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蚀剂的种类、机理及应用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a62d6a9d168884868662d61c.png)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1缓蚀剂的作用机理缓蚀剂的作用机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即电化学机理和物理化学机理[1]。
电化学机理是以金属表面发生的电化学过程为基础,解释缓蚀剂的作用。
而物理化学机理是以金属表面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为依据,说明缓蚀剂的作用。
这两种机理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但它们并不矛盾,而且还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
1.1缓蚀剂的电化学机理金属的腐蚀大多是金属表面发生原电池反应的结果,这也是造成浸蚀腐蚀最主要的因素,原电池反应包括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1]。
如果缓蚀剂可以抑制阳极、阴极反应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原电池反应将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就会减慢。
把能够抑制阳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阳极抑制型缓蚀剂;能够抑制阴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而既能抑制阳极反应又能抑制阴极反应的缓蚀剂称为混合型缓蚀剂。
重铬酸钾、铬酸钾、亚硝酸钠、硝酸钠、高锰酸钾、磷酸盐、硅酸盐、硼酸盐、碳酸盐、苯甲酸盐、肉桂酸盐等都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阳极型缓蚀剂对阳极过程的影响是:(1)在金属表面生成薄的氧化膜,把金属和腐蚀介质隔离开来;(2)因特性吸附抑制金属离子化过程;(3)使金属电极电位达到钝化电位[2]。
阴极型缓蚀剂主要通过以下作用实现缓蚀:(1)提高阴极反应的过电位.有时阴离子缓蚀剂通过提高氢离子放电的过电位抑制氢离子放电反应,例如,Na2C03、三乙醇胺等碱性缓蚀剂都可以中和水中的酸性物质,降低氢离子浓度,提高析氢过电位,使氢离子在金属表面的还原受阻,减缓腐蚀;(2)在金属表面形成化合物膜,如有机缓蚀剂中的低分子有机胺及其衍生物,都可以在金属表面阴极区形成多分子层,使去极化剂难以达到金属表面而减缓腐蚀;(3)吸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腐蚀反应中阴极反应物的浓度,从而减缓金属的腐蚀。
混合型缓蚀剂对腐蚀电化学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与阳极反应产物反应生成不溶物,这些不溶物紧密地沉积在金属表面起到缓蚀的作用,磷酸盐如Na3P04、Na2HP04对铁、镁、铝等的缓蚀就属于这一类型;(2)形成胶体物质,能够形成复杂胶体体系的化合物可作为有效的缓蚀剂,例如Na2Si03等;(3)在金属表面吸附,形成吸附膜达到缓蚀的目的,明胶、阿拉伯树胶等可以在铝表面吸附,吡啶及有机胺类可以在镁及镁合金表面吸附,故都可以起到缓蚀的作用[2]。
缓蚀剂分类
![缓蚀剂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02bf78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e.png)
缓蚀剂分类可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进行分类。
(1)按用途分类缓蚀剂按用途可分为单功能型和多功能型。
①单功能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只含有某一种基团(如氨水、乌洛托品),它们仅对钢铁类黑色金属材料制品具有缓蚀性能,而对多种有色金属,或是两种金属的连接处,其缓蚀效果不佳,有时对多种金属组合件机械制品中的铜、锌、镉等有色金属部件,需要采取隔离保护措施甚至放弃使用缓蚀剂技术。
②多功能型缓蚀剂它们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缓蚀基团,如苯并三氮哩(BTA)及其衍生物、三氮哇系列化合物、邻硝基化合物、蔬基苯并嚏哩(MBT)、胯类化合物等缓蚀剂。
斐基喳琳中就有一OH、一N两个缓蚀基团,这些基团不仅能对铜及铜合金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而且对铁、锌、镉、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2)根据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
Q无机缓蚀剂主要包括铭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聚磷酸盐等。
②有机缓蚀剂主要包括麟酸(盐)、麟梭酸、蔬基苯并嚏哇、苯并三氮哇、磺化木质素等一些含氮氧化合物的杂环化合物。
③聚合物类缓蚀剂包括一些低聚物的高分子化合物。
(3)根据电化学腐蚀的控制行为分类可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
①阳极型缓蚀剂包括无机强氧化剂,如铭酸盐、亚硝酸盐等。
其作用是在金属表面阳极区与金属离子生成致密的、附着力强的氧化物保护膜,抑制金属溶解。
阻极型缓蚀剂被称为“危险性缓蚀剂”,因为一旦剂量不足,未覆盖区将会被加速孔蚀。
因此,应用时不能低于缓蚀剂在该条件的“危险浓度”。
这类缓蚀剂同样可以减缓化学腐蚀的侵袭。
②阴极型缓蚀剂可抑制电化学阴极反应的化学药剂,如碳酸盐、磷酸盐等。
其作用是与金属反应,在阴极生成沉积保护膜。
这类缓蚀剂在用量不足时不会加速腐蚀,故又有“安全缓蚀剂”之称。
③混合型缓蚀剂某些含氮、硫或羟基的、具有表面活性的有机缓蚀剂,其分子中有两种极性相反的基团,能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单分子吸附膜。
金属防锈缓蚀剂及其应用
![金属防锈缓蚀剂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6154f8ddccda38376bafde.png)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缓蚀剂的电化学理论
缓蚀剂阻滞腐蚀的阴、阳极过程(或其中 的任一过程)的进行,从而减缓腐蚀。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 在酸性介质中,缓蚀剂(如砷、铋的盐类等) 能使阴极过程的超电压增大,从而使金属在酸 性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降低,这就是缓蚀剂的氢 超电压理论
蚀抑制剂。
缓蚀剂特点
用量少,保护效果好 ;
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一、缓蚀剂的分类
1. 按缓蚀剂抑制腐蚀机理分为: 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阴阳混合型缓蚀剂
2. 按使用范围分为: 酸性气体缓蚀剂、酸性溶液缓蚀剂、碱性溶液缓蚀剂 、中性溶液缓蚀剂、气相缓蚀剂
3. 按照缓蚀剂的成分来分类: 无机类缓蚀剂和有机类缓蚀剂
• 安全缓蚀剂
• 危险缓蚀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三、缓蚀剂作用影响因素 1、浓度的影响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温度的影响
第一种情况是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缓蚀效率很 高,当温度升高时,缓蚀效率变显著降低。
缓蚀剂添加量
腐蚀率 g / m 2 h
(盐酸中氯化氢含量 20℃ 40℃ 520℃ 的﹪)
等步骤制得。
• 性能与应用 • (1)它具有较好的抗湿热性能,不易水解,氧化稳定性
好,不促使油乳化和起泡。 • (2)由于油溶性好,添加量小,不影响基础油的理化性
