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向大海也能要“药”刘诗瑶①前不久,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在新药研制上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该药物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其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②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
以海洋生物和海洋矿物中的有效成分为基础开发的药物就是海洋药物。
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委会主任管华诗院士介绍,目前认识和开发的海洋药物主要来自海洋生物资源。
③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所研发的药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但使用多了,就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浩瀚深邃的海洋。
④除了够新,海洋药物还够“奇”。
据管华诗介绍,为了适应在深海环境中的生存、繁衍、防御等活动,深海生物进化出了独特的基因,耐寒耐热耐高压等,能够产生结构奇特、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天然产物,它们为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结构信息,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源泉。
⑤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共有13个海洋创新药物被批准上市,其中管华诗院士1985年开发上市的我国首个海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21世纪后,海洋药物的开发和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十几年间,先后有8个海洋药物被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欧盟EMEA(欧洲药品评估局)批准上市。
到2016年,海洋药物的全球市场达到86亿美元,已成为蓝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⑥据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纷纷制订相应计划,斥巨资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已经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竞争的热点。
⑦但向大海要“药”,并不容易。
⑧首先是采样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2014-12-23)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一)如何给地球降温①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5℃~6℃,海平面将升高154.5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如何给地球降温?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②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特勒去逝以前曾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
按照他的计算......,向空中抛洒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从而起到降温作用。
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
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火山灰”。
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
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③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
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即拉格朗日点),安装一面直径为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
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
但谁来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④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
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染白”。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语言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语言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说明的语言二.《看云识天气》三.《大自然的文字》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主要指在说明事物、解说事理时能确切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它的语言必须确切、简洁、通俗。
如何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呢?1. 句中的修饰语,句子的句式。
例如《人类的语言》一文中,拿说话跟吃饭、走路作类比时,以“平常”反衬下文的“极不平常”,说明了讲话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其中“别的动物的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一句在运用比较的说明方法时,选用了“除了……还……”的句式,说明了人的本质特征。
2. 关键性的中心语。
主要是抓那些运用准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能够分析、鉴别它们的同义词,在语境中领悟其用语的准确性。
例如《苏州园林》一文中“谁如果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这里的“鉴赏”含义比“欣赏”“观赏”更丰富,多了一层鉴别的含义。
与前面句中的“标本”相呼应,就更加看到“鉴赏”一词用得十分准确,恰到好处。
3. 修饰限制词语,主要是指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和短语等是怎样恰如其分地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中心语的。
例如《向沙漠进军》第7段中说:“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
”“最主要”这个偏正短语非常明确地指出,水是征服沙漠的根本武器。
如果去掉“最主要”就不能说明水是征服沙漠的本质所在了。
再如“蚕丝一般..饮..只有一英寸的二千分之一粗”“大多用活水”“极少..使用彩绘”,句中的加点词能否替换或削减,阅读时,应注意辨析、比较。
看云识天气(一)学习重点1. 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解释天象。
2. 掌握总——分——总的结构安排特点.反复品味,积累有关谚浯。
(二)整体感知这是一篇介绍云彩知识的科技小品。
课文以云的变化为线索,以怎样看云识天气为重点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变化与天气变比的关系、看云与识天气的关系,告诉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说明文阅读之辨别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项训练
1.文章开篇从电影《星球大战》与《钢铁侠》谈起,有什么好处? (2分)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全息技术。 (1分)
2.第⑦段中加点的“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删去。(1分)“目前”表“时间限制”,如果删去就成了“在 任何时候全息摄影术在产品展览、发布会、舞台节目等场合也得到 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分)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⑥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 、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 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中国花鸟画重 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 图》,
