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完整版)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质量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定义:4.1环境因素: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5、工作流程:5.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5.1.1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5.1.2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5.1.3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5.1.4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5.1.5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5.2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5.3风险与机遇的类型:5.3.1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
(1)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大量投诉、召回等风险。
(2)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5.3.2环境风险与机遇: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经济以及其他。
(1)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
(2)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
(3)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1.目的为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3.2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
3.3各部门:参与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工作程序4.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a.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b.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风险;c.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d.产品售后的风险;e.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①;f.可能影响公司战略决策及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外部和内部因素g.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及其要求。
h.包含从产品召回、产品审核、使用现场退货和修理、投诉、报废及返工返修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也包括公司的核心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机遇:a.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b. 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c.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d.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e.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f. 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g.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h.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i.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4.2建立风险/机遇管理团队4.2.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队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壮大,风险与机遇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与机遇,企业需要制定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通过流程化的管理来降低风险并获得更多的机遇。
本文将重点探讨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的操作流程及其作用。
一、风险和机遇的定义风险是指某种可能的、未来的、不确定的事件对宏观或企业经济生活的影响。
风险带有无法掌控和不可预测的特点,使企业管理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机遇是相对应的,它代表了企业可能大幅提高收入、利润或市场份额的优势。
有时候,机遇和风险是存在联动关系的。
二、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的定义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Risk and Opportunity Control Procedure, ROC)是有计划地控制企业业务过程和项目计划中的风险和机遇,以减轻风险和最大化机遇的过程化方法。
ROC程序包含了方法、过程和工具,以便管理控制风险并获得机遇。
三、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的操作流程1. 风险管理为了更好地降低风险,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
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 定义问题:针对工程和业务指标,明确问题范围。
(2) 计划:确定问题的管理计划,包括识别问题、分析进度、分析成本、分析风险、分析资源以及实现计划。
(3) 识别问题:确定面临的问题、风险和机遇,以便进行采购分析。
(4) 分析:在经过识别后,对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成功的概率、风险影响,以及采取的适当行动。
(5) 控制:确定控制和监测方案,以对风险进行跟踪管理。
2. 机遇管理机遇包括诸如增加营收、增加利润、提高市场份额等等。
机遇管理流程也包括以下步骤:(1) 机遇需要进行监测:通过市场和销售数据、竞争对手、消费者反馈等方式监测潜在机遇。
(2) 机遇识别:确定计划中的优势,并确定那些可以转化为商业优势。
(3) 机遇分析:对机遇进行分析,确定成功的概率,以及采取的适当行动。
(4) 机遇控制:确定控制和监测方案,以对机遇进行跟踪管理。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程序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程序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程序是企业为了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设置的一套程序和机制。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也在不断地增加和减少,因此要及时采取措施,以有效地规避风险和抓住机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下面是针对企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程序的具体内容:一、持续监测市场动态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监测体系,包括对市场需求、市场趋势、竞争状况以及政策法规等的时时监控。
