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涌水处理
隧道施工中的涌水处理及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涌水处理及防治措施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而涌水问题则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挑战之一。
涌水不仅对工程进度和安全构成威胁,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因此,在进行隧道施工时,涌水处理和防治措施必不可少。
1. 涌水的成因和影响涌水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构造破碎和水压影响等。
当隧道开挖进入含水层时,地下水会通过破碎的岩层、裂隙和孔隙进入隧道内部,形成涌水。
涌水不仅会影响工人的安全,还会导致施工进度延误,甚至损坏施工设备。
2. 实施封闭与降水处理隧道施工时,为了减少涌水对工程进度的影响,需要实施封闭与降水处理。
首先,可以通过封闭地下水源的方式,避免水源对隧道产生影响。
其次,通过合理的降水系统,将涌入隧道的地下水以泵送等方式排出,保持隧道施工场地的干燥。
3. 注浆剂的选择和使用在隧道施工中,注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涌水处理方法。
注浆剂的选择和使用对涌水控制效果至关重要。
通常,根据地质条件和涌水情况,选用不同类型的注浆剂,如聚氨酯、硅酸盐和膨润土等。
注浆剂的使用可以填充岩土孔隙,提高地层的密实性,从而减少涌水量。
4. 锚杆与钢支撑结构的应用为了增强隧道的支护能力和整体稳定性,锚杆和钢支撑结构的应用非常重要。
锚杆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强度和与岩体的摩擦力来承受涌水压力,从而减少涌水的影响。
而钢支撑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强隧道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其抗涌水的能力。
5. 施工工艺和排水系统的优化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合理优化施工工艺和排水系统也是减少涌水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减少地下水对工程的干扰。
同时,合理优化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够提高排水效率,将涌入隧道的地下水及时排出。
6. 地质勘探和预测技术的应用隧道施工涉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因此,地质勘探和预测技术的应用也不可忽视。
通过对地质条件进行详尽的勘探和预测,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涌水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7. 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立合理有效的监测与预警系统十分重要。
深埋长距离隧洞施工涌水处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6-0081(2020)12-0022-041概述针对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的基础工程施工,尤其是对突发涌水不良地质段的处理,必须提前做好相关处理准备工作,防止出现突发涌水等对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影响,从而确保施工安全。
GSRQ 工程规模为大(1)型,合理使用年限为100a ,建筑物等级为I 级。
根据设计地质资料,该隧洞埋深315~795m ,隧洞最大总涌水量为2886m 3/h ,涌水处理对该工程影响较大。
2涌水处理总体思路(1)以堵为主、以排为辅、堵排结合。
当物探及超前钻孔确定有渗涌水时,监测其水压、流量并估算水量,根据地质、监测水压、流量及水量等情况,确定堵水处理方案,并提前准备好排水设施进行渗涌水处理。
(2)系统超前堵水。
根据地质预报和地下水探测结果,对隧洞进行系统超前止水帷幕封堵、局部增加不同深度和角度的随机钻孔,开挖后对零星渗水部位二次堵水[1]。
(3)局部专项处理。
在系统超前封堵和隧洞开挖前未进行超前灌浆堵水或已实施了超前灌浆,但又因施工导致渗涌水情况,采取局部专项堵水处理。
3堵水注浆工艺及方法3.1堵水灌浆工艺原理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渗水部位、渗水量及现场施工情况,采用开挖前超前帷幕注浆、开挖后注浆、局部注浆及补注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堵水灌浆。
3.2超前止水帷幕灌浆3.2.1超前灌浆施工要求(1)为确保施工安全,在特殊不良地质洞段,应根据掌子面前方超前地质预报判断的围岩破碎和赋水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开挖支护措施及必要的超前处理措施。
(2)超前灌浆根据掌子面前围岩情况可对掌子面前方围岩周圈、周圈局部、部分断面或全断面进行超前灌浆。
(3)超前灌浆施工前,根据设计地质资料和超前地质预报信息,掌握地质情况以及地下水分布部位和特点,采取相应的超前灌浆材料和灌浆工艺。
(4)根据地质、涌水及施工条件等情况,采用以下2种方式设置止浆墙:①当掌子面地质条件较好、涌水量小且压力不大时,选用化学灌浆形成止浆墙;②当掌子面岩层较破碎或已经出现明显集中收稿日期:2020-05-09作者简介:张俊文,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
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
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施工造成影响,甚至危害施工人员的安全。
因此,采取有效的涌水处理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隧道涌水的原因、涌水处理的重要性以及涌水处理的技术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涌水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隧道涌水的原因。
隧道涌水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高,地质构造疏松等因素导致。
当隧道施工打入含水层或者裂隙带时,地下水就会向施工面涌入,形成涌水现象。
此外,地下水位波动、水文压力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隧道涌水。
2. 涌水处理的重要性隧道涌水一旦发生,会给施工带来诸多问题。
首先,涌水会导致隧道内水位过高,加大了施工难度,延长了工期。
其次,涌水还可能造成隧道结构的松动、坍塌,甚至影响隧道的使用安全。
因此,采取有效的涌水处理措施,对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3. 涌水处理技术措施涌水处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封堵法:利用注浆、灌浆等工法封堵隧道进水口,阻止地下水进入隧道。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封堵材料和施工方法,以确保封堵效果。
(2)降水法:通过井点排水、泵水等手段将隧道内的水位降低,减少涌水的影响。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位较高、涌水量不大的情况。
(3)隔离法:在隧道周围设置防渗墙、挡水墙等隔离设施,将地下水与隧道分隔开,有效减少涌水影响。