能。 • 舰艇和热电厂的汽轮机组 • 添加量一般为1﹪左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说明 • 由于(T746)有遇水不乳化的特点,故适于配制有
第2章 缓蚀剂及其应用
缓蚀剂的成膜机理分析
![缓蚀剂的成膜机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b62163ddccda38376baf9d.png)
缓蚀剂的成膜机理分析1 缓蚀剂的分类缓蚀剂的应用广泛,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较多,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1) 根据化学组成分类[1 ] . 按照构成缓蚀剂的物质是无机化合物还是有机化合物可分为无机缓蚀剂和有机缓蚀剂.2) 根据所抑制的电极过程分类. 按照缓蚀剂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抑制的电极反应是阳极反应还是阴极反应或两者兼而有之,缓蚀剂可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或混合型缓蚀剂.一般来说,阳极型缓蚀剂使金属的腐蚀电位Ec向正的方向移动,阴极型缓蚀剂使金属的腐蚀电位Ec向负的方向移动; 而混合型缓蚀剂则对腐蚀电位Ec的影响较小,故腐蚀电位的移动很小或没有移动.3) 根据所生成保护膜的类型分类[2 ] . 按照缓蚀剂在保护金属过程中所形成的保护膜的类型,缓蚀剂可以分为钝化膜型缓蚀剂、沉淀膜型缓蚀剂和吸附膜型缓蚀剂. 其中沉淀膜型缓蚀剂又分为水中离子型和金属离子型两种.2 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的机理分析2. 1 钝化膜型缓蚀剂钝化膜型缓蚀剂简称钝化剂,为无机强氧化剂[3 ] .如铬酸盐、亚硝酸盐、钼酸盐和钨酸盐等. 在反应中比较容易被还原的强氧化剂才能作钝化剂. 以铬酸盐为例,铬酸盐包括铬酸(H2CrO4) 和重铬酸(H2Cr2O7) 的可溶性盐,如Na2Cr2O7 、Na2CrO4 、K2Cr2O7 、(NH4) 2CrO4 等,分子结构中铬为正六价. 铬酸盐和重铬酸盐可以以任何比例混合而不影响缓蚀效果,所以一般统称为铬酸盐.铬酸盐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发生氧化反应时Cr6 +还原为Cr3 + . 铬酸盐在较高浓度时是十分有效的阳极钝化剂. 铬酸盐对碳钢的钝化与碳钢在H2SO4 中的电位极化相似,钝化时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Cr2O72 - + 8H+ + 6e →Cr2O3 + 4H2O反应时被还原的铬酸盐以Cr2O3 的形态吸附在铁的表面和铁表面同时生成的Fe2O3 共同组成钝化膜,反应为:2Fe + 3H2O →Fe2O3 + 6H+ + 6e用铬酸盐钝化的铁的表面那层钝化膜,充分脱水,结构致密,防腐性能好. 而其它缓蚀剂处理铁都无法得到这样的膜,甚至用KMnO4 强氧化剂也不能达到铬酸盐钝化铁的那种程度.铬酸盐的优点是:它不仅对钢铁,而且对铜、锌、铝及其合金都能给予良好的保护;适用的pH 值范围很宽(pH = 6~11) ;缓蚀效果特别好,使用铬酸盐作缓蚀剂时,碳钢的腐蚀速度可低于0. 025 mm/ 年. 铬酸盐的缺点是:毒性大,环境保护部门对铬酸盐的排放有严格的要求;容易被还原而失效,不宜用于有还原性物质(例如硫化氢) 泄露的炼油厂的冷却系统中.2. 2 沉淀膜型缓蚀剂水中离子型缓蚀剂分析以聚磷酸盐为例,聚磷酸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最经济的冷却水缓蚀剂之一. 除了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外,聚磷酸盐还是优良的阻垢剂,可阻止水中碳酸钙和硫酸钙结垢. 最常用的聚磷酸盐是六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 它们是一些线形无机聚合物。
2--缓蚀剂
![2--缓蚀剂](https://img.taocdn.com/s3/m/4acc2bffc8d376eeaeaa31fe.png)
第2 章 缓蚀剂
第2 章 缓蚀剂
(2)酸性介质中的缓蚀剂 ) 该类缓蚀剂一般用于金属除锈及除氧化皮的酸洗过程中, 故称酸洗缓蚀剂。 该类缓蚀剂的作用是在酸溶解金属上的氧化皮、锈蚀产 物的同时,抑制酸对金属基体的溶解。酸洗缓蚀剂的缓蚀 效率按照下式计算:
不用缓蚀剂时的腐蚀速 度 − 使用缓蚀剂的腐蚀速度 不用缓蚀剂时的腐蚀速 度
第2 章 缓蚀剂
(3)油溶性缓蚀剂 ) 结构: 结构:油溶性缓蚀剂分子结构的特点是不对称性,一 般由极性和非极性的两个基团构成。常见的极性基团有
− OH ,−COOH ,− SO3 H ,− NH 2
它们与金属、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非极性基团主要 是烃基,具有亲油憎水性。因此,当油溶性缓蚀剂与金属 接触时,会发生缓蚀剂分子在油—金属界面的定向吸附。 — 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有两种理论 a:成膜理论:该理论认为,缓蚀剂分子吸附在金属表 :成膜理论: 面后,会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钝化膜 (相膜),从而阻滞了腐蚀电池的电极过程。如BTA即属 于该类。
第2 章 缓蚀剂
一般金属为弱的电子接受体,称为软酸;而高价的金属阳 离子如Fe3+,AL3+成为硬酸,电负性较强的F、O、N化合 物中的阴离子为强的电子给予体,为硬碱,电负性较小的 S、P、Br、I等化合物的阴离子则为软碱。 硬酸与硬碱形成物理吸附,软酸与软碱形成化学吸附。 (B)化学吸附: 大部分有机缓蚀剂分子中,含有以氧、氮、硫、磷为 中心原子的极性基团,具有一定的供电子能力。两者可以 形成配位反应而发生化学吸附。该吸附具有明显的吸附选 择性。过程为不可逆,受温度影响小。化学吸附多为抑制 阳极反应。
第2 章 缓蚀剂
(2)阴极型缓蚀剂: )阴极型缓蚀剂: 酸式碳酸钙、聚磷酸盐、硫酸锌、砷离子、锑离子等, 能使阴极过程减慢,增大酸性溶液中氢析出的过电位,使 腐蚀电位向负移动。此类缓蚀剂是“安全型缓蚀剂” 作用过程:a成膜型阴极缓蚀剂,腐蚀过程在研究生成 的OH-与缓蚀剂反应生成的不溶性物质使金属表面形成膜 层,阻碍阴极反应。(硫酸锌,碳酸氢钙及镁,锰等钢铁 缓蚀剂);b增加氢离子放电过电位的缓蚀剂,在酸性溶 液中砷离子、锑离子等在金属表面析出时,提高了氢离子 放电的过电位而抑制氢离子的还原反应。 (3)混合型缓蚀剂: )混合型缓蚀剂: 同时抑制阳极反应及阴极反应,例如含氮、含硫以及 既含氮有含硫的有机化合物、琼脂、生物碱,硅酸钠,铝 酸钠等。
缓蚀剂种类,作用原理(图文)详解
![缓蚀剂种类,作用原理(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d1444a3b9f3f90f76c61b8e.png)
前言:缓蚀剂也可以称为腐蚀抑制剂。
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显著。
主要用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
缓蚀效率愈大,抑制腐蚀的效果愈好。
有时较低剂量的几种不同类缓蚀剂配合使用可获得较好的缓蚀效果,这种作用称为协同效应;相反地,若不同类型缓蚀剂共同使用时反而降低各自的缓蚀效率,则称为拮抗效应。
缓蚀剂可按作用机理或保护被膜特性进行分类。
