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doc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4篇)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4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篇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在反抗》解读一、课程教学目标1、树立生态环保的科学理念,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2、培养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学会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二、思政育人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2、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三、育人主题敬畏自然四、思政育人案例设计教学过程及内容设计意图一、课程导入新冠疫情横扫全国,全社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同时,人类究竟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再次成为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寂静的春天》就早已敲响了人类将因为破坏环境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警示之钟。
开篇从新冠疫情导入课程,引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顺势切入敬畏自然的育人主题。
二、课程内容分析提问1:“大自然在反抗”体现在哪些方面?导致“大自然反抗”的原因是什么?提问2: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问3:改造自然与顺应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类能够停止一切改造自然的行为吗?小组讨论:我们普通人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提问1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厘清三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提问2、3起到延伸拓展的作用,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切入思政育人点: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体会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
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我做起,对大自然有正确的认知践行方式。
切入思政育人点:培养以人为本,尊重规律,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
三、课程总结这次疫情,为人类再度敲响警钟,让我们敬畏自然、善待自然,承担起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责任,实现人的幸福安宁和自由全面发展。
课程总结呼应开头,进一步强化思政育人点: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五、实施过程(一)课程导入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横扫全国,打破了春节的喜庆,经过专家们基因测序判定,病毒来源于野生动物并通过人畜共通传染给人类。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秀案例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该案例通过开设《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课程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华文化的多样性等。
通过讲授和讨论,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优秀案例二:《科技与人文的交融:技术伦理与社会发展》该案例通过开设《科技与人文的交融:技术伦理与社会发展》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了解技术伦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程内容包括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技术伦理的基本原则、新兴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们能够理解科技与人文的相互作用关系,培养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感。
优秀案例三:《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该案例通过开设《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内容包括公民道德的基本原则、公民权利与义务、社会责任的内涵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理解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社会参与能力。
优秀案例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视野》该案例通过开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视野》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全球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全球化的背景与挑战、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
通过讲授和讨论,学生们能够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增强国际合作意识。
优秀案例五:《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该案例通过开设《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管理的基本原则、创业过程与实践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创业实践项目,学生们能够学习到创新与创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
优秀案例六:《法治与社会公正》该案例通过开设《法治与社会公正》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公正意识。
课程内容包括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体系与法治建设、社会公正的内涵与实践等。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摘要:一、引言二、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例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三、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四、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三: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例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五、总结与反思正文:一、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学设计愈发显得重要。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将介绍三篇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分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这些案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的实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例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增强理论自信,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实践成果等方面。
3.教学方法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主动思考。
4.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程论文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发展、内涵和实践等方面。
3.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实用性。
4.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互动、实践活动表现和课程论文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三: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例1.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历史观,培养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
《设计构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设计构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设计构成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及应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对设计构成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人文精神等方面的联系,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设计作品,引导学生发现设计构成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讲授基础知识:介绍设计构成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强调设计构成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艺术设计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设计构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平面广告、包装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设计构成中的某个主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设计构成的实际操作,如设计一款平面广告、包装或海报等,要求学生注重设计构成的原则和方法,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设计构成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三、思政教育融入方式1. 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设计构成与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绿色环保:在实践活动中强调设计构成中的绿色环保理念,鼓励学生设计出环保、可持续性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3.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课程思政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课程思政语文教学设计优秀案例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优秀案例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将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挖掘思政元素:结合语文课程内容,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等。
2.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及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或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
2. 讲授新课(30分钟):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3. 课堂互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 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
5. 布置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二、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一)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蕴含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上古神话这一章节彰显着古人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
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课程思政建设目标1.了解并掌握上古神话所反映的广泛社会内容及其所传承的中华民族精神;2.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课程思政内容挖掘学习上古神话这一章节,从古人智慧中汲取智慧力量。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古人留下的经典文论是一面镜子,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