(4)排水处理:对涌入隧道的地下水进行排水处理,通过排水管将水排除隧道外,确保隧道内干燥。
总结起来,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是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涌水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涌水处理方法,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隧道涌水处理技术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满足隧道施工的需求,促进工程的进展和发展。
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举措。
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隧道施工涌水处理技术能够更加成熟,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隧道开挖涌水处理方案
隧道开挖涌水处理方案引言隧道工程中,涌水是一种常见的困扰和挑战。
隧道开挖涌水不仅会对工程进展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对隧道稳定性和工程安全产生重大威胁。
因此,合理有效的隧道开挖涌水处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隧道开挖涌水处理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为隧道工程提供参考。
1. 探测与监测在隧道开挖前,进行充分的地质探测和水文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地质探测,可以了解地层情况、地下水位和水流方向等关键信息。
水文监测主要包括对地下水位、水压、水流速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这些探测和监测工作为后续的涌水处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可靠依据。
2. 隧道抗渗处理针对隧道地质条件和预测的水文情况,采取相应的隧道抗渗处理措施,是一种常见有效的涌水处理方式。
常用的隧道抗渗处理方法包括:2.1 充填灌浆法充填灌浆法通过向地层中注入适量的灌浆材料,填充和封堵地下裂隙,提高地层的抗渗性能。
这一方法具有施工周期短、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
然而,充填灌浆法对地层的影响较大,可能引起地层的不稳定,需要对注浆方案进行严密设计和施工监控。
2.2 封堵排水法封堵排水法是利用防水材料或工程结构物对涌水点进行封堵,阻止水流进入隧道。
封堵排水法具有阻止涌水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操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封堵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封堵方案。
2.3 预注浆法预注浆法是在隧道开挖前进行的一种被动涌水处理方法。
通过预先在涌水点附近注入密实浆液,增加地层的抗渗性能,阻止涌水发生。
预注浆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需要准确预测涌水点位置和涌水量,并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和注浆参数。
3. 排水处理在隧道开挖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排水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隧道涌水的风险。
常用的排水处理方法包括:3.1 井点排水法井点排水法是通过在涌水点周围钻探井点,并安装排水设备,将地下水引入井管中,然后通过泵站排出。
井点排水法操作灵活、排水效果好,但需要对涌水点进行准确判定,并注意排水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隧道施工中的排水与防涌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中的排水与防涌处理方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排水与防涌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
隧道地下环境潮湿,水分会对施工过程和隧道的使用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合理的排水与防涌处理方法尤为重要。
一、排水处理方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因为地下水位的存在,会出现大量的积水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针对这个问题,有几种常见的排水处理方法。
首先,常用的方法是通过井口排水。
在隧道挖掘过程中,将井内的积水抽出,通过排水泵和排水管道将积水抽到井口,并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可以快速降低隧道内的水位,确保施工安全。
其次,可以采用封门防渗排水的方法。
即在隧道出口设置水闸门,通过控制水闸门的开闭来防止地下水的渗入。
这种方法对于地下水压力较大的地区非常有效,能够保持隧道内的干燥状况。
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利用管道进行排水。
在隧道地基中设置排水管道,通过收集地下水,再经过分流系统排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地下水的情况,可以减少水与土的接触,保持隧道的稳定性。
二、防涌处理方法在进行隧道挖掘时,地下水的涌出是一大难题。
涌水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隧道坍塌、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因此,防涌处理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防涌处理方法之一是预喷混凝土。
在挖掘前,通过喷射混凝土的方式来加固地层,封住地下水的涌出,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层较松散、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可以有效控制涌水问题。
另外,可以采用注浆技术进行防涌处理。
通过钻孔注浆的方式,将浆液注入地层,形成坚固的浆体,阻止地下水的涌出。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浓度和压力,使防涌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此外,选择合适的防涌材料也是防涌处理的重要环节。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专业的防渗材料,可以根据隧道地质条件和涌水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材料,提高防涌效果。
综上所述,排水与防涌是隧道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选择和使用排水与防涌处理方法,可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有效控制水分对隧道的影响。
隧道涌水施工现场处置方案
