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率与厚度的估算方法

合集下载

椭偏光法测薄膜的折射率和厚度

椭偏光法测薄膜的折射率和厚度

(a) t’ A Y’ t’ Y’ A
(b)
图5-3反射线偏光的检测 3.A、P与物理量、A的数量关系: 由前所述,在消光情况下,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反射光的P波和S波 的位相差应为: (……) 当K=1时,则有 (5-7) 当k=3时,则有 (5-8) 椭偏仪中A、P的读数范围都是~,但△实质上是正弦函数,具有周期 为2 。为使P在~。范围读出,则必须:对应△=0时, 由 对应时, 由 因此公式,对应P的读数范围是 而当△=时, 由 因此公式对应P的读数范围是 这样,△在~之间变化,而P的读数范围是~。 现在再来研究和A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范围~,而A的读数范围为 ~。因此在~范围内,=;而在~范围内,考虑到实质上是正切函数, 由三角函数关系 因此将有,(此时)根据据这个性质,相应作如下规定: 为; 为。 若测量时检偏器的检偏角在处可消光,则在处仍可消光(对应于图5-3(b) 的情况)。但这时起偏器的起偏角也要相应地改变。规定相对应的起偏 角为P,,与相对应的起偏角为。由于(、)与(、)都是对样品同一个位置 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因此这两组数据之间必然有一定的换算关系。换 算关系为: (5-9) 顺便指出: ①由于的变化范围是~,因此必须把测量(、)用(5-9)式换算成(、); ②理论上,,实际上由于各种误差使得上述结果只是近似的,即两组 测量值(、)与(、)并不对称。计算时取、和、的平均值。
值、,将起偏器、检偏器分别调到该理论值,再仔细调节并真正达到消 光状态,记下此时的方位角、。 7、重复上述步骤,测出5组数据(注:每一组均包括、,、)。 8、由于检偏方位角限取~,若>90。,须利用(5—9)式,将、换 算为、。 9、利用(5—10)式由5组数据(、,、)算出,。 10、利用(5—11)式算出△和。 11、利用椭偏仪列线图测出薄膜的折射率,和厚度d.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椭圆偏振光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摘要:本实验中,我们用椭圆偏振光法测量了MgF 2,ZrO 2,TiO 2三种介质膜的厚度和折射率,取MgF 2作为代表,测量薄膜折射率和厚度沿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此外还测量了Au 和Cr 两种金属厚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

掌握了椭圆偏振光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椭偏法,折射率,厚度,消光系数 引言: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是薄膜光电子器件设计和制备中不可缺少的两个参数。

因此,精确而迅速地测定这两个参数非常重要。

椭圆偏振光法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将一束单色椭圆偏振光投射到薄膜表面,根据电动力学原理,反射光的椭偏状态与薄膜厚度和折射率有关,通过测出椭偏状态的变化,就可以推算出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椭圆偏振光法是目前测量透明薄膜厚度和折射率时的常用方法,其测量精度高,特别是在测量超薄薄膜的厚度时其灵敏度很高,因此常用于研究薄膜生长的初始阶段,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时非接触性的,测量过程中不破坏样品表面,因而可用于薄膜生长过程的实时监控。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椭偏法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的原理和技术方法。

测量几种常用介质膜的折射率和厚度,以及金属厚膜的复折射率。

原理:1. 单层介质膜的厚度和折射率的测量原理(1)光波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有菲涅耳公式:121122112112211122322323223223322233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cos p s p s n n r n n n n r n n n n r n n n n r n n 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tp-1); (2)单层膜的反射系数图1 光波在单层介质膜中传播以上各式中1n 为空气折射率,2n 为膜层的折射率,3n 为衬底折射率。

