枝舌,体瘦腹拘汗自得;皮疾心痹悸上冲,多风多热痛肢节。

小建中汤治疗虚劳腹中痛,改善体质。

余常用于小儿体弱、不明原因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下午夜晚加重、夜间尿床、易鼻腔出血。

是瘦弱儿童的调体方。

习惯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是受到了江尔逊老先生的弟子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里面有关此方,治疗虚人感冒的论述2.麻黄类方:矿工无汗吃麻黄,体壮干粗冷热强;喘咳黄肿头身痛,多寒多湿尿不长。

3.柴胡类方:胸胁苦满柴胡带,寒热往来经痛块;气滞血瘀多谋略,面黄肌瘦灰尘在。

1、大柴胡汤体质:性格偏内向。

情绪易紧张、焦虑,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感受性强而适应性差,其人痛阈低,睡眠、饮食、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波动大。

肌肉易于紧张,肩颈部常有酸重、拘挛感。

体格壮实、颈部粗短、上腹角宽。

皮肤干燥、肌肉坚紧。

方脸阔嘴、唇厚暗红、肤色偏黑。

2、大柴胡汤腹证:不拘胖瘦,心下及胁下腹肌紧绷。

压之深部均有抵抗感且不适疼痛。

肥胖者腹部厚实腹肌不松软,瘦者腹肌紧张。

“柴胡体质”常用的方剂有小柴胡汤,四塑散,大柴胡汤,柴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

大柴胡汤体质体格壮实,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便秘。

临证常与桂枝茯苓丸、桅子厚朴汤、半夏厚朴汤合用。

见脸红、小腿皮肤干燥、舌暗合用桂枝茯苓丸,见焦虑腹胀合用桅子厚朴汤,见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小柴胡汤体质其人多瘦,两腮无肉,肌肉坚紧,表情抑郁。

临证常与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当归芍药散、四物汤合用。

见自汗、鼻塞、腹痛、关节酸痛合用桂枝汤,见痰多、咽喉异物感、咳喇合用半夏厚朴汤,见脸黄无光泽、轻微浮肿貌合用当归芍药散,见贫血貌、脸色偏黑无光泽合用四物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体质中等偏瘦,介于小柴胡体质与四逆散体质之间,多表现为精神神经症状,尢其是脐腹动悸、易惊者。