隧道涌水施工现场处置方案1. 背景介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当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涌水现象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否则会给施工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隧道坍塌等严重后果。
因此,针对涌水问题,必须制定科学和有效的处置方案,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隧道涌水处置方案2.1 分析涌水状况在隧道涌水现场,首先需要对涌水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
要观察涌水的位置、涌水的流量、涌水的水位和涌水的水质等情况。
通过这些了解,可以更好地判断涌水的原因和性质,为后续的处置措施提供依据。
2.2 封堵涌水口涌水是一个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在分析涌水状况之后,需要第一时间封堵涌水口,以防止涌水量继续扩大、蔓延,增加事故的危险性。
封堵涌水口的方式可以根据涌水口的具体情况来定,可以采用填洞、堵漏、拦截等方法将涌水口及时封堵。
2.3 排水处理隧道涌水后,隧道内会积水,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增加隧道坍塌、浸润和污染等风险。
因此,针对涌水后积水的情况,需要采用专业的排水方式,将积水排出。
在排水处理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疏通排水管道•设立明渠,引导积水流出•搭建泵站,使用泵浦将积水排出隧道排水处理需要根据涌水量、积水深度和排水出口情况等考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隧道内积水量。
2.4 恢复施工在采取了封堵涌水口和排水处理等措施后,可以重新恢复隧道的施工。
但是,在重新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包括:•检查隧道是否出现坍塌或裂缝等情况•检查涌水封堵、排水处理等措施是否有效•评估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只有在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的前提下,才能够重新恢复隧道的施工工作。
3. 总结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涌水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给施工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因此,在涌水时,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置方案。
具体的处置步骤包括:分析涌水状况、封堵涌水口、排水处理和恢复施工。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一、背景介绍隧道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隧道工程中常常会面临隧道涌水的问题。
隧道涌水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安全。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涌水原因分析隧道涌水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水体压力以及隧道施工破坏等。
详细的涌水原因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涌水问题。
三、隧道涌水处理原则1. 安全原则:确保涌水处理过程中不影响隧道工程的建设安全;2. 高效原则: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术,降低涌水处理的成本和工期;3. 可持续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隧道涌水处理方案1. 隧道围岩加固:对于隧道围岩条件较差的区域,可以采用加固措施,如注浆、喷射混凝土等,增强围岩的稳定性,防止涌水发生。
2. 排水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是处理隧道涌水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井和排水通道,将隧道内的水流导入到排水系统中,从而有效地控制涌水。
3. 封堵措施:对于涌水较大的隧道,可以采用封堵措施,如搭设隧道内外的防水帷幕,利用高压注浆技术进行隧道围岩密实封堵,阻止涌水的进入。
4. 应急处理:在涌水事件发生后,要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使用水泵和抽水装置进行紧急排水,减少涌水对工程造成的影响。
5. 监测与预警:建立涌水监测系统,对隧道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涌水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五、实施效果评估在隧道涌水处理方案实施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以验证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评估过程中,要重点考察涌水控制效果、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六、结论针对隧道涌水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涌水处理方案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步骤。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环境因素等多重因素,并采用合适的技术手段,以确保涌水处理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地处理隧道涌水问题,确保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隧道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
隧道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隧道施工过程中,突发涌水和突泥等问题屡屡发生,一旦发生此类事故,不仅会造成现场工作困难,还可能会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发生隧道涌水突泥事件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置。
问题分析隧道涌水突泥是施工中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其产生原因可能是隧道和地层之间的裂隙,压力不稳定等多种复杂原因所致。
具体分析原因后,在现场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采取措施进入隧道前,必须先判断现场隧道涌水突泥的严重程度。
如果涌水量较小,可以采取简单的方法手段进行处理,如增加排水量、封堵漏水等措施。
如果情况较严重,需要采取更为专业科学的救援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处置方案现场处置在现场采取的具体措施应根据隧道涌水突泥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的处置方案如下:1.隔离现场:在现场设置隔离区域,防止外界人员随意进入现场。
2.评估风险:评估施工现场涌水突泥的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3.封堵漏水:对涌水和淤泥进行封堵,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并避免引起二次灾害。
