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的朗读方法
儿歌发声技巧教案中班
![儿歌发声技巧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27e754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d.png)
儿歌发声技巧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地发出儿歌中的音调和节奏。
2. 能够用清晰的发音唱出儿歌中的歌词。
3. 能够配合动作,更生动地表现儿歌内容。
二、教学重点。
1. 儿歌发声技巧的训练。
2. 歌词的清晰发音。
3. 动作配合歌曲的表演。
三、教学难点。
1. 节奏感的培养。
2. 歌词的准确发音。
3. 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四、教学准备。
1. 儿歌音频。
2. 教学课件。
3. 简单的道具和动作指导。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老师播放一段欢快的儿歌音频,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摆,用简单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喜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重点训练发声技巧。
老师向学生介绍儿歌的发声技巧,包括正确的音调和节奏。
然后,老师示范唱出儿歌的一段,让学生跟着一起唱。
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指出他们的发声错误,并纠正他们的唱法。
3. 歌词的清晰发音。
老师播放儿歌音频,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唱出歌词。
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老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发音,指导他们清晰地发出每个音节,确保歌词的准确传达。
4. 动作配合歌曲的表演。
老师向学生介绍儿歌的内容和意境,然后指导学生配合儿歌的节奏和歌词进行简单的动作表演。
通过动作的配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歌的内容,并且增加儿歌表演的趣味性。
5. 综合练习。
老师播放多首儿歌音频,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掌握儿歌的发声技巧和表演技巧。
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儿歌的唱法和表演之后,可以进行小组或者个人的表演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
儿歌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还可以通过歌词的内容,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教学儿歌发声技巧时,老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发声训练,确保他们唱歌的音准和节奏感。
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动作配合歌曲,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儿歌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享受音乐,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语言儿歌发音技巧教案
![语言儿歌发音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eac0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1.png)
语言儿歌发音技巧教案一、前言。
语言儿歌是幼儿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儿歌的学唱,可以培养幼儿的语感、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
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幼儿发音技巧,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语言儿歌的特点,提出一些发音技巧教案,希望能够对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所帮助。
二、语言儿歌发音技巧教案。
1. 选择适合的儿歌。
在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儿歌。
儿歌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同时要注重发音准确。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儿歌,如《两只老虎》、《小星星》等,这些儿歌的发音相对简单,适合幼儿学唱。
2. 注重发音细节。
在教学中,要注重发音细节的训练。
可以通过分解单词音节、练习发音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
比如,在教唱《两只老虎》时,可以重点训练“老虎”这个词的发音,让幼儿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正确的发音。
3. 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发音技巧。
比如,在教唱《小星星》时,可以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星,通过模仿星星的声音来学唱这首儿歌,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加投入,更容易掌握发音技巧。
4. 多种形式的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比如配合手势、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发音技巧。
比如,在教唱《小兔子乖乖》时,可以让幼儿模仿小兔子的动作,通过动作配合发音,让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发音技巧。
5. 鼓励表扬。
在教学中,要及时鼓励幼儿,给予表扬。
当幼儿发音准确时,要及时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唱儿歌中来。
6. 反复练习。
在教学中,要反复练习,巩固发音技巧。
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唱儿歌,让幼儿不断地练习发音,直至掌握正确的发音技巧。
7. 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儿歌的故事背景、引入相关的游戏等方式,让幼儿更加喜欢学唱儿歌,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发音技巧的学习中来。
8. 注意个别差异。
实用教案:二年级学生如何用正确的语音朗读《雷雨》
![实用教案:二年级学生如何用正确的语音朗读《雷雨》](https://img.taocdn.com/s3/m/b4245305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b.png)
二年级学生如何用正确的语音朗读《雷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学艺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许多小学生也开始接触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比如《雷雨》这部不朽经典之作。
可是,对于许多小学生而言,在朗读这部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出现语音不准确、誦读不流畅等问题,影响朗读效果。
那么,该怎么样才能用正确的语音朗读《雷雨》呢?一、准确理解语音规律在朗读《雷雨》之前,首先需要准确理解汉语语音规律。
比如,汉语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和轻声五种声调,而它们的发音方式也各不相同。
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需要教他们如何发出每一种声音,以及每种声音的语音规律。
二、多听多读多练习熟能生巧,多听多读多练习是朗读《雷雨》的关键。
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听多读这部文学作品,通过对其中每一个词汇和句子的反复朗读,让孩子们对于这些语音逐渐熟稔。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语音节奏的变化,确保整个朗读过程的节奏感和流畅感。
三、注意常见语音错误在朗读这部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语音错误。
