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邶风 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泉水》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泉水》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邶风·泉水》先秦:佚名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舝,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译文】泉水汨汨流不息,还是回归入淇水。
怀念卫国我故乡,没有一天不在想。
同来姬姓好姐妹,且与她们来商量。
回想当初宿泲地,摆酒饯行在祢邑。
女子出嫁到别国,远离父母和兄弟。
临行问候我姑母,还有众位好姊妹。
如能回乡宿在干,饯行之地就在言。
车轴上油插紧键,直奔故乡跑得欢。
疾驰速奔回到卫,不会招来甚后患?我是思绪在肥泉,声声叹息用不休。
再想须城与漕邑,我的忧伤无尽头驾着马车去出游,借此排解我忧愁。
【赏析】此诗第一章“毖彼泉水,亦流于淇”两句,用泉水流入淇水起兴,委婉道出自己归宁的念头。
这两句与《邶风·柏舟》首二句“泛彼柏舟,亦泛其流”同用“彼”、“亦”两字起调,文情凄惋悱侧而不突兀,由此点出诗题——“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自己魂牵梦绕着卫国,但如今故国人事有所变故,自己想亲往探视而根据礼仪却不能返卫,深感无限委曲,内心焦急难奈。
作为一个女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姐妹,由此引出“娈彼诸姬,聊与之谋”两句。
主人公想找她们倾诉苦衷,希望她们能够为自己出个主意,想条妙计,即便无济于事,也能够稍解胸中的郁闷,聊以自慰。
第二章和第三章均承接第一章而来,用赋法铺写虚景,表达自己对卫国真挚深切的怀念。
第二章写作者欲归不得,却去设想当初出嫁适卫之时与家人饮饯诀别的情景。
如今物换星移,寒暑数易,家人近况无由获知,颇令自己牵挂,归宁的念头更加坚定笃实。
第三章好像与第二章重复,但却是幻境中再生幻境,设想归宁路途上的场景,车速之快疾与主人公心情之迫切相互映发衬托。
速去速回,合情合理,但最终仍不能成行,“不瑕有害”一句含蓄蕴藉。
诗经国风邶风荡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荡赏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类诗。
其中,国风是描写早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诗歌。
邶风是国风中的一个重要篇章,通过描绘邢都邶城的风景、风俗和思想感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面貌和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对邶风进行赏析,探讨其主题、诗意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邶风中的诗歌常常以叙事的方式,通过对具体生活的描写,抒发朴素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体验,传达了对人生、爱情、友谊以及政治权力的不同理解。
在邶风中,可以看到尊重自然、尊重人性、追求真理和正义的思想内涵。
首先,邶风以自然景观作为背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比如《静女》一诗中,“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描绘了一位静静坐在竹林中的少女,她的出现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觉。
这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描绘,既突出了自然的美好与安宁,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其次,邶风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强调了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
比如《采葛》一诗中,“采采葛之萋萋兮,未见君子之面”,表达了诗人对于心心念念的朋友未能相见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写友情和爱情的深情表达,邶风中的诗歌增添了人文情怀,也凸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纯粹和珍贵。
此外,邶风还探讨了政治权力和社会伦理的关系。
比如《卷耳》一诗中,“卷耳圃中,亦无祸心”,展现了一个贤德的国君克制自己的力量,保护人民,治理国家。
这种对于正直和贤明统治的赞美,凸显了邶风中对于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邶风的诗歌经过了数千年的传承和鉴赏,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以朴实、真挚的表达方式,开创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写作风格,对后世山水诗、爱情诗等文学类型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同时,邶风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观念,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邶风作为诗经国风的重要篇章,通过对邢都邶城的描绘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赞美和思考。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赏析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国风》是一部描写国家各地的民生百态、风土人情的诗集。
