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传》教案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聪明的徐文长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聪明的徐文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徐文长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能够初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心理和行为动机;–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写出简单的作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述和倾听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智慧和勇敢的赞赏和崇尚;–提醒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乐于分享的美德。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为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聪明的徐文长》一课。
《聪明的徐文长》是一个鼓励孩子聪明才智和勇气的寓言故事。
通过讲述小说主人公徐文长在面对危险时勇敢解决问题的经历,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孩子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分析人物心理和行为动机。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写出简单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新课讲解(15分钟)1.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逐段讲解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
讨论与分析(15分钟)1.分组进行讨论,小组内成员共同分析徐文长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变化。
2.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和分享。
情感教育(10分钟)1.通过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聪明和勇敢的意义。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到与自身相似的经历或情感,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语言表达(20分钟)1.给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让学生参照范文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按照要求,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写出简单的作文。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针对学生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下语文《聪明的徐文长》教学设计
三下语文《聪慧的徐文长》教课方案聪慧的徐文长教课目的:<感情态度价值观> :认识课文内容. 知道徐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处, 激发学生勇于思虑 , 创新的热忱 ..<知识与技术>:. 掌握本课生字词.2.能用查词典 ,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 . <过程与方法 >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以读为主, 读中品尝,入景想象,会文悟情。
教课要点:. 能用查词典 ,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2.认识课文内容 . 知道徐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处 , 激发学生勇于思虑 , 创新的热忱。
教课难点:知道徐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处, 激发学生勇于思虑, 创新的热忱 .课时安排 :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 , 整体感知。
1.板题 , 读题 . 看题你想知道什么 ?2.自由读文 , 读文后你知道什么 ?3.学生沟通 : 本文写了小时候哪两件事 ?4.自学生字词5.找出不懂的字 , 词 , 句作记号。
二、学习课文1—— 3 节。
. 自由的读课文,思虑:徐爷爷出了个什么问题考大家?大家想出方法了吗?2.沟通。
3.读出当时的情形。
三、总结全文,讲堂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旧 , 引新。
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 .二、学习课文。
. 学 1-3自然段:学生读文,思虑?徐爷爷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大家想出方法吗?徐想出来了吗 ?什么方法 ?2. 学 4-5 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
思虑:徐爷爷提出问题, 大家反响如何 ?徐文长反响如何?他如何做 ?找出写徐文长的话, 读一读 .理解" 轻轻盈巧" ,谈谈徐文长如何过桥?找出写他过桥动作的词, 表演徐过桥动作。
议论 : 他的过桥方法幸亏哪 ?指名谈谈。
3.学第 6 自然段 : 齐读,思虑 :他过桥后 , 孩子 , 伯父各表现如何?表演 " 拍手叫好 " 的情形。
三下语文伶俐的徐文长教学设计
三下语文《伶俐的徐文长》教学设计伶俐的徐文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文内容明白徐解决问题方式的妙处,激发学生勇于试探,创新的热情<知识与技术>:把握本生字词2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等方式明白得文句意思<进程与方式>: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的方式明白得词语意思,以读为主,读中体味,入景想象,会文悟情。
