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 生理意义
2020年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专题十一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免疫调节
专题十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免疫调节知识点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后者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组成。
(2)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①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4.内环境的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1)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维持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
①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②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而免疫调节是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的。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理简答题
生理简答题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是什么?答: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动态平衡。
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的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过程中得以维持和进行的。
一旦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疾病就会随之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简述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答: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称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通过反射开完成。
神经调节具有迅速、准确、短暂的特点。
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其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是指体内的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自身对刺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自身调节具有调节范围局限、调节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的特点。
3.什么是易化扩散?其特点是什么?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很小的小分子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易化扩散可分为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和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两种形式。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主要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经通道的易化扩散主要转运各种离子。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竞争性抑制。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①特异性②通道具有开放和关闭的闸门特性4.简述主动转运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答:主动转运的特点:①需要泵蛋白的帮助;②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③需要消耗能量。
生理意义:①建立细胞膜内外Na+、K+的不均匀分布,形成浓度差;②维持细胞的兴奋性。
6.血浆渗透压有几种?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何生理意义?答:血浆渗透压有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两种。
①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NaCl、葡萄糖、尿素等,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血浆晶体渗透压。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指的是人体内各种生理指标和化学物质的浓度、压力等参数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这种稳定状态是通过人体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适宜状态。
内环境稳态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人体内,各种生理指标的稳态可以通过反馈控制机制来实现。
比如,人体的体温即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稳定状态。
当体温过高时,身体会启动多种机制,如皮肤微血管扩张和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帮助释放热量;同时,脑部也会发生改变,让身体感觉到热,并调节心跳和呼吸来适应高温。
当体温过低时,身体则启动不同的机制,包括肌肉收缩和颤抖,以及血管收缩,这些都有助于产生热量,帮助身体回到正常的温度范围内。
除了体温的控制外,人体内其他生理指标的稳态同样非常关键。
血糖、血压、血钙、酸碱平衡等都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持相对恒定的水平,以保持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
人体内的机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控制这些生理指标,如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
内环境稳态对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
如果身体内环境无法保持稳定状态,就可能导致各种生理问题。
例如,高血压、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都与内环境稳态的失调有关。
此外,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打破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导致身体感染、进一步的代谢混乱等问题。
因此,人们需要注意保持正常的饮食、睡眠、锻炼、生活环境等,以维持自身的内环境稳态,保持健康。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疾病都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关,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失调、肾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以恢复身体的内环境稳态,并防止进一步恶化。
总之,内环境稳态对于人体的正常运转和健康至关重要,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和医疗措施来确保身体内环境恒定,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
生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1、简述生命的基本特征。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新陈代谢是指人体与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及能量交换,是生命的最重要特征。
兴奋性是指机体受到刺激时能作出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适应性是指机体代谢和功能活动能随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适应变化的过程。
生殖是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产生与亲代相似子代的过程。
2、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因为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为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要引起组织细胞兴奋,刺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要引起组织细胞兴奋,刺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刺激必须具有一定强度,如果刺激强度太小,细胞不会兴奋。
(2)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作用时间,如果刺激的时间太短,细胞也不会兴奋。
(3)刺激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变化率越大,刺激越有效。
4、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细胞受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短暂可逆可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去极化过程。
随后细胞膜很快又恢复了对钾的通透性,钾离子快速外流,产生了动作电位下降支的复极化过程。
7、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比较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的差别?动作电位的传导原理是局部电流的扩布有髓鞘纤维是呈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快。
无髓鞘纤维是非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慢。
8、血浆与血清的区别?血浆是血液抗凝后所析出的淡黄透明的液体。
血清是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黄透明的液体。
前者含有纤维蛋白原,后者不含纤维蛋白原。
(还有其它次要区别)9、交叉配血的概念?如何看待其结果?献血者的红细胞及血清分别与受血者血清及红细胞相混合,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现象的试验称为交叉配血试验。
主次两侧均无凝集反应为配血相合,可以安全输血。
只要有一侧发生凝集现象则为配血不合。
不能输血。
10、组织液生成的原理?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与稳态考钢要求: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教学目的:1.识记内环境的概念2.理解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3.理解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重点、难点和疑点.1.教学重点 .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2.教学难点 . 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3.教学疑点 .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教材教法:先考后教以考定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板书】一. 内环境的概念和各组成成分的关系1. 内环境的概念:人体内组织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2.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二. 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1. pH稳态正常人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2. 稳态的概念稳态是指一个个体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的协调和配合使机体的内环境维持一个相对的稳定状态。
