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论文
会计专业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会计专业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可谓是日新月异。
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这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会计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入手,来谈会计专业面临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问题发展会计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越发展,会计就越重要。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会计知识更新换代非常快。
这对于会计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职业学校。
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较弱,加上学的大都是些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环节较薄弱,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素质水平都不能很好地适应会计职业发展变化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1教与学的新定位1.1 教师的教。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对接企业需求的阶段。
会计教育应该以会计职业的特点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
会计是个操作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职业,同时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很高,这和我们现在几乎是纯知识性的教学存在很大矛盾。
我们的教师大多注重课本教学,侧重点主要是为了完成自己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使得各个科目之间的联系性较差。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算理论学得好,到了实际工作中却可能连发票都开不好。
会计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出去工作就能成为专业的会计人员,而是要使其拥有成为一名会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学习、创新的能力。
1.2 学生的学。
以中职学生为例,他们大都初中刚毕业,年龄小、文化知识薄弱。
父母和学生都期望通过几年的会计专业学习,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好的会计工作,但这与会计职业的特点存在一定矛盾。
首先,学生自己要对会计职业有充分的了解,定位要准确。
它不像模具或机电等专业,就业时能较快地找到对口工作。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往往还需要在其他相关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或即使找到会计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实践,方能适应。
其次,学生要明确自己到底要学些什么。
会计是个需要不断实践和不断再学习才能胜任的职业。
会计教学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
会计教学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摘要:会计专业课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考取从业资格、初级、中级及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合伙开办会计咨询机构,进行代理记账、财务咨询、代理报税等业务,这样既可以增加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又能树立会计专业教师的社会形象,让需要会计人才、会计服务的企业,自愿到大学去寻求会计人才和会计服务,通过这种方法,把教学、科研和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学生也有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1 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和毕业生的求职情况调查,反映出会计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教材选取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会计专业课的教学中,现行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一门课程选取一本教材,有时再加一本习题册,没有相关的辅助配套辅导资料,而我国目前的会计教材大都千篇一律,各门课程的侧重点不突出、教材质量不是很高,而且,教材内容陈旧,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学生只能“就教材论业务”,知识面狭窄,使学习的视野受到了限制。
而实际工作中的业务不一定与教材所列示的经济业务完全相同,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实际业务。
1.2 教学过程不完善,不利于学生巩固知识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理论性内容为主,缺少实践环节的操作,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课后辅导方面的安排也存在不足之处。
具体不足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没有给出学生具体的教学安排,不利于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
在一门新的课程讲授之前,教师一般很少给学生列出这门课的具体教学安排,如,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参考资料、作业安排及课后辅导时间等,只是在讲授新课之前,大致介绍一下这门课的结构体系,然后依照课表按部就班地按教学周讲授,使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讲哪听那,对这门课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认识,不便于把握课程的重点和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2)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是什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为什么”。
会计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
会计在教学实践中会存在一些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还有对策,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理念陈旧从教学理念方面看,目前我国的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不能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应该是教师应该交给学生最重要的技能。
但是,目前大部分院校教师仍侧重于向学生传授会计理论知识,而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上,学生虽然学会了如何编制分录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但是在解决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上时,其能力还是远不够的。
所以,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会计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有足够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要在平时的课程中通过对学生的不断训练和培养来逐渐的完成。