常合用桅子厚朴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体质面色多黄或白,常自诉对温度反应敏感,多有冷感,易疲劳,多失眠,多口干渴,舌质多湿润苔白。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1. 半夏厚朴汤:姜半夏25g、茯苓20g、厚朴15g、苏叶10g、生姜25g;咽中异物方,理气除胀、化痰利咽;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促进胃肠蠕动、抑制喉反射,躯体感觉遗产、恶心等特征;2. 半夏泻心汤:姜半夏15g、黄芩15g、黄连3~5g、党参15g、干姜15g、炙甘草10g;痞病方,降逆和胃止呕除烦反,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抗溃疡发生、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用以心下痞、呕吐、下利而烦等;3. 白虎汤:生石膏80g、知母30g、生甘草10g、粳米40g或山药30g;清热方,解热、抗炎、解渴、止汗等,用以恶热、自汗、大渴、脉滑而厥特征;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5g、姜半夏10g、党参10g、黄芩10g、茯苓10g、桂枝10g或肉桂5g、龙骨10g、牡蛎10g、制大黄10g、干姜5g、红枣15g;安神定惊解郁方,抗抑郁、改善焦虑情绪、镇静、安眠、抗癫痫等;用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5.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20~40g、桂枝15g或肉桂10g、干姜10g、天花粉20g、黄芩15g、牡蛎10g、炙甘草10g;治疟方和调理方,和解化饮散结方,恢复身心疲劳,用以疾病迁延不愈、胸腹动悸、口渴而食欲不振、腹泻特征;6. 柴胡桂枝汤:柴胡20g、桂枝10g、黄芩10g、人参10g或党参15g、炙甘草5g、姜半夏10g、白芍10g、大枣15g、生姜10g;伤寒调和方,用以消瘦、寒热往来、腹痛、关节疼痛特征,病程长、反复发作、体表症多;7. 柴苓汤:柴胡20g、黄芩10g、姜半夏10g,生晒参5g、生甘草5g、白术20g、茯苓20g、猪苓20g、桂枝15g、泽泻20g、干姜10g、红枣20g;治疟方,分利阴阳、和解表里,有退热、利水、止泻、消肿,抗炎、利尿、免疫调节,用以寒热往来、口渴、腹泻、小便不利等特征;8. 大柴胡汤:柴胡20~40g、黄芩15g、姜半夏15g、枳壳20g、白芍15g、制大黄10g、生姜25g、红枣20g;宿食病方,和解清热攻里方,止痛、除胀、通便、降逆、清热的功效,利胆保肝、降脂、降压、增强胃肠动力、免疫调节、抗炎、抗过敏、抗内毒素、抑菌等;用以上腹部按之满痛特征和实热性体质调理;9. 大承气汤:生大黄20g、厚朴30g、枳实20g、枳壳30g、芒硝10g;峻下热结方,兴奋肠管、促进肠蠕动、增加肠容积和肠血流量、保护肠黏膜屏障、防治内毒素血症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的作用;用以发热性疾病和危重外伤的极期,以脘痞、覆满、舌燥、便秘、神昏为特征;10. 大黄附子汤:大黄10g、附子30~50g、北细辛10g;温热性止痛方,用以身体剧痛、恶寒、便秘、舌苔白特征;11. 大黄蛰虫丸:制大黄15g、黄芩10g、生甘草15g、桃仁15g、杏仁15g、赤芍20g、生地50g、干漆5g、虻虫10g、蛴螬10g、蛰虫10g、水蛭15g;虚劳病方,擅去体内干血,抗凝、抗血小板生成、抗血栓形成、溶栓、保肾、保肝、收缩子宫等;用以皮肤甲错、两目黯黑、赢瘦特征;12. 大青龙汤:生麻黄20g、桂枝10g、炙甘草10g、杏仁15g、生姜15g、大枣20g、生石膏50g;伤寒病发汗峻方,用以发热、无汗烦躁特征的发热性疾病及皮肤病;13. 当归散:当归、黄芩、白芍、川芎、白术=2:2:2:2:1,保胎养胎方,养血、调经、止痛;14. 当归芍药散:当归10g、白芍30~50g、川芎2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20g;养胎方,养血、调经、利水、止痛;用以腹痛、浮肿、头眩、心悸、口渴而小便不利和女性血虚体质调理;15. 当归四逆汤:当归15g、桂枝15g、白芍15g、北细辛10g、炙甘草10g、红枣30g;治疗手足厥冷方,温经之痛,扩张末梢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镇痛抗炎等;用以腹痛、头痛、关节痛而手足冷、脉细等特征;16.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g、生姜25g、羊肉100g;寒疝病方,产后腹痛;养血止痛驱寒,用以消瘦、腹痛、月经不调等,虚弱女性体质食疗;17. 防风通圣散:生麻黄10g、生石膏20g、生大黄10g、芒硝50g、荆芥10g、防风10g、山栀10g、黄芩10g、连翘15g、薄荷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白术10g、桔梗15g、滑石20g、甘草10g、生姜15g或干姜5g;表里双解、清热散风方,退热、抗过敏、抗炎、降脂、降压、通便、减肥等;用以头昏胸闷、身痒红疹、口苦口干、涕唾黏稠、小便黄短特征和表里俱实性体质;18. 防已黄芪汤:粉防已20g、生黄芪30g、白术15g、生甘草5g、生姜15g、红枣20g;下肢浮肿,膝关节疼痛;19. 风引汤:大黄10~20g、干姜20g、桂枝15g、甘草10g、龙骨20g、牡蛎10g、寒水石30g、滑石30g、赤石脂30g、白石脂30g、紫石英30g、生石膏30g;热瘫痫方,清热熄风、定惊安神,用以抽搐、多汗、狂乱等特征;20. 附子泻心汤:制附子15~30g、大黄10g、黄连5g、黄芩5g;急救,吐血、伤食、晕厥等;通阳泻痞;21.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20g、桂枝10g、肉桂5g、白术10g、炙甘草10g;水饮病,利水、定悸、通阳;22.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20g、桂枝10g、肉桂10g、炙甘草15g、五味子15g;平喘固脱,用于咳逆上气、心悸、头昏、多汗等;23. 甘姜苓术汤:炙甘草10g、白术15g、干姜20g、茯苓20g;肾着病,祛寒湿,用于腰重而冷、浮肿、小便不利为特征;24. 甘草泻心汤:姜半夏10g、黄芩15g、干姜10g、党参15g、炙甘草20g、黄连5g、红枣20g;狐惑病,修复黏膜,用以消化道、生殖道、眼睛等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等;25. 甘麦大枣汤:炙甘草15g、小麦30g、红枣20g;脏躁病,镇静安神;用以神情恍惚、喜悲伤等特征;26. 葛根汤:葛根30g、生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生甘草5g、生姜15g、红枣20g;醒酒方,温和发汗剂;散寒舒筋;27. 葛根芩连汤:葛根40g、黄连10g、黄芩10g、生甘草10g;解酒止利方,清热止泻方;用以下利、心中烦闷而悸、心下痞、项背强急、身重、汗出、口渴、舌红、脉滑数或促;28. 桂枝汤: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5g、红枣20g;强壮、疲劳恢复方;29.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0g、肉桂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5g或干姜10g、红枣20g、制附子10g;强壮回阳镇痛;30.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40g、桂枝2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40g或干姜10g、红枣20g;强壮、升清、解肌,改善头面部供血,解除颈背部肌肉痉挛;3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0g、肉桂5g、白芍15g、炙甘草10g、生姜15g或干姜5g、红枣30g、龙骨15g、牡蛎15g;强壮、安神;用以胸腹动悸、失眠多梦、脉大而无力为特征;32. 桂枝茯苓丸:桂枝15g、茯苓15g、赤芍15g、丹皮15g、桃仁15g;活血化瘀方,特别针对下焦循环系统;33.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20g、白芍15g、甘草10g、麻黄10g、生姜25g、白术25g、知母20g、防风15g、制附子10~30g;历节病,散寒止痛,用以关节肿大疼痛为特征;34. 黄连解毒汤:黄连5~10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5g;清热泻火方;35. 黄连汤:黄连5~10g、肉桂10~15g、党参15g或人参10g、姜半夏15g、甘草5~15g、干姜15g、红枣20g;寒热夹杂呕吐方,清上温下、和胃降逆,降低血糖,腹痛呕吐者;36. 黄连阿胶汤:黄连5~10g、黄芩15g、白芍15g、阿胶15g、鸡子黄2枚;除烦止血方,滋阴清热泻火方;心烦不得眠、心下痞、腹痛、舌红、便血、崩漏等;37. 黄芩汤:黄芩15g、白芍10~30g、生甘草10g、红枣20g;清热止血止痛方,解痉止痛、抑菌、抗炎及免疫调节,用以腹痛、下利、出血而脉数等;38.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30~60g、桂枝15g、赤芍15g、生姜30g、红枣20g;血痹病,补气活血方;改善心脑供血及微循环、增强免疫等;主治肢体麻木、自汗而浮肿等;39. 桔梗汤:桔梗10g、生甘草20g;咽喉痛方,咽痛、咽喉干等;40. 荆芥连翘汤:荆芥15g、连翘30g、防风15g、柴胡15g、桔梗10g、白芷10g、枳壳10g、生甘草5g、薄荷5g、黄连5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0g、生地黄15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青年腺病体质方,散风理气和血,泻火解毒,用于红肿热痛特征头面部炎性疾病和热性体质;41. 胶艾汤:川芎10g、阿胶10g、甘草10g、艾草15g、当归15g、白芍20g、干地黄20g;妊娠出血方,止血安胎,用于妊娠腹痛下血者、崩漏;42. 理中汤:人参15g、干姜15g、白术15g、炙甘草5g;霍乱、胸痹方,温中祛寒,用于吐利、食不化、心下痞硬、口不干渴、喜唾;可加附子10~20g;43.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10g、细辛10g、附子10~20g;温热性止痛兴奋剂,温经散寒;镇痛、镇静、抗炎、抗变态反应类似肾上腺素;用于精神萎靡、恶寒无汗、身体疼痛、脉沉等;44. 麻黄汤:麻黄15g、桂枝10g、生甘草5g、杏仁15g;伤寒病方,辛温解表,发汗、解热、平喘、镇咳、兴奋中枢;用以无汗而喘或无汗身痛、脉浮有力等;45.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麻黄15g、杏仁15g、生石膏30g、生甘草10g;清热平喘方,退热、平喘、止汗、抗变态反应等;用以汗出而喘、口渴烦躁;46.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生麻黄10g、连翘30g、杏仁15g、赤小豆30g、桑白皮15g、生甘草5g、生姜15g、红枣15g;清热利湿方,用以发热、浮肿、身体瘙痒或发黄等;47. 麦门冬汤:麦冬30~70g、姜半夏10g、人参10g、生甘草10g、粳米30g或山药30g、红枣20g;滋补性降逆方,止咳、止呕、增进食欲、补充营养;用于咳逆上气、干呕、食欲不振、喉咙不利而赢瘦者;48. 排脓散:枳实2g、白芍2g、桔梗1g、淡黄1枚,米汤调服;痰粘稠难咳出;解痉止痛、腹痛类疾病;49. 四逆散: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四肢冷方,理气方;缓解心理压力所致的躯体症状,抗抑郁、催眠、调整胃肠功能、改善微循环;50. 四逆汤:制附子15~30g、炙甘草10g、干姜10g;霍乱病急救方、回阳救逆剂;强心、升压、抗休克,用以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51. 薯蓣丸:山药30~50g、生晒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0~2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黄15g、阿胶10g、桂枝10g、麦冬15g、柴胡10g、防风10g、杏仁10g、桔梗10g、白蔹10g、神曲10g、大豆黄卷10g、干姜10g、红枣30~50g;强壮剂,理虚方;用于消瘦、神疲乏力、贫血为特征;52. 芍药甘草汤:白芍或赤芍30g、炙甘草10g;解痉止痛方,各种肌肉痉挛、脚挛急、疼痛等;53. 酸枣汤:酸枣仁30g、炙甘草5g、茯苓10g、川芎10g、知母10g;除烦助眠方,镇静催眠、抗抑郁、抗焦虑;用以精神恍惚、多疑虑、睡眠不安等;54. 肾气丸:生地黄20~40g、山药15g、山茱萸15g、泽泻15g、丹皮15g、茯苓15g、肉桂5g、制附子5g;理虚方,老年病方,温阳利水强壮等;用以腰痛膝软、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等;55. 生脉散:人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暑天保健方,补气养阴方;促进机体耐缺氧、抗应激等;用以脉弱、多汗、气短、头昏、眼花等;56. 桃核承气汤:桃仁15g、制大黄15g、桂枝15g、炙甘草5g、芒硝10g;蓄血病方,泻下逐淤方;用以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等;57. 温胆汤:姜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5g、生甘草5g、枳壳15g、竹茹10g、干姜5g、红枣15g;壮胆方,清热化痰和胃方;镇静、抗焦虑抑郁、化痰理气、清热和胃;用以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失眠、易惊等;58. 温经汤:吴茱萸5g、人参5g或党参15g、麦冬20g、姜半夏10g、炙甘草10g、桂枝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牡丹皮10g、阿胶10g、生姜10g;女科方,调经美容方;类雌性激素;用以赢瘦、唇口干燥、手掌干枯、少腹不适、腹泻为特征的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等;瘦弱干枯女性体质调理;59. 五苓散:猪苓20g、泽泻30g、苍术或白术20g、茯苓20g、桂枝15g或肉桂10g;水逆病方,通阳利水剂,保肝、降脂、利尿等,用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等;60. 五积散:生麻黄15g、肉桂10g、甘草5g、苍术40g、厚朴10g、姜半夏10g、陈皮15g、枳壳15g、茯苓10g、桔梗15g、白芷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干姜10g;气、血、痰、饮、食积者;解表、温中、除湿、祛痰、消痞、调经61. 乌梅丸:乌梅20g、黄连5~15g、黄柏5g、党参10g或红参5g、当归5g、细辛5g、肉桂5g、制附子5g、干姜5g、川椒5g;蛔厥方,也用于久利,通阳止痛、止呕利、除烦等;用以厥冷、腹部绞痛、烦躁、呕吐、腹泻等;62. 吴茱萸汤:吴茱萸10g、人参10g或党参15g、生姜30g、红枣20g;温热性止吐镇痛方,用以腹痛、干呕、吐涎沫、头痛、吐利而手足厥逆等;63. 小柴胡汤:柴胡20~40g、黄芩15g、姜半夏15g、党参15g 或人参5g、生甘草5~15g、生姜15g、红枣20g;退热抗炎剂,和解方;治疗发热性疾病的迁延期;解热、抗炎、免疫调节等;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等;64. 小建中汤:桂枝15g、白芍30g、生姜15g、红枣30g、饴糖30g;理虚方,解痉止痛;用以消瘦、慢性腹痛、大便干结等;65. 小青龙汤:干姜10g、细辛10g、五味子10g、桂枝10g、生甘草10g、白芍10g、炙麻黄10g、姜半夏10g;水气病咳喘方,散寒化饮,用以恶寒、口不渴、痰唾涕等分泌量多清稀等;66. 小陷胸汤:黄连5g、姜半夏15g、全瓜蒌40g;结胸病方,清热化痰通便,用以胸腹痛、痰黄黏稠、便秘等特征;67. 泻心汤:大黄10g、黄连5g、黄芩10g;止血方,清热泻火;止血、降压、降脂、通便、胃黏膜保护、抗菌、抗炎、抗内毒素等;用以出血、心烦悸,心下痞等特征;68. 下淤血汤:制大黄10g、桃仁15g、地鳖虫15g;下死血、下死胎逐淤破结方;用以小腹疼痛明显、结块拒按、便秘结、舌质黯紫、脉涩有力特征;69. 茵陈蒿汤:茵陈蒿30g、栀子15g、制大黄10g;谷疸黄病方,清热退黄方;保肝利胆,用以身黄显明如橘子色、寒热不食、小便色黄短少、腹满、舌红苔黄腻特征;70. 玉屏风散:黄芩30g、白术20g、防风15g;补气固表止汗方,免疫增强、抗疲劳、抗过敏等;用以疲劳、自汗、恶风等特征;71. 越婢加术汤:麻黄10~30g、生石膏15~40g、生姜15g、甘草10g、白术或苍术20g、红枣30g;水气病方,清热利水止痛方;退肿、止汗、止关节痛等;用以伴有浮肿、多汗的关节痛;72. 炙甘草汤:炙甘草20g、人参10g或党参15g、麦冬15g、生地黄15~30g、阿胶10g、肉桂15g、生姜15g、火麻仁15g、红枣60g;止血、强心、强壮剂及急症方,经典滋阴方;抗心律失常、耐缺氧、改善贫血等;适用于赢瘦肤枯、贫血、脉结代、心动悸等特征;73. 枳实芍药散:枳壳30g、白芍30g;止痛解颈,用以腹痛、腹胀等特征;74. 枳术汤:枳壳30~50g、枳实30~50g、白术10~30g;水饮病方,散痞、强心、利尿;用以心下肿大痞坚、小便不利、食欲不振等特征;75. 猪苓汤: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阿胶15g、滑石15g;治淋方,清热利尿止血,通治泌尿道感染;用以尿频、尿急、尿痛、排尿窘迫、尿失禁等;76. 真武汤:制附子15~30g、白术10g、白芍或赤芍15g、茯苓15g、生姜15g或干姜5g;水气病方,温阳利水;强心、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善肾功能等;用以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浮肿或震颤等特征;77. 栀子柏皮汤:栀子15g、甘草5g、黄柏10g;伤寒发黄方,清利湿热,用以身热烦躁、目赤红肿、或分泌物多而发黄等特征;78. 栀子厚朴汤:栀子15g、川朴15g、枳壳15g;理气除烦方,抗焦虑、抗抑郁,用以烦热、胸闷、腹胀等特征;79. 竹叶石膏汤:竹叶15g、生石膏30g、姜半夏10g、麦冬30g、西洋参10g或生晒参10g、生甘草10g、粳米30g或山药30g;热病后期调理方,清热养阴;用以发热性疾病及赢瘦之人的长期低热、久咳、食欲不振、多汗等;80. 八味解郁汤: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姜半夏15g、厚朴15g、茯苓15g、苏梗15g;四逆散和半夏厚朴汤合方,心身疾病常用方,理气解郁,用以四肢冷、咽喉异物感、脉弦等特征;81. 八味除烦汤:山栀子15g、黄芩10g、连翘15g、枳壳15g、姜半夏15g、茯苓15g、厚朴15g、苏梗15g;半夏厚朴汤和栀子厚朴汤合方,心身疾病常用方,清热除烦,用于胸闷、烦躁、腹胀等特征;82. 八味活血方:柴胡15g、白芍或赤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0g;四逆散、血府逐淤汤加减,心身疾病常用方,理气活血,用于面色发青、胸痛、头痛、四肢冷、舌黯等特征;83. 八味通阳汤:白术15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15g、桂枝15g、厚朴15g、苏梗15g、姜半夏15g;五苓散和半夏厚朴汤合方,消化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方;通阳理气,用以腹泻腹胀、分泌物多、小便少、浮肿、咽喉痰多;84. 止痉散:姜半夏:天麻:蜈蚣:全蝎=2:2:1:1;各种抽动类疾病,癫痫、面肌痉挛、小儿脑瘫、小儿多动、脑胶质细胞瘤等抽动特征;85. 更年方:制附子10g、桂枝15g、白芍15g、炙甘草5g、龙骨15g、牡蛎15g、仙灵脾15g、巴戟天15g、生姜15g、红枣20g;桂枝加龙骨牡蛎加味方,围绝经期调理方;温阳安神,用以此期的妇女多汗、关节痛、失眠等;86. 生血汤:白芍15g、甘草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枸杞15g、山药15g、阿胶10g、生地15g、麦冬20g;血液病方,养血止血,适用于全血减少者;87. 退热汤:柴胡40g、黄芩15g、生甘草10g、连翘50g;辛凉退热方;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汗出而热不退者;88. 桂苓加大黄牛膝方:桂枝15g、茯苓15g、赤芍15g、丹皮15g、桃仁15g、怀牛膝30g、制大黄10g;活血化瘀,用于烦躁不安,身体下部淤血者;89. 柴归汤:柴胡15g、黄芩15g、姜半夏10g、党参10g、生甘草5g、当归10g、川芎15g、白芍3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5g、干姜10g、红枣20g;小柴胡合当归芍药散,调气血、祛风湿寒热,免疫调节,用以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体质调理;90. 半张防风通圣散:生麻黄10g、生石膏30g、制大黄10g、生甘草5g、荆芥15g、防风15g、连翘30g、薄荷10g、杏仁15g、桔梗10g;清热散风,用以顽固性皮肤瘙痒性疾病;91. 葛根芩连加大黄肉桂方:葛根40g、黄连5~15g、生甘草10g、制大黄10g、肉桂10g;清热升清通阳,用以头晕疲劳、心烦、腹泻、血糖异常者;92. 大黄甘草解毒汤:黄连5g、黄芩15g、黄柏10g、栀子15g、大黄10g、生甘草20g;清热解毒,用以黏膜红肿糜烂、脉滑数者;。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2008-09-02 18:49:25)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1.排脓散组成:枳实芍药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

