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件1(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合集下载

最新七年级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PPT课件(第二课时)ppt课件

最新七年级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PPT课件(第二课时)ppt课件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 商随着扩大或缩小。(同大同小)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或扩大, 商反而扩大或缩小。(大小相反)
除法中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
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2.商的近似数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
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 后一位“四舍五入”。
乘法: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 - b×c 除法:
除法性质:a÷b÷c=a÷(b×c) a÷b÷c= a÷c÷b
第二单元 《位置》
1.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2.列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行数, 一般从前往后数。
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 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 出得数;
(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第四单元 《可能性》
1.可能、不可能、一定是判断事 件发生的三种情况。
2.不确定的现象,能用“可 能”“不一定”等来描述, 确定的现象,能用“一定”“不 可能”来描述。
原尿(B) 尿液(C)
X
X
X
X

X






对比血液和肾小囊的液体成分
成分
血液(A) 肾小囊中的液体(B)
血细胞

X
蛋白质

X
葡萄糖


无机盐



第二节尿的形成与排出课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尿的形成与排出课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三、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
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叫肾单位。 每个肾包括100多万个肾单位
肾 单 位
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动脉血
出球小动脉 入球小动脉
动脉血
肾动脉
肾静脉 毛细血管
肾小球 肾
肾小囊 小 肾 体单
肾小管

集合管
入球小动脉 未过滤的血 皮 质
髓 质
肾小囊和肾小球主要分 布在皮质部分,肾小管 主要分布在髓质部分
A.原尿、动脉血、尿液 B.动脉血、原尿、尿液 C.静脉血、原尿、尿液 D.动脉血、尿液、原尿
33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其原因是( D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输尿管的输导作用
D.膀胱的暂时贮存作用
5.假如在出现了“糖尿”,肾脏中发生病变最可能的部位是( C )
泌尿系统的组成
尿的形成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与排出 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泌尿系统的卫生:及时喝水、排尿、注意卫生
32
1.如图所示的是肾单位的部分结构,④中液体与③中血液相比,
主要区别是不含有( A )
A.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B.血细胞和葡萄糖
C.尿酸和尿素
D.血细胞和无机盐
2.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B )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
剩下的物质: 水和无机盐、尿素 形成尿液(终尿)
尿
1 动脉血
的 形
A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原尿
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 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尿液
2 静脉血
血液 肾小球过滤作用 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尿液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的形成与排出 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尿的形成与排出 教学课件

肾单位是肾随的堂结反构馈 和功能单位。
肾小球
肾 单 肾小囊 位
肾小管
尿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和肾 小囊内壁的 滤过作用
随堂反馈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动脉
原尿 肾小管
尿
肾静脉
资料
随堂反馈
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只有血浆中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 白质;原尿中没有大分子物质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思考
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
5.尿中含有哪些物质?
水、无机盐、尿素
尿液的排出
随堂反馈
肾脏
输 尿 管
肾脏
膀胱 尿 道
体外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 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 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 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 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 体外。
泌尿系统的卫生
随堂反馈
每天饮用适量的水
及时排尿
随堂检测一
1.下列结构中 ,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B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B )
A.鼻腔 B.肺 C.喉 D.气管
3.下列哪项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D)
A.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C.肺泡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是
本课小结
肾脏
肾盂 皮质 髓质
肾小体 肾单位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本课小结
肾小囊
肾小球



动 脉
出 球 小


肾小管
随堂反馈
1.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弯曲而成,其中(A) A.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动脉 B.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静脉 C.入球小血管是小动脉,出球小血管是小静脉 D.入球小血管是小静脉,出球小血管是小动脉

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七年级生物下册《尿的形成和排出》课件

3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滤过 )作用和肾小 管的( 重吸收 )作用。 4 尿的排出过程是:尿液→( 肾盂 (
膀胱 )→(
)→( 输尿管)→
尿道 )→体外。
5 排尿的意义是调节人体内( 水 )和( 无机盐)的平
衡,维持(
)的 正常生理功能。
6 肾脏的结构包括( 皮质 )、( 髓质)、(肾盂 )。
葡萄糖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部分无机盐
肾静脉中的静脉血 与肾动脉中的动脉 血相比较,成分发 生了哪些变化? 少了 氧气 二氧化碳 多了 养料 尿素等 少了
少了
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比较:
比较
成分
血液 无
原尿 微量
有 有
尿液(终尿) 无 无

