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引起鱼类中毒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硫酸铜引起鱼类中毒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硫酸铜引起鱼类中毒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1.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1)酮症(2)乳酸酸中毒(3)慢性肾功能衰竭(4)丢失大量碱性物质:重度腹泻、长期肠引流、肠瘘等丢失大量消化液,损失过多的Na+、K+,常伴以H2CO3丢失,发生失碱代谢性酸中毒。 2. 简述感染性体质的治疗要点 3.简述麻醉前用药的目的:(1)镇静和催眠,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的心理,使之在麻醉前夜有较好的睡眠和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2)镇痛,缓解和消除原发病或麻醉操作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使病人在麻醉操作过程中能成分合作;同时刻提高痛阈,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3)抑制腺体分泌,可减少涎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术中呼吸道通畅。 (4)抑制不良反射,消除因麻醉药物、麻醉操作或手术引起的不良神经反 射,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4.癌症的三阶梯疗法其本内容是什么? 三阶梯”治疗方案内容就是把治疗分成三个阶段。根据疼痛的轻、中、重采取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采用第一阶梯的治疗,其内容是对这些轻度疼痛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老的代表是阿斯匹林,目前比较常用的是意施丁、芬必得等药物,可以使轻度的疼痛患者免除疼痛。对于中度的癌痛患者,就采用第二阶梯的药物治疗,其药物主要是弱阿片药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弱阿片类镇痛药常用的如:奇曼丁(盐酸曲马多缓释片)、路盖克(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及通安(氨酚曲马多片)等药物。对于中度癌痛患者有比较好的效果。对于重度的癌痛疼痛患者则采用第三阶梯的药物治疗,其内容主要是给予强阿片药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进行治疗。强阿片类镇痛药常用的有: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 5.颅内压增高的内容有哪些? 答:(1)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 (2)呕吐(3)视神经乳头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 (4)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疾病初期意识障碍可出现嗜睡,反应迟钝。严重病例,可出现昏睡、昏迷、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食物中毒的原因

食物中毒的原因 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对腐烂变质严重的一切鱼肉荤腥食品和蔬菜水果,未做消毒处理,往往认为煮一煮还可食用;对一些发霉变质的大米、花生、玉米、酱油等不忍心扔掉,结果使细菌、黄曲霉素有机会侵入人体,产生疾患和诱发癌症。 2、忽视了包装,因为一些熟食和食物成品用旧书报纸、聚氯乙烯塑料袋等包装,结果污染了食物,而危害人体健康。 3、生熟食品混放,使生食品上的细菌、残留的农药、毒物污染了熟的食品。 4、洗涤不净。现今菜农、果农普遍使用化肥、剧毒农药,如洗涤不净,水果不削皮等则会引起农药中毒。 5、喜食烟、熏、炸、烤的食品,如烤羊肉串、煎、炸过焦的鱼、肉、鸡等食品,其中含有3,4-苯并芘等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诱发癌症。 6、食品添加剂在许多饮料、食品中使用,若质量不够过关,使用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中毒。 7、忽视钱币、饭菜票等的污染。流通的钱币、食堂使用的饭菜票以及图书报刊,都染有大量的病菌,通过接触可污染食品。 8、忽视了病从口入,没有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等。 以上这些都可引起食物中毒,轻则可引起轻微的消化道不适,重则可引起急性肠胃炎,诱发癌症甚至殃及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讲究食物卫生,切忌发生以上种种事端。 出现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 食物中毒一般具有潜伏期短、时间集中、突然爆发、来势凶猛的特点。据统计,食物中毒绝大多数发生在七、八、九三个月份。临床上表现为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因

此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冷静的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服用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催吐。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g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g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g,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g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 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g、生甘草10g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系因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03-丢失过多所致是外科临床中酸碱平衡失调最常见的类型。 【病因】 1.代谢产酸增多是代谢性酸中毒最主要的原因。常见的有2种情况:①乳酸酸中毒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血缺氧或组织低灌注时,因无氧酵解增强而引起乳酸增加。常见于严重的损伤、感染、高热或休克等;②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或严重饥饿状态下,因脂肪分解代谢加速,形或过多的酮体而引起。 2、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见于腹泻、胆瘘、肠瘘或胰瘘等导致大量碱性消化液丧失,造成HCO3-排出过多。 3.肾功能不全见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管性酸中毒或应用肾毒性药物(如碳酸酐酶抑制剂)而影响H'的排出或HC03-的重吸收。 【病理生理】 代谢性酸中毒时体内HC03-减少,HC03-相对增加,机体通过下列代偿性调节,使之重新达到平衡。