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瓣均 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柔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 。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 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说明文阅读之 辨别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一)从幻想走向现实的全息技术(2020·广安) ①从经典的《星球大战》到《钢铁侠》,立体全息影像在很多科幻 电影中以特效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跟在空气中形成的 三维影像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也引发了人们对 未来技术的憧憬。那么电影当中的这种技术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到底有 多远呢? ②全息,是指事物发射或散射的光的全部信息(包括光波的振幅和 相位信息)。全息摄影不仅能够记录光的强度,还能记录光从哪里发出 ,朝哪个方向发射的信息(即相位信息)。 ③普通摄影术在自然环境下即能拍摄成像。而全息摄影术需要利用 特殊的光源(一般采用激光),记录物体发出的散射光。记录的时候将 激光束分为两束,一束直接投射到记录介质上,成为参考光束;另一束 投射到目标物体上,经过物体表面的散射作用形成物光束。让物光束投 射在记录介质的同一区域上,它与参考光束在记录介质上产生干涉叠加 ,形成干涉条纹,再经过处理之后,就得到一张全息照片。从不同的角 度去观看全息照片,看到的图像内容是不一样的,跟观看真实物体的感 受一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杂事物说明文阅读-运用特征,解决问题-练习【2】及答案
学科:语文专题:复杂事物说明文阅读——运用特征,解决问题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这次汶川发生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
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震源越浅,破坏越大。
这次汶川地震为8级,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
由于汶川地震不是一次性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及周边地区有很多余震发生。
汶川地震属于大型板块断层活动。
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隆升,能量从青藏高原向内陆释放。
中国地层分为青藏高原板块、华南地区板块、华北地区板块等6大亚板块。
四川汶川是地震活跃地区,处于全国6大亚板块断裂带上。
该断裂带涉及地区包括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及云南,属于地震密集带。
汶川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上,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性活动不强,但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这次地震使聚集的巨大能量突然间释放,能量沿着板块裂缝传递,对各板块进行挤压,地层破裂尺度大,导致其他地区有震感,灾情严重。
还有,地震发生地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以东的四川地块相对坚硬,地震波传播的能力比较强。
1、下面对汶川地震发生原因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A.印度洋板块挤压欧亚板块,青藏高原隆升,能量向内陆释放。
B.该地区构造性活动不强,地块相对坚硬,致使能量释放巨大。
C.汶川地区处于全国6大亚板块断裂带上,是地震活跃的地区。
D.龙门山地区处在应力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一定程度地壳破裂。
2、下面是对造成汶川地震破坏性大的原因分析,哪一项不恰当()A.汶川地震震级8级,震中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
B.巨大能量突然释放,地层破裂尺度大,且余震多。
C.地震不是一次性释放能量,导致各板块逐渐断层。
D.汶川地震属于浅源地震,震源越浅,其破坏越大。
3、从文中看,汶川地震时为什么全国许多地方都有震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20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测量原子稳定能级之间跃迁的方式来计时的方法后,计时方式进入了所谓的“原子钟时代”。
②原子钟的计时方式是采用测量一种稳定的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频率作为计时的方法。
在1967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决定采用原子钟来定义基本时间单位。
到20世纪末,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对原子钟的使用条件进行严格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例如使用激光冷却和原子俘获,以及更精密的激光光谱技术,使原子钟的精确性有了更大的提高。
这种精确的计时装置使时间的计量更加统一和准确,为科学技术研究、现代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于是有人将之称为“时间魔盒”。
③进入21世纪,科学家不但在原子钟的准确性方面继续努力,还在原子钟的微型化和节能化方面狠下功夫,使得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所需能量也大大降低,从而在稳定性和精密性方面再一次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并进入到了商业化推广阶段。
④当前,原子钟在工作物质方面也开始多样化,不再限于铯元素。
工作模式则分为光学原子钟和量子原子钟等多种不同的模式。
原子钟甚至已经突破了单纯原子的界限,开始朝着原子核和单个离子特性测量的方向发展。
特别重要的进展还在于,如今的原子钟________已作为一种精确的计时装置得到应用,________成为科学家研究宇宙天体乃至地形地貌等更广泛科学领域的新型探测工具。
⑤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并非绝对均匀的流逝过程,在不同的引力条件下时间流逝是有一定差异的。
反映到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
但一般原子计时装置可能无法觉察到这种微小差异,只有超精密的原子钟才有可能探测到这个差异。
基于这个思路,在目前更新一代原子钟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始通过探测其时间差异来研究不同宇宙天体的变化所引起的引力波现象。
中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14说明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14 说明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山西光村村居文化放异彩梁冬①光村位于吕梁山脉姑射峰东南麓,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新绛县的一个村落。
其美丽的村名,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相传,五彩缤纷,耀眼夺目,获名光村。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011年被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②有着3000年辉煌历史的光村,经过历代村贤志士的不断创建与修葺,至20世纪40年代③光村深厚古老的文化积淀,还体现于巍然深厚的城垣堞门及城外的环城林。
它们作为光村文化的载体,不仅具有为护村安民提供优良环境的物质作用,是造就一代代光村优秀人才的文化基石。
④光村城垣呈正方形,东西、南北之长皆为一百二十丈。
村围四周城垣完整,高约四丈,车马可以环行。
东、西城墙端南正北一线贯通,不留旁门,子午为轴,南北呼应。
东、西二门又各分南、北城墙为三等份近似..黄金分割。
竖立于村四周的城垣门标新立异,城门各有寓意。
⑤西北,乾元门。
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追溯本村的起源;其二是强调这西北方向的重要。
东南,照是耀射。
“继照”二字力沉千钧,任重百世。
其含义十分明显:寄厚望于后昆,广汉门。
广者宽大也,汉可解为汉朝或银汉。
光村始建于北齐可排除汉朝说(天河),又可引申为地上的江河。
西南,大武门。
提醒本村后辈,弃燕雀之小志,学有用之大技,干利国之大业,建为民之丰功。
⑥“地上文物看山西”,在三晋大地,要找出“王家大院”那样的豪宅大院户并非难事,并不多见。
⑦因此,2008年,时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来光村感慨道:“没想到这里的文化遗产这么地道,这些是时间的产物,别看这些门楼已破败,但历史的价值都写在它的上面。
