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视角心理素质教育迫切性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
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
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
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
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
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7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最新7篇字大学心理健康论文篇一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却面临着高于其他同龄群体的多重压力。
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他们志向高远,胸怀博大,能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图伟业中,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
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心理问题走上极端的大学生呈上升趋势。
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紧迫感,适应困难。
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看武侠小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考试焦虑。
第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一些大学生寻求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找到交际的满足,有的甚至染上网瘾,迷恋于网络世界,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
第三,恋爱心理困惑。
情绪和情感不稳定,情绪起伏大,情感变化快,恋爱不成或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
第四,抑郁心理。
多呈现在特困生、学习困难与自我认知不良的学生中。
第五,就业心理困惑。
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准备不足,急功近利,部分学生从众心理严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6篇)-最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通用6篇)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活动方案篇一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20xx年“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通知》(xx教办学[20xx]x号)文件要求,经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在全院开展第六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现将有关活动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5.25”我爱我——倾听·互助·成长二、活动时间:20xx年5月4日—5月28日三、活动对象:全体在校学生四、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同学们心理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增进同学们心灵之间沟通的舞台;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营造我校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五、活动内容:开幕式:开幕演讲、心理趣味游园会第一篇倾听心灵1、心协慢递内容:邮寄出一年前同学们在心协的留言,并继续为同学们开放这个平台,对未来的自己或他人留言,或与未来的自己或他人谈话,发现并记录自己和他人的成长。
时间:5月10日地点:食堂南门2、“房、树、人”心理解惑内容:通过绘画房树人,从专业的视角,帮助你认识内心最真实的自己,了解自己,从而发展自己,更好的爱护自己。
时间:5月18日地点:食堂南门3、心理健康体检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随机抽取名单,邀请学生们来中心参加一对一的咨询,帮助你倾听心灵的呼唤。
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文
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文篇1经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与方法。
而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
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应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应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明白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简便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
要学会从心里去理解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本事。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所以,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本事。
要坚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
经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职责,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增强心理适应本事,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团体坚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谈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文篇2标题:大学生也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大学生们也应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当前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问题严重,高校应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工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范文篇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学研究》一、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1.心理素质与思想品德素质的关系思想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它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个成分,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相互联系的,组成了品德结构的心理特征的子系统”。
这四个子系统就是反映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四个方面。
2.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关系健康的情绪、情感有益于感知、识记、思维、想象等活动,可以提高学习与运用知识的效率与能力。
反之,则减缓或削弱学生感知活动与能力的发展,增加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困难。
意志在学习与运用知识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一种情况是,智力水平差不多,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谁就能成为优秀者。
另一种情况是,智力虽然较低(属正常范围),但通过意志力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赶上甚至超过智力较高者的学业成就。
正如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等能促进学生学习与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和获得优异的学业成绩。
反之,则阻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有着直接而又紧密的联系,对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
3.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心身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很多疾病,如气喘、高血压、皮肤过敏、胃溃疡等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
如情绪对身体就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情绪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的情绪有损于身体健康。
斯顿巴赫就认为“所有的病症都是心身相关的,只是某些疾病比其它疾病有更明显的情绪内容”。
心理素质不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影响,而且,对身体潜能的发挥也有很大影响。
这一点可从体育竞赛中看出来。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1500字(优秀7篇)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1500字(优秀7篇)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需要一些技巧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让学生迅速参与,发生改变。
能够运用心理学理论训练感染力和推动力,学会把心理学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教学形式:针对的讲,提升学生的兴趣,你让学生动心;灵活的讲,提升学生的思考,你让学生动脑;互动的讲,提升学生的参与,你让学生动身。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会让人觉得特别形象生动,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例如,课程的开场,可以通过自我介绍和暖身,前台的展现和后台的实用分析操作相结合来设计课程。
