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认识摘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必然要求在分配领域中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而市场经济模式要求实行按生产要素,以及其它多种分配方式。所以在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割,将二者结合对当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延伸;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面就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进行一下分析。

1、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所以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这同时是我国经济的明显特征,如果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而以其它的分配方式为主体,那势必会影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经济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在商品经济中,人们通过劳动来生产商品,劳动构成了商品价值的绝大部分,只有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将劳动的量确定下来,商品的价值量才能确定下来,商品之间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从而才能进行商品买卖的经济活动。生产要素也能构成商品的价值,但它

不占主要部分。人们要想实现它的自身价值向商品价值的转移,就必须通过劳动,因此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性质,和生产要素在实现商品价值的功能和地位上看,它不能取代按劳分配,成为主要的分配方式。

2、要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这主要是因为:(1)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按劳分配的载体,因为一切劳动都要依托生产要素,没有了生产要素,劳动的过程就无法展开,没有生产要素这一物质基础,劳动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进而也就谈不到具有分配层面的意义了。健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2)按生产要素分配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而市场经济则要求我们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各种生产要素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这样才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并将其优化的作用,如果各种生产要素被束缚住,市场的作用就难以发挥,价值规律就难以体现。众所周知,市场经济虽然具有一定的缺点,比如它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但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满足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然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弥补了单一的按劳分配中的不足之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们之间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上的依据,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现阶段建立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且共同发展。因此既然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就必然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制度会不断地得到完善,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价值和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是针对当时欧洲的经济状况提出的,其中一些基本原理也只是提供了一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当今我们所面临的现实经济状况和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是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而且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不是硬性的规定,它不教条、不僵化,因此我们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就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际情况,在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继承的基础上,对它的发展和创新。另外,我们从马克思对商品概念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构成商品价值的因素不仅仅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来衡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只是劳动占了绝大部分而已,参与商品生产的资金、技术、土地等其它生产要素,也能够影响商品的价值,只是不如劳动对它的影响大而已,因为它们的价值通过劳动也转移到了商品的价值中。这些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的过程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重要,只要是商品经济的存在,它们就会影响分配关系,因此我国的商品经济越是发展,我们就越必须坚持二者的科学的、有机的结合,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延伸,对当前经济的发展有前瞻性的意义

劳动价值论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而生产要素不产生剩余价值,只是在劳动中进行价值意义上的转化,但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社会生产力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对价值的转化和创造起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加快商品流通速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劳动可分为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工人们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属于直接劳动,管理人员的劳动就属于间接劳动,不论是直接劳动还是间接劳动,都要在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基础上创造价值,实际上生产要素的产权所有者也在参与生成过程,生产要素的价值通过劳动转移到了商品中,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商品的价值实现货币

的量化后,其中就包括了生产要素的价值,因此生产要素的产权所有者就会得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所得,同时间接劳动也会创造出一部分价值,在再分配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产权所有者也会得到这部分价值分配,实现利润的增长。如今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像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么简单了,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劳动和生产要素都会参与到商品生产的过程中,剩余价值的来源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视角不能停留在马克思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要把着眼点放在现在,对现实经济问题给予切实的关注。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使生产要素、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结合得更加紧密,是对马克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拓展和延伸,它符合我国当今经济发展的状况,对现在乃至今后经济的发展,都将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综上所述,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与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也必然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此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上的需要,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海良. 2005年9月第1版.《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角》,经济科学出版社

[2] 张燕、李增强.2003年第1期.《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