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几点思考
促进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促进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及建议促进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经营分散:农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阻碍了农业积累和吸纳新技术,制约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 二三产业发展较慢:农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较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农业发展受到限制,农民需要发展其他产业来增加收入。
然而,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往往比较缓慢。
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山区、半山区村道路普遍存在晴通雨阻、路面窄、公路硬化率低等突出问题。
农田水利设施方面存在高产田地少,耕地单位产出率低,机耕路、沟渠不配套,有效灌溉率低的问题。
一些地方能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开发不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减弱,靠天吃饭的问题仍然存在,阻碍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议:1.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加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
2.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集体经济也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3.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4.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民在农村地区开展加工业、旅游业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5.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通过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6.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农民的影响,增加农民收入的稳定性。
7. 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通过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满足他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金融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 公司+ 农户” 和农民合作组织两种基本经营模式 , 构建企 业( 协会 ) 与农民互 利互 惠 、 共荣 的关 系。创新利 益分 共兴 配机制 , 最重要 的是龙头企业 ( 协会 ) 户通过签订合 同 、 与农 契约等形式, 确定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 创新风险补偿机 要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 结构 和产 品结构 的调 整步伐 , 展 制, 发 龙头企业( 协会) 要从维护农民利益出发, 建立基地( 协 特色产业 , 打造特色品牌 , 不断提高 品质 。 会) 风险保障基金制度, 以备农民遭受自然灾害、 产品滞销、 调整品种结 构 , 化产 品品质 。在 调整 农业结 构 的过 市场价格下跌时, 优 为其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 , 规避风险; 创 程 中, 以优化发展名优特新产品为着力点 , 要 充分利用科技 新经营管 理机制 , 善服务 体系 , 完 不断 拓宽 服务领 域 , 最大 手段, 开发适销对路、 质量好的农产品; 发展优质特色畜牧 限度地解决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 提高农业生产的专 业, 对粮食等农副产品进 行转化 , 以满足人们 对不同食物结 业化、 市场化、 集约化水平, 使生产与市场对接。 构的需求。调整品种结构, 应以实施“ 优质种苗” 工程为突 实施科 教兴农 , 动农业科技 革命 。进 一 步深化农 业 推 破 口, 加快优质种子 种苗基 地建 设 , 切实搞 好农 业新 品种 、 科 教体制改革 , 加快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在动植物 新品 新技术 、 新设施 、 肥 、 耕制 的引进 、 新药 新 繁育 和推 广 , 加快 种选育、 病虫害与疫病综合防止、 农产品加工及综合利用等 种养业等传统低效产品的更新换代 , 走高科技、 高效益、 高 对农业发展有 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领 域实现重大 突破 。加
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一、农民增收开展现状近段时间,我们通过开展“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通过深入村组农户,进行走访、座谈,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全县粮油产量的逐年增长使我县农民增收的根底更加牢固,特色骨干工程使我县农民增收的优势更加显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县农民增收更加显著,在惠农政策支持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下农民增收的幅度更加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恢复性稳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幸福指数日益趋高。
同时,竹溪是山区农业县,因受土地、交通等纲性制约,农民增收与其它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农民收入主要由种养业收入和打工收入构成。
并呈“三个特点”:一是粮油种植增收保稳定。
全县粮油因为产量、价格同步恢复增长,增收作用不断增强;但相对而言,粮油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增收幅度较小、利润小,一般仅满足于自给自足,保持生活稳定,现金收入较少。
一家老小仅靠粮油种植,生活将十分困难。
二是特色产业增收促进步。
全县的茶叶、药材、蔬菜等特色作物产量增、效益增,增收作用也非常明显,但由于市场供给份额较小、产品加工粗放,仅仅处于原料生产,拉动全县人民大幅增收还有一定距离。
三是外出务工增收强支撑。
外出务工增收对我们经济收入和状况来讲,仍是农民增收的主动力。
但仅靠务工,由于受农民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的制约,挣得钱也只是辛苦钱、低收入。