(二)认识不统一,普及面不广目前,虽然有很多的会计专业已经开展了会计的实践教学,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院校没有完全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而没有开设实践部分,只是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
分析其原因,其一是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问题;有很多的人认为学生在学校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而实际操作应该是在工作之后再去考虑的问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使得教学过程中没能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其二是由于学校的教学经费紧张;开展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设备和教学设施,而目前的一些院校存在着严重的经费不足,很难达到这样的教学标准。
(三)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实践性教学仍停留在应试教育模式上,,在实践教学的安排过程中严重的缺乏合理的思考。
会计实践教学应该是由多个层次以及多个环节一起协调组成的。
教师通过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合理的设计,明确每一项教学环节,明确教学目标以及实践内容,通过合理的安排使实践过程能够一环紧扣一环,相互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会计专业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会计专业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文章基于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包括修订会计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建立多样化的会计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一、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计划的不适用性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建设初期,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可能和本部院校会计专业完全一致,如本部院校针对学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偏向于理论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而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更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二者教学计划的偏重点不同,独立学院照搬本部院校的教学计划明显偏离了自身的发展方向[3]。
虽然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独立学院可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修订,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缺少能够体现独立学院会计专业各个方向的特色内容,导致教学计划与本部院校过于趋同,结构也过于单一,未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教学质量一般。
(二)教学模式单一就我国的教育现状来说,虽然在很多地方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还是有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即采用课堂上面对面的教学方式,教师多是“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片面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一支粉笔、一份教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虽然很多教师与时俱进,改进了教学方法,如引入多媒体、电子白板,但这些技术的应用要么限于简单的粉笔翻版,忽视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只顾完成教学计划;要么过度使用,放大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弱化了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内容偏重理论且陈旧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缺少符合自身教学目标的针对性系列教材,多采用普通高校普遍使用的会计教材,这些教材往往偏向于理论讲解,涵盖知识点较分散且繁杂,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4]。
毕业设计论文-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论文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姓名:某某班级、学号: 000班、00号系(部) :经济管理系专业:会计电算化指导教师:0000开题时间: 2008- 6-4完成时间: 2009-11-302009年 11 月 30 日目录一、课题(论文)提纲二、内容摘要三、参考文献专科生会计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00摘要:本文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和学校办学三个方面剖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在的那些问题,并提出对策,试图帮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就业率。
本文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
第二部分剖析原因,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办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第三部分提出对策: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教师教学以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应以就业为导向。
以会计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中心,使教学过程职业特色鲜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贴近生产一线。
关键词:需求导向学生主体会计职业能力岗位技能职业素养与时俱进贴近生产一线0、引言近几年,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包括电算化会计、财务会计专业,以下均称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时就找到本专业工作的比例很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毕业后三年内都未真正接触过会计工作。
另一方面,大部分用人单位在会计人员的选用方面一般都选择有会计工作经验三年以上的会计人员,轻易不接受应届毕业生。
因为这些用人单位都不愿意花费精力、时间、金钱培养刚出校门、会计工作经验匮乏的毕业生,由此导致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
这就产生一个矛盾:不能就业何来会计工作经验?由此导致恶性循环。
就业率低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存在问题的集中表现,具体问题产生在学生自身、教师教学和学校办学三个方面,并各有成因,本文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试图帮助高职院校以会计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为中心,使教学过程职业特色鲜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贴近生产一线,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浅谈财会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财会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财会教学现状对策一、高职财会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目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仍然没有走出传统财会教学的套路,大多数学校采用缩减课堂理论教学,增加实践环节教学时间的办法来表明本校是符合高职教学特色,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所谓零适应期的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殊不知,画虎不成反类犬,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理论没学好,实践动手能力也成为空谈。
