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中比地应用
分数、百分数、比应用题
分数、百分数、比应用题在数学的世界里,分数、百分数和比的应用题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学问题。
它们不仅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也广泛使用。
首先,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表示整体的一部分。
分数应用题通常涉及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如何计算和比较不同部分的数量以及如何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如果你有一块蛋糕,你想要均匀地分成四份,每份就是这块蛋糕的四分之一。
这就是分数的概念。
其次,百分数是另一种数学表示方式,它用来表示数量的相对比例。
百分数应用题通常涉及到比例、百分比增长或减少的问题。
比如,如果一个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25%,那就意味着它的销售额增加了原来的125%。
通过使用百分数,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比较数量的变化。
最后,比是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数量的相对大小。
比的应用题主要涉及到比率、比例的问题,例如速度比、数量比等。
比如,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公里,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公里,那么它们的速度比就是3:4。
在解决分数、百分数和比的应用题时,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含义,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公式来解决问题。
我们还需要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分数、百分数和比的应用题是数学中的重要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题。
这些题型既有趣又有挑战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量关系和比例。
下面,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解决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一、分数应用题分数应用题通常涉及到分数的加减乘除。
例如,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部分是整体的多少分之一?”或者“如果一部分增加了多少分之一,它会是整体的多少分之一?”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
例题1:有一块蛋糕,小红吃了其中的1/4,她弟弟吃了剩下的1/3。
分数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一)
分数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一)分数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1. 理解分数比例应用题的背景和概念•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分数比例应用题。
这类题目一般涉及到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和关系,并且以分数的形式呈现。
例如:A、B、C三个人分别占据某笔款项的1/4、1/3、5/12,问谁占得款项最多?•其次,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概念,如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等等。
2. 求解分数比例应用题的基本步骤•a.确定问题:看清题目要求,明确求解的是什么。
•b.确定策略: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思考解题思路。
•c.计算求解:按照选择的策略,进行分数运算和比较。
•d.检验结果:回到题目,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3. 常见的求解策略和技巧•a.将分数转化为公共分母:当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可以将它们转化为相同的分母,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
例如:比较2/3和3/4的大小,将它们转化为8/12和9/12,可以发现3/4较大。
•b.通过分数的乘法运算得出结果:一些题目要求计算两个分数的乘积,可以通过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方法求解。
例如:计算1/2和2/3的乘积,可以得到1/3。
•c.通过分数的加法运算得出结果:一些题目要求计算两个分数的和,可以通过将分数转化为相同的分母,然后分子相加的方法求解。
例如:计算1/5和3/10的和,可以转化为2/10和3/10,相加后得到5/10。
4. 解题策略的具体应用•a.将分数比较转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比较:例如,题目给出A、B、C三个人分别占据某笔款项的1/4、1/3、5/12,我们可以将它们转化为12份的比例,得到3份、4份、5份,从而可以发现C占得款项最多。
•b.使用分数的乘法运算得出结果:例如,题目要求计算某个商品原价100元,已打8折后的价格,我们可以计算得到* 100 = 80元。
•c.使用分数的加法运算得出结果:例如,题目要求计算小明和小红在某次考试中的总成绩,已知小明得了3/4的成绩,小红得了4/5的成绩,我们可以将它们转化为相同的分母,得到15/20和16/20,相加后得到31/20。
分数除法与比的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比得应用练习一1.芳芳将长得丝带剪成同样长得8段,每段丝带有多长?2.把橙汁分装在容量就是得小瓶里,可以装几瓶?3.我们平时瞧到得电影画面实际上就是由许多连续拍摄得照片以每张秒得速度连续播放得。
请您算一算:半秒可以播放多少张照片?1分钟呢?4.老爷爷跑步锻炼身体,每天跑6圈,跑半圈大约用了2分钟,照这个速度,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5.某居民楼一共有15层,高42m。
小萍家住6楼,小萍家得地板到地面有多高?6.某篇论文,李叔叔3小时录入了论文得,照这样得速度,李叔叔工作8小时,可以录入这篇论文得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完成?7.一共有240kg得水果糖,每袋装。
工人们才装完全部水果糖得。