所以,全县农民增收仅靠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一种方式是十分有限的,我们必须采取“九牛爬坡、个个攒劲”的方法,加强对促进农民快速增收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二、制约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1、农业灾害应对措施积极,但自然灾害可控性差。
农业大多数是靠天吃饭的产业。
近年来,农业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农业丰收的不可预测性增加,再加上我县县级农业根底设施滞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现代农业开展进程,影响了农民增收。
需健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预警体系,加强农业防灾减灾投入力度,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提高农民收入则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为此,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来促进农民增收。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支持和农村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农民低收入难题。
因此,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对策之一。
1.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培养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收入。
2.推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
1.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
优化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民按股份合作制、联合社等形式集体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2.加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土地流转效益。
三、加大农村金融支持力度农村金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需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贷款和信用担保等方式来支持农民增收。
1.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
完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体系,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提供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设立农村风险补偿基金。
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农村风险补偿基金,为农民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降低农民创业风险。
四、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农村人才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因此,加强农村人才培养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2.培育乡村师资队伍。
加强培训和交流,吸引更多的教育专业人才到农村从教,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促进农民增收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经济意 义和政治意义 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 开放 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是 我 国经 济发 展和 社 会稳定 基础 中 的基 础 农业 、 农村 和农 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 农 民收 人 减 轻 农 民 负担 保 持 农 村 稳
定 。 因此 说 , 增加 农 民 收人 , 是 ~项 经 既 济工 作 更是 一 政 治任 务 项 【 1 一 从经 济 力面 来 说 : 增 加 农 民 收 ^ 是 推 动 国 民经 济持 续 牌速 健 康 发 展 的 基 础 。确 山县 是 一个 典 型 的山 区农 业 县 . 基础 差 、 底子 薄 、 经济
收 ^ 的 不断 增 加 ,才 能繁 荣 农 村 二 三 产
农业县和 国家级贫困县 如何 贯彻 落实 尝议精神 , 切实增加农 民收^? 本文就此 谈些 粗 浅 看 法 。
一
、
增 加 农 民收 入 具 有 十 分重 要 的
直接反映 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的基础 ,
是 维 护 农 民 群窳 利 益最 基 本 的形 式 抓 好农民增收. 是实 践 二 个 代表 ”重要 思
想 的具 体体现 :
5 增 加 农 民 收 人 有 利 于农 村 人 才 培养 和 全面 提 高 农 民的 素 质 。农 民收 人 增 加 了 .就 会 加 大 在 文化 生 活 方面 的 投 人 有 了学 习应 用 科 学拙 术 提 高文 化 就 素 质 的 条 件 和 要求 ,就 宵 利 于 农村 ^ 才
点 。农 民 的收 / 提 \
题 目前农村存在 的诸 多不稳定闻素 , 虽 然原 因是 多方面 的.但摄根率的原因是 农 民收A增长缓 屋. 农民收^ 上击了. 就
具 备 r稳定 的基 础 2 .增 加 农 民 嘘 八 是 加 强 农 村 精 神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焦敏1,王红梅2(1.内蒙古宁城县天义镇财政所,内蒙古宁城024200;2.内蒙古宁城县五化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摘要阐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对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收入;农民;必要性;现状;制约因素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作者简介焦敏(1974-),女,内蒙古宁城人,经济师,从事会计工作。
收稿日期2012-01-21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因此,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其对全局的影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笔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1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农民负担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是实现农村稳定,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