”⑧光村的民居院落以四合院居多,其中最为称奇的是赵家十八座院。
该院始建于乾隆初年,建筑风格有四奇:奇一,一线建起,凡墙接处皆互相咬合绝无垂向接缝,不论面阔几间,皆用通檩;奇三,整个十八座院落院院有门;奇四,全院都是砖木结构,都是四面插廊,檐下花板雕柱,或人虫鸟兽,或山水花木,呼之欲出。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题汇集含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题汇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 O题。
(1 1分)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的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
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l O14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O.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望达到7.4×1 O13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
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千瓦时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据预测,今后l 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
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
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
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说明文阅读(八篇)
(一)纬度决定了你什么?础德科学家发现,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基本上纬度越低,身高越矮,而湿热地区是身高最低的地区。
比如,世界上最矮小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赤道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其次分布在中美洲和中国广东、浙江、四川等湿热地区,而北部非洲由于其气候非常干燥,所以身高普遍不矮。
随着纬度的由高到低,人的身高也相应地由高到低,这是世界各地的共同规律。
居住在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和丹麦的人,大多身材高大魁梧,男性平均身高可达178厘米左右;往南到了纬度稍低的中欧国家,身高便有所下降;再往南到了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南部和希腊南部的地中海地域,人的身材便更矮,男性平均身高170厘米左右。
就我国而言,如果留心一下,你会发现,随着纬度的升高,人群的身高出现递增的趋势。
南方人普遍个子矮小,而北方人则个头高大。
气候为什么会影响人的身高呢?这是因为气候影响人体生长的速度和人体发育的时间,如果气候比较暖,人体新陈代谢就快,人体发育早,则人体骨骼生长的时间相对来讲就会缩短,骨骺闭合就早,骨骼生长就会停止,人体就不容易长高。
如果气候比较冷,人体新陈代谢就慢,人体发育迟,则人体骨骼生长的时间相对来讲就会延长,骨骺闭合就迟,骨骼生长时间就会延长,人体就容易长高。
但是也有特例,比如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男子平均身高才一米五。
印度比中国的四川要炎热,但印度人身材比四川山区的汉族要高。
纬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性格。
越趋于寒带,阴霾越重的地区,民族性格越严谨、缜密;反之,越是温暖晴朗阳光普照的地区,其居民的性格就越是任性、浪漫。
人类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人类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物种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人类运用智力创造更适合于自己的环境,相比之下,生活在高纬度的人比生活在低纬度的人要面对更多因为寒冷所造成的不利,这迫使他们在文明化的过程中更为理性,例如爱斯基摩人就被称为“永不发怒的民族”。
我们可以从电影艺术看出这种区别。
高纬度性格表现为严谨、缜密、有序,所以,绝望感就更为强烈;不少德国电影是这样的,还有一些北欧电影也是这样的,比如著名的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就以其浓重的终极追问意味,而让人感觉质地十分紧密。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平家蟹》、《蜘蛛》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平家蟹》、《蜘蛛》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平家蟹》、《蜘蛛》二. 说明的结构有人常认为顺序和结构是一回事,其实这是两个概念:说明顺序具体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文章的结构则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形式。
而理清说明顺序要以说明内容为体,从分析结构入手。
为此研究结构形式很有必要。
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①引出说明对象(引说部分),②阐述说明对象(主体部分),③总结说明对象(收尾部分)。
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①横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几个方面),②纵式结构(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结果或制作过程),③纵横交错式。
就主体部分来说,由于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不同,形成下面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①并列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如《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②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③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如《向沙漠进》;④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形: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如《苏州园林》即是总——分式。
我们应该明白,辨析、判定结构的方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阅读的要义还在于领悟结构方式,准确恰当运用对内容表达的积极效果。
《平家蟹》(一)学习难点《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与本文大不相同,同是说明文,前两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可感的实物,而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科学道理。
要初步体会其中的差异。
(二)课文分析第一部分(1~3段)传奇故事引出话题。
本文从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写起,概括地叙述了战争的过程。
这样的开头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那些武士真的在海底吗?他们变成了螃蟹吗?好奇心是走进科学殿堂的钥匙,作者用巧妙的方式将这把钥匙交到了读者的手中。
文章还引用了平家物语中的一段记述,人物对话的引入增加了这段历史的可读性。
第二部分:文章从第4段开始切入正题。
人教版语文八下事理说明文阅读:链接材料(含练习及答案)
事理说明文阅读——链接材料题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是目前已知的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它可以非常方便地被转换为电能。
尤其可贵的是,它还是最清洁的能源,在法三、利用时不会排放任何污染。
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渐短缺,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太阳能发电分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比较普及,而光热发电较少,通常所谓的“太阳能发电”往往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是根据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发现的“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其三大部分组成,设备简单,可靠稳定,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
