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过程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凝固课件-凝血机制及测定方法”

“血液凝固课件-凝血机制及测定方法”

常用的凝血指标
凝血酶时间(TT)
测量形成凝血物的时间,可用 于评估凝血系统整体功能。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间(APTT)
评估内源凝血通路的功能,对 检测凝血因子缺陷具有重要意 义。
凝血酶原时间(PT)
检测外源凝血通路功能,对评 估凝血因子Ⅶ、Ⅹ和Ⅴ缺乏症 具有高度敏感性。
血小板计数的意义和测定方法
血小板计数是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和出血病理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血液分析 仪进行测定。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检 测方法
PTA是评估凝血机制异常的常用方法,通过测定凝血酶原的浓度和活性来进行 定量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液凝固课件——凝血机制及 测定方法
本课件将介绍血液凝固的概念和意义,凝血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以及测定血 液凝固的常用方法,帮助您深入了解血液凝固的机理。
血液凝固概念和意义
血液凝固是机体维持血液稳定状态的重要机制,它能够停止出血并形成血栓,但也可能导致异常凝结和血栓相 关疾病。
血液凝固基本过程
1
血小板串联和收缩
纤维素系统
纤维蛋白原系统包括纤维蛋 白原、纤维蛋白以及纤维蛋 白稳定因子等,它们在形成 血栓中起重要作用。
组织因子反应途径
组织因子反应途径由组织因 子和因子Ⅶ组成,是启动凝 血过程的外源途径。
血小板功能与凝血关系
血小板对血液凝固的贡献是通过聚集和释放凝血因子来实现的,同时它们也参与支持血栓结构和血栓减少的过 程。
2
损伤处的血小板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
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凝块,并通过
收缩作用增强血液凝固。
3
凝血触发
血液凝固通常由损伤的血管内皮所启动, 将血小板聚集在损伤处形成血小板血块。

血液凝固基本过程 PPT

血液凝固基本过程 PPT

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 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血液和组织中参与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统 称为凝血因子。
有12中凝血因子用罗马数字编号,在凝血 因子中除了FⅣ和磷脂外,其余都为蛋白质。
大多数凝血因子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势存在 于血浆中,需要激活才能发挥作用。
血液凝固过程
--谢谢
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
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作用下激 活成为凝血酶。
凝血酶原形成后可催化血浆中的可溶性纤 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在FXIIa和 钙离子的作用下,形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 白多聚体,并网罗血细胞形成凝胶状的血 凝块。
昆明海源学院
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一大班四、 五、六小班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续被激活的 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形成凝血酶和纤维蛋 白。
血液凝固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凝血酶原酶 复合物的行成、二.凝血酶形成、三.纤维蛋 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可分为内源性凝 血和外源性凝血两条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于血液。当血液与带负 电荷的胶原组织接触后,导致FⅫ激活为FⅫa而 启动内源性凝血。
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 的凝血过程。
组织因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存在于大多数组织 细胞。
当血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受细菌毒 素、免疫复合物刺激时,组织因子得以与血液接 触,并作为FⅦa的受体与FⅦa结合形成复合化物, 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迅速激活FⅩ因子,成 为FⅩa。
FⅫa还能通过使前激肽释放酶的激活使之成为激 肽释放酶正反馈促进FⅫa的形成。因子FⅫ激活 到FⅪa形成为止的步骤,称为表面激活。
表面激活所形成的FⅪa再激活因子FⅨ生成FⅨa, 这一步需要有钙离子存在。

血液凝固与抗凝ppt课件

血液凝固与抗凝ppt课件

一、血液凝固的概念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 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简称凝血
血液凝固与抗凝
血液凝固的过程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 白
交织成网状 网罗血细胞
析出血清
血凝块回缩
血凝块
血液凝固与抗凝
血清
• 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凝块会发生回缩,并析
出淡黄色的液体,即血清。
•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 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的形成精选ppt课件2021精选ppt课件202110项目内源性凝血外原性凝血原因血管损伤组织损伤始动因子凝血过程复杂简单内外原性凝血的区别精选ppt课件202111精选ppt课件202112四抗凝系统体液抗凝系统抗凝血酶
第四节 血液凝固
一、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二、抗凝系统的作用
血液凝固与抗凝
血液凝固与抗凝
原因
血管损伤 组织损伤
始动因子


因子数

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凝血速度


凝血过程
复杂
简单
血液凝固与抗凝
特点: 1、凝血过程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2、Ca2+在多个环节上起促凝作用。 3、凝血过程本质上是一种酶促反应 连锁反应。
血液凝固与抗凝
(四)抗凝系统
体液抗凝系统 抗凝血酶Ⅲ: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 作用: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 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 使激 活的因子Ⅶ、Ⅸa 、Ⅹa失活; 肝 素: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 作用:增强抗凝血酶物质的抗凝活性 抑制凝血过程 增强纤维蛋白溶解 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