比如,一些小学生在朗读中容易出现音节拖长、声音过大过小、口齿不清等问题。
对于这些错误,可以采用针对性的方法进行纠正。
比如,在朗读时可以教孩子们把词汇和句子分成小段,对每段进行反复练习,从而降低出错率。
四、发挥积极主动性在朗读《雷雨》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发挥出自己的积极主动性。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朗读方式,或者自己进行比较、分析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平。
同时,在朗读这部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力和表达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二年级学生如何用正确的语音朗读《雷雨》,需要多听多读多练习、准确理解语音规律、注意常见语音错误、发挥积极主动性等多种方法。
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孩子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不朽经典之作,并用自己的语音进行流畅朗读。
朗诵歌词的技巧和方法
![朗诵歌词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c241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6.png)
朗诵歌词的技巧和方法:
朗诵歌词的技巧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解歌词:在朗诵歌词之前,首先要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
通过了解歌曲的背景、主题和情感,可以更好地把握歌词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把握节奏:歌词朗诵需要有一定的节奏感,要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来调整自己的语速和语调。
在朗诵时,要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的变化,使朗诵更加生动有趣。
运用语气:语气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朗诵歌词时,要运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例如,在表达欢快的情感时,语气可以轻快、明朗;在表达悲伤的情感时,语气可以低沉、缓慢。
运用表情:表情是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朗诵歌词时,要注意运用自己的表情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例如,在表达欢快的情感时,可以面带微笑;在表达悲伤的情感时,可以眼含泪光。
融入情感:最重要的是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只有真正理解歌曲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
在朗诵歌词时,要把自己融入到歌曲的情感中,用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听众。
幼儿口才训练朗诵儿歌
![幼儿口才训练朗诵儿歌](https://img.taocdn.com/s3/m/2e1f2f5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4c.png)
幼儿口才训练朗诵儿歌幼儿口才训练的内容是根据孩子的特性写的,比较适合孩子记忆,都是比较简短的。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口才训练朗诵儿歌,欢迎大家阅读!《做早操》在上空气真较好,我们都来做早操。
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明年和你一样高》小竹竿,站屋角。
底下大,上头小。
今年比我高,明年和你一样高。
《两头小象》两头小象河边走,扬起鼻子勾一勾,就像一对好朋友,见面互相握握手。
《石榴婆婆》石榴婆婆,宝宝最多,一个一个,满屋子坐。
哎哟,哎哟!小屋挤破。
《过桥》小兔子过桥,蹦蹦跳;小鸭子过桥,摇呀摇;小螃蟹过桥,横着爬;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七个妞妞来摘果》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妞妞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扩展阅读:口才训练之速读法这里的“读”指的是朗读,是用嘴去读,而不是用眼去看,顾名思义,“速读”也就是快速的朗读。
这种训练方法的目的,是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方法:找来一篇演讲稿或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
先拿来字典、词典把文章中不认识或弄不懂的字、词查出来,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开始朗读。
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要求: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达到发声完整。
因为如果你不把每个字音都完整的发出来,那么,如果速度加快以后,就会让人听不清楚你在说些什么,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义。
我们的快必须建立在吐字清楚、发音干净利落的基础上。
我们都听过体育节目的解说专家宋世雄的解说,他的解说就很有“快”的功夫。
宋世雄解说的“快”,是快而不乱,每个字,每个音都发得十分清楚、准确,没有含混不清的地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童谣儿歌学习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童谣儿歌学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8737ee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9.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童谣儿歌学习指导童谣儿歌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还能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就童谣儿歌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论述,以提供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们的参考方案。
一、童谣儿歌的选择与引入童谣和儿歌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选择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
比如《拔萝卜》《小兔子乖乖》等,这些童谣儿歌既简单易懂,又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入童谣儿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这是一首关于什么的童谣?”“你们有没有听过类似的儿歌?”等等。
通过适当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童谣儿歌的教学方法1. 听读结合: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听歌或读谣,然后让学生模仿跟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并帮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与特点。
2. 朗读表演: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谣儿歌进行朗读表演,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3. 联想启示法:通过童谣儿歌中的形象描绘和生动的情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们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拓展他们的思维。
比如《小白兔乖乖》中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兔怎么跑”“兔吃什么”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4. 动手创作:在学习童谣儿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参与歌谣的编创。