她们已经装完了多少袋?8.一盏60瓦得灯1小时耗电千瓦时,某个传达室除了一盏60瓦得灯外,没有别得电器、这个传达室上个月得用电量就是6千瓦时,这盏灯上个月共使用多少小时?9.某种手机得自动化生产线在手机机板上插入每个零件得时间仅为秒。
3分钟可以插入多少个零件?10.一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
问这盒药可以吃几天?11.学校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得。
科普读物相当于故事书得。
(1)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 2 )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12.小莉在周末瞧了一本课外读物,瞧到35页正好就是这本课外读物得。
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13.一杯约250ml得鲜牛奶大约含有得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得。
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钙质?14.人造地球卫星得速度就是8千米/秒,相当于宇宙飞船速度得。
宇宙飞船得速度就是多少?15.在通常情况下,体积相等得冰得质量比水得质量少。
现有一块9千克得冰,如果有一桶水得体积与这块冰得体积相等,这桶水有多重?16.爸爸每月工资就是1500元,妈妈每月工资就是1000元。
家里每月开支大约占爸爸妈妈工资得。
家里每月开支大约就是多少元?17.某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生产电视机48万台,就是下半年产量得、这个电视机厂去年全年得产量就是多少万台?18.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km,东西相距就是南北得、南北相距多少千米?19.学校举行科技作品大奖赛,共收到科技作品120件、(1)把下表中得空格填写完整。
分数应用题比的应用抓住不变量结合复习
分数应用题 抓住不变量 比的应用例1、一根竹竿露出水面2米,泥中部分占全长的52,水中部分比泥中部分多1米。
这根竹竿全长多少米?2、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行了全程的53还多22米,还剩全程的81,客车已行了多少千米?3、一桶油,第一次用去51,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千克,还剩16千克,这桶油有多少千克?例2、某校六(1)班有学生46人,六(2)班比全年级人数的31多2人,这两个班人数的和共占全年级人数的75,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巩固训练】1、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已知苹果100千克,梨比水果总数的41多8千克,苹果和梨一共占这批水果的125。
这批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3、一根钢管,第一次截取全长的41,第二次截取2米,剩下的比全长的一半多1米,这根钢管长多少米?例3、六(1)班人数比六(2)班多16人,已知六(1)班人数的41与六(2)班人数的31相等,六(1)班和六(2)班各有学生多少人?【巩固训练】1、金洋希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人数的91与五年级人数的81相等,已知六年级比五年级多17人,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例4、化肥厂运一批化肥,第一天运了总数的81多16吨,第二天运了总数的61少2吨,还剩88吨没有运,这批化肥共有多少吨?1、胜利小学有学生若干人,男生比全校学生总数的31多200人,女生比全校学生总数的43少285人。
全校共有学生多少人?2、某服装厂,去年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85,下半年生产了7600套服装,结果全年超额完成了101,原计划生产服装多少套?1、一堆砖,用去了它的103后,又增加了340块,这时砖的总块数比原来没有用时的块数多81,原来有多少块砖?2、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乙车行的路程占甲车行的32,相遇后甲车又行了96千米,共行了全程的54,求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乙堆煤比甲堆煤多24吨,甲堆煤运走43后,剩下的等于乙堆煤的51,甲堆煤多少吨?4、兄弟两人共有存款2000元,哥哥取出自己存款的61后,还比弟弟多200元,兄弟俩原来各有存款多少元?5、一辆公共汽车在发车时,车上共有72。
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一、解题技巧:一抓,二找,三确定,四对应。
1.一抓:抓住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不带单位的分数)2.二找:找准单位1的量:单位1一般都是在“的”前面,或是在“比、是、占、相当于”的后面。
看分率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
3.三确定:确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计算。
4.四对应:找出相对于的数量与分率。
乘法: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数量除法: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二、解题方法:借助线段图帮助我们来分析数量关系,画图时先画单位1的量。
第一类:乘法一条公路:男生:女生:第二类:除法一条公路:男生:女生:三、分数应用题主要讨论的是以下三者之间的关系。
1.分率: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标准量:我们把单位1的量称为标准量。
3.比较量:我们把同标准量比较的量称之为比较量,也叫分率对应的数量。
四、分数应用题的分类。
第一类:已知两个数量,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应该用除法计算。
A求分率即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五下)基本关系式:比较量÷标准量=分率(几分之几)学校的果园里有梨树15棵,桃树20棵。
梨树是桃树的几分之几?B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
(六上)基本关系式: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学校的果园里有梨树15棵,桃树20棵。
桃树比梨树多几分之几?C秋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
(六上)基本关系式:相差量÷标准量=分率学校的果园里有梨树15棵,桃树20棵。
梨树比桃树少几分之几?第二类: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