原 转 变 加 速 素 ( S P C A )血液凝固与抗凝

血液凝固基本过程ppt课件

血液凝固基本过程ppt课件

外源性凝血途径

由来自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 的凝血过程。 组织因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存在于大多数组织 细胞。 当血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受细菌毒 素、免疫复合物刺激时,组织因子得以与血液接 触,并作为FⅦa的受体与FⅦa结合形成复合化物 ,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迅速激活FⅩ因子, 成为FⅩa。



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于血液。当血液与带负 电荷的胶原组织接触后,导致FⅫ激活为FⅫa而 启动内源性凝血。 FⅫa还能通过使前激肽释放酶的激活使之成为激 肽释放酶正反馈促进FⅫa的形成。因子FⅫ激活 到FⅪa形成为止的步骤,称为表面激活。 表面激活所形成的FⅪa再激活因子FⅨ生成FⅨa ,这一步需要有钙离子存在。 FⅨa再与FⅧ和血小板磷脂及钙离子组成因子FⅧ 复合物,即可激活因子FⅩ生成FⅩa
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
凝血酶原在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作用下激 活成为凝血酶。 凝血酶原形成后可催化血浆中的可溶性纤 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在FXIIa和 钙离子的作用下,形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 白多聚体,并网罗血细胞形成凝胶状的血 凝块。

昆明海源学院
2014级医学影像技术一大班四、 五、六小班
血液凝固基本过程
血液凝固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转变为不能流动的凝胶 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凝血因子
血液和组织中参与血液凝固的化学物质统 称为凝血因子。 有12中凝血因子用罗马数字编号,在凝血 因子中除了FⅣ和磷脂外,其余都为蛋白质 。 大多数凝血因子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势存在 于血浆中,需要激活才能发挥作用。

血液凝固过程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续被激活的 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形成凝血酶和纤维蛋 白。 血液凝固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凝血酶原酶 复合物的行成、二.凝血酶形成、三.纤维蛋 白形成。

有关凝血(已看较好)课件

有关凝血(已看较好)课件

获得性凝血障碍
获得性凝血障碍是由于后天因素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通 常在成年后发病。
获得性凝血障碍包括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药物影 响等。这些疾病或因素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或功能,导 致凝血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瘀斑、紫癜等症状, 严重时可发生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危重疾病,由于多 种原因导致凝血系统过度激活,造成全身性 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定期进行凝血检测
定期检测凝血功能
了解凝血指标是否正常,及早发现凝血异常。
关注家族史
家族中有凝血异常病史的人更应关注凝血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01
凝血治疗
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液凝固的风险。常见的抗凝药物有华 法林、肝素等。
止血药物
用于加速血液凝固,控制出血。常见的止血药物有维生素K、凝血 酶原复合物等。
其他药物
如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等,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需谨慎使用。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
对于严重的外伤或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出血,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止血。
凝血过程
通常是由损伤部位的血小板首先发 挥作用,随后通过一系列反应,最 终使血液从液态转变为凝固态。
凝血机制
当身体受到损伤时,血液中的血小 板会迅速到达受损部位并发挥作用 ,同时血液中的其他成分也会参与 凝血过程。
凝血的过程
01
02
03
凝血第一步
损伤部位血小板迅速到达 并发挥作用,释放出血小 板因子,启动凝血级联反 应。
凝血酶的产生

血液凝固过程 ppt

血液凝固过程 ppt
-
1
血液凝固:
血液从流动的液
体状态变成不能
流动的胶冻状凝
块的过程即为血
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这是由凝血因子
参与的一系列蛋
白质有限水解的 过程。
血液凝固的关键过程是血浆 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
的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
白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
网罗其中形成血凝块。
-
2
在血液凝固过程后1~2小时,血凝块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发生收缩并 析出的淡黄色液体,这种液体被称为血清。与血浆相比,血清缺乏 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血浆蛋白质,又增添了少量血凝 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活的酶称为这些因子的活性型,习惯 上于该因子代号的右下角标"a"表示 。如因子Xa等。因子III是以活性形 式存在于血液中。因子III正常时只 存在于血管外的组织中。因子II、 VII、IX、X都是在肝脏合成的,合成 时需维生素K参与。
-
6
凝血 从开 始到 形成 凝血 酶之 前为 止, 是由 内源 性和 外源 性两 个系 统组 成。
-
12
主要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调节。 TFPI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浆及血小板和血管内 皮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它通过与因子Ⅹa或 因子Ⅶa-组织因子-因子Ⅹa结合形成复合物 来抑制因子Ⅹa或因子Ⅶa-组织因子的活性。 另外,研究表明,内源凝血和外源凝血途径
可以相互活化。
-
13
-
14
-
15
-
4
血液和组织中直 接产于凝血的物 质统称为凝血因 子(coagulation factors)。公认 的凝血因子共有 12种,国际命名 法用罗马数字编 号。