常见种类① 钝化剂:一般是无机类的强氧化剂.例如,铬酸盐、硝酸盐、钼酸盐等.它们的作用就是使腐蚀介质具有更强的氧化性,使金属表面保持完整的氧化膜.其作用和电化学的阳极保护异曲同工.② 有机缓蚀剂:其中包括酸洗缓蚀剂和抗蚀油脂.钢铁的酸洗是许多加工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预处理工序,目的是除去钢铁表面的氧化物,但这个过程必然也会使金属本身受到腐蚀.为了减少金属的腐蚀,在酸洗时必须加入缓蚀剂.这种缓蚀剂通常有:邻位和对位的甲苯硫脲、丙硫醚、二戊基胺、甲醛、对位硫甲酚等.其作用机理是:缓蚀剂被普遍地吸附于钢铁的表面,使得钢铁酸洗时引起腐蚀的电极反应受到阻化.有的缓蚀剂可以提高氢的超电压,使氢离子还原的阴极反应受阻;有的缓蚀剂可使铁氧化为二价铁离子的反应受阻,使阳极极化.但一般认为,缓蚀剂可以同时减慢阴极和阳极的反应,使钢铁的腐蚀速率明显降低.抗蚀油脂用于金属材料和制件在运输和贮藏期间的暂时防腐,它主要由油、脂或蜡等加入少量有机添加剂组成.这种有机添加剂一般是极性化合物,可吸附于金属表面.其作用机理相似于酸洗缓蚀剂,所不同的是,要求抗蚀油脂中的添加剂在近中性的条件下发生作用,而酸洗缓蚀剂要求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作用.作为抗蚀油脂中的添加剂的有机物质通常为:有机胺类、环烷酸锌、各种石油产品氧化的产物、磺化油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等.③ 气相缓蚀剂:气相缓蚀剂是一种能挥发,但蒸气压较低且其蒸气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它主要用于重要机器零件(如轴承等)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防腐.其防腐机理并不十分清楚,主要还是和气相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有关.最有效也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气相缓蚀剂是亚硝酸二环己烷基胺,这是一种无毒无气味的白色结晶,挥发较慢,在较好的封闭包装空间中,室温下对钢铁制件可以有一年的有效防腐期.它的缺点是,会加速一些有色金属如锌、锰、镉等的腐蚀,所以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制件中有无有色金属.配方配方以阻垢缓蚀剂xt-309为例:原理阳极型缓蚀剂及其作用原理阳极型缓蚀剂也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主要是抑制阳极过程而使腐蚀速度减缓。
缓蚀剂的分类以及主要用途
![缓蚀剂的分类以及主要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614f7349fe4733687e21aa52.png)
缓蚀剂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缓蚀剂英文名称:inhibitor;corrosion inhibitor其他名称:防锈剂定义1:在腐蚀体系中添加少量即可使金属腐蚀速率降低的物质。
应用学科:船舶工程(一级学科);船舶腐蚀与防护(二级学科)定义2:一种当它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工程材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质。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水资源开发技术(三级学科)定义3:在基体材料中添加少量即能减缓或抑制金属腐蚀的添加剂。
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表面工程(二级学科);防锈(三级学科)缓蚀剂定义和分类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材料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复合物,因此缓蚀剂也可以称为腐蚀抑制剂。
它的用量很小(0.1%~1%),但效果显著。
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缓蚀剂保护。
缓蚀剂用于中性介质(锅炉用水、循环冷却水)、酸性介质(除锅垢的盐酸,电镀前镀件除锈用的酸浸溶液)和气体介质(气相缓蚀剂)。
缓蚀剂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分类。
(1)根据产品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
①无机缓蚀剂无机缓蚀剂主要包括铬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钼酸盐、钨酸盐、聚磷酸盐、锌盐等。
②有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主要包括膦酸(盐)、膦羧酸、琉基苯并噻唑、苯并三唑、磺化木质素等一些含氮氧化合物的杂环化合物。
③聚合物类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只要包括聚乙烯类,POCA,聚天冬氨酸等一些低聚物的高分子化学物。
(2)根据缓蚀剂对电化学腐蚀的控制部位分类,分为阳极型缓蚀剂,阴极型缓蚀剂和混合型缓蚀剂。
①阳极型缓蚀剂阳极型缓蚀剂多为无机强氧化剂,如铬酸盐、钼酸盐、钨酸盐、钒酸盐、亚硝酸盐、硼酸盐等。
它们的作用是在金属表面阳极区与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氧化膜覆盖在阳极上形成保护膜。
这样就抑制了金属向水中溶解。
阳极反应被控制,阳极被钝化。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125f78913169a4517723a3bf.png)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缓蚀剂的分类、性能指标、保护的特点、作用理论、应用实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缓蚀剂;防腐技术;发展方向1 前言缓蚀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能阻止或减缓金属在环境介质中腐蚀的物质。
缓蚀剂又叫作阻蚀剂、阻化剂或腐蚀抑制剂等。
缓蚀剂保护技术已经发展为一项重要的防腐蚀技术,广泛用在石油、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动力和运输等部门。
2 缓蚀剂的分类缓蚀剂的品种繁多,常用的如亚硝酸钠、铬酸盐、磷酸盐、石油磺酸钡、亚硝酸二环已胺等,至今尚难以有统一的分类方法。
常见到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按缓蚀剂作用的电化学理论分类(1) 阳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阴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阳极区迁移,氧化金属使之钝化,从而阻滞阳极过程。
例如,中性介质中的铬酸盐与亚硝酸盐。
一些非氧化型的缓蚀剂,例如苯甲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等在中性介质中,只有与溶解氧并存,才起到阳极抑制剂的作用。
(2) 阴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阴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阳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阴极区迁移,或者被阴极还原,或者与阴离子反应而形成沉淀膜,使阴极过程受到阻滞。
例如ZnSO4、Ca(HCO3) 2、As3+、Sb3+ 可以分别和OH-生成Zn(OH)2、Ca(OH)2沉淀和被还原为As、Sb 覆盖在阴极表面,以阻滞腐蚀。
(3) 混合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既可抑制阳极过程,又可抑制阴级过程。
例如含氮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2.2 按化学成分分类(1) 无机缓蚀剂,如铬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2) 有机缓蚀剂,如胺、硫脲、乌洛托品等。
2.3 按缓蚀剂所形成保护膜的特征分类(1) 氧化膜型缓蚀剂通过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附着力强的氧化膜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钠等。
由于它们具有钝化作用,故又称为钝化剂。
(2) 沉淀膜型缓蚀剂由于与介质中的有关离子反应并在金属表面生成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沉淀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缓蚀剂类型及应用
![缓蚀剂类型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37255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f.png)