每年毕业的财会专业学生很多,但能够立即融入财会工作的很少。
通过对一般财经院校、高职院校和其他院校的财会专业学生比较,笔者发现这些财会专业临毕业或已毕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基本达不到实际工作中一般业务处理需要,高职财会专业学生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欠缺,而且在实践操作上也并无过人之处。
主要表现为不会编制基本财务报表,看不懂企业会计账簿,不了解各账户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看不懂记账凭证,粘贴原始凭证毫无专业可言,更谈不上美观。
财会教学上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1.1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仍以模拟为主,大致可分为:单项模拟和综合模拟,单项模拟主要是在相关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完之后进行模拟实训;综合模拟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前根据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教学形式。
这些模拟实践教学仍以在实验室或教室里用习题式练习方式进行,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距很大。
1.2 会计实践技能训练不足许多学校都有专门的财会实验室,但并未得到很好使用,实践教学组织散乱,不系统,不连续,缺乏创新,学生实训过后就忘,学生未能利用综合实训充分学习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未能融入模拟企业情景之中,缺乏热情,未对该情景留下深刻认识,在其专业成长之路上未留下值得回味的烙印。
1.3 课程设置缺乏高职特色很多高职院校财会教育较注重课堂上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论文
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会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的会计理论研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为实践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会计理论尤为如此。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会计工作倍受各方面关注,如何做好会计市场经济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会计理理论研究功用理论主要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假设、定义、原则等所组成,其目的在于对客观现象作出人合乎逻辑的解释和预测。
会计理论顾名思义是在会计这一专业领域内形成的理论,会计理论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过程。
会计理论研究的功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过去的会计实务进行总结和评价考察一下世界各国的会计实务发展史,可以发现,各国的会计实务基本上都走过从无序、混乱到逐渐趋于规范这样一条道路。
而在这一过程中,会计理论研究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种作用首先就是对过去会计实务的总结和评价。
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实务的总结过程。
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需要人们对过去的实践进行总结和提炼。
作为一门科学,会计学有一套符合本身逻辑的理论体系。
但就其性质而言,会计学是一门应用类科学,它与某些基础性科学存在明显区别。
所有的会计理论,最终都须与(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会计实务相结合,否则这种理论就失去意义而变得没有生命力。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通过理论研究工作者对实务的总结,一方面可以从过去合理的会计实务中提炼出理论成份,完善整个会计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过去不合理的会计实务的认识,帮助会计人员尽量避免再犯以前已犯过的错误,提高会计实务的总体水平。
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同时还是对过去的会计实务进行评价的过程。
会计教学研究文章
会计教学研究文章会计教学研究文章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会计教学研究文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计行业在企业和政府机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会计教学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
本文将从会计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会计教学的现状目前,会计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 知识传递单向化。
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缺乏思考和提问的机会,难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环节薄弱。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只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3. 忽视综合素质培养。
会计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如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能力的培养。
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使用的会计教材内容较为陈旧,与实际工作脱节,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2.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不足,难以胜任会计教学工作。
3.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建议1. 加强实践教学。
学校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会计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2. 更新教材内容。
学校应该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教材更加贴近实际工作,满足企业的需求。
3. 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为会计教学提供更好的师资保障。
4. 创新教学方法。