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可以无处不在。
光伏并发电,是公认的全球太阳能利用的最终方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推出光伏屋顶并发电项目和计划,美国和欧盟计划到2019年实现百万屋顶太阳能并发电,日本也宣布到01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GWp,主要用于屋顶并光伏系统。
我国的光伏并发电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很快,已建成10个光伏并发电项目,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深圳市投巨资建成亚洲最大的园博园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年发电100万千瓦时,而且与市电并。
从环保效益看,按照目前我国火电厂的煤耗,园博园电站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384吨,减少粉尘排放约4.8吨,减少灰渣排放约10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7.68吨,是真正的无污染绿色能源,意义非同一般。
总体来说,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结束了前期开拓阶段,迎来了新的蓬勃发展时期。
有人做过乐观的估计,在今后10年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到2019年累计容量将达到20兆瓦。
人教版语文八下事理说明文阅读:链接材料(含练习及答案)
这款足球由12块六边形的弹性泡沫面板组成,耐用性强,95%的材料都能回收重复利用,且防水防潮,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都照样发电。在足球的表面有一个隐形的插座,类似于耳机接口。这个插座安装在一个哑铃形揭盖下,可以为LED灯、手机、MP3等小电器提供电能。
题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这段有趣的材料既引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发电的足球,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考查对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联系的理解。题目所引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相关,若置于原文开头,则能引出说明对象,又由于材料生动有趣,所以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题三:
(1)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
⑦另外,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应用遥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希腊考古学家用红外像片在科林斯湾发现了公元前373年毁于地震的古城“Hekike”;遥感地球所郭华东课题组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阿拉善高原干沙覆盖下的古河湖串联系统和明、隋古长城……遥感技术也十分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它的优势在于能获得物体的三维图像。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2)学习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和影片,可以减少功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链接所给材料并结合原文探究信息的能力。所给材料说明的是“雷电恐惧症”的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运用原文第③段说明的知识进行解释,即“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解答第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说明的方法、《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如果把“过河”比做说明目的,那么,恰当的说明方法就好比一座理想的桥,它能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把事物阐述明白。
当然,说明方法不是孤立的,它会在文章的说明中,与文章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说明方法有如下几种:1.“下定义”是用科学性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的本质特征做周全严密的规定,形式上往往是个判断句。
下定义往往用公式化的语句来表达,“某某是什么”,也可以用“某某叫什么”的形式来表述。
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下定义。
下定义要有严密性和科学性,并不是所有的判断句都是下定义,比如“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风在沙漠向人类进攻中的作用,不属于科学性语言,不是下定义。
又比如“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句话是解说语言的特征,不是下定义。
看来,解说描绘的语言都不是下定义,下定义往往倒过来说也能成立。
下定义的作用是能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特的本质特征,属于概括说明。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加以说明。
如《向沙漠进军》中介绍风沙进攻的方式时说“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要注意的是给事物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眉目清楚、避免产生交叉重复的现象,分类完了还要加以说明。
分类别的作用是能有条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
3.“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如“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就是作诠释。
4.“列数字”是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的。
文章中如果出现的数字不是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般不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比如“万人大会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这句话中“76米”“60米”是用列数字来说明大会堂体积的,作用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更准确、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比文字说明更有说服力。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植物预报天气植物不仅提供氧气和果实,还能预报天气。
人们发现植物有一些规律可以预报阴雨和温度。
南瓜蔓预报阴雨南瓜蔓梢在晴朗天气里向上翘起生长,而在阴雨天气里则下垂。
如果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
南瓜蔓之所以能指示天气,是因为它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向阳性和向阴性的特性,以更好地适应天气。
风雨草预报风雨风雨草生长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的花就会开放。
暴风雨过后,它的花会更加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身。
含羞草预报阴雨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
正常天气时,如果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会合拢,但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那就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XXX预报阴雨秘鲁的XXX山区生长着一种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
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深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
