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主要自然资源调查报告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符镇红岩村2、4、5组滑坡可行性研究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符镇红岩村2、4、5组滑坡可行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7fbf8e33d4b14e84246856.png)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符镇红岩村2、4、5组滑坡可行性研究湖北地矿建设工程承包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八月1、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1.1 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行政上隶属于宜宾市管辖。
地理位置为东经104°21′~104°48′,北纬28°11′~28°47′之间。
北接宜宾市,东与长宁、珙县交界,南接筠连县,西南与云南省盐津县接壤,西与宜宾县相接。
南北最长59 km;东西最宽32 km;幅员面积1320.27km2。
庆符镇红岩村2、4、5组滑坡位于高县庆符镇红岩村,地理座标东经104°28′59.34″,北纬28°28′10.40″,其中红岩村2、5组滑坡有乡村公路通过,交通比较方便(图1-1)。
图1-1 高县交通位置图2)气象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向乌蒙山脉的过渡地带,地处金沙江下游南岸,海拔274m~1252.1m,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冬暖夏热,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8.0℃,极端最高温41.2℃,极端最低温-1.8℃。
相对湿度为80%。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97.5mm,降雨多集中在5月~9月,近20年平均降雨量达704.6mm,占全年降雨量的70%,降水周期为10年左右,近20年来年降雨量有所下降,平均降雨量938.4mm。
高县多暴雨,最大日降雨量达315.3mm,1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13.0mm ,10分钟最大降雨量30.8mm 。
降雨在空间分布上,西低东高(差别值达172mm ),以汉王—复兴—芙蓉山地带为降雨量最多地区,年降雨均大于1200mm ;此带山两侧的沙河、来复为少雨中心,其年降水量小于1000mm ;宋江河南广河流域,降水量在1000mm-1100mm ,可久一带年降水量小于1000mm 。
且年际间降雨量差别较大(达499.8mm )。
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时间(年)降雨量(mm)图1-2 高县多年平均降雨量统计曲线图3)水文高县属长江干流区域,有南广河等大小溪流31条,水能理论蕴藏量8.33万kw ,可开发量9.23万kw ,现已开发5.13万kw 。
自然资源督察情况汇报材料
![自然资源督察情况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78d5a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0.png)
自然资源督察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国务院关于自然资源督察工作的部署,我单位自去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督察工作。
现将自然资源督察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各地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自然资源保护情况。
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各地也加大了力度,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加强了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三、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整治情况。
在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整治方面,各地也进行了大量工作,严厉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整治工作。
四、自然资源督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自然资源督察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督察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力等方面,建议进一步加大督察力度,加强监管措施,强化责任落实,推动自然资源督察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五、自然资源督察工作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自然资源督察工作,加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自然资源督察工作的督导和检查,推动自然资源督察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以上就是我单位自然资源督察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各级领导和部门对我单位
的工作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也欢迎各界人士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自然资源督察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78caf9fad6195f302ba671.png)
土地资源调查研究报告4篇在我国土地资源占地面积占全球土地资源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点二,居使劲第三位,因为在我国人口非常多,平均土地面积仅有11.65亩,仅占全球品均水准的三分之一,在我国平均播种面积1.39亩,占全球播种面积的百分之四十,因而,在我国土壤资源的基本上特性是“一多三少”,即总产量多,平均土地面积少,高品质的播种面积少,能够开发设计的背部資源少。
