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导师最新科研动态

合集下载

分裂·幻象·驱力--论齐泽克精神分析视域下主体的三个维度

分裂·幻象·驱力--论齐泽克精神分析视域下主体的三个维度

第12卷第3期2021年6月哲学分析Philosophical AnalysisVol.12,No.3Jun.,2021分裂·幻象·驱力a——论齐泽克精神分析视域下主体的三个维度孔明安谭勇摘要:主体问题是近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

当代精神分析学家和哲学家齐泽克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并综合拉康的“分裂的主体”观,从精神分析的三个维度,即分裂、幻象和死亡驱力,对主体问题作了独特的阐述。

首先,齐泽克认为,分裂是主体独有的特征。

他通过对康德式的二元论分裂的主体,以及主体的自我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分裂阐发,论证了主体在本体论维度上的分裂特征。

其次,齐泽克认为,幻象是主体所特有的;主体依据幻象而建构社会现实,幻象是主体之欲望生成、主体之生成以及主体借以屏蔽大他者欲望所不可或缺的。

最后,齐泽克在拉康的基础上赋予了死亡驱力两重内涵:一是指主体想要超越其生命与死亡循环的“不死”冲动;二是指把主体引向象征性死亡的驱力。

死亡驱力是人之为人的特有标志。

总之,通过分裂主体、幻象、死亡驱力这三个维度的阐发,齐泽克从精神分析的视野阐发了一种不同于近代理性哲学的新主体观,即“生成的主体”。

这对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现实,重新阐发当代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价值。

关键词:主体;分裂;幻象;死亡驱力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47(2021)02-0120-131主体问题是哲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众多哲学家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笛卡尔以其名言“我思故我在”将哲学关于主体的研究推向了新的层次,使得他之后的哲学家在关于主体的探讨上都绕不开他所奠定的基础。

事实上,笛卡尔的“我思”已经在本体论维度上引入一种断裂:作为主体的“我思”与其存在世界之间的断裂。

显然笛卡尔的纯粹的“我思”与存在世界之间是不相统一的,只不过笛卡尔 作者简介:孔明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谭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

2020年5月May.2020克拉玛依学刊JOURNAL OF KARAMAY 第10卷第3期Vol.10No.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行稳致远、和合统一之所在,是中华儿女精神寄托、安身立命之所系,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身份标识,也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文化软实力基础。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正确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与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关系,消除我国融入世界所面临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1]的恐慌,是澄清某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展道路的质疑、发展理念的扭曲、发展方式的误解的关键一招,是始终坚定“四个自信”,以文化软实力获得话语权、赢得主动权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的中国要实现真正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就要大力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世界元素,塑造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国际气派的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发展与中国话语权的大建构是时代召唤当今世界正处于局部动荡、整体变革、秩序调整、治理转变的大变局,当代中国正面对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国内大背景下,以及“西强东弱”、“南北冲突”前提下国际力量革命性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前所未有大幅提升的国际大形势中。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的迅速崛起冲击着旧的国际体系,世界各国越来越渴望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和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

(一)中国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五大创造性地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摘要:当今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同世界处于深度交融期和复杂磨合期,解决中国问题处理世界难题都需要中国智慧,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中国话语权的建构创造了时代条件。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具有内在契合性,前者为后者提供话语土壤,是其逻辑起点,后者的建设也为前者“走出去”,与世界其他文明和谐共生、互鉴互进创造机遇。

学科点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南开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点学科