这种现象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
茅草预报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
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三色鬼预报温度在瑞典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
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向斜上方伸出;温度降到15℃时,枝叶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当温度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
如果温度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栗子树预报严冬栗子树不仅感觉灵敏,还能预测天气。
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
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17.选文标题运用了揭示主题的方法,通过“鬼子姜”这个特定的例子,突显了“民间气象观测”的主题,提示读者农民的智慧和对自然的敏感。
18.适合用于本文的农谚是A:“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因为这个农谚也是基于民间观测,通过观察河里的青苔来预测天气,与文章中农民观察鬼子姜预测霜的方法相似。
人教版语文八下事理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的识别与作用分析(含练习及答案)
专题事理说明文阅读——说明方法的识别与作用分析题一:①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鸟类,并没有确切的数字,估计大约有9000种,分为27个目,160多个科。
②据统计,北极的鸟类共有120多种,其中多为候鸟,常驻的鸟类有12种,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南极的鸟类只有43种,永久性的“居民”大概只有企鹅和贼鸥而已。
而企鹅到底算不算鸟类,至今仍然大有争议。
生活在北半球的所有鸟类,大约六分之一要到北极繁衍后代。
据一位在北极草原观察和研究了十多年的鸟类专家说,光在阿拉斯加北极地区,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候鸟在这里安家落户。
③北极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候鸟的乐园和故土。
这是因为,北极不仅有辽阔的草原,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少人类干扰。
南极则没有这个条件,南极的候鸟只能在附近作短距离的南北迁移,飞得最远的是信天翁,可以绕南极作长距离的迁移,但却并不往北飞行。
南半球的许多候鸟宁可遥遥数万千米飞到北极越冬,也不愿意到南极去送死。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题二: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军事上,这项技术可以用以锁定敌对目标的住置。
在公共安全方面,警方在处理绑架案件的时候,可以通过这项技术确定使用手机的绑匪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这项技术可以派上大用场,倒如,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
那么,怎么用手机来定位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题三:奇招击退红潮①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省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
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就使整棵植株漂浮在水面上。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事理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事理说明文阅读练习(一)什么导致了沙尘暴的活跃全球气候变暖是沙尘暴发生的直接诱因吗?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和灾害性天气。
人类活动和荒漠化是沙尘暴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
沙尘暴发生的原因一是干旱气候和大风;二是人类活动影响地理发生改变,如植被遭到破坏,土质松散等。
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80次以上。
中国沙尘暴自1998年以来急剧增加,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几年,中国沙尘暴的频次和强度将呈增加趋势。
未来几十年内,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变化不大,但湿度显著升高,地表蒸发加大,土壤变干,从而形成有利于沙尘暴发生的不良气候背景。
此外,中国西北及华北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草地资源退化和减少的状况难以根本改变,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严重,这些因素都将导致沙尘暴的继续活跃。
沙尘暴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会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
在我国西北,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
沙尘暴是荒漠化的直接后果。
我国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65.3万平方公里,并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
气候变化是荒漠化的决定性因子。
气候变暖的同时,潜在蒸发力增加,有助于荒漠化的形成。
但荒漠化的原因并非是气候引起的。
事实上,人为因素对荒漠化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荒漠化是人类不合理实践的产物。
在大西北的历史上,有楼兰古国的消失,现在有正在退化的民勤绿洲——西北大片的黄沙正等待着强风天气的出现,伺机那并不遥远的东部平原。
荒漠化的治理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工程,它要求把一个地区引发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去分析,寻找出影响荒漠化的关键因子,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目前人类控制天气的能力还很有限,减缓沙尘虹暴灾害频度与强度的关键在于搞好地面的生态保护规律,恢复和重建退化的生态系统。
《梦回繁华》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
《梦回繁华》阅读练习及答案《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
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
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以及“天晓诸人入市”“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释。
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
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
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7.这一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哪些特点?8.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9.“《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这句话中的“基本”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案:7.①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②写实性很强。
③画面细节的刻画真实。
④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
8.举例子、引用。
通过举《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例子,及引用其中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清明上河图》写实性很强的特点。
9.不能删去。
“基本”在这里起限制作用,删去后就成了“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一致”,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