3. 稳态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注解】1.区分外界环境、体液、内环境及内环境各液体间的关系(1)关于外界环境——体液——内环境人体总处于外界环境中,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体液,体液可分两大部分:多数存在于细胞内的部分称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部分称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细胞间隙液的简称)、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和淋巴等,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便是人体内环境。
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龅,从细胞的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从人体的角度看相对人体的外界环境而言,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
上述各环境间的联系表示如下:由此可见,体内细胞是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2)内环境组成成分间的联系由于体内不同器官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因此,不同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也不同。
绝大多数细胞生存在组织液中,一部分细胞生存在血浆中,如血细胞,一部分细胞生存在淋巴中,如某些淋巴细胞。
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和概述,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写作内容:概述内环境和稳态是生物体内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环境是指生物体内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特征,包括温度、pH值、电解质浓度等,它对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稳态则是指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状态,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内环境的定义和作用内环境的定义是指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状态下的生物体内部环境,其特点是变化幅度较小,而变化方向与外部环境变化方向相反。
这种相对恒定的内环境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稳定,保证生物体能够正常生存和运动。
内环境通过一系列的生理调节机制来实现,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稳态的重要性和机制稳态是生物体内各种生理参数相对恒定的状态。
维持稳态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生物体在不同的内外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相对恒定的稳态,这得益于一个复杂的调节机制。
稳态的维持主要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即当内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时,生物体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反向调节,以保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总结内环境和稳态在生理学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定性对于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生物体的生存至关重要。
而稳态的维持是靠生物体内复杂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这些调节机制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对于生理学研究和医学应用而言,深入理解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有助于探索更多关于生物体内部调节机制的奥秘,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对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意义进行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内环境和稳态的基本概念进行概述。
我们将介绍内环境的定义以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同时解释稳态在维持内环境平衡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正文部分,重点讨论内环境的定义和作用。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1.教学设计理念:由于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仅仅依据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又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的讲解主要运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自主建构“多细胞动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以及“内环境稳态”模型的概念,从而让学生达到理解并运用的效果。
2.学习任务分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对应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二章重点讲述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动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要维持生存,必须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反应,动物的这些反应都是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的。
因此维持内环境是接下来“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内容学习的基础。
3.教学重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4.学习者分析:尽管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但一方面高中生对事物的认知以抽象思维为主,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之后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比较有优势。
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较初中低,学生在上课的参与力度也相比较弱,所以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分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内环境的概念。
2.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3. 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能力目标:1、形成图形辨析能力、图形文字转换能力。
2、巩固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 列举生活中与稳态有关的实例。
3. 建立小组合作精神。
6.教学策略、方法、手段问题探究教学法、讲授法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观看草履虫与其生存的环境物质交换的过程图片。
提问:单细胞生物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教师总结:单细胞的动物物质交换过程比较简单,取自外部,排至外部,而多细胞生物的结构比较复杂,绝大部分细胞不能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而是多了细胞外液,请大家阅读书本第15页,回答细胞外液及内环境的概念与组成。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如下:
1、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和活动的液体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其中约3/4为组织液,分布在全身的各种组织间隙中,是血液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2、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
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衡可导致疾病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各器官,尤其是内脏器官功能状态的稳定、机体各种调节机制的正常以及血液的纽带作用。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内环境的稳态
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以 H2CO3/NaHCO3 缓 冲对为例)。
过多的碳酸氢钠由泌尿系统排出
PH不升高
2. 乳酸 + NaHCO3
乳酸钠 + H2CO3
乳酸钠由泌尿系统排出
PH不降低
H2CO3
H2O+ C02
CO2经呼吸系统排出
PH不降低
内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稳态
血浆pH稳定的机制(7.35--7.45)
5.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__一__定__限__度___的,当 _外__界__环_境__的__变__化__过于剧烈,或_人__体__自__身__的__调__节__功__能__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6.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正_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_的必要条件。
外界温差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 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高热、皮肤干燥、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心悸、头疼、病
死率较高
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稳态失调的原因
外环境变化过于剧烈(外因)
任务驱动
活动一:
明确化验单上各类检测项目的具体含义,为什么能够通过
各类指标来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分析化验单上的参考值为什么是一个范围而不
是恒定的数值,说明什么问题?