其中之一《邶风·静女》是一首描写静谧女子的诗歌,下面就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邶风·静女》共分为两章,每章三句,围绕着静谧女子的形象展开描写。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章: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乱世,各国争霸,纷争不断。
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邶国却有一位静谧的女子。
诗中使用了“静”、“德”等词语来形容女子,给人一种纯朴、善良的感觉。
首句“静女其姝,巷无宿娃”一开始就展示了女子的美貌和端庄。
她不同于其他女子,独自一人居住在巷子里,不与俗世沾染。
在第二章中,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品性和修养。
“照之以日,不可以琢玉”,这句话无疑是对女子品性高尚的赞美。
即使将她与最稀贵的玉石相比,也显得略显不足。
这种赞美展示了女子的高贵和异常,她有着与众不同的灵魂和修养。
最后一句“假而寐之,不果躬之”,揭示了女子独立自主的内心。
她即使接受了别人的赞美和称颂,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本真。
她宁愿保持自己的宁静,不愿屈从外界的诱惑。
这种独立的精神,让她在混乱世道中仍然保持了她独特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静谧女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独立、正直、高贵的女性形象。
这种形象与时代背景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宁静、纯洁的感受。
诗人通过对女子的赞美,表达出对纯洁善良品性的向往,也透露出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总之,《邶风·静女》是一首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独立、高贵、正直的女性形象。
诗中没有章节之分,每一句话都是对女子的精准描摹,使整首诗达到了简洁而生动的表达效果。
这种描写方式清新简洁又不失深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女性高尚品德的推崇和向往,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批判。
诗经中邶风的赏析
诗经中邶风的赏析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包含了唐代以前各时期的诗歌作品。
其中,邶风是诗经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描绘了周朝时的风俗习惯、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本文将对诗经中的邶风进行赏析,旨在通过解读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揭示诗经作为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首邶风《击鼓》。
这首诗以描绘周朝的战争场景为主题,通过鼓声的起伏来表现人们的紧张与战争的残酷。
诗中写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这几句诗以鼓声为引子,饱含激荡人心的氛围。
作者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与人们的英勇表现,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和平的向往。
第二首邶风是《京台》。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人们对京城的景仰与美好的向往。
诗中写道:“京有北门,青草生维。
”这句诗通过描绘京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城的美好寄托和向往。
诗的意境清新雅致,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的心情。
接下来是一首题为《无衣》的邶风。
这首诗以描绘贫穷落魄的形象为主线,呼吁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诗中写道:“无衣无裳,何以与裳?”这几句诗通过对贫困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贫困者困境的同情与呼吁社会关注的态度。
诗歌通过简练而深入地描写,凸显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与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关切。
最后一首是《笾豆》。
