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政治知识点整理
上海市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哲学常识》第四课分析矛盾辩证思维素材
第四课分析矛盾辩证思维一、要点讲解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的涵义。
复习时要讲清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即哲学上的矛盾。
同时要注意,哲学上讲的矛盾不同于逻辑思维的矛盾、政治上阶级之问的矛盾,为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作好准备。
复习此知识内容要与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树立全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等知识结合运用;也可利用学生的身边事例,如学校、家庭、师生等加以理解、运用。
复习时要注意:第一,不能把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混淆。
第二,不能把矛盾的斗争性与政治等领域的斗争相混淆。
第三,矛盾同一性的第一种情形要注意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双方不可分割、互为条件;第二种情形要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可结合学生实际,如身体的生长、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等,也可结合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加以理解和运用。
复习时可结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说明必须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命题角度看,学生应该侧重把握矛盾同一性的两种情形,简答题等中型试题考核的可能性更大。
2.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复习时要全面、完整把握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第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第一位、根本原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第二,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事物只有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实现发展,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不是撇开内因而单独地起作用,所以外因是第二位的。
第三,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不是这种变化发展是内因造成的,那种变化发展是外因造成的。
复习时要结合经济常识中的对外开放、政治常识中的我国对外职能及外交政策等相关知识加以理解,也可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深圳、上海等开发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等具体事例进行运用分析。
上海政治高考知识点全整理
高中一年级《思想政治》经济学部分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理解: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及其地位生产、交换(经济活动中的流通过程)分配(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分析说明: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定义: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原因: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建设事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方法:我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如何做: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分析说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是把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
社会生产的目的,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分析说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上海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023年
上海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2023年2023年高考政治考试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而政治作为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必备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是2023年上海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和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和主要特征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总任务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道路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和含义1. 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3. 超历史性和历史性的对立统一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内涵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特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和实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特点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方向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挑战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要求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路径和措施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基本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主要领域和重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总的来说,2023年上海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主要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等方面的知识点。
考生在备考政治科目时,应该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理解其概念和内涵,熟悉其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以便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中政治 政治 第六课考点
第六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考点一:识记国家主权的含义、特征和基本内容】一、国家主权的含义国家主权是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所固有的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
1、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人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中央军委(最高国家军事机关)2、行使国家对内对外职能的机构: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机关——政府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军事机关——军队二、国家主权的特征1)对内:至高无上性。
特别是执政党,也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动2)对外:独立性不受外国干预,即使是联合国(最大的国际组织)也不可以干预3)两者关系:密切相联,互为条件。
没有独立,就不可能至高无上;没有至高无上,也不可能独立。
三、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1、国家的政治独立。
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行使最高统治权,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对内对外事务。
2、国家的经济自主。
政治独立是经济自主的前提,经济自主是政治独立的保证。
3、国家的领土完整。
破坏国家的领土完整就是侵犯国家主权。
【考点二:运用国家主权的特征和基本内容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政治现象】一、基本内容(必须掌握):国家主权的特征和基本内容(见考点一)二、维护国家主权的必要性1、国家主权以国家为范围,只有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才是行使国家主权的主体2、国家主权不能分割,国家的任何一个部分、一个地区,都不能享有独立的主权。
A、中国现状: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国家结构),只有一个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都是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在中央政权机关的统一领导下。
3、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各国平等交往的前提条件。
4、维护国家的主权,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B、当前现状: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安全包括领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人才安全。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时事政治考点(2023年12月—2024年1月)
高考政治时政考点2023年12月【国内部分】1.12月1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正式签发启用,首日共有50名取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领取到了首批“五星卡”。
2.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出“2023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
3.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汉语盘点2023”年度“十大流行语”。
它们分别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文明倡议、数字中国、杭州亚运会、核污染水、巴以冲突、大语言模型、神舟十七号(神十七)、村超。
4.12月7日,“十四五”规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正式投入科学运行。
该项目位于四川凉山锦屏山地下2400米处,总容积33万立方米,是世界上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
5.港珠澳大桥旅游试运营于12月15日开通,试运营阶段将对持有效居民身份证的内地居民,以及已入境内地且持有效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的港澳居民开放。
6.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
研究认为,距今5800年至距今3800年可被划分为古国时代。
其中,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牛河梁遗址新发现让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线向历史纵深推进约五六百年。