学科点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南开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点学科
转型国家如何解决社会公平和贫富差距问题》的专题 是反马克思主义 的。 “ 概论”十五章的内容就是 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化 讲座 。再就是在讲授“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时 ,我们从邓小平 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本身是在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概论 ” “ 重点讲授马克思
联 东欧 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事业 发展所 带来的严重危 主义的基本原理 , 更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 害, 反衬 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伟大意义。 中国实践 、 中国历 史 、 中国文化相结合过程中的独特 这种“ 依托科研进行教学, 把科研成果及 时转化为教学 创 造 , 中 国化 的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马克 思 主 义 与 是 内容” 的做法 , 实际上已经把学科点建设与课程建设结 国外马克思主义 同属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 可分割 合起来 了。只不过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个学科点是 的部分 , 它们互相影 响 , 互相借鉴 , 同促进 马克思主 共 2 0 年才设立 的, 06 之前只能称“ 依托科研进行教学 ” 义的繁荣与发展 。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形成和发展过 而现在则可 以有意识地把学科点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 程中吸收借鉴 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 其他国 合, 实现共赢互长。 目 , 前 我主持的天津市“ 十一五” 规 家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兴 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 但决不 划项 目 《 独联体 中东欧国家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研究》 是国外马克思 主义的照搬 与简单复制 , , 而是在吸收消 正在积极尝试这种结合 , 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化基础上创新 , 以其 在革命 、 也 建设 和改革 中的独创 王 : 国外 马克 思主 义研 究学科 点 建设 与 “ 论 ” 在 概 性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 。因此 , 把国 课 程 建 设 的 结合 方 面 , 下一 步的 计 划是 什 么? 或 者 您 外 马克思 主义研究 学科点建设与 “ 概论” 课程建设结 说 在 哪 些领 域 可 以 实现 这种 结合 ? 合起来 , 有其 内在的逻辑关系 , 是完全必要与可能的。 丁: 要讲清楚这个 问题 , 还得从 国外马克 思主义 “ 概论” 所涵盖的领域 , 都可以在国外 马克思主义 研究这个学科说起。 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的学科 研究找到相对应的主题与之相结合 , 只不过有些领域 内涵 , 梁树发 教授有 比较全面 的论述 , 我在这里 简单 已经 有 了 比较 深 入 的研 究 和较 多 的研 究 成果 , 能够 满 地 介绍 一 下 。国外 马 克思 主义研 究 是 马克 思 主义 理论 足 目前“ 概论” 课程建设 的需要 。目前 , 我们正从 以下 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 是对 当代 国外有关马克 几个方面努力实现两者 的结合 : 一是 国外社会主义发 思主义的理论 、 思潮和流派 的发生 、 演进及其基 本思 展 阶段理论与 中国的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二是前 想进行研究 的学科。 既包括 国外马克思主义者 的马克 苏东社会主义 国家的经济改革过程 、 结果与我国走建 思主义理论和他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 也包括国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 三是前社会主义 国家 经济 外一 般 学者 特别 是左 翼学 者对 马 克思 主义 的研究 。 具 新依 附” 现象 , 于我 国进一步扩 对 体说来 , 包括 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研究者 社会转型中出现的“ 四是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社会转 关于马克思主义 ( 理论 、 历史 、 精典作家 的著作 、 生平 、 大对外开放 的启示 ; 事迹 ) 的研究 , 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 , 关 关于当代社 型问题研究 与促进 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 五是独联体 国家共 产党 、 越南 共产党 、 巴共产 古 会 主义的研究 ,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 的理论 与实践 会 ; 印度共产党等 的党建研究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等 ,重点放在冷战结束后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国 党 、 一方面 , 有利于增进 外无产阶级政党 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 俄罗斯 等国的马 业 的领导核心 。通过这种 结合 , 概论” 课程建设 ,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点建设 中科 使 克 思 主义 研 究 、 洲 国家 的马 克 思 主义 研 究 、 会 主 “ 亚 社 增加学生的学 习 义 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但这里一定要注意 区分国 学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教学内容 ,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推荐书目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推荐书目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推荐书目1.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商德文:《列宁经济思想发展史》,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孟氧:《评梅林的〈马克思传〉——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见:孟小灯,高志前编:《孟氧学术文选》(史学卷),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

6.梅林:《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7.麦克莱伦:《马克思传(插图本)》(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孟氧:《恩格斯传·经济学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马克思:《1844年哲学手稿》(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共产主义原理》,《马恩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于结》、《反杜林论》(节选)、《自然辩证法》(节选)。

1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第二——七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l年版。

15.《哥达纲领批判》,《马恩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法兰西内战》,《马恩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精选最新衣俊卿

精选最新衣俊卿

衣俊卿,男,汉族,1958年1月生,辽宁东港人,出生于黑龙江省虎林县,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7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哲学博士。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担任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2010年2月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局长。

2013年1月17日,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免去中央编译局局长职务。

1990年6月,原中央编译局长衣俊卿曾因怕影响仕途与妻离婚。

2007年3月起任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2007年4月起担任黑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