在我国乡村的人口数量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我村人口数量大约800余名,在我县归属于人口数量较少的村。
因为自然地理标准的差别,我们与别的的大村对比,就经济发展,农牧业等个层面都是有一定的差别,绝大多数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导,年薪不容易超出五万,由于长时间在外面,家里的农田基本处在荒芜情况,本来肥沃的土地如今越来越出现异常的贫乏,从生的野草更换了农作物,土壤层也因年久未翻越来越出现异常的牢固,杂树杆牢牢地的把握住土壤层使有些人结团,良土大部分不具有再富饶的很有可能。
之上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太好的第一个缘故。
其二,XX年国家实行退耕,众多乡村回应了我国的现行政策,陆续进行了此项主题活动,殊不知有一些见利忘恩的人,扭曲了这一现行政策,吧自己很多的大量都拿出来变为林地类,其目地便是为了更好地那小量的钱,那样,又一批良土被占有,原本很少的农用地早已贴近了“绝种”的边沿。
其三,乡村路面的建造,原来道路的硬底化,扩宽,乃至,有的人为了更好地新修的道路的美观大方,竟然一点也不吝啬的将很多的田地占有。
殊不知这种土地资源却沒有获得再造的很有可能,使全部乡村的农田获得进一步的消耗,设想一下,在农村,新修一条那般美观大方的道路有哪些实际意义,全部地名考的便是自身的一亩三分地,在气温不太好的状况下,也有很有可能遭到饿肚子,大规模的土地资源被占有,对地名有哪些的益处?自然,我们不抵制乡村的基本上住宅商业用地,但是,依然有绝大多数人不守标准,她们在原来的批地面上随意的扩张自身的建房子商业用地,将本来是80平方米的变为120,或是是更高,调研了一户那样的地名,他回应得非常简单,为了更好地之后子孙后代无需再为住宅犯愁,实际上,她们是不是想过,自身的子孙后代之后靠什么生活,土地资源,外出务工?这一事临时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假如你的临时在外面工作中,你盲目跟风的扩张又有有什么用,假若在家里,沒有土地资源他那又怎样存活?其四,我村位于海拔高度较高的峡谷中,非常容易产生像山体滑坡,滑坡的安全事故,每到多雨,很多的土地资源将遭遇着被埋藏的境遇,暴雨一过,块状的石块遮盖了更农用地,促使可运用土地资源降低。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报告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6c622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b.png)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报告一、引言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其进行科学、准确、全面的调查监测,是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监测和分析,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区域与范围本次调查监测的区域为具体地区名称,涵盖了陆地、水域等多种地形地貌,总面积约为X平方公里。
三、调查内容与方法(一)土地资源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实地勘察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资料,对土地资源的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水资源对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资源的水量、水质、水位等进行监测,采用了水文监测站数据、水样采集分析等方法。
(三)森林资源运用样地调查、遥感解译等手段,获取森林的面积、蓄积量、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等信息。
(四)矿产资源通过地质勘查、矿产普查等工作,查明矿产的种类、储量、分布和开采情况。
(五)生物资源对野生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采用了样线法、样方法和红外相机监测等技术。
四、调查结果(一)土地资源1、耕地面积约为X公顷,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其中优质耕地占比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耕地退化现象。
2、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较快,对耕地保护带来了一定压力。
3、未利用地面积较大,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需要注重生态保护。
(二)水资源1、地表水资源总量为X立方米,年际变化较大,丰水期和枯水期水量差异明显。
2、部分河流和湖泊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等。
3、地下水资源开采量较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
(三)森林资源1、森林面积约为X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X%,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
2、森林蓄积量逐年增长,但仍存在森林质量不高、林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四)矿产资源1、已发现的矿产有具体矿产种类等,其中主要矿产储量较为丰富。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存在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等现象。
高县茶产业调研报告
![高县茶产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5685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8.png)
高县茶产业调研报告高县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种植发展非常迅速,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种植基地。
近期,我对高县茶产业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一、茶叶种植现状高县是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
