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教案

合集下载

热爱生命教案(6篇)

热爱生命教案(6篇)

热爱生命教案(6篇)热爱生命教案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之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之情;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3.让学生体味小说中的心理和行动描述。

教学重点[]1.透过心理、行动描述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作品中对主人公觅食过程的心理和行动描述。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主人公力量的来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热爱生命》全文;2.作者的有关资料;3.外国小说赏析方法的资料。

学生准备:1.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2.查找对《热爱生命》的赏析材料;3.通读全文,试作批注。

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较长,拟采用批注式阅读;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对资料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归类整理;课上对文本进行阅读,合作探究,分组对抗,辩论对资料的理解,语言的赏析;课后进一步自主合作探究生命之好处。

3.课前的资料搜集,合作整理拟用2~3天,课堂学习1~2节课,课后拓展1~2天。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命究竟是什么?人,可能无法说清。

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可能也无法说清。

生命有时是极其脆弱的。

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

但是生命有时又无比强大,让你不能不为之惊叹。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就给我们展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二、自主合作,整体把握1.让学生谈谈本文的主要资料。

参考答案:本文写一位淘金者在与同样病弱的野狼的较量、跟踪中,最终咬死了狼,他吮吸了狼血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能,歌颂生命的无比强大。

2.浏览课文,作批注。

教师讲:批注是阅读理解的一大关键手段。

在勾画圈点中品读美文,筛选捕捉重要信息,概括分析文章资料,创造性地理解文章。

批注能帮忙我们梳理结构、概括主旨、体会写法、品味和锤炼语言(炼字)、思考并汲取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要做到精心圈划,运用不同的笔色符号和旁批、总批等形式,批与注结合,大胆设疑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

热爱生命(蒙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蒙田作品中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的深刻思考。

2. 培养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热爱生命》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作家蒙田的一篇散文。

2. 作品主题:探讨生命的意义,倡导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1. 分析蒙田作品中关于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的观点。

2. 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难点1. 蒙田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如何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知识。

2. 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生命价值,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主题和思想内涵。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生命意义,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蒙田作品中的具体论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 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看法?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朗读《热爱生命》片段。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和情感。

三、作品解析(20分钟)1. 教师分析作品中的关键观点,如生命、死亡和人类存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才能热爱生命?二、作品深入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具体论述,如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等。

2.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实践与应用(20分钟)1. 教师提出关于生命意义的实践任务,如珍惜时间、关爱他人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把握《热爱生命》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特点。

2. 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使学生领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和文学特点。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主题,培养热爱生命、勇敢面对困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领悟小说主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理解小说中人物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和成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情节、人物和主题。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情节、人物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4.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体验主人公的经历,培养热爱生命、勇敢面对困境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热爱生命(杰克·伦敦)》原文。

2. 参考资料:有关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资料。

3. 投影仪和投影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热爱生命》原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分享对人物和情节的看法。

4. 主题讲解:讲解小说的主题,引导学生领悟热爱生命、勇敢面对困境的价值观。

5. 案例分析: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6. 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在困境中勇敢面对,培养热爱生命的意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爱生命、勇敢面对困境的价值观。

9.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小说。

10. 课程评价:通过学生的读后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和经历,加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杰克·伦敦及其作品《热爱生命》的背景信息。

激发学生对小说主题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1.2 教学内容介绍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概述《热爱生命》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阅读《热爱生命》的简介,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杰克·伦敦及其作品的兴趣程度。

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初步理解。

第二章:分析小说主题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热爱生命》的主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元素,如生命、自由、勇气等。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表达这些主题。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主题元素。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主题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收集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评估。

第三章:解读人物关系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人际交往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如友情、竞争、冲突等。

探讨人物关系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关系。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物间的互动。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人际交往能力。

收集学生的角色扮演成果,进行评估。

第四章:探讨小说写作技巧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热爱生命》的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的叙事结构、描写手法、对话技巧等。

探讨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写作技巧。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收集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评估。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巩固对小说《热爱生命》的理解。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基本内容,把握其主要观点。

(2)能够分析并欣赏蒙田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热爱生命》。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充实人生,追求真实的幸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内容理解。

(2)蒙田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分析。

2. 教学难点:(1)蒙田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把握。

(2)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启示,应用于实际生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热爱生命》,理解文本内容。

(2)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做好笔记。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和收获。

(2)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4. 文本分析:(1)分析蒙田散文的语言特色,如幽默、讽刺等。

(2)欣赏蒙田散文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人生启示:(1)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汲取启示,应用于实际生活。

