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文校核中的“四个不可忽视”
公文审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公文审核中应注意的问题公文审核是公务文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形象和工作效果。
因此,在进行公文审核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准确性在公文审核中,首先要确保公文的准确性。
这包括准确地陈述事实、数据和论述,准确使用词语和术语,准确引用相关法规和文件等。
公文所陈述的内容要真实、客观,并符合实际情况。
审核人员应当仔细查阅相关资料,核对每一个细节,确保公文的内容准确无误。
二、合规性公文审核还需要关注公文的合规性。
在公文中涉及到的内容、表述和用词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
例如,公文中所提及的权责关系要清晰明确,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公文中的行文方式、用语要符合规范,不得使用不文明、不得体等用语;公文中的陈述要客观公正,不得歪曲事实或者捏造虚假。
三、逻辑性公文审核还需要关注公文的逻辑性。
公文要有条理、有逻辑,论证要清晰明确,文字之间的关联要紧密无缝。
审核人员需要检查公文的开头、结尾、段落之间的过渡,是否存在逻辑跳跃、论证漏洞、文字重复等问题。
公文的逻辑性不仅能提高阅读者的理解度,也能提高公文的说服力。
四、语言表达公文审核还需要关注公文的语言表达。
公文要求使用简练、准确、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废话。
审核人员应当检查公文的语法、标点符号、用词等方面的错误,确保公文的表达准确、规范。
同时,还应关注公文的语气和态度,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攻击性、煽动性或偏激的语言。
五、格式规范公文审核还需要关注公文的格式规范。
不同类型的公文有着不同的格式要求,例如发文公文、会议纪要、通知公告等。
审核人员应该熟悉各类公文的格式要求,检查公文中的字体、字号、标题、编号、附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公文的格式规范不仅能提高公文的整体美观度,也能方便读者快速查阅所需信息。
总结:公文审核是一个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审核人员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知识水平。
在进行公文审核时,应特别注意准确性、合规性、逻辑性、语言表达和格式规范等问题。
文稿校核中容易忽略的几个细节

文稿校核中容易忽略的几个细节(2011-04-25 09:59:22)文稿校核是降低文稿差错率,提高文稿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文稿校核中,一些细节常常被忽略,从而产生不必要的失误,甚至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是标题错漏。
公文标题是对公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公文种类的直观体现。
拟写公文标题时,既要注重结构完整,又要注重准确精炼。
有的公文标题较长,承办人员校核时却跑马观花似的一扫而过,没有认真校对或推敲。
如一份批复,标题中将“4×660MW”写错成“4×66MW”,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有的没有发文单位名称,有的没有文种,有的滥用书名号。
如:××委2011年工作要点、关于××工作的建议、转发《××局关于做好××工作意见》的通知。
遗漏了发文机关名称或文种、引用非法律法规名称时使用书名号都是不规范的,也不利于受文单位提高公文处理效率。
二是人名、职务错误。
文稿中出现的一些细小失误,有时并不容易被察觉或引起注意,但人名或职务错误、同一领导班子成员排序错误等却非常敏感,甚至会遭到相关单位或人员的质询。
在文稿复核中,笔者发现,“纲”错写成“刚”、“瑜”错写成“喻”、“焱”错写成“炎”类似的现象就曾反复出现。
一份专题会议纪要,将某部门参会领导名字写错了,原因是会议签到单上的签名比较潦草,而起草和校对文稿的同志未与该参会部门核实,便凭主观臆断给别人“取”了个名字。
又如一份成立某领导小组的通知,将某个部门领导的名字和职务张冠李戴,完全弄错了,幸好发现得早,更正及时。
三是滥用字母词。
伴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字母词在行政机关各种文稿中的使用日益频繁,部分字母词已有规范的汉语翻译并为大家所熟知,如:GDP(国内生产总值)、CPI(消费者物价指数)、SO2(二氧化硫)、COD(化学需氧量)等,但一些新近出现或专业性较强的字母词却不一定被广泛知晓,如:BT(建设—移交)、BOT(建设—经营—转让)等。
公文审核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公文审核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公文审核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公文的编写和审查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问题。
以下是我认为在公文审核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公文审核需要关注的是公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公文的内容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政机构的相关规定。
审核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公文内容,确保公文的各项要求都得到满足,例如表述准确、逻辑清晰、行文通顺等。
此外,还需要核实所陈述的事实是否真实,确保公文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审核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文件,以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其次,公文审核需要关注的是公文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公文是行政机构与公众、企事业单位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管理活动的正式载体,它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公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因此,在审核公文时,需要检查公文的格式、结构和用语是否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例如,公文的头部应包含单位名称、文号、日期等;正文应按照目录、引言、正文、结尾等部分组织;用语应准确、简练、得体等。