茶叶种植面积广泛,主要种植绿茶、红茶和黄茶等品种。
高县的茶叶以其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深受消费者喜爱。
二、茶叶生产工艺高县的茶叶制作工艺非常严格,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揉捻、炒青、烘干等环节。
茶叶的质量和口感与种植、采摘和制作的工艺密切相关。
高县茶叶的采摘工艺十分独特,采用精选嫩叶,并在傍晚或清晨进行采摘,以保证茶叶的鲜嫩和口感。
三、茶叶品牌和市场营销高县茶叶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如“高县绿茶”、“高县红茶”等。
这些品牌通过建立自己的包装和宣传体系,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高县茶叶主要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进行销售,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四、茶叶产业升级随着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变化,高县茶产业正努力实现升级。
一方面,茶叶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出更符合消费者口味的茶叶产品,如花果茶和茶饮料。
另一方面,茶叶企业积极开展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活动,加强与其他茶叶生产区域的交流和合作。
五、茶叶旅游发展高县茶叶的独特品质和文化底蕴使其成为茶叶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许多茶园和茶叶加工厂都开展了茶叶旅游项目,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品尝高县茶叶。
茶叶旅游不仅促进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也为高县的经济增添了新动力。
综上所述,高县的茶叶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高县茶叶的知名度和销量不断提升。
未来,随着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茶叶旅游的发展,高县茶产业将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范文
![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9b374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1.png)
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1. 引言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系列原因,自然资源违法问题时有发生。
为了加强对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调查与研究,本文将深入探讨自然资源违法的现状、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2. 自然资源违法的定义与分类2.1 定义自然资源违法指的是违反国家有关自然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各类行为。
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采掘、滥伐森林、非法捕捞、违规土地开发等行为。
2.2 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特性和具体表现形式,自然资源违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水资源违法:如非法占用水资源、超采地下水等。
2.矿产资源违法:如非法采矿、非法流失矿产资源等。
3.土地资源违法:如违规占用农用地、非法开垦土地等。
4.森林资源违法:如滥伐森林、非法采伐珍贵树木等。
5.渔业资源违法:如非法捕捞、超捕渔业资源等。
3. 自然资源违法的现状分析3.1 案件数量根据最近五年的统计数据,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6年至2020年的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数量分别为1000件、1200件、1500件、1800件和2000件。
3.2 影响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破坏生态环境:例如滥伐森林导致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的非法使用导致水源减少等。
2.社会不稳定:非法开采和非法占用土地等行为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引发群体事件。
3.经济损失:非法采矿、非法捕捞等行为导致自然资源的非法流失,造成国家财富的损失。
4. 自然资源违法原因分析4.1 利益驱动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往往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结果。
一些个人、企业或组织为了追逐利润,非法采矿、滥伐森林等行为屡禁不止。
4.2 监管不力在一些地区,基层政府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导致自然资源违法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4.3 缺乏意识部分人对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法律规定不够了解,缺乏自觉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高县开发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调研报告
![高县开发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a21f1e5acfa1c7ab00cc4b.png)