(2)讨论如何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充实人生等话题。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主题。

(2)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热爱生命的作文。

2. 推荐一本关于人生哲理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主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蒙田散文《热爱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探讨能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坚韧。

掌握诗歌的基本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朗读、分角色读,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掌握诗歌的基本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诗歌的朗读与表达。

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生命力量的图片,如种子发芽、蝴蝶蜕变等,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坚韧。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阅读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3.分析解读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如“生命之树常青”、“生命的花朵永不凋谢”等。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如生命的坚韧、美好、希望等。

4.朗读与表达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邀请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变化。

5.课堂讨论诗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6.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面对困难,珍惜生命。

7.课后作业以“热爱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收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交流。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请大家仔细观察这首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比如‘生命是一首诗’,这里的‘诗’代表了什么?作者又是如何将生命与诗联系起来的?”教学难点:“现在请大家尝试朗读这首诗,注意每个字、每个句子的节奏和情感。

比如‘生命之树常青’,这句诗应该如何朗读才能表现出生命的坚韧和不息?”“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有没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特别触动?这首诗中的情感是如何随着诗句的推进而变化的?”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它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是种子发芽,它让我想到了生命的开始和成长。

《热爱生命》的教案设计

《热爱生命》的教案设计

《热爱生命》的教案设计第一章:生命的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有意义的生活。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1.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个人反思:让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有意义的生活。

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程度。

个人反思报告:评估学生对如何热爱生命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第二章:生命的起源和演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培养学生对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演化对人类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生命的起源:化学进化论和生命起源的假说生命的演化: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生命的演化对人类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实验观察:观察生物的演化证据。

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生命的演化对人类的影响。

2.4 教学评估实验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演化证据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生命的演化对人类影响的思考程度。

第三章:生命的多样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珍惜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珍惜方法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3.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珍惜方法的思考。

3.4 教学评估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珍惜方法的思考程度。

第四章:生命的保护与关爱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保护和关爱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生命的保护和关爱活动。

4.2 教学内容生命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生命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参与生命保护和关爱活动的途径4.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生命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杰克·伦敦及其作品《热爱生命》的相关背景知识。

2. 通过阅读和分析,把握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品质。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杰克·伦敦生平简介及作品背景。

2. 《热爱生命》故事情节梗概。

3. 人物形象分析:主人公弗朗西斯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4. 主题思想探讨:生命的意义、个人奋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杰克·伦敦生平及作品背景,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主人公弗朗西斯的看法,以及对其勇敢精神的评价。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小说中的典型片段,分析弗朗西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热爱生命的情怀。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杰克·伦敦生平及作品背景,阅读小说梗概。

2. 第3-4课时:分析故事情节,讨论人物形象。

3. 第5-6课时:深入剖析弗朗西斯的性格特点,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4. 第7-8课时:分组讨论,学生发表对小说及相关话题的看法。

5. 第9-10课时: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对《热爱生命》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的精神。

3. 推荐一本关于杰克·伦敦或其他自然主义作家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杰克·伦敦及其作品《热爱生命》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学生分组讨论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4.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以及个人感悟。

七、教学资源1. 杰克·伦敦作品集:《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唤》等。

初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

初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

初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热爱生命》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段落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和情感,进行写作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让他们明白生命的珍贵和价值。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课文《热爱生命》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热爱生命》的主题和内容。

(2)提问:你们对生命有什么理解和感悟?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和段落,进行标注和解读。

3. 合作探讨:(1)分组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作文。

2. 选择一部关于生命主题的电影或书籍,进行观看或阅读,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和解读课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合作探讨的能力。

2. 作业评估:通过学生提交的作文和观后感或读后感,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

蒙田《热爱生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蒙田《热爱生命》的主要观点和思想。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3. 提高学生对散文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阅读并理解蒙田的《热爱生命》。

2. 知识点:作者简介、散文特点、主题思想等。

3. 讨论话题:如何热爱生命、面对生活的困境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简介、散文特点等知识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心得体会。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蒙田及其作品《热爱生命》。

2. 讲解知识点:讲解作者简介、散文特点等。

3.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论证方法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心得体会。

5.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6. 总结提升:总结课文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热爱生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习效果。

3.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的心得体会,评估教学成果。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热爱生命》原文。

2. 参考资料:蒙田生平和散文创作背景资料。

3.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4. 讨论话题:生活困境与应对策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蒙田《热爱生命》的主题思想和论证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背景,讲解散文特点,分析课文结构。