学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会计教学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加强实践教学、更新教材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会计学基础是研究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等方面出发,研究探讨了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强调应加强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教学,加强会计教学的系统性,加强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贯彻“理解、掌握、应用”的教学思想,结合教学内容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会计学基础教学一、加强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教学会计学基础是研究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帮助初学者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会计学的基本方法,较扎实地掌握会计学基础的知识体系,培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会计业务技术处理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该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对各层次学生都要不同程度地加强会计基本理论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在教学中,不能仅考虑到学生是从高中上来的初学者,没有会计专业知识基础,就忽视对其进行会计基本理论的教学。
会计基本理论主要集中在第一章总论中,如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会计作用、会计对象、会计原则、会计程序、会计方法体系等。
多年的会计教学中体会到,会计学基础的第一章对教师来说,要求最高,最难讲;对学生来说,最为重要,最难学。
如果不把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讲清讲透,学生就不理解会计的目的、作用,就不知道会计是对什么进行核算监督,就不了解会计的程序、原则、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始终存在概念不清,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
对会计基本理论问题,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确保教学课时,并作为教学中的重点问题。
对这部分内容教学,不应该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应当旁征博引,联系经济活动实际情况,系统讲授,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参考文献资料以加深理解。
例如,“会计的作用”问题,是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说明的会计基本理论问题,对于刚刚入校,没有经过会计系统学习的初学者来说,一般对会计作用的认识往往是直观的记账、算账。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问题及建议论文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问题及建议论文摘要:以就业导向为前提方向的教学改革是目前中职学校进行会计教学改革的核心,作为中职学校中重要的学科会计课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与重视,在中职学校就业导向下的会计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将教学内容实行进一步改良,对学生的会计专业能力也需要深入的培养,同时会计教师需要从自身出发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能够施展出专业性的会计知识。
关键词:中职学校;就业导向;会计教学中职学校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国家提供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所以对中职学校内的会计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会计实训等等技能的培训,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会计专业知识上也应进一步调整完善以符合就业能力的知识结构内容,让中职学生在就业时能够拥有更专业的会计知识。
一、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就业问题成为了学校内的重点问题也是难题之一,学生的就业情况也是评判中职学校教学情况的依据,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上认为理论知识是重点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知识的培养,这也是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就业遇到瓶颈的根本原因。
中职学校中对会计专业的课程教授内容以传统教学内容为主没有适时进行创新,会计专业中的许多门课程都没有及时更新,限制了学生的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教学课时安排上实践课程数量偏少,中职学校仍然以理论知识的教授为核心,并且对于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安排仍然放在基础课程之后。
会计专业课程中实训课程是重中之重,大部分的中职学校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对于实训课程而言应当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但是中职学校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大都是采取校内实训方式,让学生在教师布置的实训案例下进行发挥,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实训模式感到排斥,而实训课程的真正意义也没有得到彰显,让中职学校内的会计专业学生无法走进社会更无法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的需求。
二、中职学校在就业导向下开展会计教学的举措1.注重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是会计课程教学的核心,对于会计校本教材而言需要做到教材内容以及形式上的改革,教学内容上需要将课程分为小的模块,在教学模块的基础上进行再划分,划分的越细致教学时才能更加的具体,在校本教材的编撰上应当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开发模式,在具体教学内容中应当分为更加具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步骤,这种校本教材内容才是学生需要的也更能得到学生的青睐。
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探讨(5篇)
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探讨(5篇)第一篇:高职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教改研究摘要: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改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学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非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基础课程,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因此,基础会计在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量大幅度攀升。
但是,目前对这些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仍然基本上采用的是会计专业相同的教学方法,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
1高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确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时,习惯于从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出发,在没有完全地考虑非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课程体系设计等客观事实,就完全沿袭了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造成了这些课程的教学完全是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压缩版本。