1.1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扩大市场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有效需求要扩大国际市场的有效需求,扩大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
启动广阔的农村市场是促进我国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动力源。
开拓农村市场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民购买力来释放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
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农民收入增加缓慢已严重影响了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基本目标。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
农 ”问题 更 多的关 注 像 发展 城 市 和工业 那样 发 展农 业 .用经 营城 农 资价 格 上涨 是造 成 农 民增 收难 的 一个 非 常重 要的 原 因 要从 市 ,管 理工 业 的理念 去 经营 农业 千方 百计 提 高农 业 竞争 力和 农业 根 本 上解 决 这一 问题 ,主 要应 从 以下几个 方 面 着手 : 劳动 生产 率 . 增加 农 民收 入 实 现城 乡协 调 发展 ; 次 其 要统 筹 区域 其 一 政 府应 综 合 运 用经 济 手段 加 强 宏观 调 控 加强 对 农 民利
国粮 食 进 口主体 的 格局 .首 先控 制粮 食 进 口节奏 ,错开 国 内同 类产 推 进农 业 区域化 ,专 业化 和产 业化 发展 ,发 展农 业 规模 经 营 提 高 品 的收 获季 节 .淡季 多进 口 .旺季 少进 口甚至 不进 口。其次 少 进 口 劳 动生 产率 和土 地生 产 率。 以工业 化 ,城 镇 化带 动农 民 非农 收入 增
实施 了一系 列 旨在促 进农 民增收 的惠 农政 策 和措 施 . 农 民收入 状 粮食 直补 的政 策 不 变外 最 为关 心 的是粮 食 价格 。 因为 .免 税 和补 对
况 的改善 发 挥 了重要 作 用。 是 . 目前 情 况看 . 于种 种 原 因 . 但 从 由 农 贴带 给农 民增收 的 空 间毕竟 是 有限 的 . 对增 加农 民收入 影响 最 大的 民收 入 的增 长速 度仍 低于 城市 居 民 的收入 增 长速 度 . 民与城 市 居 是 粮价 . 果 粮价 能维 持 在现 有 水平 不 变 即使粮 食 不增产 农 民 农 如 民 的收入 差距 仍 在继续 扩 大 。为贯彻 落 实党 的十 六 大和 国家 ” 十一 也 会 比 以前增 加 收入 反之 如果 粮价 猛跌 . 即使 粮食 大 幅度 增产 .
坚持多措并举 促进农民增收——关于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几点思考
大力开展创业培训 , 提高创业能力。 禽养殖 等高效农业项 目,并在设 施投
若干 “ 绿色通道 ” ,实 行 订 单 式 作 业 , 要 针对不同群体 ,分层分级抓 好短期 入上予以补贴。大力发展农村土地股份
全 市 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1 2 5 0 5元 , 连 品价值。要 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对 产的桥梁,是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和提高
续 9年 增 幅 在 1 2 % 以上。综 合 分 析 初级 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和系列开发, 效益的重要载体。要大力招引有资金实
农 民收人结构 ,当前 ,实现农 民持续 由一个农产 品延伸 出一系列绿色食品、 力、有科技含量、有市场网络 ,与本地
着力构建有利于低收入农 户增收
规模 ,促进产业发展 ,带动农 民增收。 范 引 导 作 用。定 期 组 织 具 备 创业 条
重 视 市 场 对 接 ,加 快 建 设 市 场 件 的农 民赴个私 经济发达地 区参观学
带动 型合作经济组织。职 能部 门要牵 习,请本市致 富能人现身说法 ,以此 的经营机制 。通过 发展龙头带动 、能 头组 织农 民合作经济组织 和种养业大 激发广大农 民创业实践 的原动 力 ,增 人示范 、专业合作 等产业化经营 ,吸 户 ,定期分析市 场行情 ,了解市场需 强创 业勇气和致富信心 。要制定 完善 纳低 收入农户参加 ,建立健全利 益分
高。按照 农民收入 6年倍增计划 ,到 步提高初次农产品生产效益。
2 0 1 6年 。 农 民收 入 要 在 2 0 1 0年 基
培育本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采取切
其次 , 要把 建设市场化的产业链 、 实可 行 的政策 措施 ,鼓 励龙 头企业 开发
础 上实现 倍 增 ,力争 达到 2 3 0 0 0元 , 利 益链 、服 务链作为推进农 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业化 项 目,扩大规模 、服务农 民,真正做到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以江苏省的发展为例
石家庄
பைடு நூலகம்
、
新 ,按 照发 展 重 点 由传 统农 业 向高 效 农 业 转变 ,经 营 方 式 由单 一
农户 向产 业 化 转 变 ,开辟 了全 面 协 调 可 持 续 发展 新 局 面 ,其 发 展 速度 之快 ,外 向度 之 高 , 民 营经 济 之 强 , 企业 规 模 之 大 , 产 业 结 构 之优 ,科 技 水 平 之 高 ,给 人 留下 深 刻 的 印 象 他 们 的 山羊 、 生 态 猪 、 蛋 禽养 殖 及 标 准 温宣 犬棚 种 植 已走 向 规模 化 、集 约 化 , 人 均收 入 年均 增长 6 0 O 元 左右 。 二 、江 苏 省 主娶 经验 和做 法 发展 现 代 农 业 ,必 须 要解 决农 业 生 产 力 不 足 ,农 业 产 品市 场
设 、 添 置 、 必要 的生 产 条 件 的 改 普 。江 苏 省 海 安 县政 府对 山羊 合 作 社 的补 贴一 年 1 5 7  ̄ - 1 8 万不 等 有 的甚 至 到2 O 万。
( 二 )推 进 农 村 土 地 流 转 ,进 一 步 优 化 农 业 产 业 结构 ,主 导 产 业初 具 规模 十 一 届三 中全 会 以来 , 我 国 一直 推 行 的 是 家 庭联 产 承 包 责任 制 的 土 地 政策 , 这 个 政 策 在 当 时 极大 地 提 高 了农 民 的 积极 性 ,为 农 业 增 产 、农 民增 收 起 到 了积 极 的作 用 ,可 是 随 着 时代 的发 展 , 机 械 化 、 现 代化 程 度 的不 断 加 深 ,这 种 以家 庭 为 单 位 的土 地 政 策 开 始 制 约 着农 业 的发 展 ,阻 碍 了 经济 发 展 的规 模 。 如 何推 进 农 村
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思考
新时期我国农民增收难问题的思考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5%,农民的经济收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而农民增收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农民增收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应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难原因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c)-0121-02在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农民增收。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农民增收难的原因伴随惠农支农政策相继出台,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