2010年2月起担任中央编译局局长。

2013年1月17日,衣俊卿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免去中央编译局局长职务。

2014年的“第九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被免职22个月后的中央编译局原局长衣俊卿首次出席公开学术活动并作主题报告学术兼职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教学研究研究方向(1)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2)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承担课题1、社会文明与日常生活哲学研究 1994国家教委项目2、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文化阻滞力的实证性哲学研究 1998年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3、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日常生活结构的实证性哲学研究 1999年国家教委“九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人类学 1993年黑龙江教委科研计划项目6、中国的哲学人类学1994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7、中国现代化的内在文化阻滞力的实证性哲学研究 1997年黑龙江省教委科研计划项目8、关于中国现代文化与日常生活结构变迁的变化哲学研究 1999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9、系统建构以人的现代代为宗旨的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2000年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学术著作衣俊卿1、《实践派的探索与实践哲学的述评》,1990年版,台湾森大读书有限公司,2、《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1993年12月,台湾唐山出版社3、《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1994年7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4、《历史与乌托邦》,1995年12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5、《衣俊卿集》,1995年12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6、《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00年1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7、《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2001年5月,中央编译出版社8、《文化哲学》,2001年8月,云南人民出版社9、《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2003年5月,中央编译出版社10、《文化哲学十五讲》,2004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11、《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再版)》,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

轴心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轴心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南开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轴心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指导教师:***
20070401
轴心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本文链接:/Thesis_J014492.aspx
7.钟晓宏.Zhong Xiaohong邓小平实践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期刊论文]-前沿2011(13)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期刊论文]-国际商务研究2002(2)
9.胡怀亮“三民”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学位论文]2005
10.姜喜咏.Jiang Xiyong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之思[期刊论文]-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10(4)
4.吴书林.WU Shulin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期刊论文]-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8(4)
5.张友谊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三大创新[期刊论文]-理论学刊2008(11)
6.李雪涛.Li Xuetao论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观念的中国思想来源[期刊论文]-现代哲学2008(6)
作者:朱进富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1.刘义文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批判——基于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的一种研究[学位论文]2009
2.刘景泉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与发展[期刊论文]-广东社会科学2000(4)
3.金寿铁.Jin Shoutie我们时代历史认识的范例——卡尔·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史构想与"回归亚洲之路"[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中国传统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

第29卷第1期2021年2月系统科学学报JOURNAL OF SYSTEM S SCIENCEVol.29 No.lFeb. 2021中国传统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叶冬娜(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摘要:基于系统论视域,从整体上探究事物本质之研究,无论在中国或西方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有机论自然观在西方近代经过机械论的过渡,从机械论出发迈向新形态,在自然法则的独立性、实在界的理论研究方面不存在论证上的困难。

而有机论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呈现为一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它最大的特色是从根底上认同人间法则与自然法则的一致和交互作用。

这种自然观虽然充分认同人的存在价值,但却与现代理念和制度难以交融,未能催发客观独立的科学研究的效应。

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现代转型,在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方面,是传统有机论自然观经过近代机械论的洗礼,逐步迈向现代科学有机论与机械论的融合,也即表现为科学秩序和道德秩序的重新整合。

因而,中国的有机论与西方的有机论的“有机地”结合,应当走一条批判一沟通一重建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传统;有机论;机械论;现代转型;系统思维中图分类号:N94-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08(2021 )014)014>06在西方,有机论和机械论两种认识方法有着经 久不衰的辩论,至今尚难分胜负。

机械论力图通过 物理化学分析将有机体还原为物质故谓还原论,此 方法的缺点即忽略了整体与部分之和存在不对称关 系的重要原理。

有机论则注重定性分析,然而却忽 视了定量分析,使得人类对机体生命认识蒙上神秘 面纱。

如果站在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哲学发展的路 向上看,二者各有其存在的历史理由和价值;如果站 在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发展的路向上看,问题 则有所不同。

有机论在中国传统自然哲学中呈现为 一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此自然观最大的特点就是 极大地认同人伦法则和自然法则的一致性和交互作 用。