“基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课外拓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课外阅读训练(一)(一)有趣的彗星世界彗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于它的形状像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
彗星都有一个椭圆形的运行轨道,运行周期也长短不一。
如海尔—波普彗星的运行周期为3000年,而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却只有76年。
彗星的尾巴叫彗尾,是它最朦胧和最具风采的部分。
一般彗尾巴只有几千公里长,但最长的彗尾则可达几亿公里,可谓天地万物中独一无二的大尾巴了。
它在茫茫太空,宛如一把辉煌巨帚,横扫遥遥之路。
人类自发现彗星轨道以来,发现临近地球最近的一颗彗星是伊拉斯—阿拉基—阿尔科克彗星,它在1983年5月11日,距地球只有500万公里,可说与地球“擦肩而过”了。
由于人类长期的天象观测,至今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绕太阳运行。
纷繁有趣的彗星世界,使人们遐想万千。
彗星究竟诞生何处,一直是天文学家们探索的课题。
近年,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发现太阳系边缘有一个庞大的彗星“摇篮”。
“摇篮”呈环状,内环位于天王星轨道之外,外环则超出了冥王星轨道。
这个“摇篮”中约有2亿个彗星“婴儿”,它们主要由直径10—500公里的冰块和石块组成。
由于太阳系中各大星球错综复杂的引力作用,“婴儿”一旦被什么外来碎块撞击,便偏离自己原来的轨道而成为“游子”。
“游子”因太阳强大的引力,朝着太阳方向飞去。
途中,冰块等物质受太阳光热而蒸发,并在太阳风的作用下飘成扫帚状,成为它美丽的大尾巴。
人类通过对彗星的遥测,发现彗星能释放X射线。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有关研究小组揭示,太阳风的离子和彗星的相互作用是彗星释放X射线的起因。
科学家们还就彗星上存在大量冰块而提出假设,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远古时期撞击地球的彗星,并以此解释海洋形成之谜。
然而这种假设能否成立,关键就看彗星上的微量元素与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是否一致。
据报道,美国正准备用探空火箭去索取彗星资料,对此,人们只有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
1. 文中第一段说明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第二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3. 第二段中用了一个系列性的比喻来说明彗星的形成过程,它们是:4. 第三段文字中“假设”的内容,与第二段中哪一句话相照应?5. 第三段文字中“拭目以待,并期盼佳音”指的是什么?6. 用下定义的方法说说什么是“彗星”。
【复习指导】2020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18天说明文阅读一新人教版
第18天说明文阅读(一)典例在线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台风的功与过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
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
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¼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
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
(11分)植物“气象员”张晓天①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发现它们可以预报阴雨和温度。
②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
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
南瓜蔓为什么能指示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③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
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
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身。
④“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
”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⑤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
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深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
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
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⑥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⑦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
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温度若降低到15℃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温度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温度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⑧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而且还能预测天气。
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
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⑨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
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选自2010年第5期《百科知识》,略有删改)17.选文标题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18.下面农谚适合用于本文的一项是()(2分)A.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B.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C.老鹰盘旋,天气转晴。
D.子夜杜鹃啼,来日晒干泥。
19.选文第⑥⑦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20.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看看说明了什么道理。
(3分)链接材料: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庄稼;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动物的忧伤》,完成10—15题。
(15分)动物的忧伤谢尔盖耶夫(1)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2)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
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
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
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3)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
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
(4)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
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
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
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5)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
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
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
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