高县开发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四川高县充分挖掘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积极推进文化资源产品化,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文化不旅游的融吅式发展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一、高县的基本概况高县位二四川盆地南缘,县城庆符镇距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50公里,全县幅圆面积1323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总人口53万人。
高县的概要特点如下: ,一,历叱悠丽,人文独特。
高县旧称高州,自唐初建制距今已有1300多年,古以“石门关”、“南丝绸乀路”而闻名,享有“乁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乀美誉。
由二悠丽的历叱,和独特的区位,高县的历叱文化丰富丏独特:秦亏尺道文化、僰人文化、明清秱民文化、宗教文化、红艱文化、民俗文化等,共同构成了高县的文化大观园。
近代高县,人文荟萃,孕育了革命先驱李硕勋,红军将领张锡龙,文坛巨匠阳翰笙和共和国第四任总理、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等杰出人物。
李硕勋敀居、李硕勋纨念馆、阳翰笙敀居等,是川南红艱旅游的重要景点。
,事,位接三省,区位独特。
高县位居川南,恰处四川盆地进入于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古为秦亏尺道、汉南夷道的必经乀地,今有多条由川入于贵的陆路要道。
独特的区位,注定高县应当扮演连接川滇黔旅游板块的纽带。
1,三,山水乀间,风景独特。
高县得名,是因旧时县治周边山高峻秀,敀名高县。
乁蒙山余脉纵贯全境,群山逶迤,磅礴而秀美; 南广河主体穿境而过,由南向北,灵劢丏清澈。
亲近高县,南北红岩丹霞壮美,溪河湖泊碧波似玉,乡村田园亲切自然。
地形地貌的复杂性,构成了高县独特的“槽坝—丘陵—山地”三者融吅一体的独特景观。
,四,气候温和,物产独特。
高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8?,降水量1100毫米,无霜期360天。
由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方土地物产特别丰富。
“蚕、茶、竹、畜、粮”亏根农业产业支柱特艱彰显,农产品加巟业居川南头排。
金潭玉液全国驰名,早白尖绿茶、川红功夫茶蜚声川渝,羊田粉条、硕飨花生、沙河板鸭等地方特产进近闻名。
自然资源调研报告
![自然资源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bc92cc0b4c2e3f56276398.png)
自然资源调研报告篇一:自然资源调查报告一、凤庆县简介凤庆县,亦称蒲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临沧市市辖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临沧市的东北部,跨99°31′E~100°13′E、24°13′N~25°03′N之间,东与巍山县(属大理州)、南涧县(属大理州)相连,东南与云县毗邻,西南与永德县交界,西、西北与昌宁县(属保山市)接壤。
是“世界滇红之乡”,“中国核桃之乡”,滇西文献名邦,临沧市教育大县。
全县辖13个乡镇,45.6万人(20XX年),国土面积3335平方公里, 年平均气温约16.5℃。
县城所在地凤山镇居县境中部,距云南省省会昆明市580公里,距临沧市政府驻地临翔区123公里。
东西最大横距5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1公里。
境内均为山区峡谷,仅营盘镇有少许丘陵盆地。
最高点为大雪山黄竹林,海拔3098米。
最低点为猛统河出境处,海拔900米。
县城海拔1578.8米。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之称。
立体气候状况孕育了凤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植被类型,赋予了凤庆丰富的生物景观。
二、凤庆县自然地理状况(一)气候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6.5℃,极端最低气温-5℃,年降水量1200mm,相对湿度约70%,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每平方米****卡,为全省光能中等强度的地区。
年平均霜期为67天。
风向多为北风和西风,年平均风速2.2米/ 秒,最大风速24米/秒。
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冬暖夏凉,雨量集中,干湿分明。
(二)地形凤庆县位于滇西纵谷南部,境内群山连绵,山川相间。
由于澜沧江及其支流顺甸河、黑惠江、迎春河切割,从北至南形成四大峡谷。
西部地势较缓,呈波浪式向西延伸,形成以营盘为中心的中山丘陵盆地。
境内山脉,属怒山、云岭两大山系。
澜沧江以南属怒山山系,从南至北分布,主要有大雪山、万明山、黑龙潭山3支。
澜沧江以北属云岭山系,从西北向东南分布,主要山峰有光山梁子、金堂山、卡马山头、池塘梁子、灵宝山、六五山等,连贯鲁史、诗礼、新华3个乡镇。
四川高县贾村矿区地质构造形态分析
![四川高县贾村矿区地质构造形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87980ffc4ffe473368abf9.png)
S t r uc t r ua l Pa t t e r n o f t he J i a c un Co a l Mi ne i n Ga o x i a n , S i c h u a n
WE N Gu i — s e n L I Ho n g — me i ’
r e g i o n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r y i n Q i n g h a i . Ke y wo r d s : mi n o r s t r u c t u r e ; r e g i o n a l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r v r y ; i mp o r t a n c e ; Qi n g h a i
论小 构 造研 究在 青海 1: 5万 区调 中的重要性
4 结论
构造 是地 质勘 查 研究 的重 要 内容 之一 ,它 是 地质运
动的痕迹 ,通过力学分析及相关对比,结合岩石 、蚀变 等可以很好的恢复古应力场 ,对成矿预测及地质运动分 析有很大作用 。在很多情况下 ,特别在区调中 ,大构造 难以判断、确认 ,所 以小构造无疑是恢 复、研究大构造 的重要着人点 ,区调 中应注意研究小构造资料的收集 、 研究 。同时 ,在应用小构造时 ,应力求多种方法 ,相互 应证 、配合 ,全面仔细地观察典型现象 ,这样效果会更
[ 5 ] 贾宝华 .湘赣 边界 文 家市 一 带冷 家溪群 浅 变质 岩小 构造 特征 [ J ] .江 西地 质. i 9 9 2 , 9 ( 3 ) :l 6 9 ~1 7 6 .
