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产车间着装规定word版本
工厂生产车间着装管理规定(完美版)
工厂生产车间着装管理规定1、目的为加强电子无尘车间员工的劳动保护,规范公司员工工作服装的管理,树立好公司的企业形象,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作服的申请、申购、保管、发放及进入生产车间所有人员日常穿着的管理。
3、进入车间行为及着装规范在进入车间前,必须更换指定的工作鞋,将个人的鞋子放在更衣室指定鞋柜内锁好。
工鞋只能在指定区域内穿着(见本规定第6条着装范围)。
工鞋穿着端正,不能当拖鞋穿着。
员工根据岗位不同(详见本规定第4条)在指定更衣室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并佩戴防静电帽方可进入车间。
指定更衣室包括:员工更衣室及参观通道南首缓冲区。
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着防静电服、戴防静电帽,其中芯片车间必须穿着指定无尘服(洁净服)。
在生产车间以外的区域可穿着普通工作服。
防静电服(上衣)、\防静电帽穿着要求:(详见附图1)拉链需拉至领口,粘扣扣齐、抚平,禁止敞穿;袖口处不得翻折,内部衣物不得外露;左臂侧兜内禁止放置笔以外的物品,防静电下摆口袋禁止放置除工作证外的其他物品。
防静电帽端正戴好,帽檐不能上翻。
无尘服(洁净服)穿着要求:(详见附图2)无尘服穿戴需遵循“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八字顺序原则。
工服不能敞穿,遵循外衣遮盖帽子、口罩遮盖口鼻、手套遮盖手臂(橡胶手套)的三遮盖规范;帽子要戴端正、头发、耳朵要包在帽子里,披肩包在衣服内;袖口处不能翻折,内部衣物不得外露;左臂侧兜内禁止放置笔以外的物品。
无尘服仅允许在芯片车间穿着。
普通工服穿着要求:(详见附图3)拉链拉至领口,衣领外翻抚平,不得站领穿着,禁止敞穿;工服纽扣均需扣好、抚平,禁止将袖口翻折;工服口袋内可放置笔、工作证等,禁止放置其他杂物。
作业期间严禁化妆,严禁佩戴耳钉以外的耳饰等。
芯片车间岗位作业期间禁止佩戴戒指等首饰,以免划伤物料;禁止穿着吊带式衣服、裙子、短裤等上班;工服及防静电工服外禁止佩戴任何金属或塑胶制品;刘海不能遮眼,长发需束起。
穿防静电服及防静电帽需将刘海、长发都挽至防静电帽内,头发不外露,肩上不能有落发。
关于厂区着装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厂区管理,提高企业形象,保障员工安全,维护厂区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厂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学生等。
第三条厂区着装管理规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二)整洁有序,维护厂区环境整洁;(三)规范统一,体现企业形象;(四)人性化管理,尊重员工个性。
第二章着装要求第四条员工进入厂区,应穿着整洁、规范的服装,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
第五条男性员工着装要求:(一)上衣:白色或浅色衬衫,配深色西裤;(二)鞋子:黑色皮鞋,无破损,保持干净;(三)佩戴领带,颜色与衬衫相协调;(四)不得佩戴饰物,如项链、耳环等;(五)不得赤脚、穿拖鞋或穿着不规范的服装进入厂区。
第六条女性员工着装要求:(一)上衣:白色或浅色衬衫,配深色西裤或裙装;(二)鞋子:黑色皮鞋,无破损,保持干净;(三)佩戴领带或丝巾,颜色与衬衫相协调;(四)不得佩戴过于夸张的饰物,如项链、耳环等;(五)不得赤脚、穿拖鞋或穿着不规范的服装进入厂区。
第七条以下特殊岗位员工着装要求:(一)生产一线员工:穿着统一的工作服,颜色、款式由厂部统一规定;(二)管理人员:穿着深色西装,配白色衬衫,鞋子要求与第五条相同;(三)保安人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颜色、款式由厂部统一规定;(四)保洁人员:穿着统一的工作服,颜色、款式由厂部统一规定。
第八条员工不得穿着以下服装进入厂区:(一)破损、污渍、褪色严重的服装;(二)非厂部规定的特殊岗位工作服;(三)休闲装、运动装、睡衣等;(四)裸露身体部位过多的服装;(五)其他不符合厂区着装规定的服装。
第三章着装管理第九条厂部设立着装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规定的执行。
第十条员工进入厂区前,应自觉接受着装检查,如有不符合规定的着装,应立即整改。
第十一条厂部定期对员工着装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者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处罚。
生产车间着装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产车间安全生产,提高员工着装规范,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生产车间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规范统一,便于管理;3. 人性化,关注员工需求。
第二章着装要求第四条生产车间员工上班期间必须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工作服应符合以下要求:1. 工作服面料应具备防火、防静电、耐磨等特性;2. 工作服颜色应符合企业规定,便于识别;3. 工作服款式应简洁大方,便于操作;4. 工作服尺寸应合适,不宜过大或过小。
第五条员工应保持工作服整洁,不得破损、污渍,如有破损或污渍,应及时更换。
第六条员工应佩戴企业统一规定的安全帽,安全帽应保持整洁,不得破损。
第七条员工不得穿着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的衣物,如:拖鞋、凉鞋、高跟鞋、短裤、裙装等。
第八条员工不得在工作场所吸烟、饮酒,不得佩戴饰品、手表等可能影响操作的物品。
第三章着装管理第九条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修订和发布本制度,并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人力资源部负责采购、分发、回收工作服,确保工作服的及时供应。
第十一条各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本部门员工的着装管理,定期检查员工着装情况,对违反规定者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处罚。
第十二条生产车间内设置着装检查点,由专职安全员负责检查员工着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四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三条对遵守本制度,着装规范的员工,企业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着装不规范的员工,将根据以下规定进行处罚:1. 轻微违规:口头警告,要求立即改正;2. 严重违规:书面警告,并记录在案;3. 情节严重:扣除一定比例的工资,并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或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订。