1.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细胞外液中增多的H+可迅速被体内的HC03-,所缓冲,使HC03,不断被消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O2由肺排出。 2.肺的代偿调节 H+浓度升高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呼吸中枢兴奋,表现为呼吸加快加深,加速CO2,排出,降低动脉血Pa co2,,维持HC03-,/H2CO3,的比值重新接近正常范围。呼吸的代偿反应非常迅速,一般酸中毒10分钟后就出现呼吸增强,30分钟后即达代偿,12~24小时达代偿高峰。 3.肾的代偿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碳酸酐酶和谷氨酰酶活性增加,促进H+的排出及NH4,的生成,二者形成NH4+后排出。此外,NaHC03,重吸收亦增加。肾的代偿作用较慢,通常3~5日才能达高峰。 4.细胞的代偿调节代谢性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中过多的H+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的缓冲物质结合。随着H+的移入,K+移出以维持细胞内外的电平衡,故代谢性酸中毒时常伴有高钾血症。 【临床表现】 轻者症状常被原发疾病掩盖,重者症状明显。 1.呼吸代偿表现典型的症状为代偿性呼吸加深加快,呼吸频率可高达40~50次/分酮症酸中毒时呼出的气体有酮

食物中毒的原因、症状、及治疗

实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食物中毒。 实物中毒的原因: 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主要传播途径: 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以上吐、下泻、腹痛为主的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因脱水、休克、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治疗措施: 呕吐、腹痛明显者,可口服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亦可注射山莨菪碱。能进食者应给予口服补液。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腹泻频繁者,给予糖盐水静滴。食物中毒的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及食品卫生。低温存放的食物,食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用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 紧急情况下的处理办法: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首先应立即

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医院进行洗胃、导泻、灌肠。在急救车来到之前可以采取一些自救措施: 1、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如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但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应想到可能出现胃、食道或咽部出血,此时宜停止催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至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另外,因为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非常重要,所以要保存导致中毒的食物,提供给医院检疫。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方便医生尽快确诊和及时救治。 指导意见: 如果是一般的食物中毒,呕吐腹泻的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暂时在家里观察,服用庆大霉素,奥美拉唑,胃复安,口服补液盐等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治疗腹泻,呕吐和预防脱水,但是如果效果不好的话最好是去医院静脉输液治疗。最好不要在家自己治疗,最起码也要让医生看一下,根据病情在判断。

代谢性酸中毒

阴离子隙(AG) 阴离子隙(AG)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计算公式为:AG=(Na++K+)-(Cl--HCO3-),一般是利用血清中的电解质含量运算。血清K+浓度较低,且较恒定,对AG影响轻微,故上述公式可简化为AG=Na+ -(Cl-+HCO3-)。AG正常参考值为8~16mol /L,平均12mmol/L。临床上利用血清主要阴、阳离子的测定值即可算出AG值,它对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及类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疾病过程中,因代谢紊乱,酸性产物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症状最为多见。缺氧时乳酸产生过多;患者不能进食或糖尿病时等脂肪代谢紊乱,导致酮体增加;菌血症、烧伤等组织大量破坏,蛋白质分解,使得含硫产物增多等,这一系列酸性代谢产物在血液酸、碱缓冲过程中,消耗了血液中的HCO3-,并使乳酸根、乙酰乙酸根、硫酸根等阴离子增加。机体为保持阴、阳离子平衡,在Na+、K+变化不大而阴离子酸性产物增加的情况下造成细胞内Cl-的转移,使血浆中HCO3-和Cl-之和减少,AG比值升高。 AG比值异常可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两种情况,临床上以升高多见,并且临床意义较大。AG升高多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全过程: 肾功能不全导致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时,引起磷酸盐和硫酸盐的储留医学教育网整理。 严重低氧血症、休克;组织缺氧等引起乳酸堆积。 饥饿、糖尿病患者脂肪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动用分解加强,酮体堆积。 从AG分析,可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高AG代谢性酸中毒及AG正常代谢性酸中毒(如高血Cl-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水平高低,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并可作为治疗的参考。 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分类 临床上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乳酸、酮酸生成过多,肾衰竭,胃肠道大量丢失碳酸氢盐,以及肾小管酸中毒等。但H+产生过多、肾泌H+障碍和胃肠道HCO3大量丢失是代谢性酸中毒产生的基本要素。正常入每天通过代谢生成相当于50-mmol / LH+的固定酸,这些固定酸必须由肾脏排出。固定酸生成过多或肾排出障碍都可导致阴离子间隙(AC)值的增高,而肠道丢失碳酸氢盐、肾小管酸中毒等并非固定酸在体内的摊留,其AG值不增高,伴有高氯血症。因此临床根据AG的测定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两大类(13-11-1),有利于病团的分析和判定。 表13—11 —1 常见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 1.AG增高(正常血氯性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乳酸 酮症酸中毒:卜羟了酸 肾衰竭:硫酸、磷酸、尿酸、马尿酸 酸性物质(不含氯的或酸物质)摄入过多:如水杨酸。 甲醇或甲醛、乙二醇、三聚乙醛、甲苯、硫等。 大量横纹肌溶解 2.AG正常(高氯血症酸中毒) 消化道丢失HCO3如腹泻和瘦管 肾丢失 HCO3伏:如 II型(近端)肾小管酸中毒