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第一次,令人欣喜。
但同时也应当冷静地看到,长期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没有根本消除,新的矛盾问题不断显现,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来自政府的“输血性”政策,农民增收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1.1 宏观经济政策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为了扩大内需,启动国内市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张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仍然向城市倾斜,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仍不利于农民增收。
这两年,国家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调整居民收入时,对城镇居民采取的增收措施较多而对农民采取的较少;国家对公务员和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增发工资、提高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等措施,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在增加,而农民的收入还基本处在自然增长状态。
在增加的国债使用安排上,涉农的比重较小。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很大,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者补贴等值仍未负值,仍有大量的农业收入继续向非农业部门转移。
1.2 土地流转难,农业技术推广差当前农民还普遍存在着过分依赖土地的思想,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这种传统的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从而难于提高效益。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之我见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之我见摘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缓解农村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因此,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民;持续;增收中图分类号s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048-0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缓解农村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因此,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营造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环境。
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及时兑付到户。
及时充实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解决农民增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继续完善合作经济组织扶持政策,加快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加快制定已出台政策的实施细则,做好各项政策之间的衔接,充分发挥惠农政策的最大效应。
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落实好种粮直补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资综合补贴政策、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生猪养殖政策、渔用柴油补贴政策、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等,通过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不仅使农民在国民收入分配调整中直接增加转移性收入,也激发了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积极性;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首先要加大农业基础建设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高科技农业,扶持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园区,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在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和推广的能力,强化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并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综合技术密集型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低成本节约型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思考
2资源。农业的 、 根本特点——农 的经济再生产和自 然
国农 民人均纯收入 年均增长 1 %; 8 —1 8 5 6 1 5 9 年为缓慢增长 再生产过程桕互交织在一起 ,农 业生产 过程一方 面是人类的 9 8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是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投入不足, 农业科技 R D及推广滞后, & 农村教育薄弱, 农村资
和归宿点 。
一
金匮乏及农民贷款难等状况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第四个制约因素是土地使用、 补偿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
我国农 民收入的现状
改革开放 2 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 第五个制约因素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真正代表自己利 0 导致农民收入被侵蚀。 展, 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据统计, 我国农民收入情况表 益的组织机构而处于分散状态,