此外,还需要关注公文的排版、字体、字号等细节,确保公文的整体形象符合规范和标准。
第三,公文审核需要关注的是公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作为一种正式文书,公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对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审核人员应当仔细检查公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确保公文的观点和论证逻辑清晰、有条不紊。
例如,公文的层次结构应当明确,重点和次要内容应有所区分;公文的各个部分之间应当有明确的逻辑关系,信息的呈现应当合理有序。
此外,还需要注意公文的语言和表达是否简练明了,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
第四,公文审核需要关注的是公文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作为一种行政文件,公文应当是客观、中立和公正的,不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和偏见。
在审核公文时,需要仔细检查文字的表述,确保文句间没有主观性的评价、感情色彩或争议性观点。
公文的表述应当客观、客观地描述事实和情况,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性、轻蔑性或侮辱性的语言。
校核注意事项

校核注意事项在进行校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词语、语法和标点符号的错误:要仔细检查文本中的词语拼写、用法和语法是否正确。
同时,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包括句号、逗号、引号等。
2. 文章逻辑结构:要确保文章的逻辑结构合理,段落之间的转换自然流畅。
检查文章的段落是否清晰,每一段是否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段落之间的内容是否连贯。
3. 文字表达的准确性:要确保文本的描述准确无误。
检查是否有词语的使用不当或表达含糊的地方,特别是一些专有名词或术语,要确保使用正确。
4. 标题和副标题:要对文章的标题和副标题进行审查。
检查标题是否能准确而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题,同时也要保证副标题与标题呼应,能更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内容。
5. 文本的连贯性:要检查文章的各个部分是否相互呼应,内容是否连贯一致。
例如,在简历中,过去的经历、工作职责和能力要连贯地叙述,而不是孤立地列出。
6. 格式和排版:要仔细检查文本的格式和排版,确保字体、字号和行间距的一致性。
同时,还要检查文本中是否有错位、错页、版面显示等问题。
7. 细节和不容忽视的错误:注意细节,查看是否有错误遗漏。
尤其是数字、日期、单位等信息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对整篇文章的准确性产生重大影响。
8. 格式规范:最后要对文本的格式规范进行检查,例如从业规定的字数要求、引用格式要求等。
在进行校对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使用拼写检查工具和语法检查工具来检查文章中的拼写和语法错误。
同时,也可以使用可视化工具或者二次校对来避免漏看错误。
总之,校对是保证文本质量的重要步骤,在进行校对时要仔细细致,确保文本的准确性、连贯性和规范性。
通过以上的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校对的准确性和效率。
老秘谈公文校核工作的四点心得体会

老秘谈公文校核工作的四点心得体会党委机关公文处理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公文权威性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党委机关的对外形象。
公文校核是公文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好公文校核关,事关公文的质量与效用,责任重大、马虎不得。
作为区委办公室负责公文校核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从自己近一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切实体会到:公文校核工作要做到“四个突出”,确保“零差错”。
一是坚持公文行文原则,突出严肃性。
为保持公文的严肃性,避免公文过多过乱,有效减轻领导负担,校核人员在公文校核中应坚持“三行三不行”的原则,严把行文“初始关”。
所谓“三行”:一是中央和省、市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工作部署需要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到基层的,行文;二是区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或区委常委会议议定的重要事项需要下级贯彻执行的,行文;三是必须告之基层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其他事项,如举办全区性重大活动等,行文。
所谓“三不行”:一是凡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有明确规定,且政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在贯彻执行中又没有发现新的情况和问题的,不再行文;二是一般性的工作或部门工作,不以区委或区委办的名义行文;三是凡属政府职能和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以区委或区委办的名义行文。
同时,还应坚持做到急件急办、特事特办。
对于特别紧急的公文,在符合办文程序和保证公文质量的前提下,要加班加点,保证文件按时限要求处理。
为防止公文在送领导审签时积压时间过久,应及时通知领导的联系秘书,提醒领导做到随看随签,从而保证公文的时效性。