在自我介绍中,不必提自己曾经有多少光环,获得过多少荣誉,而是轻描淡写而又非常动情的讲述教师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从故事中让人产生了对心理学的憧憬和思考,也能让人感觉到老师确实能够在学生和课程中间架起一座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这也是自我介绍环节的作用。
当然“讲故事”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也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如视频音频等引人思考。
而暖身活动环节的设计则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团队的凝聚力、动力和信赖感,是否能让学生打开心灵自我开放。
比如:手指操、落手指、猫和老鼠、乒乓球、金龙拍拍操、记者采访、用手问好、四方块游戏等等。
从暖身活动引申它们在其他课程内容下的应用,比如和人际沟通交往哪个知识点结合、和情绪的哪个方面结合、和压力的其中一部分结合来应用。
并且在活动后需要分享的四个F,即Fact:刚刚做了说了画了什么;Find:对自己的发现是什么;Feeling:感受到什么;Future:对未来的影响是什么。
通过活动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吸引注意力,动身动心。
备课程: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展现形式。
在内容设计上,主题、对象、时间都需要明确和控制。
关上电脑和ppt,从学生角度出发,无限接近学生的需要,通过自我辩驳或实地调查不断筛选,找到最好的答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轻理论的系统传授,重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学会例如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调适、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提升人格魅力、大学生涯规划、学习心理、调控情绪、提升人际交往、处理好恋爱与性、压力与挫折应对、珍爱生命等等方面,能够有效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心理潜力和能量,并且使他们在心灵上都得到成长和提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篇1听了这次这次讲座,使我对“健康”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日常的生活我们往只关注身体健康,事实上除了身体的健康,更应该关注心理的健康。
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能帮助我们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帮助我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
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第一,需要我们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听了这些,我觉得我还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够,比如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心里调节这两个方面。
很多人来到大学后就变得松散,逃课、泡网吧、谈恋爱。
在大学我们肩负改变自己命运的责任,所以要保持心理健康。
第一,我们应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学会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
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恋爱心理健康”从健康的心理行为,如何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和如何对待困扰大学生的恋爱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分析。
恋爱给人带来美妙的感觉,我们需要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行为。
第一,加速自我的心理成熟。
培养独立的人格,能体贴、关怀、尊重他人。
第二,培养与异性交往的能力。
异性间的交往需要注意的是:注意交往的范围、间距、场合、分寸。
第三,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的恋人。
要使恋爱生活和谐,减轻恋爱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选择与自己心理特点相配合的恋人是有必要的。
第四,学习掌握性生理和性心理卫生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4篇-大一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4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高校教育关注的一个问题。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作用并指出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图书馆;阅读疗法大学年代是很多人向往的青春如画岁月如歌的年代,然而现实的情况其实不然,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迫切需要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关注,高校的教育应该。
加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卫生教育。
一、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弱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心理承压能力弱,他们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压力:大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相比中学变化很大,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差,不会主动学习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大,不知道如何学,考试也常挂科。
生活压力: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
贫富差距,价值观世界观的冲突加剧了他们的生活压力和自卑心理。
交际压力: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一些学生从小备受宠爱,任性,自私不懂得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进入大学以后不习惯集体宿舍生活,表现为交际困难,自闭。
情感受挫: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就业压力: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以至于社会上出现大学毕业等于失业的说法。
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①要解决心理问题首先要敞开心门,需要精神的沟通。
高校图书馆作为继承前人文化遗产、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的场所,它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这种特有的文化功能,使图书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图书馆特有的馆藏以及相关文化拓展活动,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乃至对于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会起到深远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9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9篇)第一次接触心理课程是在上大一的第二个学期的时候。
我想学校可能是为了减小大学生学习与心理的压力,为我们排解心中苦闷与压力才开设了这门课程的。
自认为心理还比较康健的我,听完课后我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和需要变更和疏导的地方。
从那时开始接触心理学,同样也开始慢慢了解心理学。
心理健康课为现代的大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爱情观、价值观提供了条件。
认真回想一下,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和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问题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话,就会演变成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现代大学生都是经历了残酷的高考,倍受高考的毒害。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呵护,学校的硬式教育,是我们缺乏生活经历,而且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每每遇到一些问题,总不能很好的处理解决,出现心理问题也不能正确的疏导,以至于出现心理疾病。
这只是冰山一角,广泛的说,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是人们产生了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从而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焦虑感,各种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失衡。
心理将康指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
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
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
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通用6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1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及时的干预机制,能有效地减少大学生突发心理问题。