1ϕ为入射角,2ϕ,3ϕ分别为光波在薄膜和衬底的折射角。

测量薄膜厚度及其折射率的方法

测量薄膜厚度及其折射率的方法

2020/1/20
8
(四)V-棱镜法

V-棱镜法是近年来测量薄膜折射率的又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角、系统的调整状态,光学元件质量、环境噪声、样品表面状态、
实际待测薄膜与数学模型的差异等都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特别
是薄数当膜斜薄厚率膜度 较较 大折小 区射和 域率薄 时与膜 ,基厚用底度椭折及偏射折仪率射同相时率接测范近得围(如薄位玻膜于璃的(n基f厚,底度d表)和~面折(Sψ射i,O2率△薄与)膜函实),
折射率,θ,ε,Np分别为耦合角、棱镜角和棱镜折射率。若测得
两个以上模式的耦合角,便可求出d 和nf。棱镜-薄膜-衬底就组成
一个单侧漏波导,
亦称为准波导,
准波导法名称
由此而来。
2020/1/20
5
棱镜耦合测量仪的光路如图2所示。棱镜耦合法的测量 精度与转盘的转角分辨率、所用棱镜折射率、薄膜的厚度和 折射率范围及基底的性质等因素有关,折射率和厚度测量精 度分别可达到±10-3和(±0.5% +5 nm ),实际精度还会高 些。
为了提高条纹错位量的判读精度,多光束干涉仪采用了一 个F-P干涉器装置与显微系统结合,形成多光束等厚干涉条纹, 其测量精度达到λ/100~λ/1000。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两种 结构,如图4(a)和4(b)所示。等色序干涉仪也有类似两种结构 形式。
干涉法不但可以测量透明薄膜、弱吸收薄膜和非透明薄膜, 而且适用于双折射薄膜。一般来说,不能同时确定薄膜的厚度 和折射率,只能用其它方法测得其中一个量,用干涉法求另一 个量。有人对干涉法进行改进【3】 ,使其能同时测定厚度和折射 率,但不容易实现。另外,确定干涉条纹的错位条纹数q比较 困难,对低反射率的薄膜所形成的干涉条对比度低,会带来测 量误差,而且薄膜要有台阶,测量过程调节复杂,容易磨损薄 膜表面等,这些都对测量带来不便。

用椭偏仪测薄膜厚度与折射率解析

用椭偏仪测薄膜厚度与折射率解析

103实验十二 用椭偏仪测薄膜厚度与折射率随着半导体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飞速发展,薄膜技术的应用也越加广泛。

因此,精确地测量薄膜厚度与其光学常数就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测量技术。

目前测量薄膜厚度的方法很多。

如称重法、比色法、干涉法、椭圆偏振法等。

其中,椭圆偏振法成为主要的测试手段,广泛地应用在光学、材料、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

而测量薄膜材料的厚度、折射率和消光系数是椭圆偏振法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应用之一。

实验原理由于薄膜的光学参量强烈地依赖于制备方法的工艺条件,并表现出明显的离散性,因此,如何准确、快速测量给定样品的光学参量一直是薄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椭圆偏振法由于无须测定光强的绝对值,因而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而且测试方便,对样品无损伤,所以在光学薄膜和薄膜材料研究中受到极大的关注。

椭圆偏振法是利用椭圆偏振光入射到样品表面,观察反射光的偏振状态(振幅和位相)的变化,进而得出样品表面膜的厚度及折射率。

氦氖激光器发出激光束波长为632.8nm 的单色自然光,经平行光管变成单色平行光束,再经起偏器P 变成线偏振光,其振动方向由起偏器方位角决定,转动起偏器,可以改变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线偏振光经1/4波片后,由于双折射现象,寻常光和非寻常光产生π/2的位相差,两者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变为椭圆偏振光,其长、短轴沿着1/4波片的快、慢轴。

椭圆的形状由起偏器的方位角来决定。

椭圆偏振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样品的表面,反射后偏振状态发生改变,一般仍为椭圆偏振光,但椭圆的方位和形状改变了。

从物理光学原理可以知道,这种改变与样品表面膜层厚度及其光学常数有关。

因而可以根据反射光的特性来确定膜层的厚度和折射率。

图1为基本原理光路。

图2为入射光由环境媒质入射到单层薄膜上,并在环境媒质——薄膜——衬底的两个界面上发生多次折射和反射。

此时,折射角满足菲涅尔折射定律332211sin sin sin ϕϕϕN N N ==(1)104 其中N 1,N 2和N 3分别是环境媒质、= n – i k );ϕ1为入射角、 ϕ2 和ϕ3分别为薄膜和衬底的折射角。

折射率与厚度的估算方法

折射率与厚度的估算方法

折射率与厚度的估算方法镀个较厚一点的单层膜,根据极值点(膜比基底折射率高的看极小值,膜比基底折射率低的看极大值,并且选取长波段的极值点,因为在长波段折射率色散小)估算出膜层的折射率,该点的反射率,根据薄膜光学原理,相当于单个四分之一光学厚度的膜厚(单层四分之一光学厚度的薄膜等效折射率为n^2/ng,n为膜的折射率,ng为基底折射率)的反射率。

算出折射率后,再判断极值级次,根据这个级次就可算出膜厚。

现在举一例子加深理解。

图中基底折射率为1.52,该曲线的透过率极大值是空白玻璃的透过率,说明镀的膜没有起增透作用,判断膜的折射率应该大于基底的折射率,所以我们要选极小值点的反射率来分析薄膜的折射率(选极大值等于在分析空白玻璃,因为是偶数个四分之一膜厚,等同虚设层),为选色散小的区域,可以找到最长波段的极小值为1184nm,透过率为80.08%。