2. 第二课时:深入解析课文内容,讨论热爱生命的意义。

3. 第三课时: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困境的应对策略。

4. 第四课时:总结提升,布置课后作业。

九、课后作业: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如何热爱生命、积极面对困境。

3. 推荐一篇关于生活态度的散文,与同学分享。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如何。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困境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天。

4.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与价值2. 热爱生命的表现3. 面对困境时的应对策略4.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5. 人际交往的技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与价值,热爱生命的表现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人物事迹,让学生深入理解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面对困境时的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人际交往场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5. 的时间管理法:教授时间管理技巧,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生命价值、热爱生命表现等内容的课件。

2. 案例材料:收集现实生活中热爱生命的人物事迹。

3. 时间管理工具:如时间管理表格、日程表等。

4. 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围巾等,用于模拟人际交往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生命生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 讲解:讲解生命的定义与价值,让学生认识到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热爱生命的人物事迹,让学生深入理解热爱生命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面对困境时的应对策略,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困难的能力。

5. 角色扮演:模拟人际交往场景,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提高交际能力。

6. 时间管理: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教授时间管理技巧,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热爱生命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对热爱生命的理解和实践。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应对困境的策略,以及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广西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广西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广西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态度。

提高学生对生命话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的。

阅读:《热爱生命》文章全文。

分析: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和情感表达。

思考: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命观和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

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观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2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重要性。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材料3.1 教学资源文章《热爱生命》。

与生命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写作纸张和文具。

3.2 教学材料学生用书《热爱生命》。

投影仪或白板。

标记笔。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参与情况。

写作评估:评估学生的短文内容是否符合主题,表达清晰。

4.2 反馈口头反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给予肯定和指导。

书面反馈:对学生的短文进行评分和评语,提供改进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作业5.1 教学延伸组织一次生命主题的班级活动,如生命故事分享会。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5.2 作业学生准备生命故事分享会的演讲稿。

第六章:教学设计细节6.1 教学时间课程时长:2课时(90分钟)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阅读文章6.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座位分组,方便讨论和互动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标记笔6.3 教学步骤导入:5分钟阅读:20分钟讨论:15分钟思考:10分钟反馈与作业布置:10分钟第七章:教学注意事项7.1 学生指导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细节和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7.2 情感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鼓励和支持。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3)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特点;(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2)激发学生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思考;(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热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1. 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2.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解读;2.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特点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思想。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2)学生自主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特点;(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3. 推荐一本关于生命、自然和人生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解读;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2. 作业评价: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质量、合作态度等;4.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教案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教案

杰克·伦敦《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分析小说《热爱生命》的艺术特色;(3)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小说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情节和语言;(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说中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和顽强拼搏精神;(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2. 《热爱生命》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3. 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分析;4. 小说主题思想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2)小说主题思想的内涵;(3)杰克·伦敦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主人公热爱生命的精神内涵;(3)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3. 阅读法: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主人公热爱生命的精神;4. 案例分析法: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进行分析讲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2. 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小说,分组讨论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3. 讲解与分析: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分析,解答疑问;4. 案例分析: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进行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涵。

2.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2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1.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1.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生命的意义”等。

1.2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主题。

1.2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重点句子。

3.合作探讨3.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4.课堂讲解4.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4.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5.课堂练习5.1学生进行仿写练习,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5.2学生展示自己的仿写作品,同学间互相评价。

6.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珍惜生活。

四、课后作业1.朗读并背诵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3.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积极,讨论热烈,对生命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及注释。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初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

初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

初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热爱生命》。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2)激发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3)增强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培养人生目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热爱生命》。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如生命的价值、如何面对困难等。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同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热爱生命》。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素材: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展示有关生命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同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小说中主人公的热爱生命、勇敢坚强的品质的欣赏和理解。

3.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小说《热爱生命》的背景介绍:作者杰克·伦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小说情节概括:主人公的冒险经历、与自然的斗争、与野兽的搏斗、对生命的热爱。

3. 小说中的主题探讨:生命的意义、个人的成长、勇敢面对困难。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主人公的欣赏和思考。

3. 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作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估1.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2. 讨论参与: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作文写作: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主题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介绍作者杰克·伦敦和小说背景,阅读小说第一章。

