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的管理PPT讲稿

合集下载

《自然保护区概述》PPT课件

《自然保护区概述》PPT课件
4. 这种保护区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均属于国家, 由国家的有关权利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 保护区的日常管理。
h
18
2 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s)
❖ 国家公园与其它保护区的区别主要有: (1)面积较大。 (2)区内具有一种或几种未被人类开发利用
的生态系及一些可供观赏的自然景观。 (3)在区域内严禁开发自然资源的大规模生
5 养殖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对象为一些人们正在开发利用的重要动植
物资源。保护手段是通过人工养殖和种植来发展
h
26
其种群。
四、自然保护设计
❖ 选址; ❖ 设计规划;
h
27
4.1 自然保护区选址
1、选址原则; 2、选址方法;
h
28
选址原则
1、典型性; 2、稀有性; 3、脆弱性; 4、多样性; 5、自然性 ; 6、感染力; 7、潜在价值; 8、科研潜力。
h
8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创建时期(1956-1965)
1. 1957年在福建建立了以保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 万木林自然保护区。
2. 1958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建立了小勐养、勐后、勐腊三个 保护区,对热带雨林及珍稀动物亚洲象、野牛、犀鸟等 进行保护。
3. 1961年,全国各地规划的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有70多处, 其中自然保护区级20处,面积814万ha, 约占我国国土 面积的0.1%。
五、自然保护区网与生境走廊
六、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七、自然保护管理与评估
h
2
一、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概念
❖ 1 定义:自然保护区(Nature Reserve)是一 个人为划定的、需加以保护的特殊地理区域。
➢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 ➢ 自然保护区是人为划定的。 ➢ 自然保护区需要进行保护。

自然保护区管理第3讲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及管理现状PPT课件

自然保护区管理第3讲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及管理现状PPT课件
由于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荒漠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 旦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西北地区将是21世纪我国能源和 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因而当前更要注重荒漠类型保护区的 建设,尽可能多地划定一些保护区。
12
1.4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 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38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4%。
现有保护区占我国内陆湿地和水域总面积的20%。湿地生态 系统具有滞纳洪水、抗旱排涝、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等功能, 并且还是许多珍禽和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与繁衍场所。 但是湿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易受污染影响。
34
是否存在与周边地区存在边界争议; 拟建保护区权属是否清楚和明确; 批转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起草文件予以批复。
35
5 保护区的经费问题
缺乏稳定的预算拨款 财政还没有建立单独的财政预算体系来支持保护地 体系,特别是级别比较低的保护区,甚至难以维持 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 大部分只是一次性,或者用项目投资的方式,用于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24
3 分管体系的问题 3.1 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
《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八条规定了国家对自然保护区 实行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家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自然保护区的 综合管理。 国务院林业、农业、地质矿产、水利、海洋等有关行 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主管有关的自然保 护区。
30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预审,并提出预审意见 经省政府同意后,提交给国家环保总局 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 由国家环保总局提交国务院审查批准
31
省级自然保护区 批建二年以上的市级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向省 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抄送省环保局 环境资源调查或科学考察 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 由省政府批准

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PPT

自然保护区工作总结PPT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利益驱动与监管缺失
非法狩猎、采伐、采矿等活动的背后往往是经济利益驱动 ,而监管部门的监管缺失和处罚不力也助长了这些违法行 为的发生。
宣传教育与意识提升不够
针对周边社区和公众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保护意识 不强,参与程度不足。
经验教训与改进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活动, 切实维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安全。
存在问题
在资金筹措、技术应用和社区参与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改进措施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保护区的监测和管理水 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度。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期望
拓展国际合作
推进法治建设
加强与国外自然保护区的交流与合作,引 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推动自然保护区 事业的持续发展。
众环保意识。
教育培训
面向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生 态保护教育培训,培养生态文明
建设的生力军。
社区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参与生态保 护工作,建立共管机制,实现生 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成果展示与影响评估
成果展示
通过展览、报告、出版物等形式,展示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果和经 验。
影响评估
定期对生态保护工作的影响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优化保护策 略。
经济效益指标
包括旅游收入、生态补 偿、资源利用效益等。
综合效益评估
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 价,得出自然保护区的
整体效益评估结果。
05
未来发展规划与建 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日益严峻,未来自然