在西方,有机论思想则经过近代机械论的过渡 才得以建立,因此,在自然法则的独立性、实在界的 理论研究方面不存在怀疑和困难。

南开物化导师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

南开物化导师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
科研论文
南开大学导师:
1、卜显和 长江学者,杰出青年,研究方向:配位化学,生物化学,超分子,磁化学,无机化学
电子邮件地址:buxh@
2、关乃佳 牛人 研究方向:分子筛合成,催化反应表征,环境催化,光催化,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石油催化
电子邮件地址:guannj@
8、尚贞丰 研究方向:均相催化 纳米材料理论研究
电子邮件地址:zfshang@
9、孙宏伟 研究方向:分子设计模拟植物生长激素、农药和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超分子体系分子识别以及生物体中酶的机理,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电子邮件地址:sunhw@
电子邮件地址:liniu@
6、李伟 研究方向: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和表征,纳米催化反应应用化研究
电子邮件地址:weili@
7、马延风 研究方向:碳纳米材料的研究,催化结构与合成机理的研究
电子邮件地址:yanfengma@
3、郭东升 研究方向超分子化学,分子自组装
电子邮件地址:dshguo@
4、胡同亮 磁化学 超分子化学 功能配位化学
电子邮件地址:tlhu@
5、李牛 研究方向:分子筛合成,材料化学,多相催化化学
口试内容包含以下几点:
1、 本科学习情况(含本科学习成绩、获奖情况)
2、 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
3、 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4、 外语能力
5、 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敏锐性及逻辑思维能力
10、唐祥海 研究方向:多相催化,材料化学,超声化学
:理论计算多相催化
电子邮件地址:wangguichang@
复试包括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复试中的英语听力部分具体测试方法请以各专业学院网站公布为准。

黄埔军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黄埔军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兰台世界LANTAI WORLD尹192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东开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坐落在黄埔岛,故得名黄埔军校。

军校以“建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办学宗旨。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方“试验田”,取得了丰硕的工作成果,更为日后在全党全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建立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为锻造一支具有革命精神、听党指挥的革命军队,黄埔军校在建校之初毫无实践经验的情况下,仿效苏联红军,设置专门工作机构,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了政治工作在军队的有效推行,并以此为依托,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迈入制度化建设轨道。

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构,为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黄埔军校成立之初,为培养建立一支面貌全新、具备反帝反封建革命精神的军队,便仿效苏联红军建制,设立了政治部和党代表,同时配备了数量众多的专职政治工作人员,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政治工作制度。

这是中国军队实行政治部和党代表制度的开端,也是我国军事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政治部主要负责培养军校师生的国民革命意识,“政治部之任务除掌全校之政治训练与承校党代表之命指导全校党务外并实行各种宣传工作”[1]254。

政治部设立之初由国民党人掌握,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开展实际的政治工作,也未对政治部的工作运行制度作出实质性建设,事实上这一阶段政治部形同虚设。

到共产党人周恩来和熊雄先后接任政治部主任,开始对政治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进一批信仰坚定、想干事、能干事的共产党员,极大地充实了政治工作队伍,才为全面推开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了教育主体方面的准备。

同时,共产党人也对政治部进行了整顿,整顿后的政治部机构设置进一步充实,新设了组织股、宣传股、编辑股等部门,各机构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合力推黄埔军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工作是党在军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尝试,这一时期党的政治工作以反帝反封建为主线、以爱民教育为支撑、以军法教育为载体,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内容,探索出课堂教学与交流研讨、理论宣讲与革命实践、先锋模范与日常表率紧密结合的多样教育途径,并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为政治工作的有序展开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

考研-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情况

考研-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情况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情况









更多关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信息请关注海翔智库官网
更多关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信息请关注海翔智库官网
更多关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信息请关注海
翔智库官网
北京海翔智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总部设立在首都北京,是一所专注北京地区985、211、及各个特色类艺术院校的考研培训机构。

主要从事考研辅导和专业课资料研发,并且花巨资聘请了各大名校硕士博士研究生,成立了专门的考研资料信息室,倾注了学长学姐们的大量心血和成功经验,致力于做考研专业课辅导机构第一品牌。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齐鹏飞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齐鹏飞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齐鹏飞齐鹏飞,南开大学历史学学士(中国史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中共党史专业)、法学博士(政治学理论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当代中国史专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2003—2013)、《教学与研究》主编(2011—2013)。

现中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统战部长、中共党史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高等院校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兼秘书长、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台港澳交流促进会理事、北京高校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新世纪”优秀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的首批培养人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第一批培养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培养人选。