此外,有些教师则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今后不会从事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因此,学生只需要简单地了解一些会计概念的知识就够了。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将该课程的学习课时压缩,造成学习时间短,内容多,缺少实操教学,使得学生难以掌握课程的内容。
1.2教学内容设定不合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一般学习基础会计一门课程,并无相关的后续课程。
目前非会计专业教材的内容基本上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以基础会计为内容,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循环和编制会计报表;二是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部分内容,覆盖了会计专业多门课程。
以上两种方式基本上按照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来安排教学内容,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适应非会计专业的特点,影响了教学效果。
如按第一种内容授课,侧重点是掌握如何记账、算账、报账,学生很可能不感兴趣,也无法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如按第二种内容授课,让非专业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学习会计专业几门课程的内容,这对学生来说很难做到,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实践教学薄弱,教学资源缺乏目前,国内针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教材较少,而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非会计专业学生的教材就更少了。
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研究
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研究杨应杰(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如何组织好?财务会计?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繁多而复杂的内容中理解好根本概念,把握好根本知识,掌握根本技能,从而能够灵活运用,是财务会计教师需要认真思索的一个问题。
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看法;笔者从事会计理论教学二十多年,根据自已的教学实践,现就这几个问题简要的分析,以与同行商榷。
一、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核算问题许多会计教材上这样描述:“制造费用的内容比拟复杂,包括物料消耗,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和保险费……〞,似乎关于“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用〞运用的是“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教材也是这样表述,并且具体运用亦是如此;2021年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教材?初级会计实务?第89页[例2-33], D企业生产车间委托外单位修理机器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修理费用10,000元,增值税税额1,700元,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该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 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贷:银行存款 11,700 经过认真研究?企业会计准那么?、?企业会计准那么——应用指南?,本人认为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不应该用“制造费用〞科目进行账务处理,究其原因有三:①2006年2月15日公布的新?企业会计准那么?规定,不满足“固定资产准那么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众所周知,损益类账户不包括“制造费用〞;②在新?企业会计准那么——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明确规定“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内容包括:与固定资产有关的费用工程是生产车间的机物料消耗、固定资产折旧,而无固定资产修理费工程;③在新?企业会计准那么——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明确指出: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大学《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
大学《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成本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会计学专业主干学科之一的成本会计具有理论性强,难度较高等特点,本文分析了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及特点,提出了高职成本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成本会计的含义及课程内容成本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成本为核算对象的专业会计。
成本会计是以成本资料为依据,采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规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的专业方法,对成本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并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其他方面提供财务成本信息为主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介绍成本会计的发展、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成本核算的程序及具体原理、系统的阐诉成本会计核算的几种基本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等。
最后介绍了成本报表的编制,为学生以后学习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当前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
相对于会计学专业其他理论课程,成本会计学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不仅专业理论知识要扎实,而且还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由于教师长期处于教学岗位,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很少参与实践,对制造企业工作流程、生产组织、具体核算、经营管理等不是太了解,在讲课过程中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导致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后“不知所云”,实际操作能力差。
(二)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
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毕业前通常将学生分为众多小组,集体到制造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实习结束后每个小组上交一篇实习报告,这样的时间学习模式会出现很多学生偷懒,一个小组通常只有一个学生在进行实践学习。
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
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论文会计专业是研究企业在一定的营业周期内如何确认收入和资产的学问。