(四)课程思政教学融入五千年来口耳相传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是我们延续至今、不曾割断的民族精神、文化自信所在。
每个神话故事无不铭刻着特定的时代烙印,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上古人类认知和想象的作品,蕴含着浓厚丰富的原始思维。
以神话故事中奇异的形象和奇特瑰丽的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抗争、不怕输、更不服输的民族精神。
三、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上古神话(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上古神话所反映的广泛社会内容及其所传承的中华民族精神;2.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一、课堂讲授(一)神话及其产生1.上古神话,从本质上说,则是原始人类基于生存需要和幼稚思维,对于自然、自身和社会想象出来的种种呈现和描述。
2.“万物有灵”观“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
身长千2 里。
在无之东。
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山海经·海外北经》3.“图腾”观。
原始人基于物我无别的万物有灵观,往往将某种动物、植物视为本氏族的来源、亲族、祖先神,并以此作为氏族名称。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设计案例案例一:数学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数学与社会实践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数学的联系,并认识到数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社会实践联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1. 数学与金融:引导学生拓宽对金融数学的应用理解,讲解金融市场中的数学模型,并举例说明数学在金融分析和决策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小组展开股票交易模拟实践,通过计算收益率等指标来对股票进行分析和投资决策。
2. 数学与环境保护:分析环境问题中的数学模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气候变化模型和环境污染模型等。
组织学生小组开展环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3. 数学与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包括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等。
学生将参与到不同主题的社会调查中,例如消费习惯、社会公平等,通过实际调查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在实践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个人工作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报告和个人反思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政元素的融入情况。
案例二:英语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英语交际与国际视野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英语的学习和交际实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对社会交往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能够自如地表达和交流;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3.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培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
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在不同场景下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案例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差异,并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摘要:一、案例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税收学”课程为例1.1 教学背景与目标1.2 教学内容与方法1.3 教学效果与反思二、案例二: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2.1 教学背景与目标2.2 教学内容与方法2.3 教学效果与反思三、案例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例3.1 教学背景与目标3.2 教学内容与方法3.3 教学效果与反思正文:一、案例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税收学”课程为例1.1 教学背景与目标税收学是财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财政税收人才的重要任务。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税收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
1.2 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讲解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等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税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能力。
同时,结合税收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3 教学效果与反思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税收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国家税收政策有了更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案例二: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2.1 教学背景与目标管理学课程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承担着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重要任务。
本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素质。
2.2 教学内容与方法通过讲解管理原理、管理方法等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企业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实践的能力。
同时,结合企业管理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3 教学效果与反思本次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管理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企业管理政策有了更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会计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会计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课程介绍《会计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会计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职业素养。
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1. 爱国主义教育在介绍会计发展史时,强调我国会计的发展和贡献。
通过讲述中国古代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如《史记》中的会计记录、宋代出现的账簿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事业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在企业财务报告等方面的国际认可度,培养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诚信价值观教育在讲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时,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国内外财务造假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强化诚信意识。
同时,通过介绍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和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操守,培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敬畏之心。
3. 团队协作精神教育在讲解会计工作组织时,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通过介绍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协作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在解决问题中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系统地传授会计学基础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验和实地参观等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会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四、考核方式与思政元素融入效果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
2. 考试成绩: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会计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注重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3. 思政元素融入效果评价:通过学生反馈、教师评价等方式,对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课程背景与目标《现当代文学》作为高校中文系或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家作品及其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此基础上,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旨在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1. 文学与时代背景:在讲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时,强调文学与社会变革的紧密联系,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文学革命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文学的救亡图存主题,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政策调整等。
通过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培养他们对国家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2. 经典作品的思想深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如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钱钟书的《围城》等,深入分析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社会批判意识以及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通过这些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文学人物的道德情操:通过讲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红岩》中的江姐、《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等,展现他们坚韧不拔、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
以此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与实施1. 专题讨论:围绕特定主题(如“文学中的爱国情怀”、“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结合文学作品发表个人见解,促进思想碰撞与交流。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如《平凡的世界》中对改革开放时期农村青年奋斗精神的描绘,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成就的认识和自豪感。