[ 6 ]栾保 荣。王 连根.林 秦 安.野 外应 用小 构造 的 一点体 会[ J ] .青海地 质 . [ 7 ]徐 开礼 . 朱 志 澄.构 造地 质 学[ H ] .北京 :地质 出版 社.1 9 8 9 . 3 .
浅析高县气候变化
![浅析高县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de2e7792af90242a995e544.png)
浅析高县气候变化作者:肖玲况源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4期摘要:通过对高县1959-2013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近55年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变化,并计算了旱涝等级。
表明高县气温呈前期下降明显后期上升的变化趋势,整体呈比较平缓的下降趋势;降水量呈比较明显的减少趋势,高县存在旱涝灾害,且以轻旱和轻涝为主。
关键词:高县;旱涝;气候变化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我国气象科技人员对我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多有报告,认为我国年增温趋势明显,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升温明显;年总降水量有减少趋势。
高县的气候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遵循这一规律。
本文通过对高县1959-2013年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了旱涝等级,得出高县气候变化特征。
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向乌蒙山脉的过渡地段[2],东经104°21′-104°48′、北纬28°11′-28°47′,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
地形山地、丘陵、槽坝相间。
与云贵高原交接地带,地势北低南高。
有南广、清河、宋江等主要河流,分属金沙江和长江水系。
境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32公里,面积132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94米。
1 采用的资料和分析方法高县气象局为国家气象观测一般站,位于老县城1公里郊区的一座山丘之上,观测场104°21′E28°26N,海拔365米。
高县气象局自1959年1月建站以来,资料从未间断,据今已积累了55年连续资料,为此次研究提供大量的气象资料。
利用高县55年气温降水资料,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分析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用5年滑动平均、距平、距平百分率分析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变化。
2 气温变化特征高县历年平均气温,5年滑动平均气温及历年平均气温线性趋势情况,历年最冷月(1月)、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曲线比较。
2.1 历年气温及变化趋势近55年,高县站年平均气温为18.1℃,最高为19.4℃(2013年),最低为17.2℃(1976年),变幅为2.2℃。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调研报告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fcdb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0.png)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调研报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依赖的各种物质和能力,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是为了了解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以及动态变化等情况,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提供依据。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是对某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监测,以了解资源的使用状况和保护现状,为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调查方法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和手段,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
调查对象为当地居民、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
四、调查结果1.土地资源:该地区土地面积较大,但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土地受到过度开发和污染。
建议加强土地保护,并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水资源:该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但调查发现水质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工业废水的排放。
建议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减少水污染。
3.矿产资源:经过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开采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和矿业安全等。
建议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健全矿山环评制度,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4.森林资源:该地区森林覆盖面积较大,但调查发现存在过度砍伐和非法采伐等问题。
建议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监管,推进森林经济可持续发展。
5.动植物资源:该地区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但调查发现存在乱捕滥猎和非法采集等问题。
建议加强动植物资源保护,加大对乱捕滥猎和非法采集的打击力度。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监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资源保护意识的提升:加强对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公众对资源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2.建立健全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及时了解资源状况和变化,为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3.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4.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资源保护合作,共同应对跨国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挑战。
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范文
![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f5c51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d.png)
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范文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许多自然资源已经面临枯竭和破坏的危险。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参与了一次自然资源违法调研行动,并在此汇报相关情况。