A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五下)把已知数量看多单位1,就是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它反映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基本关系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数量1.一条公路全长1200米,已经修了全长的13,修了多少米?2.一支钢笔单价是30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16。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5篇)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优秀5篇)《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求一个树比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
2. 学生能够理解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提高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 经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发现和探讨问题,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灵活解答。
教学过程:一.巧设铺垫,激趣导入1. 创设情景: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兵,谁呢?(请出小记者)现在我们来做个现场采访:在前面所的知识中,你感觉哪部分知识比较难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与小记者产生共鸣,从而引出“应用题”)2. 设疑:小记者请求大家来帮助他如何理解、掌握应用题?3. 小记者设问探讨:解答前面所学的分数应用题关键在哪?(学生自由探讨,发表意见,引出找关键句、找单位“1”及数量关系,也可画线段图理解关系)[设计意图: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应用题是感到既头疼又枯燥的知识,课一开始,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为新知的引出拉开了一个良好的序幕,使枯燥的数学内容生活花、趣味化。
通过巧妙设疑,既复习了以往所学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所在,又为今天所要学的新知作了铺垫,可谓是“一石数鸟”。
该环节切实做到了在情景中习旧,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4. 小记者示题:说出下面各题的单位“1”及数量关系。
(1)一些奖状,发了3/5(2)已经看了全书的1/8(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7(学生自由口述,选择喜欢的题目解答)引出“刚刚的3句话,在应用题中是作为什么部分?(关键句)5. 示问:除了刚刚的几句关键句,你能找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用过类似的话?又如何找出单位“1”及数量关系(学生自由探讨,根据学生回答选择适当的关键句写在黑板上,为后面服务)[设计意图: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每让学生亲身经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突破了教学重点,其找一找、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类型题大全及例题解析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类型题大全及例题解析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类型题大全及例题解析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分数应用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这类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的数学基础,还对学生的逻辑思考和文字理解能力提出了要求。
本文将通过一些典型的分数应用题,解析其类型和解题方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难点。
一、分数应用题的类型1、分数加减法应用题例如:小明吃了3个蛋糕,小强吃了2个蛋糕,请问小明比小强多吃了多少个蛋糕?2、分数乘法应用题例如:一个苹果的价格是0.5元,请问3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3、分数除法应用题例如:有20个蛋糕,每个蛋糕的价格是0.5元,请问这些蛋糕的总价格是多少?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1、分数加减法应用题解题方法:将不同的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母,然后进行加减。
如果分母不同,也可以通过乘以或除以一些数,使得分母相同。
例题解析:小明吃了3个蛋糕,小强吃了2个蛋糕,请问小明比小强多吃了多少个蛋糕?解:小明比小强多吃了1/2个蛋糕。
2、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方法:将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保持不变。
例题解析:一个苹果的价格是0.5元,请问3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解:3个苹果的价格是1.5元。
3、分数除法应用题解题方法:将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例如2/3除以4/5就等于2/3乘以5/4。
例题解析:有20个蛋糕,每个蛋糕的价格是0.5元,请问这些蛋糕的总价格是多少?解:这些蛋糕的总价格是10元。
三、举一反三通过以上的例题解析,我们可以发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关键在于理解题意并正确转化分数与整数之间的运算。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
1、一个橘子2元,请问3个橘子的价格是多少?解:3个橘子的价格是6元。
2、一种衣服原价为40元,现降价为30元,请问这种衣服的折扣是多少?解:这种衣服的折扣为2/5。
3、一个西瓜重8千克,请问4个西瓜的重量是多少?解:4个西瓜的重量是32千克。
分数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
分数比例应用题解题技巧分数比例应用题是数学中常见的应用题之一,是指在题目中给出一定数量的分数,要求根据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求解未知量。