活动二:通过
推测机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
的;建构模型解释人体各系统是如何协调维持机体PH稳定的,
分析各个
器官系统是如何保持协调一致的?
活动三:列举2-3个日常生活中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实例并解释。
《内环境的稳态》稳态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稳态》稳态生理意义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妙无比的大工厂,每一个细胞、每一种组织和器官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而在这看似复杂的运作背后,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内环境的稳态。
什么是内环境呢?简单来说,内环境就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而稳态,则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如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内环境失去了稳态,会发生什么呢?那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比如,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从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再比如,血液中的酸碱度失衡,可能会使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呼吸作用,无法获取足够的能量。
那么,内环境的稳态到底具有怎样重要的生理意义呢?首先,稳态为细胞的正常代谢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它们的代谢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只有当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时,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才能正常进行。
例如,细胞呼吸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如果内环境的这些条件发生剧烈变化,细胞呼吸就会受到影响,无法为细胞提供足够的能量,细胞的功能就会受损甚至死亡。
其次,稳态有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与其所处的内环境密切相关。
当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时,细胞可能会因为渗透压的改变而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盐分而又不能及时排出时,血液的渗透压会升高,导致细胞失水,可能会影响到肾脏、心脏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再者,稳态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部队”,它能够识别和清除侵入体内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内环境的稳态为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如果内环境失衡,免疫系统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抑制,导致人体容易感染疾病。
例如,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内环境中营养物质缺乏,使免疫系统无法合成足够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从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
此外,稳态还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
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8)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 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②中 D.图中②和③可以互相渗透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两端开口的结构是毛细血管,其内的②为血浆; 有盲端的结构是毛细淋巴管,其内的①为淋巴;组织细胞间隙的③为组 织液;组织细胞内的④为细胞内液。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浆、组织液、淋 巴等组成,即图中的②、③、①,故A项错误。
A.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 进行
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消化酶分泌到细胞外,消化酶消化食物的场所不发生在内环境中 E.神经递质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组织液中
解析:消化酶消化食物的场所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故D项正确。 神经递质由突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所以神经递质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 场所在组织液中,故E项正确。
第1章 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一张图学透 内环境的组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内环境的生理作用 内环境的稳态及意义
目录
六组题讲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1 1 of 22
一张图学透
内环境的组成
血浆 淋巴 组织液等
细胞外液
一张图学透 内环境的组
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故A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故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第29课 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第29课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普查讲29 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1.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生理作用a.内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和细胞(1)(多选)(2019 汇编,6分)内环境的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B.葡萄糖、肾上腺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答案:AC解析: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故A项正确。
胰蛋白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液中,属于外环境,故B项错误。
毛细血管的管壁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在毛细血管管壁内流的是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外面是组织液,因此该细胞在管内的内环境为血浆,在管外的内环境为组织液,故其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故C项正确。
消化液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故D项错误。
b.内环境中可以进行的化学反应(2)(多选)(2019 汇编,6分)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消化酶分泌到细胞外,消化酶消化食物的场所不发生在内环境中E.神经递质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组织液中答案:BDE解析:丙酮酸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发生在线粒体中,而不是内环境中,故A项错误。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因此抗原与抗体的特异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故B项正确。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C项错误。
消化酶消化食物的场所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故D项正确。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在突触间隙中经过扩散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上,而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所以神经递质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场所在组织液中,故E项正确。
生理学简答题
1.机体的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举例说明机体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
内环境的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活动的重要条件,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肾脏:参与酸碱平衡,水平衡,电解质平衡等。
肺脏:通过呼吸,维持机体的氧平衡和二氧化碳平衡。
血液:运输功能,缓冲功能等。
2.举例说明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而短暂。
如瞳孔对光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
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持久而弥散。
如甲状腺激素对代谢的调节,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自身调节的特点:幅度小,范围小。