4.排水处理:将现场的水和淤泥引流到设定的排水口,并利用专业工具和设备对水源进行处理。
5.停工检查:在监测到隧道涌水突泥事件后,及时停工检查施工相关情况,确保施工车间和人员的安全。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处理,更好地保障了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品质。
后续处理在隧道涌水突泥事件解决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相关事项的处理,如:1.检查设备:对涉及到现场的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检查防护措施:对防护措施的完整性进行检查,评估现场的安全状况,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处理涉及人员:部署医护人员到现场对涉及人员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疏导等措施。
总结由此可见,在施工现场发生隧道涌水突泥等类似意外事件时,必须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援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在涉及到隧道施工时,安排现场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案,将为施工意外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提供关键的帮助。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概述隧道涌水是指地下隧道施工或运营中由于地下水位高于隧道底板,导致隧道内出现水的现象。
涌水对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和困扰,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来控制和处理涌水问题。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隧道涌水处理方案,通过分析涌水原因和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少隧道涌水对施工和运营的影响。
涌水原因分析隧道涌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地下地质条件导致地下水位较高; 2. 入渗水通过隧道壁岩体裂缝和孔隙渗透进入隧道; 3. 邻近建筑施工或地下管线破损导致水渗透进入隧道; 4. 地下水库或水源地的水位变化对隧道产生影响。
涌水现象隧道涌水会表现为以下一些典型现象: 1. 隧道内壁出现水珠、水滴; 2. 出现积水或水流,严重影响施工和运营; 3. 土层沉降、隧道变形。
涌水处理方案针对隧道涌水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案:1. 隔水屏障隔水屏障是常见的涌水处理措施,通过在隧道壁和底板设置防水膜或涂层,来防止外部水渗透进入隧道。
具体方案包括: - 将高防水性能的涂料涂刷在隧道壁面和底板,起到防水效果; - 在隧道壁和底板上铺设防水膜,形成一道防水屏障。
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处理涌水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设计和建设: -在隧道底板设置排水槽,通过排水管将水排出隧道; - 在隧道壁设置排水孔,以减少积水现象。
3. 地下水位调整针对地下水位高导致的涌水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整: - 进行地下水抽排工作,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可控制范围; - 在隧道施工前,先进行地下水位探测,以评估地下水位变化对隧道施工和运营的影响。
4. 维护与监测隧道涌水处理方案的维护与监测是确保方案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定期检查隧道涌水处理措施的完好性,如防水膜的损坏情况; - 定期检测隧道内的水位和水质,并记录相关数据; - 建立涌水报警系统,当涌水量超过设定阈值时,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隧道涌水处理措施
隧道涌水处理措施1、处理涌水的原则:隧道涌水处理应符合预防为主、疏堵结合、注重保护环境的原则。
涌水处理措施主要包括: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开挖后补注浆堵水、超前钻孔排水、坑道排水、井点降水等。
下面介绍常用的集中处理涌水措施。
2、超前钻孔排水:(1)超前钻孔排水或坑道排水一般用于开挖面前方有高压地下水或有充分补给源的涌水,且排放地下水不会影响围岩稳定及隧道周围环境条件。
(2)超前钻孔排水和坑道排水是防止承压水突然袭击的措施。
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判明地下水流方向,估计可能发生的涌水量,然后布置钻孔位置、方向、数目和每次钻进深度。
应备足抽水设备,在钻口预先埋管设阀,控制排水量,以防承压水冲击人身及机械设备、以及淹没坑道等意外险情发生。
必要时施工人员撤出危险区。
(3)应保证钻孔排出的水迅速排至洞外。
(4)应使用轻型探水钻机或凿岩机钻孔。
(5)钻孔孔位(孔底)应在水流上方。
(6)超前钻孔深度不宜小于10m,一般宜在20~50m之间,且满足孔底超前开挖面1~2倍循环进尺。
(7)超前钻孔排水一般是根据钻孔长度进行分类。
3、井点降水:(1)当降水深度为3~6m时,可采用井点降水;深度小于5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
(2)井点降水的方法、设备应满足降水要求,并编制降水施工方案。
滤水管应深入含水层,各滤水管的高程应相同。
(3)降水后水位线应低于隧底开挖线0.5~1.0m。
(4)降水过程中应设水位观测井,及时测定动水位。
调整降水参数,保证降水效果。
(5)重视降水影响范围内地表环境的保护,建立监控量测体系,制定回灌措施,防止地表超限下沉。
隧洞涌水的防治处理方法有多种
隧洞涌水的防治处理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排水法,另一类是止水法。
排水法排水法是山岭隧洞施工中最普通采用的方法。
采用排水法处理涌水时,大多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明沟排水和集水坑水泵抽水法考虑到我隧道进口段坡度较缓,只能采用集水坑用水泵将积水抽出,经排水管排出洞外。
一般布置是每隔300~450m或在渗水处设置集水坑,并配备合适型号的抽水机在集水坑处,将每个坑内的积水抽至后面一个集水坑。
每台抽水机各自操作,容量大小应根据情况需要加以变化,随着掘进工作面向前延伸,后边各集水坑的流量也逐渐加大,原先容量较小的活塞式抽水机将用容量较大的离心式抽水机替换,而把活塞式抽水机往前移动。
管道直径尺寸应根据排水量而定,一般在50~250mm。
普遍使用100mm的,因其移动困难较少,在一般隧洞的水量下,尚能适应处理所有的渗水。
青函隧洞超前导坑和辅助导坑贯通后,龙飞工区为下坡开挖,必须用水泵排水。
开挖面四周的涌水和工程排水经由间距约为60m的集水坑和排水管排放到中集水坑,然后从中集水坑抽排到间距为500m的大集水坑,以后再经由各大型集水坑与连接点前方的道床排水沟接通,以自然流水方式排放到斜井底部的水泵房。
有的工程不采取上述由一个集水坑把水抽到另一集水坑的办法,而是采用密封的管路,一直抽到洞口或竖井位置,中间设置抽水机。
通过止回阀,把水抽入管路。
委内瑞拉的雅卡姆布引水隧洞,遇到大量涌水(涌水量达280~300L/s),用2条直径254mm的管道,每隔1000m安装水泵排水。
在竖井的开挖过程中,利用钢丝绳悬吊离心泵抽水。