这种应用题在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因此掌握分数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分数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第一步:读懂题意在解答分数比例应用题时,首先要读懂题意,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和问题。
一般来说,分数比例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都会用分数来表示,我们需要把这些分数进行化简或计算,使它们成为一个比较容易处理的数值,以便进行后续的解题。
第二步:确定比例关系分数比例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是确定比例关系,即找到有关数量之间的比值或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中所给出的比例关系或倍数关系来求解未知量。
例如,在下列题目中:某项工程,甲队需要 6 天完成,乙队需要 4 天完成,如果两队合并后,工作效率变为原来的 3 倍,那么甲、乙两队原来的工作效率之比是多少?解题思路:我们可以利用题目中所给出的比例关系“甲队的工作效率:乙队的工作效率=6:4”来求解未知量。
具体地,我们可以设甲、乙两队原来的工作效率分别为 6x 和 4x,根据“工作效率变三倍”的关系,可以得到 3×(6x+4x)=6×6x,解方程可得 x=2,因此甲、乙两队原来的工作效率之比为 8:4。
第三步:按照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在确定了比例关系之后,我们可以按照比例关系进行计算,进而得到所求的未知量。
例如,在下列题目中:小明在分配同一种水果给甲乙丙三人时,甲要得到总数的 3/5,乙要得到总数的 2/5,丙所得的水果数是这三种水果总数的 1/3。
那么甲、乙、丙各得了多少水果?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按照比例关系“甲得总数的 3/5,乙得总数的 2/5,丙得总数的 1/3”来计算甲、乙、丙所得的水果数。
具体地,设甲得到的总数为 3x,乙得到的总数为 2x,丙得到的总数为 x,则甲、乙、丙分别得到的水果数为:甲:(3/5)x=3x/5,乙:(2/5)x=(2x)/5,丙:(1/3)x=x/3因此,甲得到了 3x/5×(3/5)=3x/5 水果,乙得到了 2x/5×(2/5)=2x/5 水果,丙得到了 x/3×(1/3)=x/3 水果,因此甲、乙、丙各得到了 3x/5、2x/5 和 x/3 的水果。
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分析:这道题目,我们可以采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也可以根据男、女生人数的比先求出男、女生人数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52人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5
衣服原价120元,现在降价了1/6
男生人数的7/8相当于女生人数
2、部分与整体的转化
一本书有240页,小兰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余下的 , 剩下的第三天看完。她第三天看书的 ,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分析:这道题目中,已看的分率是已知条件,而问题是求未看的页数。我们可以根据“已看页数+未看页数=总页数”知道未看部分的对应分率是(1- ),再根据“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量”求出未看的页数。
三、学会分率的正确转化。
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或有关比的应用题时,我们还要学会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灵活地将分数转化成比或将比转化成分数,从而降低解题的难度。比如:
找准单位“1”,理清数量关系。
1
学会从直接条件中找出间接条件。
2
学会分率的正确转化。(分数与比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
3
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
一、找准单位“1”,理清数量关系。
在分数应用题中,能否找准单位“1”,是正确解题的基础。比如:甲与乙进行比较,乙作为标准(单位"1"的量), 甲作为比较量(对应量)。 乙与甲进行比较,甲作为标准(单位"1"的量),乙作为比较量(对应量)。对应量、单位“1”的量、对应分率之间有着如下关系:
一本书有240页,小兰已经看了全书的 ,已经看了多少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总页数× =已看页数
总页数×(1- )=未看页数
二、学会从直接条件中找出间接条件。
分数的应用题六种解法
分数的应用题六种解法分数是数学中常见的表示比例和部分的方式,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六种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一、画图法画图法是一种直观的解题方法。
以某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小明有2/3的巧克力,小红有1/4的巧克力,他们想将巧克力平均分配。
我们可以画两个巧克力盒,并按比例将巧克力分配给小明和小红。
这样,他们就可以直观地理解分配的过程。
二、找最小公倍数解决一些关于分数的应用题时,我们需要找到最小公倍数。
例如,小明每天按照1/5的速度走路,小红按照1/3的速度走路,他们同时从同一个地方出发,问多少天后他们会在同一个地方相遇。
我们可以找到1/5和1/3的最小公倍数,即15。
因此,他们将在15天后相遇。
三、转化为整数运算有些分数应用题可以转化为整数运算来解决。
例如,小明用1/2小时完成作业,小红用1/3小时完成同样的作业,问他们两人一起完成这个作业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可以将1/2和1/3转化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即6。
因此,他们一起完成这个作业需要1/6小时。
四、比较大小在比较大小的应用题中,我们需要将两个或多个分数进行比较。
例如,小明用2/5的时间做数学题,用1/4的时间做英语题,问他用了更多的时间做数学题还是英语题。
我们可以将2/5和1/4的分母取相同的最小公倍数,即20。
然后比较分子的大小,即2和5,得出结论小明用了更多的时间做数学题。
五、分数的加减运算在分数的加减运算中,我们需要将分母相同的分数进行运算。
例如,小明走了3/5的路程,小红走了2/5的路程,问他们总共走了多少路程。
我们可以将3/5和2/5的分母取相同的最小公倍数,即5。
然后将分子相加,得到答案5/5,即1。
因此,他们总共走了1个路程。
六、分数的乘除运算在分数的乘除运算中,我们需要将分子进行运算,再将分母进行运算。
例如,小明用2/3小时做完一个作业,小红用3/4小时做同样的作业,问小红完成这个作业需要多长时间。
小学数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优质教案
