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

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中国人口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能正确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5个自治区及民族分布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

的能力。(重点)

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四模块六环节育人模式)。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独立完成“地理助学”中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爱我中华》,欣

赏后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

个民族?我国的民族构成及民

族分布特点怎样?大家想不想

知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欣赏并陶冶情操,思考并

回答我国的民族构成由56个

民族组成,是一个统一的多民

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通过欣赏使

学生感知我

国和睦的民

族大家庭;树

立民族自豪

感,激发学习

兴趣。

检查知识预览

教师巡视并检查课前地理

助学学习过程完成情况,掌握学

情。

课下预习地理助学环节

中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

生自学的好

习惯及自主

学习能力。

我的困惑

教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各自

的疑惑、难点,并提出问题,然

后,共同解惑。

学生自己提出质疑,或以

小组为单位质疑提出各自的

疑惑。

培养学

生发现问题、

善于质疑的

能力。

衔接过渡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那么民族构成怎样?各民族之间是怎样和睦相处?他们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是否一样?

质疑解惑一、众多的民族一、众多的民族:

教师多媒体图片:“在国

庆节期间,我国56个民族的

代表,各自身穿本民族的服装

欢聚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欢呼的

景象”。这张图片充分展示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的、

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

教师提出问题:

1、检测学生课下预习情

况,抢答下列问题:(男女俩

队抢答比赛)

(1)我国有多少个民

族?(2)我国哪个民族

人口数最多?

(3)少数民族人数最多

和最少的是?

(4)、人口超过500万

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

2、活动探究:

让学生拿出一张百元人

民币(纸币),提出问题:你

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

的文字?

友情提示:

第一行是汉语拼音(中

国人民银行),第二行左边蒙

古语、右边藏语;第三行左边

维吾尔语、右边藏文。

3、畅所欲言:

如何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共同建设祖国?

友情提示:

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

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定统

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

等)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

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

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

权利,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

发展)

辩论赛:

“能不能,为了便于民族

之间的经济发展,我国统一遵

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分南

北两半球,进行抢答。

(1)、56个民族;

(2)、汉族;

(3)、少数民族人数最多

的:壮

少数民族人数最少

的:珞巴族

(4)、9个:满、

回、苗、维吾尔、彝、

土家、蒙古、藏。

学生观察人民币反面右上

方的几种民族文字。思考讨论”

学生大胆讨论,踊跃发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

培养学

生动手实践

能力和观察

能力,并通过

小组内合作

交流,培养学

生正确表达

和团结协作

能力。

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

趣,使学生了

解到生活中

的地理知识,

使学生知道

各民族有自

己的独特的

语言、文字。

学生分

组讨论,畅所

欲言给他们

一个展示自

我的机会。多

鼓励学生勇

于发言,培养

学生的学习

自信心。

从某一种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角色扮演:

中、日、美三个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陈述自己的民族现状,讨论出不同的民族构成对各自国家有何种影响?(列一张三国民族状况对比表),让

(三个学生代表分别扮演中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中国人: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经济。

日本人:我们国家是一个大和民族,单一的民族齐心协力的发展经济。

美国人:美国现代居民主要由三大民族构成:美利坚人、入境的过渡性民族欧洲人如英国后裔,和其他欧洲国家后裔.、和土著人。也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在中

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中得到明

确规定。

学生根据图表资料并完成

该活动,了解中、日、美三国的

民族构成特点,并思考后分角色

扮演。

同时开拓学生视野和知识

面,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祖国丰富

璀璨的文化是由56个民族共同

创造的。

教师利

用《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

法》,规定来

学习我国的

民族政策,使

学生深知有

法可依。

通过分

角色表演活

动让学生知

道不同国家

的民族构成

是不同的。既

复习了日本

和美国的民

族特点,又反

映出我国独

特的民族构

成,进一步加

深对中国民

族特点的理

解。

角色扮

演,小组成员

通过认领角

色,再通过讨

论,然后上台

表演。通过活

动引起争议,

并达到质疑

的目的。

衔接过渡

每个国家的民族不同,但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为了保护我国各民族文化,我国实施了中国民族政策;真正时使中华民族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及分布特点。

探究合作

二、

居二、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展示多媒体:

1、让学生在图上找出我国5

个主要的民族区自治区,并说

出主要的少数民族?

2、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

区?

3、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

地区?

4、观察“我国的民族分布图”,

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

省、市、自治区?

5、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分布上

有什么关系?(交错分布)

6、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

点?

“现场采访”:

(师生互动,教师扮演记者,

采访学生观众)

讨论: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对

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

来的好处。

学生读课本图“中国民族的

分布示意”图,是学会阅读

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学

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

国主要的少数民族。思考并

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积极配合,各抒己见,

踊跃发言。

指导学生学习

读图,正确使用

图例,来学习我

国民族的分布

特点。

探究合作,基本

知识进行拓展

提升,培养学生

学以致用、迁移

运用能力;

师生互动分角

色扮演,活跃课

堂气氛,调动学

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活动引起

争议,达到质疑

共同探究的目

的。

收获平台我的收获:“想一想”: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快来

分享一下。

学生总结并回答本节课所学

知识。

培养学生梳理

知识的能力,加

强学生对中国

民族的了解与

认识。

能力提升利用口诀或编顺口溜:

中华民族五十六,

汉族人口数最多。

少数民族五十五,

人口最多是壮族。

汉族分布遍全国,

集中东部和中部。

西南西北和东北,

少数民族广分布。

各族杂居或聚居,

平等团结又互助。

学生学会用利用口诀或编顺

口溜,来帮助学习知识。

利用口诀或编

顺口溜,帮助学

生加强记忆,培

养学生学习兴

趣。

构建梳理梳理知识体系:汉族人口最多占%

和构成56 少数民族人口占%,

睦众多的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壮族。

通过构建梳理

培养学生总结

与归纳的能力,

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一律

民平等。

族汉族大部分集中东部和中部大杂居

大民族分少数民族主要集中东北部、

家布特点西北部和西南部等地区小聚居

建构知识体系,

明确重难点。提

升地理学习效

率和兴趣。

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汉族

B.苗族

C.壮族

D.蒙古族

2.泼水节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

A.回族

B.满族

C.汉族

D.傣族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

A.贵州

B.云南

C.广西

D.新疆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东北

B.西南、中南、东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华北、华南、西藏

5.说出分别反映哪个民族的风俗5.说出分别反映哪个民族的风俗

A______族的______活动 B_____族的_______舞 C_____族的____舞

D______族的________运动 E_______族的________运动

【课下探究】

长鼓舞、锅庄舞、手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马头琴、芦笙、葫芦丝、冬不拉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3 .阿凡提、阿诗玛、刘三姐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代表人物?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学习,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学习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本节课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建议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书籍)收集一些有关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生产生活实物等,搞一次成果展览交流会。或设计一张民族基本情况调查表,让学生在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范围内进行相关内容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民族情况。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