这首诗以描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为主题,生动地展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
诗中写道:“笾豆之豕,斯皆有之。
”这几句诗通过描绘食物的丰盛与豪华,突显了诗歌中人物的财富与享受。
诗歌以鲜明的画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邶风通过对不同主题的描绘,展现了周朝时期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情感体验。
从《击鼓》中战争的残酷与对和平的向往,到《京台》中对京城的景仰与向往,再到《无衣》中对贫穷落魄者的关切,最后到《笾豆》中展现的财富与享受,每一首诗都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境,展示了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揭示了古代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代表了当时文化的高度成就。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赏析:
孙子仲:当时卫国的`元帅。
平:《集传》:“平,和也。
合二国之好也”。
有说当时陈、宋二国作乱,孙子仲平之则“平”应为“平伏”,或不战而使蕃国归顺,并不是两个平等的国家缔结和盟。
孙子仲当时是“天子师”的出兵,不是卫国战争。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传》:“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笺》:“不还,谓死也,伤也,病也。
今于何居乎?于何处乎?于何丧其马乎?”爰音yuan2,即哪里。
契阔:离合。
马瑞辰《通释》:“契当读如契合之契,阔当读如疏阔之阔。
……契阔与死生相对成文,犹云合离聚散耳”。
契即合,阔即离。
成说:《通释》:“成说即成言也。
……《传》训说为数者,盖为预有成计,犹言有成约也。
”即已有约定。
洵(音xun4):远。
信:即“言而有信”的信。
(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极,信、极连读,犹言终古。
按通篇意旨,均不从)
“丧其马”与“不还”相对,马应是比兴,借指宁静的田园生活。
《诗经·邶风·绿衣》的原文和赏析
《诗经·邶风·绿衣》的原文和赏析《诗经·邶风·绿衣》先秦·佚名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译注】绿衣裳,绿色面子黄色的里子。
我心里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停止!①衣、里、裳:上曰衣,下曰裳;外曰衣,内曰里。
②曷:何。
维:助词。
已:止【赏析】文学,悼亡诗作为诗歌的题材应该始于潘岳,他本来就是写哀伤诗的高手,悼亡诗在他手中已经成熟。
此后,悼亡诗几乎历代皆有,其中最为的属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
宋代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悼念亡妻,更是泣人泪下。
明代吴梅村为悼念亡妻而写的《追悼》,也是一首情真意切的好诗。
追朔其源头,《绿衣》应该是悼亡诗的始祖。
绿色的衣服,黄色的衣里,诗人反复吟唱“绿兮衣兮,绿衣黄里”,表明他不止一遍地在翻看亡妻的衣服。
所谓物是人非,那些沾染着故人体温的衣服还在,而人却永久地离开了,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大概就是物是人非带来的吧。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对妻子的怀念不会停止,心中的忧伤就摆脱不了。
第三章写诗人想到妻子平常对他在一些事情上的规劝,使他避免了许多过失。
第四章说天气寒冷之时,还穿着夏天的衣服,自己还没有养成照顾自己的习惯。
他深深觉得妻子是其他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所以,他对妻子的思念,他失去妻子的悲伤,都将是无穷尽的。
扩展阅读:邶风简介在《国风》中,《邶风》的风格是很独特的,《孔子诗论》第二十六简云:“《邶柏舟》,闷;《谷风》,鄙。
”第二十七简云:“《北风》,不继人之怨。
”指出《《邶风》令人“闷”的感觉,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邶是武庚的封地,让纣王之子仍管理殷商之民,其官僚所属,特别是乐师之属也当为其旧。
这群人目睹了殷商覆亡这天坼地崩的巨变,也清醒的知道其灭亡的原因。
于今又见武庚之乱政,其亡国的深悲巨痛,回天无力的种种忧愤,化而为诗,自然就别具一番低回忧戚之情,吞吐绵缠之貌。
《国风·邶风.简兮》全文解释及赏析
《国风·邶风.简兮》全文解释及赏析《简兮》,《诗经、邶风》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六句。
是一首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由于卒章词语隐约、意象朦胧,所以全诗旨趣要眇难测。
全诗四章,第一章写卫国宫廷举行大型舞蹈;第二章写舞师武舞时的雄壮勇猛;第三章写他文舞时的雍容优雅、风度翩翩;第四章是这位女性情感发展的高潮,倾诉了她对舞师的深切慕悦和刻骨相思。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题解:审美与寻求知音【原文】简兮简兮(1),方将万舞(2)。
日之方中(3),在前上处(4)。
硕人俣俣(5),公庭万舞(6)。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7)。