二是把握公文实用效力,突出政策性。
确定需要行文后,公文校核的第二步就是把住政策关。
党的机关所制发的公文在思想内容上必须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体现党委的决策意图,体现社情民意,这样的公文权威性才大、执行力才强。
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采取三种校核方法:一是公文对照。
对政策性很强、一时吃不准的公文,校核时把中央、省、市相关公文找来,与本级公文逐条对照比较,看本级公文的政策规定是否与上级文件的相关规定一致,本级文件拟出台的新规定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切实可行。
公文审核过程六个注意

公文审核过程六个注意公文审核中,树立‚精从细中来,细在尽责处‛的精细理念,对每一份文件坚持精心细致、严格把关,不满足于‚起草单位审过、几位领导签过、文件内容校过‛,做到不怕麻烦、不怕返工、不怕得罪人,特别是做到‚六个注意‛:一、注意审核行文有无必要(一)对某些工作,上级已发文,下级只需贯彻执行即可,避免下发‚应付文件‛。
(二)应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专业会议纪要、不成熟的文件以及可以口头或用电话等其它方式处理的事项,可不另行文。
二、注意审核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着重审核发文稿纸标题是否和公文一致,是否有拟稿人、拟稿部门领导签字,该会签的是否经过会签,如遇重要公文主管领导是否有明确意见,报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除‚急件特件‛需要及时变通,确保急、特件时效性,一般性公文应避免出现‚公文倒流‛现象。
三、注意审核政治方面内容着重审核文件中涉及的政治性比较强的内容。
一是多了解明确的规定,弄清写法,如‚庆祝建党90周‛。
更多的是一些政治性的提法,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今年集团公司领导层调整,尤其要注意一些重要提法可能会发生变化,如6月9日*在*调研时的讲话强调,集团公司定的目标是建设‚能源化工公司‛。
在8月3日*董在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座谈会上提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
9月3日,*在研讨会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总体要求:油气主业做大、专业板块做强、矿区服务做优。
10月19日*在中心组学习讲话中提出‚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油田确定了的总体发展思路。
‛所以在审核文件中涉及到有关内容时,就留心观察最新的政治、政策采用最新表述,与中央、省委、集团公司党组保持一致。
四、注意审核政策是否正确(一)着重审核政策法律法规是否做到‚三个看齐‛。
公文审核应注意些什么

公文审核应注意些什么公文审核是一项政策*、技术*很强的工作,审核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谈谈在公文审核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审核发文依据是否充分发文依据是公文的法理基础,必须充分有力。
发文依据必须在公文中进行必要的交代,比如,是根据上级文件的要求,还是依据国家或部门的有关法规,是出于整治或规范的需要,还是为了创新管理,实现社会进步。
发文依据是为发文目的服务的,如果目的正确,依据充分,内容又符合实际情况,就可以通过审核。
没有发文依据或者依据不充分,就要从严审核,一般情况下不予发文;如果确有必要发文,则必须对发文依据进行强化。
〔2〕审核指导思想和立意是否正确科学公文的指导思想一般是原则*要求,点到即止。
审核公文的指导思想就是看它的表述是否准确、精练,指导思想是否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高度,是否符合行业特点,是否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如果公文中没有写明指导思想,那就要审核公文的立意。
立意一般在引言中表述,用以表明发文目的,即为什么发文,解决什么问题,实现什么目标。
审核公文的立意就是看它的表述是否合理并符合逻辑,依据和目的是否一致而没有偏离和矛盾。
〔3〕审核目标任务是否符合实际有的公文直接提出“奋斗目标”,比如实现社会总产值多少,人均增加值多少,同比增长多少,环比增长多少,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多少等等。
公文就是政令,就是行动的指南,所有工作都要按公文所提出的目标去安排和部署,所有资源都要按公文所提出的目标去计划和投入,因此“奋斗目标”必须经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要经得起推敲和实践的检验,以免产生错误导向。
目标要定得相对高一些,但要留有余地,即通过努力能够达到。
目标如果定得太低,不费力就可以轻易达到,对工作推进和创新就毫无意义,也就没有发文的必要。
〔4〕审核规定或规范是否正确可行有些公文内容是制定新的规定或规范,这些规定和规范是公文的核心,决定公文的质量,必须正确可行。
一方面要求依法合规,具有法理基础,一方面要求符合实际,具有引导*、推进*和可*作*,只有这样才能保*工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浅谈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公文处理工作是机关事务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不仅是机关内部流通的必要手段,也是沟通上下级之间的重要途径。
但同时,公文处理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难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公文处理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浅谈。
一、公文处理中的瑕疵与问题1. 忽略规范:公文处理中应该遵循官方规范,包括格式规范、字号、字体、行距、编号方式、公章使用等。
而有些公文处理人员往往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比如字体大小、间距不一;公章、签名擅自更改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公文处理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2. 表述不清:有些公文的表述不够明晰,通常是文字组织逻辑不清、表达思路含混、语言冗长等导致的。