所以可称“排痰散”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2.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治偏头痛,伴吐水者。

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

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组成:栀子厚朴枳实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专方。

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惊:做恶梦,心慌心悸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7.温胆汤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经方大师黄煌

经方大师黄煌

经方大师黄煌1、补中益气汤加减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病史,鼻炎呈季节性或常年反复发作,鼻塞鼻痒,鼻流清涕,喷嚏不断。

伴有面痿神疲,食欲减退,腹胀便溏,气短乏力,局部检查,鼻黏膜苍白水肿,或呈潮红水肿,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印,舌苔薄白,脉濡弱。

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炒白术15g,陈皮10g,柴胡10g,当归10g,党参20g,桂枝6g,白芍10g,辛夷6g,细辛3g,地龙10g。

鼻塞重者加苍耳子10g,喷嚏多者加蝉蜕、防风各10g,鼻流清涕者加五味子10g,大便溏者加诃子10g。

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2个疗程,用药期间,停用其他一切药,忌食辛辣食物及烟酒2、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变应性鼻炎中医又名鼻鼽,本病常突发骤停,反复为患,一年四季,男女老幼皆可患病,属变态反应类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温胆汤能调节免疫,抗变态反应,法半夏有提高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能增强宿主免疫,生姜对小鼠应激所致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有促进恢复作用。

甘草甜素也能增强免疫功能。

茯苓多糖经小鼠腹腔注射,能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枳实甘草尚能抗变态反应。

豚鼠实验揭示枳实的水提取液能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对动物被动皮肤过敏及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的抑制,枳实都显示出较强的抗过敏活性。

陈皮能拮抗组胺、溶血卵磷脂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

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鼻炎病位在鼻,病变主脏在肺,涉及脾肾,病理性质为邪实正虚,邪实为痰浊水湿停聚于鼻,正虚为肺、脾、肾气虚。

温阳汤减竹茹,化痰消水肿、祛邪实,另加用调补肺、脾、肾之品,温胆汤加减共奏化痰通窍、补气止鼽之功,临床实践证明,用温胆汤加减辩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可靠。