会计师除了准备财务报表以及记录企业交易行为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参与企业间的合并、质量管理、信息技术在财务方面的应用、税务战略以及很多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会计专业领域涉及面广:鉴证,审计,税收,公司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破产清算,法务会计,预算制定,商业咨询等等都是会计专业将要涉及的领域。
以下是今天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全文如下:一、培养目标和能力分析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包含对学生两方面的要求。
一个是对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能熟悉;一个是在技能培养方面的强化。
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既懂会计理论知识,又懂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且能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我们教学改革也要以此为出发点,重点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对学生维护财务软件的能力的培养和会计手工操作不断加强,使学生掌握财务知识。
专业培养目标是职业能力分析的依据,职业能力分析是和课程设置对应的,能力评定的标准是技能证书的获取或者是模拟测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素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相关领域活动能力和涉外知识借鉴能力。
二、会计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公共课程的设置宗旨在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既包括素质又包括能力。
其中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包括科学文化、职业道德、社会公共学、会计专业知识和身体心理等方面。
(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主要目标是打好会计这一专业的理论基础。
开设课程包括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国际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针对会计学类开展通才教育,不断优化理论教学体系。
(三)专业技能课程设置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基本原则是适用原则。
对于主干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分配方面还需要作调整,有冷门主要课程应当增加课时,对于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要安排和处理好教学内容,避免交叉重复;为了使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主干课程能够得到有机结合,应当新增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目的在于学会加工、利用会计信息。
会计理论教学的探究
会计理论教学的探究一、会计理论教学存有的问题1.资源问题。
最近几年,我国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改进,每年向社会输送的中级专业人才数量有所增加,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价值意义。
但是,相比于高等职业院校或本科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教育劣势十分明显,很多教学条件达不到高层次学校的要求。
以会计学专业来说,中等学校现有的课程教学资源不足,依旧沿用了早期会计理论的课程资源,这极大地约束了专业生的知识面。
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企业对会计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专业学校依旧采用旧理论资源,显然不符合企业对会计人才的技能考核要求,且容易误导中专生的学习方向。
2.框架问题。
从理论知识的框架构成看,中专学校未能科学地组建理论知识体系,相对应的会计理论知识没有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理论体系相对混乱。
会计教学并非单一的理论学习,而是要与其他理论课程相互融通起来,才能综合地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
教育部门规定,会计学专业涉及到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理论内容,只有合理地安排理论知识结构,控制主要理论在会计教学中的比例,才能达到预期的专业教学效果。
但是,中专教师对会计理论体系缺陷的认识有限,尚未意识到会计理论框架的缺陷。
如:课堂上过于注重会计书本教材的讲解,对审计学、财务管理学等知识未作介绍。
二、中专生学习会计理论的意义1.教育意义。
学习会计理论是中专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其要求学生努力学校与会计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
从会计学专业教学角度考虑,坚持教学体制改革有助于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显著改善了课堂教学中的工作质量,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会计学专业知识内涵。
对于教师而言,其在中等专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持续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可以加快会计教学工作的优化进程,保证会计教学工作达到预期的指标要求。
此时,学生在教改过程中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摆脱了会计学习低效率的困境。
2.职业价值。
中等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而中专业最终是要走向工作岗位实现其职业价值,学好会计理论知识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会计教育有关论文集与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相关本科毕业论文
会计教育有关论文集与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关键词:会计教育;问题;对策一、我国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会计教育目标定位问题1998年以来我国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能在企业、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学校、科研机构从事会计学的实际工作和本专业的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这一教育目标导致一些学校将会计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定为培养企业会计人才,甚至是把注册会计师作为培养目标。
与西方国家使学生具备会计师的素质的培养目标不同,我国是在培养现成的会计人才。
而实际上,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更新变化,在学校小环境里是无法培养出现成的高级会计人才,而应该需要更多的从职业思考、会计素质等方面去培养学生,这样学生出去社会可以具备核心的职业道德观念和学习的能力,出去社会面对各个岗位可以从新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1]。
2、会计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问题:由于部分会计教师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没有学习过教育学、教育心里学等之类的课程,以及师范类学生一些专门的训练,以及平时教育理论知识积累不够,所以即使他们教师工作上岗前匆匆学习完这几门课并拿到教师资格证,其教学水平也是不足的。
教师的实践经验问题:目前我国的会计师资队伍大部分是本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学校教学,很少有从实务中转行搞教学的,也不允许教师到企业兼职。