教学重点: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等方式明白得文句意思2了解文内容明白徐解决问题方式的妙处,激发学生勇于试探,创新的热情。
教学难点:明白徐解决问题方式的妙处,激发学生勇于试探,创新的热情时安排:2时教学进程:第一时一、初读文,整体感知。
1板题,读题看题你想明白什么?2自由读文,读文后你明白什么?3学生交流:本文写了小时候哪两事?4自学生字词找出不懂的字,词,句作记号。
二、学习文1——3节。
自由的读文,试探:徐爷爷出了个什么问题考大伙儿?大伙儿想出方法了吗?2交流。
3读出那时的情景。
三、总结全文,堂练习。
第二时一、复旧,引新。
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二、学习文。
学1-3自然段:学生读文,试探?徐爷爷出什么问题考大伙儿?大伙儿想出方法吗?徐想出来了吗?什么方法?2学4-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
试探:徐爷爷提出问题,大伙儿反映如何?徐文长反映如何?他如何做?找出写徐文长的话,读一读明白得"轻轻巧巧",说说徐文长如何过桥?找出写他过桥动作的词,演出徐过桥动作。
讨论:他的过桥方法好在哪?指名说说。
3学第6自然段:齐读,试探:他过桥后,小孩,伯父各表现如何?演出"鼓掌叫好"的情景。
伯父的礼物是什么?小孩们看到后,心情如何?拿伯父的礼物容易吗?从哪看出来?小孩们没想出方法,徐想出什么方法?那个方法好在哪?三、合作探讨,拓展延伸。
你还能想出方法拿到礼物吗?什么缘故徐能想出方法,而其他小孩想不出方法? 四、总结。
《徐文长传》课件
《徐文长传》袁宏道《徐文长传》:代奇才的悲剧人生《徐文长传》:一代奇才的悲剧人生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公安三袁与公安派的性灵说1“公安三袁”与“公安派”的“性灵说”的主张;2、怎么看待徐文长的悲剧性人生;3、这篇传记的艺术特色;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徐文长的“奇”?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徐文长的“奇”?一、“公安三袁”与“公安派”在明代后期,文坛沉寂之际,突个新文学给安袁安突兀诞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派别,给文坛带来了生机,这就是中国文学”这个文学史上有名的“公安派”。
这个文学派以提倡“性灵”著称,其领袖是出生于今湖北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出生于今湖北公安县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史称“公安”。
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三袁。
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
他们了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
他们的成就不仅是文学成果,也是思想成果,对以后几百年的历史乃至五四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明万历十四()字伯修明万历十四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春坊右庶子等职。
袁宏道()字中郎万历十年进(1568--1610),字中郎,万历二十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等职。
袁中道()字小修万历年十(1570--1626),字小修,万历年四十四年进士,历任徽州教授、南京吏部郎中等职。
三人为同胞兄弟,同为“公安派”的领袖,其人为同胞弟同为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成就最大,名声最著。
在国文学史像袁样母所在中国文学史上,像三袁这样一母所生的三兄弟,能同时跃登大雅之林,在哲学思想、政治倾向、文学观点、创作风格,以及性情、气质方面高度的观情气质高度和谐一致,并且能够互相配合实现文学革新的目标,是绝无仅有的。
不但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更是一个奇迹。
“公安派”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主张文学作品要”,主张文学作品要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墨之间”,主张重个性、贵独创、强调表现自我,这种“性灵说”成为“公安派”散文的核心。
《聪明的徐文长》教学设计
22.聪明的徐文长1.会认“智、勉”等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徐、考”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抓住对人物动作描写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徐文长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解决问题的“妙”处之所在。
4.通过学习课文,学习徐文长遇到问题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好品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巧妙之处,学习他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抓住描写动作的关键词,通过“莽莽撞撞”“轻轻巧巧”两种过桥方式的对比,以及竹竿取物的巧妙体会徐文长的“聪明”智慧之所在。
2.认真读悟第二自然段,并结合看图,了解桥身特点,为后文感悟徐文长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巧妙做铺垫。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 (板书:聪明),看到“聪明”这个词,你想到了谁?2. 今天我们就要去认识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板书:徐文长),想去读读他小时候的故事吗?一起来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请同学们翻开书130页,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徐文长小时候的那几件事?2.这些词语能读准吗?(沾水、勉强、怔住、莽莽撞撞、轻轻巧巧、欢呼雀跃、叽叽喳喳)3.读完了吗?说给同为听听吧!4.谁来说给大家听听?(板书:提水过桥竹竿取物)5.快速浏览课文,看看那几个自然段写了“提水过桥”?那几个自然段写了“竹竿取物”呢?三精读故事一,感悟精妙1.这节课我们好好来读读第一个小故事吧!(师配乐范读: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一年的春天,徐文长的伯父想考考孩子们的智力……徐文长是怎样过桥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徐文长是怎样提水过桥的?这办法妙在哪儿?可以用铅笔画下有关的句子。