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解。
3.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各主要转运哪些物质?方式: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转运的物质有:O2、CO2等气体和水分子。
经通道易化扩散的物质有:Na+、K+、Ca++等.经载体易化扩散:葡萄糖、氨基酸分子等。
原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有:Na+泵、钙泵、质子泵等。
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有:葡萄糖分子,氨基酸分子等。
4。
红细胞生成必须哪些原料?当它们不足时,可能对红细胞生成产生哪些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必须原料: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12、氨基酸.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叶酸和维生素B12是红细胞成熟所必须的物质,是合成DBA所需的重要辅酶。
缺铁时会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时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5.生理性止血包括哪些主要过程?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有何作用?生理性止血主要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三个过程.血小板主要通过发挥以下生理特性来参与生理止血:(1)黏附: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小板即可黏附内皮下组织。
(2)聚集:血小板聚集成团,参与止血栓的形成。
(3)释放:血小板受刺激后,将储存在溶酶体内的物质排出,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txt始终相信,这世间,相爱的原因有很多,但分开的理由只有一个--爱的还不够。
人生有四个存折:健康情感事业和金钱。
如果健康消失了,其他的存折都会过期。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容精讲一、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1.内环境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早期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
3.目前对稳态调节机制的看法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新陈代谢的紊乱,并导致疾病。
例如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
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
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稳态的生理意义,主要是在机体内形成一种稳定的、温和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各种酶促反应的顺利进行。
内环境稳态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保证细胞行使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这是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
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
1.稳态的生理意义
一、内环境
概念:人体内含有的 大量液体总称
体 液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 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
分类 细
组织液
体液
33%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胞 血浆 外 液 淋巴
呼吸道、消化道内的黏液 ——不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67%
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 体内细胞生活的液态环境,这 个液态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 生物质交换
碳酸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PH不降低
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是血浆中的缓冲物 缓 冲 进入 血 浆 的 其 它 物 质
思考 怎样维持温度的相对稳定?
怎样维持维持激素的相对平衡?
怎样维持各种化学物质含量的相对稳定?
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
1、概念: 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 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 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 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 状态,称为稳态。
5、人体内环境是一个液体环境,但不包括( A. 细胞液 B. 血浆 C. 组织液 D.淋巴
A
)
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C)
B. 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㈠
甲状腺
4、实施途径
(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各器官系统的协调 甲状腺激素 作用。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
刺激
刺激 血压升高
必修三第1讲 稳态的生理意义及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B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
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5.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
A.血浆
解析: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的稳态实质 就是指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不是绝对的不变。C项如人类的白化 病 等 遗 传 病 就 与 血 液 的 成 分 是 否 稳 定 无 关 。 D 项 如 血 浆 中 有 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从而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答案:C
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
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
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葡萄糖
B.血红蛋白
C.呼吸酶 D.解旋酶
3.人体成熟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细胞内液
B.血浆
C.淋巴
D.组织液
1、B
2、A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
的渗透 ,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
的共同调节,使内
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
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
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
。
南 粤 例题 选
4.四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 正确的是( )
生理简答
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P4答:内环境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房水和脑脊液等。
稳态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如果内环境的稳态不能维持,疾病就会随之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2、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P5-6答:机体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具有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等特点。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范围局限,幅度较小,灵敏度较低,但对维持某些组织细胞功能的相对稳定具有一定作用。
3、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P6-7答:负反馈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的反馈。
其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
如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的反馈。
其意义在于促使某些生理活动一旦发动,就迅速加强,直到其生理过程完成为止。
如排尿、排便、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P9-11答:单纯扩散、易化扩散(载体、通道)、主动转运(泵)、出胞、入胞(吞噬、吞饮)等。
2、对比说出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
P12-14答: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前提是:细胞内外某些离子的分布和和浓度不平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①静息电位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细胞处于静息状态,表现为极化,主要是由K+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即K+平衡电位。