比如在《小老鼠上灯台》的基础上,让学生编写自己的歌词。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童谣儿歌学习的效果通过童谣儿歌的学习,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 提高语感和节奏感:童谣儿歌中的韵律感和旋律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使他们在语言表达和朗读中更加准确、流畅。
2. 扩展词汇量:童谣儿歌中的词汇多为简单易懂的字词,通过反复的听读和模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这些词汇,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
教孩子唱儿歌的技巧
![教孩子唱儿歌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6d909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1.png)
教孩子唱儿歌的技巧
儿歌不仅能熬炼孩子的听说力气,还能让孩子增长见识、进展想象力、陶冶情操。
我们介绍给父母几个有声有色教孩子唱儿歌的技巧。
一、首先内容要和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不同的地域的文化是不同的,选择孩子能理解的、感爱好的题材。
在不同的季节教孩子唱不同的儿歌,儿歌具有主题明确、语言浅显、节奏明显、简洁唱、便利记忆等特点。
二、结合动作,一些儿歌是以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作为主要内容的,比如《小手帕》,父母在教孩子唱的时候就可以拿块手帕并结合动作表演给孩子看,让孩子边看边学边记忆。
三、有的儿歌故事性强,父母可以给孩子详细地讲解故事内容,孩子理解了,才有爱好学。
四、现在有许多好的儿歌被收集成册,父母可以买些这方面的书籍,教孩子的时候,最好能配上些简洁的音乐,哼给孩子听,吸引孩子学唱的爱好。
除了配上音乐,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些配有插图的儿歌书籍,看着形象可爱、颜色明丽的图片,孩子学习的爱好怎么会不增加呢。
另外,一些关于儿歌的音像制品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摘编自大众卫生报
------------------------------------------------------------------------------------。
儿歌的朗读方法
![儿歌的朗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2071be2b160b4e777fcf76.png)
儿歌的朗读办法儿歌,是儿童诗歌中的一种,它语句精练,构造简短,韵律幽美,节拍分明,易懂易记,读起来琅琅上口,深为孩子们所爱好.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说过“儿歌是常识的百宝袋,储藏着人类说话的珍宝……”是以,让孩子多听.多读.多背儿歌,有利于孩子进修说话,能进步他们对儿童文学的兴趣,从中受到各方面的教导.家长欲教孩子朗诵儿歌,需做好选择.剖析.熟习儿歌等预备工作.我们应当尽量选择一些词句幽美.浅易易懂.顺口好听的儿歌.如:《三个好孩子》和《小熊过桥》.教诲儿童朗读儿歌的办法1.激发情感,造就朗读兴趣幼儿的情感轻易受情形的变更而变更,常因情形的转变而不顺应,表示为胆小不敢措辞.所以,起首要引诱幼儿启齿措辞.教师经由过程和幼儿攀谈.做游戏.讲故事.观赏儿歌等,使幼儿产生信赖感.稳固了幼儿的情感,也锤炼幼儿启齿措辞,当幼儿对教师有了情感后,就可以斟酌进行朗读演习了.其次,要遵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简短.最切近幼儿生涯的儿歌开端,教师要耐烦启示,具体指点.如儿歌《珍珍的家》,先启示幼儿对比本身的家,知道本身的家里也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布娃娃等,然后把珍珍换成幼儿本身的名字,使幼儿有必定的亲热感,天然地将对家庭的爱意和迷恋表达出来.再次,教师恰当的勉励是打开幼儿大胆朗读的金钥匙.实时.恰当地勉励,可使幼儿在轻松高兴的心境下进修朗读,防止一开端就给幼儿挑缺点,不然会使幼儿对朗读掉去兴趣.此外,帮忙幼儿懂得儿歌内容.幼儿懂得了儿歌内容,学起来就会兴趣昂扬,学得快,记得牢.如学儿歌《太阳》前,可先让幼儿在户外感触感染太阳的暖和,又经由过程光盘让幼儿懂得到太阳对动植物的感化,幼儿学起来天然后果明显.2.懂得人物性情,变换语气语调经由一段时光的演习,幼儿已可以或许进行初步的朗读了.但因为缺乏对人物性情的懂得和朗读技能,朗读时语气平庸,语调平直.是以,要重视帮忙幼儿懂得儿歌中的人物性情,使幼儿知道不合的人物和情节在朗读时要用不合的语气和语调.如《进修小黄鸭》,帮忙幼儿懂得小白鸭是娇小的,读“我最小,我要先吃”时,声音要奶声奶气;小黑鸭以大自居,读“我最大,我要多吃”时应粗声大气;小黄鸭懂得推让,语气要轻柔,使幼儿能很好地揣摩和表示四只小鸭不合的性情.我们还经由过程火组朗读.分脚色朗读等多种情势,使幼儿懂得重音对朗读的影响,经由过程演习,幼儿朗读得有条有理,活灵巧现.3.在朗读中帮忙幼儿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情感在朗读中,教师要留意文学作品的艺术沾染力,让幼儿的情感能随主人公的遭受迁徙,设身处地的睁开思维运动,能像主人公一样在主要的时刻觉得害怕,在取得成功时觉得轻松和高兴.如朗读诗歌《小熊过桥》,读到“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时,留意让幼儿领会小熊过桥时的主要心境.读“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时,音调要高,声音要强,读得要快一些,让幼儿领会小熊害怕不敢过桥的心境.读“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时,让幼儿领会小熊过桥后轻松高兴的心境.幼儿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就能更好地进步幼儿说话的沾染力.表示力.4.在朗读中进修说话艺术文学作品中的说话,是经由加工的艺术说话,优良作品中的说话都是简洁.活泼,富于情感的,幼儿会从中学到大量新的词汇.在朗读进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诱幼儿进修.懂得描写天然现象.动植物特点.人的表面等的形容词.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如大胆.说谎.光彩等)以及形容人的心理运动状况的词(如希望.着急.高兴.冲动.满足等).如许可以大大丰硕幼儿的说话材料,加深幼儿对说话的懂得和应用,促进幼儿说话的成长.5.组织好朗读评价,进步朗读技能朗读评价包含先生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和对其他幼儿的评价.教师评价要留意对幼儿进行双向评价,即对幼儿进行表扬勉励的同时,也要提出恰当的请求;使幼儿不但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能增加持续尽力的信念.同时针对不合的幼儿,提出合适其成长的评价和请求,如某个小同伙胆子小,从未自力朗读过,在他第一次给大家扮演时,固然声音小,神色木呐,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同样该赐与了表扬,并提出请求:下次大家还想听到你为大家朗读儿歌.小班后期,教师可在幼儿朗读后都要请大家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或请幼儿说一说本身读得怎么样.从声音.神色.动作.语气等各方面引诱幼儿进行评价,可取得更为优越的后果.儿歌朗读教授教养计谋学生朗读儿歌是一字一顿,或是一字一拖,每相邻两个字之间的停留是一样的,停留的时光都相等.特殊是齐读的时刻,这种现象尤其凸起.而如许读出来给人的感到是呆板的.单调的,毫无趣味可言.第一:把儿歌读准确.起首请学生找出本首儿歌中须要重点练习的音节(即含有本课进修的声母.韵母的音节).然后,把这些音节板书在黑板上,强化练习,反复拼读这些音节,力争读准音,然后还原于儿歌中来读,请求读准确.第二:留意儿歌的停留,造就学生语感.想要学生留意停留,起首是示范读.范读时,老是放慢语速,让学生能清楚地感触感染到儿歌的停留.可以夸大地范读,是为了让学生找一找朗读儿歌的那种感到,知道儿歌朗读应当是顿挫顿挫的.让学生感触感染其韵味.然后,带着学生逐句读,再然后师生合作.第三,感触感染儿歌内容,在朗读中融入本身的懂得.固然汉语拼音部分的儿歌只要肄业生熟读,不请求懂得其内容,但是,在指点朗读的进程中,恰当地给学生讲一讲儿歌中的有些词语,让学生在朗读中感触感染儿歌的内容,学生往往会觉得别致,因而兴趣很浓.在朗读中,也可以要肄业生语音恰当地放低,语速放慢,学生很尽力地同时也很高兴地读着,几乎没有学生开小差,大家兴趣很高,后果也不错.第四,加动作读,把本身对儿歌的懂得表达出来.在儿歌朗读中,为了增长教授教养的趣味性,还可以引诱学生加进本身的动作进行朗读.可以以鼓掌方法,学生一边鼓掌一边读,高兴极了每次,学完儿歌,我都邑安插一个功课:把今天学的儿歌扮演给家长看.学生往往欢呼雀跃,欢乐之情溢于言表.幼儿儿歌节拍感控制的一点做法“念得快一点!”“别托调!”“有节拍地念!”……如许的请求经常出如今儿歌教授教养的教室上,即便先生经常有意识地提示,但相似“小僧人念佛”的儿歌声仍此起彼伏.荣小燕先生在《我班有个小问号》的儿歌教授教养中,对若何让幼儿控制儿歌的节拍感,并有节拍地朗诵出幽美的儿歌进行了测验测验,具体分一下两点.观赏.区分两种不合的朗诵方法.“示范”在幼儿教授教养中是不成或缺的教授教养手腕,在儿歌教授教养中也不破例.一改常态的是,荣小燕先生除了应用正面示范的手段外,还将不好听地(也就是拖调的念法)也念了一下,意在让幼儿比较两种不合朗诵办法.幼儿在观赏比较中感触感染到快一点的念法更好听,因为它有节拍感.幼儿有了这一熟习后,模拟“有节拍地念”就更有抓手了.