《员工着装SOP》word版
员工着装SOP1 适用范围本适用于全体员工上班的着装管理。
2 职责行政人事办主任:负责员工着装的管理工作。
行政人事办人员:负责员工着装的编码工作。
3 内容3. 1 要求3. 1. 1 所有员工上班时必须规范着装。
3. 1. 2 人员按照不同工种配制相应的一式两套工作服。
3. 1. 3 工作服要求定期更换、洗涤。
3. 1. 4 工装实施编号发放、定人管理,不得混穿。
员工辞职或因岗位调离不需再使用配给的工装时,应将所配工装交回行政人事办,由行政人事办人员收回后重新登记发放;3. 2 工作服号码的编制方法1”或“2”,用以区分每位员工的两套工作服3. 3 员工着装规范3. 3. 1 A类:洁净服3. 3. 1. 1 洁净服式样为:衣裤连体防静电无尘衣;衣、裤分体防静电无尘衣。
3. 3. 1. 2 洁净服颜色有浅蓝、白色二种颜色。
3. 3. 1. 3 洁净区不同人员着装要求。
——洁净区十万级区所有在岗人员的洁净服为全身浅蓝色,上下分体。
——万级生产区洁净服为全身白色,式样为上下连体式连袜帽。
——洁净区非在岗人员(进入洁净区的维修、管理、参观等人员)的洁净服为相应洁净区工作服。
1 / 1——质保部生测室的洁净服为全身白色,式样为上下连体式连袜帽。
动物房洁净服为白色连帽工作衣、工作裤。
3. 3. 2 B类:非洁净区操作服3. 3. 2. 1 操作服系指生产系统、生产辅助系统非洁净区操作人员的工作服。
3. 3. 2. 2 操作服式样为:衣裤、帽、鞋都不连体套装;颜色为深蓝色;3. 3. 3 C类:白大褂、浅蓝色大褂3. 3. 3. 1 下列人员着装要求为白大褂、工作鞋。
——一般生产区管理人员。
——一般生产区QA现场检查员、制水人员。
QC检验一般区操作人员。
3. 3. 3. 2 外包装人员为浅蓝色大褂。
4 相关文件《工作服管理规程》 XZ/S-010《洁净区工作服清洁SOP》 SC/P-018《一般生产区工作服清洁SOP》 SC/P-017(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车间人员服装纪律规章制度
车间人员服装纪律规章制度
《车间人员服装纪律规章制度》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整洁、高效的生产环境,车间人员服装纪律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关于车间人员服装的规定:
1. 穿戴整洁:车间人员进入生产现场时必须穿戴整洁、干净的工作服,没有油渍、污渍或者破损。
同时,要求头发整齐,不得乱发或者长发遮挡面部。
素色工作帽也是必须佩戴的。
2. 禁止穿戴危险服装:禁止车间人员穿戴搭扣不稳固、易受挂扯的服装。
同时,禁止穿戴太长、太宽松的衣物,以免被机器缠绕。
3. 配戴安全鞋:在生产现场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鞋,以防止脚部受伤。
4. 禁止穿戴饰品:禁止车间人员佩戴戒指、项链、手镯等饰品,以免被机器抓住导致意外伤害。
5. 天气适时穿戴:在夏季,要求车间人员穿戴透气、轻便的工作服,以确保在高温下的工作环境舒适。
而在冬季,则要求穿戴保暖的工作服,以防止受凉。
6. 根据作业要求穿戴防护服:在有特殊要求的生产环境下,要求车间人员穿戴符合防护标准的防护服,以确保安全。
7. 不得擅自更换服装:车间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自更换工作服或者在生产现场穿戴非工作服。
以上是车间人员服装纪律规章制度的一些规定,目的是为了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整洁和效率。
希望所有车间人员都能遵守这些规定,共同维护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车间人员着装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车间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工作人员。
第三条车间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养成良好的着装习惯。
第二章着装要求第四条车间工作人员应穿着整洁、合体、舒适的工作服。
第五条工作服应符合以下要求:1. 材质:应选用透气、耐磨、防静电、防油污的材质;2. 颜色:统一为公司规定的颜色,不得私自更换;3. 标识:工作服上应印有公司标识及工号;4. 配饰:根据工作性质,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第六条男性员工工作服要求:1. 上衣:白色或浅蓝色短袖工作服,领口为翻领;2. 裤子:白色或浅蓝色长裤,裤脚为直筒裤型;3. 鞋子:黑色或深棕色工作鞋,鞋面光滑,防滑。
第七条女性员工工作服要求:1. 上衣:白色或浅蓝色短袖工作服,领口为翻领;2. 裤子:白色或浅蓝色长裤,裤脚为直筒裤型;3. 鞋子:黑色或深棕色工作鞋,鞋面光滑,防滑;4. 配饰:可根据公司要求佩戴发网、口罩等。
第八条特殊岗位工作服要求:1. 高温作业岗位:穿着透气性好的白色或浅蓝色长袖工作服,配以隔热手套;2. 有毒有害岗位:穿着防毒面具、防护服等;3. 机械操作岗位:穿着反光背心,方便识别。
第三章着装纪律第九条车间工作人员不得穿着与工作无关的衣物、鞋帽进入车间。
第十条车间工作人员不得在车间内穿着休闲服装、运动鞋等。
第十一条车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修改、损坏或丢弃工作服。
第十二条车间工作人员不得将工作服借给他人使用。
第四章奖惩第十三条对遵守本制度,着装规范、整洁的车间工作人员,公司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四条对违反本制度,着装不规范的员工,公司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七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生产区域员工着装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规范生产区域员工着装,提高企业形象,确保生产安全,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区域员工。
三、着装要求1. 员工应统一着装,穿着公司统一发放的工作服,不得穿着与工作无关的服装、饰品等。
2. 工作服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破损、污渍,不得随意改装、涂鸦。
3. 工作服应按照规定佩戴公司标识,如工作牌、胸牌等。
4. 女员工应佩戴公司统一发放的帽子,不得随意佩戴其他帽子。