2.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位听听,再说说你认为妙在哪儿。
3.交流好了吗?谁来把你找到的地方读给我们大家听听?(一)教学第五段1.(生读第五自然段)你找到的是这一段吗?(课件出示第五段)都来读读这段话,看看徐文长具体是怎样做的?把你认为关键的地方圈出来。
《徐文长传》解析
三、作品分析
2、以奇立骨
(2)性情奇怪。早先“自负才略”,“眼空 千古”,“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 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3)遭际奇特。 徐渭虽怀旷世之才,然“大试辄不利”, “不得志于有司”,“数奇”,终生与功名 无缘,“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三、作品分析
3、以事传人 吸取了《史记》、《汉书》等史传文“以
一、背景知识
1、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晚年号青 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性情纵 放,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 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 。中年以后任浙、闽 总督胡宗宪幂僚,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多所筹划。
一、背景知识
后来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入狱,徐谓一度发 狂,晚年生活贫苦,以卖书画为生。
二、作品讲解
第四部分为十、十一两段,列举徐渭晚年的 二三行事,说明他因不容于时而性格扭曲, 发为狂疾。多次自残其身,最终抱愤而卒。 并对其诗文著述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憾。
第五部分为末两段,效法司马迁,对传主进 行评价。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富贵,但 声名远播,至于朝廷;文章伟丽,独步当时; 足以不朽。文末三次重复“无之而不奇”, 对徐渭其人其事,感慨至深。
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丰富,中年以后 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写意, 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在作品中,经常题诗题句, 借题发挥,抒写对世事的愤懑,他的写意花鸟画,继陈 首复以后,更加狂纵,笔简意浓,形象生动,影响深远, 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写意法的新途径。
一、背景知识
袁宏道年辈比徐渭略晚,与徐素昧平生,但对其才 略品行由衷钦佩,对其不幸遭际深抱同情,他将惺 惺相惜之意托诸笔端,写下了这篇《徐文长传》。
徐文长传优秀PPT课件
• 文长眼空千古(瞧不起千古以来 的人物),独立一时(在同时代 的人中独立不群 )。当时所谓 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 (叱骂)而奴之(把他们视为奴 隶),耻不与交(耻于与他们交 往 ),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
37
• 一日,饮其乡大夫(医生)家。 乡大夫指筵(酒席)上一小物求赋 (请文长作赋),阴(悄悄)令童 仆续(连接)纸丈余,欲以(来) 苦之(让文长难堪 )。文长援笔 (提笔)立就(立即写成),竟满 其纸,气韵遒逸(气韵遒劲飘 逸 ),物无遁情(对物体的描绘 详细周尽没有丝毫疏漏 ),一座 大惊。
.
27
• 文长自负(倚仗)才(才 学)略(谋略),好奇计, 谈兵多中(切中要害)。凡 (所有)公所以(用来)饵 (引诱)汪、徐诸虏(汪直、 徐海等海盗)者,借密相议, 然后行(施行)。
.
28
•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 (士兵)亦饮其下,不肯 留 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写 了几句话派人急速送给胡 公 ),公立命缚(捆绑)健 儿至麾下(军营),皆斩之, 一军股栗(颤抖)。
.
51
• 梅客生尝(曾经)寄余
书(信)曰:“文长,吾老
友,病奇于(比)人(为
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
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
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
也哉!悲夫
.
52
内容述评
• 本文作者以简捷明快的笔调 生动地描述了传主横放杰出的 才能、豪放不羁的个性、屡试 屡蹶的遭遇和在文艺创作上所 取得的多方面成就,表露出对 徐渭才气性情的钦佩激赏和对 其遭际境遇的怜悯同情。
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 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
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徐文长传》教案
《徐文长传》教案【教学目的】1.学习分析课文如何表现徐文长之奇的;2.结合徐文长相关背景资料,明确袁宏道为徐文长立传的深层次追求。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课文如何表现徐文长之奇的。
难点:《徐文长传》对文长结局的正确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作者介绍:袁宏道(1568-1610),湖北公安人,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公安派”代表人物。
袁家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并称“三袁”。
袁宏道是中间一位,他字中郎,也许跟排行有关。
三兄弟声望最高、成就最大的是袁宏道,他是“公安派”的领袖。