假如教师不示范,只是提“有节拍地念”这些请求,或者教师不示范得那么清楚,不让幼儿知道本身的朗诵方法有何等难听,那么幼儿对“如何的朗诵方法才是有节拍的好听念法”的熟习不会那么清楚.借助乐器帮忙幼儿有节拍地朗诵.幼儿固然知道有节拍念儿歌会好听,也知道了哪种方法才叫“有节拍地念”,但念着念着,又会消失拖调的现象,如何能让幼儿有节拍地念完全首儿歌呢?除了让幼儿对儿歌内容更闇练以外,还能测验测验另一种方法——借助乐器.打击声音洪亮.清楚的乐器,帮忙幼儿有节拍地朗诵.在幼儿朗诵儿歌时拍铃鼓,同时勉励幼儿和先生一路鼓掌,幼儿朗诵出来的儿歌天然而然地就和鼓掌.拍铃鼓的节拍一样了,听起来朗朗上口,异常好听,幼儿朗诵起来也很有成就感,朗诵积极性大大进步.若何更好的记忆儿歌歌词?学会歌词是孩子学唱歌曲的主要一步.家长为孩子选择歌曲时,歌词一般应具有以下特色:内容与文字有味,并易于记忆和懂得;歌词内容富于爱.富于美.富于想象.富于教益;歌词情势与内容应合实用动作表示.为孩子选择好了合适的歌曲,那么若何帮忙孩子更好更快地记忆歌词呢?图片提示法:该办法合适于歌词较形象.每一乐句的歌词内容合实用一张图片表达意思的歌曲.这种办法直不雅形象,便于懂得记忆,并且在学唱的进程中可以依据孩子学唱的情形,恰当递减图片,增长进修的趣味性.层次性.图片可所以家长克己,画一些较简略.能表现歌词内容的绘画,不强求美不雅性,讲求实用;也可以让孩子本身绘画歌词内容,如许成效会更大,自动性也会大有进步.动作感触感染法:该办法合适于歌词内容直接描写动作进程,或比较易于用动作表示的歌曲,在引诱孩子进修相似的歌曲时,可和孩子依据歌词内容配合创编动作,经由演习,孩子就知道什么动作代表哪句歌词,进修歌词就变得简略了.这种办法具有动作性.轻易激发孩子歌颂时的情感表示.故事导人法:有的歌曲具有必定的情节性,难以用动作表示,歌曲内容经常是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这时家长只需把歌词内容“添枝接叶”变成一个完全的故事.在表达时,要重点凸起歌词内容,如许的办法轻易吸引孩子留意力,使孩子在很短时光内控制歌词内容.儿歌朗诵法:有的歌曲歌词较庞杂,有必定的节拍,但缺乏情境性扮演,这时家长就可以采取“儿歌朗诵法”教孩子学唱,起首把歌词内容单独从歌曲里分别出来,用朗诵办法教孩子进修歌词内容,学会今后,再匹配曲调.这种记忆歌词的办法能帮忙孩子进修一些较难的歌曲.游戏情境法:这种办法实用于能进行游戏的歌曲,有许多游戏都陪同着歌曲进行的.这时我们无须分清歌词和游戏的主次地位,可以让孩子在反复的游戏进程中不竭地感触感染进修歌词内容.如歌曲《丢手绢》.《城门城门几丈高》等.这种办法具有情趣性,使人不知疲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对接演习法:这种办法其实也是一种游戏办法,在引诱孩子进修记忆歌词的时刻,经由过程你说上半句,我接下半句的办法进修歌词.这种方法直接,并且富有比赛性质,是孩子爱好的方法.图谱教授教养法:有的歌曲歌词内容较长且有反复.难记忆.家长可带领孩子一路制造图谱,把一首歌变成一张图谱,歌词内容用符号暗示或图案暗示,一般一乐句用一种符号或图案暗示,这种方法是把歌词变成孩子所懂得熟习的符号进行进修,有点像成人合唱时的歌谱,后果明显.这种办法合适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填补材料《三个好孩子》三个好孩子,三个小胖子,穿衣扣扣子,红红帮冬子,冬子帮珍子,互相来帮忙,都是好孩子.我的小鼓响咚咚,我的小鼓响咚咚,我说的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响,小鼓它就咚!咚!咚!啊呀呀,这不成,妹妹睡在小床中,我说小鼓别响啦,小鼓说声:懂!懂!懂!《小熊过桥》小熊过桥,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贱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狼和小羊朗诵技巧
![狼和小羊朗诵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f0640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2.png)
狼和小羊朗诵技巧
在进行狼和小羊这个寓言故事的朗诵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使故事更加生动、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以下是一些朗诵狼和小羊的技巧:
首先,要通过语调和情绪的变化来表现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
例如,可以通
过提高音量和加重语气来表现狼的凶狠和威胁,而通过轻柔的语调和温和的情绪来表现小羊的无辜和软弱。
这样可以使听众更容易区分不同角色,增加故事的戏剧性。
其次,要注意语速和停顿的控制。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放慢语速
或停顿一下,以便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变化。
同时,通过控制语速和停顿的节奏,可以增加故事的节奏感和张力,使整个朗诵更加引人入胜。
此外,要注重语音的表现。
可以通过改变音高、音量和语调的变化来表现不同
角色的性格和情绪,使故事更加生动和真实。
同时,要注意清晰地发音,使听众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内容,增加听众的听取愉悦度。
最后,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在朗诵狼和小羊这个寓言故事时,要通过表情和肢
体语言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听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可以通过微笑、眼神交流和手势的运用来增加故事的表现力,使故事更加感人和动人。
总的来说,要想成功朗诵狼和小羊这个寓言故事,需要注意语调和情绪的变化,控制语速和停顿,注重语音的表现,以及情感的表达。
通过这些技巧的运用,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更加享受故事的乐趣。
愿你在朗诵狼和小羊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取得成功的表现!。
汉语拼音字母儿歌与技巧口诀完整版
![汉语拼音字母儿歌与技巧口诀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e2354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a.png)
汉语拼音字母儿歌与技巧口诀完整版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掌握拼音是学习汉语的第一步。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记忆汉语拼音,本文整理了汉语拼音字母儿歌、技巧口诀以及一些学习方法,力求全面、完整,方便大家学习和使用。
一、声母篇1. 声母歌谣:(1)整体认读歌: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c s y w爸爸妈妈(bpmf)打他拿来(dtnl)哥哥喝(gkh)鸡雀喜(jqx)日出山(zh ch sh r)资磁思(zcs)衣物(yw)记牢记牢!(2)声母分类歌:双唇音:b p m f 嘴巴碰嘴巴, b p m f 记起来!唇齿音:f 嘴唇碰牙齿, f 轻轻记心里!舌尖音:d t n l 舌尖顶牙齿, d t n l 别忘记!舌根音:g k h 舌根抵后墙, g k h 发音要响亮!舌面前音:z c s 舌尖抵上齿, z c s 声音要清脆!翘舌音:zh ch sh r 舌尖卷起来, zh ch sh r 发音要准确!平舌音:z c s 舌尖平平的, z c s 发音要清晰!边音:l 舌边轻轻碰, l 声音要柔和!鼻音:m n 鼻子要用力, m n 声音要鼻音!(3)声母顺口溜:bpmf dtnl gkh jqx zhchshr zcs yw 二十三个声母,记熟了,拼音就学好了!2. 声母学习技巧:•联想记忆法:将声母与相似的形状、事物或词语联系起来,例如:b像个小嘴巴,p像个小帽子,m像个小山,f像个小旗子等等。
•口型模仿法:观察发音时嘴部的形状,模仿发音,反复练习,直到能够准确发音。
•对比记忆法:将发音相似的声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记忆,例如:b和p,d和t,g和k,j和q,x和h,z和c,s等等。
•分组记忆法:将声母按照发音部位或发音方式进行分组记忆,例如: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等等。
•多感官刺激法:结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感官刺激,提高记忆效率。
二、韵母篇1. 韵母歌谣:(1)单韵母歌:a o e i u ü 五个单韵母,朗朗上口,好记又好读!(2)复韵母歌: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七个复韵母,仔细听,慢慢学!(3)鼻韵母歌: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八个鼻韵母,鼻子要用力,声音要鼻音!(2)韵母分类歌:单韵母:a o e i u ü 简单易记,基础中的基础!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要连贯地读!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鼻音要充分,声音要清晰!(3)韵母顺口溜:a o e i u ü 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an en in un ün ang eng ing ong 记住这些韵母,拼音就掌握了!2. 韵母学习技巧:•发音练习法:反复练习每个韵母的发音,注意口腔的形状和舌头的动作。