鼻鼽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舌淡、苔薄白、脉细。

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0年。

鼻腔检查:鼻粘膜苍白或灰白色、水肿、鼻甲肿大,鼻腔有多量的水样分泌物溢出。

黄煌常用方打印版

黄煌常用方打印版

黄煌常用方打印版黄煌经方治疗高血压经验高血压→心梗塞、脑溢血(中风),若中风不死→半身不遂用中药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优势:1.可以调整体质(中风患者大多是热性体)2.可以改善症状(如: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3.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发展正常人血压:90~140高血压患者:95~160一、黄连解毒汤(唐朝药方,外台秘要)原方:黄连3两黄芩2两黄柏2两栀子14枚黄煌方:黄连5~10g 黄芩10~20g 黄柏5~10g 栀子6~12g 干姜3~10g 红枣10~30g (加入干姜、红枣,会比较顾胃,而且比较好吃)1. 本方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见以下症状: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红口干者(烦躁、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须特别关注)在张仲景眼中的黄连是“除烦药”,例如: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中,用黄连的药是最多的约60g (此烦例如为精神不集中、失眠….心中烦)而神农本草经当中,黄连为上品,功效为久服令人不忘此要方为温病学派当年的主打方没有把此方当作降压药2. 临床效果:(1) 有降压作用(2) 抗焦虑(心中烦不得卧),能改善情绪、睡眠;例如朱砂安神丸也是用黄连(3) 减缓心律(4) 对脑血管疾病不错,对出血性脑血管有防制的效果,而且能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亦有效果3.具体的体质特征:体格较强建、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多梦、皮肤长有疮癠、上腹部常痞闷不适、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4. 本方用量较小,可采用胶囊内服二、三黄泻心汤(金匮)原方: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煌方:大黄5~12g(大便干结用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 黄连3~6g 黄芩6~20g1. 泻心汤可用于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头痛如劈开来一样),此方为古代止血方仲景书中→吐血、衂血泻心汤主之陈修园→诸方无效者,泻心汤百试百效2. 本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服药过程中,患者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也能够下降,头痛、心悸…等也能改善黄煌经验:泻心汤配合大柴胡汤配合黄连解毒汤→来治疗些体格壮实的效果很好3. 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千金方→加减三黄丸→治疗男子五劳七伤….久服可以走逐奔马此方有保健作用 (三黄片)4.长期使用此方要注意体质壮实、营养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虚弱表现、面部暗红、腹部充实有力、食欲好、大便干结、舌质暗红,体检下来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有些甚至有胆囊炎、胆石症、体型偏微胖、壮者多长期服用此方一定要小腹股股的,大便不太通(如:腑实证)5.此方加减成黄连上清丸,效果也不错,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用于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三、温胆汤(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二陈汤=夏陈苓草+竹茹、枳壳、干姜、红枣,仲景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和橘皮竹茹汤去掉人参)1. 本方用于临界高血压或初中期高血压并伴有失眠’多梦、易惊恐患者(1) 高血压临界或血压易波动,无心、脑、肾并发症(2) 主诉较多(头痛、头晕、失眠、多噩梦、易惊醒、有恐惧感),症状较严重(3) 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良好、面部皮肤油腻(4) 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血压正常,到医院给医生量时血压偏高)有这四条,用此方有效2. 温胆汤是壮胆药,可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用此方后可以改善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3.此方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治疗口干、口苦、失眠、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在此基础上再加黄芩、栀子效果更好4. 此方和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合用,治疗高血压伴有焦虑、腹胀5. 此方和【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治疗虚烦不得眠】合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老年女性四、大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黄芩3两半夏半升枳实4枚芍药3两大黄2两生姜5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20g 黄芩6~20g 姜制半夏6~12g 枳壳10~20g 白芍/赤芍10~20g 制大黄6~12g 干姜5~10g 大枣15~30g 本方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便秘、按之心下满痛加黄连效果更好五、黄耆桂枝五物汤经方:黄耆3两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黄煌方:生黄耆15~60g 桂枝6~12g/肉桂5~10g 白芍10~20g/赤芍10~20g/白芍加赤芍10~20g 干姜5~10g/生姜3~6片大枣10~20g1. 本方适用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脊椎体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松软、动则气喘的中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2. 此方加【葛根15~60g→项背强几几】、【川芎6~12g→仲景:治心下毒痛】:治疗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等等3. 此方加丹参10~20g、石斛15~30g、淮牛膝15~60g:治疗心、肾功能障碍,二、三期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尤其是有下肢浮肿者,用此方可使尿量增加(四味健步方:芍药、丹参、石斛、牛膝)4. 体质: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好但易疲倦、头痛气短,运动时头更晕、心电图多为心肌缺血、胸闷胸痛、面色黄暗或暗红无光泽、舌质多带红、舌体胖有齿痕、中老年人多见黄煌经方治疗感冒经验感冒(伤风),寒流感一、小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8两) 黄芩3两人蔘3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生姜3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12g 黄芩6~12g 姜制半夏6~12g 党参6~12g 生姜6~12g/3~6片/干姜3~6g 红枣6~12枚1. 发热性疾病,病毒性感冒(往来寒热)2. 以发热、汗微出、不退为特征(症状较多样、复杂)3. 恢复期一般较久4. 此种感冒较易转移,诱发他症(肺炎、心肌炎….)5.欲退烧,柴胡用量要加大,可用到30~45g,至少20g(初剂大汗,脉静身凉为安)6.加连翘(30~50g)可治淋巴肿、咽痛连翘:疮家要药,证:汗出而烦,淋巴结肿大,(瘰疠),烧不退由小柴胡汤加减成[柴胡,甘草,黄芩,连翘]7.加桔梗(6~12g) 利咽,生石膏(10~20g) 清热治扁桃体炎、红肿。

▲▲经方16首----黄煌屡用屡效使用与理解

▲▲经方16首----黄煌屡用屡效使用与理解

▲▲经方16首----黄煌屡用屡效使用与理解01、小柴胡汤----治疗感冒后期咳嗽;02、半夏厚朴汤----治疗感冒后期干咳、多年过敏性咽炎、淋巴结节;基本屡用屡效。

03、吴茱萸汤----治疗头痛;04、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咽痒;05、桔梗汤----治疗咽喉肿痛;06、白头翁汤----治疗霉菌性阴道炎;07、调神汤(三部六病)----治疗网友太阳穴痛、头晕;08、桂枝加葛根附子汤----治疗感冒;09、元参桔梗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感冒后期咳嗽鼻塞;10、元参桔梗汤----治疗上颚干痛;治疗鼻塞,奇效连连。

11、葛根麻黄汤(三部六病)----治疗感冒;12、麦门冬汤----治疗半声咳;13、完带汤(傅青主女科)----治疗白带阴痒;14、甘草泻心汤----治疗(狐惑病类)下阴溃疡;15、橘枳姜汤----治疗嗳气无食欲;16、寒解汤----治疗反复发热;此外还有用17、当归四逆汤----治疗桥囊?、18、吴茱萸汤----治疗经期头痛、19、温经汤----治疗不孕,正在治疗中,结果尚不清楚。

这些方子里,半夏厚朴汤治疗感冒后期咳嗽,基本屡用屡效。

元参桔梗汤治疗鼻塞,也是奇效连连。

二、凭着记忆写一点对于这16首方子的粗浅理解与使用。

01、小柴胡汤。

这是一位同事的孩子,感冒后,经过西医治疗,余下咳嗽多日,搞得自己筋疲力尽。

我建议他喝小柴胡颗粒,加倍服用,后来这位同事反馈,一次喝了半袋,汗出症减。

我分析他是不信任我,处于试试的想法。

关于小柴胡的用法,伤寒论论述很多。

我考虑把握小柴胡的关键是:但见一证。

这个但见一证,尤其是在伤寒之后。

对于小孩来说,如果感冒之后,出现呕证,大多可用小柴胡,也就是出现小柴胡证。

02、半夏厚朴汤。

一)是小儿治疗。

干咳这个方子原本是用来治疗梅核气的,用它来治疗小儿干咳,是从冯老师弟子家驹处学来。

那是去年春天女儿感冒后,余下咳嗽,反复不效,束手无策之际,请教家驹,家驹告诉冯老多用半夏厚朴汤治疗咳嗽,认为是太阴水饮。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常用经方方证要点】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常用经方方证要点】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常用经方方证要点】(一)寒体方1当归四逆汤(整体羸瘦-大枣、甘草;局部冷痛-桂枝、细辛;当归、芍药、通草)2葛根汤(葛根背自下利无里热)3理中汤(小肠温度低、吸收机能低下)4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5麻黄汤(抓住“经典方证”的麻黄八证运用)6四逆汤(脉微细、但欲寐)7吴茱萸汤(消化道寒饮方,治疗消化道大量的水样分泌物。

与治疗呼吸道寒饮的小青龙汤相互对称)。

(二)热体方1白虎汤(代谢旺盛高热脱水)2黄连解毒汤(抗焦虑、抗感染,中药抗菌素)3黄连阿胶汤(抗焦虑、助睡眠、稳情绪、止热性出血)4黄芩汤(白芍证黄芩证的组合)5小陷胸汤(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大量黄稠痰、湿热胃炎)6三黄泻心汤(头面、上身充血、出血、亢奋)7茵陈蒿汤(茵陈蒿,退黄专药。

