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理科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素材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常识)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一、哲学范畴(概念)1.哲学: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等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5.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具有能动性(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6.实践: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性活动,即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
7.认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特点。
8.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等特点。
9.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特点。
10.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永恒性等特点。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要点
高中政治复习纲要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在办理人与外面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虑||。
(2)哲学拥有的作用 ||。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意: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令人聪慧的学识||。
③真实的哲学能够使我们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目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进而为生活和实践供给踊跃有利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程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差异:①含义不一样: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见解和根本看法||。
哲学就是对于世界观的学识||。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材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常常是自觉的、零落的、缺少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有一套理论系统||。
(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 ||,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 ||,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两者不可以截然分开 ||。
整个世界包含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含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差异:含义不一样 ||。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见解和根本看法 ||。
人们用这类看法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成为方法论 ||。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根源则和根本看法 ||。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表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见7-12课课时练习)
二、名词解释
联系、发展、质变、矛盾、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群众路线、、两点论三、简答题
1、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三个要求
2、如何理解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P64第一段)
3、如何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3点)P78-79黑体字
4、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5、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4个要点)
1、如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3个要点)
一、辨析题
1、发展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发展。
2、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有了创新意识,必然推动社会的发展。
3、一个人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分析题
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农村经济结构问题不解决好,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要点
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哲学揭示的是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和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二者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什么: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就唯心主义的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
叔本华:万物皆是我们的表象
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外神创论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客观唯 心主义
朱熹: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孔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生活中:8 就是发,喜鹊报喜,指纹、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 4 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要点
第三部分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懂哲学,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
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考点 14:意识的本质和作用(B)
(1)从意识的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 / 1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 4 生活与哲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要点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_生活与哲学(人教课标版)复习提纲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_生活与哲学(人教课标版)复习提纲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人教课标版)框架图与原理归类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基本问题基本形态自然界客观性原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怎样按客观规律办事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怎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特点真理的发展性原理——真理的属性总特征:1联系联系普遍性原理联系客观性原理联系多样性原理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系统优化法原理2发展发展普遍性原理发展是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原理量变质变统一原理实质与核心:矛盾矛盾是对立统一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矛盾特殊性原理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原理(做事情)矛盾主次方原理(看问题)矛盾分析法要求:创新辩证否定原理——辩证法批判、革命、创新原理创新的作用(4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发展总趋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集体主义、两自觉)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注:1.所有内容均为必背知识点,提纲性质,方便背诵。
2.一般性知识点未列出。
3.右侧引出内容为注脚。
4.后附原理方法论资料。
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2.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考试必背知识
四、创新的原因(哲学依据和社会意义)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要发展就要创新。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发展和 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要求树立创新意 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3、辨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辨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做到破旧立新。 4、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 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 化的发展。
三、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是普遍的,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求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 (2)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主导着矛盾,要抓主流,抓住主要方面。 同时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要求 (1)两者关系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 离不开普遍性。 (2)要求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在特殊性中形成普 遍性,用普遍性指导特殊性。
二、人生价值观 1、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即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必由之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 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奉献社会 中实现。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 能动性,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要发展自己的才能,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坚定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 引。
【高考必备】人教版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复习资料_市重点校学生整理!绝对完整!吐血推荐!
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社会的两项基本活动。
哲学探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①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汉语中,哲学为爱智之学。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①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②我们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
③ⅰ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ⅱ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ⅲ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②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③哲学则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④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研究对象不同ⅰ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ⅱ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促进or阻碍)。
3.怎样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根本]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可分为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和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要点
中学政治复习提纲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才智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1)哲学的才智不是从人们的主观心情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才智或追求才智。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更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供应主动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分: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驾驭。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分:含义不同。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相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确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可以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指导生活。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4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理解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②哲学是世界观与办法论统一;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概括和总结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体当前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对的结识存在问题(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4、哲学与时代关系真正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精华哲学对社会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先导):①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批判,更新人观念,解放人思想。
②哲学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迈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抱负目的,指引人们追求美好将来,同步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巨大物质力量。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基本:阶级基本: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本:最具代表性: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重要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6、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性: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自然观与唯物辨证历史观有机统一③第一次实现了在实践基本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第二单元摸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唯物论(四、五课)、结识论(第六课)辩证唯物论1、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备能动作用。
对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增进作用,错误意识则会起到阻碍作用。
办法论:规定咱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对的思想意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
【意识对物质具备能动作用涉及:①人可以能动地结识世界。
(意识具备目性、筹划性、积极创造性和自觉选取性特点)②人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备指引作用。
对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增进作用,错误意识则会起到阻碍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理科】期末考试复习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从而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等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哪些?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它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者的分歧时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1、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历史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本原,即物质 = 具体物质形态B、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有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②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A、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即物质 = 原子、分子B、进步性:以一定的自然科学为根据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C、局限性:第一,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第二,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 = 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它不仅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起来,而且在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了唯物主义,做到了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2、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①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是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这里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如英雄、帝王等。
如:“智子疑邻”中,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1)孟子:“万物皆备于我”(2)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3)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4)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5)笛卡尔:“我思故我在”(6)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7)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如: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思想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封建迷信思想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神灵等主宰世界,这些都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超自然的“客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1)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2)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3)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4)中外的神创论:上帝创造世界;盘古开天地(5)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为什么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①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②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科学发展观。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是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2)自然界是物质的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3)人类社会的的物质性①就人类社会的产生来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就人类社会的本质来说,人类社会的构成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1)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4、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①静止的含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运动。
②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什么是意识?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①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是经过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②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
2、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
(2)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