这样会使得读者在读完公文后,无法理解其主旨和做出需要的相应处理。
3. 全文翻译不到位:处理国外来信、翻译正文时,如果翻译过程不到位,不仅会造成对方无法理解、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而且还会损失机关形象。
4. 时间拖延:公文处理有时涉及到不同部门,如何协调各方面问题,以及如何抽出时间繁多的公文处理工作,都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但是,有些公文处理工作拖延太久,这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导致耽误事情的进展。
5. 多次修改:有些公文处理工作一次次地修改,最终结果却并不如第一次的设计优雅。
这对机关的形象有着极大的损害,也反映了公文处理人员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态度和公文处理能力的欠缺。
二、公文处理工作中的解决方案1. 熟悉官方规范:公文的处理人员不能忽视规范,必须熟悉官方规定,并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始终按照规定操作。
如果操作过程遵守规范,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类型性问题将会减少很多。
2. 确保清晰表述:公文处理人员在文书起草时,必须经过反复斟酌,保证表述清晰,语言简练。
需要用简短的语言精准地表述,并且保证整篇文档的逻辑性。
如果需要配合图片、流程图等详细说明,同样可以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
3. 翻译及国际交流加强:公文处理人员要注意在处理国际交流时,翻译的质量一定要保证到位。
公文校核,注意把握这6点

公文校核,注意把握这6点党的机关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
如果出现差错,其负面影响有时是难以估量的。
因此,务必严把公文校核关。
提升公文校核水平,应注意以下6点。
一、先排后校公文文稿起草完毕后,首先要按照规定格式排版,打印出清后再作校核,以避免校核时出现两个“版本”(一份是工作人员起草的文稿,一份是按公文格式排版后的文稿)不一致的现象。
一次,有一份申报省级文明单位的报告,校核人员校核的是起草后打印的文稿,没有校核正式排版的文稿,结果正式印制时,由于印厂同志不清楚使用何种文种,将“报告”误印成了“请示”。
二、逢文必校校核公文时,不管篇幅长短、字数多少,内容如何,都要认真加以校核,不能因为有的文稿篇幅短、字数少,内容简单就放松校核,或者不去校核。
一次,遇到一份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摄影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单位于10月15日前上报参观人数。
由于通知内容是参加书画摄影展,校核人员没太重视,没有认真核看,结果文中“9月15日前上报参观人数”的错误没有校出。
使通知下发后,要求上报的时间比下发通知的时间还早,闹出了笑话。
三、每字必核一份公文文字表述是否准确、通顺、简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是否准确、规矩、严谨等,都要坚持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校,一个字一个字地核。
校核文字量大的文稿时更要精力集中,不能有任何疏忽。
一次,校核人员校核一篇比较长的公文文稿,由于到最后放松了警惕,忽略了对公文抄送范围的校核。
该公文应抄送省政协党组书记、副书记,结果印出后却成了抄送“省政协党组书记、副书记处”。
一字之差,使收文单位产生了歧义。
四、校写分离只要条件允许,公文起草和校核最好由不同的同志来进行。
因为,公文起草人员在起草文稿过程中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视觉模式已经形成,若起草好的公文文稿再让其校核,就很可能发现不了存在的问题,甚至是明显的问题。
五、急文稳校校核工作实践证明,出错率较高的公文往往是急着要发出的公文。
公文校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公文校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公文校核的重要意义(一)充分认识公文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二条阐明:“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没有公文,党政机关就会瘫痪,至少是难以正常运行。
我们经常开会,大量的会议是传达、学习、讨论、贯彻执行文件。
(二)公文校核是确保公文质量的关键环节《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公文文稿送领导人审批之前,应当由办公厅(室)进行校核。
公文校核的基本任务是协助机关领导人保证公文的质量。
”《条例》第二十条又规定:“已经领导人审批过的文稿,在印发之前应再作校核。
”公文起草工作非常重要。
但如果没有公文校核这一关,你们说行不行?绝对不行。
公文校核是形成公文最后的把关环节,如果我们文秘人员的工作没有做好,会有什么后果?一是加大领导审批的难度和工作量;二是由于领导太忙,领导也没有把好关。
这种有问题或甚至说不成熟的公文加以贯彻执行,就会对我们的事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至少是产生不良的影响。
所以我说,公文校核是确保公文质量的关键环节,公文校核与公文起草工作同样重要。
顺便说一句,各部门制发的公文,包括为党委、政府起草的代拟稿,应当由办公室(秘书处)进行校核把关,保证公文一个口子出,这也是《条例》所要求的。
不能由业务处(室)起草后,直接交领导审发,或把代拟稿送省委、省政府办公厅。
二、公文校核的主要内容公文校核的内容《条例》第十八条列了6个方面,我把它归纳为把好“四关”,即行文关、格式关、文字关和内容关。
(一)把好行文关。
这是需要把好的第一道关,首先解决发不发的问题。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
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不发,可长可短的公文要短。
”我们要按照这个规定,认真审核每一件公文,切实把好这第一关。
在实际工作中,不应该发文而要求发文的有以下3种情况:一是主观上想更好地推动工作。
公文审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公文审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公文审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涉及到公司的信誉和