阳热状态:加栀子、大黄,成茵陈蒿汤;水湿状态:合五苓散,成茵陈五苓散;阴寒状态:合四逆汤、理中汤,成茵陈四逆汤、茵陈理中汤)8栀子柏皮汤(黄连解毒汤的缩减版)9八味除烦汤(气-火病)(三)虚体方1桂枝汤(桂枝人调体方、强壮方)2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人附子证)3桂枝加龙牡汤(桂枝人龙牡证)4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人血痹病周围神经病周围血管病)5麦门冬汤(虚羸人—麦冬50人参10粳米20大枣20甘草15;气逆证—半夏10)6薯蓣丸(羸弱人外邪滞留太阳、少阳,久久不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7炙甘草汤(羸弱人心动悸大便干结)8酸枣仁汤(憔悴老妇的失眠方)9金匮肾气丸(虚弱老男人的补肾方)10生脉饮(羸弱人的能量补充剂)11温经汤(干枯女人的滋润方)12小建中汤(面黄肌瘦气上冲的心悸、出汗腹中时有挛痛大便干结如栗,儿童多见)13玉屏风散(黄芪人易鼻炎、易感冒、皮肤易过敏、易汗出)14竹叶石膏汤(羸弱人—麦冬、人参、粳米、甘草;余热残留—竹叶、石膏;气逆—半夏)(四)实体方1大柴胡汤(柴胡证半夏证大黄腹)2大承气汤(大黄腹、大实痛)3防风通圣散(麻黄人石膏人大黄人的组合,强人!)4芍药甘草汤(骨骼肌结实有力易痉挛、平滑肌易痉挛)5桃核承气汤(血气上冲-其人如狂-桂枝证;盆腔蓄血-少腹急结-桃仁、大黄、芒硝、甘草)6五积散(麻黄人半夏证苍术证干姜证的组合)(五)郁体方1柴龙牡(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证)2四逆散(舒缓神经,放松身心)3小柴胡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脉搏弦细)4枳实芍药散(中药阿托品,解痉止痛方)5栀子厚朴汤(除烦、顺气、抗焦虑,用于气-火病。

黄煌经方笔记

黄煌经方笔记

常用经方1.肝病2.咳喘3.皮肤病4.肿瘤5.痤疮6.失眠7.妇人病8.肠病方9.胆病10.高脂血症11.高血压12.感冒经验13.糖尿病14.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15.第一:肝病肝病:全身倦怠、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触之如额)。

等→目前没有较佳疗法,中药只能缓解症状,没有治本之法.民间疗法:壁虎+蟾蜍+斑毛虫…等等→以毒攻毒一、茵陈蒿汤【伤寒260: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多、少、频、短、无皆是),腹微满者】原方:茵陈蒿6两栀子14枚大黄2两黄煌:茵陈蒿30g 栀子15g 制大黄10g(茵陈蒿→退黄专药)1。

本方适用于 "急性”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胆道感染见黄疸,色鲜明(阳黄→有光泽:三黄泻心汤、黄连解毒汤),小变色黄短少,腹满,舌红苔黄腻(如甲肝大流行即可用)2。

患者体质:身目黄染色鲜明,黄红隐隐,兼有身热便结,口干燥烦,舌红脉数(阴黄:晦暗如烟熏非本方证) 3。

可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证;新生儿黄疸红素血症(量要少,如茵陈8g栀子4g大黄3g)4. 本方治黄疸多与大小柴胡汤合用矢数道明曰:与小柴胡汤合用,治疗热毒郁肝,症见黄疸、腹胀。

与大柴胡汤合用,治疗胆道感染、胆囊炎5。

本方证不必见便秘(大黄于此方中不必后下,用量不必太大),大黄主退黄、除腹满6. 本方剂型可用灌肠二、小柴胡汤(天然之干扰素,所有病毒感染均可用)黄煌方:柴胡10g 黄芩10g 姜半夏10g 党参12g 生甘草6g 干姜6g 红枣10g1. 小柴胡汤主治慢性肝炎(湿热内蕴)症见寒热往来(往来即指缠绵难愈、节律不定→肝指数变动)、胸胁苦满(右上腹肝区隐痛、胸闷)、默默不欲饮食(精神抑郁、社会压力)2。

小剂量长期服用(因为此药亦须由肝处理),两个月检查肝指数一次,无改善或肝功能反异常即停3。

体质:青年人多,肤色黄暗、偏瘦,舌脉无明显异常,肝功能基本正常,易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常与五苓散、茯苓猪苓合用 (便稀, 口渴无津)(不辨体质曾有间质性肺炎之后遗症)4。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2010-02-15 20:45:21黄煌教授常用的几张经方一、半夏厚朴汤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五条》)咽中如有炙脔,即咽喉异物感,这是本方证最关键的指证。

咽喉异物感包括咽痛、咽痒、咽干燥、咽中有粘痰,咽中有鱼骨梗阻感等;胸部的重压感、呼吸不畅感、呼吸表浅感,以及有气流向上攻撑感、经常嗳气等也可认为是咽喉异物感的延伸。

此外,各种感觉异常均可以看作是咽喉异物感的全身表现。

除咽喉异物感以外,以药测证,本方证还应具有如下指证:1、腹胀,恶心呕吐,不思饮食;2、或然证:或咳嗽气喘,或痰多,或胸闷,或眩晕,或心悸,或失眠多梦,或身体痛。

经验用量:姜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苏梗15克、生姜15克或干姜5克。

水煎,日分2-4次,空腹服用。

主治疾病谱1、各类神经症,如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癔病、抑郁症、焦虑症等;2、咽喉疾病:如咽炎、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声带麻痹等;3、食道痉挛;4、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出现腹胀者;5、肠道易激综合症;6、小儿厌食症;7、夏秋季的感冒。

体质要求:此方证多见敏感的半夏体质,也就是痰体。

并有比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区间为咽—食管—胃。

上腹部的胀满,为鉴别要点之一。

说明1、本方证常见齿痕舌。

这与患者心情低落,不大讲话有关。

也与咽喉部的炎症充血等因素有关。

2、方中苏叶通常用苏梗,取其理气宽中的功效,且煎出的汤液比苏叶清淡些,患者容易接受。

3、症状明显的患者,本方服法应遵循仲景“日三夜一”的经验,以保证足够的药量。

如作为维持量,也可改为每天服两次或一次。

避免心理依赖。

4、八味解郁汤:本人经验方,是半夏厚朴汤与四逆散的合方,有理气化痰、解痉止痛的作用。

当代经方大家黄煌120条临症心得供大家参考学习

当代经方大家黄煌120条临症心得供大家参考学习

1、 舌苔不必过于在意。

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主诉重要。

2、 本人研究经方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3、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派,是一支重实证、重实效、重临床、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流派。

4、 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抗病的趋向,或汗,或吐,或下,或进食,或睡眠,等等。

如果压制或替代机体的抗病能力,逆向而治,就是误治。

5、 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

学中医的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案例都是科研课题。

6、 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难在鉴别。

换句话说,学中医关键是学眼光,学思路,学方法。

没有挑剔的目光,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学不到真正的中医的。

用学文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用理政的标准,均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能看病的中医。

7、 古方助我此病安康度晚年 钱汝益 (孤立肾病案)面容清癯,比较消瘦,脸色黄暗,皮肤也很干燥,腰腿痛,步履乏力,就判定钱老是四味健步汤证和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肾病一般不用甘草的。

桂枝加黄芪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两方的区别,就在甘草有无上。

从体质上来说,患者可以不用黄芪,但考虑他患有肾病、糖尿病,同时皮肤黄暗较松,经常疲惫感,已有黄芪证出现的趋向,故用了少量黄芪。

8、 现在有些人经方用量过大,麻黄有用40克者,但从临床看,根本不需要如此大量。

有5克,就有作用了。

用经方,关键是找准靶点,对证了,四两能拨千斤。

9、 小青龙汤起效是很快的。

其证是水样的鼻涕水样的痰。

许多患者床前有大量插鼻涕的卫生纸,有的吐出的痰液入地即化。

还有,患者多怕冷,面色发青。

10、白芍对腹痛便秘者,或大便干结如栗者才有效。

11、肿瘤是喜欢吃荤的。

你不吃肉,它就吃你的肉;你不加强营养,它就吸你的血!我的临床经验也提示,对于肿瘤患者必须鼓励其大胆地吃!吃猪蹄,吃牛筋,吃……。

★▲黄煌经方常用合方73首经验,偏妙方38首资料

★▲黄煌经方常用合方73首经验,偏妙方38首资料

★▲黄煌经方常用合方73首经验,偏妙方38首资料01、半夏厚朴汤加减 8法:(1)痰多、呕甚、惊恐、焦虑、失眠严重:重用半夏(2)眩晕、心悸+水舌、水肿、小便不利+胃内振水音:重用小半夏加茯苓汤(3)胸闷、腹胀,舌苔厚腻:重用厚朴(4)胸闷、腹胀、手脚冰凉、便秘+脉弦长有力:合四逆散(5)眩晕、心悸、失眠:合温胆汤(6)焦虑失眠:合酸枣仁汤(7)腹痛腹泻:合黄芩汤(8)心烦焦虑失眠+腹中胀满:合栀子厚朴汤02、半夏泻心汤加减 4法:(1)上消化道出血、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加制大黄(2)腹胀气多,叩之如鼓:加厚朴(增加胃肠动力)(3)舌不红、面黄、消瘦:加肉桂(4)咽痛充血、胸闷、身躁热:加连翘、栀子。

