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
选送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选送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案例一:上海高校“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一)课程基本概况授课教师:茹玉骢、代中强、雷辉、陈康、李国栋、何武、张运婷所在单位和院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课程名称:国际贸易教学对象:本科使用教材:张鸿文娟主编国际贸易(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分学时:2学分 32学时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简介:课程系统讲授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及其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活动的协调机构、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等部分。
课程教学中积极融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实践,探索课程思政的创新形式。
(二)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
通过专题探讨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实践的历史与现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开放观和国家利益观,培育学生经世济民、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思政教学与对应知识点设计《国际贸易》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在专业教学中聚焦在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贸易组织及规则四个教学知识单元,并落实到10个知识点的教学上。
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实践,引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开放观,形成正确的贸易利益观、开拓良好的国际视野。
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
表1:“国际贸易”思政教育教学建设与知识点对应设计(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反思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目共睹。
《国际贸易》课程的开设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认识并理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立场和观点。
为有效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我们从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教学模块、育人要素、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思考与总结。
在课程思政教学整体设计思路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课程思政案例库实时动态更新。
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指南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精选
1
六、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指南
教学方案设计
◆紧跟产业发展动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产业转 型及技术升级,归纳总结产业特征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专业建课设程与思课政程开发
精选
2
六、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指南
►形成能力分析表,把握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定位
“课程思政” 教育内容
1.核心价值观---爱国:没有祖国,就没有家,国家不强盛,就要挨打;2.核心价值观---敬业:踏实肯 干、精益求精、吃苦耐劳;3.核心价值观---诚信: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信守承诺;4.核心 价值观---友善: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1.结合课堂要求,让学生明白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国家是物质利益的寄托,更是精
神家园的寄托。引导学生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2.结合课
教学方法 堂要求,引导学生凡事从诚信做起。比如:课堂考勤、不抄袭、不弄虚作假等,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
与举措 3.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在同学之间相处需要遵循平等的思
想,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4.结合实训课的特点,以工匠精神为主线,引导同学踏实肯
教学设计案例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
系部 授课教师 课程类别
课程 教学目标
“课程思 政”教育
内容
教学方法 与举措
机电工程系 唐俊
专业 授课班级
数控技术 2017数控技术1班
课程名称 学分
金属切削加工与刀具 3
A.公共平台课 √B. 专业平台课程 C.专业选修课 D.全校选修课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doc

附2“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校全员、全课程育人的思政格局,特制定本指南。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课程思政”,指的是学校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实现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将德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理念,表明任何课程教学的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也是一种思维方法,表明任何课程教学都肩负德育的责任。
“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
二、“课程思政”的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课程思政”的内容围绕“课程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做事做学问,各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应结合以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四、“课程思政”的原则“课程思政”不是体系化、系统化地进行德育教育活动,而是结合各门课程内容,寻找德育元素,进行非体系化、系统化的教育。
在此,应坚持如下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2.创新思维原则3.突出重点原则4.注重实效原则五、“课程思政”的要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不仅应遵循一般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而且也应适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原则。
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指南

1.通过引导文教学法,让学生分组依据“引导文”查阅文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育人合作探究的团队协作意识;2.