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概念及意义。
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能够对比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除法的概念及意义。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分析。
灵活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除法的概念。
2.讲解新课(1)分数乘除法的概念及意义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分数乘除法的概念及意义,让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师结合具体例题,讲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步骤。
3.实例分析(1)教师展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题目特点。
4.练习巩固(1)教师布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批改并反馈。
5.对比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异同点。
(2)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监督。
五、教学反思1.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加强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5.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除法的概念。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谁能告诉我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生:分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数学中的比例尺和地比例
数学中的比例尺和地比例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比较和度量的情况。
而数学中的比例尺和地比例就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工具。
比例尺用于测量和表示实际尺寸与缩小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地比例则用于表示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一、比例尺比例尺是指实际尺寸与缩小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常用于制作地图、设计模型等领域。
在具体表示时,比例尺通常以比例的形式表达,即:实际长度/缩小长度,例如1:100、1:500等。
比例尺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使用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将实际尺寸缩小为较小的尺寸,使得我们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观察和研究。
比如,在制作地图时,可以将真实的地理距离按照比例尺进行缩小,使得地图能够容纳更多的信息,并方便人们进行导航和浏览。
二、地比例地比例是指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绘制地图时,为了使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相符,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地比例。
地比例通常以“1单位长度在地图上代表实际长度”这样的形式表示。
例如,1:1000的地比例意味着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比如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000单位长度(比如1000米)。
地比例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图的用途、绘图的精度要求等。
不同的地图可能采用不同的地比例,比如城市地图通常会选择较大的地比例,以便更详细地标注出街道、建筑等信息。
三、比例尺和地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和地比例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将现实世界的尺寸和距离转化为可观察和研究的尺寸和距离。
比例尺在建筑设计、工程绘图等领域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比例尺,可以使得设计和制作过程更加方便和高效。
地比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地图和现实世界进行关联,通过地比例的设置,可以实现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转化和计算。
总结:比例尺和地比例是数学中用于度量和比较尺寸和距离的重要工具。
分数应用题的分类
分数应用题的分类根据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可以把分数应用题分成三大类: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例:六年级<1>有男生30人,女生24人,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方法是:一个数÷另一个数算式: 30÷24 =这里“是”是关键词,也就是“是”字后面的是单位“1”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几倍)。
例:甲数是5,乙数是4,甲数比已数多几分之几》?方法是:(甲数-乙数) ÷乙数这里的关键词是“比”,比字后边的是单位“1”。
算式:(5-4)÷4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几倍)例:甲数是5,已数是4,已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方法是:(甲数-乙数) ÷甲数=这里的关键词是“比”,比字后边的是甲数,所以甲数是单位“1”。
算式: (5-4)÷5 =此类题型特点:分率未知,求分率,用除法计算。