血细胞 有 蛋白质 有
葡萄糖 有 无机盐 有 尿素 有
有 有(全部) 有(1%部分)
4.人体中,下列哪一种血管内流动着含尿素最少 的缺氧血( B ) A上腔静脉 B肾静脉 C肺静脉 D下腔静脉
巩固练习
下表为尿液、血浆、原尿三种液体的成分(克/100毫升)。请 回答: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甲 甲 乙 乙 丙 丙
88 0.03 0.03
00
0.1 0.1 0.1 0.1
想一想
你能回答
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时发现了较多的红
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 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肾小球出现的病症,使红细胞经过肾小 球进入了肾小囊中,随尿液排出。
NEXT
再见
二 、肾
(一 ) 外形 (二 )内部结构 (三 ) 结构单位
肾脏
肾动脉
皮质 髓质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 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4北京版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 72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件4北京版
尿毒症:现代医学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实际 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 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同时失去肾 脏的其他功能,从而引起机体出现的一系列中毒 症状。早期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 消化道症状。进入晚期尿毒症阶段后,全身系统 都会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 重情况,危及生命。
素排出,这就是尿毒症。肾功能丧失后,毒素就无法正常地排出体外了。
阅读并思考
1. 什么是原尿? 2. 原尿与血液的区别是什么?
3. 原尿等于尿液吗?原尿与尿液的区别是什么?
4. 与血液相比,尿液中没有血细胞、蛋白质、葡萄糖、 氨基酸,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成分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水
(形成终尿 )
解读数据
成年人一昼夜产生原尿约为 150L,而每天的尿液量 仅为1—1.5L,这是什么原因?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葡萄糖、 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剩下的便是尿液,所以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仅 为1—1.5L
尿液的排出
肾脏(尿液):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3.在原尿中出现葡 萄糖而在尿液中并 没有,这说明肾小 管有什么作用?
说明肾小管可以重 新吸收原尿中的全 部葡萄糖。
成分 血液(g/ L) 血细胞 √
蛋白质 70- 80 葡萄糖 1
尿素 0. 3
无机盐 9. 0

900- 930
原尿(g/L)尿液(g/ L)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单位
分析尿液成分的几项指标(g/L):
病人: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
30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第1课时 课件

北京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第1课时 课件

血浆与肾小囊腔液体成分比较
主要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血浆
90-93% 7-9% 0.10% 0.71% 0.03%
原尿
99% 微量 0.10% 0.71% 0.03%
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
尿液的形成
血液

肾 动 脉
球 小 动

肾 小 球
出 球 小 动

肾 小 管 周 围
毛 细 血 管
(2)在实体显微镜下,放大150倍后, 能观察到肾脏浅层的肾小囊。科学家用 毛细玻璃管刺入肾小囊并注入染液(见 图二),染液随着原尿进入与其相连的 [A]_肾__小__管__中。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 含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_大__分__子__蛋__白__质 __不__能__通__过__滤__过__作__用__进__入__肾__小__囊______。
99% 微量 0.10% 0.71% 0.03%
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
肾小球的结构特点
毛细血管球,分支多,表面积大 入球小动脉管径大于出球小动 脉,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资料3:毛细血管内皮的孔径为70-90nm 中间纤维层薄膜的孔径为2-8nm 肾小囊上裂隙膜的孔径为4-11nm
毛细血管壁
肾小囊内壁 中间纤维层
血液中各成分的滤过能力(1μm=1000nm)
血液成分 水
葡萄糖 无机盐(钠)
尿素
分子半径
0.10nm 0.36nm 0.14nm 0.16nm
相对滤过能力 100% 100% 100% 100%
蛋白质
>3.6nm
≈0
血细胞
若干μm
0
肾小球的结构特点
毛细血管球,分支多,表面积大 入球小动脉管径大于出球小动脉,毛 细血管内血压高