3. 实践写作:布置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写作任务,如撰写“我心中的英雄——文学作品中的榜样人物”短文,让学生在创作中深化对课程思政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幼儿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幼儿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幼儿文学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创作出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审美趣味的文学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幼儿文学,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培养良好的师德和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文学的概念、特点、分类、创作方法和技巧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培养良好的师德和职业素养。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幼儿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幼儿文学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任务驱动法: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幼儿文学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本次课程的学习。
2. 讲授新课:介绍幼儿文学的分类、创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幼儿文学作品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3. 案例分析:展示不同类型的幼儿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等。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5. 布置任务: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6. 展示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7. 总结归纳: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培养良好的师德和职业素养。
五、思政教育渗透点1. 爱心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培养学生对幼儿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重要性和责任。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本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
一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接第八课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本框内容共分两目,分别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本框主要内容是研究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通过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
含义,进一步揭示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同时为第二框
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做铺垫。
2.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具备一定求知探究能力,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矛盾”等哲学概念有着。
朗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朗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在现代社会中,朗诵是一门重要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塑造学生良好品格、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朗诵课程作为一门思政教育课程,应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觉悟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领会。
本设计案例拟通过朗诵课程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课程内容:通过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文本,将其转化为朗诵文稿,并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演绎。
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与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朗诵的技巧与演绎方法;- 朗诵作品的分析与理解。
2. 教学方法:-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与讨论;- 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参与文本的分析与理解,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朗诵训练:带领学生进行朗诵训练,包括音节、语调、节奏等技巧的加强,同时注重情感表达与情绪调控;- 朗诵演绎: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演绎,鼓励学生表现个人特色,通过集体评议、互动交流等方式提升朗诵水平。
三、教学步骤与流程1. 第一课时: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概念解读: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关联;- 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搜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案例,并进行思考、讨论;- 班级分享: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案例分享,收集学生的观点与想法。
2. 第二课时:文本分析与朗诵训练- 文本分析:选取一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诗歌或文章,带领学生分析并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内涵;- 朗诵训练:教授朗诵的基本技巧,包括发音、语调、节奏等,进行朗诵的基础训练;-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朗诵练习,互相矫正发音错误,讨论和改进节奏与语调。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1. 课程名称:《伦理与道德教育》教学内容:介绍伦理与道德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价值观,探讨伦理与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设计:- 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故事,引发学生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 概念解析:介绍伦理与道德的定义和区别,并讨论其内涵和意义。
- 伦理观点对比:比较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伦理观点,引导学生思考伦理观点的多样性和相互冲突的现象。
- 道德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道德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道德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培养其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 价值观引导:讨论和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价值观和社会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个人的行为与社会的价值观相协调。
- 总结: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2. 课程名称:《科技与社会》教学内容:探讨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科技与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关系。
教学设计:- 引入:通过一个科技引发的社会问题案例,激发学生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 科技与社会影响分析:分析不同科技发展阶段对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 价值观与科技: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以及科技与社会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探讨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并注重科技创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 总结: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科技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案例旨在通过具体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加强伦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现实性。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优秀案例一:《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案例以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设计多个环节,使学生深入了解大众传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媒体素养。
1. 案例背景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大众传媒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力,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探讨大众传媒如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3. 实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电视剧、电影、新闻报道等,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就媒体对价值观的影响进行讨论。
4. 观影讨论:组织学生观看一部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电影或纪录片,并就其中的价值观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5. 媒体批判:引导学生对某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媒体内容进行批判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和辨别能力。
6. 制作广告:让学生分组设计一则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告,
通过创意和表达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和传播能力。
7. 制作微视频:要求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制作一段微视频,通过图像和音乐的表达方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8. 主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主题讲座,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众传媒中的体现和作用,激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思考和探索。
9.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媒体机构,了解其运作模式和价值观导向,以及媒体从业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10.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报告,总结案例分析和学习体验,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2024年度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展示民法学
教学反思与改进方向
教学内容优化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 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 针对性的优化,确保教 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需 求和实际。
2024/3/23
教学方法改进
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 学方法,如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辩论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
加强实践环节