2. 第二周:阅读小说第二章,讨论主人公的品质和面临的挑战。

3. 第三周:阅读小说第三章,分析主人公与自然的斗争和生命的意义。

4. 第四周:阅读小说第四章,探讨主人公的勇敢和成长。

5. 第五周:总结小说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展示和评价作文。

六、教学资源1. 小说《热爱生命》文本。

2. 关于杰克·伦敦的生平介绍资料。

3. 与热爱生命主题相关的视频材料或故事。

4. 作文评价标准表。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热爱生命》,理解主人公的品质和主题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小说中反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八、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杰克·伦敦的生平,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理解主人公的热爱生命、勇敢坚强的品质。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热爱生命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热爱生命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 学习品味美文,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1. 理解并分析课文的主题和核心思想。

2. 阅读理解和鉴赏课文的文学技巧和表达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复印课文《热爱生命》。

2. 教师准备PPT课件。

3. 学生准备笔记及课堂参与。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作为引子,引起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和回忆。

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回忆一些与生命和自然有关的经历和感受,引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的情感。

Step 2 介绍课文(10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课文《热爱生命》的作者、背景及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你对生命有什么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可贵和不可再生性,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和动力。

Step 3 阅读理解(30分钟)教师放映课件上的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在笔记上标出关键点和看法。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课文的内涵,学生通过交流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和感悟课文。

教师提问: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和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学生回答并互相补充。

Step 4 鉴赏和分析(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同分析和鉴赏课文的文学技巧和表达手法,如排比句、象征手法等。

教师导入讨论:作者通过何种手法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学生回答并提供相关的课文语句和例子。

Step 5 思考延伸(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表达:你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如何体现?有什么行动可以表达这种热爱?学生发言并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

Step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尽量应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来更好地理解并生活。

教师提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你的生活中?学生回答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Step 7 课堂作业请学生完成课后阅读相关题目,并用一段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大全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大全

高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大全《热爱生命》是现代诗人汪国真创作的诗歌,是一首富含励志色彩的抒情体新诗。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热爱生命》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能力目标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德育目标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体会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2.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自主预习一、导语设计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

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

描写英国伦敦贫民窟和工人的悲惨生活《深渊中的人们》、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政治幻想小说《铁蹄》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热爱生命》教案

《热爱生命》教案

《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了解诗歌《热爱生命》的主题和作者;2.能够理解并解读诗歌《热爱生命》中的主要意义;3.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4.能够通过创作、朗诵等形式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教师简单介绍诗歌《热爱生命》的作者、背景等;2.让学生朗读、品味、理解并解读诗歌《热爱生命》;3.组织学生自由创作诗歌或散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4.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表演等形式展示。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一些关于生命的课堂内容、平时的观察和体验,来引导学生对生命这一主题进行思考。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讲解(15分钟)3.朗读、品味(15分钟)让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朗读,每个学生都要读一遍诗歌《热爱生命》。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情感和主题,与他人讨论交流观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创作、表达(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或散文的创作,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表达出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风格和形式进行创作,可以是抒情诗、散文、小品等等。

5.展示、表演(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或散文的表演和朗诵,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可以安排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表演,如个人朗诵、小组合作表演等。

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演学生反馈和鼓励。

6.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重要性和珍贵性,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热爱生命,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诗歌《热爱生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通过诗歌创作和表演,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情感细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诗歌欣赏和创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正确人生态度。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每一个时刻,发现生命中的美好,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温暖和阳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爱生命》教学案
撰写人:封立君
教学目标:
1、学习快速阅读法,培养迅速捕捉阅读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通过快速阅读,基本了解小说
故事的情节。

2、体会主人公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品味杰克•伦敦笔下这一硬汉形象所透露出的浓重的
悲剧色彩,及其坚忍、卓绝的求生意志。

3、学习主人公坚韧坚强、永不放弃,勇于自救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习快速阅读法,培养迅速捕捉阅读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2、了解小说基本情节,体会主人公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难点:
品味杰克•伦敦笔下这一硬汉形象所透露出的浓重的悲剧色彩,及其坚忍、卓绝的求生意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影1:看《泰坦尼克号》遇难片断)
影片的片段已放完,影片中人们争先恐后的目的是什么?(活命)
的确,从影片中,可见生命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其实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很多,当人遇到危险时,生命往往是放在第一位的。

面对困境,面对死亡,人们更多考虑的是怎样使自己活下去,延长自己的生命。

今天我们学习杰克·伦敦短篇小说《热爱生命》的节选,相信大家也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二、讲解快速阅读的方法。

我们知道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对于不同的条件限制,对于不同的文体,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针对性的读,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短时间内阅读长篇文章,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我们通常采用快速阅读法,能达到这个要求。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快速阅读法?
(投影2:快速阅读法基本资料)
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空前发达的条件下,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手段依然是阅读。