预警机制主要包括全体筛查、四级预警;干预机制主要包括宣传干预、教育干预、活动干预、咨询干预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干预高校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德才兼备,更要身心健康,只有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才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自伤或伤人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要做好知识普及和心理疏导,更要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建立突发心理问题预警干预机制,有效减少大学生突发心理问题,进一步构建安全和谐的大学校园。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1、工作队伍不健全。
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都交给学生思政辅导员完成。
一方面学生辅导员可能并没有经过多少专业训练;另一方面其本身就负责众多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对象多,工作任务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态无法完全及时掌握。
此外,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不够,有些高校有几千上万的学生,却只有一名心理健康专职工作人员,甚至有的高校连一名专职心理健康工作者也没有。
无论是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还是突发个案出现时及时有效的处理,相较于国外高校,每两千名学生就配备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者的情况来说,国内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不健全,远远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群体的需求。
2、预警机制不完善。
高校新生入学之初,通常都会进行心理普测。
但心理测试结果是否引起高度重视,是否及时反馈给相关学院及班级,是否对“特殊”学生予以重点关注,持续追踪?很多高校这些环节没有步步落实,那么心理普测就会流于形式,甚少发挥作用。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论文(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论文(2)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论文篇二《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讲述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笔者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著名作家刘心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心态,犹如一条线,而人身上的优点,就像一颗颗珍珠。
良好的心态会将珍珠穿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而一条脆弱的线,会使珍珠散落在地,失去价值,”的确,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所有素质的基础。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大学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是学校教育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现实课题,应势在必行。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知、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更好地适应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形势,成长为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直接的作用,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同时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理论教育和高校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与桥梁,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了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效果的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0篇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作用1对政府评价,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心理基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更代表着一种思想、一种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已然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心理辅导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能够覆盖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
高校借助自身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已延伸至学生家庭,学校与家长建立起广泛密切的联系,培养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扩展到社会,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合作,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的网络系统,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工作。
在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的背景下,政府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向着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管理者、监督者、指导者等多重角色。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基础的重任也理所当然落到了政府身上。
政府能不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制定、执行、监督、管理、评比等环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向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成为未来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关键。
因此,可以由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联合起来对政府相关行为进行评价,以促进政府更好地作为或不作为,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建立起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心理基础。
2对学校评价,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模式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一次又一次地对高校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色彩日渐浓厚。
然而,国家政策导向与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模和深度不够,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浮于面上,缺乏明确、具体而有效的举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构、人员、经费无法得到切实落实,使得这项工作难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
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在大一新生阶段,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心理压力常常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大一新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如适应新环境、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揭示了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其次,本文提出了有效的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主要包括如何引导新生适应新环境、如何调适学业压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指导。
在实施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课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来帮助新生解决心理问题;家庭可以给予新生足够的支持和关爱;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平台。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大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相关方案,才能帮助新生真正解决心理问题,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促进大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和进步。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性偏差是指高校生在性发育过程中的一种不良反应,比如沉迷黄色书刊和杂志、看黄色影视剧等,他们不属于心理障碍。
但这些不良行为会给高校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应赐予肯定的干预,要实行转移留意力的方法,让他们转向其他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文体活动。
5.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主要是睡眠量不正常和睡眠中消失特别行为。