形象,还涉及到公司运营中涉及到的各种事务。
因此,在进行公文
审核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文本完整性
审核时应注意公文的完整性,确认是否包含必要的内容和文件
附件。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公文中是否存在错误或难以理解的字句
或句子。
二、准确性
在审核公文时需要检查所有信息的准确性。
比如说,收件人的
名称、职位、地址是否正确,文档日期是否正确,所提供的数据是
否与实际情况相符等等。
三、规范性
公文应该符合一定的写作规范。
因此,在审核公文时,需要检
查字体大小、间距和格式。
此外,对于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行业惯例,也需要了解并在公文审核中进行检查和修正。
四、合规性
在审核公文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确定公文的合法性。
需要
确保公文的内容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法规和标准,可以防止公司因违
反法规而面临的风险。
五、实用性
公文审核还需要考虑公文是否实用。
在审核公文时,需要检查文本是否清晰、简洁,是否能够明确表达公司意图,是否能够满足接收者的需求等等。
总之,公文审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任务。
在进行公文审核时,需要非常仔细地查看每一项细节,以确保公文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合规性和实用性。
只有这样,公司才能保证公文的质量和效果,使公文成为公司运营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浅谈修志工作中文稿校对的四个注意事项

浅谈修志工作中文稿校对的四个注意事项为总结修志经验,提升工作技能,加强修志工作中的文稿校对确实很有必要。
文稿校对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其重要性已为编辑同仁所公认。
假定一部长篇资料或一篇重要文稿,其原稿撰写水平确实很高,编辑加工质量也很好,可是在校对审定这一关不认真、不仔细,差错很多,那就一定会前功尽弃。
那么,呈现在读者、作者面前的,那就不可能是一篇好文章、一本好作品、一部好志书。
因此,做好文稿校对审定工作至关重要。
一、注意正确使用校对符号正确使用校对符号,这个问题老生常谈,但掌握起来确实很难。
编辑人员在校对文章时既要按照正确规定的统一符号修改,同时改出的文字还要做到工整、准确、清楚。
该删去的文字和标点,要用删去符号,对应该恢复的地方,恢复符号要画清楚,特别是在反复修改,符号重叠的情况下,更应该做到明确易辨。
删改时要仔细、认真,如分号该为逗号,就不要在分号的上半部画个删去号,要直接改成逗号。
在清样上改动,则要用符号引出外行,而且线路要清楚,避免交叉。
同时,还要注意局部问题,行与行之间要利用得均匀、合理,看起来很清楚,避免引线交叉、线路杂乱,有些修改的字很大,占位出格;有的字很小,显得密密麻麻。
为便于后续清稿时更加清晰直观,这些要求在文稿校对时都应格外加以注意。
二、注意文稿志书行为规范志书体例不同于一般的期刊、论文,有其特定行为规范。
在编辑基础上进行的校对,应站在第三人称的立场展开工作,尽量避免第一人称“我”的出现。
在校对时要注意各级标题,标题是居中排,还是顶格排,不管选择哪一种方法编排,都应按照统一格式,标题的字体、字号也要一致。
图中字的大小是否合适,文中的表格是否规范,特别是数字排列要对齐。
应注意“——”“......”的含义,要标注单位及比率。
上、下两段间加入插图应注意图的清晰度和写清文字说明,对比合适,设计要合理。
志书的章、节划分,编写和排列均应分级缩写,校对时要注意,即一级标题的编号为一、二、三......;二级标题的编号为(一)(二)(三)......;三级标题为1、2、3......。
公文审核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公文审核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公文审核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涉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各类文件审核。
一份经过严谨审核的公文,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合规性和规范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机构形象。
在进行公文审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信息的准确性:公文审核首要的任务是确保文件中的信息准确无误。
审核人员在进行审核时要仔细核对文档中的数据、数字、日期、名称、单位等内容,以确保其正确性。
任何可能引起误解或误导的地方都需要进行修正,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用语的准确性:公文以文学性较浓的口吻进行写作,使用语言准确严谨非常重要。
审核人员需要关注使用词句是否准确、恰当,措辞是否得体。
特别是在政策解读、重要决策的文件中,用语要更加准确规范,不能存在歧义或误导。
三、格式规范性:公文的格式规范对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核人员需注意公文的标题、正文、附件、附注、署名、日期等部分是否符合规范。
同时,还应关注文件的字体、字号、行距、段落等格式是否整齐规范。
四、逻辑的合理性:一份好的公文应符合逻辑,内容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在审核过程中,应当检查文件的开头是否阐述问题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中间是否具体叙述措施和原因,结尾是否妥善总结。
逻辑的合理性能够增加文件表达的力度和说服力。
五、合规性:公文审核还需注意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符合政策、制度以及组织的规定。
审核人员需熟悉法律法规,掌握文件所属领域的政策法规,对文件的合规性进行全面审查,以保证文件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六、风格统一性: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需要保持其风格的统一性。
审核人员应注意公文的语气、态度、表达方式,确保其整体的风格一致。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文件中的用词风格和组织结构是否与所属机构的惯常风格一致。