幼儿诗的朗诵技巧和方法(二)
![幼儿诗的朗诵技巧和方法(二)](https://img.taocdn.com/s3/m/5ba0d74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5.png)
幼儿诗的朗诵技巧和方法(二)幼儿诗的朗诵技巧在幼儿教育中,朗诵诗歌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能够让幼儿朗诵诗歌更加生动、自然地表达出诗歌的内涵和情感,是我们所需要探究的。
以下是一些幼儿诗的朗诵技巧:声音的抑扬顿挫1.抑扬顿挫是诗歌语调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需要在朗读过程中用正确的音调来表现。
比如,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等方面来表达。
2.在朗读儿歌时,要注意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让儿歌有生命力,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记忆力。
词句的适当延续1.在诗歌的朗读过程中,要有节奏地延长一些重要的词句,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体现出诗歌的韵律美感。
2.当朗读到一些富有情感或意义的词句时,我们需要让声音略微停顿一下,让幼儿有时间感受和领悟。
情绪的表露和传递1.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朗读时要表现出其中所描述的情感,让幼儿能够真正体会到。
2.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比如,用柔和的声音表现温柔,用生气的声音表现愤怒等。
姿势的配合和动作的使用1.在朗读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动作来配合,增强表达效果。
比如,如果朗读一首诗歌讲述自然景色,我们可以适当地伸手指向天空或地面,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诗歌描绘的场景。
2.在朗读儿歌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的动作表现。
比如,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能够使儿歌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总之,在幼儿诗朗诵中,我们可以通过声音、词句、情绪、姿势和动作等多个方面来表达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让幼儿在朗诵中感受、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韵律之美和情感之美。
注意语速节奏的把握1.幼儿在理解和记忆中,语速是一个影响因素之一,语速过快过慢都会影响幼儿对句子及情感的理解,所以我们需要把握好朗读的语速,让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一般来说,我们在朗读儿歌时可以适当地放慢语速,让幼儿可以一步一步地体会、理解。
着重词语的强调1.有时我们需要在句子中强调某些重要的词语,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小班儿歌朗读方法教案设计
![小班儿歌朗读方法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9d77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e.png)
小班儿歌朗读方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儿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儿歌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儿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儿歌的内容,如何让学生自然流畅地朗读儿歌。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儿歌教材、音乐播放设备、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准备好要朗读的儿歌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优秀的儿歌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魅力,引发学生对儿歌的兴趣。
2. 学习儿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儿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简单易记、朗朗上口、富有想象力等,让学生对儿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学习儿歌的朗读技巧(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儿歌的朗读技巧,包括语调抑扬顿挫、节奏感和韵律感等,让学生了解如何朗读儿歌才能更加生动有趣。
4. 分组朗读儿歌(2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儿歌进行朗读。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方式,可以是单人朗读,也可以是多人合唱。
5. 朗读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评价和点评,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指出学生在朗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分组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朗读,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朗读时声音过小,有些学生朗读时语调不够抑扬顿挫,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简述儿歌朗读的基本要求
![简述儿歌朗读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694078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fb.png)
简述儿歌朗读的基本要求《浅谈儿歌朗读那些事儿》嘿,家人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儿歌朗读这点事儿。
朗读儿歌,那可不是随随便便一念就行咯。
首先呢,声音得响亮清脆呀!别像个小蚊子嗡嗡叫,要让孩子们清清楚楚听到每一个字。
你想想,要是声音跟蚊子似的,孩子们哪有兴趣听呀,说不定都走神到外太空去啦!然后呢,朗读的语速得适中。
别跟开了火箭一样“嗖”就过去了,孩子们的小脑袋瓜可跟不上。
也别慢悠悠的像只蜗牛,把孩子们的耐心都给磨没啦。
得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节奏,让孩子们能跟上,还觉得有趣儿。
表情也很重要哇!你不能面无表情地读,那样多无趣呀。
得眉飞色舞起来,读到开心的儿歌就露出灿烂的笑容,读到小动物的儿歌就学学小动物的样子,这样孩子们才会被你的朗读吸引呀。
就像我上次,读那个小兔子的儿歌,我就把两只手放在头顶当成兔子耳朵,一边读一边蹦跶,把周围的小朋友都给逗乐了。
还有停顿也得注意呢!别一口气读到底,跟个不停歇的机器人似的。
该停顿的时候就得停顿,让孩子们有个反应的时间,消化一下听到的内容。
不然读完了他们啥也没记住,不就白瞎功夫了嘛。
另外,感情得饱满呀!儿歌里面的喜怒哀乐,咱都得通过声音给表现出来。
读到快乐的儿歌就得让孩子们觉得哇好开心呀,读到有点悲伤的儿歌呢,也得让孩子们感受到那份情绪。
总之呢,朗读儿歌可真是个技术活。
咱得声情并茂、有张有弛、节奏适宜,才能真正把儿歌朗读得精彩,让孩子们喜欢。
这就好比一场小小的表演,咱就是那个主角,得把孩子们带进儿歌的奇妙世界里去。
可不能马虎对待,不然孩子们可不买账哦!让我们都带着满满的热情和爱,去给孩子们朗读最棒的儿歌吧!相信在我们的精彩朗读下,孩子们会更加热爱儿歌,热爱阅读,也会拥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童年哟!。
王爱玲《三字童谣》教学建议汇总
![王爱玲《三字童谣》教学建议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f93d6f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7.png)
王爱玲《三字童谣》教学建议汇总《三字童谣》教学简记(归总)王爱玲第四周周五在家委会的帮助下,童谣终于印刷到位了。
我们暂时放下有些偏难的日诵。
今天开始学习三字童谣。
孩子们刚刚学完拼音,这样的小小童谣,就像过渡期的辅食,给刚刚学完拼音的孩子们用刚刚好。
教学流程:1.整体听两遍。
指读,做到三到。