专业教学方面: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中共党史”学科专业(国家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重点学科)、“当代中国史”学科专业(中国人民大学自主设立学科专业)以及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等。

主持编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疑难问题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集体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集体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集体项目)等专业教材。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入选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并获得2011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曾经主持或正在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的第一个本科生“台港澳事务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自主设立的学科专业“当代中国史”以及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专业的创建工作;主持完成北京市和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突出学科特色,发挥综合优势,注重机制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建设与改革探索研究》,主持完成“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专业的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和2008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

南开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吴克峰2016年考博科目考博真题考博参考书

南开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吴克峰2016年考博科目考博真题考博参考书

南开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吴克峰2016年考博科目考博真题考博参考书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6其中包含7名高校辅导员专项计划、6名高校教师专项计划,3名在职攻读博士名额。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1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吴克峰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1004法语、1005德语选一②27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③375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不招收高校教师专项计划考生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高懿德教授简历及科研成果汇总文件

高懿德教授简历及科研成果汇总文件

高懿德简历科研成果汇总文件一、高懿德博士简历:山东临朐人,1962年生,汉族,南开大学哲学博士(导师王南湜),新疆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合作导师何伦志),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专业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生导师,山东哲学学会、青年社会工作者学会常务理事,曲阜师范大学163高层次人才,曾任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5年(05年因致力于学术研究而辞职),目前主要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二、主要业绩:1.教学——1997年以来,承担过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十多门课程教学,指导研究生七十余名,各课教学质量皆为优秀。

承担过的主要课程本科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哲学概论》等,研究生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态伦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等。

2.科研——著作和论文方面,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中国期刊网能查到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5部(包括未出版著作3部共计18部,总计600余万字),教材3部,其中《物种文明哲学革命丛书》(十部)与《未来社会哲学构想》、《信仰论要》、《物种社会的构成》、《物道主义哲学发轫》、《哲学所在所是论》等著作和文章反响很大。

科研获奖方面,获奖成果十余项,主要有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一项,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一项,济宁市、日照市和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等;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课题子课题一项,国家司法部子课题一项,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项,参与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多项,其他地市级课题多项。

学术创新方面,在元哲学、哲学原理、文明哲学、社会哲学、价值哲学、伦理哲学、审美哲学等领域皆提出了和创立了自己独立的学说体系并开始产生较大影响,开始被山东哲学界视为山东未来第一个哲学家(山东大学哲学教授语)。

3.管理——曾分管学院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及研究生教学管理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并且卓有成效:在管理教学期间在一年内使院本科毕业生考研率提高25个百分点(从15%到40%),首创助教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管理模式及研讨式研究生教学模式,主持申报成功法学、哲学、行政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在2004年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水平评估中成绩突出被评为先进个人,历年来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各年度考核均为优秀;在科研管理工作方面使我院课题申报连续实现了省部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的零的突破以及科研奖励省社科级多项成功申报,主持申报成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政治学等多个硕士点,主持和参与全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工作并且卓有成效,主持(前期)和参与(后期)申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并获得成功,主持举办全国学术会议多次,省级学术会议三次,其它学术会议数十次。

李建珊教授所在教研室南开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研究领域

李建珊教授所在教研室南开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研究领域

李建珊教授:所在教研室:南开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研究领域: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法与政策学术兼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天津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电子邮件: beccali@个人简况:1943年12月生于天津。

1962-1967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物理系本科,1967年7月毕业。

1979年攻读南开大学哲学系研究生,1981年获南开大学哲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

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选聘为南开大学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2006年任南开大学环科学院环境管理专业环境法与政策研究方向兼职博导。

现任南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哲学系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

兼任天津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教育背景:1962-1967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物理系本科物理学专业,1967年7月毕业。

1979年攻读南开大学哲学系研究生,1981年获南开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主讲课程:本科生课程:世界科技文化史(A类课程),南开大学2007年度“示范精品课程”;科学方法论;创造心理学;科学通史;科技哲学概论等。

硕士生课程:科学思想史;科学认识论;科学价值论;环境哲学;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等。

