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觉派的文化透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研究

新感觉派的文化透视

王 敏

[提要] 上海新感觉派的产生,有着思想文化的基础和现实的基础,而它迅速走向消隐,更反映出历史的某种必然。新感觉派强调主体的新奇感觉,注重心理分析,展示感觉外化的世界,在小说的审美形态、叙述角度、结构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创新度和开放度。

[关键词] 新感觉派; 借鉴; 创新; 历史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4145[2002]04 0098 04

王 敏,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山东 济南 250021

五四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空前开放的时期。在这个国门洞开、广为吸纳、弃旧图新的历史时期,西方各种最为流行的文学观念、艺术流派、创作方法、表现技巧等都被迅捷地介绍到国内,形成了当时新文艺、新思潮此起彼伏的壮阔景观。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思潮相比,现代主义思潮虽然是当时涌进国内的几个主要文艺思潮之一,但它在国内的影响及被接受的程度都远远小于前者。在诗歌领域,有人说真正称得上现代派的惟有李金发;在小说领域,20年代末30年代初产生于上海的新感觉派,其代表作家刘呐鸥、穆时英、施蜇存、叶灵凤、黑婴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他们的创作活动却形成了当时中国惟一一个自觉地借鉴现代主义创作手法进行艺术尝试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以它对都市生活的丰富感受、对人的心理感觉的敏锐捕捉与描绘、对于创作主体主观感觉的极力张扬,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同时,它来去匆匆的短暂的艺术之旅,也为人们留下了诸多的思索与回味。

一、新感觉派从萌生到成熟

从文化环境上讲,五四时期的开放背景是新感觉派产生的前提。此时,恰逢西方现代主义文艺运动发展的鼎盛阶段,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及意识流等文学流派,纷纷在各自的旗帜下有目标地构建反传统的艺术审美原则及价值体系,在小说、诗歌、戏剧、美术、音乐、电影以及建筑等领域都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及传世之作,影响深远。这客观上为上海新感觉派的产生打下了深广的思想文化基础。

新感觉派小说起源于日本,是1924年以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片冈铁兵、今光东等人创刊文艺时代!、推出新进作家为标志的。新感觉派极力推崇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与实践,并汲取了日本传统的物哀心理小说特长,尝试着运用新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的内心感受及现代都市生活,试图创造一个全新的、充满主观感觉意味的世界。新感觉派标新立异的艺术实践在20年代的日本文坛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

刘呐鸥第一个把日本的新感觉派介绍到中国。刘呐鸥是生长于日本的台湾人,幼年在东京青山学院专攻文学,对西方及日本文学颇有了解,1925 1926年在上海的震旦大学法文班与施蜇存、戴望舒、杜衡相识。1926年施蜇存、戴望舒、杜衡等曾创办了一个小小的刊物缨珞!,表现了他们意从西方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的创作意向,1927年时,三人酝酿创办同人刊物文学工场!,因内容激进而被出版商拒绝。此时,刘呐鸥回到上海,他不仅大力筹措资金,于1928年合力推出文学半月刊无轨列车!,而且还把大量日本新感觉派的作品、理论主张译介过来。无轨列车!虽如同一个从内容到形式

98山东社会科学∀5/2002

都没有一定轨道的驳杂的刊物,而事实上对介绍国外新兴的艺术理论和样式有着浓厚兴趣,大量刊发刘呐鸥、戴望舒、徐霞村、姚蓬子等人的翻译和创作,同年,法国作家保尔∀穆杭来中国时,还特地出版了保尔∀穆杭的小说专号。无轨列车!的新锐表现在文艺界产生了相当反响。