通过对市场动态的分析,企业可以找到竞争对手的弱点,并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经营战略。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分析市场信息,及时发现新的商机和机会,为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应对机制来规避风险、化解矛盾,以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时,企业要对各类风险进行详细的分类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防范、应急处理等环节。
三、加强内部控制为有效规避潜在的经营风险,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流程和管理制度,促进内部信息的透明化和管理的专业化,从而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和风险控制。
四、建立合理的应对机制企业应及时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适用的应对措施和应对计划,从而实现对风险和机遇的及时反应和调整。
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企业应迅速调整经营策略,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影响和损失。
五、加强团队保障在应对风险和机遇的过程中,企业团队的质量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企业应在人员招聘和培训上下足功夫,提高团队成员的能力和素质水平,提高企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整体效率和能力。
以上是企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程序的几个关键点。
定期检测市场环境、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合理的应对机制、加强团队保障,才能帮助企业迅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效控制风险,抓住机遇,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1目的识别并控制公司管理和技术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和机遇。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检验检测工作中风险因素和机遇的识别、评估、实施管理。
3职责3.1总经理:对检验检测工作的风险和机遇负责;3.2各部门:负责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评估管理;3.3各岗位:识别本岗位工作涉及的风险和机遇,按控制要求开展工作。
4工作程序4.1检验检测相关风险和机遇的识别1)行为责任风险和机遇:工作人员能否正确地履行检验检测合同中规定的检验检测活动应尽的职责,在工作中发生失职行为。
比如,对某些该实行检验检测的参数未进行相应的检验检测,或者虽然进行了检验检测,却未能完全按照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进行检验检测,由此造成检验检测数据不实,检验检测机构及人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工作技能风险和机遇:由于检验检测活动是基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技术服务,因此,尽管公司工作人员基本履行检验检测合同中规定委托的工作职责,但由于检验检测人员本身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限制,对检验检测方法的适用或评价标准理解的程度可能并不一定能取得应有效果。
3)技术资源风险和机遇:即使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在工作中无行为上的过错,仍然有可能承受由技术、资源和环境而带来风险和机遇。
4)管理风险和机遇:如果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但管理机制不健全,检验检测机构人员仍然可能面对较大的风险。
这种管理上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检验检测机构与各检验检测人员之间的管理约束机制。
由于检验检测活动的特殊性,在日常的检验检测活动中,代表检验检测机构与建筑行业有关方面打交道的是技术人员,他们的工作行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声誉和形象起着决定性作用。
按规定法定代表人是检验检测机构第一责任人,因此检验检测机构与技术人员之间应该建立完善、有效的约束机制。
二是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综合管理评价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促进各个层次人员的职责分工必须明确,沟通渠道有效。
如果技术负责人不能在检验检测部门实行有效的管理,其风险依然是无法避免的。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控制程序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控制程序
以下是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控制程序的一般步骤:
1. 风险识别:首先,需要识别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和机遇。
这可以通过内部分析、市场研究、行业洞察力等方式进行。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潜在影响。
可以使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来评估风险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3. 制定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接受或风险转移等。
4. 机遇利用:除了应对风险,还应该积极寻找和利用潜在的机遇。
这可能涉及到战略规划、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
5. 实施和监控:将应对策略和机遇利用计划付诸实施,并持续监控其效果。
定期评估风险和机遇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措施。
6. 沟通和报告: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所有相关方了解风险和机遇的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同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进展情况。
7. 学习和改进:通过对风险和机遇管理过程的反思和学习,不断改进措施控制程序,提高组织应对风险和利用机遇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控制程序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组织应该培养风险意识和机遇意识,将风险和机遇管理纳入日常决策和运营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如果你有更详细的需求或特定行业的要求,请提供更多信息,我将尽力提供更具体的帮助。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1. 什么是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是一种计划和执行的程序,以确保企业在面对不确定的、毁灭性的或破坏性的风险和机遇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及时采取行动。