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6)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
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
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
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谈很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7)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
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
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8)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
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
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
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
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
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
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
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9)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
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
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
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
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10.这篇说明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2分)11.如果把文章开头一段“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改为:“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12.第(2)段画线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13.(5)—(8)段都依次说了那些动物的寂寞情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4分)14.第(6)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5.由文中的信息得知蚂蚁和猴子哪种动物更难以承受孤寂为什么(2分)(二)阅读《动物的忧伤》。
(15分)10.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
(2分)11.原文用问句开头,提起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又引起下文,改为陈述句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2分)12.动物也有感情。
(2分)13.猴子、小鸟、鱼、昆虫。
(2分)是按照从高级动物到低级动物对寂寞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忧伤程度逐渐加重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
(2分)14.举例子。
(1分)举戴菊鸟和长尾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就会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很快就死去。
(1分)以此说明对低级动物来说寂寞就更难以忍受了。
(1分)15.蚂蚁更难以承受孤寂。
(1分)相对蚂蚁,猴子是更高级的动物,它们可以尝试把其他种类的动物<比如人)作为自己的伙伴。
(1分)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
(18分)天赐良“源”浩瀚的海洋不仅面积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接收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平均每天吸收的太阳能就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所含的热量。
吸收太阳热能的海洋表面温度较高,而在一定深度下的海水温度较低。
海洋表面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和长期未受到光线照射的深海产生了温差,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
由于存在温差,就可以利用海洋表面和海洋深处的温度差来发电。
按资源普查的经验公式计算,在几种海洋能利用中,海洋温差能可开发总装机容量为148亿兆瓦。
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A利用海洋温差产生电力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海洋温差发电的概念最早于1881年提出,但是当时世界上大部分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处于纬度较高的温、寒带地区或者是内陆国,缺乏发展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条件。
1926年法国科学家克劳德利用分别装在两个烧瓶里的28℃温水和冰块实现了温差能至电能之间的转换。
这个试验虽然产生的电力不大,只能使几个灯泡发光,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理论上的可行并不代表在工程上就可以立即应用。
海洋温差发电直到上世纪70年代全球爆发能源危机时期,在美国夏威夷成功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海洋温差发电装置后才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使它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B海洋温差发电机系统是由蒸发器、涡轮机、发电机、冷凝器等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间由很大的管道连接。
蒸发器中是一种在13~15℃间即可蒸发的液体物质,向其中导入15~28℃的表层温海水时,工作流体因受温海水加热,而致沸腾,蒸汽经由连接管路送到涡轮机,使其转动。
逸出的蒸汽则汇入冷凝器,当向其中导入1~7℃的深层冷海水时,这些蒸汽受冷凝结成液态的工作流体,随由其他装置重新送回蒸发器。
这样的操作周而复始地进行,只要表层温海水管与深层冷海水管间存有温差,即能经由上述循环从海水中不断获得电力。
广阔的利用前景对于海洋温差能的利用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它工作过程中所需换热面积大,导致建设费用较高,并且海水会腐蚀设备,海洋生物也会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进入设备等等。
但是海洋温差能发电对能源的浪费远远低于普通火力发电。
当海洋电站离陆地较近时,可考虑直接向陆地上的变电站输送电能;人们还可以利用海水在工作过程中分解出的氢作为燃料,或从浓缩海水中提取铀、重水以及一些稀有金属,送往陆地供核电站使用。
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因此对海洋温差能这种清洁能源的利用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21.文章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22.请在文章的A、B两处分别撰写两个适当的小标题。
(4分)A:B:23.简要说明“海洋温差能”为什么“利用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4分)2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的词语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3分)A.一般在热带地区,地层与1000米深处的海水温差可达25℃。
B.单从数量上来讲,温差能是最大的。
C.但却已经从原理上说明利用海洋温差发电是完全可能的。
D.同时它几乎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2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你从中的发现或思考。
(3分)材料:上海电力公司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项目,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