袁宏道的创作观点:1、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文风和复古倾向。
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2、重视向民歌学习,将民歌视为“真声”。
袁宏道为什么要给徐文长立传?1、从徐文长此人来看,一个旷世奇人。
一流的画家、书法家,著名诗人、戏曲家,在文学史和美术史上都有着崇高的地位。
但一生坎坷,遭遇困厄。
早年天才超逸,性格豪放,但科场失意,屡试辙蹶,难有用武之地。
中年精神失常,发病时杀死继妻,饱受磨难。
晚年以卖画为生,时常“忍饥月下徘徊”,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悲惨处境中离开这个世界。
2、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二、明代当时的文坛背景明代中叶,文坛出现了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拟古思潮。
他们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相与号召,以模拟因袭古人的诗文作为创作的根本原则,致使当时的诗文创作了无个性与生气,流弊日甚。
袁宏道对此深为不满,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诗为文,应通于人之喜怒哀乐,以见从肺腑中流溢出的真性情。
因而,他看到徐渭的诗文书画充溢着作者的真情真性而深为激赏。
而他之所以为徐渭刊印文集及为其立传,也正是为了宣扬“独抒性灵”的主张。
第二节《徐文长传》作品的讲解一、二、段落层次、大意本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节《徐文长传》的背景知识介绍第一部分为一、二、三三段,交待写作缘起及对徐渭诗画等的赞赏。
聪明徐文长教学设计(共4篇)
聪明徐文长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聪明的徐文长教学设计语文《聪明的徐文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本课生字词.2.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处,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创新的积极性..教学着重.1..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处,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创新的积极性教学难点: 知道徐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处,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创新的积极性.课时:2课时设计理念: 1.以读为主,读中品味.阅读是学生次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因此,教学本文时,教师的讲只能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方向.学生则在探索中获得知识.2.入景要象,会文悟情.语言是抽象的.我们要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感.教学中,老师创设情景,再现语言环境,学生自演角色,语言激活学生第1 页思想,学生如临其境,理解感悟.过程: 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板题,读题.看题你要知道什么? 2.自由读文,读文后你知道什么? 3.学生交流:本文写了徐小时候哪两件事? 4.自学生字词5.找出不懂的字,词,句作记号.第二课时一.复旧,引新.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2.学1_3自然段:学生读文,思考?徐爷爷出什么问题考大家?大家要出措施吗?徐要出来了吗?什么措施?3.学4_5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思考: 徐爷爷提出问题,大家反应怎样?徐文长反应怎样? 他怎样做?找出写徐文长的话,读一读.理解轻轻巧巧.说说徐文长怎样过桥? 找出写他过桥动作的词,表演徐过桥动作.讨论:他的过桥措施好在哪?指名说说.4.学第6自然段:齐读,思考: 他过桥后,孩子,伯父各表示怎样?第 2 页表演拍手叫好的情景.伯父的礼物是什么?孩子们看到后,心情怎样? 拿伯父的礼物容易吗?从哪看出来? 孩子们没要出措施,徐要出什么措施?这次措施好在哪? 5.合作探索,扩大延伸.你还能要出措施拿到礼物吗? 为什么徐能要出措施,而其他孩子要不出措施? 6.总结.板书: 聪明的徐文长过桥取物仔细思考善于动脑第3 页第2篇:《聪明的徐文长》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徐文长传》
在行文中,作者还每每情不自禁,平添感叹。两个 “竟”字为例: 甲: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乙: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前一个“竟”字,体现了作者对徐渭才气超迈的 由衷钦佩;后一个“竟”字,则显现了作者对徐渭 欲死不得的真心痛惜,至于文中两度出现的“悲夫” 及篇末作者之议沦,对徐渭的同情更是溢于言表。
当时文学背景:拟古思潮
明代中叶,文坛出现了以“前、后七子”
为代表的拟古思潮。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王延相、
康海、边贡、徐祯卿。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 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前、后七子” 提出:“文必秦汉,诗必
盛唐”的口号,以模拟因袭古人的诗文 作为创作的根本原则,致使当时的诗文 创作无个性与无生气,流弊日甚。
《墨葡萄图》 纸本水墨 纵116.4厘米 横64.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构图奇特,信笔挥洒, 似不经意;藤条错落低垂, 枝叶纷披,以豪放泼辣的 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 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 画上题诗为:“半生落魄 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 掷野藤中。”其书为行草, 字势欹斜跌宕,令人联想 其画家的不平经历。自宋 元以来,写意花鸟画就有 一定的发展,但真正能够 发挥中国画笔墨纸张特殊 效果而创立了水墨大写意 画法的,应该归功于徐渭。
文章太短脸皮厚,名次排在孙山后!