这个程序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并且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机遇,以增强其竞争力。
2.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越来越多,而同时市场和竞争也愈发激烈。
因此,如果企业不能制定和执行有效的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那么它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风险,无法达到最佳竞争力。
3.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的步骤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步:3.1 风险和机遇识别在这一步骤中,企业将分析其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
企业需要根据其业务目标、环境、资源和文化等因素来确定自身的风险和机遇。
3.2 风险和机遇评估在这一步骤中,企业将根据风险和机遇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优先级来评估它们的重要性。
评估的结果将有助于企业确定如何处理这些风险和机遇。
3.3 风险和机遇规划在这一步骤中,企业将为其具体的风险和机遇制定计划。
规划通常包括风险和机遇处理、监控和控制等方面。
3.4 风险和机遇执行在这一步骤中,企业将执行其风险和机遇控制计划,包括处理风险和机遇,监测进展以及处理可能的变化或未来的风险或机遇。
3.5 风险和机遇监控在这一步骤中,企业将监控其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企业需要不断改进其程序,以确保其在未来的风险和机遇下能够继续有效。
4.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的优点实施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有以下优点:4.1 降低对公司的风险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企业可以明确认识自己面临的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缓解和控制,从而缩小可能的损失范围。
4.2 转化风险为机遇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发现前所未有的机遇,并针对这些机遇采取有利的决策。
这有助于企业创造新的增长机会和竞争优势。
4.3 提高公司的可持续性通过有效的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企业可以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从而减少损失。
ISO220002024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ISO220002024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风险识别与评估食品企业应制定一个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程序,以识别潜在风险,并评估其潜在影响程度。
这包括对食品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分发和后续环节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以确保食品安全的持续改进。
2.风险管理计划基于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企业应制定一个风险管理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控制风险的措施、实施该措施的负责人、实施该措施的时间表以及监控和评估的要求。
风险管理计划应与食品安全目标和政策保持一致,并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
3.风险控制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企业可以降低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这包括采取适当的规程、标准操作程序和控制点来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企业还应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监控,确保其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风险监控与纠正措施食品企业应建立监控措施来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的执行情况。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检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来完成。
如果发现问题,则应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食品安全问题。
企业应记录和跟踪这些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食品企业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这包括培训员工,提高意识,并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密切合作。
同时,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以不断优化和改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6.食品安全沟通食品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这包括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了解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此外,企业还应与供应商、客户和监管机构进行沟通,以确保食品安全的共同责任和合作。
7.风险评估的审查与更新食品企业应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评估。
这包括评估现有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改进的需要,并根据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适当的调整。
企业应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及时更新和修订相关文件和记录。
总结:。
TS22163-2017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项目经理负责风险关闭的审核。
总经理
总经理负责风险关闭的批准。
6、记录表单
序号
记录表单名称
表单编号
保存部门
保存期限
1
项目风险控制表
7、相关文件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版本
备注
1
项目管理控制程序
项目风险控制表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组织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影响阶段、影响日期和风险等级(分为重要、次要),风险评估须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
项目经理
项目组
项目经理组织制定和评审风险预防计划,明确对已识别的风险所采取的减轻/规避措施。制定风险预防措施通常考虑下列几种情况:
(1)规避:拒绝承担风险或放弃以前所承担的风险;
项目组