缓蚀剂类型及应用缓蚀剂是一种化学品,它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膜,防止金属被腐蚀。
根据它们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缓蚀剂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缓蚀剂类型及其应用的介绍。
1. 磷酸盐缓蚀剂:磷酸盐缓蚀剂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缓蚀剂,常用于防止钢铁材料的腐蚀。
磷酸盐缓蚀剂可以与金属表面上的氧化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保护性的磷酸盐薄膜。
这种薄膜可以阻止氧气和水分接触金属表面,从而防止腐蚀的发生。
2. 有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通常是有机化合物,它们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非常薄的薄膜,以防止金属被腐蚀。
有机缓蚀剂可以通过与金属表面上的氧化层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膜来实现缓蚀的作用。
有机缓蚀剂具有较好的湿润性和渗透性,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石油化工、建筑、汽车、军工等行业。
3. 缓蚀涂层:缓蚀涂层是一种特殊的涂料,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薄膜,以阻止金属被腐蚀。
缓蚀涂层通常由缓蚀剂和基质组成,缓蚀剂起到防腐蚀的作用,而基质则提供了涂层的保护功能。
缓蚀涂层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需求进行调配,以实现最佳的缓蚀效果。
4. 缓蚀添加剂:缓蚀添加剂是一种添加到液体中的化学物质,用于防止金属在液体中腐蚀。
这些添加剂可以与液体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保护性的薄膜,以防止金属被腐蚀。
缓蚀添加剂通常用于冷却水、锅炉水、汽车冷却液等液体介质中,以延长金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5. 化学渗碳缓蚀剂:化学渗碳缓蚀剂是一种应用在钢铁表面的缓蚀剂,用于提高钢铁的耐蚀性。
它通过让金属表面与化学物质反应,形成一层碳化物层,从而防止钢铁材料被腐蚀。
化学渗碳缓蚀剂主要应用于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以提高金属产品的抗腐蚀性能。
缓蚀剂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多个行业和领域。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 石油化工工业:石油化工设备容易受到腐蚀的侵害,常使用缓蚀剂来保护设备的表面免受腐蚀的影响。
2. 船舶和海洋工程:由于船舶和海洋设备长时间潜水在海水中,容易发生腐蚀,因此需要使用缓蚀剂来防止腐蚀的发生。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9eae9fd876eeaeaad1f3305b.png)
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缓蚀剂的分类、性能指标、保护的特点、作用理论、应用实例、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缓蚀剂;防腐技术;发展方向1 前言缓蚀剂是一种在低浓度下能阻止或减缓金属在环境介质中腐蚀的物质。
缓蚀剂又叫作阻蚀剂、阻化剂或腐蚀抑制剂等。
缓蚀剂保护技术已经发展为一项重要的防腐蚀技术,广泛用在石油、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动力和运输等部门。
2 缓蚀剂的分类缓蚀剂的品种繁多,常用的如亚硝酸钠、铬酸盐、磷酸盐、石油磺酸钡、亚硝酸二环已胺等,至今尚难以有统一的分类方法。
常见到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按缓蚀剂作用的电化学理论分类(1)阳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阳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阴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阳极区迁移,氧化金属使之钝化,从而阻滞阳极过程。
例如,中性介质中的铬酸盐与亚硝酸盐。
一些非氧化型的缓蚀剂,例如苯甲酸盐、正磷酸盐、硅酸盐等在中性介质中,只有与溶解氧并存,才起到阳极抑制剂的作用。
(2)阴极型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的阴极过程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这种缓蚀剂通常是由其阳离子向金属表面的阴极区迁移,或者被阴极还原,或者与阴离子反应而形成沉淀膜,使阴极过程受到阻滞。
例如ZnSO4、Ca(HCO3)2、As3+、Sb3+可以分别和OH-生成Zn(OH)2、Ca(OH)2沉淀和被还原为As、Sb覆盖在阴极表面,以阻滞腐蚀。
(3)混合型缓蚀剂这种缓蚀剂既可抑制阳极过程,又可抑制阴级过程。
例如含氮和含硫的有机化合物。
2.2 按化学成分分类(1)无机缓蚀剂,如铬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
(2)有机缓蚀剂,如胺、硫脲、乌洛托品等。
2.3 按缓蚀剂所形成保护膜的特征分类(1)氧化膜型缓蚀剂通过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附着力强的氧化膜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钠等。
由于它们具有钝化作用,故又称为钝化剂。
(2)沉淀膜型缓蚀剂由于与介质中的有关离子反应并在金属表面生成有一定保护作用的沉淀膜,从而阻滞金属腐蚀的物质。
缓蚀剂分类
![缓蚀剂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0b8ef6e02768e9951e738d7.png)
2.1.4 按应用介质分类 (1)中性介质中的缓蚀剂 是指在pH值为6-8的水溶液中使用的缓蚀剂。该类缓蚀 剂是水溶性的。 常见的缓蚀剂:聚磷酸盐、铬酸盐、硅酸盐、碳酸盐、 亚硝酸盐、苯并二氮唑、2-硫醇苯并噻唑、亚硫酸钠、氨 水、肼、环己胺、烷基胺、苯甲酸钠。 亚硝酸钠:白色结晶,吸潮后变淡黄色,但仍能使用。 易溶于水,防锈型好,对个别人皮肤有刺激。使用浓度220%,用碳酸钠(0.3-0.6%)调整pH值至9-10。适用于 黑金属,但不能用于铜。 三乙醇胺:无色或淡黄色粘稠液体,常与亚硝酸钠配 合使用,用量05.-2%。与油酸作用后可作为乳化剂,用于 配制乳化切削液,也用于气相防锈剂。 六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白色结晶,用量1-2%, 与其他水溶性防锈剂配合使用。 苯甲酸钠:白色结晶,可溶于水和醇类。用量几-十几 %,可与其他缓蚀剂配合使用,或涂敷在纸上。
第2 章 缓蚀剂
2.1.2按电化学机理分类 (1)阳极型缓蚀剂: 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主要是抑制阳极过程而使腐蚀 速度减缓。如中性介质中的亚硝酸盐、铬酸盐、磷酸盐、 硅酸盐、苯甲酸钠等,它们能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 电位正移。通常是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金属阳极使金属钝 化。该类缓蚀剂属于“危险型”缓蚀剂,用量不足会加快 腐蚀。 作用过程:a具有强氧化作用的缓蚀剂,使金属钝化 (亚硝酸钠,高铬酸等);b具有阴极去极化性的钝化剂, 在阴极被还原,加大阴极电流,使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向 正方移动,超过钝化电位,而使腐蚀电流达到很低的值。 (亚硝酸盐、硝酸盐与高价金属盐属于此类;铬酸盐、磷 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等在酸性溶液中也属于此类。)