左手执籥(8),右手秉翟(9)。
赫如渥赭(10)公言锡爵(11)。
山有榛(12),隰有苓(13)。
云谁之思(14),西方美人(15)。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释】(1)简;鼓声。
(2)方将:将要。
万舞:一种大规模的舞蹈,分为文舞、武舞两部分。
(3)方中:正中。
(4)在前上处:在行列前方。
(5)硕人:身材高大魁梧的人.俣俣:大而美的样子。
(6)公庭:国君朝堂之庭、(7)辔(pei):马缰绳。
纽:用丝织成的宽带子(8)籥(yue)古时一种管乐器的名称。
(9)秉:持。
翟(di)野鸡尾巴的毛。
(10)赫:红色。
渥:厚。
赭(Ze):红褐色的土。
(11)公:指卫国国君。
锡:赐。
爵:古时的酒器。
(12)榛:树名,一种落叶乔木,果仁可食。
(13)隰(Xi):低湿的地方。
苓:药名。
(14)云;语气词.没有实义。
(15)西方美人:指舞师。
【译文】鼓声咚咚擂得响,舞师将要演万舞。
日头高照正当顶,舞师正在排前头。
身材高大又魁梧,公庭里面当众舞。
强壮有力如猛虎,手执缰绳真英武。
左手拿着六孔笛,右手挥动雉尾毛。
面色通红如褐土,国君赐他一杯酒。
榛树生长在山上,苦苓长在低湿地。
心里思念是谁人,正是西方那美人。
西方美人真英俊,他是西方来的人。
【读解】一位旁观者,以赞赏的目光欣赏一位舞蹈者的英姿,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诗经《国风·邶风·简兮》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简兮》原文译文赏析《国风·邶风·简兮》先秦:佚名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
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
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译文】鼓声擂得震天响,盛大万舞要开场,正是红日当空照,舞蹈领队站前方。
舞师健壮又英武,公庭上面演万舞。
动作有力如猛虎,手握缰绳似丝足。
左手拿着龠管吹,右手野鸡翎毛挥。
红光满面像赭涂,公侯连说快赐酒。
高高山上有榛树,低田苍耳绿油油。
心里思念是谁人?四方舞师真英武。
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从西方来呀!【赏析】《简兮》一诗的主题,旧说是讽刺卫君不能任贤授能、使贤者居于伶官的诗,如《毛诗序》、朱熹《诗集传》、方玉润《诗经原始》、吴闿生《诗义会通》等均持此说。
而今人多以为《毛诗序》不足征,纷出新解。
邓荃《诗经国风译注》认为是描写舞女辛酸的诗歌,翟相君《诗经新解》却考定诗中舞者为庄姜,此篇是讽谕卫庄公沉湎声色的作品。
案据诗中所用“山有榛,隰有苓”这一隐语,可知有关男女情思,所以余冠英《诗经选》、高亨《诗经今注》、袁梅《诗经译注》等认为是卫国宫廷女子(贵族妇女或一般侍女)赞美、爱慕舞师的诗歌,此说可从。
最后一章的低回缠绵之气与前三章所描写的豪迈壮阔气象反差极大,疑为错简。
然古代一直这么错下来,以误区当真境,亦无不可。
全诗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第四章,吴闿生《诗义会通》曾引旧评说“末章词微意远,缥缈无端”,这一章用朦胧的意象和晦涩的隐语将这位女性绵邈低徊的相思展示无遗。
诗歌用“山有榛,隰有苓”托兴,根据《诗经》中其他七处“山有……”“隰有……”对举句式的理解,此处是以树隐喻男子,以草隐喻女子,托兴男女情思,引出下文“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西方美人”,旧说多附和曲解,诗意因此玄之又玄。
在诗中,“西方美人”乃是指舞师,其例一同于屈原用美人代指楚王。
诗经邶风赏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遗。肄(yì):辛劳。 塈:爱。
主题:弃妇诗 讽喻诗
艺术特色:结构上,三怨三诉。 人物刻画上,重点突出,正反结合。 比、兴的多处运用。 悲剧美的效果。 与《诗经·卫风·氓》《乐府民歌·有所思》的比较。源自一点思考:女性的价值定位。
《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葑:蔓菁也。叶、根可食。菲:萝卜之类。荼(tú):苦菜。荠:荠菜。
畿(jī):指门槛。
湜湜(shí):水清见底。沚(zhǐ):止。
逝:往。 梁:拦捕鱼而筑的石堰。笱:竹编的捕鱼具。 阅:容纳。 恤(xù):忧念。
慉(xù):好,爱悦。 德:好意,善心。
育:长。鞠:穷。生,《郑笺》中说“生,谓财业也” 洸(ɡuānɡ):动武打人。溃(kuì):怒貌。既:尽。诒:
··
《 诗 经
邶 风
谷 风 》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诗经》之《国风·邶风·谷风》赏析
【 仙泉 赏析 】
弃妇 可怜 ,男人可恨 。宜其 室家的女子 ,为何 结局如 此悲惨 ?难 道仅 仅是男 人喜新厌 旧?爱情如何保鲜 ,这是一个 千古话题 。 从 相爱到仇 敌 ,这就是婚 姻的必然?可 以想象 ,那个 新嫁娘很可 能不久也会 被嫌弃 。责任 在男方 ,男人就是怪物 ,不可理喻 。
就其 深矣 ,方之舟 之 。就 其浅 矣 ,泳之游 之 。 何有何 亡 ,黾勉求 之 。凡 民有 丧 ,匍 匐救 之 。 不我 能懵 ,反 以我 为雠 。既 阻我德 ,贾用 不售 。
昔 育 恐 育 鞠 ,及 尔 颠 覆 。 既 生 既 育 ,比 予 于 毒 。 我 有 旨蓄 ,亦 以 御 冬 。 宴 尔 新 昏 , 以 我 御 穷 。
深水 摆渡 浅水摆 平 。
大 事小情 无论如 何 , 我千方 百计去做 成 。
眼看苦 尽甘来 幸福 在望 , 你 居然把 我 当毒虫一 样嫌 弃 。 我费心储 存 了好 多美食 ,