七、保密性:在审核公文时,审核人员需要注意文件内容的保密性。
保密性审核属于绝密级别文件,需要确保公文的密级、机密内容、承密责任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机构的规定。
审核公文要避免急、乱、虚

审核公文要避免急、乱、虚在日常工作中,审核公文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审核公文的流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审核公文时,我们需要谨慎对待,避免急、乱、虚的写作。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审核公文过程中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一、避免急写在审核公文时,由于有时候会遇到比较紧急的情况或是时间比较仓促,我们会很容易地急于将文件审核完成,这就会导致发现一些明显的错误却未能及时纠正。
所以,为了避免急写的情况发生,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准备充分:在审核公文之前,一定要先看一遍整个文件内容,对于各项条款的规定和要求有个清晰的认识。
这样在审核时就能够把握关键点,找到文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细心认真:在审核过程中,一定要全神贯注,认真查阅每个细节问题,比如年份、名称、文件编号等。
这样可以避免因疏漏而影响文件的质量。
3、主动沟通:如果审核遇到了难题或疑点,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或上级领导请示,避免因急于处理而导致错误的发生。
4、提高效率:在审核时,我们不能一遍遍地重复审核相同的内容,在已经审核好的内容上拿捏好痕迹即可,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尽早完成审核工作。
二、避免乱写在审核公文中,如果出现了乱写的情况,会导致信息的混乱,使得文件难以被其他人理解和采纳。
因此,避免乱写的情况发生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文字整齐:书写字迹要清晰整齐,排版要简洁有序,避免出现排版不整齐的情况,让文件更美观易读。
2、语言流畅:在书写文稿时,语言要流畅,表达清晰,不要出现错别字等错误,这样可以让文件易于理解,同时也给文件审核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3、格式规范:审核公文时,文件格式一定要遵循规定的标准格式,避免出现乱写的情况。
如果发现了格式方面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向下级部门或上级领导汇报。
三、避免虚写在审核公文时,我们也需要避免虚写,因为一旦出现虚写的情况,这会导致文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成问题。
因此,在审核公文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事实真实:文件内容必须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不能够出现虚构内容的情况,以免误导上级领导或下级部门。
浅谈党的机关公文校核要点

公文处理办公室业务2007.6党的机关公文校核可以简单地分为初审、精审、终审(复核)三道程序,抓住每道程序的校核要点才能有效提高核稿质量。
一、初审:观其大略、临渊结网收到代拟文稿,要迅速从总体上对其加以把握,并以如临深渊的心态,严阵以待,发现问题,结网捕鱼。
初审的要点是“五查一登记”:1.查发文意图。
为什么要发文?发文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初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无明确意图,照抄照转的文稿、可发可不发的文稿一律不能进入办文程序。
有明确意图,但相关工作明显属于政府或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同样不能由党委发文。
至于动机不纯,从部门或局部利益出发,要钱要物要权的文稿,必须坚决退回。
很多时候,这是一个难于协调的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树立权威、精简文件、减轻领导负担、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
2.查发文依据。
发文一般应有相关文件、会议纪要、领导批示作为依据,不能哪个部门、哪个人想发就发。
一般来说,重要的政策规范性文件必须经过常委会议讨论通过。
党政联合行文的,还需先经政府讨论。
3.查发文会签。
“相关单位、部门协商一致”是公文处理的明确要求。
会签一般应在送审前完成(必要时,审核过程中也可会签)。
会签中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不能漏签;二是政策规范性内容须经法制部门审核。
4.查行文规则。
就是查是否行文、哪一级行文,适用什么文种,有无时限、密级要求。
这里面的主要问题有:党政不分、联合行文不当、规格就高不就低,办公室可发的用党委名义发。
至于时限和密级问题,拟稿单位往往忽视,但核稿人一定要心中有数,哪些有时限要求,哪些必须定密标密,这个要靠学习、靠积累,要有敏感性。
在行文规则上把关,往往会得罪人,但这是公文把关的要害。
解决文山会海、规范公文处理必须坚持这一条。
有个部门要求以当地党委、政府名义印发《×××(地方)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且此件已经常委会原则同意,秘书部门校核时作了谨慎处理:一是提供相关文件,指出不能以党委政府名义联合发文的理由;二是提出两个备选方案,要么用原标题以政府名义发文,要么进一步修改成《×××(地方)党政工作问责办法》后联合行文。
2024年公文校核工作的三点心得体会

2024年公文校核工作的三点心得体会一、重视规范性和准确性在2024年的公文校核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公文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工作效率和信息传达的重要性。
公文作为一种正式文件,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才能体现出组织的形象,增强文化内涵。
在校核公文时,要对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格式、用词、语法等方面的符合要求。