农 民收入问题 。 农民收入 问题直接 关系到我国工业化 、 城市化 的户籍制度 , 把城乡居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 口, 限制人
的进程 ; 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 ; 关系到社 口流 动 , 导致农村剩余劳 动力就 业困难 , 这是农民收入增长 缓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IN实现。因此, l i O 促进农民增收, 探求 慢的一个主要原因; 。 第三 财政、 税收及金融制度的缺陷, 农业
支配收入为 87 2元 , 42 差距扩:N : 2 ; O 年两者之比 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和区域性、 k 1 3 32 5 O 结构性相对过剩 , 主要农产
为 l 32差距仍然悬殊。从区域上看, :2 ,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 品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下降,况且我国农产品
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 作者简介 】 李锡英 , 河北科技 大学教授 , 究方向 : 研 农村 经济 ;郭金 峰 , 河北科技 大学讲师 ,研 究方向 :
科 学管理 ;刘啸 山,河北科技 大学研究生学院 ,研 究方向:法律 。
随着 我 国农业 的开放 度不 断 提高 ,农业 农村 发
展 。要 创新 招 商 引资机 制 ,如用 土 地人 股方 式 吸引
镇 的管理水 平 ,努 力 为乡域 经 济 的发展 创造 良好 的
产业和规模企业。同时要把园区建设与小城镇建设
结合 起来 ,积极协 调 ,推 行 土地 置换政 策 ,保证 工
业 园区发 展用 地 。
投 资 环境 。
2把城 镇建 设 与产 业发 展 结合 起 来 。从 乡域 的 .
2以招 商 引 资为 突破 口,破 解 乡 域特 色经 济 发 . 展 的资金难 题 。在 乡 级财 政实 力 薄弱 、资本 积 累 困 难 、政府 投 资较 小 的情 况 下 ,要把 突破 口放在 招 商
二 、优 化 乡域经 济发 展环 境 ,提 升小 城镇 综合 服 务功 能
乡二元经济结构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 化 ,形 成城 乡经济社 会 发展 一体 化新 格局 的有 效途
径。
一
、
夯 实乡域 经 济发展 基础 。提 升 特色产 业发
展 水 平
1 快 乡域 工业 园 区建 设 。园 区是 乡域 经济 发 . 加
客观 实际 和基本 特 点 出发 ,把城 镇一 体 化 、产 业 园
区化 、投 入 经常 化有 机结 合起 来 。城镇 建设 靠 产业
引资、启动 民间资本上来 ,只有把招商引资和项 目 建 设 重 心 下 移 到 乡 、村 ,才 能 推 动 乡域 工 业 的发
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收稿日期:2004-11-19作者简介:展杰(1966—),男,甘肃靖远人,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讲师。
农民收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展杰(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兰州730070)摘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出路是发展农村教育,加大投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立政策性保险公司,发放贴息信贷,引导农民进行投资,实施产品创新和农业组织创新。
关键词:农民收入;产品创新;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中图分类号:F 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20(2004)05-053-03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潜力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而农村小康建设问题多,难度大。
农村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难点在于农业人口比例大,农民增收困难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农业产业化起点低、层次低、效益低,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的能力弱,农业结构不合理。
(一)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仍只处于初级阶段。
农业产业化的实际进展与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1.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的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具体表现是农产品质量不高,大路产品多,名优特新产品少;普通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
2.农业结构调整尚难以有效改变结构趋同问题。
近年来,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非粮食主产区,许多地方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都强调减少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而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导致新的区域分工不足。
那些分散在村庄居住的农户,信息不畅,盲目跟风,形成新的结构趋同,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大起大落,实现结构升起困难重重。
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
3.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增值程度低。
市场存在薄弱环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和建议:一、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业,要推动农业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可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民从传统的自给自足型经营向市场化的经营模式转变。
这可以通过建设农业园区、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
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二、发展农村电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农村电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建设农村电商平台,推广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帮助农民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提高农民收入。