设空白基底的单面透过率为T1,镀有膜层侧的单面透过率为T2,总和透过率,也就是所测透过率为T,则有关系式1/T=1/T1 + 1/T2 - 1(大家可以自己推算,就是简单的等比数列叠加,可先算出R1,R2和R的关系式R=(R1+R2-2R1R2)/(1-R1R2),然后用1-Rx代替Tx),在这儿T1=95.742%, T=80.08%, T2为未知数,代入后得出T2=83.037%,于是R2=1-T2=16.963%,R2=(n ^2/ng-1)^2 / (n^2/ng +1)^2 ,n=sqrt(ng*(1+sqrt(R2))/(1-sqrt(R2) )=1.910,这就是膜层的折射率然后来算膜厚。

首先判断透过率曲线的级次,在脑中要明确的是,当膜的折射率大于基底时,所有的极小值都是奇数个四分之一膜厚,当膜的折射率小于基底时,所有的极大值都是奇数个四分之一膜厚,根据前面分析,这儿当然是极小值啦。

如果没有折射率色散,相邻两个极值之间的波长位置的比值应为k/(k+1), k=1,3,5,7....(设第一个极值位置波长为λ1,相邻的另一个极值位置波长为λ2,这里假设λ2的级次高于λ1,所以λ1>λ2,则kλ1/4=nd, (k+1)λ2/4=nd,两者比较后,就得出λ1/λ2=(k+1)/k )。

薄膜厚度及其折射率的测量

薄膜厚度及其折射率的测量

V-棱镜中所装为复合材料的溶液,由于其折射率nso不同
于V-棱镜的折射率np,折射光将以角度θ偏离入射光方向。θ可
由角度计测量得到,给定波长下的nso值可由Snell’s law 确定,

薄膜技术是当前材料科技的研究热点,特别是纳米级
薄膜技术的迅速发展,精确测量薄膜厚度及其折射率等光学参
数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薄膜和基底材料的性质和形态不
同,如何选择符合测量要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是一个值得认
真考虑的问题。每一种测量方法和仪器都有各自的使用要求、
测量范围、精确度、特点及局限性。在此主要介绍测量薄膜厚
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根据光干涉条纹方程,
对于不透明膜:
对于透明膜:
在(4)和(5)式中,q为条纹错位条纹数,c为条纹错位量,
e为条纹间隔。因此,若测得q,c,e就可求出薄膜厚度d 或折射
率nf。
精品课件
7
干涉法主要分双光束干涉和多光束干涉,后者又有多
光束等厚干涉和等色序干涉。双光束干涉仪主‘要由迈克尔逊
高些。
棱镜耦合法存在测量薄膜厚度的下限。测量光需在
膜层内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波导模,膜厚一般应大于300-
480nm(如硅基底);若膜折射率已知,需形成一个波导模,
膜厚应大于100~200nm;测量范围依赖于待测薄膜和基底的
性质,与所选用的棱镜折射率有关。但测量的薄膜厚度没有
周期性,是真实厚度。膜厚测量范围在0.3~15 um,折射率
式两种结构,如图4(a)和4(b)所示。等色序干涉仪也有类似两
种结构形式。
干涉法不但可以测量透明薄膜、弱吸收薄膜和非透明
薄膜,而且适用于双折射薄膜。一般来说,不能同时确定薄膜

薄膜厚度与折射律的测量

薄膜厚度与折射律的测量

薄膜厚度与折射律的测量在三级实验中测量薄膜厚度与折射律的方法共介绍了两个:椭圆偏振光法和迈克尔逊方法。

一、 椭圆偏振光法测定介质薄膜的厚度和折射律思路:在一光学材料上镀各向同性的单层介质膜后,光线的反射和折射在一般情况下会同时存在的.通常,设介质层为n 1、n 2、n 3,φ为入射角,那么在1、2介质交界面和2、3 用r 1p 、 r 1s 2p r 2s 表示光线的p 分、s 分量在界面2、3间的总反射系数. 有1011011cos cos cos cos ϕϕϕϕn n n n r p +-=1101101cos cos cos cos ϕϕϕϕn n n n r s +-=211221122cos cos cos cos ϕϕϕϕn n n n r p +-=221122112cos cos cos cos ϕϕϕϕn n n n r s +-=膜上反射的两相邻光束的相位差11cos 22ϕλπδd n ⋅=定义该薄膜系统的总反射比为:δδ2212211)()(i p p i p p ip r p p e r r e r r E E R --++==δδ2212211)()(i s s i s s i s r s s e r r e r r E E R --++==定义),,,,,(11)exp()()(,)exp()](exp[])()(exp[)()()()(210221*********λϕψββββββψψββββββδδδδd n n n f er r e r r e r r e r r i tg E E E E tg i tg i E E E E i i E E E E E E E E R R i s s i s s i p p i p p ir i s p r s p isp r s p i r isp r s p i s p r s p i s p r s p is rs ip rp sp =++∙++=∆-=---=∆⎪⎪⎭⎫ ⎝⎛⎪⎪⎭⎫ ⎝⎛=∆=-∙⎪⎪⎭⎫ ⎝⎛⎪⎪⎭⎫ ⎝⎛=---∙⎪⎪⎭⎫ ⎝⎛⎪⎪⎭⎫ ⎝⎛==---- ψ和∆是可以用椭偏仪测量的量,∆的物理意义是椭圆偏振光的P 波和则出射光为振幅为E 22,相位差为或⎪⎭⎫⎝⎛<<-时20,22πϕπϕ的等幅椭圆偏振光。

