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为一种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的市场经济也要具备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即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调节者, 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不是一般的市场经济体制, 更不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处在工业化与市场化双重转型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的具体模式.
首先,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是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把传统落后的经济结构改造成现代化的国民经济体系, 而不是实现宏观经济的短期的平衡和稳定。
决定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最重要约束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主义的宪法制度,二是不发达的生产力和社会结构。符合双重约束的市场经济模式应当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的有机统一。这样的市场经济模式就是政府主导下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二元化的经济体制模式。
三、政府主导下的二元经济模式
这种市场经济模式同英、美等发达国家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相比,二者最重要的差别是: 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 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价格机制进行的,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市场规则, 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持总供求的平衡, 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这种市场经济是一种宏观间接协调下的市场经济。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则不同,在这里, 政府是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它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持经济的稳定, 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后进的现代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外, 还有自身的一些重要特点,主要是:
1、这种市场经济是中国经过十几年改革后形成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刚刚脱胎出来的一种比较初级的市场经济模式, 它已经具有了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特点, 市场机制已经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但它还很不完善, 很不规范,还保留了传统计划经济的许多成份, 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之中。
2、这种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和工业化目标双重约束下形成的, 反映了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和落后国家现代化的特殊的历史要求。它不是中国经济体制的永久模式,具有鲜明的过渡性, 但它又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它将存在于整个现代化和整个经济改革的历史过程之中。
3、这种市场经济的演化方向是不断强化市场调节,不断促进市场竞争, 不断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但是, 从总体上看, 政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的力量, 也是市场经济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同时,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 市场体系不健全, 政府在许多方面需要作为市场的替代物而发挥作用。
4、在这种模式中,政府是主导, 市场是基础, 政府要保护市场,促进市场, 引导市场, 尽可能为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条件, 而不应成为市场的障碍。但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不仅仅是一种消极的被动性的因素,政府的作用也不仅仅是界定和保护产权, 而是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
5、在这种模式中,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 ( 1)政府调节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维持总供求的平衡,更主要的是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引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2) 政府调节的内容不仅仅是总供求的关系,更重要的在于资本和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城乡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等。( 3) 政府调节的手段不仅包括间接的需求管理, 而且包括直接的供给管理。从更广泛的角度看, 政府还要用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种力量, 从各个方面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政府和市场在这里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这种计划与市场统分结合的二元经济体制, 就是双重约束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与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相比, 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历史要求, 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总量平衡与结构演化、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这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选择。
英国美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新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这种模式积累的决策权主要在私人公司,它们可以自由地、最大限度地追求短期利润目标,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本;劳动者享有有限的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所得和社会权利;信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在批判资本主义过时的经济模式和“第三帝国”的强制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号称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它不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
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模式的核心是追赶欧美,成为重工业化的先进工业国;关键是利用后发优势,加强政府干预,统制金融,引进技术,出口导向,易立国;创新与竞争意识、合作与团队精神、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相互结合;企业集团占有重要地位。在积累决策方面依靠私人公司,但决策最终采用与否,还必须要同公共机构进行紧密磋商,政府部门和银行在决策过程中起着间接的影响作用;倾向于削弱劳工的政治和社会权力,主张通过公司的福利措施将劳工和私人公司的关系融洽起来;倾向保守主义与国家主义;日本银行与公司交叉持股,股民、工会力量相对较弱。
日本模式曾经是“追赶型现代化”,美、英自由市场模式强调自由、平等、竞争和创新,与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相结合,始终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内涵;决策权主要在私人公司,劳动者享有法律规定的劳动所得和社会权利。德国、瑞典社会市场模式强调社会和“大众的福利”,促进劳资合作,实行广泛的社会保障;既反对强权计划经济,又不主张无限制的自由,甚至私有财产也要尽“社会义务”;把“增加普遍福利”与“发展竞争经济”和扩大“人的基本自由”有机结合起来;重视货币政策,“把货币稳定纳入基本人权范围”。日、韩政府主导市场模式始终强调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尊重集体主义与合作,雇员对公司的忠诚与终身雇佣相结合。
我国市场经济模式脱胎于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现在依然保留了高投入的特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从自由市场竞争模式中吸取了竞争和法制的内核,从社会市场模式中吸取公民权利和社会保障的内容,从政府主导型模式中借鉴产业政策和主动调控的经验。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鼓励多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坚持按劳分配,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坚持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率先致富;坚持政府宏观调控,鼓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机制有中国特色的市场体系
我国市场经济模式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也必然与我国国情相联系。因此, 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相比, 我国市场经济模式就不能不具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 市场主体一元为主多元共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主体, 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私人企业。资本主义私人企业拥有一切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决策方向、决策程序、决策结果, 怎样生产经营、生产经营什么以及多少, 这完全是由私人企业作主的事, 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也无需干涉。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与此显然不同, 而首要特点就是其主体构成比资本主义的复杂: 不象资本主义的那样是单一的纯粹的私人企业, 而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多种非公有制企业。这些企业平等进入市场, 并且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其次, 更重要的还在于, 我国市场经济模式的根本性主体即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与资本主义私人企业主体的社会属性根本不同, 因而这两种主体在生产经营以及决策的各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以决策方向而论, 资本主义私人企业唯利是图, 生产经营完全从企业私利出发, 社会效益则全然不顾; 我
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其决策当然要考虑企业的盈利, 同时又要顾及整个社会效益, 一切生产经营都要把企业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同国家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决策程序方面, 资本主义企业由企业主独自决策, 雇佣工人只是在资本家统理下从事劳动, 与决策无缘; 我国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者, 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主人, 作为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共同所有者, 不仅直接在生产一线参加劳动, 而且要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决策和管理。
第二, 市场信号充分利用但不唯它是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企业以市场价格信号为唯一参照而决策, 并参照物价、利率、汇率、工资、地租等决定企业投资方向。二次大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试图通过某些经济发展计划达到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 然而国家计划对企业不具有约束力, 因而根本说来,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依旧未走出无政府状态。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比较灵敏的价格信号, 以促进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及时协调; 另一方面, 也须对市场价格信号的弱点和消极面有深刻清醒的把握, 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长处, 由此既加强又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让市场信号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又要依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经济手段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显而易见,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 国家计划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家仍然要综合运用税收、信贷、工资等多种经济杠杆协调经济的发展, 从而把经济发展纳入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计划的目标。
第三, 市场动力机制两个层次。市场的动力就是利益。人类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可以分为这样两个重要的类别: (1)一致的利益关系, 如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中的利益关系; (2)对立或矛盾的利益关系, 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利益关系根本上都是矛盾或对立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 人们的利益关系具有深刻的矛盾和对立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中的动力, 实足地表现为你死我活的激烈无情的竞争, 表现为不遗余力地争夺社会财富的无休止的运动; 而竞争的任何一方无不矢志打垮和吃掉对手、发展壮大自己, 直至成为一方霸主或行业统领。这一切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然, 又鲜明地体现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