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试验,熟悉和掌握鱼类急性毒性试验的设计、条件、操作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和报告等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 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病变直至死亡。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实验至少进行24h,最好以96h为一个实验周期,在24h、48h、72h、96h时记录实验鱼的死亡率,确定鱼类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鱼类毒性试验在研究水污染及水环境质量中占重要地位。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成都,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三、实验材料: 1.实验鱼的选择和驯养 12×6 小锦鲤鱼体长7-12cm 体宽3-5cm 体重 7-12g 不同浓度的苯酚(mg/L)0、24、48、96、192、384 2、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容器 实验容器一般用玻璃或其他化学惰性材质制成的水槽。容器体积可以根据试验鱼的体重确定,通常以每升水中鱼的负荷不得超过2g(最好为1g)。一些小型鱼类幼鱼可选择500ml 或1000ml烧杯为实验容器。容器的深度必须超过16cm,水体表面积越大越好。同一实验应采用相同规格和质量的容器。为防止鱼类跳出容器,可在容器上加上网罩。实验容器使用后,必须彻底洗净,以除去所有毒性残留物。 (2)其他 吸光光度计 3、实验用水:曝气水 四、操作步骤: 1、设置5个浓度组,1个空白对照组,选择不同浓度的苯酚(mg/L)0、24、48、96、 192、384。每个浓度放入12条小锦鲤鱼。采用直接投毒方式,将配制的苯酚溶液直接倒入水槽中,搅拌均匀。分别分为1、2、3、4、5、6组。染毒后观察其活动状况,并

鱼类急性中毒咋判断

鱼类急性中毒咋判断 《农民日报》(2013年09月04日07 版) 鱼类死亡可能是由病害、缺氧、毒藻、机械损伤、污染中毒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而污染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类致死原因。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污染中毒的肉眼判断方法,供养殖户在生产中参考。 重金属污染中毒。重金属是指密度比较大的金属,如铅、锰、锌等。中毒鱼类鳃部呈灰白色,并分泌大量黏液,形成絮状沉积物,使鱼鳃阻塞,引起呼吸障碍,中毒鱼类常在水表层浮游。鱼类铅中毒,体色明显呈黑色;鱼类铜中毒,体色呈灰白色,鳃丝呈浅绿色;鱼类铬中毒,体表呈深黄色,鳃丝呈黄褐色。 五氯酚钠污染中毒。五氯酚钠是最常见的一种有机氯化合物,主要用做灭蚴药物使用,同时它也是一种杀虫剂。受五氯酚钠毒害的鱼类急剧游动,无目的地上蹿下跳、横冲直撞,中毒鱼类在死亡前有钻入草丛、紧靠岸边的习惯。一般情况下,野杂鱼先死,然后花鲢、白鲢、草鱼、鲤鱼、鲫鱼等鱼类相继死亡,鱼死后体色变黑。慢性中毒的鱼类鳍条变黑、眼球突出。 甲胺磷污染中毒。甲胺磷属有机磷农药,常用做杀虫剂。中毒鱼类急躁不安,狂游冲撞之后游动缓慢,出现侧游,头部向下、尾部向上等症状,最后沉入水中死亡。

