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中医辩证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的中医辩证及防治方法[摘要] 手足口病属中医“湿温”、“时疫”等范畴。病因为湿热疫毒,多因内蕴湿热,外受时邪,留于肺、脾、心三经而成。外邪自口鼻而入,侵袭肺、脾二经,肺主皮毛,故初期多见肺卫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脾主四肢,开窍于口,手足口受邪而为水疱,口舌生疱疹、溃疡。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主要采用辨证分型、辨病分期、专方加减三种基本方法。可达标本兼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之功效。

[关键词] 手足口病;中医辩证;防治方法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的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咳嗽、肢软乏力、手足及四肢水疱及淡红皮疹,兼见呕吐、腹痛、腹泻、流涎、胸痞、心悸或行走不稳,四肢颤抖,甚则抽搐、神昏。

1、此病为中医的湿热病。辩证要点如下:

1.1、湿热初起病在表,卫阳被遏,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肢软乏力,若无汗可用藿香、香薷、羌活、苍术、薄荷、牛子等;有汗兼关节

疼痛为病在肌肉不为汗解,可用滑石、茯苓皮、苍术皮、桔梗、通草等。头不痛去羌活,不恶寒去苍术皮。两太阴同气,可兼见咳嗽、流涕,可用牛子、杏仁、桔梗、杷叶之类。

1.2、“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故胸痞,四肢乏力,肌肉烦疼均为太阴,阳明湿热见症,宜选用蔻仁、杏仁、枳壳、桔梗、六一散、郁金、厚朴之类。

1.3、“疹出太阴”湿热郁蒸,不得外泄。蒸于血络,而为疹,手、足、四肢、口均为太阴脾所主,故为疱、疹多发之处。宜选用生地、玄参、连召、犀角、紫草、银花露、鲜菖蒲之类。

1.44、呕吐、厌食、乏力、腹痛、腹泻均为湿困中焦,脾不开清则泻,胃不降则吐,可选用半夏、茯苓、薏米、扁豆、生谷芽之类,若脾阳受损,可用理中之类。

1.5、脾开窍于口,湿热困脾,气滞火郁,肉腐生疮(即口腔溃疡),舌溃为心火,流涎为脾热,乳蛾为少阳相火,可用藿香、佩兰、黄连等。

1.6、行走不稳,四肢颤抖,为中焦湿热不解,热甚入里少火悉成壮火,火动生风之兆,甚则抽搐,宜选用鲜地龙、秦艽、丝瓜藤、海风藤、酒炒川连。火炽神明则神昏、宜选用犀角、生地、玄参、连召、勾屯、银花露、石菖蒲等。

总之,湿热之症,当辩表里,在表则郁遏卫阳,在里则易出现化火或伤阳之变症,火热炽盛又易动风及扰乱神明,临证当细省。

2、预防及其护理

2.1预防

2.1.1小儿多脾胃虚弱,易聚湿于内,与外感之湿热合邪则病重

难解,建议平时多食、扁豆、山药、薏仁之类健脾去湿,少食寒凉及甜腻之品及辛辣助火之物。

2.2.2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2.2.3消毒隔离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2.2.4饮食营养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

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2.2.3口腔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

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