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课件1(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教学过程分析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讨论探究 理解重点 巩固学习 拓展小结
小品“换肾风波”
信息获取
信息加工 信息外显 识图、表述 解释血尿、蛋白尿
第一步:信息获取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小囊(漏斗状囊) 肾小管 (细长) 肾小管毛细血管
第二步:信息加工
血浆中 肾小囊中 尿液中 主要成分 (克/100毫升) (克/100毫升) (克/100毫升)
七、教学设计创新说明
注重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中充分利用图解,提高了学生的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探究、讨论交流中语言表达能力也 得到提高。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90 8.00 0.10 0.72 0.03 98 0.03 0.10 0.72 0.03 96 0.00 0.00 1.10 1.80
第二份血浆跟肾小囊中的液体比较。利用细胞能控制 物质进出的知识基础,并结合相关问题,明确肾小球 第三份是原尿和尿液的比较。通过分析数据,明确原 第一份尿液与血浆比较。明确尿液的主要成 有过滤的作用,因为比较抽象,是难点,我利用了动 尿中的一些成分并没有在尿液中出现,推想与经过的 分,并设疑尿的形成跟哪些结构有关。 画直观的形式突破难点。由此也证明尿的形成跟肾小 肾小管有关,进而明确尿形成的第二个过程与肾小管 球的过滤作用有关,是尿形成的第一个过程。 的重吸收有关。由此证明了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观 点。
尿的形成和排出
说课流程
指导 思想
目标
教材
重难点
过程
思路
一、指导思想分析
⒈课标分析
提倡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 生物科学素养;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知识层面——“理解”水平。
一、指导思想分析
⒉教材分析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初中《生物》第二册 第七章 生物的排泄 第二节 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尿液的形成示意图
◆尿液的形成
1、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血液
肾小球 肾小囊
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毛细血管

尿液
肾 小 管
第三步:信息外显
肾小球 肾小囊壁 滤过 作用
血细胞、蛋白质 葡萄糖、无机盐 水、尿素
血液
原尿
肾小管 尿液 重吸收 作用
少量蛋白质、葡萄糖 无机盐、水 尿素
一、指导思想分析
⒊学情分析
对生理现象 虽熟悉,对 过程不清楚 “滤过”、“重吸收”
知识现状
知识障碍
一、指导思想分析
指导思想分析
以初中生物课程标 准为依据,注重对学 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通过观察示意图和视频等课件,观 察、归纳、发现问题。 2、分析血浆、肾小球中液体以及尿液 成分数据,运用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 测。 1、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养成实 事求是的科学习惯。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肾小球 的过滤作用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四、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来自百度文库容,在教 学中我以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为主线,以肾小 球、肾小囊、肾小管为载体,主要通过观察、 思考、探究引导学生根据对血浆、肾小囊中 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分析,通过小组讨 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 系,帮助学生理解尿液形成的过程,推测肾 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解决 尿液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并形成人 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无机盐 水 尿素
◆尿液的排出
肾脏(尿液):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体外
小结: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肾脏
肾单位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重吸收 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板书明确, 突出知识重点, 形成知识体系。
过滤
尿液的形成
六、学生活动说明
本节内容主要通过数据、 识图、动画等形式,使学生在 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 发散思维、语言表达、自主学 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得到了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