其实这种作法是不妥的,因为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实务性学科,如果会计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或者根本不懂实务,那这样的会计教师又怎能算是合格的呢而在国外大学教师兼职的现象却很普遍的。
会计师资队伍人员流失问题:由于会计教师待遇偏低,一些学历较高的老师不愿从教,或是跳到一些企业或是机构,即使从事会计工作,即使也因为兼职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上。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较严重的现象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会计工作在各企事业单位中负责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属于重要的部门,在一些消极影响下,或是出于利益的诱惑或是迫于外界的压力,其价值观和道德操守出现波动和偏差,出现做假账、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几个主要问题的探讨论文摘要:目前在国内外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均安排了会计理论类课程。
这类课程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内容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在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这已在业界达成共识。
w但目前各高校关于会计理论类课程的名关键词:会计,理论,课程,教学,几个,主要,题的,探讨,论文,目前, 目前在国内外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均安排了会计理论类课程。
这类课程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内容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在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这已在业界达成共识。
w但目前各高校关于会计理论类课程的名称、授课内容、教材选用等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存在较大差异,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会计理论课程作用的发挥。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部分高校会计理论类课程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对硕士研究生阶段会计理论课程名称、教材选取以及重点授课内容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会计理论课程的几个基本问题探讨会计理论课程的问题,首先要界定清楚其与会计理论相联系的几个基本问题:1.关于会计理论的概念。
目前会计理论的概念存在着多种解释,学者们各言其是、风格迥异。
美国会计学会(AAA)将其解释为: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则,是一个旨在探索会计本质的总体性的参考框架。
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中对会计理论的解释为:会计理论的目标是为了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解释是为观察到的实务提供理由,预测是指会计理论应能够预计为观察到的会计现象。
[3]我国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将财务会计理论定义为:来自会计实务,高于会计实务’反过来可以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性的概念框架。
本文将其归结为:会计理论是一套内在一致、协调一贯的,可以提供总体性参考框架的原则,其作用是为了解释和预测,解释是对现存现象的说明,预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事项的判断。
基于这一界定,本文对会计理论课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关于会计理论的作用。
会计理论的作用是会计理论课程与会计专业其他课程,包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课程区别与联系的关键所在。
会计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会计专业的其他课程偏重于实务,阐述的是一系列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而会计理论课程阐述的则是对现存实务行为的解释,预测将要可能发生的实务,据以指导和开拓。
因此,基于会计理论的作用,使得会计理论课程可以将各个与会计相关的课程融会贯通,从而加深对会计专业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体现出会计理论课程的不可替代性。
3.关于会计理论的发展。
理论总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会计理论也是如此。
会计理论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发展。
首先,会计是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伴随着政治、经济、法律等发展而不断发展;其次,会计是有国别差异的,尽管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会计国际趋同,但是仍不可忽略中西方文化的交叉与碰撞,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国内环境的冲击,自然会导致会计的变化和发展。
然而,无论是历史还是国际环境,最终归结为一点,会计理论的发展是与实践相联系的,毕竟理论来源于实践,不可与实践脱节。
目前会计理论的发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理论落后于实践,急需新的理论出现,如衍生金融工具、通货膨胀、人力资本等事物所引发的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问题’旧的会计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二是理论超越实践,国外有些先进国家的应用理论又超越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使得理论无法很好地与实践相适应。
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
二、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本研究对国内重点财经院校及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4所高校硕士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调查,有关情况汇总如表1所示。
调査结果显示,目前硕士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课程名称不一致。
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称为会计理论研究,一种称为财务会计理论研究,还有一种称为会计基础理论研究。
课程名称的不明确,表明目前对会计理论的一些概念问题界定不清,影响了会计理论课程的授课效果和会计理论课程作用的发挥,亟待改进。
2.课程教材和参考资料不一致。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采用的是国外教材。
应当承认,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研究方法上,而且也表现在许多领域方面我们没有人家了解得深刻。
H但是正如前文对会计理论研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所讨论的那样,这会导致一些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
3.课程重点、授课内容不一致。
没有统一的教材,自然不会有统一的重点授课内容。
当然,各高校没有必要必须有相同的授课内容,在会计理论研究的各个领域,各高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作为授课内容以教材为载体传授给学生,也便于不同学校的相互比较,取长补短,这也是一种交流与学习的方式。
但是作为会计理论课程的基本框架应该趋于统一,重点授课内容所涉猎的部分应该无所偏差。