乐果污染中毒。乐果中毒后,症状不明显,但鱼的肝脏明显肿大。 呋喃丹污染中毒。呋喃丹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的内吸作用。鱼类中毒的主要症状为鱼体出现弯曲,肛门外有排泄物形成“拖尾”。 菊酯类农药污染中毒。菊酯类农药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但对鱼类来说,仍属于高毒农药,而且作用迅速,杀伤力大。鱼类中毒后表现为烦躁不安,鳃盖张开,从鱼翻白至死亡挣扎时间可长达12个小时。鱼死亡后眼球突出,眼底有出血点,腹腔内有积水,鳃部颜色灰白。 除草剂污染中毒。除草剂有触杀作用,对鱼类低毒,但浓度高时仍会引起鱼类急性中毒死亡。由于除草剂对藻类有杀伤作用,因此被污染的鱼塘水体容易缺氧,死鱼现象会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发生,水体透明度大大增加,水中浮游植物基本消失。

食物中毒64977

按病原物质分类可分为: 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食物中毒的原因及特征

食物中毒的原因及特征 (一)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定义:因进食含有毒素的食物所致,以腹痛、呕泻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 体征:发热,休克,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周围血管征。 (二)餐饮食品中常见的危害因素: 1、生物性危害:包括致病性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等各种微生物。 2、化学性危害:包括食品中本身含有和受到污染 食品本身含有毒物质,如河豚鱼、高组胺鱼、四季豆、生豆浆和部分野蘑菇等。 食品受到有毒物质污染,如违禁或超量使用的农药、兽药(如瘦肉精)、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残留等。 3、物理性危害:主要为各种异物,如玻璃、碎石、铁丝、头发等。 非法使用禁止使用的添加剂: 1.甲醛。掺伪者常用于酒类、肉制品、牛乳及其制品的防腐。 2.硼酸、硼砂掺伪者常做肉类、人造奶油的防腐剂和饼干的膨松剂。

3.β-萘酚β-萘酚对酵母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掺伪者常做酱油的防腐剂。 4.吊白块是禁用于食品的漂白剂。掺伪者常添加于面粉、挂面、米粉、豆腐等中。 5.硫酸铜掺伪者常用于青豆、蔬菜、果汁保绿。 6.黄樟素掺伪者常用于软饮料中作为增香剂,香精油的一种成分。但有致癌性,诱导肝肿瘤和食道肿瘤等恶性肿瘤。 (三)食物中毒的基本特征: 病人进食的是同一种中毒食品,病源相同,因此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基本相同。 一般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发病突然, 如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在进食后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即可发病;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也在几小时至48h内发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的较长。有较明显的季节特点,好发于夏秋季气温和湿度较高的季节。

鱼类的急性毒性实验

鱼类的急性毒性实验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是水生生态毒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广泛应用于水域环境污染监测工作中,对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保护水域环境、发展渔业生产,制定渔业水质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原理 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十分灵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一系列中毒反应,例如行为异常、生理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病变、直至死亡。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实验至少进行24h,最好以96h为一个实验周期,在24h、48h、72h、96h时记录实验鱼的死亡率,确定鱼类死亡50%时的受试物浓度。鱼类毒性试验在研究水污染及水环境质量中占重要地位。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短期暴露效应表明受试物的毒害性。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不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程度,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二、实验材料 1、试验用鱼的选择与驯养 试验用的鱼必须对毒物敏感,应具有代表性,便于在实验条件下饲养,来源丰富,个体健康。我国可采用的试验鱼有四大养殖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金鱼、鲫鱼等。 在同一实验中要求试验鱼必须同属、同种、同龄,最好是当年生。鱼的平均体长以7cm 以下为宜。金鱼体短、身宽,一般以3cm以下较为合适。同组鱼中最大的体长不应超过最小的体长的1.5倍。 选用的试验鱼在试验前必须在实验室内经过驯养,使之适应实验室条件的生活环境和进行健康选择。驯养鱼应该与试验相同水质水温的水体中至少驯养7天,使其适应试验环境,不应长期养殖(<2个月)。驯养期间,应每天换水,可每天喂食1~2次,但在试验前一天应停止喂食,以免试验时,剩余饵料及粪便影响水质。驯养期间试验鱼死亡率不得超过5%,否则,可以认为这批鱼不符合试验鱼的要求,应该继续驯养或者重新更换试验鱼进行驯养。 试验前必须挑选健康的鱼,即选择行动活泼、体色光泽、鱼鳍舒展完整、逆水性强、大小无太大悬殊、无任何疾病的鱼作为试验鱼。任何畸形鱼、外观上反常态的鱼都不得作试验鱼。 2、实验仪器设备 (1)实验容器 实验容器一般用玻璃或其他化学惰性材质制成的水族箱或水槽。容器体积可根据试验鱼的体重确定,通常以每升水中鱼的负荷不得超过2g(最好为1g),或者其盛水量以每条鱼2~3L为宜。一些小型鱼类幼鱼可选择500mL或1000mL烧杯为实验容器。容器的深度必须超过16cm,水体表面积越大越好。同一实验应采用相同规格和质量的容器。为防止鱼类跳出容器,可在容器上加上网罩。实验容器使用后,必须彻底洗净,以除去所有毒性残留物。 (2)其他 溶解氧测定仪、水硬度计、温度控制仪、pH计、分析天平。 3、实验用水(稀释水)及水质条件 用来驯养和配制实验液的水,必须是未受污染的清洁水。一般可采用天然河水、湖水或