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项目协调会议上,都必须报告项目风险管理状况。
项目组长
项目经理应在《项目风险控制表》中对风险/机会的情况进行总结。
项目风险控制表
责任部门
风险责任部门负责风险关闭,经评审后满足以下情况为风险关闭:
•风险已经发生(并已成事件)
•风险没有发生(影响日期已过)
•风险已转移在别处。
业务流程
控制要点
记录/备注
项目经理/
项目组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组在项目评审时识别项目生命周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机会,并记录其特征:
1、描述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或系列事件,过去发生的不良事例的确认;
2、设计上担心可能出现的风险;
3、说明对风险发生的工作范围的直接不利影响(成本、进度、履约和质量);
4、经营、服务等可能产生的风险。
3、术语和定义:
风险:对目前所采取的行动,在未来没有达到预期结果(失败)的可能性,其大小可用失败的概率和失败的后果两个变量来标识。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掌控程序风险和机遇掌控程序风险和机遇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开的两大因素,不同的是,前者可能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而后者则可能为企业带来机遇和利益。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订立和实施有效的风险和机遇掌控程序显得特别紧要,由于这不仅可以降低风险,还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利益,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风险和机遇掌控程序。
一、风险掌控程序1.风险识别和评估企业应当通过推测和分析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找出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客户需求变化、自然祸害、市场竞争等等。
接下来,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实施掌控措施。
2.风险掌控措施企业需要订立适当的风险管理计划来掌控潜在的风险,如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概率、减轻风险的影响、转移风险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掌控措施,比如安全掌控、合规制度、资金流程掌控、库存管理等。
3.风险监控和更新企业的风险管理计划需要是动态的,需要不断检查和改进。
企业应定期监视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并实行相应的行动,比如修订计划,加强管理程序,并适时向风险相关方报告与沟通。
此外,企业还需要设定风险管理目标和指标,以监督和评估风险管理程序的成功实施。
二、机遇掌控程序1.机遇识别和分析企业需要通过对市场、技术、行业、社会等基本要素的分析,找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机遇。
分析过程中,可以结合新的营销手段、创新的产品服务、利润优化等方面进行实在的分析,从中挖掘潜在机遇。
2.机遇开发计划企业需要订立认真的机遇开发计划,包括实现机遇所需的资源和预算,以及实施机遇的实在时间、方法和实施人员等。
同时,企业需要建立机遇开发的调配机制,确定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角色。
3.机遇实施和监控在全部的机遇实施阶段,企业需要对每个机遇进行实施,切实推动;在过程中适时检测实施中的问题并解决,同时要依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在实施完成后,企业需要对机遇阶段的目标是否得到实现进行评估,如有必要,可以采纳完善的互补机制,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GJB9001C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1 目的通过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分析和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导致的负面影响。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经营活动中的所有风险管理活动。
3 术语和定义3.1 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包括负面风险和正面风险,其中正面风险也称机遇。
风险表达通常有两种:一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它们的组合来描述;二以事件(包括环境的变化)后果和发生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
3.2 风险管理:针对风险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3.3 机遇:有利的时机、境遇、条件和环境。
3.4 战略:实现长期或总目标的计划。
3.5 战略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所组成的项目小组。
4 职责和权限4.1 战略小组负责公司风险机遇的信息的识别、评价及制订应对措施。
4.2 品质部是风险机遇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在总经理授权下,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风险机遇分析会议,并保存相关记录。
5 工作程序5.1 风险机遇收集时机5.1.1战略小组(各部门)在体系建立初进行组织环境理解和分析之后、年度管理评审或年度质量目标设定之前进行定期识别。
5.1.2 当组织环境信息出现更新时应适时进行识别。
5.2 按公司内外部环境理解和分析输出、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等内容作为风险机遇识别的信息输入,同时还必须重点收集如下风险机遇信息:a) 战略风险失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人力行政部负责);b) 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财务部负责);c) 忽视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市场部负责);d) 忽视法律法规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人力行政部负责);e) 收集与公司经营生产、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方等方面有关的重要信息(生产部负责);f) 收集与公司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纠纷方面的信息(品质部负责);g) 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公司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研发部负责)。
职业健康控制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控制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在职业健康控制中,应对风险和机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下面就职业健康控制中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进行阐述。
一、风险的应对控制程序1. 建立风险评价机制。