准备抵 御严 寒的冬 季 。
你反 而翻脸 无情暴 跳如雷 。 像 亲人一 样那样 亲密 。
第一版报 眼发表署名评论 < 1 9 9 7随想 》。出版文集 《 理性与情感 》、 《 思无 邪 》,诗集 《 诗 海扬帆 >。现供职于央视 电视传播研 究部。
诗经 之 国风 - 邶风 ・ 谷风 赏析
【 原文 】
习 习谷 风 , 以 阴 以 雨 。 黾勉 同 心 , 不 宜 有 怒 。
赵 仙 泉
黧
业攻读硕 士学位 ,1 9 8 7年毕业 后到华 中理 T大学 ( 今华 中科技大学 )中文系任教。 1 9 9 3年 考入 中国人 民大学新 闻学院攻读 博士学位 ,1 9 9 6年毕业 分配到 中央 电视 台新闻采访部 担任 记者编辑 。曾在 内蒙古 广 电局挂任局长助理 。 获“ 全国广 电百优理论 人才” 称号 。 新 闻论 文《中 国新 闻对 外报道 的文化策略 》获中国新 闻奖 二等奖。曾于 1 9 9 7年 1 2月 2 8日在 《 人 民日报 》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赏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的国风部分承载着当时社会风貌和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其中之一的《邶风·击鼓》,可谓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抒情诗歌,通过对击鼓的描写,展现出了古代战争时期的壮烈场景,同时也蕴含着人民智慧与勇气的讴歌。
下面将对《邶风·击鼓》进行赏析。
《邶风·击鼓》共分为三节,分别是上、中、下篇。
作品没有明确的引子,篇幅也较短,但通过简约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加凝练,富有感染力。
上篇以“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为开头,直接点明了歌谣的中心内容。
诗歌以击鼓为引子,传达出威武雄壮的氛围。
通过“踊跃用兵”的描写,展示了当时战争氛围的热烈与残酷。
中篇以“车既载矣,马4 之集矣,弓既张矣”开始,逐步展现出战争的准备过程。
通过对车、马、弓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军队的整装待发。
接着,“牵马悠悠,策服4 弓5”,作者用词简单明了,将士兵在战场上已经准备就绪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胡为乎漆其货?胡为乎曰之将之?”这两句话给人以冷峻的感觉,表达出人民对战事决战的渴望。
下篇以“策勉强矣,胡为乎其来善兮?”为本篇开头,通过“策勉强”的描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
接着,“胡为乎其来偁⑵“”一句,更加突出了人们对于胜利的向往。
最后两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揭示了古代民族精神中的忠诚与崇高,赞美了英雄豪杰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决绝与悲壮。
通过诗人对战争场景的真实刻画,传达了古代人民对于保家卫国的热忱与追求。
《邶风·击鼓》以其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威武氛围。
诗人通过对鼓击、战马、弓箭等元素的描绘,生动地再现了古代战场的狼烟四起。
同时,通过对士兵意志、女性情感的颂扬,彰显出英雄与爱情在古代社会的特殊地位。
《邶风·击鼓》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成为了古代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
通过对古代战争氛围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忠诚、勇气和顽强精神,无疑是一首展示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赏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国风部分是反映古代社会风俗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一首名为“邶风”的诗歌,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繁华和乐观心态。
本文将对《邶风》进行赏析,探讨其内容、形式和意义。
《邶风》是诗经中的一篇风雅之作,通过描绘邶国的风景和人民的生活,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诗中以描述而非抒情的方式展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诗歌描绘了邶国的繁华景象。
诗中提到:“彼其之子,邓乃烝烝。
宜其室家,乐其妻子。
”这句描述了邶国子民过着富足幸福的生活,他们家庭和睦,妻子快乐。
这种描绘展示了邶国的繁荣景象,以及人民的生活富裕和幸福。
其次,诗中还描述了邶国的文化活动。
诗中提到:“邶姜采葛,言维韦兮。
邶狄采薪,言维芸兮。
”邶姜和邶狄分别采集着葛藤和柴草,这暗示着邶国人民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
同时,通过描写这些细节,诗人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
此外,诗中还有对邶国人民的赞美与祝愿。
诗中提到:“宜尔子孙,振于邶都。
宜尔子孙,休维百柁。
”表达了对后代子孙兴旺发达的期望。