7.12月10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转交给运营方,24日开启首次试运营。
△首次试运营结束后将开始第二次试运营,确保2024年1月1日商业首航可以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8.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14上海政治高考知识内容及认知要求
2014上海政治高考考点1.高中一年级《思想政治》基础型课程考试内容(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1理解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及其地位。
2分析说明: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分析说明:科学发展观。
(1)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1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2分析说明: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
3分析说明: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及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分析说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巨大推动作用5分析说明:运用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6分析说明: 分析说明:运用GDP统计指标含义、意义7分析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最终实现。
(2)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1理解:个人可支配收入公式(进行运算)。
2理解:提倡艰苦朴素的现实意义。
3理解: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的意义。
4理解: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运算)。
5分析说明: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
6分析说明:适度消费。
7分析说明: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趋势。
8分析说明:消费者权利。
9设计方案: 影响生活质量主要因素。
10设计方案:消费的弹性与刚性。
11设计方案:消费者维权主要途径。
12评价:人们在生活中常见消费心理。
13评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必要性。
(3)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1识记: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2理解:社会生产三大产业的含义。
3分析说明:社会生产三大产业重要作用。
4分析说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5分析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影响。
6分析说明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7分析说明: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一种法定用工制度。
8设计方案:解决劳动争议主要方式。
9评价:正确对待择业问题。
(4)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1识记: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主要形式。
2理解:我国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3理解:我国税收的本质。
4理解: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5分析说明:税收的基本特征。
6分析说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辩证关系。
7分析说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辩证关系。
8分析说明:财政作用。
上海高三政治知识点整理
高三《思想政治》基本知识(一)生活与哲学1.生活处处有哲理所谓哲理,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客观世界和人生奥秘的原理。
具有“哲理眼光”表示无论对人、对事都善于进行理性思考。
哲理归根到底来源于生活,生活与哲理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二者的关系是不能倒置的。
“哲理”与“哲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蕴涵着客观世界和人生奥秘的原理。
但是,“哲理”只是从局部、从某个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而“哲学”是系统化的“哲理”,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人生的更全面、更深刻因而也是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哲理”的升华。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
同时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所谓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人们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3.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知识。
具体科学研究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某一局部的问题,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特殊本质和规律。
哲学却是把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揭示的是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最一般的规律。
哲学同具体科学知识又有密切的联系。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反过来,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哲学,归根结底都源于社会生活。
而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是具有历史阶段性的。
不同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哲学本身的定义(最根本的方法、原则、看法)决定了他是精华。
5.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又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历史唯物主义是最重要、最具革命性的部分,它的创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上海政治高考重要知识点归纳
上海政治高考重要知识点归纳上海政治高考重要知识点归纳眼看着高考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鹅,上海的学生对于政治这门科目有什么复习方法呢?其实政治科目的复习关键还是基础知识点的巩固。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政治高考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政治高考易错知识点1.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2.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需要交换的原因)(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
(不变)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6.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未必)7.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
(商品经济)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9.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经常不一致)10.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1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12.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1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16.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17.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
(应该是政府债券)18.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
(商业保险)1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高考政治总复习 知识点回顾 第一单元 3-1-2《文化对人的影响》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1.(2010年天津文综)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 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 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 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 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 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考点剖析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提示:文化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 因素。利益立足点不同,其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方式就不同。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 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 人的思想和行为。 (2)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 极被动的、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多样性等知识,意 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评判文化现象的能力。材料反映的 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竖大拇指”、“吃面条时发出声音” 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故本题选D。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 性和普遍规律,故A说法错误;一定的文化背景会对人们的交往产 生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其决定因素,故B说法不妥;不同文化背景 下,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故C说法 不妥。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
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眼下,高三政治复习已进入白热化状态,现阶段,各校一般情况下一轮复习业已结束。
随着二轮复习的全面展开,时政热点问题正式浮出水面。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
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
把握时事政治命题的特点和方向,从而有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时政热点问题在高考题中的切入点纵观近几年文综试卷的政治科目,对社会执点、焦点问题的考核从来没有放松过,只不过是考查的切入点有“直接切入’和“间接切入”两种不同的方式。