天上无片瓦,地上无寸土,
左无门右无户,前没围墙后没遮拦。
三两黄酒,四人想喝,何忍于心!
2、徐文长生平
徐渭(1521~1593),字文清, 后改字文长,别号青藤、天池、 田水月等,明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 个性清高傲岸、豪放不
羁;命运悲惨,一再失意于科 场,潦倒终生,乃至忧愤成疾, 癫狂到自戕以求速死。
12徐文长传 大学语文PPT 教学课件
❖ 这篇传的主旨,应该是传中所写的徐文 长“雅不与时调合”这六个字。科举的 不利,使徐文长成为一个失意的人,愤 世嫉俗的人。他“屡试辄蹶”,终生只 是一个秀才,“不得志于有司”,当然 无法发挥他的才能,实现他的抱负。因 此《徐文长传》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个 怀才不遇的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 分子,描写他的狂放与悲愤,以及他不 惜以生命与世俗相抗衡的悲剧命运。这 才是《徐文长传》的主旨。
❖ 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 张氏,因之下狱,度过七年牢狱生 活。 后为好友张元忭(明翰林修撰) 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 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 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 倒不堪,穷困交加。 常“忍饥月下 独徘徊”,杜门谢客。
❖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 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
从表面上看,袁宏道在这篇传中突出写了 徐文长的奇,其人奇,其事奇,他在传末总 括一句说:“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传中用“奇”字的地方,达八九处之多: “奇其才”,“益奇之”,“好奇计”, “诗文益奇”,“病奇于人,人奇于诗”,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徐文长 不平凡,他的一生也不平凡;突出写他的奇, 自然是抓住了这个人的性格与行事的特征。 但是,袁宏道写这篇传的主旨还不在于此。
结构分析
❖ 本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待写作缘起及对徐
渭诗、画、杂剧的赞赏。字里行间, 既有相见恨晚之憾,又有不胜喜悦 之情。
第二部分,写徐渭的非凡才略及 豪放个性深为胡宗宪倚重和喜爱, 深得信任,但“大试辄不利”,一 再失意于科场。
❖ 第三部分,介绍、评述徐渭在诗、 文、书、画诸方面的成就,以其杰 出的才能与其坎坷的遭遇作对比映 照,哀其不幸。 第四部分,列举徐渭晚年的二三
三下语文《聪明的徐文长》教学设计
三下语文《聪明的徐文长》教学设计聪明的徐文长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处,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创新的热情..<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2.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以读为主,读中品味,入景想象,会文悟情。
教学重点:.能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徐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处,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创新的热情。
教学难点:知道徐解决问题方法的妙处,激发学生勇于思考,创新的热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题,读题.看题你想知道什么?2.自由读文,读文后你知道什么?3.学生交流:本文写了小时候哪两件事?4.自学生字词5.找出不懂的字,词,句作记号。
二、学习课文1——3节。
.自由的读课文,思考:徐爷爷出了个什么问题考大家?大家想出办法了吗?2.交流。
3.读出当时的情景。
三、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旧,引新。
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二、学习课文。
.学1-3自然段:学生读文,思考?徐爷爷出什么问题考大家?大家想出办法吗?徐想出来了吗?什么办法?2.学4-5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文。
思考:徐爷爷提出问题,大家反应怎样?徐文长反应怎样?他怎样做?找出写徐文长的话,读一读.理解"轻轻巧巧",说说徐文长怎样过桥?找出写他过桥动作的词,表演徐过桥动作。
讨论:他的过桥办法好在哪?指名说说。
3.学第6自然段:齐读,思考:他过桥后,孩子,伯父各表现怎样?表演"拍手叫好"的情景。
伯父的礼物是什么?孩子们看到后,心情怎样?拿伯父的礼物容易吗?从哪看出来?孩子们没想出办法,徐想出什么办法?这个办法好在哪?三、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大学语文徐文长传
读者可以看到,传文一开头,就写出袁 宏道与陶望龄阅读徐文长诗集《阙编》的 惊喜欢跃情状:两人跳起来,灯影下一面读, 一面叫,将已睡的僮仆都惊醒,恨与徐文长 相识之晚.这种发自内心的欢喜钦佩之情, 不能不叫人与作者同样受到感染. 这篇文章写得好,首先因为袁宏道把自 己也写了进去,在传主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 情.袁宏道可称徐文长的真正知己.