实验十一椭偏法测薄膜厚度和折射率

实验十一椭偏法测薄膜厚度和折射率

云南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实验实验项目:实验十一椭偏法测薄膜厚度和折射率学生姓名:马晓娇学号:20131050137 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 2013 级天文菁英班专业指导老师:何俊试验时间:2015 年 10 月 13 日 13 时 00 分至 14 时 30 分实验地点:物理科学技术学院实验类型:教学 (演示□验证□综合□设计□) 学生科研□课外开放□测试□其它□一、导论当一个方向的尺寸相对其他两个方向的尺寸小很多时,这种物质结构称为薄膜。

对于薄膜,厚度是其重要的基本参数,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磁性能、热导率和表面结构等都与厚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薄膜的厚度是指基地表面和薄膜表面的距离。

薄膜厚度的测量方法很多,常见的测量方法有:螺旋测微法、台阶法、扫描电子显微法、椭圆偏振法、称量法、干涉法等。

椭圆偏振法测量具有如下特点:1、能测量很薄的膜(10A);2、测量精度很高,比干涉法高1~2个数量级;3、无损检测,不需特别制备样品,也不损坏样品,比其他精密方法,如称量法简便4、可同时测量膜的厚度、折射率及吸收系数。

二、实验目的1、学会一种比较准确、简便测量透明介质膜厚度和折射率的方法;2、了解椭圆偏正法测量薄膜参数的基本原理;3、进一步掌握光的偏正、反射、干涉等经典物理光学原理。

三、实验原理(一)椭圆偏振光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波的传播方向就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光波中的电振动矢量E和磁振动矢量H都与传播速度V垂直,因此光波的振动面与传播方向垂直,光波是横波,光波具有偏振性。

椭圆偏振光可以通过让线偏振光透射双折射晶体做成的波片获得。

(二)椭圆方程与薄膜折射率和厚度的测量椭偏法测量的基本思路是,起偏器产生的线偏振光经取向一定的1/4波片后成为特殊的椭圆偏振光,把它投射到待测样品表面时,只要起偏器取适当的透光方向,被待测样品表面反射出来的将是线偏振光。

根据偏振光在反射前后的偏振状态变化(包括振幅和相位的变化),便可以确定样品表面的许多光学特性。

利用牛顿环实验测定透明薄片的折射率方法与注意事项

利用牛顿环实验测定透明薄片的折射率方法与注意事项

利用牛顿环实验测定透明薄片的折射率方法与注意事项引言:牛顿环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测量透明薄片折射率的方法。

通过利用牛顿环现象可以准确测定透明薄片的厚度和折射率,具有简便、直观、精确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牛顿环实验测定透明薄片折射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器材包括:一台光源(如激光光源),一块平凸透镜,一块待测透明薄片,一个调节螺钉的测微器以及一个显微镜。

2. 实验步骤a) 将光源设置在平台上并打开。

b) 在显微镜下方放置平凸透镜,使光源发出的平行光通过透镜。

c) 在透镜上方,将待测透明薄片轻轻放置于透镜上。

注意要使薄片与透镜的接触面为平行。

d) 通过调整显微镜底部的测微器,使显微镜的视野中出现牛顿环。

注意调节测微器的位置,以使得牛顿环清晰可见。

e) 记录下相应的测微器读数,然后移动透镜和薄片,使得发生一周的位移。

再次记录测微器读数。

f) 通过测微器读数的变化计算出透明薄片的厚度和折射率。

二、计算方法1. 计算透明薄片的厚度透明薄片的厚度可以通过牛顿环的半径变化来计算。

设初始测微器读数为d1,经过一周位移后的测微器读数为d2,一周位移引起的读数差值为Δd。

则透明薄片的厚度h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h = Δd * λ / [2 * (d2 - d1)]其中,λ为光的波长。

2. 计算透明薄片的折射率透明薄片的折射率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 = N / h其中,N为牛顿环的序号。