找准重大时政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的切入点,可以使时政问题的复习事半功倍,从而更有利于整个政治学科的复习。
1.“直接切入”直接切入考点,是对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问题考查的明显特点。
直面热点,直接切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直接命题,题目和备选项都围绕这些主题设计,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
比如,2012年安徽文综(新课标)第5、11题分别考查十八大和诺贝尔生理学奖问题,北京卷第39题考查对外关系问题,福建卷第39题考查”义利观”问题,山东文综(新课程卷)第38题考查国际关系,国家利益问题,广东政治(新课程卷)第41题考查科学发展观问题,上海卷第5题则直接以中国和菲律宾的海洋领土为切入点,直接考查维护海洋权利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本年度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影响重大、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它们都具有常识性,即作为生活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人们都应该也必须关心的问题。
因此,直接切入考点是高考政治试题对于基本知识考查最常见的命题方式。
2.“间接切入”间接切入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察觉,较为综合和间接地反映命题人的意图。
由于治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了解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重大时事问题直接命题外,命题人常常会间接选取较为深层次的出题点,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2021高考政治复习: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12个考点
【高中政治】2021高考政治复习: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12个考点讯高中政治学习需要总结归纳重要知识点才能更好学习政治学科,在掌握了每课重要知识点后才能为以后高考文综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是2021高考政治复习重要知识点。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1.国际关系决定因素。
国家间出现的亲疏冷热、分离聚合的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
②国家力量是国家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③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
2.主权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构成的。
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3.国际法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国际组织是通过正是条约或协议成立的。
可分为政治性、专业性;世界性、区域性;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等类型。
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联合国:①宗旨: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原则:国家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干涉国家内政。
③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全体会员国参加的审议机构,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
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对实质性问题实行大国一致的表决原则。
④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国际关系。
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7.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和平与发展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
(2)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仍存在,世界并不太平。
上海高考政治的知识点归纳
上海高考政治的知识点归纳上海高考政治必备的知识点归纳政治高考的复习,上海地区的学生要每天保持一定的背诵量,理解和摸准各个知识点,不遗漏重要的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价值观、人生观部分1、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5、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6、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上海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上海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上海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调节作用、棒子作用);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鞭子作用);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淘汰作用、分化作用)。
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我国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7)国家的宏观调控: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其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等;途径主要有两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上海高考政治答题重点技巧全整理
上海高考政治答题要点、技巧全整理(一)政府(国家)1、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照。
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政治学依照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结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政府的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保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供给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③我国政府应当坚持的原则和主旨:主旨 :为人民服务 ,原则:对人民负责;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 1.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也表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2.有益于保障人民民众的权益和自由3.有益于增强勤政建设,增强政府威望4.有益于提升行政管理水平5.有益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自觉接受人民督查建立政府威望2、政府(国家)这样做的( 经济学 ) 依照在《经济生活》里面命题,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照是什么?都要从以下知识点去考虑: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丰饶;②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有短处和缺点(盲目性 .自觉性 .滞后性 ),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③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财政政策、钱币政策)、法律和必需的行政手段;:全面协④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推行科学发展观:中心 : 以人为本 ,第一要义 .发展 ,基本要求调可连续。
基本方法:兼备兼备 .⑤公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式国家2.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家产结构优化升级3.兼备城乡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增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连续发展能力.5 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减小地区发展差距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1.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联合2.坚持独立自主,单独自主的原则3、政府(国家)在经济学里面的行为是宏观调控;政府(国家)在政治学里面的行为是履行国家职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82练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1.(2016·上海高考)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 )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2.(2015·浙江高考)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
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
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
由此可见( )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2014·北京高考)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③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5.40多年前,美、俄等国家就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13年前,由16个国家参与的国际空间站第一个舱段升入太空。
作为后来者,中国在这一领域差距仍然很大,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探索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知识点整理及训练题高一年级前言我们的经济生活一、基本学习内容1.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交换是经济活动的流通过程,分配是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
2.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而决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构筑坚实的物质基础主要靠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要立足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的现实条件, 顺应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 不断开拓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 迅速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1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青年走向社会需要有经济意识中学生要学会从经济视角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也就是“要从经济上进行分析” ,学会看经济背景、学习算经济账、懂得经济法规。