神家园的寄托。引导学生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2.结合课
教学方法 堂要求,引导学生凡事从诚信做起。比如:课堂考勤、不抄袭、不弄虚作假等,诚信是一个人的根本;
与举措 3.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在同学之间相处需要遵循平等的思
想,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团结协作。4.结合实训课的特点,以工匠精神为主线,引导同学踏实肯
机电工程
学科
模具设计与制造
课程名称
杨金凤
授课班级 2016(三专)模具2班
学分
A.公共平台课 B.专业平台课 C.专业选修课 D.全校选修课
模具制造工艺 1
教学目标
l.掌握模具制造工艺设计一般分以与步骤、方法和过程;2.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冷冲模和塑料模 的装配工艺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4.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5.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 德观;6.在设计中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导学生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指 南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六、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指南
教学方案设计
◆紧跟产业发展动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产业转型 及技术升级,归纳总结产业特征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沟通技巧》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沟通技巧》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学生能够意识到职场沟通的重要意义;2.学生能够理解职场沟通的分类;(二)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阐述与上级、同事和下属沟通的原则;2.学生能够阐述与上级、同事和下属沟通的策略;3.学生能够将与上级、同事和下属沟通的策略运用到实际案例中。
(三)价值目标1.学生逐渐开始意识到沟通沟通的重要性,能够主动的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成长;2.学生能够乐于参与有关沟通的讨论,激发学生自我表达、自我认识、自我觉醒;3.学生可以认同职场沟通过程中与上级、同事和下属沟通策略的正向内涵,并愿意敞开心扉表达自我,倾听别人。
二、课程思政(一)融入知识点通过案例,唤起学生对工作的思考,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方式解释遇到的状况,并且尝试从自身找原因,从大局看问题,从助人就是助己出发。
(二)融入方式案例分析、启发引导(三)思政元素自我批评、公道人心、乐于助人三、教学引入通过“小张的工作经历”的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四、教学展开(一)与上级领导(权威)沟通1. 与上级沟通的基本原则(1)踏实干好工作是与领导沟通的基础。
(2)用客观积极的思维模式解释上级意见是与上级沟通的前提。
(3)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是解决与上级矛盾的有效途径。
2. 与上级沟通的艺术(1)不媚不俗,不卑不亢。
在上级面前要做到有礼貌、谦虚,但低声下气,随声附和的表现,并不会得到有见识、大格局领导的赏识。
在合适的场合,从工作利益出发,敢于有理有据地表达出自身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
(2)尊重地主动与领导打招呼和交谈。
积极主动地与领导打招呼和交谈,可以消除双方隔阂,建立良好融洽的工作关系。
(3)选择合适的时机与领导沟通。
领导一般事务繁忙,统领的事项多,关注的工作范围广,通常情况下很难找到充裕的时间听下属汇报。
所以,作为下属,要根据事项的紧急程度,选择合适的时机向领导汇报。
在汇报时,注意措辞准确,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4)汇报工作前准备备选方案。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教师教案(XXXX-XXXX学年第X学期)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教研室思政主讲教师职称(扉页)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班级××专业××班课程类型必修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授课方式讲授(√ );实践课(√);其它()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48学分数3学时分配理论课 40 学时;实践课 8 学时;教材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者本书编写组出版社及出版时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指定参考书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③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目标训练手册作者戴艳军杨慧民刘书林刘玉娟王向明李锡铭出版社及出版时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教研室审核意见负责人:年月日系(部)审查意见负责人:年月日教务处检查意见负责人(或经办人):年月日注:表中()选项请打“√”第 1 周,第次课授课章节入学适应教育(一)授课方式讲授(√ )实践(√ )其他: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大学生活的特点②大学学习的特点、方法③人际交往的特点④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艺术理技能目标①能正确分析大学学习的特点,并能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大学学习②能灵活运用人际交往原则,正确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素质目标①适应中学到大学的转变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重点①大学生活的特点②树立新的学习理念③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难点大学生活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教学资源教学参考资料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④《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目标训练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玉娟等主编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提要①告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②引入任务项目③操练初步或基本能力④深化对基本能力的体会⑤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和能力⑥训练本次课所要求的能力⑦总结作业布置结合自己的专业,制订一份大学学习计划书课后辅导课后记(内页)教学过程时间分配及旁注新生寄语:首先,祝贺大家步入大学生活。
电子课程思政课程设计

电子课程思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电子课程基础知识,理解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了解我国电子技术发展历程,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繁荣的作用。