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例、小明看一本6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32,第一天看的多少页?(这里“这本书”是单位“1”,是谁的32谁就是单位“1”.)特点: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解题方法:单位“1”的量×所求数量的对应分率= 所求数量算式: 60×32=40(页)2、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某校六年级有男生120人,女生比男生多51,女生有多少人?特点: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多”是加法方法是: 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1+几分之几)对应量算式:120×(1+51)=3、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例、某校六年级有女生120人,男生比女生少51,男生有多少人?特点: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计算。
“少”是减法方法是: 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1-几分之几)对应量算式:120×(1-51)=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教育随笔:一道可用“比的应用”知识巧解的分数应用题
教育随笔:一道可用“比的应用”知识巧解的分数应用题教育随笔:一道可用“比的应用”知识巧解的分数应用题学生在学“列方程解分数应用题”时,碰到习题如下: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之和是25,如果将分子加上8,父母加上7,新的分数约分后是1/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学生一时找不到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
我教学生巧设未知数解题,即间接设未知数,从而求出问题。
方法一如下:设分子加上8,分母加上7后分别为X、3X,则:(X-8)+(3X-7)=25 解得X=10 3X=30 故原来的分数是2/23 方法二如下:设原来分数的分子是X,分母为25—X,则(X+8)×3=(25-X+7)×1解得X=2 25-X=23 故原来的分数是2/23。
其中方法二的方程列法学生难懂。
我举实例如1/4=3/12,通过引导学生得出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相等,从而列出方程,为学生下阶段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作铺垫。
1/4=3/12是比例的雏形,它转化成1×12=4×3,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出的。
方程的得出无形中渗透了比例知识。
其实这道题无论用哪种方程来解,学生都难懂。
可巡视发现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有几个同学却用算术方法解决出来了。
细看,他们是用“比的应用知识”巧妙解决了这道题,其作法如下:25+8+7=40 40×1/1+3=1040×3/1+3=30则10-8=2 30-7=23 故原来的分数是2/23。
从中窥出,学生将“新的分数约分后是1/3”,想到“现在的分子是1份,分母是3份,总数是40,”运用“比的应用”知识,即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了原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可见学生解题思路明确,将比与分数、除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灵活运用知识,学以致用的典范,也是算法多样化的又一精彩表现。
学生能运用转化思想巧妙解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所应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他们的数学素养无形中会提升。
分数除法及比的应用题
1.某汽车制造厂上半年生产小汽问该汽车厂这一年生产小汽车多少辆?2.大象最快每小时能跑35千米,比3.一辆汽车从临沂到济南,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3.5小时可以到达返回时走原路,如果计划提前半小时回到临沂,平均每小时至少行多少千米?80×3.5÷(3.5-0.5)4.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了425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765千米需要几小时?(用比例解)5.七一节前夕,学校买了一批鲜花,其中红花375朵,比黄花多25%,黄花有多少多?375÷(1+0.25)6、王叔叔用640元买了一张电脑桌和一把椅子。
已知椅子的价格是电脑少元?7.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的和未修的比是1:3,又修了300米后,已米?8.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的总个数的比是1:3。
如果再加工15个,就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一半。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10.书法组原来有学生45人,其中女又参加书法组的女生有多少人?11.修一条水渠,甲队单独做3天可照这样做,甲乙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12、某路桥工程公司修一条公路,第多少千米?13.有一种照相机,原价1600元,庆“五一”大酬宾,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4.宇航员在月球上的体重只有地球千克,到了月球上,体重减轻了多少千克?15小刚从家到学校,当他走到图书馆时,刚好走了从家到学校全称的3;5放学回家时,小刚从原路返回,他走到图书馆后又继续向前走了300米,此时正好是全程的一半。
小刚家到学校有多少米?16.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每本32页,可以装订成15本。
如果装订成24本,平均每本是多少页?17.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用96块。
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18.学校购买一批盆花布置校园。
如果每行摆35盆,刚好能摆16行。
如果每行摆40盆,这些花能摆多少行?(用比例解)19.印刷厂要将一批图书打包,如果每包40本,要装18包。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
小学六年级比的应用应用题题型解析一、比的意义:比是指两个数相除的结果,也称为两个数的比值。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比:a:b=a÷b除法:a÷b分数:a/b比与除法和分数的不同点在于,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则是一个数。
二、比的化简:最简整数比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比。
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以0以外),比值不变。