这种赞美和祝愿体现了古代人民的乐观心态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诗经国风中的邶风以其描绘的细腻和深刻的意境使人叹为观止。
通过对邶国的描绘,诗人展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繁华景象、文化活动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这首诗不仅启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更展现了人民信心满满、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的乐观心态。
诗经国风邶风的赏析到此结束,通过对其内容、形式和意义的剖析,我们对这首古代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和赏析古代文学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有关《诗经邶风击鼓》原文及赏析诗人哀叹与爱人远隔不能相聚,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兵役的怨恨。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诗经·邶风·静女》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对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邶风·静女》赏析。
《诗经·邶风·静女》赏析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文学艺术价值最高,思想意义最深远,内容最丰富,反映当时社会最真切的是“风”,亦称“国风”或“十五国风”;特别是反映青年男子爱情生活的诗,在“国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些诗大多数是民歌,一般来说都充满了诚挚、热烈、纯朴、健康的感情,《邶风·静女》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静女》这首诗写的是一对青年恋人,相约在城隅相会的有趣情景,它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展示了青年男女恋爱生活的诗画场景,极具特色。
全诗是模拟男孩的口吻,采用的是第一人称手法写成的,说是“我”接到了一个淑静美丽的姑娘的密约,邀“我”到人烟稀少的城边约会。
“我”兴冲冲如时而至,来到约定的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心爱的姑娘,正在焦急之时,发现心爱的姑娘,是故意和“我”捉迷藏。
心爱的姑娘见“我”心神不定,抓耳挠腮,赶忙现身,而且送给“我”彤管茅草,使我心喜异常……,诗很短,情节也不复杂,然而写出了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密约相会的全过程,表现了男青年在等待恋人的急迫和相见时的欢娱,诗歌通过戏剧性的情节,把静女的天真活泼和顽皮之状,男孩的憨厚、纯朴和痴情,表现得惟妙惟肖、鲜活动人。
诗分三章,第一章写男青年赴约等候时的急迫心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文静,娴淑的少女。
“姝”,容貌漂亮的女孩。
“俟”,等候,等待。
“城隅”,城边的角落。
《国风·邶风.静女》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国风·邶风.静女》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静女题解: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原文】静女其姝1,俟我於城隅2。
爱而不见3,搔首踟蹰4。
静女其娈5,贻我彤管6。
彤管有炜7,说怿女美8。
自牧归荑9,洵美且异10。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1.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
"姝(shū书):美好。
2.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3.爱而:隐蔽的样子。
4.踟躇(chí chú池除):徘徊不定。
5.娈:面目姣好。
6.贻(yì义),赠。
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
7.炜(wěi伟):盛明貌。
8.说怿(yuè yì月义):喜悦。
9.牧:野外。
归:借作"馈",赠。
荑(tí提):白茅,茅之始生也。
象征婚媾。
10.询:实在,诚然。
异,特殊。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旁。
视线遮蔽看不见,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新笔红笔管。
鲜红笔管有光彩,爱她姑娘好容颜。
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赏析一】扬之水:《静女》是一首很美的诗,意思并不深,却最有风人之致。
但是因为诗里有了城隅,有了彤管,解诗者便附会出后宫,牵缠出女史,引申出许多与诗毫不相干的故事。
如果把历来解释《静女》的意见裒为一编,题作“《静女》外传”,或者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序称:“《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朱熹反序,曰:“此淫奔期会之诗也。