同时,公文的准确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公文中的内容应该详实、真实、准确,不能存在任何误导性和模糊性的表达。
校核人员在审核公文时,要仔细核对每一条文字,确保表达的准确性,避免因错误信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二、注重合理性和便捷性校核公文的过程中,要注重公文的合理性和便捷性。
合理性指的是公文的内容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符合组织的政策和法规。
校核人员需要审慎地判断公文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组织的预期效果。
在校核中,还要注重公文的便捷性,即公文的表达方式是否简洁明了,是否易于理解和操作。
如果公文的表达方式过于复杂或晦涩,可能会给读者造成困惑和理解困难。
在校核中,要尽量优化公文的表述,合理安排章节,使得公文能够迅速被读者理解和行动。
三、强调独立性和保密性在2024年的公文校核工作中,我进一步意识到校核人员需具备独立性和保密性,以保障公文的客观性和私密性。
独立性指的是校核人员应该保持公正、客观的执行公务,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受任何非法干扰。
公文校核工作中,校核人员要严格把关公文的内容和格式,以客观的态度完成校核任务。
同时,保密性也是公文校核工作的重要要求。
校核人员在处理公文时,需要严守机密,确保公文的保密性,避免泄露机密,损害组织的利益和声誉。
在校核过程中,应加强公文的保护,妥善保管公文,防止泄露和不当使用。
综上所述,2024年的公文校核工作需要重视公文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注重合理性和便捷性,强调独立性和保密性。
只有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公文校核工作的职责,为组织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支持,促进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
公文核稿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公 文是传 达政 令 、指导工 作 、解
决 问 题 、交 流 经 验 的重 要 工 具 , 只 有
发 的公 文坚决 不发 ,对 能合并 的公 文 尽 量合 并 ,对 可 以由职 能部 门 自行 印 发 的绝 不 以单 位名 义发 文 ,凡 通过 汇
政 策界 限明确 、情 况交 待清 楚 、办法 措 施可行 、表达 准确简 练 、体式 合乎 规 范 ,才 能发挥 应有 的作用 。如 果公
( 二)核稿是秘书发挥 参谋助手作
用 的重 要 方 面
点 ,以求得 主题 、观点和材料 的统一 。 如果 主题 、观 点 、材 料配 合不 当 ,要
么 造 成 主 题 和 观 点 大 、材 料 少 ,显 得
文 材料 的真 实性 、准 确性 和 逻 辑 性 。 为 此 ,在核稿 工作 中 ,要 注意 审核 文 稿 使用 的材料 是否 准确无 误 ,层次 是 否 清 晰分 明 ,结 构 是 否严 谨 完 整 等 。 同时 ,还要注 意审 核语 言文字 是 否规 范 简练 ,遣词 造句 是否 符合语 法 。第 二 ,公 文 内容 要言 之有 物 。如果 内容 空 洞 、言之无 物 ,即使 文字 写得 天花
关 ,充分发挥核稿工作在公文制作 中的重要作用 ,从核 稿的重要性 、核稿的 内容、核稿 中应注意的 问题等方 面。对核 稿工作作 了较为深刻的
归 纳 和探 析 。 关键 词 :行 政 公 文 ;规 范性 文件 ; 办法
核 稿是 指公 文在送 交机 关或 单 位 负责 人最后核 准签 发之前 ,由部 门负 责人 或经验 丰富 、水平较 高 的秘书 人 员 对文 稿进 行 全 面审 核检 查 的 工作 。 它是 文件制 发过程 中 的重要环 节 ,它
行政公文的审查与核对要点

行政公文的审查与核对要点随着行政工作的日益繁忙和规范化,行政公文的审查与核对显得尤为重要。
合理的审查和核对过程可以有效提升行政公文的质量和准确性,避免错误和疏漏的发生,有利于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行政公文的审查与核对的要点,以期为行政人员提供参考。
一、关注行文格式审查与核对行政公文时,首先要关注行文格式。
行政公文通常有特定的格式要求,如标题、日期、正文、落款等。
审查时需核对公文中的各个部分是否齐全、准确,并且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
特别是公文的标题和正文内容,需仔细核对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语句是否通顺、准确。
二、校对文稿内容行政公文的校对是核对公文内容的关键环节。
在校对文稿时,应注重几个方面的要点:1.事实准确性:核对文稿时要确保公文中所陈述的事实准确无误。
要谨慎核查各种数据、人名、地名等基本信息的正确性,避免错误引起的不必要麻烦。
2.逻辑关系:核对文稿还要注重公文中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连贯。
要确保公文的结构清晰,各段落之间的衔接顺畅,便于读者理解。
3.语言表达:公文语言应以简练、明确为主,避免冗长、晦涩的表达。
在核对时要检查公文中的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
特别要注意专用词汇的使用是否准确。
三、查证附件资料行政公文中常常会涉及到附件资料的引用和展示。
在审查与核对时,要查证附件资料的准确性。
核对附件资料时,要确保其与相关公文内容相互印证,信息一致。
同时,还要核对附件的标题、页码、文件格式等是否完整规范。
四、检查审批流程行政公文的审批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公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审查与核对时,要仔细检查公文的审批流程是否符合规定,各审批环节是否完成。
特别要注意核对公文中的签章,确保签章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五、核对附属文件行政公文常常会伴随着一些附属文件的存在,如报告、凭证等。
在审查与核对时,要仔细核对附属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要确保附属文件的编号并与公文的相应编号相符,避免文件混乱和遗漏。
文件审核注意事项

文件审核注意事项一、公文审核工作主要原则:第一,依据原则。
公文审核工作中提出的意见要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这个依据主要有三个:一是政策。
二是法律。
三是前后逻辑关系。
第二,质量原则。