第2 章 缓蚀剂
2.1 缓蚀剂的分类 缓蚀剂种类繁多,缓蚀机理复杂,为了研究方便,常从 多种角度对缓蚀剂进行分类。 2.1.1 按照化学组成分类 (1)无机缓蚀剂: 亚硝酸盐、硝酸盐;铬酸盐、重铬酸盐;磷酸盐、多 磷酸盐;硅酸盐;钼酸盐;含砷化和物。 (2)有机缓蚀剂: 胺类;醛类;炔醇类;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 羧酸及其盐类;磺酸及其盐类;杂环化合物。 无机缓蚀剂多半使金属生成不溶性钝化膜层或反应膜 层;有机缓蚀剂大部分主要因为吸附在金属表面,改变金 属表面的状态而起缓释作用(苯甲酸钠与无机缓蚀剂作用 相似)。
缓蚀剂的分类及应用
![缓蚀剂的分类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39d31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0.png)
缓蚀剂的分类及应用缓蚀剂是一种用于减缓金属腐蚀速度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改善金属表面的化学稳定性来防止腐蚀发生。
缓蚀剂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例如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以保护金属结构的耐久性。
下面将对缓蚀剂的分类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缓蚀剂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化学成分、使用方式和可溶性。
按照化学成分,缓蚀剂可分为有机缓蚀剂和无机缓蚀剂。
有机缓蚀剂通常基于含有氮、硫、氯、杂环等元素的化合物,它们可以通过形成稳定的保护膜来抑制金属腐蚀的发生。
常见的有机缓蚀剂有胺类、硫化合物、有机酸等。
例如,胺类缓蚀剂常用于碳钢的腐蚀防护,它们能够与金属形成络合物,阻止氧和水的进一步侵蚀。
硫化合物则常用于防止非铁金属的腐蚀,其活性硫原子可以与金属的表面形成抗腐蚀的层。
无机缓蚀剂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盐类,常用的无机缓蚀剂有铬酸盐、亚硝酸盐、钼酸盐等。
这些化合物能够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或盐膜,从而减缓金属腐蚀的发生。
根据使用方式,缓蚀剂可分为直接添加型和包覆型。
直接添加型缓蚀剂是指将缓蚀剂直接添加到腐蚀介质中,以达到减缓腐蚀速度的效果。
它们可以通过与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或与腐蚀介质中的有害成分发生反应来实现防腐效果。
包覆型缓蚀剂则是将缓蚀剂作为一层涂层包裹在金属表面,起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
这种缓蚀剂通常包括腐蚀抑制剂、树脂、填料等。
它们具有很好的附着性和防腐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界环境的侵蚀。
根据可溶性,缓蚀剂可以分为溶于水的缓蚀剂和溶于油的缓蚀剂。
溶于水的缓蚀剂一般用于水介质的防腐。
它们会在水中形成保护膜,降低腐蚀电位,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
这种缓蚀剂可以直接溶解在水中使用,也可以加入到液体清洗剂、冷却液、燃料等中进行使用。
溶于油的缓蚀剂主要用于润滑油、润滑脂等润滑介质的腐蚀防护。
它们能够形成微膜,在金属表面起到抗腐蚀的作用,阻止润滑介质对金属的侵蚀。
缓蚀剂在各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些主要应用领域如下:1. 石油化工行业:缓蚀剂常用于防止管道、储罐等设备在酸性环境中的腐蚀。
几种无机缓蚀剂
![几种无机缓蚀剂](https://img.taocdn.com/s3/m/cb09b74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e.png)
几种无机缓蚀剂①亚硝酸盐它易溶于水,一般配成2%~20%水溶液,并常加入0.3%~0∙6%的NO2CO3调节PH在8〜10之间。
它对黑色金属(钢、铁、锡合金等)缓蚀效果好,而对于CU等有色金属则无效。
NaNO2之所以能起到缓蚀作用,主要是因为NO」可以使铁氧化并生成高价难溶的氧化物而沉积在金属表面。
亚硝酸盐的缓蚀性能极大地依赖于溶液中侵蚀性离子(如CL、NO;等)的浓度和它们自身的浓度。
当亚硝酸钠浓度低时,它可能促进腐蚀;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时,亚硝酸钠才具有好的缓蚀作用。
因此,亚硝酸钠属于“危险性缓蚀剂”。
研究发现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近年来,人们着手寻求亚硝酸钠的代用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苯甲酸钠的芳环上同时引入硝基、漠、碘等的衍生物,可获得与亚硝酸钠相近或优良的防锈效果。
属于这一类型的衍生物有:对碘化苯甲酸三乙醇胺、对丁氯基苯甲酸钠、3,5■二漠-4•甲氧基苯甲酸钠及二硝基水杨酸等。
②磷酸盐作为水溶液中缓蚀剂的磷酸盐有:磷酸钠、磷酸氢二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磷酸氢二钠是很弱的缓蚀剂,浓度增大时则成为腐蚀的促进剂。
磷酸钠的缓蚀作用比二钠盐要好,当其浓度增大时,缓蚀作用明显增加。
实验表明,Na2HPO4对钢、铸铁、铅等防锈有效,但能促进CU的腐蚀;六偏磷酸钠可作钢、铸铁、铅的缓蚀剂,但对Cu、Al有相反作用。
另外,磷酸盐与铭酸盐混合使用,有缓蚀协同效应,PH在6∙5~6.0时,效果最佳。
③铭酸盐和重铭酸盐K2CQ4xK2Cr2O7是有色金属通用的水溶性缓蚀剂,对黑色金属也有良好的缓蚀作用。
其缓蚀机理一般认为是由于它与亚铁盐作用生成了难溶的三氧化二铭(Cr2O3)与氧化铁(Fe2O3∙Fe3O4)组成的保护膜。
铭酸盐的缓蚀作用与溶液中的其他阴离子(如SOl、NO:等)有关。
这些腐蚀性阴离子的浓度越大,铭酸盐的临界浓度也越大,其中以CL的影响为最大。
另外,铭酸盐的保护浓度还与溶液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保护浓度也增大。
缓蚀剂的种类机理及应用
![缓蚀剂的种类机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21d38ca76e58fafbb0036e.png)
§1.1 缓蚀剂的分类 缓蚀剂,即一种延缓腐蚀的制剂,又叫腐蚀抑制剂或阻止剂,是指向
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或微量的化学物质,通过物理、化学或物化反应而阻 止、减缓金属的腐蚀速度,同时还保持着金属材料原来的物理、化学及机 械性能。
按照作用机理分类 按照成分分类
按照应用环境分类
一、按照作用机理分类 根据缓蚀剂对电极过程的抑制作用,可将其分为阳极、阴极和混合型
合理使用缓蚀剂是防止和减缓金属及其合 金在特定腐蚀环境中产生腐蚀的有效手段。由 于它不需要改变原有设备和工艺过程,只是向 腐蚀环境添加某些无机、有机化学物质就可阻 止或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因此在国民经济的 各个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章将介绍有关缓 蚀剂的类型、作用原理及缓蚀剂技术的应用。
缓蚀剂
1.1缓蚀剂的种类 1.2缓蚀剂的机理 1,3缓蚀剂的应用
图图66--22 阳阳极抑极制抑型制缓型蚀缓作用蚀原作理用原理
图6-3 阴极去极化型 缓蚀作用原理
二、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指缓蚀剂本身或次生产物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性的隔 离层,或消活性区,或改变双电层结构等,从而达到缓蚀的目的。