化简比的方法可以通过求出前后项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将前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到。
三、比的应用:比可以应用到各种问题中,例如:1.已知总量及两个部分量间的比的关系,求各部分量。
比如,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6,问最大的角是多少度?可以使用平均分法或分数计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已知一个部分量及它与另一个部分量间的比,求总量。
例如,已知甲、乙两数的比是2:7,甲是108,求甲、乙两数之和。
可以使用平均分法或分数计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是关于比的意义、化简和应用的一些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种什锦糖是由水果糖、奶糖、软糖按5∶3∶2混合而成的。
如果先称20千克的水果糖,奶糖与软糖各需多少千克?如果先称出15千克的奶糖,水果糖与软糖各需多少千克?解答。
1) 先称20千克的水果糖,根据混合比,奶糖和软糖的重量分别为20×3÷5=12千克和20×2÷5=8千克。
2) 先称15千克的奶糖,根据混合比,水果糖和软糖的重量分别为15×5÷3=25千克和15×2÷3=10千克。
应用三:已知一个部分量以及它与另一个部分量的比,求另一个部分量。
例题:XXX的爸爸今年的岁数和XXX的岁数比是11:3,XXX今年9岁,爸爸多少岁?解答:使用平均分法,XXX9岁,正好占了3份,那么可以先算出一份是多少,然后乘以爸爸岁数占的份数即可。
利用分数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
利用分数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在数学中,比例是一个常见的概念。
比例问题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题。
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分数。
一、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表示一个数相对于另一个数的大小关系。
分数由两个整数表示,其中分子表示被比较的数,分母表示比较的基准数。
例如,2/3表示2相对于3的大小关系,即2是3的2/3倍。
二、利用分数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1.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解决比例问题时,首先要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是一个等比关系,即两个比例的比值相等。
例如,如果A比B大一倍,B比C大一倍,那么A比C大两倍。
利用这个性质,我们可以通过构造等比关系来解决比例问题。
2. 分数的运算解决比例问题时,常常需要进行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是解决比例问题的基础。
例如,如果要计算A比B大1/3的数,可以将B乘以1/3,然后加上B,即可得到A的值。
3. 构造等比关系在解决比例问题时,可以通过构造等比关系来求解未知数。
例如,如果已知A比B大1/4,B比C大1/3,要求A比C大多少倍,可以先计算A与B的比值为5/4,B与C的比值为4/3,然后将这两个比值相乘,即可得到A与C的比值为5/3,即A比C大5/3倍。
4. 分数的化简在解决比例问题时,分数的化简是一个常用的方法。
化简分数可以使计算更加简便。
例如,如果要计算A比B大2/3的数,可以将B乘以3,然后除以2,即可得到A的值。
5. 分数的转化在解决比例问题时,有时需要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百分数。
转化分数可以使问题更加直观。
例如,如果要计算A比B大1/5的数,可以将B除以5,然后乘以6,即可得到A的值。
三、分数解决比例问题的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利用分数解决比例问题的方法,下面举一个实际的例子。
假设小明和小红一起做作业,小明做了2/5,小红做了3/4,问小明做作业的比例是多少?解题思路:首先,我们可以将小明和小红做作业的比例表示为2/5和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应用题中比的应用一、抓不变量【例1】有一些球,其中红球占1/3,当再放入8个红球后,红球占总球数的5/14,问现在共有多少球?解:其他球的数量没有改变。
增加8个红球后,红球与其他球数量之比是5∶(14-5)=5∶9。
在没有球增加时,红球与其他球数量之比是1∶(3-1)=1∶2=4.5∶9。
因此8个红球是5-4.5=0.5(份)。
现在总球数是本题的特点是两个数量中,有一个数量没有变。
把1∶2写成4.5∶9,就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本题也可以列出如下方程求解:(x+8)∶2x=5∶9。
【例2】甲、乙两同学的分数比是5∶4,如果甲少得22.5分,乙多得22.5分,则他们的分数比是5∶7。
甲、乙原来各得多少分?解一:甲、乙两人的分数之和没有变化。
原来要分成5+4=9份,变化后要分成5+7=12份。
如何把这两种分法统一起来?这是解题的关键。
9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36,我们让变化前后都按36份来算,5∶4=(5×4)∶(4×4)=20∶16.5∶7=(5×3)∶(7×3)=15∶21。
甲少得22.5分,乙多得22.5分,相当于20-15=5份。
因此原来甲得22.5÷5×20=90(分),乙得 22.5÷5×16=72(分)。
我们再介绍一种能解本节所有问题的解法,也就是通过比例式来列方程。
解二:设原先甲的得分是5x,那么乙的得分是4x。
根据得分变化,可列出比例式。
(5x-22.5)∶(4x+22.5)=5∶7 即 5(4x+22.5)=7(5x-22.5),15x=12×22.5,x=18。
甲原先得分18×5=90(分),乙得18×4=72(分)。
【例3】张家与李家的收入钱数之比是8∶5,开支的钱数之比是8∶3,结果张家结余240元,李家结余270元。
问每家各收入多少元?解一:我们采用“假设”方法求解。
如果他们开支的钱数之比也是8∶5,那么结余的钱数之比也应是8∶5。
张家结余240元,李家应结余x元。
240∶x=8∶5,x=150(元)。
实际上李家结余270元,比150元多120元。
这就是8∶5中5份与8∶3中3份的差,每份是120÷(5-3)=60。
(元)。
因此可求出解二:设张家收入是8份,李家收入是5份。
张家开支的3倍与李家开支的8倍的钱一样多。
我们画出一个示意图:张家开支的3倍是(8份-240)×3。
李家开支的8倍是(5份-270)×8。
从图上可以看出 5×8-8×3=16份,相当于270×8-240×3=1440(元)。
因此每份是1440÷16=90(元)。
张家收入是90×8=720(元),李家收入是90×5=450(元)。
本题也可以列出比例式:(8x-240)∶(5x-270)=8∶3。
然后求出x。
事实上,解方程求x的计算,与解二中图解所示是同一回事,图解有算术味道,而且一些数量关系也直观些。
【例4】 A和B两个数的比是8∶5,每一数都减少34后,A是B的2倍,求这两个数。