公文审核的全部工作都以保证公文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效率原则。
优化流程,科学组织,加快节奏,缩短时间,保证公文时效。
第四,精简原则。
既要减少公文制发的数量,又要减少公文文字量,实现少发文、发短文、发有用的文,特别要防止发文升级。
总体上讲,公文审核把关应当遵循的原则:坚持政策,依法办事,严谨细致,讲求效率,注重质量,精益求精。
二、把好公文审核“七关”(一)把好入口关公文审核首先要解决的是呈报的文件该不该发。
不应该发的文件一个也不能发,应该发的文件一个也不能少发。
把好发文入口关要把握好依据、精简和会签三个重点:第一,把好发文依据。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公文审核的重点第一项就是“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
这是公文审核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办公部门应当承担的重要职责。
是否需要发文、需要以什么形式发文,这是公文审核把关的第一步,也是从源头上减少发文数量、纠正行文错误的第一关口。
公文的来龙去脉必须可追溯、公文的行文关系必须有依据。
审核时应当把握以下三点:一是呈报的公文是根据领导同志的指示、指示起草的,还是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起草的。
二是行文依据是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还是部门职责权限,或是补充、修订以往相关规定。
三是附件是否齐全。
呈报部门是否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相关部门的意见是否被采纳,没被采纳是否说明理由。
这三个问题没解决,文件不能进入下一步程序。
第二,把好文件精简。
严格按照中央关于精简文件的规定办理。
一是可发可不发的公文坚决不发。
二是重复的公文坚决不发。
三是该由部门发文或部门联合发文的不必由上级机关发文。
四是不能层层转发上级机关文件。
第三,把好发文会签。
接到部门呈报的发文文稿时,要特别慎重地把好公文会签关,这是发文重要依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文校核中的“四个不可忽视”
做任何事情,首先思想上必须重视。
公文校核当然不能例外。
然而,有些公文在处理时,往往容易使人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影响严格审核把关的决心。
那么,哪些公文在校核时不可忽视?现就此作些粗浅的分析。
一、经领导同志审批过的文稿不可忽视
“已经领导人审批过的文稿,在印发之前应再作校核。
”这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的规定。
但文件经领导人审批之后,一般易使人有一种“放心”的感觉。
尤其是以党委、政府名义发出的文件,由政府审签转到党委后,容易使人认为文件已经过几道关了,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严格校核”就很可能打折扣。
当然,文件经过几道关口的审核后,可能不会有大的问题。
但要保证没有问题,不能靠想象,而应认认真真的复核。
在一个地方来讲,地方党委的复核是文件制发的最后一道工序,做好最后一道工序的工作至关重要。
从实践的情况看,不少问题是在最后的校核中发现和订正的,不少内容也是在最后的核稿中充实和完善的。
因此,对领导同志已经审批的文件,还应当
认真加以校核,不能有半点忽视。
二、转发部门的文件不可忽视
有些部门的文件,领导同志阅后认为对全局工作有指导意义,批给办公室以党委或党委办公室的名义予以转发。
这类文件一般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以党委或党委办公室名义起草的转发通知,后一部分则是所转发的部门文件。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容易使人产生只重视前一部分、而忽视后一部分的思想。
认为后一部分是部门起草的,有什么问题由部门负责。
这种想法也是不正确的。
部门文件中的观点、意见,虽然是部门提出的,但一经党委或党委办公室转发,其观点、意见即变为党委或党委办公室认可、同意的观点、意见。
如果部门文件中有错误,人们很可能不是记部门的账,而是记党委办公室的账。
从接触的部门文件看,许多文件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对本部门工作的重要性说得过高、失当;二是涉及本部门之外的事说的不清楚、不准确;三是涉及人、财、物、机构、编制等问题时,往往提出一些超出政策规定的要求;四是讲问题、提要求的角度不够确切。
从这些情况看,重视加强对转发部门文件的审核把关,是完全必要的。
三、需征求意见作进一步修改的文件不可忽视
有些文件特别是一些重要文件,为了取得地方、部门的共识,一般在文件(征求意见稿)前面附个通知,讲一下征求意见的内容和返回意见的时限,与文件一并发出。
这种情况也容易使人产生“重通知、轻文件”的倾向。
认为这个文件反正是一个征求意见稿,意见返回、修改定稿后再核不迟。
这也是不正确的。
这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以党委或党委办公室发出的每一个文件,都应严格校核把关,不能因为是征求意见稿就放松严格校核;二是正式文件有个质量问题,非正式文件同样有一个质量问题。
征求意见稿也不能出不应出的错误;三是下发文件征求意见,是党委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程序,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决不能马马虎虎、粗枝大叶。
四、要求下发或上报时间紧迫的文件不可忽视
这类文件目前是比较多的,其内容多是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做好某一方面工作,或者提醒关注某一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工作。
这类文件容易使人产生“怕”字,即怕延误发出时间担不起责任。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往往容易使人只注意“特提”,而忽视“质量”;只注意“快发”,而忽视“有序”。
毫无疑问,文件校核
要讲求效率,尤其是对“特提”件更应当快办。
但要求“快”不等于不讲求“好”,不等于可以降低要求,草率从事。
因为要求急办的事,一般都比较敏感,如只图快,不注意严格审核把关,就有可能出现错情。
与其反过头来纠偏,不如花点时间,把问题消除在文件发出之前。
正如陈云同志所说的:“有些问题,没有把握宁可慢些,多考虑一下,其缺点是慢,但如果做错了,那就是失。
慢和失比较起来,慢比失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