“然竟不偶”并非说徐渭没配偶
二十岁时成为生员,嘉靖二十年(1541年)娶
同县潘克敬女为妻,并入赘潘家。潘氏善体人
意,岳父对徐文长也备极爱护。但好景不常, 二十六岁时,潘氏复一病不起。二十八岁时, 离开岳家,赁屋设馆,以教书糊口
徐文长四十一岁时娶继室张氏。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在发病时杀死继妻张氏,下狱七年。
徐渭晚年以卖画为生,但从不为当政官 僚作画,“有书数千卷,后斥卖殆尽。畴 莞破弊,不能再易,至借稿寝”,常“忍 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 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 不出,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 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以73岁高龄结束了 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 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戏曲:《四声猿》《渔阳弄》、《雌木 兰》、《女状元》、《玉禅师》
徐渭的杰出才能和他清高傲岸、豪放不 羁的个性,在当时卓然独立,颇受士林景仰; 而他一再失意于科场、潦倒终生,乃至忧愤 成疾,癫狂到以斧锥自戕以求速死的悲惨命 运。袁宏道年辈比徐渭略晚,尽管与徐素昧 平生,但对其才略品行由衷钦佩,对其不幸 遭际深抱同情。他将惺惺相惜之意托诸笔端, 写下了这篇《徐文长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仅千余字,叙及的范围却较广,举凡徐文长之生平遭际、为人行事、才略性情、游踪嗜好及其诗歌、书画的成就,无不关涉。而且,作者文笔疏荡,于所记各事,多则数十字,少则三言两语,俱不十分用力。然而,文章却显得神气凝聚。原因何在?清代林西仲评论此文,说它是以“奇”字立骨,中肯地揭示了个中奥秘。作者认为,徐渭此人“无之而不奇”世所罕见,因而他为之立传,笔墨行止也就紧扣一个宗旨——突出徐渭之“奇”。我们如若对文章所述各事作一粗疏的分析,即可发现它们众矢一的,旨意都在“奇”字。具体说来,可大致归结为三个方面:(1)才能奇异。一是有经世济时之才,所谓“纵谈天下事”、“好奇计,谈兵多中”,胡宗宪因而慕名延其为幕僚,且甚为信任;二是有文艺才能,诗赋书画无施不可,且有个性。(2)性情奇怪。早先“自负才略”,“眼空千古”,“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寄人篱下之时,谒见上司,每“葛衣乌巾”,长揖不拜;科场落第之后,则“放浪而乐,恣情山水”,将英雄失意之悲寓托于诗。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兴来饮酒,则“呼下隶与饮”,甚至以斧银白戕。(3)遭际奇特。徐渭虽怀旷世之才,然“大试辄不利”,“不得志于有司”,“数奇”,终生与功名无缘,“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综上所述,可见作者的意图非常明确,他既以“奇”字为绳墨来取舍材料,又以“奇”字为骨架来结构文章,因而尽管所记事例纷杂,但文章却显得骨力劲健,神气凝聚。
文长喜好书法,他用笔奔放有如他的诗,在苍劲豪迈中另具一种妩媚的姿态跃然纸上,欧阳公所谓的美人迟暮另具一种韵味的说法,可用之于形容文长的书法。文长以诗、文、书法修养的余绪,涉笔成花鸟画,也都超逸有情致。
后来,文长因疑忌误杀他的继室妻子而下狱定死罪,张元汴太史极力营救,方得出狱。晚年的徐文长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于是有意作出一种更为狂放的样子,达官名士登门拜访,他时常会拒绝不见。他又经常带着钱到酒店,叫下人仆隶和他一起喝酒。他曾拿斧头砍击自己的头胪,血流满面,头骨破碎,用手揉摩,碎骨咔咔有声。他还曾用尖利的锥子锥入自己双耳一寸多深,却竟然没有死。周望声称文长的诗文到晚年愈加奇异,没有刻本行世,诗文集稿都藏在家中。我有在浙江做官的科举同年,曾委托他们抄录文长的诗文,至今没有得到。我所见到的,只有《徐文长集》、《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而今徐文长竞以不合于时,不得申展抱负,带着对世道的愤恨而死去了。
二、段落层次、大意