5. 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员工应穿着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四、着装注意事项1. 员工不得在工作时间内穿着休闲服装、运动鞋、拖鞋等。
2. 员工不得在工作时间内佩戴非工作相关的首饰、手表等。
3. 员工不得在工作时间内饮酒、吸烟,不得在工作区域内食用有异味的食品。
4. 员工不得在工作时间内大声喧哗、嬉戏打闹,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与安静。
五、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员工,由部门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
2. 对屡教不改的员工,可给予警告、记过等处分。
3. 对严重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员工,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六、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另行规定。
七、实施与监督1. 各部门应加强对员工着装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着装管理的认识。
2. 人力资源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3. 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员工的着装管理工作,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 员工有义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提升生产区域员工的整体形象,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保障生产安全,为公司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公司形象和利益。
工厂人员着装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生产一线员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员工着装应遵循整洁、得体、安全、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着装要求第四条生产一线员工:1. 男性员工应穿着工作服,禁止穿短裤、背心、无袖衫等非正式上装,不得穿拖鞋,禁止敞胸、挽裤腿等行为。
2. 女性员工应穿着工作服,禁止穿低胸衫、超短裙等奇装异服,不得穿拖鞋,禁止穿带铁掌的高跟鞋,避免在车间内走动产生较大噪音。
3. 生产一线员工进入生产作业岗位时,必须佩戴劳保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劳保鞋等。
特殊作业岗位还需佩戴专用工作服、防尘口罩、耐酸手套、绝缘鞋等。
第五条管理人员:1. 管理人员在公司内部应穿着正装,以展现公司文明形象。
2. 管理人员到生产现场进行管理、调查、指导、交流时,应穿着与生产一线员工相同的工装,确保安全防护。
3. 管理人员应保持整洁、得体的形象,不得穿拖鞋、背心、短裤等非正式上装。
第六条技术人员:1. 技术人员在公司内部应穿着工作服,禁止穿拖鞋、背心、短裤等非正式上装。
2. 技术人员到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设备调试等工作时,应穿着与生产一线员工相同的工装,确保安全防护。
第三章着装管理第七条综合部负责统一采购、配发和管理员工工装、劳保用品。
第八条各部门负责人或指定人员负责对现场员工的工装、劳保用品进行管理,并对员工在工作期间着装及佩戴工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九条片区经理在一线对辖区内所有员工的规范着装直接进行管理,并对后续出现的问题负直接管理责任。
第四章违规处理第十条员工违反本制度着装要求,一经发现,由综合部或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纠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理。
第十一条员工拒不改正或屡教不改的,公司将给予通报批评、降职、辞退等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公司综合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公司整体形象,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形象,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模版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模版一、概述为了确保生产区域的安全,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制定本着装安全管理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
二、着装要求1. 服装要求:1.1上衣:要求穿戴蓝色或灰色的长袖工作服。
衣袖不得翻卷,衣袖不得过长遮挡手部。
1.2下装:要求穿戴黑色或深色的工装裤,并且裤腿要下垂,不得过长遮挡脚部。
1.3鞋子:要求穿戴经过防滑处理的工作鞋或安全靴。
鞋带必须系好,不能踩空。
2. 防护装备要求:2.1头部防护: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透明防护帽,以保护头部免受外来物品的伤害。
2.2眼部防护: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或安全眼镜,以防止有害物质或射程物体对眼睛造成伤害。
2.3口鼻防护: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或微粒。
2.4手部防护: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耐酸碱手套或防护手套,以保护手部免受化学物品或尖锐物品的伤害。
2.5其他防护装备:根据具体工作要求,可能需要佩戴其他防护装备,务必按照规定佩戴。
三、着装禁止事项1. 穿着颜色鲜艳、反光的衣物或饰品,以免造成误判或模糊视线。
2. 穿着过长或过短的衣物,以避免衣物被机器设备或其他物体缠绕。
3. 穿着松散的衣物,以免衣物被机器设备或其他物体夹住。
4. 穿着开放式鞋子、凉鞋、高跟鞋等不安全的鞋类,要求必须穿戴合适的工作鞋或安全靴。
5. 不佩戴头部、眼部、口鼻、手部防护装备,以免造成人身伤害。
四、着装安全检查1. 进入生产区域前,必须接受着装安全检查。
2. 检查内容包括:服装是否符合规定、防护装备是否齐全。
3. 经检查发现未符合规定的,禁止进入生产区域,必须及时更换符合要求的服装和防护装备。
五、培训和宣传1. 对新员工进行着装安全规定的培训,包括相关要求、注意事项和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方法。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着装安全管理规定的重视程度。