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胞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是指人摄人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而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食物中毒既不包括因暴饮暴食而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囊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性为主要特征(如致畸、致癌、致突变)的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食物中毒。 含生物性、化学性有害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物包括以下几类:致病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已达急性中毒剂量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外形与食物相似而本身含有毒素的物质,如毒蕈;本身含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去的食物,如河脉鱼、木薯;由于贮存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的食物,如发芽土豆。 【食物中毒的分类】 按病原物质分类可分为: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实验二 鱼类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二鱼类急性毒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鱼类急性毒性实验的原理和操作 (2)掌握半致死浓度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十分灵敏,运用毒理实验方法,观察鱼类在含有化学污染物的水环境中的反应,可以比较不同化学物质的毒性高低。鱼类毒性实验方法可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两大类。静态实验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适宜于受试化学物在水中相对稳定,在实验过程中耗氧量较低的短期实验。动态实验方法要求具备一定的设备,对于在水中不稳定、耗氧量较高的化学物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实验观察时,可采用动态实验方法。本实验介绍静态实验方法。三、实验器材 玻璃缸或搪瓷桶、重金属盐、金鱼 四、实验步骤 (1)预备实验:预备实验的方法,可参考有关资料初步估计3~4个浓度,每个浓度用3~4尾鱼,观察24~48h。进行预备实验的目的是确定实验浓度的范围(找出引起实验鱼全部死亡和不引起实验鱼死亡的浓度);观察鱼中毒的表现和出现中毒的时间,为正式实验选择观察指标提供依据。同时还要做一些化学测定,以了解实验液的稳定性、pH值、溶解氧的变化情况,以便在正式实验时采取措施。 (2)正式实验: 1、根据在预备实验中得到的浓度范围,其间距按等比级数插入3~5个中间浓度 实验中至少选择5个不同浓度,一般以7个浓度较常用,但所选择的浓度应包括有使实验鱼在24h内死亡的浓度,以及96h内不发生中毒的浓度。表中第1纵行包括的浓度最常用。 实验中无论采用何种分组方法,都必须同时设对照组。 配制实验液时应先配制少量高浓度的储备液,实验时临时稀释所需浓度的实验液。先把药液与水均匀混合后,再放入实验鱼,禁止先放入实验鱼后往实验缸中加受试药液,以免实验鱼接触到不均匀的高浓度的药液而提前死亡。

食物中毒及解决方法

食物中毒的原因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 情的情况下发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 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二、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 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投毒或毒鱼)及防治(急救)方法

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投毒或毒鱼)及防治(急救)方法 菊脂类农药是我国第三代开发的新型农药,由于甲胺磷、久效磷等高毒农药的禁用,菊脂类农药品种在市场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特性是对农作物害虫属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昆虫有特异的杀伤力,杀伤力强,作用速度快,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但此类农药对鱼类仍属于高效高毒,而且作用迅速,死亡率高,对渔业生产危害极大。池塘、水库发生毒鱼事件对渔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本文简述菊脂类农药鱼类中毒症状、致死原因,并且提出防治方法,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一、鱼类中毒症状 1.鱼类群体中毒症状

增养殖水面、池塘、水库、河沟等水面在冬季枯水季节易发生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事件,鱼类中毒后群体主要表现为漂浮于水面,随波逐流,鱼体失去平衡。 开始中毒时,出现瞬时兴奋,然后游泳缓慢,对周围刺激反应迟钝,鱼体静卧和侧卧,尾部缓缓摆动,嘴巴慢慢张合,最后沉入水底死亡。 从开始中毒到出现死亡毒物作用时间短,鱼类中毒后死亡率高。鱼类对不同菊脂类农药中毒表现出来症状略不相同,目前市场上常用于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品种有甲氰菊酯(灭扫利)、杀灭菊酯(速灭杀丁)、氯氰菊酯。现将其分别阐述: ①甲氰菊酯20%乳油制剂。 原药为棕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该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一般特性,广谱、高效、快速、低残毒,长效。该药以触杀、胃毒和拒食等方式除虫。 鱼类群体中毒后,停游、上浮、窜游,继而又停于水底。低浓度水体中,鱼类表现为神经中毒症状,并持续1天~2天;高浓度,鱼类则迅速死亡。甲氰菊酯对人、畜毒性中等,对鱼类毒性大。 ②杀灭菊脂。

