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89c4b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7.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区位因素)。
2. 掌握不同指向型工业的特点。
3.理解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原因,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重点难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2.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学法指导】多看图,学会分析和归纳【学习过程】一、工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用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水源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近河湖分布工人工业生产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运输成本对工业区位影响很大区位因素主要影响动力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应考虑接近能源供应地运输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吸引力市场工业接近消费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得市场的供求信息2.工业的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的因素,就是工业的区位因素。
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动力、劳动力、交通运输、市场、土地、水源、政策、环境等。
决策者在选择工厂区位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就不一样。
因此区位导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原料导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甜菜制糖厂、甘蔗制接近原料产地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市场导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接近消费市场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导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等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迁移应用]1.读下表,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该企业的区位指向是(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工资(%) 21.3 24.4 23.0 29.0燃料(%) 10.9 14.6 15.6 8.6产品运费(%) 35.6 32.5 35.7 37.5其他(%) 32.2 28.5 25.7 24.9A.动力指向型B.市场指向型C.技术指向型D.原料指向型【答案】 B【解析】分析资料,该企业在甲、乙、丙、丁四地的成本结构中,产品的运费均占最大比重,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应接近市场,将降低产品运费作为着眼点。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1af6e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4.png)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讲述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它们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又同时起着作用,所以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看待各个影响因素,要因时、因地、因工业部门不同制宜,把各个因素统一起来分析。
同时,又要抓住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教材结合活动设计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这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思想:本节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新课标要求,借助自己制作的课件营造一个双向、即时反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并且联系本地实际,讨论工业企业的布局因素及区位的选择,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工业导向类型;2. 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趋势;3. 分析理解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工业区位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多媒体教学,用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教学难点:1.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2.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教学准备:收集本节课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上一章我们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教师小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交通运输、劳动力、机械和政策等。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49aa3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0.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意义。
2.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 工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意义和主要因素。
2. 教学难点:工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意义和主要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意义。
3. 讲解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
4. 分析实际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区位选择案例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针对实际案例的解决方案。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工业区位选择,如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等。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工业区位选择的优缺点。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道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选择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评价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意义和主要因素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在分析实际案例时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练习: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地理教学论》、《工业地理学》等。
2. 案例资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区位选择案例。
3. 网络资源: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工业区位选择的知识。
3. 反思课堂互动是否充分,学生参与度如何。
工业的区位选择 精品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 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4bd9e7f7ec4afe05a1df3e.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教学内容工业的区位选择二、教学目的1.掌握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2.明确影响工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3.了解社会和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
三、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四、教学难点社会和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五、教学方法读书法、启发式教学六、学习方法自学、图表分析法七、教具小黑板、课本插图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过程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知道了有哪些工业产品,我们现在来学习工厂如何布局,为你将来当工厂老总时打好基础。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P21图5.24和5.25,分析鞍钢和宝钢所需铁矿和煤矿分别主要来自何地?(3分钟)[板书]5.6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工业的区位因素[总结导入]鞍钢的铁矿和煤矿都来自附近的地方,而宝钢的矿产却来自遥远的地方,如: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地。
那么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到底有哪些呢?请同学们看图2.26回答。
[学生看书回答](5分钟)[总结板书](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原料、燃料(动力)、水源、土地等。
2.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工人、市场、交通运输等。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拉萨市区主要有哪些工厂,它们都布局在什么地方?如果你是老总,有没有哪个地方完全适合你的工厂?(2分钟)[总结承转]工业布局不可能完全兼顾,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不同,因此,把工业主要分成五种类型。
请同学们看书P22,然后到黑板上填表。
展示小黑板,学生看[总结板书](二)五种指向型工业1.原料指向型2.市场指向型3.燃料(动力)指向型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5.技术指向型[承转]影响到工业的区位因素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的,请同学们看书P2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回答:哪些区位因素的作用在减弱,哪些没有变化,哪些因素又在增强?[学生自学回答]5分钟[总结板书]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承转]工业的布局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考虑社会环境效益。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58a6c3102de2bd96058898.png)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区位教学设计选择工业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篇一:4.1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第三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能根据工业分布图和阅读材料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并判断工业的类型。
3.理解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能力目标 1. 通过读工业分布图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 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
2. 通过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树立热爱家乡的信念。
【教学重点】 1.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2. 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自学探究、案例教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同学们,咱们现在想个美事,假如你最近买彩票中了500万,你会做什么?学生饶有兴趣,议论纷纷.咱们让钱生钱,建个工厂,自己当老板,好吧?建工厂首先得选择一个好的位置吧,各位老板们,你们会选择什么位置建厂呢?你们会考虑哪些区位因素呢?学生回答。
一、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原料、燃料、水源要素分类:社会经济因素:资金、劳动力、科技、交通、市场、政策等等师:我们为什么要考虑这么多的区位因素呢?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师:理想的区位是怎样的? 生:地价低廉,原料,燃料充足,劳动力质优廉价,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政策支持??师:这样十全十美的地方有没有呢?没有。
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或几个主导因素来决定工厂的位置。
工业区位选择第1课时 教案
![工业区位选择第1课时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a78fd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4.png)
提问:假若你是一个工厂的厂长,让你选一个地方建厂,你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获取最高利润呢?