无轨列车!的新奇追求不久就给自己带来了厄运,它仅出版8期便被禁止了。1929年9月,师承无轨列车!的新文艺!创刊,编委几乎是原班人马,只是在#左联∃的影响下加大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分量,同时也在新感觉小说上有了新的推进。在此期间,刘呐鸥发表了8篇以新感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17岁的穆时英以旺盛的创作加入到新文艺!的队伍,其中不乏运用下层人物的语言表现都市奢华与劳工贫困的对立;叶灵凤、施蜇存等都有性心理分析的作品问世。可新文艺!同样在出版8期后被迫停刊。1932年5月,由施蜇存等主编的大型文学月刊现代!创刊,不仅以现代!为阵地聚集起了被称之为#现代派∃的诗人群体,而且也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了繁荣阶段。仅穆时英就一发而不可收地在现代!发表了11篇风格成熟的作品,包括代表作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Pierrot!等,从而被誉为#新感觉派的圣手∃。另外,徐霞村、黑婴等亦创作出一些风格类似的作品,加上施蜇存的及时评点推介,使新感觉派的影响日渐扩大。至此,可以说经过无轨列车!、到新文艺!、再到现代!,新感觉派已由自发的酝酿到自觉的聚合,并由艺术尝试发展到它的艺术收获时期,刘呐鸥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1930年),穆时英的小说集公墓!(1933年)、白金的女体塑像!(1934年),施蜇存的小说集上元灯!(1929年)、将军底头!(1931)、梅雨之夕!(1932年)等的集结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颇具先锋意识及影响力的小说流派的形成。

二、新感觉派的艺术创新

日本的新感觉派明确表示,接受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意在打破传统的文学表现方法,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川端康成曾在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一文中谈到:#没有新的表现,便没有新的文艺;没有新的表现,便没有新的内容。而没有新的感觉,则没有新的表现。∃#表现主义的认识论,达达主义的思想表达方法,就是新感觉派表现的理论根据。∃中国的新感觉派作家最初虽未明确标榜这一点,但到了现代!时期,施蜇存借#现代诗∃的辩解亦传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讲到:#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现代的诗形。∃并且进一步阐发:#所谓现代生活,这里面包括着各式各样的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场,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 (爵士)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马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和前代的不同了。这种生活所给予我们的诗人的感情,难道会与上代诗人从他们的生活中所得到的感情相同吗?∃(又关于本刊的诗!,现代!第1卷第1期)由这些阐发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到新感觉派小说艺术追求的哲学文化基础与社会现实基础,也可以看到这一流派别具一格的创新特点。

1、突出主体的新奇感觉。新感觉派艺术审美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审美视角的#向内转∃,将主体感觉作为艺术表现的核心,开掘都市人丰富的直观感受,在对现实世界的描摹中突出人的感觉意向的作用,创造出了迥然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新文本。外在事物和场景经过主体感觉的过滤、切割和组合,便被抹上了一层感觉化了的质地,故刘呐鸥、穆时英等笔下的大上海,无不是一派主观感觉映射下的都市风景,是弥漫着各色气味、色彩与情绪的混乱交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跑马场里#流着光闪闪汗珠∃的白云,#滚成蚁巢般∃的看台,异物充斥的#郁悴的天空∃及#太得意的Union Jac k∃(英国旗),就连鸦片烟的香味也有了#古铜色的∃的颜色,失落的情绪是#啤酒似的,花生似的,朱古力糖似的∃,笑声#骑在绯色的灯光上从窗帘的缝里逃出来∃,#卖报的小孩子张着蓝嘴∃叫卖,舞娘#嘴唇上的胭脂透过衬衫直印到我的皮肤里 我的心脏也给染红了。∃这里,外界景物不再以原始的、自然的形态进入作品,而是围绕人物主体的心境,表现出具有通感意味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并呈的独特意象,显示一个非常态的意向中的现实世界。

新感觉派对于人的心理感觉的强化,并非一味制造文字上的标新立异,更多地是以这种感觉的新奇,去探索和描绘现代都市人各自体验着的骚动的精神世界,去发掘都市人的心理心态,表现那些刺激的生活场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以上海为活动基地的新感觉派,是最早反映中国工业文明的出现及现代都市形态的一群,由于工业文明自身的特点及我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况,这种文明的演进也更多地带上了对于人的异化、压抑、扭曲的色彩。新感觉派小说以敏锐的感受力捕捉到了这一点,以快节奏的韵律、繁复跃动的意象展现了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里超乎常态的感觉,衬托出各式人物的贪婪、焦灼、寥落、疲惫、绝望的心态,描绘

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