03、白虎汤加减 5法:(1)消瘦、口渴、舟状腹:加人参(白虎加人参汤)(2)关节疼痛+气上冲: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汤)(3)关节疼痛+口中粘、苔厚腻:加苍术(苍术白虎汤)(4)高热不退、发斑、吐血、衄血、谵语躁扰:加水牛角、玄参(化斑汤)(5)甲亢:合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白虎汤)。

0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6、:(1)其人如狂、少腹疼痛、大便秘结:合桃核承气汤(2)脑梗死:合桂枝茯苓丸(3)心烦失眠、舌体紫暗、面色暗红:合桂枝茯苓丸(4)失眠头痛恍惚舌淡红:合酸枣仁汤(5)高血压烦躁+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6)焦虑不安+胸闷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05、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3法:(1)腹中疼痛+面黄、眩晕:合当归芍药散(2)口渴(水少)+浮肿(水多):合五苓散(3)腹胀腹痛:合四逆散。

06、大柴胡汤加减 8法:(1)心中烦+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2)面红赤、舌紫暗+少腹压痛+小腿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3)焦虑+腹满胀气:合栀子厚朴汤(4)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5)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合黄连解毒汤(6)急性感染:合黄连解毒汤(中药抗菌素)(7)哮喘见痰稠难咯:合排脓(痰)散(8)胸痛、痰黄、便秘:合小陷胸汤。

黄煌经方医案

黄煌经方医案

第一:黄煌经方治疗肝病肝病:全身倦怠、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觸之如額).等→目前沒有較佳療法,中藥只能緩解症狀,沒有治本之法。

民間療法:壁虎+蟾蜍+斑毛蟲…等等→以毒攻毒一、茵陳蒿湯【傷寒260: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多、少、頻、短、無皆是),腹微滿者】原方:茵陳蒿6兩梔子14枚大黃2兩黃煌:茵陳蒿30g 梔子15g 制大黃10g(茵陳蒿→退黃專藥)1. 本方適用於”急性” 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膽道感染見黃疸,色鮮明(陽黃→有光澤:三黃瀉心湯、黃連解毒湯),小變色黃短少,腹滿,舌紅苔黃膩(如甲肝大流行即可用)2. 患者體質:身目黃染色鮮明,黃紅隱隱,兼有身熱便結,口乾燥煩,舌紅脈數(陰黃:晦暗如煙薰非本方証)3. 可治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證;新生兒黃疸紅素血症(量要少,如茵陳8g梔子4g大黃3g)4. 本方治黃疸多與大小柴胡湯合用矢數道明曰:與小柴胡湯合用,治療熱毒鬱肝,症見黃疸、腹脹。

與大柴胡湯合用,治療膽道感染、膽囊炎5. 本方證不必見便秘(大黃於此方中不必後下,用量不必太大),大黃主退黃、除腹滿6. 本方劑型可用灌腸二、小柴胡湯(天然之干擾素,所有病毒感染均可用)黃煌方:柴胡10g 黃芩10g 薑半夏10g 黨參12g 生甘草6g 乾薑6g 紅棗10g1. 小柴胡湯主治慢性肝炎(濕熱內蘊)症見寒熱往來(往來即指纏綿難癒、節律不定→肝指數變動)、胸脇苦滿(右上腹肝區隱痛、胸悶)、默默不欲飲食(精神抑鬱、社會壓力)2. 小劑量長期服用(因為此藥亦須由肝處理),兩個月檢查肝指數一次,无改善或肝功能反異常即停3. 體質:青年人多,膚色黃暗、偏瘦,舌脈無明顯異常,肝功能基本正常,易食慾不振,睡眠障礙,常與五苓散、茯苓豬苓合用 (便稀, 口渴無津) (不辨體質曾有間質性肺炎之後遺症)4. 脂肪肝病人數上升 (酒肉油炸..) 中醫可治調代謝補虛三、小建中湯經方:桂枝3兩芍藥6兩甘草2兩生薑3兩大棗12枚飴糖(麥芽糖)1升黃煌方:桂枝10~20g/肉桂5~10g 白芍10~20g(倍於桂枝) 炙甘草3~6g生薑3~6片/乾薑5~10g 紅棗15~30g 糖15~30g(可用蜂蜜代替,亦可用麥芽糖代替)1. 本方為強壯性保肝藥,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體型:多瘦、膽紅素不高、膚白而細膩、皮膚濕潤、喜甜食、大便多乾結、小腿抽筋、易疲勞、出汗、易腰酸背痛、易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舌質嫩紅2. 芍藥當重用,赤芍為佳(膽紅素高時尤有效!茵陳無效時可試)(黃疸越深,預後越差) 原發性膽汁淤積性肝硬化渾身發癢如蟲咬,大便乾結如栗,右側腰部肌肉酸痛→芍藥乾草湯(小建中湯主要組合)白芍30g赤芍30g炙甘草10g (需合用西藥熊去氧膽酸→優思弗,效果才出來)3. 按照中醫養肝柔肝學說加減(龍骨牡蠣山藥枸杞鱉甲北沙參)飴糖一般不用,以生麥芽取代4. 糖尿病足可用四味健步湯 (芍藥牛膝石斛丹蔘)四、茵陳五苓散(治濕>熱) (五苓散可解酒毒、味精吃多)原方:茵陳蒿10分五苓散5分黃煌方:茵陳蒿120g 豬苓10~20g 澤瀉15~30g 白朮10~20g 茯苓20g 桂枝12g/肉桂10g 1. 本方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見輕度黃疸(膽紅素偏高),兼下肢浮腫、大便不成型者若有腹水者→加懷牛膝20~40g赤芍20~60g。

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黄煌的独到见解

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黄煌的独到见解

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黄煌的独到见解黄煌医生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他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应归属于“消渴”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脾胃虚弱等。

因此,治疗糖尿病应从整体出发,调和阴阳、补益肝肾、健脾胃、润燥清热,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黄煌医生在治疗糖尿病时,擅长运用经方。

经方是中医学中经典的治疗方案,具有疗效确切、配伍严谨、适应症广泛等特点。

他在临床上常用的经方有:1. 六味地黄丸: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

该方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填髓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的患者。

2. 七味白术散:用于治疗糖尿病脾胃虚弱证。

该方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等症状的患者。

3. 八味地黄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肝肾不足证。

该方具有滋阴养血、益肝肾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患者。

4. 十味地黄丸:用于治疗糖尿病阴阳两虚证。

该方具有滋阴温阳、调和阴阳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伴有四肢逆冷、腰膝酸软、耳鸣等症状的患者。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黄煌医生运用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许多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中医经方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黄煌医生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我相信,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经方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有幸深入研究中医学,特别是黄煌医生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独到见解。

黄煌医生以其深厚的中医经方知识和对患者个体差异的敏锐洞察而闻名。

他的治疗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医学实践,更是一种融合了理性思维与深刻情感的艺术。

黄煌医生认为,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应归属于“消渴”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脾胃虚弱等。

这一理论基础不仅仅是对糖尿病病机的理解,更是对患者整体状况的深刻关照。

听黄煌老师讲经方有感

听黄煌老师讲经方有感

听黄煌老师讲经方有感这学期我选修了黄煌老师的经方应用课,黄煌老师为我们介绍了黄芪桂枝五物汤,葛根汤,附子理中汤等方剂的临床运用。

今年冬天去日本游玩时生病,我在药店买药,日本葛根汤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在当时就印象颇深,这个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方子在日本可以说是妇孺皆知,葛根汤的散剂也被放在了药店最显眼的位置。

因此,黄煌老师讲的课程中其中最令我影响深刻的对于葛根汤的介绍。

黄煌老师首先把人分为寒、热、虚、实、郁、瘀、痰、湿八种不同的体制,通过望闻问切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体制,一个人的体制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改变,对于急性病我们主要辨证治疗,而对于辨证和体制相反的慢性病,我们更应该考虑到病人自身的体制,对症下药,这对于我们开方意义重大。

黄煌老师说,葛根汤对发热无汗、皮肤干燥、身体困重、肌肉酸痛者大多可一汗而愈。

其人多壮实,用之很安全。

可惜,国人已经将前人这张好方束之高阁,一有伤风感冒,即大惊小怪,不是挂水,就是抗生素叠进,非得花数百上千方心安。

倘若仲景天上有灵,见当今中国此现象不知会作何感想?这里老师特别提出了“葛根汤人”的说法。

老师认为背是葛根汤所主一个部位,葛根汤对于皮肤、腰背、肌肉及头面部的病症有一定选择性,因此,如果要做一种经方的人体模型,葛根汤三个字无疑腰背标注在腰背项背部位,虎背熊腰,皮肤粗糙,面部痤疮的人就是所谓的“葛根汤人”。

葛根汤是由方剂学第一章第一节辛温解表剂中的重点方,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而成。