博士生课程:科学史专题;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等。

主要著述一、主编或独撰著作:1、《科学认识价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2、《世界科技文化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环境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4、《科学方法概览》(科学出版社2002)5、《科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6、《浪漫的理性——科学与艺术的对话》(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7、《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二、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模式的差异”,《南开学报》1995.No.3.。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参考书经验及导师信息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参考书经验及导师信息

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天津地区考研门户网站!
第1页共3页
天津考研网()
中国现代公务员考铨制度的初创:1928-1948》,独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8 年 1 月版。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创新与前瞻》,参撰,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10 月版。 《现代化新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参撰,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10 月版。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党建设理论纲要》,参撰,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年。
以上为南开大学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考研导师信息,下面为考生们整理了一些中 国近现代史考研科目参考书信息供考生参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本书内容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终结,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 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国民运动、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制度的 确立。
本资料由天津考研网整理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天津地区考研门户网站!
第3页共3页
天津考研网()
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参考书经验及导师信息 南开大学中国建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研究生导师信息可以在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官方 网站找到,但仍然有很多考生询问导师相关问题,在这里为考生们简单列举一下中国近现代 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的导师信息。 赵铁锁 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中国近现代史 学习经历 1964 年 9 月 考入天津市第 25 中学学习
1977 年 12 月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6 年 9 月 考入南开大学马列主义研究所中共党史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5 年 4 月 进入日本国中央大学历史学部作访问学者

转型时期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贫困的治理创新与制度优化

转型时期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贫困的治理创新与制度优化

转型时期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贫国的治理创新与制度优化杜文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半市民化”的特殊群体,受现代城市文化影响,他们具有不同于父辈农民工的特质。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承担城市建设的主要劳动。

但是,作为城市“新市民”,他们一方面是城市的建设者、“美容师”,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城市中权利的贫困者,面临权利边缘化的窘境。

客观阐述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贫困的现状,剖析权利贫困的原因,探索新生代农民工权利回归的创新性方法,优化制度设计,对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权利;治理;创新【中图分类号JG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0166(2019)08-0027-04doi:10.3969/j.issn.1003-0166.2019.08.005新生代农民工是指改革开放初期进城务工的第一代农民工之后,相对于父辈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又被称为第二代农民工或“新市民”。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第一代农民工渐进退出劳动力市场,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承担城市建设者和“美容师”的主要劳动。

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2017年增长0.6%。

其中,“80后”农民工逐渐成为这一群体的中坚力量,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0.5%。

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具有与父辈农民工不同的特质,比如: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网络技术和信息等新生事物更加敏感;对收入和消费的预期更高;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更加现代;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但是,由于制度设计与权利主体个人因素双重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贫困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方面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美容师”,另一方面,他们也是城市中权利的贫困者,不能公平享有城市市民应该享有的教育、医疗、政治参与和社会保障等权利。

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以黑格尔、索恩-雷特尔和马克思为线索

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以黑格尔、索恩-雷特尔和马克思为线索

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21)03-0070-08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以黑格尔、索恩-雷特尔和马克思为线索□孔明安谭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摘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是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之一,有必要对两者统一的可能性进行深入研究。

黑格尔、索恩-雷特尔和马克思关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有深入论述,且三者之间也有紧密联系。

黑格尔通过深入论述主奴辩证法,认为奴隶虽然在主人脑力劳动支配下劳动,但他却能够通过绝对恐惧以及劳动陶冶事物达及对自身自为存在的真理的确认,因而黑格尔将两者的统一建立在抽象的自我意识上。

索恩-雷特尔通过对马克思商品形式的分析,提出现实抽象,并进一步阐明了现实抽象向思维抽象过渡的方式,将自然知识等脑力劳动概念的起源定位到了人的劳动行为上。

因而,现实抽象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统一的关键。

马克思指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是分工发展的结果,并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随着分工的消灭,个人、社会、自然知识概念三个维度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就会消除。

与黑格尔、索恩-雷特尔相比,马克思的解决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相辩证统一、具体与普遍相辩证统一,同时是辩证唯物的,因而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自我意识;现实抽象;思维抽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是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明确指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网。

在马克思看来,城市和乡村的分离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分离的体现,即“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1」556。

因而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就意味着要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因此,共产主义的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统一是其首要条件。