”吕祖谦遵序,曰:“此诗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故述古贤君贤妃之相与。
”林岜的说法则颇含幽默:“自其邪者而观之,则此诗皆相悦慕之辞也。
自其正者而观之,则此诗乃礼法之意也。
”明人韦调鼎说:“此民间男女相赠之辞。
序以为刺时,欧阳公谓当时之人皆可刺,于本文尚有间矣。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谷风赏析诗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国风、邶风和谷风是三种常见的风格。
本文将对诗经中的邶风和谷风进行赏析。
一、邶风邶风是以邶国为背景的吟咏,描绘了邶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
1.1 《邶风·硕人》《邶风·硕人》通过描绘劳作和结婚的场景,展现了邶国人民的生活。
诗人描绘了众多男子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对于劳动的认可和赞扬。
另外,诗中还表达了对于婚姻的祝福,体现了邶国人民对于家庭幸福的渴望。
1.2 《邶风·谷风》《邶风·谷风》是一首关于丧葬礼仪的诗歌,描绘了丧葬仪式中的场景。
诗中描述了哀伤的氛围和人们的悲痛心情,同时也展现了对于逝者的缅怀和怀念之情。
二、谷风谷风是以谷地为背景的吟咏,主要描绘了农耕活动和农民的生活。
2.1 《谷风·白驹》《谷风·白驹》通过描绘牧场上奔跑的白驹,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的自然景色。
诗中形象描绘了白驹奔腾的场景,给人一种疾驰的感觉,并将这种喜悦与盛夏的丰收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于丰收的祝福和庆贺之情。
2.2 《谷风·辞》《谷风·辞》是一首叙事性的诗歌,讲述了一个农民在浇灌水田时遇到了水灾的故事。
诗中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灾难的抵抗,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坚韧精神。
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和对丰收的期待。
三、诗经国风的意义诗经国风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人文关怀诗经国风关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描绘了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
通过对劳动、婚姻、丧葬、农耕等场景的描写,诗经国风体现了人文关怀,体现了古人对于家庭、社会和自然的关注与思考。
3.2 倡导美德诗经国风中的吟咏,不仅仅是对于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于美德的倡导。
在诗中,诗人对于劳动、婚姻、丧葬等方面的描绘,体现了对于勤劳、忠诚、孝道等美德的推崇和讴歌,对于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3 文化传承诗经国风作为古代文化的产物,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经国风邶风采薇赏析
诗经国风邶风采薇赏析诗经《国风·邶风·采薇》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本文将对《国风·邶风·采薇》进行赏析,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意义。
《国风·邶风·采薇》是一首古代诗歌,通过描绘采薇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之情。
整首诗以采薇为线索,通过描述女子采薇的情态和周围环境,展现了作者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先,从艺术表现形式上看,《国风·邶风·采薇》采用了对仗、平韵等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在音韵上富有韵味,有一定的节奏感。
比如,“回车”和“其阴不违”之间的对仗,使得诗歌在语言上更加优美流畅。
此外,诗中运用了插句的方式,起到了衬托和强调的作用。
例如,“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这样的插句将诗歌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
其次,从题材和意义上看,《国风·邶风·采薇》通过描绘采薇者的情感和采薇的过程,寓意着对爱情的追求和人生的美好向往。
诗中女子采薇时的情态、阳光灿烂的环境以及男子含笑的形象,使得这首诗透露出一种愉悦、恬静的氛围。
同时,诗中也隐含着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通过薇的柔美形象来暗示热切的期待和爱情的甜蜜。
整首诗给人一种安详愉悦的感觉,让人沉浸其中。
再次,从诗歌的文化内涵上看,《国风·邶风·采薇》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述的环境充满阳光和自然的气息,与古代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契合。
而通过描绘采薇女子的情态和男子含笑的形象,传递了作者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对完美人生的向往。