始载于《伤寒论》,由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组成。

具有发汗解表、生津液、濡经脉之功效,仲景用治外感风寒表实兼太阳经病症。

那么葛根汤的辨证要点是什么呢?首先,葛根汤的主治病症里写道“项背强几几”。

黄煌老师特为此做了注解,“项背强几几”不是仅仅指大椎那里不舒服,把“项背”延伸,头项、腰背都在这个范围,因此从后头部一直到腰骶部、后背部的拘急感、疼痛感、倦怠感都可以是看作“项背强几几”。

老师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为葛根汤的人做了总结,有的主诉头项痛,有的主诉肩颈痛,有的主诉腰背痛,有的主诉头昏、头重、头晕,甚至只是疲劳、全身困重,很有可能就是葛根汤证。

黄煌各科常用经方合辑

黄煌各科常用经方合辑

黄煌各科常用经方合辑肿瘤常用经方(部分)作者/黄煌经方治癌的优点:几乎无痛苦,副作用极少;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成本低廉一、炙甘草汤理虚方——“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六)1、甘草疗瘦本经:长肌肉。

《外台秘要》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羸瘦。

《伤寒论》的甘草制剂大都用于大汗大吐大下以后各种病症。

甘草有保肝的作用。

2、人参理虚人参主治气液不足。

仲景多用于汗、吐、下之后出现以下四种情况者:心下痞硬、呕吐不止、不欲饮食者;身体疼痛、脉沉迟者;烦渴、舌面干燥者;恶寒、脉微者。

3、麦冬治羸瘦“治赢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

”——《神农本草经》卞师曰:生脉散、炙甘草汤方中的麦门冬专主通脉,不可更易。

麦冬天冬并称二冬,功用相同,每多配合应用,清润滋燥,并主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肺热劳咳等症,而麦冬养心通脉,清心降火,所以每多用于養心安神诸方。

而天冬滋润益肺肾虚热之品,故肾虚遗精方中用天冬、二冬滑肠,脾弱便溏者亦非所宜。

“胃络脉绝”:麦冬、石斛、花粉、知母养胃阴。

饮食增则津液旺,阴分自能恢复,而山药、谷芽之类在当首选。

4、炙甘草是营养方本方营养丰富。

据报道,对本方煎出液中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会计师明显高于牛乳、鸡蛋、肉类、面粉和大米。

大枣三十枚:“主心腹邪气,……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

——《神农本草经》5、炙甘草汤是止血方生地黄一斤,并配阿胶。

《神农本草经》主治折跌、绝筋、伤中。

……生者尤良。

《名医别录》: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宛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捣饮之。

一斤:如换成干地黄,大约在20-30克。

6、炙甘草汤是复脉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77)心动悸:心悸、胸闷、短气等。

脉结代:古代释止无定数为结脉,止有定数为代脉,均为心律不齐,间歇脉。

其脉多细,或缓或数。

原因:贫血、消瘦、心脏功能不全、血压过低等。

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

黄煌: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及三点体悟

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1. 排脓散组成:枳实芍药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

所以可称“排痰散”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治偏头痛,伴吐水者。

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

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组成:栀子厚朴枳实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专方。

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惊:做恶梦,心慌心悸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

7.温胆汤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五苓散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

黄煌教授经方

黄煌教授经方

黄煌教授经方第一章益智术一、聪明汤制作:取白茯神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

水煎2次,合并煎液。

应用:儿童智力发育差,易忘事。

吐痰多,舌苔白厚等。

每日一剂,煎液分2次服。

二、读书丸制作:取石草菖蒲30克,菟丝子30克,远志30克,地骨皮60克,五味子30克,生地黄30克,川芎30克。

共研细未,调水糊丸如梧桐子大。

应用:儿童学习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减退,头痛、睡眠不安等,每日报50-80克,临睡前温开水送服。

三、益智强记方制作:取官桂3克,远志4克,人参1克,马戟天12克,草蒲4克,地骨皮4克,茯苓6克,水煎2次,合半煎液。

应用:儿童学习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下降,面色发白,精神萎靡,四肢不温。

每日一剂,煎液分3次服。

制作:取熟地黄10克,麦冬10克,枣仁5克,远志4克。

水煎2次,合并煎液。

应用:儿童后或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慌,口干等,每日1次,煎液分2次服。

五、芡实粥制作:取芡实30克煮熟去壳,加入粳米20克,文火熬至烂熟。

应用:儿童病后或学习用脑过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无力等,每日晨食。

六、准山芡实粥制作:取淮山药30克,芡实30克,粳米20克,同煮为粥,根据口味加盐或糖调味。

应用:儿童体质虚弱,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等。

每日晨食。

七、龙眼肉粥制作:取龙眼肉(桂园肉)10克,粳米20克,同煮为粥。

应用:用于小儿记忆力差或消瘦、盆血等。

每日一次,温食。

八、核桃仁粥制作:取核桃肉30克,捣碎,加粳米30克,同煮为粥。

应用:儿童学习用脑过度记忆力减退。

每日1次,温食。

九、龙骨远志末制作:白龙骨,远志各等分,共研细未。

应用:儿童记忆力差,每顿饭后温开水送服2-3克。

十、莲肉远志粥制作:先将远志泡去心皮,捣为细末,加粳米,莲肉(捣碎)适量,同煮为粥。

应用:儿童健忘,厌食。

每日一餐。

十一、桂园参蜜膏制作:取党参25克,沙参125克,桂园肉120克,先以适量水浸泡发透发,加热煎煮,20分钟后滤出煎液,加水再煎,连续三次,合并煎液,小火浓缩至稠粘如膏,加入等量蜂蜜,至沸后停火,放冷装瓶备用。

经方杂谈——黄煌

经方杂谈——黄煌

经方杂谈——黄煌•经方杂谈——黄煌经方杂谈1、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桂枝汤是古代的补益剂,凡是经过寒冷、饥饿、极度疲劳、精神紧张以后,患者出现自汗、心悸、腹痛、脉弱等情况下,均可使用。

张仲景的时代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从战场上下来的士兵,疲于奔命的难民,就是桂枝汤的最佳适应者。

经过大量的出汗,已经多日无法正常进食和休息,成天处在极度惊恐之中,可谓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这样的人必定形容憔悴,消瘦。

强烈的惊恐导致心动悸、烘热,饥饿导致干呕、腹部阵阵的隐痛,反复的出汗使得全身肌肉酸痛,寒冷的刺激又使鼻流清涕、关节痛、恶风。

这就是桂枝汤证。

桂枝汤中药物都是食物中药。

甘草、生姜、大枣、桂枝、芍药,就像今天的酸辣汤。

先喝一碗,然后喝上热气腾腾的糜粥,盖上被子,好好睡一觉……。

病人自然会微微出汗,一觉醒后,许多症状必然减轻。

这就是桂枝汤的魅力。

桂枝汤不是发汗剂,病人服药以后的汗出,是机体各种调节机能恢复的标志,中医的话说,是那热粥的“谷气”加上患者的“胃气”交融的结果,是“营卫之气和谐”的结果,是体内阴阳平衡的结果。

2、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麻黄汤是发汗剂,但是是比较安全的发汗剂。

温服以后,伴随着心跳的加剧,周身开始发热,皮肤开始湿润,最后,可能是大汗淋漓。

随着大汗的到来,原先“体若燔炭”变成“脉静身凉”,原先的“无汗而喘”变为心平气和,原先的“骨节疼痛”变为浑身舒坦。

麻黄,是麻黄汤中的主要药物,它有强烈的发汗作用,同时,会导致心跳加剧,甚至出现“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情况,或者如“气从少腹上冲心”症状。

对此,张仲景自有办法,那就是服用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甘草二两,这两味药物具有定悸的作用。

也就是说,麻黄汤中的桂枝甘草具有对麻黄发汗动悸作用的预防作用。

所以说,麻黄汤是安全的发汗药。

但是,教科书认为麻黄配桂枝发汗,麻黄无桂枝则无发汗作用,这似乎值得商榷。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秘方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秘方

黄煌教授的十大经验秘方八味解郁汤心身疾病常用方,适用于以四肢冷、咽喉异物感、脉弦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姜制半夏15g,厚朴15g,茯苓15g,苏梗15g。

【煎服法】以水12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体质要求】患者形体大多中等或偏瘦,脸色偏黄而缺乏正常的光泽。

大多血压偏低,生性敏感,办事谨慎,平时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怕风冷,忌口讲究,但症状甚多,易恶心呕吐,如刷牙或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易于晕车等。

易胸闷不舒,手足常冷,咽喉异物感,容易腹胀腹痛,矢气后方觉舒适。

小腿容易抽筋,大便或干或稀不定,或头痛,或身痛而无定处。

女性有乳腺小叶增生或经前乳胀、痛经等。

舌质淡润,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舌苔白而不厚。

易失眠、焦虑、多疑、恐惧、易惊、忧虑、抑郁、疼痛等,症状多随情绪的影响。

【适用疾病】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癔症、癫痫、抑郁症、震颤麻痹、血管神经性头痛、妇人痛经、慢性尿路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食管炎、喉源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泌尿系结石、白癜风等。