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环境因素和操作方式等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价标准和方法,并对岗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类,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员工的职业健康危害。
2. 推行预防措施。
通过对岗位的风险评估,企业应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如改良工艺、更新设备、改进工程措施等,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
例如,针对有毒有害物品作业的工人要增强个人防护意识,佩戴防护用品以减少危害;对于有创伤危险的操作,可以设置防护设施来降低风险等等。
3. 定期检测和监测。
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检测机构,对员工进行常规的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测,及时排查潜在的健康风险。
4. 建立应急预案。
对于突发的职业健康风险,例如,有毒化学品泄漏、爆炸和火灾等意外事件,企业应及时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员工进行救援和处理。
5. 落实法规标准。
企业应妥善履行职业健康的法律义务,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职业健康标准和规定进行管理和操作,保障员工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1. 加强培训和教育。
企业应加强员工职业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宣传安全文化,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等。
2. 建立激励机制。
企业应对员工的职业健康做出激励措施,如设置奖励机制、评选优秀员工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健康意识。
3. 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应对职业健康管理进行加强和升级,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职业健康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协调发展。
4. 充分利用技术手段。
各类新技术应用于职业健康控制中,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手段,提高职业健康控制、监测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5. 使用最新保健资源。
企业应不断关注职业健康最新的保健资源,如药物、保健品等,从而促进员工的职业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1 目的规范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评审及控制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措施,增强应对风险和抓住机遇的能力,确保实现综合管理体系预期结果。
2 适用范围影响实现综合管理体系(经营管理)预期结果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评审及控制管理。
包括:内部风险(经营战略性决策风险、资产财务决策风险、经营运行行为风险、信息处理与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和外部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投资风险、政策风险等)3 职责3.1 工程技术、环境安全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技术和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与机遇分析、控制;3.2 经营、市场、设备材料管理部门负责经营、市场、采购、分包等风险与机遇分析;3.3财务资产、投资管理部门负责财务及投资风险与机遇分析;3.4其它职能部门(分公司、项目部)关注与部门的管理过程和业务范围、归属可能的风险与机遇。
4 工作程序4.1 风险识别时机:综合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4.2 参与风险管理的人员应经过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掌握风险管理知识后方可进行。
4.3 需考虑的风险有:4.3.1质量风险与机遇a直接质量风险:工程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重建、修理、延期维保等风险。
b间接质量风险:工程竣工后,直接影响顾客接受服务的感受或造成其它损失。
4.3.2经营环境风险与机遇a经营环境:行业投资萎缩等因素限制顾客需求,直接影响公司合同额和产值;b人文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社会人文条件对企业生存的影响;c政策环境:政策的变化,导致工程成本增加或减少,甚至导致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极端的情况可能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或停止经营活动;d经济环境:材料设备紧缺、产能过剩、物价波动、利率的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4.3.3经营风险与机遇a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原材料的价格、质量和送货时间的变化、采购过程的欺诈行为、采购人员的疏忽,可导致原材料数量以及质量上的不符合标准要求等。
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风险和机遇无处不在,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在商业领域。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风险,并利用机遇。
本文将介绍一种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程序。
一、风险评估和管理风险评估是确定可能对我们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或情况。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我们需要进行风险管理。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控制程序的示例:1. 风险识别: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
例如,供应链中的延迟,市场需求的变化等。
2.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通过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工具,对风险进行评估。
3. 风险控制策略:确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来减少或消除风险。
这可以包括采取预防措施,制定回应计划等。
4. 风险监测:定期监测已识别的风险,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监测关键绩效指标和风险指标来实现。
二、机遇识别和利用机遇是与风险相对的正面事件或情况。
为了从中获益,我们需要正确识别和利用机遇。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机遇识别和利用控制程序的示例:1. 市场调研:进行市场研究和调查,以识别潜在的市场机遇。
这可以包括研究市场趋势,竞争分析等。
2. 机遇评估:评估机遇的潜力和可行性。
通过使用市场数据和业务分析,评估机遇的价值。
3. 机遇开发:制定适当的策略来利用机遇。
这可以包括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等。
4. 机遇监测:定期监测机遇的进展,以确保其持续的利用。