一、调研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管机制,许多企业和个人为了谋取暴利而采取非法手段获取自然资源。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生态环境,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情况,掌握相关企业和个人的违法情况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以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
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了大量有关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择了几个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
同时,我们还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影响。
四、调研结果1.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普遍存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并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其中,非法采矿、非法捕捞、非法占用土地等行为居多。
2.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影响严重自然资源违法行为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例如,非法采矿导致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非法捕捞则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渔民生计受到威胁;非法占用土地则会导致农民无处安置和谋生困难。
3.监管机制不完善是主要原因监管机制不完善是导致自然资源违法行为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由于监管部门人力不足、技术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监管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执行力度的不足,使得违法行为得以长期存在。
五、调研建议1.加强监管机制应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同时,应提高监管部门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更好地履行职责。
2.完善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完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权责关系和处罚标准,并加强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示例
![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18cfb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6.png)
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示例自然资源违法调研汇报材料示例1. 引言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基础,对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对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对自然资源违法现象进行深入调研,并提供一些相关观点和理解,以期推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背景自然资源违法行为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方面。
这些违法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对自然资源违法现象的调研具有重要意义。
3. 调研方法与结果为了全面了解自然资源违法情况,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的自然资源违法现象:3.1 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矿产资源违法主要表现在非法挖掘矿石、偷越矿区边界、超范围采矿以及非法倾倒矿石废料等行为。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源污染等问题。
3.2 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包括盗伐、滥砍滥伐、非法狩猎等。
这些行为导致了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非法砍伐也给周边社会带来了经济损失。
3.3 水资源违法行为水资源违法主要体现在非法占用水资源、乱排污水、非法捕捞等方面。
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水域生态平衡,导致水质恶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4 土地资源违法行为土地资源违法行为包括违法占地、非法建设、非法用地等。
这些行为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城市扩张难以控制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4. 观点和理解在进行自然资源违法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违法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4.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对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
4.2 强化监督执法加大对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监督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及时处理违法行为,确保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四川省高县三胜勘查区环境地质条件简析
![四川省高县三胜勘查区环境地质条件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96f5f3a5e9856a5712607b.png)
四川省高县三胜勘查区环境地质条件简析本文介绍了勘查区所处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防治措施。
标签: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有害元素1概况勘查区处于四川盆地南缘低山丘陵地带,为切割中等的低山丘陵区,地势中部高两侧(翼)低,海拔最高581.4m,最低322m(两江河与姜家河交汇点),一般高程400~600m,相对高差260m。
该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1~3月为旱季,7~9月为雨季,10~12月阴雨绵绵且多雾。
年平均气温18℃,一月均温8℃,七月均温27.3℃,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2.2℃,无霜期357天,年平均降水量1200mm。
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大风、冰雹、暴雨、绵雨。
2勘查区环境地质2.1地形、地貌该区位于贾村背斜北东段,山脉总体走向呈北东东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总体为褶皱山地地貌,地貌多样,形态各异;背斜两翼砂岩组成单面山脊,嘉陵江组、雷口坡组灰岩形成溶蚀槽谷,中间的飞仙关组为脉状山脊,总体在横向上呈“三山夹两谷”地形。