德国著名的社会哲学家索恩-雷特尔曾这样指出:“马克思并没有建立起关于科学知识的唯物主义观点”2,显然,他认为马克思在关于科学知识的认识和分析上没能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简介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简介
科研获奖论科学发展观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获天津市党建研究会2010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10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的制度因素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三等奖又获天津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征文三等奖2011中国共产党执政现代化的制度完善与创新获天津市党史学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征文二等奖2011managementfocusingproductionworkreturningstudentsintellectualsformeryouthreturningmigrantworkersruralbellwetherrecruitingpartymembersyouthculturealwaysmaintainparty?sadvancednaturepurity2010年度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探析获第四届全军院校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同于各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2003中国传统商业文化诚信之探析以明清时期徽商为例获南开大学天津大学首届学术交流节新思索杯征文竞赛三等奖2002年10试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若干新发展获武警部队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座谈会优秀论文奖全武警部队仅五篇论文获奖并参加座谈会1998年12其他获奖2008届南开大学优秀毕业生
《论明清时期徽商的“诚信”观》,《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邓小平“先富带动共富”发展战略的析疑》,《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以“七一”讲话精神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安徽日报》2001年9月7日。
《学习贯彻〈决定〉院校应走在部队前列》,《武警教育》1999年第12期。

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研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静教授访谈

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性研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静教授访谈

作者: 张静[1];陈红娟[2]
作者机构: [1]南开大学副书记兼副校长;[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家
页码: 3-5页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生导师;基础性研究;南开大学;张静;科学研究者;创新研究;学养
摘要:学者创新研究的敏锐源自于学养。

学养是学者知识、修养和技能的综合体,必须历经不断积累、深入观察、缜密思考且渐进而漫长的过程方能形成。

只有深厚积淀而成的学养,才能发现问题,取舍材料,捂出他人未识的意义,形成独到的观点。

我想,这应是每个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共识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授课学期授课方式开课单位代码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理论3第一外国语3MB310303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31讲授MB3103010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31讲授讨论MB3103010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31讲授讨论MB3103010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31讲授讨论MB31030205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研究31讲授讨论讲授讨论选修MX31030201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思潮2讲授讨论MX31030202越老朝古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2讲授讨论MX31030203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2讲授讨论MX31030204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讲授讨论MX31030205政治学原理专题2讲授讨论MX31030206国际政治经济学2讲授讨论MX31030307全球化专题研究2讲授讨论MX31030308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专题2讲授讨论课研究MX3103030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2讲授讨论MX31030310独联体中东欧国家左翼力量和新马克思主义2讲授讨论MX31030311马克思主义传播史2讲授讨论MX31030312当代中国体制改革专题研究2讲授讨论MX31030313教学实践2讲授研究方向:1.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2.社会主义学说与运动史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学说发展历史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和评价。

2.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本研究方向主要对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潮、运动、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当代西方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国外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原苏东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新进展,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潮和运动情况。