凝血过程ppt课件

凝血过程ppt课件
严重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从而引发凝血障碍。这 可能导致患者面临更高的出血风险和更严重的出血症状。
解决方案: 对严重肝病患者进行凝血功能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凝血障碍,同时 采取措施预防出血。
案例二:血友病患者的治疗与管理
血友病的凝血障碍及治疗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障碍疾病,患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凝血因子而导 致出血倾向。治疗血友病的关键是定期输注凝血因子,以维持正常的凝
肝脏疾病的影响
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因子产生减少,导致凝血障碍和出血倾向。
CHAPTER
05
凝血过程的调节与干预
生理性调节机制
内源性调节
通过生理性止血机制,如血小板活化、 凝血因子激活等,实现凝血过程的自我 调节。
VS
外源性调节
通过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酸碱度等, 对凝血过程产生影响,以维持血液的正常 凝固。
收缩作用
血小板通过收缩作用将血凝块内的纤 维蛋白交联得更紧密,从而加固血凝 块。
凝血因子与血小板的关系
01
相互协同作用
02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血液凝固 过程中相互协同,共同完成止
血过程。
03
相互制约作用
04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凝血因子 的过度激活或血小板的过度反 应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不
止。
CHAPTER
药物治疗与干预方法
01
02
03
抗凝药物
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 达到抗凝效果,如肝素、 华法林等。
溶栓药物
通过激活纤溶系统,促进 血栓溶解,如尿激酶、链 激酶等。
其他药物
如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 免疫应答,间接影响凝血 过程。

血液生理—血液凝固(生理学课件)

血液生理—血液凝固(生理学课件)

凝 血



激Ⅺ




形 成
凝 血 酶Ⅺa
Ca2+

Ⅸa
B型血友病
PF3 Ⅷ
A型血友病

Ca2+
PF3
Ⅹa Ⅴ
Ca2+

Ⅱa
1.内源性凝血途径 参与凝血的全部
凝血因子都来自血 液的凝血途径。
Ca2+
白纤 形维 成蛋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单体
ⅩⅢa
ⅩⅢ
Ca2+
内源性凝血
接触异物 胶原