2.2地质灾害2.2.1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此次勘查,在该区未见大的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存在。
三叠系飞仙关组砂、泥岩风化剥蚀,在临空面较大的陡坡地带,碎屑物常堕落、崩塌,堆积于低洼处或坡脚,形成较厚的坡积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顺层滑动,形成小型的滑坡。
2.2.2地表塌陷、沉降及开裂勘探区目前没有生产矿井开采,未发现地表开裂和塌陷等现象。
2.3采空塌陷煤层的围岩多为砂、泥岩组合,未来煤层采空后,若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采空塌陷高度(Hc)根据《水文工程地质规范》中经验公式:Hc=4M。
式中:Hc —塌陷高度(m);M —累计采厚(m)。
计算结果:全部煤层开采后采空区塌陷高度平均为36.0m。
未来矿井主采煤层埋藏深度最小在370m左右,对地表影响较小。
2.4塌陷盆地的最大沉降值未来矿井煤层采空后,可引起沉降而形成塌陷盆地。
以自然资源的调查报告
![以自然资源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264b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a.png)
以自然资源的调查报告自然资源的调查报告一、引言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供人类使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能源。
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然资源,进行调查报告是必不可少的。
二、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调查中发现,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
一些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另一些地区则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在水资源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水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保护水资源和减少水污染是当务之急。
三、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能源资源调查中,我们发现传统能源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它们的再生速度,这导致了能源危机的出现。
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四、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森林砍伐和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面临的主要威胁。
森林的砍伐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而森林火灾则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和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五、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和城市化发展的基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土地退化和城市扩张是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土地退化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下降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城市扩张则导致了大量的土地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土地资源和合理规划城市发展。
六、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是海洋资源面临的主要威胁。
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过度捕捞导致了渔业资源的枯竭。
因此,保护海洋资源和加强海洋环境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七、结论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调查报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在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四川省高县庆岭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
![四川省高县庆岭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f7a7c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d.png)
四川省高县庆岭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因素分析牛磊;杨磊;纪洪磊【摘要】庆岭地区位于四川省高县县城北偏东方向,行政区划隶属高县贾村镇庆岭乡所辖.通过对庆岭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第四纪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初步查明该地区含水层的层位、分布范围、厚度及变化.对庆岭地区安全开采煤炭资源提供技术支持,为矿区建设远景规划及矿山开采防水提供依据.【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9(033)001【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条件;庆岭【作者】牛磊;杨磊;纪洪磊【作者单位】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天津 300170;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5;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德州 253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4+61庆岭地区位于四川省高县县城北偏东方向,直线距离约9 km,行政区划隶属高县贾村镇庆岭乡,面积约28 km2。
以往对该区的地质工作多以找矿为目的,对地下水的相关研究和专项研究很少涉及。
上世纪90年代,四川省煤田地质测量队曾在贾村矿区开展找煤地质工作,2010年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对该区进行了煤炭普查工作。
本次工作通过对以往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庆岭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充水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查明含、隔水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与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等矿床充水因素,为矿井做好防水工作、安全开采煤炭资源提供了依据。
1 自然地理概况研究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低山丘陵地带,为切割中等的低山丘陵区,地势中部高两侧低[1],海拔最高处石头坳为512.6 m,最低处贾村南广河为300 m,区内一般高程400~500 m。
地貌类型为典型的褶皱山地地貌,两翼须家河组砂岩组成单面山脊,嘉陵江组、雷口坡组灰岩形成溶蚀槽谷,中间的飞仙关组为脉状山脊,横向上呈“三山两谷”地形。
区内气候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潮湿,雨量充沛。
高县茶产业调研报告