3. 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实操演练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车间员工着装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车间生产秩序,保障员工人身安全,提高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员工。
第三条员工着装应遵循整洁、统一、安全、舒适的原则。
第二章着装要求第四条员工工作期间必须穿着公司统一规定的工装,工装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等。
第五条工作服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有破损、污渍等。
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报备相关部门。
第六条工作帽应佩戴整齐,不得随意折叠或悬挂于胸前。
第七条工作鞋应穿着符合车间作业要求,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等不适宜的鞋子。
第八条根据不同工种和作业环境,员工可能需要穿着特殊防护装备,如防尘服、防静电服、防护手套等。
员工应严格按照要求穿戴。
第九条员工不得在工作场所穿着与工作无关的衣物,如广告衫、运动服等。
第十条员工不得在工作期间佩戴任何装饰品,如项链、耳环、手链等,以免影响生产安全。
第三章着装检查第十一条车间负责人应定期对员工着装进行检查,确保员工遵守本制度。
第十二条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服是否穿戴整齐、干净;是否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是否穿戴符合安全规定的工作鞋等。
第十三条如发现员工违反着装规定,车间负责人应立即制止并要求改正,情节严重的可给予通报批评或相应处罚。
第四章着装维护与更换第十四条员工应妥善保管工作服,避免损坏和丢失。
第十五条工作服如有损坏,员工应及时向车间负责人报备,经批准后更换。
第十六条工作服更换周期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员工应按照规定周期更换。
第十七条防护装备如有损坏或失效,员工应及时更换,确保安全。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车间员工着装管理制度
车间员工着装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车间员工的着装,维护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的自我形象和职业素质,特制定本着装管理制度。
二、着装要求1. 服装整洁干净,不允许有污迹、破损或起毛的服装。
2. 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过于庸俗的服装,不得穿着过于紧身或过于宽松的服装。
3. 不得穿着图案花哨、字迹夸张、颜色刺眼的服装。
4. 长发的员工要将头发整齐束起,不得遮挡耳朵或眼睛。
5. 不得佩戴过多的饰品,不得佩戴与工作无关的饰品。
6. 禁止穿着拖鞋、凉鞋等不符合工作安全要求的鞋子。
7. 禁止穿着破旧、不整洁的鞋子。
8. 禁止佩戴帽子、口罩等遮挡面容的物品。
三、着装管理1. 员工应按照规定的着装要求进行着装,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车间工作。
2. 对于违反着装规定的员工,车间管理人员有权责令其立即更换合格的服装或离开工作岗位。
3. 着装检查由车间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着装的员工进行警告或处罚。
4. 对于多次违反着装规定的员工,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四、着装奖惩1. 勤奋、整洁、规范着装的员工将被视为模范员工,荣立个人先进。
2. 多次违反着装规定的员工将受到批评教育,其个人评定和奖金发放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 情节严重的员工将被追究责任,严重者将被开除。
五、着装教育1. 车间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着装要求的宣传教育,确保每位员工都清楚了解着装规定。
2. 新入职员工应在入职培训中接受关于着装的规定和要求的培训,确保他们从一开始就正确着装。
3. 车间管理人员应始终做好员工的着装教育工作,引导员工注重着装,维护企业形象。
六、着装意义着装是员工的第一形象,也是企业的窗口。
良好的着装能够提高员工的自我形象和职业素质,展现员工的自信和专业精神。
同时,规范的着装管理可以增加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提升企业在客户和合作伙伴心目中的形象。
七、着装宗旨本着装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以规范、整洁、合理的着装要求为基础,引导员工注重着装,增强自我形象,维护企业形象,提升职业素质,建设和谐的工作环境。
厂区内着装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厂区管理,提高员工职业素养,确保生产安全,维护企业形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厂区内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厂区内着装管理规定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确保员工着装符合生产安全要求,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2. 规范性:统一员工着装标准,提高企业形象。
3. 适应性:根据不同岗位和季节,合理调整着装要求。
4. 个性化:在不影响企业形象和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允许员工适度个性化着装。
第二章着装要求第四条员工着装应整洁、得体,不得穿着奇装异服、污秽不堪的衣物。
第五条男女员工应分别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工作服应包括上衣、裤子(或裙子)、工作帽等。
第六条工作服颜色、款式和面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 颜色:工作服颜色应简洁大方,便于识别,如白色、蓝色、黑色等。
2. 款式:工作服款式应简洁实用,便于工作,如连体服、分体服等。
3. 面料:工作服面料应耐磨、防污、透气,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第七条员工着装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有破损、污渍、褶皱等现象。