2010年科研项目一览表课题项目名称负责人经费(万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前苏联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问题研究丁军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纪念建党90周年)建党九十年来党的理论创新与经验启示刘景泉2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赵铁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研究寇清杰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精彩课件刘娟 3.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杨谦5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赵铁锁5教育部人文社会(一般)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身份与厂内机制:建国十七年天津工人研究(1949-1966)邓红 9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互联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重点)杨永志 1.5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重点)赵铁锁 1.5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大学校园流行语为切入点(重点)付洪 1.5抗日根据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过程研究(重点)刘银萍 1.5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课题立项周恩来民族理论与实践研究赵铁锁4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纪亚光4周恩来体育思想研究张雪梅1旅欧经历对周恩来一生的影响刘娟1“隐忍顺守”还是“有经有权”?——周恩来政治哲学辨析张健1学校社科项目建党九十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研究余一凡0.5中东欧国家左翼政党研究李玉萍0.505-09课题批准号项目名称负责人经费(万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KS031新自由主义和新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渊源及文化偏失(一般)李毅 6.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JAZH012西方伦理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及影响(规划基金)徐曼5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05-DJ003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纪亚光1 TJ05-JL004当代资本主义产业组织关系的重大变化杨晓玲0.8 TJ05-DJ00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处理农业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赵美玲0.6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项目TJSKGC0502中国近现代政党史研究(重点)刘景泉36.4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教材编写项目费(天津市教委)武东生1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天津市教委)刘景泉2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天津市教委)李毅2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天津市教委)武东生2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研费(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毅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研费(高等教育出版社)寇清杰0.5学校社科项目NKM050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创新与中国市场化改革实践丁军2 NKM0510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研究叶梧西 1.5 NKC0551周恩来、池田大作与中日友好纪亚光2 NKC0524中外地方自治比较李国忠2 M0506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武东生32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CDJ001回顾与前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察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创新研究(青年)纪亚光7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DJ06-002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张静1TJKS06-008独联体国家的共产党和左翼力量及其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丁军 1.2 TJKS06-006马克思平等理论及其当代阐释刘娟0.8TJZX06-007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李毅0.3TJSR06-1-003当今中国的利益群体与结构性社会矛盾薛晓斌0.4企事业单位委托项天津社会科学委托课题丁军0.24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重点难点问题李毅3目(清华大学)“精神文明”基地专项(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武东生2传统道德文化中的荣辱观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武东生1学校社科项目NKC0603中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研究何红锋2 06QN070发展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赵春玲0.5 06QN069二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研究孙寿涛0.5 06QN071构建完善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李洁0.5 06QN072和谐社会性别关系研究吕杰0.5 06QN073公司伦理与公司法理的功能互动研究徐延庆0.52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AKS00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战略中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重点)武东生15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A720401易学逻辑发展史研究(规划)吴克峰507JA710006从经典公有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发展研究(规划)陈弘5 07JHQ0039整合与变迁:1957-1958年整风运动的政治文化研究(规划)张健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7JJD840188政权建设与民间社会:1937-1949年的中共华北根据地邓红7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KS07-024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发展与实践价值陈弘1 TJDJ07-010中共关于中央与地方的理论与实践李国忠 1.5中央其他部门社科专门项目全国开放条件下提高农业竞争力战略研究(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赵美玲2学校社科项目NKQ07023中国共产党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张健0.5 NKQ0702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吴克峰0.5 NKQ07025“中国模式”研究尹倩0.5NKC07022建设和谐社会,提高思想凝聚力的方式、途径研究(创新)李毅0.5 NKC07011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的历史经验研究(创新)李国忠0.52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CKS005“中国模式”研究(青年)尹倩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JYJ039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急)杨谦5 2008JYJW017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研究(委托重点)李毅7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30年项目子课题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武东生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研究(思政委托)马亚男0.5省、市、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TJSKGC0826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研究武东生 1.5 TJKS08-015国外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课程观研究平章起1 TJKS08-018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新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杨晓玲1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委托课题张静0.4高等教育出版社委托课题杨谦3天津市宁河县潘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职业教育规划研究赵美玲 1.5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高等教育出版社)武东生11.5学校社科项目NKQ08050太平洋关系学会与亚太经济合作王纯0.5 NKQ08007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观机制研究刘春雪0.5 NKQ08008当代中国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与创新孟锐峰0.5 NKC0822党内民主建设热点问题研究(创新)邵云瑞0.5 NKC0851精神生活发展与意识形态工作(创新)武东生0.5 NKC0827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研究(创新)李毅0.5 NKC0823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创新)武东生0.5 NKC0824国际共运史上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创新)寇清杰0.5 NKC082520世纪西方意识形态理论之史的考察(创新)孙寿涛0.5 08NKC0810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建设研究(创新)张静0.5 NKC0803我国现行党政监察制度模式来源、运行机制与运行效果评析(创新)纪亚光0.52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X009科技革命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研究(一般)赵彤10教育部一般项目09YJA710042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研究(规划)孙寿涛7 09YJA71004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现代化研究(规划)林绪武7 09YJA710040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经验研究(规划)杨谦7 09YJA710039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变革研究(规划)赵美玲7 09YJC770036党、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经验和对策研究(青年)李国忠5教育部专项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09JDSZK008基于Web2.0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模式研究傅佩缮5 09JDSZK00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徐曼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09JD710040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经验研究平章起3 09JD710004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网络平台建设研究张静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34-1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张静80天津市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ZLHQ-02吴鼎昌文集林绪武2省、市、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5-30关于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研究(重点调研)赵美玲0.1学校社科项目NKC0907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赵铁锁0.5 NKC0906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张静0.5 NKQ09055中国政治过程中的“两会机制”盛林0.5 NKQ09054国民党体制内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研究林绪武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