这可以通过跟踪市场变化和竞争动态来实现。
三、风险和机遇的平衡在应对风险和利用机遇时,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过度防范可能导致错失机遇,过于冒险可能导致不可控制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在追求机遇的同时,始终保持对潜在风险的关注。
这可以通过定期回顾和调整控制程序来实现。
结论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程序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利益,并利用潜在的机遇。
通过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以及机遇的识别和利用,我们可以改善决策的质量,并确保业务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保持风险和机遇的平衡,以避免任何一方的极端情况。
IATF16949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含表格)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IATF16949/ISO9001-2015)1.0目的对风险和机遇予以控制,以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增强有利影响,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的结果。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风险和机遇的控制3.0职责3.1工程部负责制定风险和机遇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管控的各个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评价;3.3各部门负责根据识别与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3.4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对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评价及应对措施进行评审;3.5工程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计划进行定期演练并及时修订应急计划;3.6工程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风险和机遇及应对措施进行及时的更新与修订;4.0工作程序4.1成立风险与机遇管理小组(以下简称分管小组)管理者代表提议,总经理批准,成立分管小组,任命组长、副组长、组员;组长:管理者代表副组长:工程部主管组员:各部门主管总经理负责对大家职责进行分工,明确接口。
总经理对分管小组名单予以批准。
4.2风险与机遇识别4.2.1风险与机遇识别方法a)按部门识别法;b)按过程识别法;c)按场所识别法。
本公司采用过程识别法进行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每个过程主控部门负责对该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
公司的过程包括:5个顾客导向过程、5个支持过程和7个管理过程。
4.2.2风险和机遇识别的时机a)公司成立之初;b)国际环境发生重大事件时;c)国家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d)公司所在地地方政府管理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e)顾客经营战略及目标发生重大变化时;f)公司本身发生重大人事变更或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更时;g)公司经营战略及目标发生重大变化时;h)总经理认为需要时。
4.2.3风险和机遇识别输入风险和机遇识别应考虑以下输入:a)4.1条款中已识别的环境因素;b)4.2条款中已识别的相关方需求和期望;c)公司的任何经营活动。
4.2.4风险和机遇识别应考虑以下方面:a)曾经发生过的、现实存在的、将来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机遇;b)内部的和外部的风险和机遇;c)标杆案例。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风险和机遇是任何组织或个人在日常运营中都面临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风险和机遇管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并提供更好的决策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控制程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这些因素。
第一步:识别风险和机遇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应对控制程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识别潜在的风险和机遇。
这可以通过定期进行风险和机遇评估来实现。
评估过程应该全面,覆盖各方面的组织活动,并考虑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通过这一步骤,我们可以确定可能对组织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并识别出可能带来积极影响的机遇。
第二步:评估风险和机遇的严重程度在识别了潜在的风险和机遇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评估其对组织的严重程度。
这可以通过构建一个评估模型来实现,该模型将考虑到影响因素的不同权重,并为每个风险和机遇分配一个相应的分数。
通过这一步骤,我们可以理清哪些风险和机遇对组织最为重要,需要优先考虑。
第三步:制定应对策略在评估了风险和机遇的严重程度之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应该根据每个风险和机遇的特点来制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或者最大程度地利用机遇。
对于风险,我们可以采取控制措施,比如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或者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计划。
对于机遇,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行动,比如扩大市场份额或者开发新产品。
第四步:实施和监控一旦应对策略制定完毕,接下来我们需要将其实施,并进行监控。
实施过程中需要确保相关的控制措施得到执行,并且监控不断检查风险和机遇的情况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适时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应对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结论风险和机遇是组织和个人无法避免的因素,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应对控制程序来更好地管理这些因素。
识别风险和机遇,并评估其严重程度是制定应对策略的关键步骤。