学生讨论,发言,然后老师引导归纳:
课件显示: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廉价的地租;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教师总结: 以上,我们从厂商所考虑的区位因素可以看出,他的目的就是为获得最高的利润。
但这样的场所很少,我们要切合实际考虑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进行选址。
小组探究:考虑一下这座城市的下列工厂要建在哪儿,为什么?
课件显示:例1:讨论在这个城市中以下工厂的选址:水产品加工厂、钢铁厂、家具厂、炼铝厂、服装厂、集成电路厂,并说明理由。
(小组思考各厂的主导因素后进行选址,由小组代表上台分析选址结果;学生分析后,老师展示结果。
)
结论: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也不同。
因此,进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时,考虑不同的主导因素,形成不同的工业类型。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五类主要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
2、五种工业指向类型
课件显示: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
(引导学生注意教材提供的例子)结合实际给予讲解:如讲制糖厂时,用8吨甜菜榨制1吨糖,所用原料很多应布局在原料地;石油化工厂因产品运输较难,一般接近消费市场地;另外注意区别电子装配工业和电子工业应分别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
小结:进行工业区位选取时应注意:在众多的工业区位因素中,应抓住关键的主导。
人教版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214d23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d.png)
现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工业,工业是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基石。
地理教学中,工业的区位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这对于学生了解工业化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基础,探讨如何编写一份优质的工业区位选择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1. 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知识,能够掌握工业的区位选择原则和影响因素。
2. 掌握重要工业区的分布和产业结构特点,了解我国重要工业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区位优势。
3. 能够分析我国工业发展趋势,备一定的预测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可以通过现场问答、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业经营场所的组成情况、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旨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
2. 基本知识(3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简要介绍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分类和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建立工业区位选择概念的基本框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普及、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水平。
3. 重要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60分钟)教师可以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探讨当代重要工业区的分布情况以及服务于现代化工业体系的特点。
重点分析这两个重要工业区的区位选择原则和成因,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重要工业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区位优势。
同时,还可以介绍下一代工业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对工业区位选择与工业发展的影响,加深对于该方面知识的理解。
4. 班级合作探讨与总结(30分钟)在探讨过我国重要的工业区的分布和产业结构特点,学习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知识以及工业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之后,可以让学生在班级内以组的形式展开学习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意见,汇总出与工业相关的关键性问题,再由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以加深全班学生的认识。
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1. 直观方法多采用图画呈现和现场考察等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工业区的概念和特征。
_工业的区位选择_人教版_教学设计_周银锋
![_工业的区位选择_人教版_教学设计_周银锋](https://img.taocdn.com/s3/m/9fb3ba3af242336c1eb95ee0.png)
基
因
工 程研发和 服
务
团
队
,
在基
因
工
程 、
抗体
工 程和
蛋
白
质工
程
方
面
具有
能 力 培 养 学 生 的 合 作 ,
十 分 半 富 的 经 验 。 公 司 具 有 建 立 在 自 主 知 识 产 权 基 础 之 上 的 八 大 技 术 平
意 识
台 包 括 噬 菌 体 展 示 技术 、 核 糖 体 展 示 文 库等 技 术
吨 6 2  ̄ 1
。
甘蔗 不 宜 贮 藏
会
,
发 生 霉 烂 衰 败 现 象每 个 代 表 团 发 扬 团
可 口 可乐 ( 旗 下装瓶厂 )
全 球 最 大 的 软 饮 料 公 司 之 一 拥 有 超 过 5 00 个 ,
软饮料品 牌
除全球知 名 品 牌“ 可 口 可 乐 ” 外
公司
还拥
“
有 健怡
可
,
,
成 4 2 家 装瓶 厂
中 国 铝 业 ( 旗 下 炼 铝 厂 ) 公 司 是 中 国 最 大 的 氧 化 铝 、 原 铝 和 铝 加 工 材 生
产
商
是
,
全球
第
二
大氧化
铝
生产
商
、
第
三
大原
铝
生
产
商பைடு நூலகம்
。
生产
丨
吨铝 耗 用 :
各 小 组 选 派 代 表 结
氧 冰 氧 铝 吨 炭 素 吨 化
9 2 1 .