比起拼音儿歌77首来,真的感到轻松了好多。
第一单元全部都带着拼读,拼音继续巩固下去。
听完之后,每组找一个孩子领读,4遍领读之后,孩子们基本背过了。
一首首交流。
记三首。
1.小螃蟹小螃蟹,横着爬,举大钳,当路霸。
你想对小螃蟹说什么?2小绵羊小绵羊,会打扮,留卷发,戴耳环。
你觉得还有什么小动物爱打扮?你也来说说看。
3小雪花小雪花,一片片,给春天,发请柬。
什么是请柬,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收到过请柬。
谁给夏天发请柬呢?秋天呢,你也试着说一说。
小红叶,一片片,给冬天,发请柬。
小花朵,一朵朵,给夏天,发请柬。
…….第五周周一.三字童谣:今天学习了《三字童谣》红果果组的后六首。
有《柳妞妞》《粽叶歌》《小鹿》《柳絮飞》《月亮光》《风奶奶》。
每一篇都可爱的很:“柳妞妞,披绿发,花蝴蝶,送发卡”“树杈杈、头上栽,白梅花,身上开”“月亮光,装满筐,抬进屋、全漏光”“风奶奶,鼓鼓腮,吹一口,送风来”孩子们稚声稚气一读更是充满了味道。
怪不得一波波的孩子的作品不请自来往我这里发,这都是好文字的魅力。
方法还是先整体听读,为了复习拼音,红果果篇还是带了拼读。
听完之后,直接请的小朋友比赛读,每组选一个,读正确的给小组加分。
比赛的过程中坚持不重复,重复的不积分。
所以这六首下来,24个孩子有了发言的机会。
内容很简单,一读就明白。
晚上因为小童要作品,我就让孩子们试着写童谣。
在群里我对家长说:家长们尽量让宝贝自己创作,可以艺术的启发,或一点细节的修改,坚决不要做大的修改,否则会失去意义了,切记切记,我们不比孩子高明多少。
几天来陆陆续续很多小朋友发了作品过来,真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啊!在群里我对家长说:都是小作家了哈。
拼音儿歌顺口溜
![拼音儿歌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ec5e5877763231126fdb110a.png)
拼音儿歌顺口溜汉语拼音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只有先掌握了这把金钥匙,才能打牢汉字字音认读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学说普通话。
所以,不仅是孩子,需要掌握拼音的正确发音方法,家长们也很有必要学习一下,毕竟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孩子辅导啊!现在,就一起学习吧!汉语拼音字母表汉语拼音发音方法01ɑ、o、e发音方法发ɑ时,嘴张大,舌位最低,舌面中部微微隆起,声带颤动。
发o时,舌头略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口微开,嘴唇拢圆。
发e时的口腔大小、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
儿歌ɑ的头上戴小帽,读音不同要记牢。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四线格儿歌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字母住里边。
住上格的不顶线,住下格的不踩边,中格写满顶两边。
四声朗读方法一声起音高高一路平,二声由低到高往上扬,三声先降后升拐个弯,四声从高到低往下降。
i u üy w发音方法i 开口度小,两唇呈扁平形,上下齿相对(齐齿),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
u 开口度很小,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向后缩。
ü嘴唇撮成扁圆形,略向前突出,接近闭合,舌尖向前,抵住下齿背。
儿歌牙齿对齐i i i,嘴巴突出u u u,嘴吹口哨üüü红屋顶,黄墙皮,(i)草儿青青树儿绿。
(ü)妈妈洗衣我喂鱼,(y)乌鸦和我是邻居。
(u)wū云飞,下yǔ啦,āyí下班回不了家。
来了yí个小娃娃,他把yǔ衣送给她。
03b、p、m、f发音方法发b时,先将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将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极轻极短,气流较弱,声带不颤动,也不送气。
p的发音部位与方法与b相同,只是气流较强,是送气音。
发m时,双唇闭合,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
发f时,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不颤动。
b、p、m的发音部位是上下唇,叫双唇音。
f的发音部位是上齿和下唇,叫唇齿音。
儿歌的朗读方法范文
![儿歌的朗读方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25df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e.png)
儿歌的朗读方法范文儿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简练的词句和朗朗上口的旋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对于儿歌的朗读,需要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调和明快欢快的节奏,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朗读儿歌的方法,供参考:1.善用节奏和语调:儿歌的节奏感和语调对于孩子们接受儿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朗读时,可以适当加强对于歌词的抑扬顿挫,通过音调的起伏和声音的高低来表达出儿歌的欢快和亲切感。
2.刻画角色形象:儿歌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可爱的角色,如小猫、小兔子等。
在朗读时,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或者角色的语调,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
比如,可以用温柔的语调来朗读“小猫宝宝在呼呼熟睡”,用欢快的语调来朗读“小鸟唱着美妙的歌”。
3.注意声音的变化:儿歌中的文字通常充满了韵律和音感,朗读时可以通过声音的高低变化和音量的大小来突出重点。
比如,在重要的词句上可以稍稍加重音量或者中途暂停一下,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词句的内涵。
4.实施互动:朗读儿歌可以是孩子和成人之间的互动过程。
可以让孩子们参与到朗读中,比如让孩子们模仿自己的声音来读出其中的一句或几句话,或者一起做一些肢体动作,以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感和表达能力。
5.使用视觉帮助:可以借助一些图片、玩具或者动作来辅助朗读。
比如,在朗读儿歌《小星星》时,可以用手指指向天空中的星星,或者用一个小玩具星星来演示,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词和情感表达。
6.反复朗读:儿歌中通常有着重复的句子和乐句。
在朗读时,可以通过反复朗读一段或一句话,让孩子对其中的词句和旋律形成记忆,同时也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7.注意朗读速度:儿歌的节奏较快,所以在朗读时需要控制好速度。
不宜过快,使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聆听和接受信息。
同时,也不能慢得太过于拖沓,以免让孩子们失去兴趣和耐心。
总之,朗读儿歌需要通过语调、节奏、声音变化等来表达歌词的韵律和音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儿歌的内容。
儿歌朗读的基本要求
![儿歌朗读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072a2c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e.png)
儿歌朗读的基本要求
嘿,大家知道儿歌朗读有啥基本要求不?
首先呢,得有感情呀!就像你跟好朋友分享超级有趣的事情一样,把那股兴奋劲儿带进去。
比如说,读《小毛驴》的时候,你得感觉自己真的骑着小毛驴在走呀,“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哇,要读出那种欢快的感觉!
然后呀,声音得响亮清楚呀!可不能含含糊糊的,得让小朋友们都能听清每一个字。
你想想,要是读得模模糊糊的,那不就像雾里看花一样,谁能懂呀!就好像读《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两只老虎”,得清清楚楚地念出来哟!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节奏得把握好哇!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就像跳舞有节奏一样。
读《数鸭子》,“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这里节奏快一点,多有意思呀!
哎呀,这可真的很重要呢,不然怎么能把儿歌的魅力展现出来呢?这不就像没有调料的菜一样,少了很多味道嘛!你们说是不是呀?我觉得只有做
到了这些要求,才能真正让儿歌朗读变得超级棒,让小朋友们都爱听,都喜欢跟着一起唱呢!这样才能把儿歌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呀!