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类。 物理吸附是靠库仑引力或范德华力,属于远程吸附,其速度快、过程 可逆,常呈多分子层,多数表现为阴极性缓蚀,与金属表面电荷密切相关。 化学吸附是靠化学键来实现的,属于近程吸附。譬如活性区的金属离 子浓度高,有部分金属离子处于过渡状态而停留在金属表面,含N,S,P 和O的缓蚀剂与活性区的金属过渡态形成配位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从而 阻止金属溶蚀。化学吸附速度快、不可逆,常呈单分子层,多数表现为阳 极性缓蚀,具有一定的化学选择性。
胺、苯甲酸戊胺。
§1.2 缓蚀机理
由于缓蚀剂种类繁多,缓蚀机理错综复杂,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缓蚀剂的种类机理及应用
![缓蚀剂的种类机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70bd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b.png)
合理使用缓蚀剂是防止和减缓金属及其合 金在特定腐蚀环境中产生腐蚀的有效手段。由 于它不需要改变原有设备和工艺过程,只是向 腐蚀环境添加某些无机、有机化学物质就可阻 止或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因此在国民经济的 各个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章将介绍有关缓 蚀剂的类型、作用原理及缓蚀剂技术的应用。
缓蚀剂
1.1缓蚀剂的种类 1.2缓蚀剂的机理 1,3缓蚀剂的应用
二、按照成分分类 从化学物质的成分属性上,缓蚀剂又可分为无机和有机缓
蚀剂两类。 (1)无机类缓蚀剂:硝酸盐、亚硝酸盐、铬酸盐和重铬酸
盐等(阳极型);亚硫酸盐、三氧化二砷、三氯化锑等(阴极 型);多磷酸盐、硅酸盐、铝酸盐和碱性物质等(混合型或掩 蔽型)。
(2)有机类缓蚀剂:带有氮、磷、硫和氧的杂环化合物、 高分子醇、醛、胺和酰胺;磺酸、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硫脲及 其衍生物;噻唑和硫脲唑类;季胺盐类;磷化物、硫醇、烷基 亚砜、噻嗪以及不饱和的链系、环系化合物等。
§1.3 缓蚀剂的应用
2、使用方法 油田站内及输油管线投加量为40-60mg/L(原液); 作为酸洗缓蚀剂投加量为2‰(原液),即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具体使用 剂量可根据具体条件实验确定; 用计量泵定量投加。对储药容器及设备无特殊要求。
常用酸洗缓蚀剂见书187页
8.缓蚀剂电化学研究方法
![8.缓蚀剂电化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b0a923f111f18583d05a1b.png)
作用机理分类—— 阳极型缓蚀剂(钝化型缓蚀剂):腐蚀电位正移进入钝化区; 氧化性离子:无氧钝化剂;铬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廉价广泛;铬酸盐浓度 <0.016%会发生点蚀加速腐蚀,需要监测浓度; 非氧化性离子:有氧钝化剂;磷酸盐、钨酸盐、钼酸盐; 阴极型缓蚀剂:减慢阴极反应,选择性沉寂在阴极区,增加表面阻抗,限制还原 物扩散; 阴极抑制剂——砷、锑化合物抑制析氢; 阴极沉淀剂——钙、锌、镁氧化物沉淀保护膜; 除氧剂——Na2SO3抑制氧去极化;
第八章 缓蚀剂保护技术
1. 绪言
2. 缓蚀剂分类
阳极性缓蚀剂 阴极性缓蚀剂 有机缓蚀剂 沉淀型缓蚀剂 挥发性缓蚀剂
3. 缓蚀剂作用机理
酸性介质缓蚀剂 中性介质缓蚀剂
石油天然气系统缓蚀剂
气相缓蚀剂
4. 缓蚀剂选择与评价
5. 缓蚀剂应用
1.绪言
缓蚀剂是一种添加少量即能够有效减小腐蚀速率的化学物质。 缓蚀效率——重要缓蚀性能评价参数
提高阳极反应活化能;非Langmuir吸附, =f(); f与吸附作用方式有关;
ECORR << 0 fc << fa ;阴极抑制缓蚀剂;阴极负催化效应;缓蚀剂阴极选择性吸附,
提高阴极反应活化能;非Langmuir吸附, =f(); f与吸附作用方式有关;
物理状态分类——
用途分类——
保护金属分类——钢铁缓蚀剂、铜合金缓蚀剂、铝合金缓蚀剂……;
pH分类——酸性介质缓蚀剂、中性介质缓蚀剂、碱性介质缓蚀剂…….。
3.缓蚀剂作用机理
水介质缓蚀剂主要使用于4种环境 (1)酸性水溶液,金属清洗; (2)天然水、生活用水、中性(pH5~9)工业用水; (3)石油一次、二次生产、石油运输、石油精炼; (4)运输、存储、封闭气相作业环境;
油田常用缓蚀剂类型、机理及选用技术
![油田常用缓蚀剂类型、机理及选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d6aff3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7f.png)
136Vol.53No.11Nov.2020油田常用缓蚀剂类型、机理及选用技术呼园平(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陕西延安716000)[摘要]腐蚀是威胁油田正常生产的常见问题,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各油田腐蚀问题日益严重,添加缓蚀剂是较为经济实用的防腐蚀措施之一。
多年来,如何经济有效地利用缓蚀剂为油田创造最大效益一直是研究热点。
为指导油田现场技术人员合理选用缓蚀剂,从现场使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缓蚀剂的分类、作用机理及选用流程,并通过延长油田某区块缓蚀剂选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在油田现场按照“腐蚀原因分析-供应商建议-实验室评价-现场试验”的步骤来选用缓蚀剂是可行的。
该方法是指导缓蚀剂现场应用较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供其他油田借鉴参考。
[关键词]油田;腐蚀;缓蚀剂;选用技术[中图分类号]TG17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1560(2020)11-0136-05Classification,Mechanism and Selection Technology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for Oil FieldsHU Yuan-ping(Nanni w an Oil Production,Yanchang Oil Field Corporation,Yan*an716000,China)Abstract:Corrosion is a common problem threatening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oil field.With the extension of oilfield production time,the corrosion problem of oil fiel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Adding corrosion inhibitor is an economic and practical anticorrosion measure. How to use the corrosion inhibitor economically and effectively create the maximum benefit for oil field production has been a research hotspot. In order to guide oilfield technicians to select corrosion inhibitors,the classification,action mechanism and selection process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view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verified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in Yanchang oilfield.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feasible to select corrosion inhibitor according to the steps of"analysis of corrosion cause-supplier suggestion-laboratory evaluation-field test".This was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guide the field applica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s,and could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other oilfields.Key words:oilfield;corrosion;corrosion inhibitor;selection technology0前言目前,随着国内各油田开采年限的增加,其含水量普遍提高。