②动作电位是在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快速的、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
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锋电位,包括一个上升支和一个下降支。
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Na+大量快速内流所形成的Na+电-化学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的下降支是K+快速外流所形成的K+电-化学平衡电位。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内环境稳态的定义与生理意义1.定义2.生理意义三、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激素调节四、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1.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2.生物体生长与发育3.抵抗外界压力与适应环境变化五、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相关疾病1.举例2.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生命活动离不开稳定的内环境。
维持内环境稳态是生物体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保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过程。
本文将探讨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调节机制以及维持内环境稳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从而提高我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二、内环境稳态的定义与生理意义1.定义内环境稳态是指生物体内部细胞和组织之间的生理变量,如温度、pH 值、离子浓度等,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具有以下生理意义:(1)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
(2)保持生物体生长与发育所需的条件,使生物体能正常进行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等过程。
(3)使生物体能够抵抗外界压力,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生物体的适应性。
三、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
1.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内环境进行调控的一种方式。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息,对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调控,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传输激素、离子等物质,对内环境进行调控的一种方式。
体液调节涉及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具有广泛的作用。
3.激素调节激素调节是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等进行调控的一种方式。
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发挥其生理作用。
四、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对生命活动的意义1.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生物体能够高效地进行生长、发育、繁殖等活动。
2.生物体生长与发育内环境稳态为生物体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使生物体能够顺利完成生长与发育过程。
生理简答题1—30
1.机体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答: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是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何谓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在机体功能调节中有何意义?答: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正/负反馈:反馈信息与调节信息相同/反负反馈调节的意义是使系统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维持内环境稳态。
正反馈不可能维持系统稳态或平衡,而是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在排泄分泌等生理活动中,正馈调节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3.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各有何特点答:静息电位产生条件:存在波度差(钠离子与钾离子浓度不同)产生机制:1.细胞膜两侧离子的浓度差与平衡电位2.静息时细胞膜对离子的相对通透性3.钠泵的生电作用.特点:1.细胞内电位较细胞外为负(外正内负)2不同细胞静息电位大小不等3所有活细胞都有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条件: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产生机制:1.电一化学驱动力及其变化2.动作电位期间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上升相:钠离子内流去极化下降相:钾离子外流复极化特点1.有“全或无”现象2.不衰减传播3.脉冲式发放4.细胞膜对物质被动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如何?答:被动转运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其特点是:转运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顺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5.兴奋收缩耦联包括哪些过程?答:1.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深处2.肌质网对钙离子的释放和再摄取3.肌肉的收缩和舒张6.说明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区别答:①局部电流是等级性的,局部电流可以总和时间和空间,动作电位则不能;②局部电位不能传导,只能电紧张性扩布,影响范围较小,而动作电位是能传导并在传导时不衰减;③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而动作电位则有不应期。
7.血清与血浆有何区别血清和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某些凝血因子少,含有少量血小板释放的物质8.将RBC置干3%的NaCl溶液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RBC将会皱缩.因为RBC有渗透脆性,将RBC放入3%的Nac溶液中将会发生高渗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练习:蓝本规范解题 • 黄本4、6、13
实验
• 1、强调缓冲对 •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 3、实验过程中,加试剂注意等量原则。
练习: 黄本15题
越高
7.35—7.45
解 惑
①、②、④内存在的蛋白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而属 于细胞内液的成分。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强化审答
集训真题
练出高分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渗 透 压 概念:溶液中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引力。
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 数目 。
来源:主要与 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其中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Na+和Cl-。
考点二 聚焦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和内环境的稳态
完善下图,理解内环境的功能和稳态,并完成思考:
消化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泌尿 循环 呼吸
皮肤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直接相关的系统、器官 有 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起调节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作用的系统有 。
一 内环境组成及理化性质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体液
[推断]
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先判断B为 组织液 ,则A为 细胞内液 ,C为 血浆 ,D为 淋巴 。
技 巧
1、如何区分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考点一---3)
回扣基础
突破考点
2、题型与难易 (1)考查题型上,选择题和简答题都有出现,试题难度系数维持 在0.52——0.68之间。 三、命题趋势 1、本节课内容易与神经、体液调节形成学科内综合简答题,有可 能以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 系数在0.65左右,较易得分。 2、结合人类的实际生活,以调节机制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解和 把握调节的生理过程,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强化审答
集训真题
练出高分
1、分析课本P4血浆的化学组成。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哪些物质有关?