这与古代中国文化中对爱情和家庭的重视相符合,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诗经《国风·邶风·采薇》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
诗经第十三篇原文与解析
诗经第十三篇原文与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时期、地区和民族的诗歌作品。
其中第十三篇是一首充满着情感与哲理的诗歌,本文将带您一起欣赏诗经第十三篇的原文,并进行解析。
诗经第十三篇原文:【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邶风:古代音乐的一种形式,源于邶国的民歌。
静女:指温柔害羞的少女。
姝:美的女子。
俟我于城隅:等待我在城隅。
爱而不见:心怀爱慕却没有见到。
搔首踟蹰:抓头发、迟疑不决的样子。
娈:玉佩。
贻我彤管:送给我红色的笛子。
炜:光彩照人。
怿:喜悦、快乐。
归荑:放牧荑(一种植物)。
洵:实在、真正的。
异:与众不同。
匪:不是。
之为美:他们认为她美。
【解析】诗经第十三篇《邶风·静女》通过描绘一位美丽而害羞的女子,抒发了诗人对她的爱慕之情,并借此探讨了美的本质。
诗篇开头,诗人称赞静女姿容美丽动人,并等待着她在城隅的归来。
他深爱着她,却没有机会亲眼见到她,于是焦急地抓着头发,犹豫不决。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静女赠予他的红色笛子。
这支笛子宝石般璀璨,代表着静女的美丽。
这一描写中表达了诗人一直以来对静女的欣赏和相思之情。
诗篇最后两句,诗人表明他认为静女之美并非是外貌上的完美,而是她独特的气质与魅力。
他认为静女与众不同,与其他美人截然不同。
通过这首诗,诗人并没有详细描绘静女的容貌,而是通过表达自己对她的情感来传达她的美丽之处。
这种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外表上,更体现在她的个性与魅力之中。
诗歌以简洁而又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美的独特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静女深深的思念与爱恋之情。
诗经第十三篇《邶风·静女》是一首形容静女美丽的诗歌,通过描绘诗人的爱慕之情,揭示了美的内涵。
这首诗以其清新简约的风格,表达了作者对美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诗经·邶风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第五章
于嗟(xūjiē):吁嗟,感叹词。 阔:分离,久别。 不我:“我不”的倒装结构。 活:生,生存。一说“活”是 “佸”的通假字,相聚。 洵(xūn):久远。一说疏远。一 说孤独。 信:动词,践行诺言,信守诺言。 一说同.“伸”。
背景
《毛诗序》: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 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
起,与《 历
鄘 鄘风 来
卫 》、 对
的 《卫 《
产 风》 邶 生 合在 风
是
》
西
的
周
解
初
读
年
.
六、五、
相悼 燕
思 亡 燕、 诗:诗: 二
雄
子
雉、
泉 水
绿衣、乘舟
凯
风
四、 送柏 别 舟、 诗日
月、
终
风、
谷 风
三、
怨
妇 诗
匏 有 苦 叶、 简 兮、 静 女
二、
爱
情 诗
北 门、 北 风、 新 台
一、 式微旄、怨刺诗 丘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当你哭泣的时候,有人陪你伤心,倾听你诉说,为你抚平凌乱的 发和憔悴的颜容,告诉你明天依旧阳光灿烂;当你笑容明媚的时候, 整个世界都和你一起明媚,而他静静地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你和阳 光一般地灿烂……所有淡淡的日子,其实都是像“空山灵雨”一样, 淡得韵味绵长。
.
.
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第二章
孙子仲:春秋时卫国大夫公孙子仲,后世也称公 孙文仲,鲁隐公四年伐郑统帅。公孙是复姓,子 仲是字,文是谥号。孙子仲是简称。
平:和好。《毛诗正义》:“由卫州吁用兵暴乱, 乃使其大夫公孙文仲为将,而兴兵伐郑,又欲成 其伐事,先告陈及宋与之俱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弃妇诗 讽喻诗 艺术特色:结构上,三怨三诉。 人物刻画上,重点突出,正反结合。 比、兴的多处运用。 悲剧美的效果。 与《诗经·卫风·氓》《乐府民歌·有所思》 的比较。 一点思考:女性的价值定位。
《乐府民歌·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 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 经 邶 风 谷 风 》 · ·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矣。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注释:
习习(sà):象声词,和舒貌。一说风连绵不断的样子。 谷风:东风,生长之风。或来自大谷里的风,为盛怒之风。 黾(mǐn)勉:努力,勤奋。 葑:蔓菁也。叶、根可食。菲:萝卜之类。荼(tú):苦菜。荠:荠菜。 畿(jī):指门槛。 湜湜(shí):水清见底。沚(zhǐ):止。 逝:往。 梁:拦捕鱼而筑的石堰。笱:竹编的捕鱼具。 阅:容纳。 恤(xù):忧念。 慉(xù):好,爱悦。 德:好意,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