缓蚀剂的分类
![缓蚀剂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18d02e503d8ce2f006623ee.png)
缓蚀剂的分类由于缓蚀剂应用十分广泛,产品种类繁多,以缓蚀剂作用机理的复杂性,迄今为止,尚缺乏一个既能把各种缓蚀剂分门别类又能反映出缓蚀剂组成、结构特征和缓蚀剂作用机理内在联系的完善和分类方法。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缓蚀剂的化学组成分类无机类缓蚀剂:包括有:硝酸盐、亚硝酸盐、铬酸盐、重铬酸盐、磷酸盐、多聚磷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硼酸盐、砷化物、硫化物、硫酸盐等有机类缓蚀剂:包括有:胺类、咪哗啉类、醛类、羧酸盐类、杂环化合物、炔醇类、季铵盐、苯甲酸盐、有机磷化合物、有机硫等(2)按对电极过程的影响分类根据缓蚀剂在介质中对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影响分为阳极型、阴极型和混合型缓蚀剂。
①阳极型缓蚀剂,又称阳极抑制型缓蚀剂,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正磷酸盐、钼酸盐、硅酸盐、苯甲酸盐等。
它们能增加阳极极化,从而使腐蚀电位正移,通常是阳极型缓蚀剂的阴离子移向阳极表面使金属钝化,减缓腐蚀。
②阴极型缓蚀剂,又称阴极抑制型缓蚀剂,例如:聚磷酸盐、硫酸锌、酸式碳酸钙、砷化物、锑化物等,它们在介质中使金属腐蚀电位向负移,增加了酸溶液中氢析出的过电位,使阴极过程减慢受阻,腐蚀降低。
③混合型缓蚀剂,又称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例如:含氮、含硫及既含氮又含硫的有机化合物、琼脂、生物碱等,它们对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同时起抑制作用,腐蚀电位变化不大,但腐蚀电流却减少很多。
这类缓蚀剂可分为三类:含氮的有机化合,如胺类、咪唑啉类、季铵盐类和有机胺的亚硝酸盐等;含硫的有机化合物,又硫醇、醚、环状含硫有机化合物等;含硫、氮的有机化合物如硫脲及其衍生物等,以及含磷有机化合物、炔醇类化合物、醛类、羧酸盐类化合物等。
(3)按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特征分类①氧化膜型缓蚀剂,这类缓蚀剂例如铬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盐等,它们在介质中可使铁的表面氧化成γ-Fe2O3保护膜,从而抑制铁在介质中的腐蚀。
由于它们具有钝化作用,故这类缓蚀剂又称“钝化剂”,它们又可细分为阳极抑制型(如铬酸钠和重铬酸钠)钝化剂和阴极去极化型(如亚硝酸钠)钝化剂两类。
无机缓蚀剂
![无机缓蚀剂](https://img.taocdn.com/s3/m/5f6ee1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8.png)
无机缓蚀剂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无机缓蚀剂的定义和分类
2.无机缓蚀剂的作用原理
3.无机缓蚀剂的应用领域
4.无机缓蚀剂的发展前景
正文
一、无机缓蚀剂的定义和分类
无机缓蚀剂是一种能够抑制金属腐蚀的化学物质,主要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或者改变金属表面的电化学性质来达到缓蚀的目的。
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无机缓蚀剂可分为硫酸盐类、磷酸盐类、硅酸盐类、硼酸盐类等。
二、无机缓蚀剂的作用原理
无机缓蚀剂的作用原理主要分为三种:一是通过与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阻止腐蚀介质与金属进一步接触;二是改变金属表面的电化学性质,使其处于不易腐蚀的状态;三是通过吸附、络合等作用,降低腐蚀介质的浓度,从而减缓腐蚀速度。
三、无机缓蚀剂的应用领域
无机缓蚀剂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钢铁等产业领域。
例如,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和岩石中含有大量腐蚀性物质,对油气管道造成严重腐蚀。
此时,可通过加入无机缓蚀剂来减缓管道的腐蚀速度,延长使用寿命。
四、无机缓蚀剂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属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无机缓蚀剂在金属防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吸附理论 已知金属/溶液的界面电容因腐蚀剂吸附而下降。令C0,C,Cl分别表 示未吸附、吸附及饱和吸附时的界面电容,则其覆盖度(θ)与界面电容之 间存在以下关系: θ=(C0 – C)/(C0 - C1)=ΔC/ΔC 1 (6—1) 吸附等温式反映了吸附的类型和特性,对于表面均匀、吸附粒子间无 相互作用的单层吸附,一般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θ=bX/(1+bX) (6—2) 由式(6—1)、式(6—2)得到: X/ΔC=1/(bΔC1)+X/ΔC1 ( 6 —3 ) 式中ΔC=C0—C,ΔC1=C0—C1,X是缓蚀剂浓度,b是吸附平衡常数, 它反映了吸附能力的强弱或吸附活性的大小,其倒数(1/b)相当于表面半覆 盖时的缓蚀剂浓度。如果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则X/ΔC—X应为直线 关系,并且由此可求得ΔC1(1/斜率)和b(斜率/截距)。 根据热力学公式,吸附能可表示为(A.W.亚当森著,1985): Q=RTln(b/b0) ( 6 —4 ) 由不同温度下的b值(作lnb-1/T图)可求得Q值。 实验结果汇总于表6—1和表6—2中。
三、成膜理论 指缓蚀剂与金属作用生成钝化膜,或者与介质中的离子反应生成沉积 层而使金属缓蚀,分为氧化膜、沉积膜和胶体膜三种。 1.氧化膜 它的形成是由于缓蚀剂本身的氧化作用或溶解氧的氧化作用所致。例 如:
2Fe + 2Na2SO4 + 2H2O == Fe2O3 (γ-)+Cr2O3(s) + 4NaOH
二、吸附理论 由不同温度下所得b值计算出0.17mol•L-1 Na2SO4溶液中,BTA和MBT 在90Cu-10Ni上的吸附热分别为-36.55kJ•mol-1和-48.02kJ•mol-1(相应b0。 值分别为1.36×108和1.33×108),均属放热反应。另外,吸附热随温度升 高有不同程度的渐增趋势,该现象对70Cu-30Ni表现比较明显。 由表6—1可见,在0.5 mol•L-1NaCl溶液中,BTA和MBT的吸附顺序为 70Cu-30Ni>90Cu-10Ni>Cu,BTA比MBT更容易吸附。在0.17mol/L Na2SO4溶液中MBT的吸附顺序为Cu>90Cu-10Ni>70Cu-30Ni;20℃以下 BTA在Cu上的吸附最大,25℃以上则在90Cu-10Ni上最易吸附。从吸附热随 温度的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温度升高有利于MBT在70Cu-30上的吸附。 实验中发现,当MBT的浓度很低时,界面电容和腐蚀速度有所增加, 在0.5 mol•L-1Na溶液中更加明显。相比之下,BTA只在浓度极低时有此现象, 且不明显。这种现象可解释为MBT与溶液中铜离子络合,促使表面Cu2O膜 的溶解所致。 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当0.5 mol•L-1NaCl和0.17Na2SO4溶液中BTA和 MBT浓度较低(<5m mol•L-1 )时,它们在Cu,90Cu-10Ni和70Cu-30Ni表 面上发生化学吸附。Ecorr移动和弱极化曲线的变化情况表明,BTA和MBT 的吸附对阳极、阴极过程都有抑制作用,但主要表现为阳极型缓蚀剂。