本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一、二、三三段,交待写作缘起及对徐渭诗画等的赞赏。字里行间,既有相见恨晚之憾,又有不胜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为四、五、六三段,写徐渭的非凡才略及豪放个性深为胡宗宪倚重和喜爱,深得信任,但“大试辄不利”,一再失意于科场。
七、八、九三段为第三部分,介绍、评述徐渭在诗、文、书、画诸方面的成就,以其杰出的才能与其坎坷的遭遇作对比映照,哀其不幸。
十、十一两段为第四部分,列举徐渭晚年的二三行事,说明他因不容于时而性格扭曲,发为狂疾。多次自残其身,最终抱愤而卒。并对其诗文著述未能全部刊行于世深表遗憾。
末两段为第五部分,效法司马迁,对传主进行评价。认为徐渭生前虽未及荣华富贵,但声名远播,至于朝廷;文章伟丽,独步当时;足以不朽。文末三次重复“无之而不奇”,对徐渭其人其事,感慨至深。
文长深信自己才智过人,好出奇制胜,所谈论的用兵方略往往切中肯綮。他恃才傲物,觉得世间的事物没有能入他眼目的,然而却总是没有机会一层身手。
文长既然不得志,不被当道看重,于是乃放浪形骸,肆意狂饮,纵情山水。他游历了山东(齐鲁)、河北(燕赵),又饱览了塞外大漠。他所见的山如奔马、海浪壁立、胡沙满天和雷霆千里的景象,风雨交鸣的声音和奇木异树的形状,乃至山谷的幽深冷清和都市的繁华热闹,以及奇人异士、怪鱼珍鸟,所有前所未见,令人惊愕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他都一一化入了诗中。他胸中一直郁结着强烈的不平奋争精神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所以他的诗有时怒骂,有时嬉笑,有时如山洪奔流于峡谷,发出轰雷般的涛声,有时如春芽破土,充满蓬勃的生机。有时他的诗像寡妇深夜的哭声那样凄厉,有时像逆旅行客冲寒启程那样无奈。虽然他诗作的格调,有时比较卑下,但是匠心独运,有大气象和超人的气概。那种如以色事人的女子一般媚俗的诗作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徐文长于为文之道有真知卓见,他的文章气象沉着而法度精严,他不为默守成规而压抑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也不漫无节制地放纵议论以致伤害文章的严谨理路,真是韩愈、曾巩一流的文章家。徐文长志趣高雅,不与时俗合调,对当时的所谓文坛领袖,他一概加以愤怒的抨击,所以他的文字没人推重,名气也只局限在家乡浙江一带,这实在令人为之悲哀!
第二节《徐文长传》作品的讲解
一、作者介绍:
袁宏道(一五六八~一六一○),湖北公安人。《明史》说他“年十六为诸生,即结社城南,为之长。闲为诗歌古文,有声里中。举万历二十年进士。归家,下帷读书,诗文主妙悟。选吴县知县,听断敏决,公庭鲜事。与士大夫谈说诗文,以风雅自命。已而解官去。起授顺天教授,历国子助教,、部主事,谢病归。久之,起故宫。寻以清望擢吏部验封主事,改文选。寻移考功员外郎,立岁终考察群吏法……。遂为定制。迁稽勋郎中,后谢病归,数月卒。”袁宏道的哥哥宗道、弟弟中道,都有才气,时称三袁。他们都反对当时摹仿秦汉的伪古文,而提倡清新的文体。这种文体,被称为公安体。
二、艺术方面
1、以情贯注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充溢着作者的强烈感情。开篇伊始,作者就以与陶望龄共读徐渭诗集“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直至“童仆睡者皆惊起”的狂喜情态,鲜明地表示出他对徐渭诗歌的爱慕。尔后或叙或议,又时时表露出他对徐渭才气性情的折服激赏。如言其为人行事,是“信心而行,恣臆谈谑”;言其诗,是“如水鸣峡,如种出土”;评论其书画,则是“笔意奔放”、“超逸有致”。在行文中,作者还每每情不自禁,平添感叹。此仅以文中两个“竟”字为例:
甲: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乙: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前一个“竟”字,体现了作者对徐渭才气超迈的由衷钦佩;后一个“竟”字,则显现了作者对徐渭活受其罪,欲死不得的真心痛惜,至于文中两度出现的“悲夫”及篇末作者之议沦,对徐渭的同情更是直截明达,溢于言表,无须赘述了。整篇文章,作者激情溢于辞,喜怒形于色,既见惺惺相惜之情,亦可见自写胸襟之意。
梅客生曾经写信给我说:徐文长是我的老朋友,他的怪病比他这个怪人更要怪,而他作为一个奇人又比他的奇诗更要奇。我则认为徐文长没有一处地方不怪异奇特,正因为没有一处不怪异奇特,所以也就注定他一生命运没有一处不艰难,不坎坷。令人悲哀呀!