【加减法】心烦意乱、胸中窒闷适者,加山栀子;舌暗淡润、气上冲者,加肉桂。

【注意事项】使用本方多需配合心理疏导。

八味除烦汤心身疾病常用方,适用于以胸闷、烦躁、腹胀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山栀子15g,黄芩10g,连翘15g,枳壳15g,制半夏15g,茯苓15g,厚朴15g,苏梗15g。

【煎服法】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体质要求】患者多面容滋润,唇舌多红。

主诉以失眠、胸闷、腹胀为多。

易急躁、焦虑、多疑多虑、易惊恐等。

我常用的经方(黄煌)

我常用的经方(黄煌)

我常用的经方(黄煌)经方运用经验跟大家分享。

首先讲大柴胡汤证。

一、大柴胡汤(一)大柴胡汤症“心下按之满痛者”的必用方,(二)临床上运用:非常多,像胰腺炎、胆石症、胆汁反流性胃炎、支气管哮喘、高脂血症、高血压、胆道感染等等我都会用。

(三)用的依据:张仲景说:“按之心下满痛者,为实也,当下之,大柴胡汤主之。

”如现在很多中医没有触诊,也不摸脉,就靠问诊,从头问到尾。

张仲景当时看病要摸肚子,那个人痛得不得了,一摸肚子,发现上腹部“按之满痛”,这时就用大柴胡汤,非常有效。

所以我们在用大柴胡汤的时候,一定要让病人躺下来,再按一按他的上腹部。

当我们医生手指存一种抵抗感,患者感到疼痛,甚至拒按的时候,我们就考虑用大柴胡汤;但反过来如果肚子软软的,像按在棉花枕头上一样,我们使用大柴胡汤就要注意了。

我用的就是大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枳实、枳壳、赤芍、白芍、大黄、姜、枣,就这几味药,吃下去原来的腹胀就没有了,嗳气、腹痛、大便秘结、口臭,这些症状全部消失。

而且他一直吃下去,我就问他,我说你长期吃,还有什么难受啊?他说挺舒服,吃了以后身体变得轻快,脑子也灵活了。

他是2007年来看的,经常不间断地吃大柴胡汤,后来再也没有复发过。

大家看,中药就是这么灵。

这种病例很多,胰腺炎可以用,胆石症也可以用。

刚开始学医的时候,我碰到胆石症经常用金钱草,结果不是那么有效。

后来我发现有一个老中医擅治胆结石,但他只给病人药,不给方。

我后来一查是什么,大黄、枳壳、柴胡、黄芩……就是大柴胡汤。

这个老中医有个特点所有的病人喝药之前吃油煎鸡蛋或者红烧猪蹄,吃了以后病人就痛啊!痛了以后再吃他的药。

这时大便里面就能跑出很多小石头来,病人就不疼了。

为什么?我说这是个“人工大柴胡汤证”。

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大柴胡汤证,因为胆结石患者如果上腹不痛,用大柴胡汤是没有效的,只有“心下按之满痛”这种情况用才有效,这就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这也是我们用经方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常用的十九个经方
1. 排脓散
组成:枳实芍药桔梗
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
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
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

所以可称“排痰散”
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
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

2.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治偏头痛,伴吐水者。

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
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

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
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
组成:栀子厚朴枳实
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
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

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治疗抑郁症专方。

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
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
惊:做恶梦,心慌心悸
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
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

7.温胆汤
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
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五苓散
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症状:见肚大,面发灰,肉多,食即腹泻,腹胀,胃口好,血脂高;脂肪肝患者肝较脆弱。

用法:打成粉,装胶囊,用麦糊送服,或用脱脂酸奶调服,或泡茶喝亦可。

9.半夏泻心汤
治胃炎专方,治上消化道炎症。

中青年男性,喝酒者多有
用法:
如果舌淡,脸较晦暗,病程较久:加点肉桂,即与黄连汤合方
如果大便干结,糜烂出血,脸色通红,少加大黄,即与三黄泻心汤合方
10.猪苓汤
治膀胱炎,泌尿道感染专方。

比八正散疗效稳定
用法:
若尿痛甚,尿黄加栀子
尿路结石合四逆散,通淋排石,比金钱草好。

11.黄连阿胶汤
治疗干燥综合征。

养阴药基本无效,小柴胡汤有一点效果
许多干燥综合征是女性,皮肤白,嘴唇通红,舌红,睡眠差,月经淋漓不尽或量较多
症状缓解很快,眼干,口干好转,睡眠好转。

12.小柴胡汤
治小柴胡汤综合征
治疗感冒。

头面部炎症:中耳炎、鼻窦炎,虹膜炎;
皮肤科:过敏性皮炎;
呼吸科: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
内分泌科:桥本氏病;
风湿科: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伏邪在少阳经);
精神科:抑郁症,慢性疲劳综合征。

往来寒热:疾病处于迁延期,进入慢性化
半表半里:军事上的概念,和:求和。

不断发作,反复发作的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不断发烧的免疫性疾病。

13.大柴胡汤
治大柴胡汤综合征
最关键指征:《金匮》:心下按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用大柴胡汤一定要腹诊,心下按之疼痛、硬满者用之。

痛得厉害的用最好,肚子饱满、充实也可用;按压后手指尖有抵抗感也可用。

治胆囊炎,胰腺炎专方。

胆结石发作,可配合茵陈蒿汤和三黄泻心汤
治高血压有效,加黄连,或合桂枝茯苓丸(伴下肢浮肿,舌质暗红)
X综合征: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早搏,或房颤,慌慌张张,吃人参不能解决问题,炙甘草汤服后胀肚子者,用大柴胡汤
代谢综合征:血压高,血糖高,结实,肥胖
支气管哮喘:胁下硬满,合桂枝茯苓丸
胆汁返流性胃炎,乳腺小叶增生。

14.三黄泻心汤综合征
治疗很多出血性病症。

鼻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高血压、血液病、脾功能亢进。

15.桂枝汤
非感冒药,非发汗药,是强壮剂,治人。

张仲景时代:一群从战场上下来的疲惫不堪的将士,几番搏杀,一路上饥寒交迫,血糖很低,功能很差。

出汗,是疲劳的汗,惊吓的汗。

给服姜汤。

桂枝汤是特制姜汤,军用姜汤:包括姜、枣、桂皮、芍药、甘草,喝完后吃粥,服用后瞬间血糖可达到高峰。

服用后再睡觉,盖被子:半夜,阳气升腾,出汗,第二天则精神很多,疲劳恢复。

现代:用于大病后,大出血后,产后,运动疲劳后调理;肿瘤患者,手术后化疗后。

表现为不能食,呕吐,消瘦。

16.炙甘草汤
张仲景时代:治疗受伤的伤员,受伤、中箭后血流不止。

心动悸、脉结代:循环功能不全,将要失血性休克。

阿胶,生地止血,人参,肉桂,甘草,麦冬强心,大枣30枚补充能量,并加米酒。

本方是止血药,强心药,滋补药,强壮药,不是治心律失常的药。

这两张方只看人不看病。

17.温经汤
治妇人,年50许,女性美感消失,嘴唇干枯,指掌角质化,手粗糙,干燥,开裂,唇干枯,无血色,头发枯黄,脸上黄褐斑,皱纹,月经不来
这是真正的血虚。

本方是美容方、美首方,是女性的一张良方。

18.桂枝茯苓丸
原用治症痼害。

为产妇用方,治难产,死胎不下,古人认为是催生汤。

可治深部静脉血栓,水肿。

冠心病后装支架,肺动脉栓塞,一动则气喘,两目暗黑,合大黄蟅虫丸
治痔疮;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加牛膝
适用桂枝茯苓丸体质,一种瘀血性体质。

19.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阳萎效果不错,可称“东方伟哥”。

朱良春先生经验;冠心病患者忌用,会引发心绞痛。

闭经可用,温阳,有黄体酮样作用。

变态反应性鼻炎:干祖望先生经验,治清涕滂沱
心动过缓。

坐骨神经痛:本方合芍药甘草汤
失眠、嗜睡:晚上不眠,白天瞌睡
本方体质:面黄暗,动作比较迟缓,对寒冷不敏感,皮肤粗糙,无汗。

◎使用经方的三个感悟
1.重视原文,但不局限在原文。

经典是真的,但不全,它只是局部,一角。

其表述只是一个,或一类病的典型症状。

要吸收后世的东西,千金方,外台秘要,金元四大家,明清,日本汉方医家。

2.经方的加减要慎重。

A.按仲景原则加减。

B.经方的合方。

如小柴胡汤加干姜、五味子,治变异性哮喘
大柴胡汤合三黄泻心汤、小陷胸汤
用原方,便于总结经验。

3.既重视仲景方,也重视唐宋方。

王清任的书:有很多好方。

从后世方中寻找有效药物。

糖尿病足:四味健步汤(赤芍、丹参、石斛、牛膝),消除血栓效果好。

唐代治疗腰腿酸软:石斛用得很多。

牛膝:扩张下肢血管;石斛:保护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