![高县茶产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83594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0.png)
高县茶产业调研报告高县位于中国四川省的南部,是一个以茶叶生产和经济发展为主要特色的地区。
茶产业在高县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高县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根据调研结果,高县茶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高县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拥有充足的日照和降雨量,以及丰富的土壤资源。
这些自然条件为高县的茶叶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高县茶叶的品质非常好,味道醇厚,香气浓郁。
这使得高县的茶叶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具有良好的竞争力。
然而,尽管高县茶叶的品质优秀,但是规模相对较小,产量较低,还有待进一步扩大产能。
除了以上的优势,高县茶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茶农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这导致高县茶叶的品种较为单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其次,高县茶叶的加工工艺相对传统,缺乏创新和改进。
这使得高县茶叶的附加值较低,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溢价。
此外,高县茶产业的推广和市场开拓工作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渠道。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茶农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这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培训课程来实现。
其次,鼓励茶叶加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高县茶叶的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
此外,应该加强高县茶产业的营销工作,推广高县茶叶的特色和品质,开拓更多的市场渠道。
还可以通过组织茶叶的推介活动、参加茶叶展示会等方式来提高高县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结来说,高县茶产业在自然条件和产品品质方面具有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改进加工工艺和加强营销工作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高县茶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县主要自然资源调查报告
吴燕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12级2班,2012100240
一、引言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
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大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为人类谋福利,我们就要对自然资源进行调查,从而进行区域的规划和开发。
(二)调查对象
高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经104°21′~104°48′、北纬28°11′~28°47′。
东邻珙县、长宁县,西接宜宾县,南界筠连县,北与宜宾市翠屏区相望,东北、西南分别与南溪县和云南省盐津县毗连。
高县县境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32公里,面积1321平方公里。
山地、丘陵、槽坝相间地形,分别占43.88%。
43.72%、12.4%。
有大小溪河31条,分属金沙江和长江水系,其中南广河为县内最
大河流。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8.1℃,降水量1021毫米,无霜期360天。
(三)调查方法
文献法
二、调查内容
1、土地资源
高县土地总面积198.02万亩。
其中耕地面积90.60万亩,园地面积9.14万亩。
林地面积49.64万亩,水域面积5.10万亩,未利用地29.72万亩,其它13. 82万亩。
2、矿产资源
高县境内广泛分布有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并相关地赋存有无烟煤、烟煤、石灰岩等矿产资源。
通过对高县矿产资源的初步调查和资料收集,基本查清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空间分布,平面展布。
全区共查明和发现矿产达22种。
能源矿产有无烟煤、烟煤、油页岩,黑色金属矿有铁矿、有色金属矿产铜矿,稀有金属矿锶矿(天青石),其余为非金属矿产。
无烟煤主要赋存在文江、蕉村、四烈、庆岭、大窝、月江、双河等乡镇,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文江、四烈、双河、月江、蕉村等乡镇,其余砖瓦用页岩、建筑用砂岩等矿产遍布全县。
根据高县矿
产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确定无烟煤、石灰岩、石英砂岩等为本县主要矿产资源。
3、森林资源
高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林地面积63万余亩,森林资源业主100余户。
拥有国内少见的“植物活化石”桫椤树群落——红岩山桫椤森林公园。
4、水能资源
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广河、宋江河、清溪河、姜家河、二夹河、贡溪河六条河流域,水电资源较为丰富。
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3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66万千瓦,已开发 462万千瓦;
人均可开发电能101.6瓦。
现已建水电站23座,装机50台,容量51355千瓦,年发电量达2.1亿度,高低压线路7070.5公里。
南广河的高县境内的最大河流,高县的水能资源也主要集中在南广河。
南广河因流经川南地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流域内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南广镇
年平均流量11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35亿立方米,由于流经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区域,水能蕴藏量大。
现建有来复水电站、罗布水电站等多座水电站。
5、旅游资源
高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境内湖光山色于历史名胜相映生辉,与历史名城宜宾市、兴文石海洞乡、珙县悬棺融为一体,并与蜀南竹海形成环线连接,成为川南旅游长廊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里自然景观与风景名胜众多,拥有国内少见的“植物活化石”桫椤树群落——红岩山桫椤森林公园;有全市最大的山区蓄水型湖泊,神奇秀丽的七仙湖以及柳湖公园;有飞花碎玉的甘家沟瀑布和千姿百态的籁棚地下溶洞;有川南道教名寺——流米寺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李硕勋故居、纪念馆;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阳翰笙故居以及清澈蜿蜒的南广河等众多旅游景区。
三、调查结论
高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具有较高的价值,但有些资源却严重不足,这不利于高县
经济的发展。
四、建议与思考
在进行区域的总体分析与规划时要考虑区域内自然资源的数量和分布,以便能充分发挥其区域优势,为人类造福。
石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