高校生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失眠、梦魇、过度思睡等,造成缘由是多方面的,如身体疾病等。
而且,失眠经常是由生活、学习压力造成的,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随物。
所以长期的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严峻影响身体健康。
二、齐抓共管,合力制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1.开设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要切实开展高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同学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学问。
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同学系统的心理学问培训,让同学的心理进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
其次,开设爱好活动小组,授课老师将激发同学学习爱好和加强同学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
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同学可以自由地学习、争论和讨论,提高自主创新思维力量,还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磨炼同学的学习意志,增加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高校生生活亲密相关的心理健康学问方面的活动,在参加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问。
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高校生的实际需要,强调高校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学问,也可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
通过这些生动好玩的活动,让高校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同学熟悉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熟悉把握了四周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加他们应对逆境和压力的力量和士气,并鼓舞同学寻求生活的真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三篇
【导语】论⽂常⽤来指进⾏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章,简称之为论⽂。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学术研究的⼀种⼿段,⼜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下⾯给⼤家介绍下⼤学⽣⼼理健康教育论⽂三篇,希望可以帮到您哦! ⼤学⽣⼼理健康论⽂(⼀) ⼈类⾃从诞⽣以来,就⾮常注重⾃⼰的健康.特别是当今社会处于多变⾰、快节奏、⾼信息、强竞争的情况下,重视⼼理健康,提⾼全民族的⼼理素质,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类⾃我完善的客观需要。
作为新世纪的⼤学⽣,学会更好地认识⾃⼰、了解他⼈,开发⾃⾝的潜能,提⾼⼼理健康⽔平,掌握⼼理调适⽅法,优化⼼理健康途径,预防⼼理疾病,纠正不良⼼理,促进⾝⼼健康与⼈格完善,都是⼤学⽣⾃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学⽣⼈⽣观、价值观尚为最后形成,⼼理还未完全成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难免会出现⼼理失衡,产⽣⼼理困惑。
因此,加强⼼理品质锻炼,学会⾃我⼼理调适,不断提⾼⼼理健康⽔平,不仅可以有效地化解⼼理困惑和消除⼼理障碍,⽽且是建⽴和谐的⼈际关系,有效地学习和⼯作,发挥⾃⾝聪明才智的基本条件。
⼀、树⽴正确的⼈⽣观 ⼈⽣观处于⼈的⼼理现象的更⾼层次,是个体主导⼼理活动和⾏为选择的灵魂和准则。
⼤学阶段是⼀个⼈的⼈⽣观趋向定型时期,正确的⼈⽣观是⼤学⽣⼼理健康的指南和保证,是⼈⽣的精神⽀柱。
树⽴正确的⼈⽣观,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丧失信⼼和追求,不会在⾝处逆境、遭遇挫折⽽⼀蹶不振或导致⼼理困惑;树⽴正确的⼈⽣观,才能科学地对待社会、⼈⽣与⽣活中的各种⽭盾,才能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环境有适度的⼼理反应,防⽌⼼理反应失常,促进⼼理健康,使⾃⼰处于⼀种乐观奋发的精神状态之中,乐观地⼯作学习和⽣活,这有利于提⾼对⼼理冲突和挫折的承受能⼒,防⽌⼼理障碍的发⽣。
总之,树⽴正确的⼈⽣观和世界观,是保持⼼理健康,战胜⼀切⼼理动荡和不安的最基本条件。
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论文[合集五篇]
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论文[合集五篇]第一篇: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基于心理画像的分析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2015级临床医学三大班16小班李泽夫学号:***“当人以自己身份说话的时候,便不是他自己。
给他一个面具,他便会告诉你事实。
”这句心理学名言道出了人对于自我的心理学认知。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包括学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就业压力问题、情感问题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
这些问题说明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同时个人也要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对自我的心理画像进行剖析。
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将人的意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从意识和大体的层面上讲:我将自己的心理学自画像定义为一个时常忧郁,但能及时调节情绪;性格内敛,但是能够意识到人格不足;容易被外界影响,但能理性调适的大学生形象。
下面,我将通过几件具体的经历,剖析自我的心理并提出解决措施。
自从进入大学,我认为大学的环境与心目中有较大的差距。
在初高中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较好,周围的同学都乐意主动与我交流。
但在大学,我发现自己只是沧海一粟,完全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人主动向我伸出友谊之手。
大学的自主时间很多,看到同学们为各种社团活动忙碌奔波,我的内心很矛盾,既希望自己能积极融入团体,有为可能影响学习而焦虑甚至忧郁。
但是在我意识到产生这些不良情绪后,我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方式调整身心。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编》的课程学习,我对于自己的行为心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且逐步学会了如何分析自己的心理学动机。
从上述情境中,我认为自己的不足有如下几点:(1)在环境适应方面,我的社会适应性差。
这是一种人格障碍即一种根深蒂固和持久不变的行为模式,偏离正常但不伴有精神症状。
心理学家视社会环境因素为形成异常人格的关键因素。
我认为正是大学校园的陌生环境使我的人格方面缺陷暴露无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视角浅析心理素质教育的迫切性摘要:21世纪的国家间,民族间,地区间,个体间的激烈竞争都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素质的竞争。
其中最关键,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就是培养和造就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而在大学生的诸多基本素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心理素质。
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的角度着手,浅析了心理素质对大学生自身成才与发展的理论意义以及在我国的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
教育的迫切性。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高期望值的社会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愿望非常强烈,但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的社会生活竞争的日益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
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问题的日益突出。
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紧迫课题。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从大学生整体素质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看,心理素质不仅是其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制约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中介变量,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心理素质水平为起点,为契机,同时素质教育又必须以形成和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为归宿。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各种构成要素都得到全面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1、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
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
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在素质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中心地位,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核心,是一种核心素质。