随后,我们需要将策略付诸实施并进行监控。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并充分利用机遇。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管理控制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TZ/QEO241 版次/更改:A/3机遇和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a.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b.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d.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e. 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f.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g.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h.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i.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及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行政办: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
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3.4销售部: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术语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4.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风险与机遇应对控制程序

风险与机遇应对控制程序简介风险与机遇应对控制程序是组织为了应对潜在风险和抓住机遇而制定的一套管理方案。
它帮助组织识别、评估和处理可能的风险,并在面临机遇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与机遇应对控制程序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重要性风险与机遇是组织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的两个关键因素。
适当地识别和处理风险,可以减少潜在损失,保护组织利益;抓住机遇可以为组织带来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与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对于组织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主要内容1. 风险识别与评估组织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这包括对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类型。
例如:市场竞争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等。
通过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可以确定哪些风险是最重要的,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2. 风险控制与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与管理策略。
这包括确定责任人、建立监测机制、设定预警指标等。
还需要建立风险管理框架,确保各个层级和部门都能有效地参与风险控制工作。
3. 应急预案与危机管理在面临突发事件或危机时,组织需要有应急预案和危机管理措施。
这包括建立灵活的决策机制、培训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等。
通过及时应对和有效管理,可以减少危机对组织造成的损失。
4. 机遇把握与创新除了处理风险外,组织还需要主动寻找并把握机遇。
这包括进行市场调研、关注行业趋势、创新产品和服务等。
通过灵活的战略调整和创新能力,组织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5. 监测与改进风险与机遇应对控制程序需要不断监测和改进。
组织应建立有效的监测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实施步骤1.确定风险与机遇应对控制程序的目标和范围。
2.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
3.制定风险控制与管理策略,确定责任人和监测机制。
4.建立应急预案和危机管理措施。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含表格)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的,并影响实现公司各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识别各层次、各类别风险和机遇,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所处环境的分析以及各项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3.0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环境的分析、公司战略的制订、风险和机遇分析评价的审批;3.2体系:负责组织各部门对组织环境进行分析、风险和机遇分析并实施监视和评审。
3.3各部门:对本部门相关的组织环境、风险和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价。
4.0定义无5.0程序内容5.1公司所处环境分析5.1.1环境分析的时机5.1.1.1管理体系建立时;5.1.1.2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5.1.1.3每年至少定期组织一次分析。
5.1.2公司所处环境相关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互联网、国内外权威杂志/报道、行业统计分析数据、专业研讨会、与客户/供应商的沟通会、顾客反馈等。
5.1.3环境分析可综合使用PEST、SWOT、波特五力等方法进行。
5.1.4环境分析的内容5.2风险和机遇分析5.2.1风险和机遇分析的分类及分析方法的选择5.2.2风险和机遇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5.2.2.1组织所处环境以及相关方需求的风险和机遇;5.2.2.2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风险和机遇5.2.2.3市场风险和机遇5.2.2.4生产经营风险和机遇5.2.2.5质量方面风险和机遇5.2.2.6环境/安全/卫生方面风险和机遇5.2.2.7财务方面风险和机遇5.2.2.8在所有体系管理过程中融入风险的思维。
5.2.2.9有些事件可能同时存在风险和机遇,也可能只有风险,或者只有机遇。
(各管理体系所考虑的风险和机遇应侧重于本体系相关的内容,而不是全部考虑。
)5.2.3风险分析严重程度评分准则参见FMEA规范中严重度打分标准!5.2.4风险分析发生概率评分准则参见FMEA规范中频度打分标准!5.2.5风险分析可探测度评分准则参见FMEA规范中探测度打分标准!5.2.6风险级别评价风险级别根据RPN值进行分级,分三级,高风险(三级)、一般风险(二级)、低风险(一级),高风险为RPN≧80,一般风险为79≧RPN≧30,低风险29≧RPN.5.2.7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5.2.7.1依据不同的风险和机遇等级采取相适应的应对措施;5.2.7.2风险的应对措施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而保留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和机遇管理控制程序
1. 目的
识别本公司产品、项目中的风险和机遇,并确定管理措施,提高管理绩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管理活动。
3. 术语(定义)
无
4. 职责
4.1各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参加项目会议,用以评审风险、机会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并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效果。
4.2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在本职责范围内进行风险和机会控制管理。
5. 控制程序