课后思考
➢ 临床上如何应用肝素抗凝? ➢ 如何进行用药指导 ?
血液凝固的过程
血液凝固是如何发生的?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为不流动 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最终反应: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 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血液
血清
血液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血浆 血液中的液体成分
同义名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斯图亚特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接触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凝血因子特点
➢ 除因子Ⅳ为钙离子外,其余已知的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 ➢ 因子Ⅱ、Ⅸ、Ⅹ、Ⅺ、Ⅻ以无活性的酶原存在于血液中,
通过激活后才具有活性。 ➢ 大多数因子都在肝合成,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必
需有维生素K的参与。 ➢ 除因子Ⅲ为组织因子外,其它因子均存在于新鲜的血浆中。
血液抗凝离心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
后者无纤维蛋白原等成分
血清 血浆
15
凝血因子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PowerPoint演示文稿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PowerPoint演示文稿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溶酶抑制剂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11
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溶酶原 激活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血管内皮合成,发挥局部溶栓 作用,保持血流通畅。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肾小管、集合管产生,在组织 修复、伤口愈合过程中,血管 外促进纤溶。
12
“截短的”内源性凝血途径在放大 阶段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 起重要作用。
7
血浆和血清:
血清中缺乏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 但增加了少量凝血过程中血管内皮和血 小板释放的物质。
8
血液凝固的控制
1.血管内皮抗凝作用 2.血液的稀释、纤维蛋白吸附及单核巨嗜
细胞的吞噬作用
3.生理性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蛋白质C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肝素
试剂
表二
富血小板血浆(ml) 少血小板血浆ml) 生理盐水 (ml) 肺组织浸液(ml)
0.025mol/LCaCl2溶液
血浆凝固时间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观察
试管号
1
2
3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19
【分析讨论】
1.表一: (1)比较第一管(放棉花管)与第二管 (石蜡油润滑管)内血液凝固的速度,并 分析产生区别的原因。
(2)比较第三管(37℃管)与第四管 (冰浴管)内血液凝固的速度,并分析产 生区别的原因。
(3)分析第五管与第六管内血凝方面发 生变化的原因。
20
表二: 1.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有何作用? 2.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有何作用? 3.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0
12
主要受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调节。 TFPI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浆及血小板和血管内 皮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它通过与因子Ⅹa或 因子Ⅶa-组织因子-因子Ⅹa结合形成复合物 来抑制因子Ⅹa或因子Ⅶa-组织因子的活性。 另外,研究表明,内源凝血和外源凝血途径 可以相互活化。
2020/1/20
途径的状况。
2020/1/20
8
当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 表面接触时,首先是FⅫ结 合到异物表面,并被激活 为FⅫa。FⅫa的主要功能 是激活FⅪ成为FⅪa,从而 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此外,FⅫa还能通过使前 激肽释放酶的激活而正反 馈促进FⅫa的形成。
2020/1/20
9
内源性凝血途径:从FⅫ结合于异物表面到FⅫa的形成过程 称为表面激活。表面激活还需要高分子量激肽原的参与,它 作为辅因子可加速表面激活过程。
2
在血液凝固过程后1~2小时,血凝块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发生收缩并 析出的淡黄色液体,这种液体被称为血清。与血浆相比,血清缺乏 纤维蛋白原和少量参与血凝的其他血浆蛋白质,又增添了少量血凝 时由血小板释放出来的物质。
2020/1/20
3
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 色透明液体。如将血 液自血管内抽出,放 入试管中,不加抗凝 剂,则凝血反应被激 活,血液迅速凝固, 形成胶冻。凝血块收 缩,其周围所析出之 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 血清,也可于凝血后 经离心取得。在凝血 过程中,纤维蛋白原 转变成纤维蛋白块, 所以血清中无纤维蛋 白原,这一点是与血 浆最大的区别。
2020/1/20
而在凝血反应中,血小板 释放出许多物质,各凝血 因子也都发生了变化。这 些成分都留在血清中并继 续发生变化,如凝血酶原 变成凝血酶,并随血清存 放时间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这些也都是与血浆区别之 处。但大量未参加凝血反 应的物质则与血浆基本相 同。为避免抗凝剂的干扰, 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的分 析,都以血清为样品。
1
血液凝固:
血液从流动的液
体状态变成不能
流动的胶冻状凝
块的过程即为血
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这是由凝血因子
参与的一系列蛋
白质有限水解的 过程。
血液凝固的关键过程是血浆 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
的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
白交织成网,将很多血细胞
网罗其中形成血凝块。
2020/1/20
13
2020/1/20
14
2020/1/20
15
2020/1/20
16
血液和组织中直 接产于凝血的物 质统称为凝血因 子(coagulation factors)。公认 的凝血因子共有 12种,国际命名 法用罗马数字编 号。
2020/1/20
5
前激肽释放酶,激肽原以及来自血小 板的磷脂等也都直接参与凝血过程。 凝血因子中,因子IV是离子,其余凝 血因子均是蛋白质,其中因子II、 VII、IX、X、XI、XII均为蛋白内切 酶。通常在血液中因子II、IX、X、 XI、XII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 在,必须经过激活才具有活性,被激 活的酶称为这些因子的活性型,习惯 上于该因子代号的右下角标"a"表示。 如因子Xa等。因子III是以活性形式 存在于血液中。因子III正常时只存 在于血管外的组织中。因子II、VII、 IX、X都是在肝脏合成的,合成时需 维生素K参与。
4
编号 因子I 因子II 因子III 因子IV
同义名 编号 同义名 编号 同义名
纤维蛋 白原
因子V
前加速 素
因子X
斯图亚 特因子
凝血酶 原
因子VII
前转变 素
因子XI
血浆凝
血激酶 前质
组织凝 血激酶
因子VIII
抗血友 病因子
因子XII
接触因 子
钙离子 因子IX
血浆凝 血激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纤维蛋
因子XIII
白稳定 因子
2020/1/20
10
外源性凝血:
是指参加的凝血因 子并非全部存在于 血液中,还有外来 的凝血因子参与止 血。这一过程是从 组织因子暴露于血 液而启动,到因子 Ⅹ被激活的过程。
2020/1/20
11
组织因子是存在于多种细胞质膜中 的一种特异性跨膜蛋白。当组织损 伤后,释放该因子,在钙离子的参 与下,它与因子Ⅶ一起形成1:1复 合物。一般认为,单独的因子Ⅶ或 组织因子均无促凝活性。但因子Ⅶ 与组织因子结合会很快被活化的因 子Ⅹ激活为Ⅶa,从而形成Ⅶa组织 因子复合物,后者比Ⅶa单独激活因 子Ⅹ增强16000倍。外源性凝血所需 的时间短,反应迅速。
2020/1/20
6
2020/1/20
凝血 从开 始到 形成 凝血 酶之 前为 止, 是由 内源 性和 外源 性两 个系 统组 成。
7
内源性凝血:
是指参与凝血的
因子全部来自血 液,通常因血液
与带负电荷的异 物表面(如玻璃、 白陶土、硫酸酯、 胶原等)接触而启 动。
临床上以凝血酶原时间 测定来反映外源性凝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