三、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实验应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光源干扰或外界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平凸透镜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平凸透镜是保证实验效果的关键。

透镜的质量应优秀,表面光洁度高。

3. 牛顿环的调节在进行实验前,需要确保牛顿环清晰可见。

通过调节显微镜的测微器,使得显微镜底部与透明薄片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以获得清晰的牛顿环。

4. 读数准确性在记录测微器读数时,应保持稳定的手势,避免误读或读数过程中的摇动。

椭偏仪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讲义

椭偏仪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讲义

实验:椭圆偏振法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薄膜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快速准确的测量薄膜材料的厚度和折射率等光学参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椭圆偏振法是一种先进的测量薄膜纳米级厚度的方法,这种方法测量灵敏度高(可探测小于0.1nm的厚度变化)、精度较好(比干涉法高一到两个数量级)、对待测样品无损伤并且能同时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因而,目前椭圆偏振法已经在光学、半导体、生物、医学等诸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1.了解椭圆偏振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利用椭偏仪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基本方法。

2.学会组装椭圆偏振仪,熟悉椭圆偏振仪使用。

实验原理:椭圆偏振法测量的基本思路是,经由起偏器产生的线偏振光经取向一定的1/4波片后获得等幅椭圆偏振光,把它投射到待测样品表面时,只要起偏器取适当的透光方向,被待测样品表面反射出来的将是线偏振光.根据偏振光在反射前后的偏振状态变化,包括振幅和相位的变化,便可以确定样品表面的许多光学特性。

图1光在薄膜和衬底系统上的反射和折射图1所示为一光学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单层介质膜.它有两个平行的界面,通常,上部是折射率为n1的空气(或真空).中间是一层厚度为d折射率为n2的介质薄膜,下层是折射率为n3的衬底,介质薄膜均匀地附在衬底上,当一束光射到膜面上时,在界面1和界面2上形成多次反射和折射,并且各反射光和折射光分别产生多光束干涉.其干涉结果反映了膜的光学特性。

设φ1表示光的入射角,φ2和φ3分别为在界面1和2上的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n 1sin φ1=n 2sin φ2=n 3sin φ3 (1)光波的电矢量可以分解成在入射面内振动的P 分量和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s 分量。

用r 1p 、r 1s 表示光线的p 分量、s 分量在界面1的反射系数,用r 2p 、r 2s 表示光线的p 分量、s 分量在界面2的反射系数。

用E ip 、E is 表示入射光波电矢量的p 分量和s 分量,用E rp 、E rs 分别表示各束反射光电矢量的p 分量和s 分量的和。

折射率与厚度的估算方法

折射率与厚度的估算方法

折射率与厚度的估算方法折射率和厚度是光学材料性质的重要参数,对于光学器件的设计和性能分析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折射率和厚度的估算方法,包括经典方法和现代方法。

1.经典方法1.1光程差法光程差法是最常用的估算折射率的方法之一、通过测量入射光线在材料中传播的时间来确定光线速度,从而计算折射率。

该方法需要测量光线在不同厚度的样品中传播的时间,并根据光速与光程之间的关系计算折射率。

1.2单色光干涉法单色光干涉法是基于薄膜干涉现象的方法。

通过观察在不同厚度的材料上自然形成的干涉条纹,可以推导出材料的折射率。

该方法需要严格控制入射光的波长,并进行精确的干涉条纹测量。

1.3弗伦耐尔-阿贝法弗伦耐尔-阿贝法是基于折射率与光线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来估算折射率的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反射光线的偏振状态和强度,可以得到折射率的信息。

该方法需要用到特殊的测量装置,包括角度变化装置和偏振测量装置。

2.现代方法2.1椭偏光测量椭偏光测量是一种基于材料对偏振光的影响来估算折射率的方法。

通过测量入射光与透射光之间的偏振状态和强度差异,可以得到材料的光学常数。

这种方法不需要测量厚度,因此对厚度的估算并不依赖。

2.2激光光弹法激光光弹法是一种应用激光和光弹性理论来估算折射率和厚度的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在激光照射下产生的光弹性效应,如光弹聚焦等,可以计算出材料的折射率和厚度。

这种方法对材料的折射率和厚度变化非常敏感。

2.3自相关法自相关法是一种基于光线在材料中多次反射和传播的干涉效应来估算折射率和厚度的方法。

通过测量材料上自然形成的干涉条纹的形状和位置,可以推导出材料的折射率和厚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透明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的厚度估算。

3.小结折射率和厚度的估算方法包括经典方法和现代方法。

其中经典方法主要包括光程差法、单色光干涉法和弗伦耐尔-阿贝法,而现代方法主要包括椭偏光测量、激光光弹法和自相关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测量条件,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折射率和厚度的估算。