还可以通过农村电商平台提供其他农村服务,如农村旅游、农村配送等,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通过政府投资、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四、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
可以在农村建立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还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岗培训,帮助农民从传统农业转向农村非农产业,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
五、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完善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可以通过设立农村合作银行、推动农村信用社等方式提供更便捷和适应农民需求的金融服务。
还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金融工具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 )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由于社会 原 因在于 :学校教育质量不到位。 三
的学 生 都 不 愿 意 进入 职 业 学 校 , 使职 业 少。 迫 尽管衣 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 , 科学 学 校 降低 入 学 门 槛 ,降 低录 取 分 数 ,无形 技 术 在 农 村 的 普及 率 较 低 , 仍真 正 农 民 比 中导 致 生 源 素 质 逐年 下降 。 也 是导 致 管 较系统地学习专业 技术 、 这 掌握科级致富能 理 成 本 增 加 的 重 要 因 素之 一 。所 以 ,多数 力的机会却很少。 一是真l 的农民没有机 F 中 专 、 职 院 校学 生 学 习 积 极性 普遍 不如 会到 学 校 学 习 。 是 掌 握 科学 技术 的学 生 高 二
一
、
职业 院校学生 的上述优势基本消 改革开放 以来 ,农村 发生 了巨大变 的深入 ,
社 化,农 民收入有 了显著增加。但是 ,由于 失 ,同时 由于大学扩招 , 会上用人单位 以致人 多方 面的原 因,农村 与城市相 比,农民与 对就业人员的学 历要求越来越高 ,
这种轻视 不仅体 其他行业相 比, 民收入与机关干部职工 们越来越轻视职业教育 , 农
一
各级 中等 专业学校大面积 局 ,坚持立足 中国国情 ,坚持立足山东省 二是近期以来 ,
这就迫使各职业学校为 了在招生 中 情 ,坚持立 足青 岛市情 ,加快 对农民的职 升格 。 拓宽招生渠道 , 招生手段 业技术教育 ,帮助 农民增加 收入 ,加快 农 取得竞争优势 ,
但本质上 不外乎通过给招生代 村发展步 伐,促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 ,具有 不断翻新 , 理高额回扣和给学 生优惠两 个方 面 , 致使 强烈的现实意义和 长久 的历 史意义 。 第二 , 就管理 成本 而言 。 由 二、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目前存在的主 招生成本增加 。
关于建设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思考
支持科技人员进入农户 , 进行农技推 广和技术 三是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 。 少致富带头人 。 村实 的转化。鼓励 、 缺 农
做到技术人员到户 、 科技成果到 田 , 使农业 科技成果在 行家庭联产承包后 ,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在引导农 民致富上作 服务 ,
第三 ,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 力实施“ 大 农 用有 限 , 加上人才奇 缺 。 尤其是缺少致富 带头人 , 当一 部分 农村开花结果 。 相
维普资讯
关于建设 进农村和谐 , 要促 加强农村小康建设, 就必须使广大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使他们尽快富起来 当前 , , 在 就是要准确找 出农 民增收难的真正原因, 加大力度, 多管齐下, 逐步构建起农 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 民增收 长效机制 思考 农
胡锦涛总 书记前不久在 中央党校发表 重要讲话时再 次
四是信用社力不从心 , 农户贷款难 。 农业 、 、 工商 中国、 建
强调 , 要深入贯彻科 学发 展观 , 继续解放思想 , 推动科学发展 , 设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纷纷向中心城市收缩 ,农村信
、
影响农 民增收的 因素分析
农 农 民增收 难一直是人们 关注 的话题 , 那么 , 影响农 民增 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 国民收入分配 中仍处于不利地 位 ,
城 收的深层次因素到 底是什么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仍然不平等 , 乡
面:
一
差距仍在扩大 。
和农村小康建设的重头戏 ,就是使广大农 民尽快富起来 。为 用社的贷款 。 此 ,如何使农 民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构建农 民增收的长效机 制就成为全党的当务之急。
一
五是二元结构体制制约 , 民难享 “ 农 国民待遇” 。改革 开 放二十多年来 , 虽然我国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 改善城 乡关系 上做了大量工作 , 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 , 农业和
《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
《赵伟刚关于农牧民增收的几点思考》旗委政法委赵伟刚我旗地处赤峰市东北部,于大兴安岭南端支脉,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全旗总人口约30万,其中苏木乡镇人口数约24万。
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多种经济兼营的蒙古民族聚居的农牧业地区。
xx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58.1亿元,财政收入2.61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
近日,随同政法委的几位同事赴绍根镇的绍根、德布勒、莫里黑吐及先锋乡榆林堡、杏树村、宏发等6个嘎查村进行考察学习。
在乡镇分管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同嘎查村两委班子见面并走进百姓家庭,对农牧民生产状况和收入情况进行调研。
一、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形式1、强化劳务输出,增加非农非牧经济收入。
目前,劳务输出是我旗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增收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就我旗先锋乡宏发村而言,全村总人口760多人,今年出外务工的人员350余人,占到总人口数量的近五成。