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 如模拟法庭、法律诊所 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 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 应用。
阐述民法典中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即民事主体 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 3
平等原则在民法典中的体现 分析民法典中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如民事权利 能力平等、民事行为能力平等、民事责任能力平 等。
平等原则的实践意义 探讨平等原则在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21
未来课程思政教学展望
2024/3/23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进一步挖掘民法学中的思政元素,如公平正义、法治精神等,将 其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 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素质,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6
02
思政元素融入民法学课程设计
2024/3/23
7
挖掘民法学中的思政元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民法学课程中,深入挖掘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如平等、公正、 法治等,将其与民法学的基本原理和 制度相结合。
法治精神
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 和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其 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明叔叔(80后):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当我们我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钱的。
小明表姐(90后):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只能吃垃圾食品了;当我们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乱收费了;当我想努力赚钱的时候股市倒了。
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唯物辩证法前两个观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另外,通过复习联系观与发展观,有利于学生明白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
(35min)
十一假期的第一天小明同学跟大多数同学一样看了阅兵仪式,看到祖国如此的强大,内心十分的震撼,有太多印象深刻的画面。比如说当他看到女排队员们时想起9月2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第三阶段A组循环赛比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阿根廷队,取得十一连胜,成功卫冕。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过渡:国庆的最后一天,小明的妈妈叫他去买点水果。在水果店,一个小朋友和水果店老板之间的对话,引起了小明的注意。(配相关图片)
小朋友:我要买水果
老板给他指了梨子,小朋友说:我要水果不要梨子;
老板给他指了香蕉,小朋友还说:我要水果不要香蕉;
老板给他指了苹果,小朋友仍然说:我要水果不要苹果;
2.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具备一定求知探究能力,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于“矛盾”等哲学概念有着自己生活化、经验化的感性认识,不够全面、准确、理性。与此同时,之前讲授的唯物论、认识论与联系观、发展观对于学生接受矛盾相关内容有一定的铺垫作用。本课借助一些生活素材来启发学生,让学生由社会生活切入,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矛盾”形成比较理性全面的认知。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对立属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独立的属性。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二分法。
教师提问:大家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
教师提问:请思考,水果和梨子、香蕉、苹果是什么关系?小朋友错在哪儿?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水果的共性是从苹果、香蕉、梨子等不同水果概括总结出来的。水果(共性)寓于葡萄、苹果、香蕉、梨子(个性)。因此,可以得出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九课 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堂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思想政治4必修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内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接第八课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本框内容共分两目,分别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框主要内容是学习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通过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进一步揭示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同时为第二框内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做铺垫。
1.两者相互联结。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括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苹果→水果→食品→物质)
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
■板书设计
通过以高二学生的十一假期生活为线索,结合时政热点和一些生活事例,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知识点,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与参与度。
过渡:国庆的第六天,小明一家人去看爷爷奶奶,刚好,其他亲戚也都陆陆续续地来了,大家齐聚在一起,吃了午饭,午饭之后大家开始闲聊,聊得可热闹了,大几说完开心事之后,开始说起各家的烦恼了,各种矛盾涌现出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矛盾。
而哲学上指的是矛盾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即对立统一,那么根据小明同学和女排的例子,让我们来概括一下什么是矛盾的对立的属性和斗争的属性。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统一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两层含义: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教师联系两个国家女排在比赛时“对立”、“统一”的关系进行概念分析,并请几位同学介绍说明自己想到的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事例。
学生结合生活与学习提出例子,教与学、黑与白、好与坏、善与恶等等。
教师结合学生的举例加以点拨:有的同学可能把生活中的矛盾和哲学上的矛盾的概念混淆。
日常生活中说的矛盾:往往说成冲突或不同意见;
2.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 )性,包括:自然界是发展的、( )是发展的、( )
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是。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这节课,我们通过了解正在读高二的小明同学的生活,一起来学习矛盾观。
学生回答并老师总结:
①排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②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教与学;
③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④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 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
⑤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和变异,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⑥哲学上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
【注意】生活中的斗争仅仅是指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上讲的斗争是对具体矛盾斗争和政治用语中的斗争的概括和总结,而具体矛盾斗争和政治用语中的斗争是哲学上讲的斗争的具体表现。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回顾课堂,引导学生对本框学习内容形成全面的认知。进一步了解本框学习内容的重难点。
课堂练习
“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
眼中与白昼何异”这句话提示我们:( )
A.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信念在社会发展中有时起决定作用
C.黑暗就是白昼,矛盾双方无分彼此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开始完成练习册相关部分。
3.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揭示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增强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
教学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一)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过渡:
十一假期的二三四这几天,小明同学想把学习中的薄弱点再强化一下,尤其是一些像哲学这样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所以向他姐姐求助,姐姐也非常有耐心的给他讲解了一些原理。这一天的姐弟的教学活动中,有过两个人非常有默契,快乐的地方,也有意见不合,吵过架的地方,姐姐: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点小问题还不懂,还做错。弟弟:你没有教我这个呀,我哪知道等等,虽然学习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到每天晚上有了那么多的收获,两个人都很开心。这几天就在欢乐和痛苦中度过了。(配相关图片)
(三)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购买东西时买方和卖方)
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入为出、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提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通过举出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不同的烦恼,加深学生对矛盾的特殊性的理解。
课堂小结
(1min)
今天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矛盾即,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性,普遍性和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有矛盾。
(2)①矛盾的同一性(统一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属性和趋势。
②矛盾的斗争性(对立属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相互的属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性和性、一般和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
5.教学方式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2min)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让我们一起来简单回顾一下:
1.联系观:(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 )性、( )性、( )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 )与( )的统一、掌握( )的方法。
视频播放:《2019年女排世界杯赛》中国队和阿根廷队3比0获胜画面。
设置问题: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中国以3;0战胜阿根廷,在这场比赛中,中国和阿根廷是一种什么关系?很好,是竞争对手是对立的,但如果没有了其中任何一方,这场排球赛还能打得下去吗?这说明他们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上我们就叫矛盾。
教师提问:大家看出矛盾的什么性质了吗?
(二)矛盾的普遍性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面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