快速阅读,是指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根据阅读要求,迅速提取有用信息的高效读书方法,是一种高级的阅读能力。

它可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知识,是一种常用的阅读方式。

提高快速阅读效果的要求:
(一)确定读书的目的,带着问题去读;
(对于不同的文本,可以从文体特点设计问题)
(二)限定读完的时间,完成读书任务;
(聚精会神地阅读,提倡理解性阅读)
(三)适时作好标记,及时巩固阅读效果。

1、学生齐读。

2、教师讲解。

我们今天就以《热爱生命(节选)》为载体,学习这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

三、检查预习。

1、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所蕴含的思想内涵。

我已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同学们收集作者的资料和写作的背景。


集到了吗?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其他同学可以作补充。

作者简介:
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
《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

杰克·伦敦是一个自幼当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后半工半读才取得成就的作家。

他那带有传奇浪漫色彩的短篇小说,往往描写太平洋岛屿和阿拉斯加冰于雪地的土著人和白人生活,大部分都可说是他短暂一生的历险记。

他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多格化的题材,以及强烈显来出来的作家的独特个性,多少年来一直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读者。

《热爱生命》就曾受到列宁的赞赏,直到逝世的前几天,列宁的手里还捧着它。

写作背景:
《热爱生命》创作于1906年,是杰克•伦敦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

小说的题材来自作家所熟悉的北方淘金者同大自然作残酷斗争的生活。

十九世纪末,在跟美国北方的阿拉斯加相毗邻的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

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淘金热”。

在那里,人与自然,人与人,进行着生死的搏斗。

1897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杰克•伦敦也来到了遥远的北方,后因身染“败血症”,不得不于第二年返回故乡。

尽管回到家时已囊空如洗,但他得到了比黄金更宝贵的东西。

北极圈内奇异的风光,土著居民的悲惨遭遇,淘金工人的艰苦劳动和各种冒险、传奇故事,为他提供了极其丰富、生动的创作素材,《热爱生命》就是以他这段特殊的经历为背景写成的。

2、老师也收集了杰克·伦敦的一些资料,我想可以更好地了解杰克·伦敦这个人帮助大家理解小说中所体现的
思想内涵。

(投影3:杰克·伦敦的名人名言)
杰克·伦敦名言:
1、顽强是妙不可言的东西,它可以把山移动,使你不敢相信和想象。

2、顽强这就是作家技能的秘密。

3、得到智慧的惟一办法,就是用青春去买。

———(美)杰克·伦敦
四、自读课文,运用快速阅读法,填写表格,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1、名言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告诉大家对待人生应该顽强,努力,要以青春去换。

《热爱生命》也可
找到它们的影子。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小说,花10分钟完成《热爱生命》基本信息表上的积累任务。

(投影4:阅读任务:《热爱生命》小说基本信息)
2、师生交流答案。

总结:同学们通过快速阅读,基本了解了小说故事的情节。

本文就是记叙了主人公一位淘金者虽身陷绝境,但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终于获得解救的故事。

五、再读课文,探讨文章主题。

从情节中,大家也可以看到主人公从被同伴抛弃到最终获得成功解救,遇到了许多因难。

面对困难他没有屈
服,而是想办法坚持了下来。

因此,了解这些困难,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主人公是怎样铸就自己生命的奇迹。

(投影5:主人公所遇困难及解决办法)
1、同学们就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采用圈点勾划的方法,找出主人公所遇到的困难,以及是怎样克服的语句,并
归纳出其动力。

2、师生交流答案。

主人公所遇到的困难:寒冷、饥饿、疲劳、野兽
克服办法:相关语句
动力:凭借他的意志,对生命的热爱。

作为淘金者,他遇到了饥饿、寒冷、野兽这些困难,但是他没有放弃,凭借他坚强的意志,对生命的热爱,战胜了一切困难,让我们看到了他人生的辉煌,他的成功。

其实每一种职业,每一个人,包括你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都有自己的困难,该怎么办?我想淘金者已经给了我们圆满的答案。

只有勇士、硬汉才能与困难作斗争,才能最终享受到生命的价值和乐趣。

六、拓展延伸
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自己看过的故事,或者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寻找一下我们身边的硬汉、勇士、强者。

七、教师赠言。

最后老师送大家三句有关生命的名言,希望大家能以它们时刻勉励自己,成为生活的硬汉、勇士、强者。

(投影6:生命的名人名言)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
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

——塞内加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
八、布置作业。

1、阅读《热爱生命》全文。

2、自选角度,撰写一篇《热爱生命》读后感,不得少于5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