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雨霖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霖铃》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五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忧伤的背景音乐渲染离愁别绪,上课后以《雨霖铃》词牌的来源导入新课。设计的目的是渲染伤离别气氛,为学生学习《雨霖铃》奠定情感基调。

第二个环节是“诵读诗歌,体会感情”

指导诵读很重要,指导学生通过声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强弱的变化,吟诵出古诗词的韵味、节奏,吟诵出悲伤低沉的伤离别的情感。为此设计了五次朗读,第一次朗读让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第二次集体朗读,目的是每个学生都能读准、读流畅。第三次自由朗读让学生初步体会这是一首离别词。感情基调应该是低沉的、哀婉的、悲伤的、凄清的。第四次朗读,让学生试着读出离别的伤感之情来。第五次通过学生的示范朗读、吟唱,让诵读达到一个小高潮。设计目的是为下一环节的鉴赏、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个环节是“品读鉴赏,揣摩情感”

意象是解读诗词的一把钥匙,第一步让学生找出典型意象进行赏析,通过分析意象在诗词里的稳定含义,联系这个意象在其他诗词里的诗句,体会情感,再读,反复揣摩反复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第二步让学生找出词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来进行赏析,找到词眼伤离别,鉴赏“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白描手法表情达意的巧妙,体会“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反问句的韵味。读一读,品一品,再读一读。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一同

品读作者遣词造句的精湛,一同体验中国国学经典的艺术魅力,一同领略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激发出学生对国学的热爱,增加文学积淀,提升人文素养。

第四个环节是“知人论世,升华情感”

柳永,仕途坎坷, 38岁、43岁、46岁参加科举,都不中。他终身潦倒……混迹于歌妓舞女之中。了解了他潦倒的一生,引导学生感受《雨霖铃》传达的感情不单纯是离别,还有仕途不得志等无奈复杂感情。设计目的是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了解《雨霖铃》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第五个环节是师生深情诵读《雨霖铃》,目的是倡导学生继承、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七、板书设计

雨霖铃柳永

意象借景抒情

词眼直抒胸臆

手法虚实结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简洁明了,设计目的是有助于学生掌握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八、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柳永的《雨霖铃》。(面向全体学生)

2.请至少选取四个意象,写一首表达人间真情(如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等)的诗歌。 (选做)

设计目的是体现分层次教学的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刚刚升入高二的学生,他们对词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和高一时已有接触,但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还停留在雾里看花、囫囵吞枣的层面上,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都有待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急需提升。而国学经典名篇的学习,无疑是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最佳范本。

这节课从整体上来讲是一节成功的诗词鉴赏课。创设情景,导入自然,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强调朗读,很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诗词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吟唱中品味意象,揣摩语言,鉴赏情感,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当堂背诵,这是最佳的效果。目标明确,在朗读、鉴赏中突破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这个重、难点,使教学具有了深度和厚度。把课堂交给学生,气氛活跃,小组合作交流高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恰当地点评、鼓励、升华,起到很好的主导、引领作用。

《雨霖铃》是鲁教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三单元《柳永词二首》中的一首。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虚实

结合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一、给划线字注音

竟无语凝噎暮霭良辰美景

二、解释句中的词语

1、都门帐饮无绪无绪:

2、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堪:

3、此去经年经年:

三、名句默写

1、《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诗句是。

2、《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诗句是。

四、判断题

1、词有词牌,如“念奴娇”、“雨霖铃”便是。()

2、词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五、背诵这首词

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以诵读为切入点;以品读为突破口;以美读、吟唱为衡量标准,以此完成反复诵读、揣摩感情的教学目标。

在重点、难点的处理上,全方位、多角度启发教学。例如:意象的解读上,既有问题探讨也有诗句的迁移;方式上既有自己的反复诵读、揣摩也小组合作探讨。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遗憾,由于学生高二刚刚分班,对学生的情况没有具体的了解,对学生鉴赏诗词的水平也没有具体把握,从课堂的表现来看,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做到更合理、到位的分层教学。对于“拓展诗歌,学以致用”的环节,没能展开赏析,只是点到为止,留下了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全面、细致地调查学情,尽可能把课堂的生成考虑得更全面更成熟一些。

根据语文新课标,结合本词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婉约派的主要特征;2、了解柳永及“雨霖铃”词牌。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运用抓文眼、品意象、悟真情的手法赏析诗歌。2、理解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继承、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通过品读意象,体味意境,赏析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朗读是诗歌学习的不二法则。通过诵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通过品读,引导学生在对作品的反复揣摩中,感悟蕴含其中的人间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吟唱把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情感表达出来。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将以指导诵读、鉴赏揣摩情感为主,学法以反复诵读、吟唱、小组合作交流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