遇到竖井很深时,在竖井壁上挖集水坑,安装增压泵。
在美国德拉韦尔输水隧洞上,一个承包商在竖井的不同标高设置几个电动离心泵,把几台泵串联起来进行抽水,而勿须再设中间集水坑。
在竖井底安装抽水设备,以处理隧洞内的水。
抽水设备安装在井壁外一侧的工作间里,把隧洞内所有的水都收集在一个集水坑中,由水泵把水抽走。
隧洞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
隧洞涌水突泥现场处置方案一、背景在地铁、隧道等工程建设中,涌水、突泥等情况时有发生,这些情况都会对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现场处置方案,及时有效地应对此类事件。
二、原因分析涌水和突泥是隧洞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而其发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情况下,隧洞构造设计不合理,地质条件不清楚、地下水含量高、隧道养护不到位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涌水和突泥。
三、应对措施1.现场勘察:当突泥、涌水等事件发生时,需要首先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涌水、突泥的具体严重程度、发生范围和原因。
据此,设计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2.按照计划进行处置: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例如,在涌水的情况下,要做好隔离、排水工作;在突泥的情况下,要对滑坡等危险区域进行监控和巡视。
而在实施处置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人员不会受到威胁。
3.密切监测:在处置过程中,应该对突泥、涌水现状进行实时监测,全面掌握现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
四、处置注意事项1.充分调查:在实施隧道工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勘测、调查。
特别是在运用非常规施工方法时,要更加重视地质调查、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论证。
2.做好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定专门处置方案。
3.保持沟通:在整个处置过程中,要保持联系,积极沟通,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必须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和工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五、总结针对隧洞涌水和突泥问题,我们必须制定良好的现场处置方案,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及时有效地应对问题。
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我们要密切监测现场状况,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使得在施工过程中更加顺利。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
隧道涌水处理方案引言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地质条件和气候的影响,隧道施工中常常会遇到涌水问题。
隧道涌水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还会对隧道运行和维护带来困难。
因此,在隧道工程中,制定合理的涌水处理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隧道涌水的原因及分类,并提供一些常见的隧道涌水处理方案,包括减水、封堵和排水三种主要方法。
这些处理方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以最大程度地解决涌水问题并确保施工质量和隧道的安全运行。
一、涌水原因及分类1.1 涌水原因隧道涌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位较高:当隧道施工深度接近或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会通过渗透作用与弱土层或裂隙进入隧道,导致涌水。
2.岩层裂隙:某些地质条件下,岩层中存在裂隙和断层,地下水可以沿着这些裂隙和断层进入隧道。
3.施工打洞突破水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打洞穿越含水层时,可能会突破水层,导致涌水现象。
1.2 涌水分类根据涌水形式和涌水量的大小,隧道涌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隧道滴水:指隧道内壁、顶板或地面的局部位置出现滴水现象,涌水量较小。
2.隧道渗水:指地下水通过裂隙或土体中的毛细孔道进入隧道,涌水量较大。
3.隧道涌水:指地下水以较大的水量进入隧道,形成明显的涌水现象。
二、涌水处理方案2.1 减水处理减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对隧道周围地下水位进行降低,减少地下水渗透进入隧道的数量。
常见的减水处理方法包括:1.井点式排水:在隧道周围钻探井点,通过井点进行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
2.地下隔水墙:在隧道周围埋设地下隔水墙,阻断地下水渗透进入隧道。
3.地下泵站:通过建设地下泵站和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抽到地表并进行处理。
2.2 封堵处理封堵处理是指通过堵漏、灌浆等方法,封堵隧道中出现的裂隙和裂缝,阻止地下水进入。
常见的封堵处理方法包括:1.水泥灌浆:将水泥浆料注入到裂隙和裂缝中,充填并固化,封堵地下水的通道。
2.密封材料:使用具有防水性能的密封材料,如聚合物注浆材料,填充隧道中的缺陷和裂缝。
隧道涌水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隧道涌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隧道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原因或施工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涌水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隧道涌水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和监督隧道涌水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
(2)技术保障组:负责现场技术保障,包括工程措施、排水设备等。
(3)通讯联络组:负责现场通讯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4)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后勤保障,包括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
四、应急处置流程1. 指挥部接到涌水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小组迅速到位。
2. 现场救援组:(1)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必要时进行紧急转移。
(3)对被困人员进行搜救,确保人员安全。