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

附件1: 容易发生中毒的食品和预防措施 1、四季豆: 中毒原因:由于加热不透,四季豆本身的毒素不能被破坏而引发中毒。 (学校食堂严禁采购加工销售四季豆:1、植物血球凝集素;2、亚硝酸盐等) 预防:加工时彻底烧熟煮透 2、鲜黄花菜: 中毒原因:鲜黄花菜常用于凉拌菜,由于加热也很难去除其毒素,极易引发食物中毒事故(秋水酸碱,人体转化二秋水酸碱) 预防:不采购、不加工、不经营 3、发芽土豆: 中毒原因:发芽土豆的幼芽及芽眼部含有大量龙葵素,食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预防:彻底去除芽根及周围组织,学校食堂不得购买发芽土豆加工销售。 4、毒蘑菇: 中毒原因:毒蘑菇内的毒素无法通过加热而去除,从而引发中毒 预防:不购买外观过于鲜亮、不明物种的蘑菇 5、生豆浆: 中毒原因:生豆浆加热至80°C时会产生大量白色泡沫而形成“假沸”现象,此时生豆浆中含有的毒素还没有被破坏,食用后会引发食物中毒预防:生豆浆加热至80°C出现泡沫时应继续加热至泡沫消散,豆浆真正沸腾(达到100°C),再煮5分钟以上方可食用。(学校食堂尽量不要加工供应豆浆,供应豆浆严禁加工供应杯装豆浆) 6、河豚鱼: 中毒原因:河豚鱼体内含河豚毒素等剧毒成分,高温也无法祛除,极易引发食物中毒,中毒后病死率高。(麻痹神经而憩息死亡) 预防:严禁购买、加工、经营河豚鱼,不购买不明物种的鱼类产品。 7、剩米饭: 中毒原因:常温存放的米饭极易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引发中毒事故 预防措施:供应前彻底加热,中心温度70°以上。 8、凉菜: 中毒原因:加工过程中由于用具、容器等不洁或存在生熟交叉污染而污染食品

预防措施:专人制作、专用工具、专用消毒、专用冷藏 附件2: 食品留样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留样设施的要求: (1)冷藏展示柜 (2)不锈钢托盘和密闭的留样容器 (3)留样制度 (4)留样记录 2、所有食堂加工的食品留样品种 (1)主食 (2)汤类 (3)热菜 (4)凉菜 3、留样的数量 100—250克(要求留250克) 4、留样的温度 0-10°C 5、留样的标记 托盘或容器上标注日期和餐次 6、留样时间 48小时 7、留样记录 要做好留样登记,信息记录完整 内容:(1)留样日期;(2)餐次(早、中、晚);(3)食品名称;(4)留样时间;(5)留样人;(6)销毁时间;(7)销毁人;(8)备注。 8、注意事项 (1)热食品的留样 食品完全凉透后方可放入留样柜内