七年级生物下册7.2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7.2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案北京课改版

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初中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七下尿液的形成与排出PPT

初中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七下尿液的形成与排出PPT

30
1.0
2.0
正常人的尿液成分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0
0
2.0
尿酸 0.05
无机盐 9.0
尿酸 0.05
无机盐 11.0
思考: 1、与正常人比较,这个病人尿液中的哪些指标 是不正常的? 2、推测这个病人的肾脏哪些结构出现了问题。
入球小动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尿液的形成(p64 )
肾小管外 出球小动脉 毛细血管
肾小球 肾小囊
滤①过 原A尿
重②吸收 肾小管
B尿液
预习指引: 1、①和②分别代表什么过程?A和B分别代表 什么液体? 2、在过程①中,哪些物质从肾小球进入肾小 囊?在过程②中,哪些物质从肾小管进入到 毛细血管?
肾小体 肾 单
肾小管 位
分布在髓质
毛细血管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无机盐、葡萄糖和尿 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 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 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 、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 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 管中。
学以致用
某病人的尿液成分
红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血液
肾小球 肾小囊
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毛细血管

尿液
肾 小 管
第三步:信息外显
肾小球 肾小囊壁 滤过 作用
血细胞、蛋白质 葡萄糖、无机盐 水、尿素
血液
原尿
肾小管 尿液 重吸收 作用
少量蛋白质、葡萄糖 无机盐、水 尿素
五、教学过程分析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讨论探究 理解重点 巩固学习 拓展小结
小品“换肾风波”
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 信息外显 识图、表述 解释血尿、蛋白尿
第一步:信息获取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漏斗状囊) 肾小管 (细长) 肾小管毛细血管
第二步:信息加工
血浆中 肾小囊中 尿液中 主要成分 (克/100毫升) (克/100毫升) (克/100毫升)
无机盐 水 尿素
◆尿液的排出
肾脏(尿液):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小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肾脏
肾单位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重吸收 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板书明确, 突出知识重点, 形成知识体系。
过滤
尿液的形成
六、学生活动说明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数据、 识图、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在 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 发散思维、语言表达、自主学 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了培养。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肾小球 的过滤作用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四、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在教 学中我以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为主线,以肾小 球、肾小囊、肾小管为载体,主要通过观察、 思考、探究引导学生根据对血浆、肾小囊中 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分析,通过小组讨 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 系,帮助学生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推测肾 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解决 尿液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并形成人 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一、指导思想分析
⒊学情分析
对生理现象 虽熟悉,对 过程不清楚 “滤过”、“重吸收”
知识现状
知识障碍
一、指导思想分析
指导思想分析
以初中生物课程标 准为依据,注重对学 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通过观察示意图和视频等课件,观 察、归纳、发现问题。 2、分析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 成分数据,运用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 测。 1、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养成实 事求是的科学习惯。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七、教学设计创新说明
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中充分利用图解,提高了学生的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探究、讨论交流中语言表达能力也 得到提高。
尿的形成和排出
说课流程
指导 思想
目标
教材
重难点
过程
思路
一、指导思想分析
⒈课标分析
提倡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 生物科学素养;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知识层面——“理解”水平。
一、指导思想分析
⒉教材分析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初中《生物》第二册 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 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90 8.00 0.10 0.72 0.03 98 0.03 0.10 0.72 0.03 96 0.00 0.00 1.10 1.80
第二份血浆跟肾小囊中的液体比较。利用细胞能控制 物质进出的知识基础,并结合相关问题,明确肾小球 第三份是原尿和尿液的比较。通过分析数据,明确原 第一份尿液与血浆比较。明确尿液的主要成 有过滤的作用,因为比较抽象,是难点,我利用了动 尿中的一些成分并没有在尿液中出现,推想与经过的 分,并设疑尿的形成跟哪些结构有关。 画直观的形式突破难点。由此也证明尿的形成跟肾小 肾小管有关,进而明确尿形成的第二个过程与肾小管 球的过滤作用有关,是尿形成的第一个过程。 的重吸收有关。由此证明了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观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