3. 技术保障组:(1)分析涌水原因,制定排水方案。
(2)组织排水设备进行排水作业。
(3)对涌水区域进行围挡,防止涌水扩散。
4. 通讯联络组:(1)确保现场通讯联络畅通。
(2)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
5. 后勤保障组:(1)组织物资供应,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提供生活保障,确保救援人员身心健康。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按照疏散路线,迅速将现场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
2. 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必要时进行紧急转移。
3. 排水作业:启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作业,降低涌水水位。
4. 围挡措施:对涌水区域进行围挡,防止涌水扩散。
5. 抢险堵漏:针对涌水原因,采取相应的抢险堵漏措施。
六、后期处置1. 消除险情:待涌水水位降至安全范围后,对隧道进行排查,消除险情。
2. 调查原因:对涌水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3.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4. 整改措施:针对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
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问题是一个常见且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涌水不仅会影响隧道的施工进度,还给施工过程中的工人的人身安全带来潜在危险。
因此,采取合适的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隧道涌水处理技术措施。
一、封闭式涌水处理技术封闭式涌水处理技术是目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
其主要方法是采用封堵隧道涌水位置的措施,实现涌水源的隔绝和排除。
1. 注浆封堵技术注浆封堵技术通过注入高压注浆剂到涌水孔洞或者渗漏位置,通过填塞孔洞以阻止水流进一步进入隧道。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处理已经发生的涌水情况,还可以预防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潜在涌水问题。
2. 冻结封堵技术冻结封堵技术是一种通过降低温度使水流结冰以达到封堵效果的技术。
通常采用在涌水源附近埋设冻结管,通过向管道中注入低温冷却介质,使周围地层温度迅速降低,使涌水源周围的水流迅速结冰,达到封堵涌水的目的。
二、排水式涌水处理技术排水式涌水处理技术是通过排水来解决涌水问题。
这种方式是通过将涌水引导到预设的排水系统中,通过排水来控制和减少隧道中的积水。
1. 地下排水系统地下排水系统是通过铺设排水管道或者设置排水井等设施,将隧道中的涌水引导至地下水系统或者其他水体中。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合理选择排水管道的类型,确保其排水效果。
2. 表层排水系统表层排水系统是一种将隧道表层的水流通过地面排除的方法。
通过预设渠道和排水设施,将隧道中的涌水引导至渠道,随后通过渠道排除至外部水体。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隧道内的水位,减少隧道的涌水问题。
三、混合式涌水处理技术混合式涌水处理技术是将多种涌水处理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涌水处理效果。
混合式涌水处理技术的主要方法是根据涌水情况的不同,综合运用封闭式和排水式处理技术。
通过注浆封堵和地下排水系统的结合,或者冻结封堵和表层排水系统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处理涌水问题。
结语隧道涌水是一个复杂而常见的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隧道涌水的措施
隧道涌水的措施
隧道涌水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地质灾害,可能会对隧道结构和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处理隧道涌水问题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预防性措施和治理性措施。
预防性措施主要目的是在隧道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工程手段和管理措施,降低涌水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其影响。
具体包括:
1. 隧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优化隧道线路和开挖方法,避免穿越富水地层或破碎带。
2. 加强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预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涌水隐患。
3. 在隧道周围设置防水帷幕或注浆加固地层,提高隧道围岩的抗渗性和承载能力。
4. 加强隧道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确保排水畅通,防止涌水积聚。
治理性措施则主要是在涌水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紧急处理和长期治理措施,控制涌水范围、降低涌水量并修复受损部分。
具体措施包括:
1. 采用注浆、冻结等封堵技术对涌水源头进行封堵,阻止涌水继续涌入隧道。
2. 通过设置排水孔、泄水洞等方式,将涌水引入预设的排水系统,降低隧道内的水位。
3. 对受损的隧道结构进行加固和修复,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加强隧道涌水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的涌水隐患。
需要注意的是,隧道涌水的处理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涌水特征、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并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浅析隧道涌水原因及处理措施
重新进行地质勘察,对涌水区域进行详细了解。根据勘察结果,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如 加强衬砌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设置排水系统等。同时,对施工团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 其对地质条件和防水施工的认识。
某山区公路隧道防水案例分析
隧道背景
涌水原因
某山区公路隧道位于东北地区,全长 8公里,双洞双向两车道。该隧道建 成后,出现了多次涌水事故,严重影 响行车安全。
加强维护,定期清理,保持畅通 ,确保运行
04
详细描述
隧道排水设施需要加强日常维护和 定期清理,保持排水畅通。对于易 堵塞的部位应采取特殊措施进行清 理和维护,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 。
应急处理措施
总结词
快速响应,科学救援,保障安全,降低损失
详细描述