为什么会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跟什么因素有关

为什么会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跟什么因素有关 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1.高AG正常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1)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正常乳酸是由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LDH)的作用下,经NADH加氢转化而成,NADH则转变为NAD 。乳酸也能在LDH作用下当NAD 转化为NADH时转变为丙酮酸。因此决定上述反应方向的主要为丙酮酸和乳酸两者作为反应底物的浓度以及NADH和NAD 的比例情况。正常葡萄糖酵解时可以产生NADH,但是生成的NADH可以到线粒体而生成NAD ,另外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PDH)作用下转化成乙酰辅酶A,后者再通过三羧酸 循环转化为CO2及H2O。 在正常氧化条件下,乳酸盐可以进入肝脏或肾脏细胞内的线粒体,经过α代谢途径而生成酮酸,后者再分解为H2O和CO2并生成HCO3-。当线粒体因为组织缺O2等而功能不全时,丙酮酸容易积聚在胞浆中代谢成为乳酸盐。正常人血乳酸水平甚低,为1~2mmol/L,当超过4mmol/L时称为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 中毒临床上分为A、B两型。 A型为组织灌注不足或急性缺氧所致,如癫痫发作、抽搐、剧烈运动、严重哮喘等可以造成高代谢状态,组织代谢明显过高;或者在休克、心脏骤停、急性肺水肿、CO中毒、贫血、严重低氧血症等时组织供氧不足,这些情况都可使NADH 不能转化为NAD ,从而大量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产生乳酸性酸中毒。 B型为一些常见病、药物或毒物及某些遗传性疾病所致。如肝脏疾病,以肝硬化为最常见。由于肝实质细胞减少,乳酸转变为丙酮酸减少,导致乳酸性酸中毒。这型乳酸性酸中毒发展常较慢,但如果在合并有组织灌注不足等情况时,酸中毒可十分严重;如存在慢性酒精中毒则更易出现,可能是饮酒使肝糖原再生减少,乳酸利用障碍所致。在恶性肿瘤性疾病时,特别为巨大软组织肿瘤时常常可有不同程度的乳酸性酸中毒,这是肿瘤组织生长十分旺盛、厌氧代谢明显以及全身情况下降、营养障碍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肿瘤向肝脏转移,病情可以更为加重。化疗使肿瘤缩小或手术切除以后,乳酸性酸中毒可得到明显好转。部分药物包括双胍类降糖药物、果糖、甲醇、水杨酸以及异烟肼类等服用过多可造成本病,其机制是通过干扰组织对氧的利用、糖代谢紊乱等。少数先天性疾病,包括Ⅰ型糖原贮积病、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等,都因为糖酵解障碍、能量代谢不足,从而乳酸产生过多。 D型乳酸性酸中毒见于空-回肠短路手术或小肠切除后等。乳酸杆菌寄生于小 肠下部,需要利用葡萄糖及淀粉生长,产生D型乳酸。正常情况下该两种原料在小肠上部均已被吸收,因此产生的D型乳酸很少。该种手术后肠道常产生大量D 型乳酸,体内乳酸脱氢酶并不能将D型乳酸转化为丙酮酸,因此在手术后D型乳酸大量进入体内,患者常在餐后特别进食大量碳水化合物以后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晕、语言障碍、记忆丧失等类似醉酒症状。

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

食物中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认识食物中毒的原因及种类。 能力目标:积极参加讨论,发表意见,对照自己和周围在认识水平上有提高,培养自我调控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原因。 教学难点:食物中毒的种类 教学过程 一、讲述食物中毒的原因 食物中毒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 3、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 4、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因就是贮存方式不当或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食品中的水分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如果食前彻底加热,杀死病原菌的话,也不会发生食物中毒。那么,最后一个重要原因为食前未充分加热,未充分煮熟。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美国多食肉、蛋和糕点,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最多;日本喜食生鱼片,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最多;我国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多年来一直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居首位。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始作俑者有沙门茵、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肝炎病毒等。这些细菌、病毒可直接生长在食物当中,也可经过食品操作人员的手或容器,污染其他食物。当人们食用这些被污染过的食物,有害菌所产生的毒素就可引起中毒。每至夏天,各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食品中的细菌数量较多,加速了其腐败变质;加之人们贪凉,常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食物,所以夏季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二)、真菌毒素中毒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三)、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两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误食引起中毒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