区分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
2、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
(P15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提炼)
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过程
(考点一—2)
二 细胞外液的成分、渗透压和酸碱度
③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Na+、Cl-
理 化 1. 性 质
酸碱度:血浆的pH为 7.35~7.45 ,维持稳定的
缓冲对为 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 。 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
Ph值的调节
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酸过多: 乳酸+ NaHCO3 乳酸钠
内环境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 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
3.实质:内环境的 理化性质保持 相对稳定状态。
4.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常见失调实例: ①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等当我们长时间没有进食时,常感 到四肢无力、头晕眼花,这是由于葡萄糖供应不足,大脑得不到 足够的能量而引起的。过高会得糖尿病; ②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细胞代谢紊乱 ③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当患肠胃炎时,我们常常感到四 肢无力,其原因是体内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使无机盐平衡遭到 破坏,因此需要输液来补充。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④体温失调 ——发热、中暑等。当我们感冒发烧时,食欲低下、 精神不佳,这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了消化酶等各类酶的催化功 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生理活动紊乱的缘故。
(10安徽卷)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 增加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42—,构成的缓 冲体系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 活动 (10江苏卷)9、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B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跨膜层数及浓度高低问题
葡萄糖和氧气进入内环境并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如图
(1)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 了7和11 层生物膜。 (2)氧气跨膜方式是? 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二氧化碳跨膜运输方式? 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
1、体液的概念,包括? 2、细胞外液包括?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哪三个 方面?各方面相关数据。 3、两个缓冲对 4、内环境稳态概念,作用,意义 5、与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系统器官
6、贝尔纳、坎农、目前认为的调节机制
第28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考纲解读 1、考纲内容 稳态的生理意义װ 2、分析解读 考点要求为, װ但是涉及知识难度较小,主要是理解和记忆水平的, 本节的复习中要注意理清3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理解内环境稳 态的调节机制。 二、命题规律 1、命题内容与角度 (1)从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生物试题看,知识点分布主要集中在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及破坏实例”。 (2)该部分知识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会与体液调节等 内容结合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还可以以图解的形式出现,或 与生活实际中的糖尿病、脱水病、免疫病等的实例结合,考查学生 对发病的机制、症状及防治的了解,如2009广东生物34以妊娠期 糖尿病筛检报告为题材,考查血糖调节知识。
举例
对位训练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A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⑤载体蛋白、呼吸酶 A.①③ B.③④
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⑥麦芽糖 C.①② D.②④
2.下列关于内环境各成分之间转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黄本 T2 A.血浆中的许多物质都能渗出毛细血管成为组织液 B. 组织液中的代谢产物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的组成成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就成为组织液
(碳酸氢盐)
+
H2CO3
CO2 H2O
肾脏排尿
呼吸排出
碱过多:
Na2CO3+ H2CO3
2NaHCO3
肾脏排尿
如: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 Na2HPO4 • NaH2PO4溶液呈酸性 H2PO4- + OH• Na2HPO4溶液呈碱性 HPO42- + H+ H2PO4HPO42-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