二、基本学习要求(一识记1.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知道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构成经济生活的四个环节, 了解各环节在经济生活中地位和作用。
(二理解2.经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可着重把握三个问题:第一,经济建设中心与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和必要性。
第三,如何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可以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着重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青年走向社会需要有经济意识理解学习经济知识、培养现代经济生活所需要的“经济眼光”对我们青年学生观察、分析、处理问题具有的现实意义。
三、学科活动指引1.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统计自己家庭日常开支的情况,并制成比较柱状图, 进行交流,看看谁家的开支更合理。
2.收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图文资料并展示出来。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上海上一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数据,试着分析上海在经济、社会方面具有哪些比较优势?说一说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青年提出了哪些要求?4.为自己安排一次超市购物任务,与同学交流超市购物的体验。
四、基本训练示例(一单项选择题1. 人们的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
下列经济现象中,属于经济活动分配环节的是(A. 小杨在商店购买了一件名牌羽绒服B. 海尔集团向税务部门交纳税金C. 宝钢集团积极改进技术推出钢材新品种D. 受金融危机影响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2.坚持进一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以人为本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D.协调可持续的发展3.党的十七大报告多次将“发展”与“第一”联系起来,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里的“第一要务”就是指( A. 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发展生产力 D.全面建设4.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禀实(仓禀:仓庫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A .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B .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C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 .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5.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落实“五个统筹” ,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在现代化建设中, 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A .注意到我国大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B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行经济建设C .既看到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又看到人均资源相对不足D .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二不定项选择题1.小黄在网上购得《高考 1977》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感人的影视作品。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黄的行为属于(A .生产活动B .交换活动C .分配活动D .消费活动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这充分说明(A .我国的一切建设事业,都必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B .建设和谐社会要顺应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C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D .发展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3.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定,市区二级政府机关部门在处理公务时要带头使用再生纸,以促进资源循环使用,提高本市环保形象。
上海市政府的这一规定(A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B .有损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C .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切实举措D .能保证本市生态环境朝良性方向发展4.据联合国统计署调查, 84%的荷兰人. 89%的美国人. 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
上述材料给当前的企业带来的启示是(A .树立科学发展观,注意环境问题,促进环境型产品的发展B .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 .彻底改变生产方向,大量生产环保行业的产品D .关注别国的消费状况,提高产品的出口量5. 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理论并没有提供一套利己可用的完整的结论。
它不是一种教条, 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说明(A .经济学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B .学懂了经济学,可以让人拥有“经济眼光”C .经济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没有关系,是经济学家的事D .经济学给人们提供的是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经济视角(三简答题1.每年冬春,上海园艺工人都要修剪行道树。
修剪下来的树枝成为数量巨大的垃圾难以处理,过去的处理办法是焚烧或者运往郊区填埋,现在改为送到工厂作为制造板材的原料。
(1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本题所述过去和现在处理树枝的不同做法进行比较。
(2请举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符合或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例。
2.党的十七大报告用“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 ,虽然只改了一个词, 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理解。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一、基本学习内容1.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通过社会生产,自然界的许多物质材料发生了变化,成为适合于人类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
如果没有这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本身将不复存在。
社会生产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只有当一个社会提供的产品不仅能满足其成员衣、食、住、行等经济生活需求, 而且还有较多剩余的时候, 人们才可能有物质基础和闲暇时间去从事经济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社会活动。
无论是文化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活动, 还是参政议政的政治活动, 都要以生产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
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动,使整个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表现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 这就是生产力; 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即在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发生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另一方面,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一种生产关系如果能调动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它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促进作用; 而当一种生产关系或者其中的有些环节压抑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时,它就会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时候,生产关系就需要作变革和调整了。
3.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1劳动者的劳动。
劳动者的劳动是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创造的数量和质量。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它包括土地、水源、森林、矿藏等在内的自然资源。
土地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社会生产的一切物质实体, 都可以追溯到土地。
土地要素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征。
(3 资本。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资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资本通常有货币形态、实物形态和商品形态。
(4 经营管理。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 劳动、土地、资本等要素的作用不会自动发挥出来, 必须要有另一种生产要素对它们进行组织、联结、整合,才可能发挥它们的合力作用,这种对其他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就是经营管理。
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水平如何,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还会影响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和质量。
因此, 经营管理也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基本要素。
(5科学技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表现在:第一, 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 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 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并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
第三, 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 实现清洁生产, 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在社会财富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突出。
劳动、土地、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