总之呢,儿歌朗读要有感情、声音响亮清楚、节奏把握好,这样才能把儿歌读得超级精彩!大家都记住了吗?。
《字母歌》演唱技巧
![《字母歌》演唱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6c1b04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5.png)
《字母歌》演唱技巧
《字母歌》是一首广受欢迎的儿歌,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字母,还具有欢快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
要演唱好这首歌曲,可以注意以下几点技巧:一、呼吸控制
在演唱过程中,要保持呼吸均匀,不要出现明显的换气声。
可以尝试在唱完一句前提前吸气,然后在唱的过程中慢慢呼气,保持节奏稳定。
二、音准掌握
要确保每个字母的音高准确,特别是在歌曲的高潮部分,更要注重音准的把握。
可以通过多次试听和跟唱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音高。
三、咬字清晰
在演唱时,要确保每个字母的发音清晰,避免含糊不清的情况。
可以多听原版录音,学习正确的咬字方式。
四、表情处理
歌曲中的每个字母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达,要注意处理这些情感。
例如,“a”字母可以表达一种欢快、活泼的感觉,“i”字母则可以表达一种安静、平和的感觉。
五、动作表演
在演唱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肢体动作,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例如,可以用手指表示“abc”等字母的形状。
六、互动环节
可以与孩子们互动,让他们参与到歌曲的演唱中来。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跟着歌曲的节奏拍手或者跳动,增加演唱的趣味性。
幼儿园语文诵读案例:儿歌天地
![幼儿园语文诵读案例:儿歌天地](https://img.taocdn.com/s3/m/8d58b3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6.png)
幼儿园语文诵读案例:儿歌天地幼儿园语文诵读案例:儿歌天地儿歌天地是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幼儿园。
该园致力于提高幼儿的语文能力,注重诵读教育,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案例一:教师示范诵读在园内的诵读课程中,教师会利用课堂时间给孩子们示范诵读儿歌。
例如,教师会以流畅的语调、清晰的发音和自然的语音语调来演唱儿歌,让孩子们能够模仿。
同时,教师还会引导孩子们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儿歌的内涵。
家长反馈:通过教师的示范,孩子们的诵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孩子们能够更加自信地朗读儿歌,同时也更加理解和喜爱儿歌。
案例二:结合音乐教学除了以教师示范为主,儿歌天地还将音乐融入到诵读课堂中。
例如,教师会利用一些动感、有节奏的音乐与儿歌相结合,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音乐情感与语言情感的融合,同时也增加孩子们的兴趣。
家长反馈:在诵读课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兴趣更加高涨,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和掌握所学内容。
案例三:分组诵读比赛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儿歌天地会开展分组诵读比赛。
孩子们会根据年龄或学习水平分成小组,在诵读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诵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语文能力,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心理。
家长反馈:孩子们喜欢参加诵读比赛,他们能够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并从中获取成就感和自信心。
总结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儿歌天地注重诵读教育,以教师示范、音乐教学和诵读比赛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这种领先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在幼儿期提高孩子们的语文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未来的学习潜力。
钟表儿歌顺口溜
![钟表儿歌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ae0b6f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7.png)
钟表儿歌顺口溜
【最新版】
目录
1.钟表的认识
2.钟表儿歌的意义
3.钟表儿歌的顺口溜
4.学习钟表儿歌顺口溜的方法
正文
1.钟表的认识
钟表是一种用来显示时间的装置,通常由一个圆形的表盘和一根指针组成。
表盘上通常有 12 个数字,指针会围绕表盘转动,指示当前的时间。
钟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它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时间,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2.钟表儿歌的意义
钟表儿歌是一种以钟表为主题的儿歌,通过生动有趣的歌词和旋律,帮助儿童认识钟表,理解时间的概念。
钟表儿歌对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3.钟表儿歌的顺口溜
以下是一首关于钟表的顺口溜:
小小钟表圆又圆,
十二数字围成圈。
指针走动滴答答,
告诉我们几点钟。
早上起床太阳升,
中午吃饭太阳高。
下午学习快快走,
晚上睡觉月亮照。
4.学习钟表儿歌顺口溜的方法
学习钟表儿歌顺口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多次朗读:反复朗读顺口溜,让歌词深入脑海。
(2)观看视频:可以观看有关钟表儿歌的视频,边看边学,增强记忆。
(3)结合实际:观看钟表,边拨动指针边朗读顺口溜,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生动形象。
(4)创编儿歌:鼓励孩子们根据钟表的特征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属于自己的钟表儿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歌的朗读方法儿歌,是儿童诗歌中的一种,它语句精练,结构简短,韵律优美,节奏分明,易懂易记,读起来琅琅上口,深为孩子们所喜爱。
一位儿童文学作家曾经说过“儿歌是知识的百宝袋,蕴藏着人类语言的珍珠……”因此,让孩子多听、多读、多背儿歌,有利于孩子学习语言,能提高他们对儿童文学的兴趣,从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家长欲教孩子朗诵儿歌,需做好选择、分析、熟悉儿歌等准备工作。
我们应当尽量选择一些词句优美、浅显易懂、顺口好听的儿歌。
如:《三个好孩子》和《小熊过桥》。
教导儿童朗读儿歌的方法1、激发情感,培养朗读兴趣幼儿的情感容易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常因环境的改变而不适应,表现为胆小不敢说话。
所以,首先要引导幼儿开口说话。
教师通过和幼儿交谈、做游戏、讲故事、欣赏儿歌等,使幼儿产生信任感。
稳定了幼儿的情绪,也锻炼幼儿开口说话,当幼儿对教师有了感情后,就可以考虑进行朗读练习了。
其次,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最简短、最贴近幼儿生活的儿歌开始,教师要耐心启发,具体指导。
如儿歌《珍珍的家》,先启发幼儿对照自己的家,知道自己的家里也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布娃娃等,然后把珍珍换成幼儿自己的名字,使幼儿有一定的亲切感,自然地将对家庭的爱意和依恋表达出来。
再次,教师恰当的鼓励是打开幼儿大胆朗读的金钥匙。
及时、恰当地鼓励,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学习朗读,避免一开始就给幼儿挑毛病,否则会使幼儿对朗读失去兴趣。
此外,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幼儿理解了儿歌内容,学起来就会兴趣高昂,学得快,记得牢。
如学儿歌《太阳》前,可先让幼儿在户外感受太阳的温暖,又通过光盘让幼儿了解到太阳对动植物的作用,幼儿学起来自然效果明显。
2、了解人物性格,变换语气语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已能够进行初步的朗读了。
但由于缺少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朗读技巧,朗读时语气平淡,语调平直。
因此,要注重帮助幼儿了解儿歌中的人物性格,使幼儿知道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在朗读时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
如《学习小黄鸭》,帮助幼儿了解小白鸭是娇小的,读“我最小,我要先吃”时,声音要奶声奶气;小黑鸭以大自居,读“我最大,我要多吃”时应粗声大气;小黄鸭懂得谦让,语气要轻柔,使幼儿能很好地揣摩和表现四只小鸭不同的性格。
我们还通过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幼儿了解重音对朗读的影响,通过练习,幼儿朗读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
3、在朗读中帮助幼儿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在朗读中,教师要注意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让幼儿的情感能随主人公的遭遇迁移,设身处地的展开思维活动,能像主人公一样在紧张的时刻感到畏惧,在取得胜利时感到轻松和愉快。