鱼类药理学

鱼类药理学 1)鱼类药理学:是研究渔药与水产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原理和规律的一门学 科,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也是水产动物疾病学的核心基础学科。 2)药物:是能影响或改变机体的生理机能、生化反应和病理过程,用于预防、 治疗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3)毒物:相对于药物的概念,它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药物与毒物之间没有绝 对的界限,存在着剂量上的差别。 4)渔药:又称水产药或水产养殖用药,是与渔业生产以及观赏水生生物有关的 药物,是为提高渔业养殖产量,用于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保障养殖对象将康成长,调节机体的生理机能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物质。 5)病毒性疾病17种,细菌性疾病78种,真菌性疾病5种,寄生虫疾病38种, 其他病害8种,不明病因3种。 6)休药期:又称停药期,指从停止给药到允许水产动物加工或其产品上市的最 短间隔时间;也就是说,从停止给药到保证所有食用组织中总残留浓度降至安全浓度以下所需的最少时间。依据:最高残留限量、检测方法的检测限、消除速率方程和消除半衰期、养殖水环境状况、代谢产物的消除情况。 7)鱼类药效学:是鱼类药物药效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 使用强度与剂量之间关系规律的科学。 8)渔药的给药方法:挂袋法(食场消毒区)、浸洗法(小容器短期)、遍洒法(全 池)、浸沤法(草药上风口)、涂抹法(体表患病)、口服法(药饵)、口灌法、注射法(腹腔、静脉注射)、间接注射法 9)局部作用:是指渔药停留在用药部位时所发生的药效,如外用消毒剂、杀虫 剂等。 10)吸收作用:也称全身作用,指药物通过水产动物的吸收进入体液循环后而到 各组织器官所产生的药效总和,如内服用药。 11)治疗作用:指渔药能达到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效果的作用。对因治疗,消除原 发致病因素“治本”;对症治疗,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治标”;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12)原发作用:又称直接作用,指渔药直接与水产动物机体或某些器官等接触后 产生的作用,如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等。 13)继发作用:又称间接作用,指通过渔药对水产动物的神经或体液调节后所引 起的进一步作用,如亚甲蓝缓解鱼类氰化物、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 14)预防作用:渔药达到预防或减少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作用。 15)不良反应;凡是与用药无关,并可能对水产动物产生有害或与治疗目的无益的 作用。 16)水产疾病的十六字方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 17)副作用:是指渔药在常量剂量治疗时,伴随治疗作用出现的一些与治疗无关 的不适反应,一般较轻微,是可逆性的机能变化。 18)毒性作用:指用药剂量过大或应用时间过长,使水产动物发生严重功能紊乱 或病理变化。如硫酸铜不能超过0.7g/m3长时间,否则鲤鲫死亡。 19)危险性和安全性:指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或使用过程中对机体引起、有害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代谢性酸中毒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 代谢性酸中毒 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当今医疗面对的 症状越来越多,为便于大家了解 掌握,本文收集整理了临床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的相关资料 以供大家参阅。 由于部分内容人类尚未掌握 或其他原因暂缺,敬请谅解。

代谢性酸中毒 简介:代谢性酸中毒是以血浆HCO3浓度降低,PCO2代偿性降低,血液PH降低为主要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血浆HCO3浓度降低并非代谢性酸中毒所特有,在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通过肾脏的代偿,大量排出HCO3,亦可致血浆HCO3浓度的降纸,因此必须以上三项同时存在方可谓代谢性酸中毒。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众多病因,首先引起的是血浆HCO3浓度减少,即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减少,致使SB、AB。BB降低,BE负值加大,通过呼吸的代偿使PCO2降低,失代偿时pH下降。此外,呼吸性碱中毒时,肾脏排出HCO3的代偿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浆HCO3浓度下降至 10 mmol / L或更低时,往往提示为代谢性酸中毒。 部位:全身 科室:营养科 中西医结合科 小儿科 妇科 血液科 检查: 缓冲液 尿乙酰乙酸 实际碳酸氢盐(AB 标准碳酸氢盐(SB) 二氧化碳总量(TCO 一、病史 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众多。糖尿病和肾衰竭等疾病合并代谢胜酸中毒,标志疾病已发展到严重阶段;严重腹泻或肠

瘦导致大量消化液科显而易见;摄入酸或成酸物质过多,无氧酵解过程增强,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减弱等因素亦应予以注意。 代谢胜酸中毒即酸血症的症状表现初期很不明显,往往被其原发病所掩盖。一般也没有特异性症征,呼吸活动加强及面部潮红往往易被忽略,其次可表现雕、恶心、无力和倦怠等。酸血症严重时可发生心血管功能的改变,如室性心律失常、心室功能降低、血压降低甚至休克,以及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如嗜睡或昏迷。 二、体格检查 呼吸活动增强是酸血症时机体的代偿性反应,检查可发现呼吸深而快,每分钟通气量可增加4-8倍,甚至患者感到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 酸血症时外周血管扩张,故颜面部皮肤潮红。由于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感受性降低,心室功能降低,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休克。如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脉搏及心电图检查会有反应。一般入认为酸血症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除酸血症作用外,还与高血钾有关。 酸血症时,厌食、恶心可致体重减轻,神经系统轻症为无力、倦怠,严重者可出现嗜睡和昏迷。 长期存在或反复发作的酸血症,可以引起各种骨病。在儿童可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纤维骨炎和佝楼病,成年入则发生骨软化或骨质疏松。 享德松试验(Henderson’s test):对呼吸表现深、快、怀疑代谢胜酸中毒的患者,令其深吸气后停止呼吸作“屏气”动作,如屏气时间不超过20秒,即为享德松试验阳性。此阳性一般说明患者处于重度或严重的代谢胜酸中毒状态,因为由于HCO3-减少,PH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呼吸活动加强,使 H2CO3代偿性排出增多。 三、实验室检查 (一)血气分析 通过血气分析可以获得血PH、PCO2、SB、AB、BB、B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