三、成膜理论
指缓蚀剂与金属作用生成钝化膜,或者与介质中的离子反应生成沉积 层而使金属缓蚀,分为氧化膜、沉积膜和胶体膜三种。
3.胶体膜 由缓蚀剂本身放电而生成难溶物覆盖层,如聚磷酸盐((Na5CaP6O18)nn+) 和硅酸盐(SiO32)能与水中钙生成大的胶体阳离子,经阴极反应而形成难溶 性的胶体保护膜。
§1.2 缓蚀机理
由于缓蚀剂种类繁多,缓蚀机理错综复杂,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电化学理论 吸附理论 成膜理论
一、电化学理论 当向金属系统加入缓蚀剂后,提高了电极过程中的极化阻力,图6—1 埃文斯图或使电极过程发生改变,可以用埃文斯图加以解释(图 6—1)。 图6—1a是阴极缓蚀剂,使得阴极极化曲线负移或增加曲线斜率,相应的腐 蚀电流降低。图6—1b是阳极缓蚀剂,使得阳极极化曲线正向平移或增加曲 线斜率,使在腐蚀电位下对应的腐蚀电流降低。图6—1c是混合型缓蚀剂, 它同时增加阴、阳极的极化阻力。
b/ L· mmol1
b/ L· mmol1
MBT+ Na2SO4 BTA+ Na2SO4 MBT+NaCl BTA+NaCl
14.5 14.5 14.5 14.5
9.76 8.15 129.12 190.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7.98 78.22 4.48 10.51
16.98 23.48 111.44 224.14
图6-3 阴极去极化型 缓蚀作用原理 图 6-2 阳极抑制型缓蚀作用原理 图 6-2 阳极抑制型缓蚀作用原理
二、吸附理论
吸附理论指缓蚀剂本身或次生产物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保护性的隔
离层,或消除活性区,或改变双电层结构等,从而达到缓蚀的目的。
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类。 物理吸附是靠库仑引力或范德华力,属于远程吸附,其速度快、过程
(即能增加阴极反应过电位)的物质。如肼、联胺、亚硫酸钠等能除去溶
解氧;砷、锑、铋、汞盐能增加析氢过电位。 (3)混合型缓蚀剂:可以同时减缓阴阳极反应速度,多由在阴阳极发
生吸附所致,有时也称为掩蔽型缓蚀剂。能直接吸附或附着在金属表面上,
或者因次生反应形成不溶性保护膜而使金属与介质隔离的物质,如亚硝酸 二环己胺的水解产物能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含氮、磷、硫和氧等具有孤电 子对元素的有机物可直接在金属表面形成化学吸附层;硫酸锌和氯化铍在 阴极区生成氢氧化物的沉积层,也属于掩蔽型缓蚀剂。
表6—1 BTA-MBT在铜合金上的吸附
Cu 90Cu-10Ni ΔC1/ μ F· cm-2 11.39 29.50 190.11 210.38 b/ L· mmol-1 24.59 42.24 6.42 17.42 70 Cu-30Ni ΔC1/ μ F· cm
-2
介质
温度/℃
ΔC1/ μ F· cm2
21.56 36.78 12.59 60.22
表6—2 不同温度下BTA,MBT在90Cu—10Ni的吸附特性
温度/℃ 14.5 20.0 25.0 30.0 BTA+0.17mol· L-1 Na2SO4 ΔC1/μ F· cm-2 29.50 17.17 15.03 10.72 b/L· mmol-1 42.24 29.49 40.76 88.17 MBT+0.17mol· L-1 Na2SO4 ΔC1/μ F· cm-2 11.39 18.65 18.64 20.68 B/L· mmol-1 24.59 37.28 58.34 68.27
图6-1 埃文斯图
一、电化学理论
缓蚀剂造成阳极钝化时,金属的腐蚀就会受到强烈的抑制。磷酸盐、 苯甲酸盐等阳极抑制型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可用极化曲线来解释(图 6—2)。 有些缓蚀剂,如亚硝酸盐和酸性介质中的钼酸盐,它们的缓蚀作用在 于促进阴极去极化,增加阴极交换电流密度iR,从而降低钝化金属的腐蚀 速度,称为阴极去极化型缓蚀剂。其作用机理见图6—3。
合理使用缓蚀剂是防止和减缓金属及其合 金在特定腐蚀环境中产生腐蚀的有效手段。由 于它不需要改变原有设备和工艺过程,只是向 腐蚀环境添加某些无机、有机化学物质就可阻 止或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因此在国民经济的
各个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章将介绍有关缓
蚀剂的类型、作用原理及缓蚀剂技术的应用。
缓蚀剂
1.1缓蚀剂的种类 1.2缓蚀剂的机理 1,3缓蚀剂的应用
可逆,常呈多分子层,多数表现为阴极性缓蚀,与金属表面电荷密切相关。
化学吸附是靠化学键来实现的,属于近程吸附。譬如活性区的金属离 子浓度高,有部分金属离子处于过渡状态而停留在金属表面,含 N,S,P 和O的缓蚀剂与活性区的金属过渡态形成配位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从而 阻止金属溶蚀。化学吸附速度快、不可逆,常呈单分子层,多数表现为阳 极性缓蚀,具有一定的化学选择性。
三、按照应用环境分类 按照应用环境可以将缓蚀剂分为四类:
(1)酸性溶液用缓蚀剂:适用于酸性介质,如乌洛托品、
咪唑啉、苯胺、硫脲和三氯化锑; (2)碱性溶液用缓蚀剂:适用于碱性介质,如硝酸钠、 硫化钠、过磷酸钙; (3)中性溶液用缓蚀剂:适用于天然水和盐水,如六偏
磷酸钠、葡萄糖酸锌、硫酸锌;
(4)气相缓蚀剂:适用于仓库和包装袋内,如碳酸环己 胺、苯甲酸戊胺。
缓蚀剂 氧化膜 这样生成的钝化膜中常常含有缓蚀剂的成分。
三、成膜理论 指缓蚀剂与金属作用生成钝化膜,或者与介质中的离子反应生成沉积 层而使金属缓蚀,分为氧化膜、沉积膜和胶体膜三种。 2.沉积膜 它是由缓蚀剂与阴极反应产物生成难溶性氢氧化物。例如: O2+ 2H2O +4e == 4OH- , Zn2+ + 2OH- == Zn(OH) 2↓ 缓蚀剂 沉积膜 或者与阳极反应产物生成不溶性膜,例如: 2NaOH+Fe2+ ==Fe(OH)2↓+2Na+ HPO42- +Fe2+ ==FeHPO4↓ ; HORNH3(氨基醇)+Fe3+ + 3Cl== [HORNH3][FeCl3]↓ 加入HPO42- ,HORNH3可以阻止无保护性的Fe(OH)2向具有保护性的 Fe(OH)3转化。
二、按照成分分类
从化学物质的成分属性上,缓蚀剂又可分为无机和有机缓
蚀剂两类。 (1)无机类缓蚀剂:硝酸盐、亚硝酸盐、铬酸盐和重铬酸 盐等(阳极型);亚硫酸盐、三氧化二砷、三氯化锑等(阴极 型);多磷酸盐、硅酸盐、铝酸盐和碱性物质等(混合型或掩
蔽型)。
(2)有机类缓蚀剂:带有氮、磷、硫和氧的杂环化合物、 高分子醇、醛、胺和酰胺;磺酸、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硫脲及 其衍生物;噻唑和硫脲唑类;季胺盐类;磷化物、硫醇、烷基 亚砜、噻嗪以及不饱和的链系、环系化合物等。
二、吸附理论 物理吸附对化学吸附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很多缓蚀剂表现为混合吸附 的性质。 所有吸附作用都会影响电极过程的电化学参数α,β和i0。从毛细管曲线 可以看到吸附对表面电荷的影响,图6—5中,A为纯Na2SO4溶液,月为 Na2SO4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阴离子I-,C为Na2SO4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阳 离子[N(C2H5)4]+。 阴离子(I-)吸附使得零电荷电位E0负移,对应的表面张力σ0。降低, 在正荷电区,表面张力σ下降更多;阳离子吸附使E0正移,负荷电区表面张 力σ明显下降。 苯并三唑(BTA)和2—巯基苯并噻唑(MBT)是常用的铜缓蚀剂, 对它们(特别是BTA)的缓蚀机理和在铜表面上的吸附特性已有许多报道。 一般认为BTA分子上的氮和MBT分子上的硫,以其未共用电子对与Cu(Ⅰ) 形成配位键。有关中性盐中BTA和MBT在铜(尤其是在铜合金)上的吸附 热力学研究得较少。本工作主要采用弱极化循环伏安法测定金属/溶液的 界面电容,求得不同缓蚀剂浓度下的表面覆盖度,通过计算机拟合,确定 吸附等温式类型和吸附能,由此判证吸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