址 的 目 的
,
【 投 影 展 示 】 学 习 目 标
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三篇
![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247fc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1.png)
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三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2) 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2) 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教学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运用工业区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表及补充材料教学过程导课同学们,前一章我们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上一章中我们还是一个小农民,了解了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以及几种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说农业地域的形成实际上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小农民大家都做的特别好,那么随着我们城市的发展啊,我们这些小农民都要进城当工人了,来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尽我们的一份力,那么从今天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具体学学“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为做一名合格的小工人做准备。
2、授课过程【板书】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工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相比,工业生产除了土地和水源外,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大,这就使得工业生产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因此工业生产在区位选择上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会更多。
好。
下面我们就开始从工业的区位因素说起。
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是工业,它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优秀范文3篇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优秀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dd42d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66.png)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优秀范文3篇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
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索工业问题。
标准要求同学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进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
相较于农业部分内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简单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
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的标准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两者在关心同学熟悉区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老师可统筹考虑这两内容的学习方式。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了以下的内容,盼望能对你们有所关心。
高中地理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优秀范文3篇一一、课标要求一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进展特点。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主要由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进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三部分组成。
区位理念贯穿了高中人文地理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从城市、农业、工业、到交通区位,把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文地理部分“活的灵魂”。
而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又因其特点在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上比农业更加简单与敏捷,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是对前面学问的深化,也是为后面学问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教学目标】依据本节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新课标中的要求,本节课主要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1) 结合实例把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通过详细案例的分析,使同学学会依据主导区位因素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工业区位分析注意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区位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争论法等,提高同学分析地理图表的力量,培育同学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力量,从而加强同学综合分析问题的力量。
必修2《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必修2《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73fffba6c30c2258019e6f.png)
必修 2《工业的区位选择》教课方案【课标剖析】1.课标要求:工业区位要素,工业地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色。
2.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要素和基来源理。
应用事例剖析主要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剖析影响工业区位的要素。
让学生经过一些事例,来认识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发生变化的主要要素。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剖析环境要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工业发展一定走可连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经过认识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培育热爱家乡的感情。
3.教课重难点(1)要点: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来源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2)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要素及其合理布局。
【教课过程】【导入】(课前作业 )小组合作,作图剖析你所在市里的工业布局情况。
(学生展现,老师进行解说并引出本节的知识点)【新课解说】(上课以前,学生把学习目标展现到本组的黑板上边,在本节课结束后,小组的成员依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去表达学习目标的内容,成员有不会的小组长负责协调,进行课下指导。
)1.学生预习课文,剖析影响工业散布的主要区位要素。
学生达成教案(教案模板,教案是提早发给学生去做的)1.主要的区位要素(1)自然要素:包含土地、水源、①________、能源等。
(2)社会经济要素:包含②________、政策、运输、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 (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工厂应选择在拥有显然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销最低的③________________获取最高收益。
3.主导要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种类(1)原料导向型工业──凑近④ ______产地。
(2)市场导向型工业──凑近⑤ ________。
(3)⑥________导向型工业──凑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4)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凑近拥有⑦ 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3.2工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3.2工业的区位选择(第2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987254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3.png)
-政策实施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
-你认为该政策在促进工业发展方面还有哪些改进空间?