第八条男女员工着装要求如下:1. 男性员工:a. 上衣:穿着白色或蓝色工作服,袖口扣紧,不得卷起。
b. 裤子:穿着与上衣颜色相匹配的工作裤,裤脚扣紧,不得卷起。
c. 鞋子:穿着黑色或白色工作鞋,鞋面干净,鞋带系好。
d. 工作帽:佩戴白色或蓝色工作帽,帽子整齐。
2. 女性员工:a. 上衣:穿着白色或蓝色工作服,袖口扣紧,不得卷起。
b. 裤子或裙子:穿着与上衣颜色相匹配的工作裤或裙子,裤脚扣紧,不得卷起。
c. 鞋子:穿着黑色或白色工作鞋,鞋面干净,鞋带系好。
d. 工作帽:佩戴白色或蓝色工作帽,帽子整齐。
第九条特殊岗位员工着装要求:1. 高温作业岗位:穿着透气性好的白色或蓝色工作服,裤脚扣紧,不得卷起。
2. 冷冻作业岗位:穿着保暖性好的深色工作服,裤脚扣紧,不得卷起。
3. 危险作业岗位:穿着防护服,并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模板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模板一、前言为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特订立本《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模板》。
本规定适用于全部进入生产区域从事工作的人员,包含员工、访客、外包人员等。
全部人员必需遵守本规定,并承当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着装要求1. 通用要求1.1 全部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必需穿着适当的工作服,工作服应保持乾净、干净,无任何污渍和损坏。
1.2 工作服颜色应与职务相匹配,以便于辨识和管理。
1.3 全部人员必需佩戴有效并清楚可见的身份证件,身份证件应附有照片、姓名、职务等必需信息。
1.4 长发人员必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戴帽子、束发带等,以防发丝进入生产设备或干扰工作。
2. 个人防护装备要求2.1 全部人员必需依据工作环境的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含但不限于安全帽、安全鞋、安全手套、防尘口罩、护目镜、耳塞等。
2.2 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而且经过合格认证。
2.3 个人防护装备必需依照规定的使用寿命进行定期更换,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4 需要切换工作区域的人员必需依次更换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以确保不同工作区域的安全要求。
3. 禁止物品和装备3.1 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如打火机、酒精类物质等。
3.2 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禁止将个人物品携带至生产现场,应将个人物品存放在指定的存放区域。
3.3 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禁止随便将工具、设备等放置在工作区域以外的地方或随便堆放。
3.4 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禁止穿着饰品、手表、项链等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物品。
4. 临时访客管理4.1 对于临时访客,必需提前申请,由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域。
4.2 临时访客必需佩戴一次性访客胸卡,并随时保持在可见位置。
4.3 临时访客在进入生产区域前,必需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签署安全责任书。
4.4 临时访客必需在工作完成后尽快离开生产区域,并归还一次性访客胸卡。
生产车间员工衣服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生产车间的安全生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的员工。
三、管理制度
1. 员工着装要求:
(1)员工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戴整齐,不得穿着拖鞋、凉鞋、高跟鞋等不适宜工
作的鞋类。
(2)员工应穿着公司统一发放的工作服,不得穿着便服、休闲服等非工作服。
(3)工作服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有破损、污渍等。
2. 工作服发放与回收:
(1)公司为员工提供统一的工作服,员工需按规定时间领取。
(2)工作服的清洗、维修由公司统一负责,员工不得自行清洗、修改。
(3)员工离职或调离生产车间时,需将工作服归还公司。
3. 工作服管理:
(1)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员工着装情况,确保员工按规定穿戴工作服。
(2)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定期检查工作服的完好程度,发现破损、污渍等问题,应
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若工作服损坏,应及时更换,不得穿着破损的工作服上岗。
4. 员工违规处理:
(1)员工违反本制度规定,未按规定穿戴工作服的,一经发现,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立即改正。
(2)员工故意损坏、污损工作服的,将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1. 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另行规定。
3. 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生产车间的安全生产秩序。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3篇)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根据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要求和建议:1. 头部装备:员工应佩戴安全帽,以保护头部免受可能的撞击、坠落物或其他伤害。
帽子应适合头部并正确佩戴。
2. 眼睛和面部保护:在需要的情况下,员工应戴上适当的眼镜或面罩,以防止眼睛受到颗粒、化学物质或其他危险物质的伤害。
3. 身体保护: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和需求,员工应穿戴适宜的服装,如长袖衬衣、长裤、防护服等,以保护皮肤免受可能的刺激、损伤或疾病影响。