隧道出现涌水时需要快速响应,启动应急预案。救援人员需要科学施救,保 障人员安全,同时要尽可能降低财产损失。在事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调 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隧道涌水的主要原因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和水文条件、 围岩破碎程度和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等 因素是导致隧道涌水的主要原因。此 外,气候条件和季节性降雨等自然因 素也会影响隧道涌水。
处理措施的有效性
针对隧道涌水问题,采取了不同的处 理措施,如排水、堵水、截水和排水 等。其中,排水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隧 道内部的水位,堵水措施可以封堵水 源,截水措施可以减少水源补给,排 水措施可以及时排出积水。这些措施 在不同情况下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隧道涌水的危害
隧道涌水会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造成 严重影响。
4. 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地 面塌陷等。
3. 施工进度受阻,工程成本增加。
隧道涌水的处理措施
隧道涌水的处理措施隧道施工中,经常会遇到涌水问题。
隧道涌水不仅对施工造成困扰,还可能对工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隧道涌水的处理措施。
1. 涌水原因分析涌水是由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体被破坏而引起的。
主要的涌水原因有:•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过高是引发隧道涌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施工进入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层时,对地下水的控制和防护工作尤为重要。
•水源周边施工:如果隧道附近存在其他地下工程施工,可能导致地下水流动被破坏,引起涌水。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导致隧道涌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地层中存在含水层、裂隙带等地质现象,容易引起涌水问题。
•隧道设计不当:隧道设计中未考虑地层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未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也会导致涌水问题。
2. 预测和控制隧道涌水在隧道施工前,通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调查等手段,进行涌水预测和分析,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涌水的发生。
2.1 地质勘探在隧道设计之前,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工作,包括地质钻孔、地质雷达勘测等。
通过对地下地质情况的详细了解,可以预测地下水流动的方向和量,并为隧道防水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2 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了了解地下水位、水动力条件以及水文特性。
通过测量地下水位、水质及水温等参数,分析地下水流动规律,为涌水预测和控制提供依据。
2.3 涌水量预测根据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结合统计学和数学模型,对涌水量进行预测。
这将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防水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2.4 隧道防水设计根据涌水预测和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隧道防水设计方案。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隧道防水材料、防水层布设方式以及隧道排水系统的设置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渗流控制等因素。
3. 应对隧道涌水当涌水问题出现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处理。
3.1 临时封堵对于较小的涌水问题,可以采用临时封堵的方法。
通过使用水泥浆、灌浆剂等材料进行封堵,阻止水流入隧道。
隧道涌水处理心得体会
隧道涌水处理心得体会隧道涌水处理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术的工作,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涌水处理,我们需要了解涌水的来源和涌水量。
涌水的来源可以是地下水、降雨水或者是水体的积聚。
了解涌水量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和设备。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控制涌水。
常见的控制涌水的方法包括:加固地下水源、地质钻探、堵塞裂缝和疏导渗漏水等。
其中,加固地下水源是最基本的控制涌水方法,可以使用混凝土、水泥浆等材料加固涌水源,以提高地层的稳定性。
另外,我们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排水措施来处理涌水。
常见的排水方法包括:排水井、抽水泵、引导管道等。
在选择排水措施时,需要考虑涌水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的情况。
例如,如果涌水量比较大,可以使用大容量的抽水泵进行排水;如果周围的地质条件较复杂,可以选择引导管道将涌水引导到指定的地点。
同时,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处理技术和装备。
例如,对于较大规模的涌水,可以使用搅拌桩进行排水处理;对于较小规模的涌水,可以使用潜水泵或者管道进行处理。
此外,使用火力控制涌水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火焰的作用下,可以将涌水源中的氧气燃烧殆尽,从而实现涌水的控制。
最后,涌水处理还需要考虑安全问题。
在处理涌水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的安全。
例如,应当佩戴防护装备,尽量减少人员在涌水区域的停留时间,进行紧急疏散演练等。
此外,我们还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人员报告情况,以便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隧道涌水处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
我们应当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涌水情况。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的安全。
只有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隧道涌水处理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隧道涌水处理的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从隧道涌水情况、工程设计、涌水现状、涌水分析、处理、涌水方案等方面对隧道出现的涌水情况做处理方案,通过运用现场抽水,注浆堵塞等办法安全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为以后的隧道涌水处理提高了借鉴。