4.实践应用,巩固提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如让学生为某地区规划工业发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
6.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5.教师点评:在各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讨论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巩固所学知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分析题:提供某一地区的工业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影响该地区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并总结工业区位选择的规律。
2.应用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某一地区规划工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表现出较强的团队意识,但在表达个人观点时,部分学生存在信心不足、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教师应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需求,给予鼓励和支持。
4.部分学生对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讨论主题:各小组围绕以下主题展开讨论:“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工业区位选择的规律及原因”。
3.讨论方法:小组成员针对主题展开讨论,记录下讨论过程中的关键观点,形成小组共识。
4.汇报与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认真聆听,并进行交流、提问。
3.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关于“工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报告。要求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Word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3908490b1c59eef8c7b43a.png)
章节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
授课教师
课时
1课时
授课对象
高二年级学生
一、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某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标解读:本课标中的行为动词为“分析”、“说明”,说明本条课程标准的知识要求为理解水平,即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能够通过举例说出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能够通过案例说出影响工业区位布局因素的变化。即根据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达到:①联系生活,学会分析某一工业企业的区位因素;②学会分析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③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与工业相关的事物。
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活跃课堂气氛。
展开
展开
【过渡】工业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贯穿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那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业产品又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
播放《中粮集团广告》视频,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从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挖掘出工业和工业区位的概念。
三、学情分析
学生整体能力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但往往思维的深度不够、准确性稍有欠缺,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案例分析的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区位的概念、农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体验了区位的分析过程,掌握了一定的区位分析方法,这为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此外,学生对身边的工业企业有一定了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第一节,主要讲述了“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教学因子。第一个教学因子与“农业的区位因素”类似,为第二个教学因子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个教学因子主要介绍了科技、环境和社会等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和运用。教材主要按照“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eb7e95022aaea988f0f16.png)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工业的分类2.让学生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重点难点不同区位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工业的区位选择一直是高考地理的常考考点,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探究新课】一、工业区位因素1.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政策、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主导因素工业布局类型工业布局原则典型工业部门原料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市场市场导向型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啤酒、瓶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动力 动力导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劳动力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等 技术 技术导向型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制药工业等疑难剖析: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1)对工厂区位进行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2)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效益,微观上兼顾环境生态效益。
(3)主导因素的确定,首先要看工业部门的性质,然后结合具体的区域,从各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因素的评价更要侧重于对其发展变化的评价分析。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经济技术因素: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2.环境因素:主要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86670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9.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3. 工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以及实例分析。
2. 教学难点:工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实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讲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解释工业区位选择的定义,阐述其对3. 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介绍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因素等。
4. 实例分析:以我国某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讨论工业区位选择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特点及区位选择因素。
2. 结合实例,分析工业区位选择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3. 思考如何优化我国工业区位选择,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认识。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他们对工业区位选择对工业发展影响的理解。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一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8500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1.png)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案例分析: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工业区位选择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包括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等,并撰写一篇案例分析报告。
要求:报告内容要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能够体现出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回顾重点: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要概念、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等。
2.案例总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总结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3.思考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课后作业:布置与工业区位选择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这一理念融入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中。
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围绕工业区位选择的核心问题展开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区位选择案例,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
2.结合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高一地理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了解不同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程度,如土地、劳动力、市场、交通、资源等。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地图、统计图表等工具分析工业区位选择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
1.分析案例:提供不同类型的工业区位选择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案教学内容选择: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一、课标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分析工业区位要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本条标准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要求基本相同。
对于工业问题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区位问题上,通过工业区位学会用正确的地理思想思考工业问题。
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能举例子分析。
相较于农业部分内容的而言,只不过工业生产不论从部门来说,还是从布局来说,都更复杂些,因此,分析工业区位要素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学习。