5镜片的厚薄程度之折射率

5镜片的厚薄程度之折射率

镜片的厚薄程度之折射率《美式21项验光视觉检查法》书作者黄炳南撰写上一期讲到了镜片的抗划伤能力,这一期内容是镜片的厚薄程度之折射率,对于近视镜片来说,镜片的厚薄就是看边缘;对于远视来说,镜片的厚薄就是看中心厚度。

(镜片设计、直径相同下比较)。

那么镜片的厚薄在相同的镜片设计下,折射率直接影响镜片的厚度。

并不是折射率越高,镜片就越薄,因为有镜片执行标准存在,度数高低存在,如度数很低的话,其折射率高低并不会太明显厚薄区别,所以要看度数来鉴别镜片的厚度更加可靠与真实。

由于镜片的设计与直径有所不同,也会引起厚度的不同,如非球面设计的镜片要比球面的镜片要薄些(相同折射率,相同直径)。

一、负镜片方面的分析当负镜片(下面称近视)时,中心厚度不同时,镜片的相同直径下其边缘厚度也不同,国家标准是1.00mm以上,当1.2mm的中心厚度时,相同直径下的边缘也会厚些,当小于1.00mm时,其边缘也会薄。

由于度数高低不同,对于中心厚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当低于-3.00D时,要求的中心厚度就要加厚,当镜片的度数低时,镜片如不加中心厚度,就会产生镜片的成型性不好,成型性不好时,度数的稳定也不佳;如不加中心厚度,也会产生安全问题,其安全系数也会下降,所以低近视的镜片要求加厚中心的厚度。

当平光的镜片时,其中心厚度要求是2.00mm以上才可以。

近视镜片的中心厚度是镜片的成型性与安全系数的关键,国家标准要求1.00mm以上就是为了更安全与屈光稳定。

对于近视镜片来说,其中心厚度也会产生成像品质变化,如中心厚度厚些时,其成像就会变大些,更真实。

(近视成像是缩小的,但对于中心厚度加厚时,缩小的成像比例就会下降,就更加真实)。

由于中心厚度会引起成像大小区别,如左右镜片的度数一样,但出现中心厚度一片厚,一片薄,就会引起不等像的出现,厚的镜片成像大些,更加真实,但其边缘的厚度也会变厚。

有厂家为了边缘变得更薄些,也会减少中心厚度来达到,但其成像就会缩得更小些,对视觉的真实性更差些。

透镜边缘厚度计算方法

透镜边缘厚度计算方法

透镜边缘厚度计算方法引言: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中。

在设计和制造透镜时,了解透镜边缘厚度是非常重要的。

透镜边缘厚度是指透镜边缘处的厚度,它对透镜的性能和使用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透镜边缘厚度的计算方法。

一、透镜边缘厚度计算的基本原理透镜边缘厚度的计算是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参数来进行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透镜的曲率和折射率来计算透镜边缘厚度。

透镜的曲率是指透镜两侧曲率半径之差,折射率是指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

二、球面透镜的边缘厚度计算方法对于球面透镜来说,透镜边缘厚度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h = t - (r1 - r2) * (1 - 1/n)其中,h表示透镜边缘厚度,t表示透镜中心厚度,r1和r2分别表示透镜两侧的曲率半径,n表示透镜的折射率。

三、非球面透镜的边缘厚度计算方法对于非球面透镜来说,透镜边缘厚度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 将非球面透镜分解成一系列球面透镜;2. 对每个球面透镜计算其边缘厚度;3. 将计算得到的边缘厚度累加起来,即可得到非球面透镜的边缘厚度。

四、计算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透镜边缘厚度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例来进行演示。

假设一个透镜的中心厚度为10mm,曲率半径分别为20mm和30mm,折射率为1.5。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得到透镜的边缘厚度:h = 10 - (20 - 30) * (1 - 1/1.5)= 10 - (-10) * (1 - 2/3)= 10 + 10/3≈ 13.33mm五、透镜边缘厚度的影响因素透镜的边缘厚度对透镜的性能和使用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较大的透镜边缘厚度会导致透镜的重量增加,从而影响仪器设备的携带和使用。

此外,透镜边缘厚度还会对透镜的成像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引起像差等问题。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透镜时,需要综合考虑透镜边缘厚度的影响因素,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折射率和厚度的计算公式

折射率和厚度的计算公式

折射率和厚度的计算公式折射率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速度的比值。

它是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性质之一,常用符号为n。

厚度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穿过到另一个介质时所经过的距离。

折射率和厚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些计算公式来求解。

1. 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折射率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光线从真空或空气射入介质的情况来区分。

当光线从真空或空气射入介质时,折射率的计算公式如下:n = c / v其中,n表示折射率,c表示真空或空气中光速的数值,v表示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这个公式表明,当光线从真空或空气射入介质时,折射率等于真空或空气中光速与介质中光速的比值。