解:减少相同的数34,因此未减时,与减了以后,A与B两数之差并没有变,解题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8∶5,就是8份与5份,两者相差3份。
减去34后,A是B的2倍,就是2∶1,两者相差1。
将前项与后项都乘以3,即2∶1=6∶3,使两者也相差3份。
现在就知道34是8-6=2(份)或5-3=2(份)。
因此,每份是34∶2=17。
A数是17×8=136,B 数是17×5=85。
本题也可以用例13解一“假设”方法求解,不过要把减少后的2∶1,改写成8∶4。
【例5】小明和小强原有的图画纸之比是4∶3,小明又买来15张。
小强用掉了8张,现有的图画纸之比是5∶2。
问原来两人各有多少张图画纸?解一:充分利用已知数据的特殊性。
4+3=7,5+2=7,15-8=7。
原来总数分成7份,变化后总数仍分成7份,总数多了7张,因此,新的1份=原来1份+1原来4份,新的5份,5-4=1,因此,新的1份有15-1×4=11(张)。
小明原有图画纸11×5-15=40(张),小强原有图画纸11×2+8=30(张)。
解二:我们也可采用例13解一的“假设”方法。
先要将两个比中的前项化成同一个数(实际上就是通分)4∶3=20∶15,5∶2=20∶8。
假设小强也买来15×3/4=45/4(张),那么变化后的比仍应是20:15,但现在是20:8,因此这个比的每一份是(45/8+8)÷(15-8)=11/4。
小明现有20×11/4=55(张),原有55-15=40(张);小强现有8×11/4=22(张),原有22+8=30(张)。
当然,也可以采用实质上与解方程完全相同的图解法。
解三:设原来小明有4“份”,小强有3“份”图画纸。
把小明现有的图画纸张数乘2,小强现有的图画纸张数乘5,所得到的两个结果相等。
我们可以画出如下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3×5-4×2=7(份)相当于图画纸15×2+8×5=70(张)。
因此每份是10张,原来小明有40张,小强有30张。
备注:例1至5这五个例题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用比例式的方程求解没有多大差别。
用算术方法,却可以充分利用已知数据的特殊性,找到较简捷的解法,也启示一些随机应变的解题思路。
另外,解方程的代数运算,对小学生说来是超前的,不容易熟练掌握。
例3的解一,也是一种通用的方法。
“假设”这一思路是很有用的,希望读者能很好掌握,灵活运用。
从课外的角度,我们更应启发小同学善于思考,去找灵巧的解法,这就要充分利用数据的特殊性。
因此我们总是先讲述灵巧的解法,利于心算,促进思维。
【例6】粗蜡烛和细蜡烛长短一样。
粗蜡烛可以点5小时,细蜡烛可以点4小时。
同时点燃这两支蜡烛,点了一段时间后,粗蜡烛长是细蜡烛长的2倍。
问这两支蜡烛点了多少时间?解:设粗、细蜡烛长度是1,每小时粗蜡烛点去1/5,细蜡烛点去1/4,我们把问题改变一下:设细蜡烛长度是2,每小时点去2/4,问过多长时间两支蜡烛长度相等。
现在两者相关是(2-1),每小时能缩小差距(2/4-1/5),因此两者相等需要时间是(2-1)÷(2/4-1/5)=10/3(小时)。
把细蜡烛的长度和每小时烧掉的长度都乘以2,使原来要考虑的“2倍”变成“相等”,思考就简捷了。
解这类问题这是常用的技巧。
再请看一个稍复杂的例子。
【例7】箱子里有红、白两种玻璃球,红球数是白球数的3倍多2只。
每次从箱子里取出7只白球,15只红球,经过若干次后,箱子里剩下3只白球,53只红球,那么,箱子里原来红球数比白球数多多少只?解:因为红球是白球的3倍多2只,每次取15只,最后剩下53只,所以对3倍的白球,每次取15只,最后应剩51只。
因为白球每次取7只,最后剩下3只,所以对3倍的白球,每次取 7×3=21只,最后应剩3×3= 9只。
因此,共取了(51- 3×3)÷(7×3-15)= 7(次)。
红球有 15×7+ 53= 158(只)。
白球有 7×7+3=52(只)原来红球比白球多 158-52=106(只)。
经典练习一1、甲、乙两堆火柴,从甲取50根火柴到乙堆,甲、乙两堆火柴一样多;从乙取40根火柴到甲堆,甲、乙两堆火柴根数之比是4∶1。
两堆火柴各有多少根?2、A,B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是7∶3。
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后,价格之比是7∶4。
这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3、甲有50张画片,甲拿出乙有的画片数的8倍给乙,现在乙有的画片数是甲的2倍。
问乙原来有多少张画片?4、兄、弟两人,每月收入的比是4∶3,支出钱数的比18∶13。
全年他们两人都结余3600元,问每人每月收入各多少元?5、一把小刀售价3元。
如果小明买了这把小刀,小明与小强的钱数之比是2∶5;如果小强买了这把小刀,两人钱数之比是8∶13。
问(1)买刀前小明与小强的钱数之比;(2)小明原有多少钱?6、哥哥要做384道口算题,弟弟要做180道口算题。
每分钟,哥哥能做18道,弟弟能做15道。
几分钟后,哥哥剩下题数是弟弟剩下题数的4倍?7、某学校入学考试,参加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4∶3。
结果录取91人,其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8∶5。
未被录取的学生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3∶4。
问报考的共有多少人?8、甲、乙两个口袋分别装有红球和黄球,红球个数的4倍与黄球的 3倍一样多。
从甲口袋中拿走 10个红球,从乙口袋中拿走30个黄球后,红球的5倍比黄球的4倍还多40个。
甲、乙两个口袋原来各有多少个球?【例1】学校男生人数占45%,会游泳的学生占54%。
男生中会游泳的占72%,问在全体学生中不会游泳的女生占百分之几?【解1】在全体学生中,不会游泳的女生占33.4%.在全体学生中,会游泳的男生占45%×72%=32.4%.在会游泳的学生中,男生占32.4%÷54%×100%= 60%在全体学生中,不会游泳的女生占(100%-45%)-54%×(1-60%)=33.4%.【解2】画一个图非常清楚。
【例2】、有若干堆围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且每堆中白子都占28%。
小明从某一堆中拿走一半棋子,而且拿走的都是黑子。
现在,在所有余下的棋子中,白子将占32%。
那么,共有棋子多少堆?[方法一]:[思路]:拿走的全部是黑子,那么白子的数量没有变,可以作为拿出前后的基准。
解:拿出前:因为每堆棋子数一样多且白子都占28%,所以,白子:黑子=28:72=7:18,黑子是白子的18/7;拿出后:在拿出的那一堆中,白子:黑子=7:[18-(7+18)/2]=14:11,即拿出黑子数是这对白子数的18/7-11/14=25/14;在总数中,白子:黑子=32:68=8:17,黑子是白子的17/8;黑子对白子总数相差=18/7-17/8=25/56,即拿出黑子数是白子总数的25/56;所以,堆数=(25/14)/(25/56)=4堆。
答:共有棋子4堆。
[方法二]:[思路]:把比例问题处理成浓度问题解:将每一堆白子占28%的棋子看成是浓度28%的溶液,那么本题相当于浓度=28/(100-50)=56%的溶液50克中,需要加入多少克浓度28%的溶液,才能使浓度变为32%。
原液:添加液=(32-28):(56-32)=4:24=1:6,即需要添加=6×50=300克,所以,共有棋子=(300+100)/100=4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