自然保护区PPT课件

自然保护区PPT课件
2. 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6 %左右,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网 络。
3. 使9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90%的典型生 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极大地改善濒解危物 种的生存状况。
1973年8 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 会议,在会议上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暂 行条件(草案)》供会议讨认并获通过。
1. 1975年后我国又新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如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于1975年建立
2. 1975年-1978年建立了卧龙、九寨沟等8个大 熊猫自然保护区。
3. 到1978年底,我国共建自然保护区34个, 面积达126.5万ha, 占国土面积的0.13%。
美国有自然保护区669个,国家公园38个,总面 积达9360万ha,占用土面积的10%。
扎伊尔、巴西、智利、坦桑尼亚等国家自然保护 区的面积都已发展到1000多万ha以上。
智利、博茨瓦纳等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崐面积都已 达到国土面积的20%。
表 6-2 世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年代
新建自然保护区
• 资金来源
➢ 企业资助 ➢ 私人捐款
2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及重要资源动植物。 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类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
【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2.1 国际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
世界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为1864年美国为保护红 杉树而在约西迈特山谷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 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 ➢ 自然保护区是人为划定的。 ➢ 自然保护区需要进行保护。
自然保护协会 (The Nature Conservancy)
成立于1951年。 1993年 会员有70万人。 采取温和的、企业式运营手段开展保护

自然保护区 ppt课件

自然保护区 ppt课件

2020/4/28
7.1保护地的分类和建立
自 然 生 态 第系 一统 类类 别自 然 保 护 区
• ①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 主要保护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
• ②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 主要保护草原植被及其生境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
• ③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4. 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保护区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 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此外,自然保护区还是向人们进行有关自然和 自然保护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并可在不 破坏自然保护区和严格管理的条件下,开展生 态旅游。
2020/4/28
四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一、类型 二、世界上现有保护区 三、中国的自然保护区
• 第一类别是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以具有 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 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
• 第二类别是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以野生生物 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 对象。
• 第三类别是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以特殊意义 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作为保护对象。
2020/4/28
一、类型
• 1、以管理方式分类
• ①国家、地区或地方决定建立的保护地 • ②私人或保护组织购买土地建立的保护地 • ③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的用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
护、研究和教育的生物研究基地 • ④传统社团及原住民建立的保护地
2020/4/28
• 2、以管理目的分类
•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分类系统 • Ⅰ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和原野地区 • Ⅱ国家公园 • Ⅲ国家纪念地和地标 • Ⅳ野生动物管理区 • Ⅴ海洋和陆地景观保护地 • Ⅵ资源管理保护地

第2讲 自然保护区现代化管理PPT课件

第2讲 自然保护区现代化管理PPT课件
3
讨论
1. 自然保护区是什么的?主要包括什么? 2.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涉及哪些方面? 3. 保护区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管理?
4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基本含义
1、自然保护区管理定义
自然保护区管理是指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中的管理者, 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 来协调人、保护对象以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使非管理者 与管理者自己一起实现自然保护区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5
2、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基本要素
管理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与自然保护区有关的各种人际关系或社会 关系,管理的层次是上层、中层和基层主管。管理的载体是“自然 保护区管理机构”,包括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
内部要素: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物和技术(管理的客体、 手段和条件)、机构(实质反映管理的分工和管理方式)、信息 (管理的媒介、依据和客体)以及目的(即宗旨)。
14
(二)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总结许多保护区的管理经验都能发现,凡是遵循生物圈保护区管 理模式的要求,区域内部功能区划分得当,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贯 彻到一切工作中去,广交伙伴,利益公平分享,依靠本地公众和社会 各界人士的帮助和参与,争取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各 项工作就充满活力,欣欣向荣。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保护区通过保护 蛇、研究蛇、饲养蛇、利用蛇、展览蛇,依靠广大公众把过去捕鸟的 陋习改为爱鸟的新方向,发挥保护区的多功能作用,为地方经济繁荣、 为本地人民生活的提高作出了贡献,自己也充满活力,自给有余。
保护区有效管理能否实现,一方面要看有无相应的投资;另一方 面,必需要配备得力的领导班子,后者似乎更为重要。因为有了得 力的人,经费还是能争取到的。此外,必需要广泛依靠本地人民、 科技人员和决策者以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根据什 么来评价一个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呢?下列几个方面是最基本的指 标:

《自然保护区管理学》课件PPT 第1章 绪论

《自然保护区管理学》课件PPT 第1章 绪论
自然保护区管理学
第一章 绪论


1956年第一个保护区成立——广东鼎湖山自然 保护区。秉志、钱崇澍五位科学家人大一届三 次会议。 2007年底,我国各类型保护区2531处,面积 1.52亿公顷,约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5.2%。

林业部门主管的1953处自然保护区,面积约为 1.22亿公顷,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2.69%。保 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47%的天然湿 地、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 落,涵盖了20%的天然优质森林和30%的典型 荒漠地区。是林业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的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建立自然保护区方 面得到了发展。到1988年底,已建立各级自然 保护区460处,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4%。 其中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广东省鼎湖山 自然保护区、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贵州省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列为国际生 物圈保护区。

中国古代就有朴素的自然保护思想,例如,《逸周 书· 大聚篇》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 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的记载。官方有过封禁山林的措施,民间也经常自发 地划定一些不准樵采的地域,并制定出若干乡规民约 加以管理。此外,所谓“神木”、“风水林”、神 山”、“龙山”等,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客观上 却起到了保护自然的作用,有些已具有自然保护区的 雏形。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按保护对象和目的可分为6种类型 ① 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例如以 保护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为主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以 保护亚热带生态系统为主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热带自然生 态系统的云南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等。 ②以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和王 朗等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黑龙江扎龙和吉林向海等自 然保护区以保护丹顶鹤为主;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梅花鹿 为主等。