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的标准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工业生产影响的角度学习人与环境的关系,两者在帮助学生认识区位因素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教师可统筹考虑这两内容的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主要探讨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区位因子的研究。
工业的区位选择是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姐妹篇。
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辅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本节的工业区位理论在本章后面各节的学习中要反复应用,是理解各节内容的基础,所以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也是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本节教材分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两个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然后教材以举例的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在现实中,影响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一个或者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因素为导向。
因此,教学中不能将此内容绝对化,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第二部分中,教材用正文与案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说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其中科学技术是决定因素。
然后教材从环境、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几个方面进一步说明了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
三、学情分析通过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学习,学生对区位的概念和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可以为本节的学习做好铺垫;另外,学生对身边的工业有一定的认识,这对理解本节内容有一定的帮助。
高中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的高度,所以可以给出实例让学生自己思考总结,获得新知,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来。
四、设计思路本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了解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技能。
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外,还应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突出地理学科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学会分析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工业的区位选择;3.理解主导区位因素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4.联系实际理解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5.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不同工厂实例的了解,认识到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2. 通过对教材案例与阅读的学习,掌握工业的区位选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实例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2.在学习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环境观。
六、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工业的区位选择(二)难点工业主导因素的判断七、教学方法课前学习(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案例教学法(以实例引出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分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归纳法(由个体的案例分析归纳出一般的区位选择方案)讲授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八、学法指导提前布置课程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预习,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思路,不断的扩散思维,挖掘深层次的知识以及内在联系。
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提取有用信息,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更容易明白掌握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工业的区位选择。
九、教学准备PPT 课件十、课型:新授课一、课时:一课时【展示 PPT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讲述】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设工业区 和工业城市,需要企业和政府进行思考和决策。
例如, 要考虑从哪里获得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哪里的地价 便宜,交通和市场如何等等。
如图中的这些要素就是 今天要学习的重点之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板书】二、工业区位因素【展示 PPT 】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成本一览表【提问】A 、B 、C 、D 、E 五个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分 分析表中的站在决策者 的角度,分 析工厂的区 位选择,比 较贴近社会 实际,容易 引起学生的 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分 别是什么?【讲述】(结合 PPT 确认学生的回答)不同的工业部 门,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成本的构成也不一样, 造成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
【承转】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工厂应该布局在具 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 最高利润。
所以工业的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 型。
【展示 PPT 】中国制糖工业分布【提问】同学们观察这张图片,发现了什么现象?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讲述】对,主要甜菜制糖厂基本上分布在甜菜集中 种植区,而主要甘蔗之糖厂则基本分布在甘蔗集中分 布区。
这是由于甜菜和甘蔗不便于长距离运输,那么 我们把这种工业称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展示 PPT 】原料导向型工业【讲述】这类工业主要是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 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如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 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应接近原料产地。
数据得出答 案。
观察图片获 取信息。
析思考发现 现象,教师 再稍作引导, 得出结论。
通过观察图 片,分析提 取有用信息, 【展示 PPT 】中国饮料制造工业分布【提问】同学们请看这张中国饮料制造工业分布图, 观察图片获 图中红色区域代表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那么请观察主 取信息。
要的酒类饮料以及瓶装饮料制造工业布局在哪里?为什么?【讲述】这些饮料制造工业主要布局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是因为这里靠近市场有大量的消费者,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产品的运输距离,一个方面可以节省运输费用;另一个面也尽可能的避免了这些瓶装饮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我们把这种工业称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展示 PPT 】市场导向型工业掌握知识的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和信息提取 能力。
然后 教师再做讲 解可以使学 生更好地理 解工业的区 位选择。
【板书】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填表】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 PPT 上表格的填写。
【提问】大家通过表格的填写有没有发现造成钢铁区 位选择主导因素的变化原因是什么?【讲述】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一次变化是冶炼 技术的改进,从而对煤炭的依赖减小,第二次变化是 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巨型矿石运输船,使运输成本 大幅度降低。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造成工业区位选择 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
【板书】科技【提问】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那对工业的布局是不是只单单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如果不 是,那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展示 PPT 】思考【承转】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来一起找到答案。
【展示 PPT 】“首钢搬迁”阅读材料 【讲述】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为了适应城市要求,北京首都钢铁厂要拆迁到河北省 唐山市。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新首钢将建设成为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的、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型、产品高档型、工艺装备先进型的工厂。
【提问】引起首钢搬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转移污 染 B.减轻北京市污染 C.接近原料产地 D.降低成本 【讲述】首钢的搬迁时为了减轻北京市污染,使北京 有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所以选择 B 。
根据这则材料, 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工业区位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 环境。
【板书】环境【讲述】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接下来具体的看一下环境怎么 样影响工业的区位布局。
【展示 PPT 】水泥厂灰色的烟尘【讲述】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 行风向的下风地带,季风区应设置在与主导风向垂直 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展示 PPT 】固体废弃物堆放【讲述】有些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 物,这类型的工业布局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展示 PPT 】污水排放【讲述】污水排放口和排放污水量大的企业布局应远 离水源及河流上游。
【展示 PPT 】工厂布局示意图思考作答。
从材料中提 取信息,回 答问题。
注意在考虑 环境因素下不同工业的 合理布局方 案。
工业区位选 择变化趋势 是一致的。
通过这则阅 读材料完成 了由个别向 一般过渡的 完整认识过 程。
运用“案例 分析法”通 过现实案例分析出结论。
用 PPT 展示 三种污染的 景象,给学 生视觉上的 冲击,使其 影响深刻。
十三、教学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