另外,会计理论课程教学目前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关注,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层次性。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为了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的会计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开始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类型,即应用型教育和研究型教育。
应用型教育实行两年制,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研究型教育实行三年制,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
本文将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课程改进建设意见,以期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三、针对相关问题的会计理论课程设计根据上述研究分析,以下着重对会计理论课程的课程名称、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取以及重点授课内容进行讨论。
(一)关于会计理论课程名称会计理论课程名称的界定关系到与会计学专业其他主干课程协调、会计理论课程内容的构建、教材及参考资料的选取等一系列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
关于会计理论课程名称现在存在两类争议,一是会计理论和会计基础理论的争议,二是会计理论和财务会计理论的争议。
部分高校采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作为会计理论的课程名称。
这是将会计理论按照内容分类,将其划分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开发理论三个部分所致。
这些高校认为’会计理论只需研究以基本原理为依据,运用科学知识,阐述会计领域会计运行的基本理论即可。
其忽略了在会计实践中创造性运用的应用性理论,以及阐述新技术和方法的开发性理论,缺乏会计理论研究的完整性。
因此,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这个名称不能包含会计理论的全部内容。
部分高校采用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作为会计理论的课程名称。
这些高校认为,会计理论研究的着作从20世纪20年代W?佩顿公开出版的《会计理论一~兼论公司制企业的专门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Scott 着的《财务会计理论》,所有着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书名是“会计理论”还是“财务会计理论”,所讨论的内容实际上都仅限于财务会计理论。
实际上,在管理会计产生之前,会计理论只是指财务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而管理会计独立成科以后,会计理论同时包含财务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
就本研究当前掌握的国内会计理论着作来看,除魏明海和龚凯颂着的《会计理论》中将管理会计理论包含其中外’多数会计理论着作讨论的都是财务会计理论的内容。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会计理论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会计理论是指财务会计理论,广义的会计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
为此,考虑课程名称的科学、合理性以及与其他课程间的协调等因素,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可以按以下两种情况处理:一是如果既开设财务会计理论,又开设审计、管理会计理论等课程,那么,会计理论适合采用财务会计理论作为课程名称;二是如果只开设一门与会计相关的理论课程,则适合采用会计理论作为课程名称,其内容可以包括财务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的内容。
另外,考虑高校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可以将应用型硕士研究生(两年制)的课程名称设定为“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或“会计理论与实务”,将研究型硕士研究生(三年制)的课程名称设定为“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或“会计理论研究'。
(二)关于会计理论课程教材以及参考资料会计理论课程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取与会计理论课程重点授课内容密切相关。
通过调査显示,目前会计学专业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程的教学使用较多的国内外教材有如下相关着作:1.国外相关着作。
国外的相关着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的会计理论,二是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的会计理论。
(1)《财务会计理论》(WilliamR.Scott着)是目前国内研究生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最为流行的教材之一,该着作最大的特点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来阐述会计理论,试图以信息经济学的框架来解释会计在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基本矛盾其主要内容结构如上表2所示。
(2)《会计理论》(HarryI.Wolk,JamesLDodd和MichaelG.Teamey 着)是国外会计理论着作中另外一种普遍采用的结构,即以财务概念框架为基础阐述会计理论。
嗔主要内容结构如表3所示。
2.国内相关着作。
国内的着作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弓I 进西方会计理论的内容和结构而编写的会计理论着作,二是融入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着作。
(1)《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着。
该着作多处引用美国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的《会计理论》,多次将其研究成果纳人其中%并吸纳百家之言,在此过程中表达观点是较早地弓I进西方会计理论的内容和结构而编写的会计理论着作。
该着作基本上是以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为构建基础编写而成,其主要内容结构如表4所示。
(2)《会计理论》,吴水澎、谢诗芬和薛祖云着。
该着作中融入了我国国情,分析了如何构建中国特色会计理论体系等相关问题,进一步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主要结构内容如表5所示。
3.国内外相关着作的比较分析根据对相关经典着作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的会计理论相关着作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共性。
差异是可以理解并提倡的,着书者理论演绎,皆由己出,标新立异,自成体系,如类似Scott等以信息经济学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视角而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既顺应了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又符合其自身的基本环境需求,做到理论的构建与实践相适应,但各相关经典着作仍然存在一些共性可寻。
共性是基本上可以将会计理论总体结构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导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
导论包括会计理论、会计理论历史发展;基本理论包括会计理论假设、原则、研究方法以及财务概念框架等相关内容;应用理论包括会计准则制定等。
另外,还有两个特殊的问题,一是关于一些前沿问题,这部分理论在国内外相关着作中有所体现,它是会计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与实践相结合而生的理论,避免理论落后实践。
二是关于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这部分理论在国内的部分着作中有所体现,它是结合我国基本环境而探讨的内容,避免理论超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