2. 厚度的计算公式厚度是光线从一个介质穿过到另一个介质时所经过的距离。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公式来计算厚度。

2.1 平行板间隔厚度的计算公式当光线从一个介质穿过一个平行板到达另一个介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平行板的间隔厚度:d = λ / (2 * n - 1)其中,d表示平行板的间隔厚度,λ表示光线的波长,n表示平行板的折射率。

这个公式表明,平行板的间隔厚度等于光线的波长除以平行板的折射率减去1/2。

2.2 棱镜底面厚度的计算公式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一个棱镜并经过棱镜的底面到达另一个介质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棱镜的底面厚度:d = (n2 - n1) * h / (n2 * tan(α) - n1 * tan(β))其中,d表示棱镜的底面厚度,n1和n2分别表示光线所在的两个介质的折射率,h表示光线在棱镜上的高度,α和β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这个公式表明,棱镜的底面厚度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差乘以光线在棱镜上的高度除以两个介质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切值之差。

3. 应用举例这些折射率和厚度的计算公式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纤通信中,需要计算光纤的折射率和厚度,以确保光信号能够有效传输。

在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造中,也需要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和介质的特性来计算折射率和厚度,以达到设计要求。

如何辨别眼镜片的好坏优劣-折射率与厚度的关系

如何辨别眼镜片的好坏优劣-折射率与厚度的关系

如何辨别眼镜片的好坏优劣-折射率与厚度的关系如何辨别眼镜片的好坏优劣-折射率与厚度的关系(2012-04-08 18:04:18)原文地址:如何辨别眼镜片的好坏优劣-折射率与厚度的关系作者:西安水晶莹消费者在配眼镜时,往往很关心配装后的成镜的外观。

而决定眼镜美观与否的因素之一就是镜片的薄与厚。

为此,许多消费者不惜多花一点钱选择高折射率材料的镜片。

问题是,一些高折射率的镜片配装后并未达到消费者预期的效果,其厚度似乎与普通材质的镜片没有明显的区别。

于是,与商家的纠纷和争议由此而生。

何谓高折射率的镜片?折射率与厚度的关系如何?传统的玻璃镜片,其折射率一般在1.523左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1.7,甚至1.8和1.9折射率的镜片。

与1.523折射率相比,1.7、1.8和1.9当然就称为高折射率镜片了。

树脂镜片问世以来,与玻璃镜片相比,其具有既轻且耐冲击力强的优势,很快就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占有率逐年递增。

最早的CR39树脂镜片,折射率只有1.49左右,后来又陆续出现了1.52、1.62和1.67等较高折射率的镜片。

与1.49的折射率相比,1.52、1.62和1.67当然又可以称为高折射率。

但如果与1.7、1.8甚至1.9的玻璃镜片相比,则只能称为中等折射率。

由此看来,镜片折射率的高低是相对而言的。

单从折射率的角度来看,折射率高的镜片的中心厚度应该要薄一些。

然而,折射率并不是决定镜片厚度的唯一因素。

决定镜片材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其自身的抗冲击力。

真正材质好的镜片才能做到既轻且薄,而且耐冲击。

材质差一点的镜片,往往是通过增加镜片的中心厚度来提高其抗冲击能力。

国际上通行的检验镜片抗冲击力的方法是落球法和挤压法。

落球法主要适用于高质量的树脂镜片。

将一个固定重量的钢球从特定的高度自由落下,砸在镜片的中心处,观其被砸后是否破裂来判断镜片的抗冲击力。

挤压法适用于玻璃镜片或材质较差的树脂镜片。

具体办法是把一个特定的圆形探头将其载重后慢慢挤压在镜片上,观其变形后的状况。

液晶折射率与盒厚公式

液晶折射率与盒厚公式

液晶折射率与盒厚公式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弗涅尔方程来计算无偏振光通过液晶时的折射率。

弗涅尔方程是涉及折射和反射的基本物理定律之一、对于无偏振光,它通过液晶时的折射率可以用下式表示:n = (sinθi / sinθt) (1)其中,n是液晶的折射率,θi是光线的入射角,θt是光线的透射角。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液晶折射率取决于入射角和透射角的正弦值之比。

然而,当液晶显示器中液晶层的厚度相对较大时,上述公式已经不再适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考虑光传播的相位差。