4. 手部保护:员工应戴上适当的手套,以保护双手免受可能的划伤、化学品侵蚀或其他伤害。
5. 脚部保护:员工应穿戴安全鞋或防护靴,以保护脚部免受可能的跌落物、刺伤或压力等伤害。
6. 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的结果来确定。
7. 员工应定期检查和更换破损或损坏的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保护功能。
8. 员工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流程,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装备,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注意力。
9. 进入生产区域前,员工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10. 公司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区的安全设施和装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总之,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旨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预防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2)一、总则1、为加强公司生产区人员着装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员工安全作业行为,确保公司生产作业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云南曲靖麒麟焦化有限公司员工进入生产区的着装规范管理。
二、着装规定1、云南曲靖麒麟焦化有限公司员工进入生产区必须穿工作服;2、进入装置、现场着装必须穿工作服(长袖)、工作鞋和戴安全帽。
在操作室、休息室、办公室、值班室内可不戴安全帽。
巡检(包括在机泵房内巡检)和室内现场作业必须戴安全帽。
安全帽必须系紧帽带,长袖工作服不得卷袖;3、员工进入作业现场工作服穿着必须做到“三紧”,即袖口紧、领口紧、下摆紧;4、进入现场必须穿合格的工作鞋。
厂区员工着装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厂区管理,提高企业形象,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厂区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人员等。
第三条员工着装应遵循整洁、大方、得体的原则,以展现良好的职业形象。
第二章着装要求第四条员工工作期间必须穿着统一的工作服,不得穿便装、休闲装、运动装等。
第五条工作服应保持整洁、干净,不得有破损、污渍、褪色等现象。
第六条工作服应按岗位要求穿着,不得随意更换、改装。
第七条女员工不得穿着过短、过透、过紧的衣物,不得佩戴过大的饰品。
第八条男性员工不得穿着过短、过紧的衣物,不得佩戴过多的饰品。
第九条员工不得在工作期间穿着拖鞋、凉鞋、高跟鞋等不符合工作要求的鞋子。
第十条员工不得在工作期间穿着白色、黑色以外的颜色工作服。
第三章着装检查第十一条各部门负责人应负责本部门员工的着装检查工作。
第十二条每日上班前,员工应自觉接受部门负责人的着装检查。
第十三条部门负责人对不符合要求的员工应予以纠正,并对屡次违反者进行通报批评。
第四章着装奖励与处罚第十四条对遵守本制度,着装整洁、得体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制度,着装不整洁、不规范的员工,予以批评教育,并按以下规定予以处罚:1. 第一次违反,给予口头警告;2. 第二次违反,给予书面警告;3. 第三次违反,给予罚款50元;4. 第四次违反,给予罚款100元;5. 第五次违反,给予警告并停工一天。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厂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厂区员工着装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员工着装,提高企业形象,确保安全生产。
请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厂区良好的工作秩序。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进入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范本人员着装是生产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着装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
为了规范生产区人员的着装,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生产区人员着装安全管理规定范本,供参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区人员的着装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入生产区工作的人员,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访客等。
第三条生产区人员的着装应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遵守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四条生产区人员的着装安全管理涉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服装、鞋帽、劳动保护用品等。
第二章人员着装要求第五条生产区人员的着装要求应符合以下标准:1.服装应整洁、合身、无明显破损,并具备一定的防护性能;2.服装颜色应与工作环境相对应,不宜过于鲜艳;3.禁止穿着太长、太宽松或太紧身的服装,确保工作安全;4.鞋子应舒适、防滑、耐磨,禁止穿着拖鞋、高跟鞋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鞋子;5.帽子应符合工作要求,保护员工头部安全;6.临时工应配备统一的工作服,标明临时工字样,方便区分;7.妇女员工需注意着装合理性,避免影响工作安全和工作效率。
第三章劳动保护用品第六条生产区人员在工作时应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工作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罩等。
第七条生产区人员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得脱离岗位或擅自摘掉。
第八条生产区人员应定期检查劳动保护用品的状况,并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产品。