心理素质在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中的第一素质。
2、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里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活
动功能正常的前提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协调一致、能顺应社会,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病变,而且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都能保持良好的,持续的状态。
二、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
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都属于人的心理现象,但二者处在人的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层面。
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一般是内隐性的;心理健康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里状态,总是外显于人的行为之中。
1、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直接关系。
一般情况下,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人,较少产生心理障碍,即使出现了心理问题,一般也能进行自我调适,其心理经常处于健康状态;相反,心理素质不健全的人,则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或一旦出现了心理问题也难以进行自我调适,其心理可能经常处于不健康状态。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外显标志之一。
2、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比如情绪方面的测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测量;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括许多心理素质的成分,比如健全的认知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常的人格特征等;
3、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作用的统一性意义来看,心理健康只是心理素质的一个表现层面,即功能性层面。
考察人的心理
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素质体现在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中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
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
所以我们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
心理素质是一个包含从稳定的内源性心理基质到外显的适应性行为习惯的多层面的自组织系统,而心理健康作为外显的表现状态时心理素质的一种功能性反映,同时亦可通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去了解人的心理素质水平。
因此,从总体上看,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本”与“标”的关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标本兼治,治本为纲。
[2]
三、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
1、心理素质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
面对21世纪高科技的发展和国际间经济的激烈竞争,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1世纪的大学生只有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学会竞争、学会合作,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
2、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内在需要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心理素质是人的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基础。
人的一切行为受到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的支配。
因此,心理素质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向及自我素质结构的优化。
大学生
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等种种矛盾,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
在当前的社会变革之中,来自于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各种矛盾与自身成长发展中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极易产生心理困惑,一些心理脆弱的人会出现心理障碍。
所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3、心理素质又会影响大学生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心理素质的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
一个人心理素质水平高,可以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心理素质水平低则会阻碍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大学生的智力因素中,如果观察力强,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的人,学习效率高,就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在其非智力因素中,如果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需求合理,动机正确,兴趣广泛,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那么其社会适应能力就更强。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1、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学时期是个体连续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第一,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基本已经成熟,但其心理发展水平却是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为真正完全成熟,只能算作是“准成人”;第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其内心充满着各种特殊的矛盾现象;第三,社会竞争的加剧,家庭条件的差异,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等,都可能成为他们主要的压力源,并
且大学生比中学生面临更多的社会义务和选择,这些内外因素常常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2、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心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是广泛而普遍的,是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大学生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心理素质之上的。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进一步反战和完善的重要时期。
个性是一个人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心理素质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个性,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学习质量以及未来的成就水平。
很难想象,一个个性发展不健全,人格不完善的大学生会很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
3、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为国家培养大批合格人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关键是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
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一方面越来越集中体现为高新技术和创新性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而另一方面又取决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
养。
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系统中的基础,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的核心构件,同时有渗透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之中。
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
为了培养国家所需的大批优秀人才,必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这也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3] 总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从社会价值角度来看,关系到中华民族之复兴之路,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从个人价值来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
因此,对大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秦秀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冯正直.《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仲少华.《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