5.1 风险和机会的识别
5.1.1风险和机会识别的时机
a) 新产品、项目时;
b) 招投标活动中;
c) 制定企业计划时;
d) 选择新的外包方、供应商时;
e) 产能分析时;
f) 项目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活动评审识别风险时;
g) 项目、制造过程、产品、活动和服务进行重大变更时;
h) 日常监督检查或内审中识别到风险时。
5.1.2公司对上述日常管理和项目活动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机会,应记录并描述风险和机会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
5.2风险和机会分类
5.2.1组织风险:发生在组织实体及活动层面,实体层面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部存在的;活动层面对个人和部门发生影响,如输入信息和材料时的疏漏,收发货记录遗失。
5.2.2战略风险:指因执行一项不成功的商业计划或战略计划而发生的损失。
5.2.3合规风险:与法律法规要求有关的风险。
5.2.4运营风险,包括:
a)管理体系风险:比如重度依赖外包的供应链;违反安全和环保法规;
b)顾客满意风险:顾客沟通、送货、产品本身、设计、维修以及对顾客反馈的回应方式;
c)供应链风险:独家供应商、送货时间、库存管理;
d)收入确认风险对利润的影响:收入确认受到诸如应付款、应收款、交货前货值记录、现金报价错误、计算表错误以及价格信息不完整的影响;
e)信息安全风险:病毒、未加防范的文件、信息检索错误;
f)物流风险:运输中的货损失、途中延误造成的无法交货;
g)质量方面的风险:来源于产品/服务过程中影响这些特性的人、机、料、法、环,当这些因素不能控制时,必然影响产品/服务的特性,也就不能达到组织经营预期的增值目的;
h)自然灾害风险。
5.2.5其他涉及生产作业类风险见《危险源(风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的要求。
5.3 风险和机会评估
5.3.1评估的方法
5.3.1.1公司副总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在制定企业计划或项目方案时对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
5.3.1.2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评估项目执行的有关风险。
5.3.1.3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部门体系日常运行过程中识别的风险和机会进行评估。
5.3.2评估的原则
5.3.2.1企业中长期和年度规划的愿景和展望;
5.3.2.2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进展;
5.3.2.3顾客的要求;
5.3.2.4竞争对手与合作的机会;
5.3.2.5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5.3.2.6对安全、环保的影响;
5.3.2.7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
5.2.3.8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关注成为重大风险:
1)违反法律、法规或其它要求的;
2)相关方的合理投诉或高度关注的;
3)影响的范围较大和对人身健康有明显影响的;
4)资源、能源较大消耗;
5)产生重大影响的。
5.4 风险和机会等级
5.4.1对识别到的风险和机会,分析其可能的严重/重要程度和发生机率,在《风险和机会登记表》中进行记录,依据《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进行评价,评价出重要风险和机会,将风险较高的类型(重要风险、巨大风险)列入《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5.4.2各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评审组对重要机会和风险进行分析,制定和评审风险预防计划,并实施减轻/规避措施。
并研究管理措施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记录于《风险/事件记录表》和《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5.5 风险预防计划和减轻/规避措施
通过事先分析确定风险预防的措施,可分为以下:
a)规避:消除风险的起因,避免风险事件发生。
b)转移:采用事先预防的措施将风险转移为其它可接受的方式,如:保险、对冲交易、签订战略性/框架协议等)。
c)减轻:通过控制和部分消除风险的起因来降低或消除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d)接受:预先准备在无法采取上述措施时,以可接受的方式容忍风险发生的影响,例:如利润的降低、项目被迫延期。
5.6 风险的沟通
所识别的风险及拟采取的措施应当在组织内部适当范围进行沟通,适当时与顾客进行沟通。
5.7风险的监控
5.7.1相关责任人/部门应当对识别到的风险和机会进行监控,检查重要的风险事项发生的可能性。
5.7.2在项目各阶段,有关部门/责任人应对本部门风险执行预防/应急措施并定期检查,以监控每项风险及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直至风险消除。
5.7.3检查与控制结果应在各阶段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顾客进行必要的沟通,以便采取联合行动和协调一致。
5.7.4日常监督检查及内审等活动过程中应对各部门风险及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5.8 当公司企业计划、产品/项目、活动进行变更时,由评审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变动的情况和范围,按以上条款重新进行识别和评价,并更新《风险/事件记录表》、《风险和机会登记表》和《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由公司经理/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确认批准。
5.9 风险事项的关闭
5.9.1当识别到风险事件消除时,相关负责人应再次组织对风险进行评审,以确认是否可以关闭风险事项,关闭的条件如下:
a)风险已发生,形成危害事件且影响已经结束;
b)风险已转移,影响已经消除;
c)风险已减轻,影响可以控制;
d)风险未发生,并且影响期已过;
5.9.2确认风险/事件消除时,相关负责人可以关闭事项,停止跟踪监控,填写《风险事件记录表》。
5.10风险控制活动中形成的有效的规避、减轻、转移风险的计划、措施应文件化,作为知识管理的输入,并作为成功经验在相关范围内进行沟通/培训和推广,以便日后同类风险出现时提前预防、降低影响和损失。
5.11风险机遇的评估及监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记录的保存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12风险和机遇的更新
当各相关部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对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进行更新:
1)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变化;
2)新、改、扩建及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投入;
3)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化;
4)相关方提出的合理要求。
6.支持性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
7.附件
7.1 风险/事件记录表
7.2 风险和机会登记表
7.3 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7.4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JHA评价R≥15分为重大风险
风险(R)=可能性(L)×后果(S)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