技能目标: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提升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增强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价值观;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使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课程思政示范课,旨在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
学生特点:针对高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电子课程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同时对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其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以下安排:1. 电子技术发展简史:介绍电子技术发展历程,强调我国在电子技术领域的突破与成就,关联教材第一章。
2. 基本电子元件及其应用:讲解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通过实例分析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关联教材第二章。
3. 简单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教授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设计并分析串联、并联、混联等电路,关联教材第三章。
4.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及其应用,进行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关联教材第四章。
5. 电子技术创新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电子作品,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关联教材第五章。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

《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优秀模板备注:参加比赛用的【背景分析】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法治”就是强调公民在公共场所要有规则意识、法治意识。
【教材分析】《大家排好队》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3课。
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中人们行为的观察,帮助学生学会准守班级规则和公共场所规则,让学生学会交际;懂得集体生活需要大家来维护,在公共场所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常规。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行为规范方面、纪律方面、学习生活方面都有待常规化。
这就要求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适应生活,融入社会。
所以,他们需要了解社会公共场所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规则。
【设计理念】统编版教材倡导生活德育、儿童为本、立德树人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成为社会人,幸福得活着。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把静态的教材变为儿童主动参与的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
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
我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小组讨论、观察反思等环节来引发、增强和拓宽学生的生活体验。
结合实际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内化品德习惯。
【教学目标】1、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
2、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排队的快乐,懂得遵守排队的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工匠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8.爱国、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
教育内容
1.核心价值观―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胸怀祖国,道理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看齐意识;
2.核心价值观―敬业:热爱劳动,热爱工作,热爱岗位,精益求精,职业道德;
3.实践教学法,通过上机分组练习进行实践环节训练,让同学做到理实结合,做大胆大心细,提高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4.多媒体视频教学法,通过与本课程教案配套教师原创实践操作视频,了解教师是如何设计与操作,通过对比让学生找到自己上机实践操作不同之处,求同存异;
5.情景教学法,新课前采用视频图片介绍课程相关的先进个人与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通过典型事迹,使学生明白机械设计建模,需要踏实和细心的精神,需要不断锤炼,才能设计出有用于社会的作品;
6.通过多种训练考核,如平时课堂上机任务考核、每周模块考核、期末上机考试等,巩固所学知识,教育同学们只有踏踏实实、诚信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使同学明白“不付出肯定不成功,付出才能成功”;
7.通过严格考勤,明确上课纪律,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规则,明确责任,为走向社会奠定行为习惯基础。
教师签名:彭银华审核: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表
系部
机电工程系
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
课程名称
UG
授课教师
彭银华
授课班级
15-5高机械1班
15-5高模具1班
学分
5
课程类别
A.公共平台课√B.专业平台课C.专业选修课D.全校选修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绘图环境并明白各个工具条各命令的含义与操作;
2.掌握草图的创建并能够在草图环境熟练绘制各种图形同时还能够合理约束各曲线图形;
9.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方法等。
教学方法
与举措
1.讲授教学法,讲授本课程需要基本知识内容,系统全面打好软件绘图基础知识;
2.任务驱动教学法,布置任务驱动学生查阅“”在机械(模具)设计中如何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机械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引导学生查阅UG数字化建模设计相关概念、实体建模、曲面设计、机械零件仿真装配与仿真运动等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3.核心价值观―诚信:守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4.核心价值观―友善:包容、团结、协作、尊重,和气、宽厚;
5.核心价值观―文明:公序良俗,社会风尚等;
6.核心价值观―和谐:真善美,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
7.核心价值观―平等:权利平等,公平正义机会平等;
8.中国传统文化:实事求是,求同存异,形神兼备等;
3.能根据零件图样要求,应用进行零件工程线框图绘制并能够正确进行零件三维实体建模(含实体特征阵列、实体特征镜像、实体特征移动复制、实体特征变换等特殊操作)并能够转换为工程图;
4.学会日常生活中各种曲面的设计与建模;
5.能够按机械设备图纸,应用软件进行机械设备所含零件分别进行实体建模并装配制成装配爆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