近三年来,全村每年劳务输出在1200人次左右,人均务工年收入达到了15000元。
同时,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做到“出去一人、致富一家,回来一人、致富一方”,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2、依托项目支撑,提高农业生产力。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惠牧政策,使农牧民真正得到实惠,目前我旗农牧民享受的政策性补贴有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公益林补贴、禁牧舍饲饲料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十几项。
绍根镇绍根嘎查在旗农电局、农业局的帮助下,由嘎查出资建设17公里高压电路,安装12组喷灌设备,共改造中低产田7000多亩,增强了农业生产后劲,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
3、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具有自发性和市场性,尤其是以市场性调节为主。
我旗是全国三大绿豆生产区之,农牧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仍依赖于土地生产。
xx年间的正常年份,全旗绿豆种植面积年均达到75万亩以上,绿豆年产值平均在5000万斤以上,绿豆是阿旗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种植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几点思考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只有从实际出发查找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的安定稳定。
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下面我就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不对之处,敬请指正。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
1、农业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在中央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支农力度,农村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明显增加,但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进步等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投资增幅很小,推动生产发展的资本要素动力不足。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加快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解决农业投资主体缺位,农民自身发展缺钱的问题,既是有效发挥政府主导新农村建设作用的关键,也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
2、农户生产经营粗放
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户种植结构单一,基本处于传统农业经营。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规模经营还只是极少数;二是生产手段落后,
由于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原因,仍然是以人畜力为主,机械化水平不高;三是科技含量低,农户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防治等技术;四是管理粗放,尤其是缺少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以及经济核算,在很多地方仍旧是“种地在人,收成在天”。
3、农民组织程度低
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障碍。
近一两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很快,目前已接近30个,会员总数约5000多人,带动农户10000多户。
但普遍存在规模不大、管理制度不健全、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资金、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如何鼓励、引导和支持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既需要国家从法律上保障,更需要我们从政策上给予扶持,从制度上解决根本问题。
4、农民的隐性负担过重
据分析,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于农业生产资料、婚丧喜庆费用、医疗费等。
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居高不下,远远超过了“三减免、三补贴”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农业生产费用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部分。
民间婚丧喜庆费用增长,修祠堂盖宫庙,搞迷信活动等费用支出让农民日渐感到吃力。
再次就是医疗费用的支出,虽然农村都实行的医保,但是农民一旦生大病,大头的医疗费用还是要自己支付,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生病
后,还使该家庭劳力缺乏,常常很快返贫。
5、农村生产要素大量外流
长期的二元结构,拉大了城乡差距,由于农业比较效益比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生产条件艰苦,同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基本生产要素仍然不断地流入城市,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
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大量跳出农门,离开农村,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呈逆向发展趋势,农村“老人农业”问题突出,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这既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阳光培训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缩小城乡差距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当前国家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阶段,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通过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固然是一条主要途径。