2019年第1讲 自然保护区管理绪论090216.ppt

2019年第1讲 自然保护区管理绪论090216.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各级别自然保护区所占比重示意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国家级
数量% 面积%
省级
市级
县级
三、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概况
❖ 自然保护区体系管理 综合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同时
又是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
❖ 单个保护区 分区管理按级别,即自然保护区内可分
Ⅱ.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保护有科学、教育、娱乐、旅游等显著 意义的自然和风景区。如九寨沟、青海湖等。
Ⅲ.自然纪念物(natural monument)有研究、教育、美学或文化价值 地区。如伊通火山群、五大连池、河源恐龙蛋化石等。
Ⅳ.栖息地/物种管理地(habitat/species management area) 人为适当管理,可进行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公众教育、欣赏娱 乐等地区。如江苏大丰麋鹿、四川王朗、陕西洋县朱鹮。
数量
城建 水利 海洋 1%
3% 2%
其他 6%
农业 3% 国土 4%
环保 13%
林业 68%
面积
国土 1%
水利
1% 农业
1%
海洋 4% 城建 0%
其他 1%
环保 18%
林业 74%
③ 按管理级别分类
➢ 国际级(生物圈保护区,2007年28个 ) ➢ 国家级 ➢ 省部级 ➢ 地市级 ➢ 县级 ➢ 乡镇级(保护小区、保护点)
——世界自然联盟和保护区委员会
( IUCN , CNPPA,1994)
自然保护区国际分类方法(IUCN)
按管理目的分类:
Ⅰ.严格自然保护区(strict nature reserve) Ⅰa 严格自然保护区(strict nature reserve)用于科学研究 和环境监测。如卧龙、长白山、西双版纳等。 Ⅰb 原野保护地(wilderness area) 保存自然状态和特色, 人和现代工具可以进入。如羌塘、可可西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古生物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古人类、古生物化石产地和活动遗 迹等。
1.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 被划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的天然生态系统或景 观地段,则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 它们可以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的优劣, 同时也对探讨某些地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发展 规律,以便人类建立合理的、高效的人工生态系 统提供启迪。
2.各种生态系统 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
自然保护区正是为人类保存了这些物种及其赖 以生存的环境。特别是对一些濒危和珍稀的物种 的继续生存和繁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此意 义上说,自然保护区保存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 资源将是人类未来的财富和资源。
3.理想的科学研究基地 和教学实习场所
自然保护区保持着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 物种、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这为进行生态学、 生物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 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成为设立在大自然中 的天然实验室。
综合性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类型 自然保护区)
生物型 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
自然风景型 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类型的划分依据
按保护广度,可分为: ①全面保护对象(保护生态系统); ②部分保护对象(保护遗传资源); ③特别保护对象(保护濒危、孑遗物种等)。
3.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在国际上,世界保护联盟在专文“保护区的类型、 目标和标准”中论述了10种类型:
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 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 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 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 管理的区域。
1.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
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的、 近自然的、半自然的、人工的以及破坏或退化后 能够恢复的生态系统;保护濒危、孑遗、珍稀的 遗传物种资源;保护山地、河流、水源;保护国 家和地方公园及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 自ຫໍສະໝຸດ 保护区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荒漠生态系统类型 自然保护区
内陆湿地和 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自然保护区
三 江 自 然 保 护 区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平原野生生物特有基因库”
海洋和 海岸生态系统类型
自然保护区
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
野 生 生 第物 二类 类自 别然 保 护 区
381
419
1463.75 1556.18
17
20
131.99 197.19
8
7
3014.69 3006.72
28
61
145.22 257.40
25
26
37.65
51.01
229
258
2280.14 2475.24
67
77
103.41 131.69
43
51
13.48
21.36
1
7
0.34
1.11
799
• 第三类别是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以特殊意义 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作为保护对象。
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类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
野生生物类 野生动物 野生植物
自然遗迹类 地质遗迹 古生物遗迹
合计
数 量(个)
面 积(万公顷)
1995年底 1997年底 1995年底 1997年底
科研保护区(scientific reserves) 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s) 自然遗迹(natural monuments) 自然管护区(nature conservation reserves) 资源保护区(resources reserves) 保护景观(protected landscapes) 人文保护区(anthropological reserves) 多功能保护区(multiple use management areas) 生物圈保护区(biosphere reserves) 世界遗产地(world heritage sites)
①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动
物和重要经济动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
②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野生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和
重要经济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
`
自 然 遗 第迹 三类 类自 别然 保 护 区
①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特殊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奇特地 质景观、珍稀矿物、奇泉、瀑布、地质灾 害遗迹等。
在我国,根据主要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分为 以下三个类别九个类型。
• 第一类别是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以具有 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 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
• 第二类别是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以野生生物 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保护 对象。
4.向广大公民进行自然保护 和环境教育的活的博物馆和讲坛
除少数绝对保护地域外,一般自然保护区都 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和旅游者到自 然保护区来参观和游览。通过自然保护区的自然 景观、展览馆及各种视听材料以及精心设计的导 游路线等,可使参观者极大提高环境意识和科学 文化素质。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课件
一、自然保护区的 概念、类型及作用
自然保护区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 定义。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学者都曾给自 然保护区(或称国家公园、自然禁猎区等)下过 定义。
中国学者认为:自然保护区的概念有两个含 义:一是指具体的特定的某一保护区,二是指所 有具有保护性质的区域的总称,即各种保护区的 总称。
926
7190.67 7697.90
自 然 生 态 第系 一统 类类 别自 然 保 护 区
①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 生态系统。 ②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草原植被及其生境形成的自然生 态系统。 ③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荒漠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共同形成 的自然生态系统。 ④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 区。 主要保护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 成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⑤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海洋、海岸生物与其生境共同形 成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