如朗读诗歌《小熊过桥》,读到“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时,注意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时的紧张心情。
读“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时,声调要高,声音要强,读得要快一些,让幼儿体会小熊害怕不敢过桥的心情。
读“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时,让幼儿体会小熊过桥后轻松愉快的心情。
幼儿有了这种情感体验,就能更好地提高幼儿语言的感染力、表现力。
4、在朗读中学习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艺术语言,优秀作品中的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幼儿会从中学到大量新的词汇。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理解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等的形容词、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如勇敢、诚实、光荣等)以及形容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词(如盼望、焦急、兴奋、激动、满意等)。
这样可以大大丰富幼儿的语言材料,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5、组织好朗读评价,提高朗读技能朗读评价包括老师评价,幼儿自我评价和对其他幼儿的评价。
教师评价要注意对幼儿进行双向评价,即对幼儿进行表扬鼓励的同时,也要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幼儿不仅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能增添继续努力的信心。
同时针对不同的幼儿,提出适宜其发展的评价和要求,如某个小朋友胆子小,从未独立朗读过,在他第一次给大家表演时,虽然声音小,表情木呐,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同样该给予了表扬,并提出要求:下次大家还想听到你为大家朗读儿歌。
小班后期,教师可在幼儿朗读后都要请大家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或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读得怎么样。
从声音、表情、动作、语气等各方面引导幼儿进行评价,可取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儿歌朗读教学策略学生朗读儿歌是一字一顿,或是一字一拖,每相邻两个字之间的停顿是一样的,停顿的时间都相等。
特别是齐读的时候,这种现象尤其突出。
而这样读出来给人的感觉是呆板的、单调的,毫无趣味可言。
第一:把儿歌读正确。
首先请学生找出本首儿歌中需要重点训练的音节(即含有本课学习的声母、韵母的音节)。
然后,把这些音节板书在黑板上,强化训练,反复拼读这些音节,力争读准音,然后还原于儿歌中来读,要求读正确。
第二:注意儿歌的停顿,培养学生语感。
想要学生注意停顿,首先是示范读。
范读时,总是放慢语速,让学生能清楚地感受到儿歌的停顿。
可以夸张地范读,是为了让学生找一找朗读儿歌的那种感觉,知道儿歌朗读应该是抑扬顿挫的。
让学生感受其韵味。
然后,带着学生逐句读,再然后师生合作。
第三,感受儿歌内容,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理解。
虽然汉语拼音部分的儿歌只要求学生熟读,不要求理解其内容,但是,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适当地给学生讲一讲儿歌中的有些词语,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儿歌的内容,学生往往会感到新奇,因而兴趣很浓。
在朗读中,也可以要求学生语音适当地放低,语速放慢,学生很努力地同时也很开心地读着,几乎没有学生开小差,大家兴致很高,效果也不错。
第四,加动作读,把自己对儿歌的理解表达出来。
在儿歌朗读中,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引导学生加进自己的动作进行朗读。
可以以拍手方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开心极了每次,学完儿歌,我都会布置一个作业:把今天学的儿歌表演给家长看。
学生往往欢呼雀跃,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幼儿儿歌节奏感掌握的一点做法“念得快一点!”“别托调!”“有节奏地念!”……这样的要求经常出现在儿歌教学的课堂上,即便老师经常有意识地提醒,但类似“小和尚念经”的儿歌声仍此起彼伏。
荣小燕老师在《我班有个小问号》的儿歌教学中,对如何让幼儿掌握儿歌的节奏感,并有节奏地朗诵出优美的儿歌进行了尝试,具体分一下两点。
欣赏、区分两种不同的朗诵方式。
“示范”在幼儿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儿歌教学中也不例外。
一改常态的是,荣小燕老师除了运用正面示范的手法外,还将不好听地(也就是拖调的念法)也念了一下,意在让幼儿比较两种不同朗诵方法。
幼儿在欣赏比较中感受到快一点的念法更好听,因为它有节奏感。
幼儿有了这一认识后,模仿“有节奏地念”就更有抓手了。
如果教师不示范,只是提“有节奏地念”这些要求,或者教师不示范得那么清晰,不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朗诵方式有多么难听,那么幼儿对“怎样的朗诵方式才是有节奏的好听念法”的认识不会那么清晰。
借助乐器帮助幼儿有节奏地朗诵。
幼儿虽然知道有节奏念儿歌会好听,也知道了哪种方式才叫“有节奏地念”,但念着念着,又会出现拖调的现象,怎样能让幼儿有节奏地念完整首儿歌呢?除了让幼儿对儿歌内容更熟练以外,还能尝试另一种方式——借助乐器。
打击声音响亮、清晰的乐器,帮助幼儿有节奏地朗诵。
在幼儿朗诵儿歌时拍铃鼓,同时鼓励幼儿和老师一起拍手,幼儿朗诵出来的儿歌自然而然地就和拍手、拍铃鼓的节奏一样了,听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好听,幼儿朗诵起来也很有成就感,朗诵积极性大大提高。
如何更好的记忆儿歌歌词?学会歌词是孩子学唱歌曲的重要一步。
家长为孩子选择歌曲时,歌词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内容与文字有趣,并易于记忆和理解;歌词内容富于爱、富于美、富于想象、富于教益;歌词形式与内容应适合用动作表现。
为孩子选择好了合适的歌曲,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记忆歌词呢?图片提示法:该方法适合于歌词较形象、每一乐句的歌词内容适合用一张图片表达意思的歌曲。
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便于理解记忆,而且在学唱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孩子学唱的情况,适当递减图片,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层次性。
图片可以是家长自制,画一些较简单、能体现歌词内容的绘画,不强求美观性,讲究实用;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绘画歌词内容,这样成效会更大,主动性也会大有提高。
动作感受法:该方法适合于歌词内容直接描述动作过程,或比较易于用动作表现的歌曲,在引导孩子学习类似的歌曲时,可和孩子根据歌词内容共同创编动作,经过练习,孩子就知道什么动作代表哪句歌词,学习歌词就变得简单了。
这种方法具有动作性。
容易激发孩子歌唱时的情感表现。
故事导人法:有的歌曲具有一定的情节性,难以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经常是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这时家长只需把歌词内容“添油加醋”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表达时,要重点突出歌词内容,这样的方法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使孩子在很短时间内掌握歌词内容。
儿歌朗诵法:有的歌曲歌词较复杂,有一定的节奏,但缺乏情境性表演,这时家长就可以采用“儿歌朗诵法”教孩子学唱,首先把歌词内容单独从歌曲里分离出来,用朗诵方法教孩子学习歌词内容,学会以后,再匹配曲调。
这种记忆歌词的方法能帮助孩子学习一些较难的歌曲。
游戏情境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能进行游戏的歌曲,有很多游戏都伴随着歌曲进行的。
这时我们无须分清歌词和游戏的主次地位,可以让孩子在反复的游戏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学习歌词内容。
如歌曲《丢手绢》、《城门城门几丈高》等。
这种方法具有情趣性,使人不知疲倦,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对接练习法:这种方法其实也是一种游戏方法,在引导孩子学习记忆歌词的时候,通过你说上半句,我接下半句的方法学习歌词。
这种方式直接,而且富有竞赛性质,是孩子喜欢的方式。
图谱教学法:有的歌曲歌词内容较长且有重复、难记忆。
家长可带领孩子一起制作图谱,把一首歌变成一张图谱,歌词内容用符号表示或图案表示,一般一乐句用一种符号或图案表示,这种方式是把歌词变成孩子所理解熟悉的符号进行学习,有点像成人合唱时的歌谱,效果显著。
这种方法适合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补充资料《三个好孩子》三个好孩子,三个小胖子,穿衣扣扣子,红红帮冬子,冬子帮珍子,互相来帮助,都是好孩子。
我的小鼓响咚咚,我的小鼓响咚咚,我说的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响,小鼓它就咚!咚!咚!啊呀呀,这不行,妹妹睡在小床中,我说小鼓别响啦,小鼓说声:懂!懂!懂!《小熊过桥》小熊过桥,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妈妈妈妈快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小熊小熊别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
”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