对于平均线性主动驱动液晶显示器(TN-LCD),液晶折射率与盒厚的关系可以通过Jones-Mueller矩阵来描述。

Jones-Mueller矩阵是一个描述光传播的矩阵,它可以用来计算光线通过透射介质时的干涉效应。

在这种情况下,矩阵元素与液晶折射率和盒厚之间的关系由公式给出:M = exp(i * Δφ / 2) = exp(i * k * δn * d) (2)其中,M是Jones-Mueller矩阵的矩阵元素,i是虚数单位,Δφ是光传播的相位差,k是光波矢量的大小,δn是液晶的折射率差,d是液晶层的厚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干涉效应取决于液晶折射率差和盒厚的乘积。

此外,对于薄液晶层来说,我们可以使用单板公式来计算液晶显示器的偏振特性。

单板公式是涉及偏振光和液晶通过光学透射的公式之一、对于薄液晶层,液晶折射率与盒厚的关系由下式给出:δ=λ/(2*Δn)(3)其中,δ是单板的厚度,λ是光波的波长,Δn是液晶的折射率差。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单板的厚度与液晶折射率差的倒数成正比。

综上所述,液晶折射率与盒厚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公式来描述,这些公式可以用来计算液晶显示器的光学性能和偏振特性。

在设计和制造液晶显示器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公式,并结合实际的参数来进行计算和优化。

400度 1.5折射率厚度

400度 1.5折射率厚度

400度 1.5折射率厚度
我们要找出400度,1.5折射率的镜片厚度是多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镜片度数与折射率是如何影响镜片厚度的。

镜片的度数与折射率可以用来计算镜片的焦距。

公式为:F = 1 / (n-1) × (D^2 / (2 × d × n))
其中,F是焦距,n是折射率,D是镜片直径,d是中心厚度。

然而,我们没有镜片的直径(D)和中心厚度(d),所以我们不能直接使用这个公式。

但通常,镜片的厚度与折射率和度数是成比例的。

我们可以使用经验公式或查找相关数据来估计厚度。

这里我们假设一个常见的镜片尺寸来估算厚度。

估算的厚度为 2.54 微米。

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估计值,实际镜片的厚度可能因制造商、型号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个较厚一点的单层膜,根据极值点(膜比基底折射率高的看极小值,膜比基底折射率低的看极大值,并且选取长波段的极值点,因为在长波段折射率色散小)估算出膜层的折射率,该点的反射率,根据薄膜光学原理,相当于单个四分之一光学厚度的膜厚(单层四分之一光学厚度的薄膜等效折射率为n^2/ng,n为膜的折射率,ng为基底折射率)的反射率。

算出折射率后,再判断极值级次,根据这个级次就可算出膜厚。

现在举一例子加深理解。

图中基底折射率为1.52,该曲线的透过率极大值是空白玻璃的透过率,说明镀的膜没有起增透作用,判断膜的折射率应该大于基底的折射率,所以我们要选极小值点的反射率来分析薄膜的折射率(选极大值等于在分析空白玻璃,因为是偶数个四分之一膜厚,等同虚设层),为选色散小的区域,可以找到最长波段的极小值为1184nm,透过率为80.08%。

设空白基底的单面透过率为T1,镀有膜层侧的单面透过率为T2,总和透过率,也就是所测透过率为T,则有关系式1/T=1/T1 + 1/T2 - 1(大家可以自己推算,就是简单的等比数列叠加,可先算出R1,R2和R的关系式R=(R1+R2-2R1R2)/(1-R1R2),然后用1-Rx代替Tx),在这儿T1=95.742%, T=80.08%, T2为未知数,代入后得出T2=83.037%,于是R2=1-T2=16.963%,R2=(n ^2/ng-1)^2 / (n^2/ng +1)^2 ,n=sqrt(ng*(1+sqrt(R2))/(1-sqrt(R2) )=1.910,这就是膜层的折射率
然后来算膜厚。

首先判断透过率曲线的级次,在脑中要明确的是,当膜的折射率大于基底时,所有的极小值都是奇数个四分之一膜厚,当膜的折射率小于基底时,所有的极大值都是奇数个四分之一膜厚,根据前面分析,这儿当然是极小值啦。

如果没有折射率色散,相邻两个极值之间的波长位置的比值应为k/(k+1), k=1,3,5,7....(设第一个极值位置波长为λ1,相邻的另一个极值位置波长为λ2,这里假设λ2的级次高于λ1,所以λ1>λ2,则kλ1/4=nd, (k+1)λ2/4=nd,两者比较后,就得出λ1/λ2=(k+1)/k )。

我们来看891.0nm和1184nm这两个极值,1184/891=1.328,所以判断k=3,于是根据kλ1/4=nd 有d=kλ1/4n =3*1184/(4*1.91)=464.9nm。

说明:这种方法只是粗略地估计膜层的折射率和厚度,因为我们忽略了折射率的色散,也忽略了薄膜在沉积过程中的折射率非均匀性。

要精确测量还是要通过带有修正因子的程序拟合,或且专门仪器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