【关键词】隧道;涌水;处理;方案
一、涌水情况
xx隧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全长3353m,在隧道开挖施工时,在位于掌子面里程为dk58+755处,在拱顶左上方出现一小股直径约5cm水流,立即采取了抽水措施,并继续进行支护及下一循环作业开挖。
在进行钻爆施工时,拱顶在钻孔到2.5m时出现喷水现象,拱顶左上方水量也变大,涌水越来越大,水泵满足不了现场抽水,立即停止钻孔,撤离现场。
由于水量较大,购买四台大功率水泵,分别从斜井、及出口向洞外抽水。
进行tsp203的超前地质预报检测,同时委托第三方进行一次红外探水检测。
通过第三方检测单位对隧道进口进行红外探水检测,结果显示掌子面前方20米无水。
对隧道斜井的红外探水检测,结果显示掌子面前方20米范围内裂隙水较大。
对进口及斜井的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检测,显示dk58+755~+739段围岩中风化,发育软弱泥夹层,结构面较破碎,开挖后掌子面与拱部易松动掉块,裂隙多发育,岩石体质的完整性与岩体自稳能力较差,该段有水。
dk58+739~+720围岩中风化,岩石体质软硬相间,局部洞段裂隙发
育,且较为破碎,结构面易松动,完整性较差,局部有水。
根据检测结果,及时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第三方检测单位会议讨论,要求停止斜井掌子面掘进,加强排水工作和监控量测工作等事项,确保隧道施工过程的安全。
二、工程设计情况
1、工程地质条件
dk58+670~dk58+700段设计为ⅲ级围岩下锚段,dk58+700~
dk58+733段设计为普通ⅲ级围岩,岩体整体强度较高,岩体基本稳定。
dk58+733~dk58+780段设计为ⅳ级加强围岩,受构造及风化影响,结构面很发育。
dk58+680~dk58+780段位于v字型山沟的山腰上,设计埋深为120m-160m左右,山沟最低处位于dk58+654~
dk58+670之间,属于地表水汇集处,设计为ⅲ级围岩。
2、防排水设计
全隧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采用分离式防水层,防水板采用eva防水板。
隧道施工缝采用两种可靠的复合式防水措施,拱墙环向施工缝处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仰拱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设钢边橡胶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洞内排水采用双侧水沟,隧道衬砌防水板背后环向设置φ50透水盲管,纵向间距10m并根据地下水发育情况调整,在地下水较大处增设1~2道;在隧道两侧边墙墙脚外侧设置纵向φ80盲管,每段纵向盲管中间设φ50pvc管泄水孔一处,接头处通过三通连接;环
向盲管与纵向盲管两端均直接与隧道侧沟连通,便于排水管路的维护。
3、施工方法及衬砌设计
dk58+680~dk58+700段设计为ⅲ级围岩下锚段,dk58+700~
dk58+733段设计为普通ⅲ级围岩,初期支护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厚度7cm,拱部设置φ6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5cm×25cm,边墙采用素喷混凝土,拱部局部设置φ25中空注浆锚杆l=2.5米,间距(环1.2m×纵1.5m)梅花型布置。
dk58+733~dk58+780段设计为ⅳ级加强围岩,初期支护采用主筋为φ22的格栅做拱架,间距1m/榀,拱墙采用c25喷射混凝土厚度23cm,并设置φ6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5cm×25cm,仰拱采用素喷混凝土;拱部设置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l=2.5m,间距(环1.2m×纵1.2m)梅花型布置。
三、涌水前施工现状、揭示地质情况
1、涌水前施工现状
发生涌水时,进口掌子面里程为dk58+521,斜井方向掌子面里程为dk58+755,全隧剩余234m未掘进。
2、涌水前揭示地质情况
隧道斜井开挖至dk58+755附近揭示掌子面上部为弱风化大理岩,下部为褐黄色泥岩,中间有夹层。
dk58+755以前开挖过程中洞内干燥,无地下水。
四、原因分析
1、涌水原因分析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隧道地表的地形及我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和第三方红外探水检测报告显示。
隧道内无暗河及溶洞等大的补给水源,此次涌水为地表水多年渗透存积形成水囊,通过隧道围岩裂隙涌出,且水量较大。
2、地表水对隧道的影响分析
根据隧道开挖的情况,及地表地形分析,隧址地表水无法排出,全部渗入山体。
根据此次涌水量观察,隧道开挖后裂隙水对隧道支护的周边压力较大,待隧道施工完毕后,裂隙水若不能及时排除,则有被压垮的危险。
五、处理方案
1、围岩级别及支护衬砌调整
根据dk58+755涌水情况及补勘资料,隧道施工由进口施工完成剩余114m的工程。
为保证施工安全,避免涌水在该工作面的发生,该段施工按照超前探测、超前注浆、超前支护的原则进行组织。
2、超前地质预报探测
掘进至dk58+567处时,对dk58+567~dk58+662段采用地球物理勘探(tsp203)进行了地质超前预报,同时委托第三方对隧道进口和斜井分别做红外线探水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显示,进口无较大裂隙水,斜井水源主要是地表水渗透形成裂隙水,且水量较大。
3、围岩级别调整
根据超前地质钻探、超前物探揭示,dk58+755~+720段为裂隙水
集中区域,其中dk58+755~+720段岩石围岩裂隙发育、易松动、局部强度较低、稳定性越差。
因此对该段原设计的围岩级别全部变更为ⅴ级围岩并加强支护参数。
4、注浆加固
针对超前探测及地质分析资料,dk58+755~+720、dk58+755~
+785及dk58+680~720为涌水影响带,涌水带及充填物的流失必然会使得衬砌背后围岩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空洞,一旦地表水通过裂隙或空洞流入隧道进行排出,将对地表植被造成一定影响,为了保证地表生态不受较大影响和施工安全及隧道结构在运营期间的安全,采取对涌水地段及周边范围的围岩裂隙进行注浆封堵处理,以保证在隧道初期支护背后5m范围内没有空洞,既防止施工期间涌水的再次发生,也确保衬砌结构的永久安全。
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与水玻璃浆体积比:1:1~0.8,水泥浆水灰比(重量比)1:0.5,过程中应对注浆压力密切监控,当进浆量大、压力上不去时应对浆液浓度进行调整。
5、支护及衬砌结构调整
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的调整,结合现场开挖情况,对dk58+680~dk58+785段系统支护及二次衬砌参数进行了适当调整。
6、防排水措施调整
根据对隧道洞顶的调查,地下水的漏失只对地表植被产生影响,因此采用堵排结合的整治方案。
(1)、对裂隙水采用周边注浆加固进行封堵,其范围为开挖轮廓
线外约5m,以保证在隧道初期支护背后没有空洞,既防止施工期间涌水的再次发生,也确保衬砌结构的永久安全。
(2)、为有效引排裂隙水,采用加密环向排水盲管的方法,有效地将裂隙水通过隧道水沟排出。
六、体会
通过对本次隧道涌水的处理过程,体会到对于隧道涌水病害的治理,只能采用堵、排、疏的措施来解决。
同时在处理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及参与方案人员的经验、仪器设备的配合,选出好的解决方案。
既满足施工的安全、进度和质量,又能达到费用最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