但在新旧体制转轨之际,城市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很大程度必须在农业内部挖潜力、寻亮点,通过对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政策措施、工作机制上指导和推进农民增收。
1、发挥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从一定意义上看,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有特色才能造就优势,有优势才能拓展市场,
有市场才能彰显效益。
因此,调整农业结构也必须发挥特色优势。
就我们柘荣而言,“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县情,山地资源丰富,生态得天独厚是优势,中药材和茶叶是支柱,食用菌、畜禽、淡水养殖、竹木、反季节蔬菜等是潜力,必须围绕这些特色优势进行深层次的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坚决消除调整结构就是“多经少粮”的观念,扩大粮食复种指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稳定粮食生产,在做活粮食转化增值上做文章,着重培植粮食加工企业,伸长产业链条,促进种养业间、粮食加工与非农产业间的结构调整。
二是加快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步伐。
中药材和茶叶是柘荣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要推进中药材和茶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进程,在重点发展中药材和茶叶生产的同时,加大发展油茶、竹木、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办好山上“绿色银行”。
2、转变观念,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近年来,我县注重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培植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培植“公司+基地+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带头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全县被省级认定的龙头企业仅一家,被市级认定的龙头企业也只有区区的六家,产业化经营的起点不高,网络农户的能力有限,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上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基地上规模。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推进农村土地、山场、水面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经营权流转,形成规模化、集体化生产格局,推进优势产品,
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使生产基地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
二是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上等级。
要进一步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举措,改善龙头企业的发展环境。
要围绕主导产业、农业龙头,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使之成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联系的桥梁。
采取有效形式,吸引工商、民间等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领域,促进龙头企业壮大规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来并得到实惠。
3、多业并举,拓宽增收梁道。
针对目前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状况,从“强二、活三”抓起,激发农村经济活力,靠多业并举增收。
“强二”,即增强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势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内抓改制规范,抓科学管理,对外抓市场开拓,尽快把企业改制中的体制优势转换为效益优势。
同时,要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调整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果蔬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私营企业,走一、二产业紧密衔接连带发展的路子。
“活三”即搞活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重点把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把农民的闲余时间转移到家庭工副业方面。
通过推进两个转移,在农村培植出更多的农民老板和打工者,以此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4、加强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技推广部门必须跟踪提供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农民干。
同时,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杂志、互联网等传媒手段,为农民解凝释惑,最快捷地推广普及农业实用科技,满足农民对科技的渴求。
对农民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市场意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教育,培养农民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农民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
要把说理教育和典型引路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
5、转变职能,改进和强化政府对现代农业的有效指导。
一是转变指导方式,尽可能地变传统的会议指导、文件指导、行政命令政策引导为示范引导、服务引导和市场分析预测引导,积极探索农民乐于接受、简捷实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指导方式。
二是转变指导目标。
在搞好对常规农业和传统农业指导的同时,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抓“关键的少数”,把工作指导重点集中转移到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具有支撑主导作用的工作上来,着重搞好高效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科技普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好自已不会干和办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