第四章工作环境第九条生产区人员应遵守工作环境的相关要求,不得随意更改或私自搬动设备和物品。
第十条生产区人员应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定期清理工作区域杂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十一条生产区人员禁止在工作区域吸烟、吃零食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行为。
第十二条生产区人员在工作时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擅自玩手机、听音乐等行为,以免影响工作安全。
工厂车间着装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工厂车间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维护工厂车间的正常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所有车间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确保员工着装规范,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第二章着装要求第四条员工进入车间必须穿着符合规定的服装,服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 工作服:工作服应选用耐磨损、耐高温、不易起球、易于清洗的材料制作,颜色为统一规定的安全色,以便于辨识。
2. 防护服:从事特殊岗位工作的员工,如焊接、切割、高温作业等,必须穿着相应的防护服。
3. 防护鞋:所有员工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鞋,如防滑鞋、绝缘鞋等。
4. 安全帽:从事高空作业或进入有潜在危险区域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5. 护目镜:从事可能产生飞溅物或有害物质作业的员工,必须佩戴护目镜。
6. 防尘口罩:从事粉尘作业的员工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7. 手套:从事机械操作或需要接触化学品等作业的员工,必须佩戴适当的手套。
第五条着装注意事项:1. 工作服应保持整洁,无破损,不得擅自修改或拆改。
2. 防护服、防护鞋、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应完好无损,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 着装时应避免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如手机、钥匙等,以免影响操作或造成安全事故。
4. 进入车间前,应检查自身着装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安全。
第三章着装管理第六条员工着装管理由车间主任负责,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 定期检查员工着装情况,确保员工按照规定穿着。
2. 对违反着装规定的员工进行教育、纠正,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
3. 配备充足的防护用品,保证员工能及时更换损坏的防护用品。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着装规范意识。
第七条员工着装管理责任:1. 员工应自觉遵守本制度,按要求着装。
2. 员工发现他人违反着装规定时,应予以制止或报告车间主任。
3. 员工对违反着装规定的行为有监督、举报的权利。
第四章奖惩第八条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着装规范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车间工作着装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员工在车间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树立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员工。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二章着装要求第四条员工进入车间必须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工作服应具备以下要求:1. 工作服材质应具备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防静电等特性;2. 工作服颜色统一,便于辨识;3. 工作服款式符合车间作业需求,便于操作;4. 工作服应佩戴公司标志,体现企业形象。
第五条员工应根据车间作业性质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眼镜、耳塞、防护鞋等。
第六条女员工进入车间不得佩戴首饰、手表、耳环等饰品,以防发生意外。
第七条员工不得穿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服装进入车间。
第八条员工不得穿着个人衣物进入车间,如运动服、休闲服等。
第三章着装管理第九条公司统一采购、分发工作服,员工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修改、损坏或转借他人。
第十条工作服的清洗、晾晒、熨烫等事宜由员工自行负责。
第十一条工作服如有破损、脏污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或清洗,确保工作服整洁。
第十二条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回收由车间负责人负责管理。
第十三条新员工入职时,应接受车间着装及防护用品的培训,了解相关安全知识。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十四条凡严格遵守本制度,工作服穿戴整齐、防护用品使用得当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五条凡违反本制度,未按规定穿戴工作服或使用防护用品的员工,一经发现,将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罚:1. 警告:首次违反,给予口头警告;2. 罚款:再次违反,给予罚款;3. 暂停作业:情节严重者,暂停作业,直至整改合格;4. 解除劳动合同:屡教不改者,可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八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第六章特别说明第十九条本制度所涉及的安全要求及着装标准,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制定。