第三节《徐文长传》的深入分析
一、内容方面
文章所记内容较为丰富,但作者的旨意主要着落于徐渭“才奇”与“数奇”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心。徐渭才气超人,术有专攻,业有专精,但在科举考试中却“不得志于有司”,一再落选。长期怀才不遇的遭际,使他精神压抑、性情乖张,以致发为狂疾,抱愤而卒。对此,作者既深表同情,叹息“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更怀抱不平,感慨徐渭之所以命途多舛,是因为他的才能过于杰出。这就委婉地揭明了徐渭“数奇”的真正原因在于“有司”的不明不公,在于当时的世俗不能容人!其实,徐渭“独立一时”的才气与他数困于科场的遭际,还从侧面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腐朽,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一个优秀人物往往会横遭埋没、扼杀的悲剧性命运。
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九编人物风神第九章徐文长传
授课时间安排
第13周周三5、6节 类 型
理论课□ 赏析课√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双语课程□ 其他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了解《徐文长传》的相关背景知识。
2.重点掌握《徐文长传》的思想蕴含及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二、明代当时的文坛背景
明代中叶,文坛出现了以“前、后七子”为代表的拟古思潮。他们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相与号召,以模拟因袭古人的诗文作为创作的根本原则,致使当时的诗文创作了无个性与生气,流弊日甚。袁宏道对此深为不满,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诗为文,应通于人之喜怒哀乐,以见从肺腑中流溢出的真性情。因而,他看到徐渭的诗文书画充溢着作者的真情真性而深为激赏。而他之所以为徐渭刊印文集及为其立传,也正是为了宣扬“独抒性灵”的主张。
3、以事传人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本文吸取了《史记》、《汉书》等史传文“以事传人”的优长,选择了传主生平事迹中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展现他的才华与个性。然而,作者对这些事例的记述又不像史书那样具体完整,只是以极简省的三言两语粗陈梗概,意到即止。在此同时,作者往往抓住所记之事的突出特征,赋以一两笔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凸现出徐渭其人的独特个性。如写其在胡宗宪幕府时,作者以“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的正面描述和“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的烘托反衬,来显现徐渭“信心而行,恣意谈谑,了无忌惮”,负恃才略,清高自重,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个性。又如写徐渭落笔千言,出口成章的才气,以“童仆续纸丈余进”,“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一座大惊”;写他晚年用斧银自戕的癫狂,则以“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锥其两耳,深入寸余”。这些描述,显现出所记之事的真切、独特、离奇、典型,使读者对传主其人其事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历久难忘。可以说,作者对前代史书描写人物的妙谛是深有会心的,所以能汲取其神髓而不拘泥于形迹,得心应手地运用于自身的创作实践,从而使这篇传记在人物描写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重点:作者创作《徐文长传》的思想情感,人物传记的写法。
难点:《徐文长传》对文长结局的正确认识。
教 学 基 本 内 容
第一节《徐文长传》的背景知识介绍
一、袁宏道与徐文长
徐渭是晚明前期的著名文士,主要活动在嘉靖年间,在诗文、戏曲、书画等方面均有相当成就。而且,他“好奇计,谈兵多中”,满腹韬略。徐渭的杰出才能和他清高傲岸、豪放不羁的个性,在当时卓然独立,颇受士林景仰;而他一再失意于科场,潦倒终生,乃至忧愤成疾,癫狂到以斧银白戕以求速死的悲惨命运,在当时也可谓绝无仅有,致使知者为他流涕痛惜。袁宏道年辈比徐渭略晚,与徐素昧平生,但对其才略品行由衷钦佩,对其不幸遭际深抱同情,他将惺惺相惜之意托诸笔端,写下了这篇《徐文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