车间穿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企业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员工的工作服装穿着。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员工在遵守制度的同时,享有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
第二章工作服装要求第四条员工应穿着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的工作服装,工作服装应具备以下要求:1. 防尘、防水、防油、耐磨损;2. 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便于操作;3. 颜色统一,具有辨识度;4. 符合公司企业文化。
第五条男女员工工作服装款式应有所区别,女员工工作服装应避免过于紧身、透肉等不适宜的款式。
第六条工作服装的材质应符合以下要求:1. 防静电、阻燃、透气;2. 不含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3. 符合环保要求。
第三章工作服装的发放与维护第七条公司为员工提供统一的工作服装,员工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损坏或擅自改造。
第八条工作服装的发放与回收:1. 新员工入职后,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岗位要求发放工作服装;2. 员工离职或因工作需要更换岗位时,应将工作服装归还公司;3. 工作服装如有损坏,员工应及时报告,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更换或赔偿。
第九条工作服装的清洗与维护:1. 员工应定期清洗工作服装,保持服装整洁;2. 污染严重的工作服装应及时清洗或更换;3. 工作服装如有破损,员工应及时修补或更换。
第四章工作服装的更换与补充第十条工作服装的更换:1. 公司根据生产需要和员工工作年限,对工作服装进行定期更换;2.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如因特殊原因导致工作服装损坏,可申请更换。
第十一条工作服装的补充:1.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如需额外工作服装,可向人力资源部门申请;2.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批准补充工作服装。
第五章奖惩措施第十二条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维护公司形象、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公司将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十三条对违反本制度、损坏工作服装、影响生产秩序的员工,公司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加强电子无尘车间员工的劳动保护,规范公司员工工作服装的管理,树立好公司的企业形象,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工作服的申请、申购、保管、发放及进入生产车间所有人员日常穿着的管理。
3、进入车间行为及着装规范
3.1在进入车间前,必须更换指定的工作鞋,将个人的鞋子放在更衣室指定鞋柜内锁好。
工鞋只
能在指定区域内穿着(见本规定第6条着装范围)。
工鞋穿着端正,不能当拖鞋穿着。
3.2员工根据岗位不同(详见本规定第4条)在指定更衣室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并佩戴防静电帽方可进入车间。
指定更衣室包括:员工更衣室及参观通道南首缓冲区。
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着防静电服、戴防静电帽,其中芯片车间必须穿着指定无尘服(洁净服)。
在生产车间以外的区域可穿着普通工作服。
3.3防静电服(上衣)、\防静电帽穿着要求:(详见附图1)
拉链需拉至领口,粘扣扣齐、抚平,禁止敞穿;
袖口处不得翻折,内部衣物不得外露;
左臂侧兜内禁止放置笔以外的物品,防静电下摆口袋禁止放置除工作证外的其他物品。
防静电帽端正戴好,帽檐不能上翻。
3.4无尘服(洁净服)穿着要求:(详见附图2)
无尘服穿戴需遵循“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八字顺序原则。
工服不能敞穿,遵循外衣遮盖帽子、口罩遮盖口鼻、手套遮盖手臂(橡胶手套)的三遮盖规范;
帽子要戴端正、头发、耳朵要包在帽子里,披肩包在衣服内;
袖口处不能翻折,内部衣物不得外露;
左臂侧兜内禁止放置笔以外的物品。
无尘服仅允许在芯片车间穿着。
3.5普通工服穿着要求:(详见附图3)
拉链拉至领口,衣领外翻抚平,不得站领穿着,禁止敞穿;
工服纽扣均需扣好、抚平,禁止将袖口翻折;
工服口袋内可放置笔、工作证等,禁止放置其他杂物。
3.5作业期间严禁化妆,严禁佩戴耳钉以外的耳饰等。
芯片车间岗位作业期间禁止佩戴戒指等首饰,以免划伤物料;
3.6禁止穿着吊带式衣服、裙子、短裤等上班;
3.7工服及防静电工服外禁止佩戴任何金属或塑胶制品;
3.8刘海不能遮眼,长发需束起。
穿防静电服及防静电帽需将刘海、长发都挽至防静电帽内,头发不外露,肩上不能有落发。
防静电帽外不允许佩戴发夹等饰品。
3.9接触产品的岗位生产操作时需戴防静电手套、指套、橡胶手套等。
3.10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物品(如食品等)进入车间,每天更换工服完毕应自检。
4、根据岗位不同,需穿戴不同颜色防静电服及防静电帽:
5、着装范围
●表示该工作服仅可在指定区域穿着,且该区域内仅允许穿戴对应衣物。
Δ芯片车间只能穿着无尘服及配套工鞋,且该工服只能在芯片车间穿着。
6、工服、工鞋需勤清洗、勤更换,保持仪容端正、整洁。
7、凡如上述第4条中人员岗位变动,需在岗位变动前领取新岗位对应颜色的防静电服,并将
原防静电服及防静电帽洗净退回。
8、外来人员进入生产车间,需由相关部门引领,在参观通道南首穿着防静电服及鞋套方可进
入。
附图1防静电工服穿着规范示意图
附图2 无尘服(洁净服)穿着规范示意图
附图3普通工服穿着规范示意图
附图1 防静电服(上衣)、防静电帽着装规范示意图
附图2 无尘服(洁净服)着装规范示意图
防静电帽端正,帽檐不能上翻
工鞋保持洁净,不能当作拖鞋穿着
下摆口袋内不得放置工作证以外的物品
刘海、长发束起至防静电帽内
袖口平整,不得翻折、不能外露其他衣物
拉链拉至领口,并将粘扣粘齐抚平
除耳钉外禁止佩戴其他耳饰
左臂侧兜内不放置笔以外的东西
附图3 普通工服着装规范示意图
长发束起
袖口和下摆两侧纽扣扣好
衣领外翻平整,不能站领穿着
口袋上盖平整扣好,口袋内不放置笔、工作证以外的物品
除耳钉外禁止佩戴其他
康熙手类
拉链拉至领口处,上下纽扣扣好
左臂侧兜内不放置笔以外的物品
工鞋保持洁净,不能当作拖鞋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