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中的ESD保护
esd保护电路原理
esd保护电路原理
ESD(静电放电)保护电路是一种用于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的电路。
其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解释:
1.静电感应:当静电靠近电子设备时,会在设备的外壳和内部电
路中感应出相反的电荷。
2.静电放电:当静电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空气或接地
线等途径发生静电放电。
3.ESD保护电路工作:ESD保护电路会在静电放电发生时,迅速将
静电电流引入大地或其他安全的放电途径,以避免静电对设备
内部电路造成损害。
4.保护机制:ESD保护电路通常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到电路中,以
防止静电放电电流流过电路中的其他元件,从而保护内部电路
免受静电的损害。
ESD保护电路通常由以下元件组成:
1.放电管:放电管是一种能够承受高电压、大电流的二极管,用
于吸收静电放电产生的电能。
2.电阻:电阻用于限制放电管的电流,避免电流过大对电路造成
损害。
3.电容:电容用于滤除电源噪声,以避免静电放电对电路造成干
扰。
4.二极管:二极管用于防止静电放电电流反向流入电路,保护内
部电路不受损害。
综合来看,ESD保护电路通过并联连接的方式,实现对电路的保护,同时通过放电管、电阻、电容等元件的组合,实现对静电的有效吸收和滤除。
esd保护电路powerclamp原理_理论说明
esd保护电路powerclamp原理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ESD保护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原理——PowerClamp,并深入探讨其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电子设备而言,采取有效的ESD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而PowerClamp作为一种常用的ESD保护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出色的效果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本文将系统地解释PowerClamp电路的工作机制,并提供关键器件选型、电路设计建议以及优化方案等相关内容。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引言、ESD保护电路的重要性、PowerClamp原理简介、PowerClamp 电路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PowerClamp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研究和结论与展望六个部分。
通过这些部分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ESD保护电路中PowerClamp原理与应用。
1.3 目的本文主要旨在:- 介绍ESD保护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ESD带来的危害性以及ESD保护电路的作用;- 介绍PowerClamp原理,包括其特点、工作机制和应用优势;- 提供设计PowerClamp电路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器件选型和特性;- 探讨PowerClamp电路设计中的要点和优化方案;- 分析与总结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研究,展示PowerClamp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经验;- 总结对PowerClamp原理与应用进行归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获得关于ESD保护电路中PowerClamp原理及其应用方面的全面知识和了解。
2. ESD保护电路的重要性2.1 ESD的危害性静电放电(ESD)是指由于两物体间的静电电荷不平衡而引起突然放电的现象。
在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中,ESD可能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破坏,导致功能故障、损坏甚至永久失效。
这是因为当一个设备暴露在ESD环境中时,静电放电会产生高能量脉冲,通过脉冲传输到设备上,可能使内部元器件受损。
esd保护电路原理
esd保护电路原理
ESD保护电路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的损害的电路。
静电放电是指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电势差时,电荷会从高电位物体通过空气中的离子流动到低电位物体,引发的一种现象。
ESD保护电路的原理是利用一系列电子元器件,如二极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等,来吸收和分散静电放电的能量,防止其直接对设备造成损害。
在ESD保护电路中,通常采用了多层保护,包括外部保护、内部保护和系统级保护。
外部保护是指在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或接口处设置的保护电路。
其中最常使用的元器件是二极管,其正向工作时具有较高的电阻和较低的电容,从而使对地的静电放电能量通过二极管分散到地。
内部保护是指在设备内部的关键电路和元器件上设置的保护电路。
常见的内部保护电路包括:Zener二极管,它具有较低的电压阻断特性,可用于限制输入电压的峰值;MOSFET,它具有快速响应和较低的电压漏电流,可用于限制电压过高时的电流流过关键元器件。
系统级保护是指通过设备的整体设计和工艺控制来实现的保护措施。
例如,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和电路布局,减少静电积聚和放电的可能性;选择抗ESD的材料和组件,提高设备的耐ESD能力。
ESD保护电路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和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同时,不同的ESD保护电路将具有不同的静电能量吸收和分散能力。
因此,在设计ESD保护电路时,需要根据设备对ESD的敏感度和所需的保护级别,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方案,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esd基本电路
esd基本电路【最新版】目录1.ESD 基本电路的概述2.ESD 基本电路的组成3.ESD 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4.ESD 基本电路的应用领域5.ESD 基本电路的发展前景正文1.ESD 基本电路的概述ESD 基本电路,即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基本电路,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损害的电路。
静电放电是电子设备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ESD 基本电路在电子设备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ESD 基本电路的组成ESD 基本电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ESD 保护元件:主要包括 ESD 二极管、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瞬态电压抑制器、Zener 二极管等,用于将静电放电电流导向地或吸收静电放电能量。
(2)滤波器:主要包括 RC 滤波器、LC 滤波器等,用于滤除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
(3)防护接地:将设备外壳、电路板等与地之间建立良好的电气连接,以便将静电放电电流迅速导向地。
(4)保护电路:主要包括限幅电路、箝位电路等,用于限制 ESD 保护元件两端的电压,防止其被击穿。
3.ESD 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当电子设备遭受静电放电时,ESD 基本电路可以引导静电放电电流迅速流入地,从而避免设备内部电路受到损害。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当设备外壳、电路板等积累静电荷时,ESD 保护元件(如 ESD 二极管)处于高阻态,防止电流流入设备内部。
(2)当设备遭受静电放电时,ESD 保护元件被击穿,形成放电通道,将静电放电电流迅速导向地。
(3)滤波器和保护电路对放电过程中的高频噪声和电压尖峰进行滤除和箝位,防止其对设备内部电路造成损害。
4.ESD 基本电路的应用领域ESD 基本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手机、电脑、家电、通讯设备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ESD 基本电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5.ESD 基本电路的发展前景随着电子设备越来越小型化、轻便化,ESD 基本电路在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损害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ESD工作原理介绍
ESD工作原理介绍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静电放电的缩写,是指在两个物体接触或者通过电场相互作用时,由于静电的积累导致放电现象。
ESD对于电子器件和电路来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它会导致电子元件的破坏和电路的不正常工作,从而降低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因此,正确理解和控制ESD现象对于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至关重要。
ESD的产生是由于物体之间或者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电荷不平衡。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会发生电荷转移。
例如,当人体接触金属物体时,可能会在身体周围形成静电荷,如果这时候带电的人体接触到无防护的电子器件或电子元件,就可能发生ESD放电,对器件造成损害。
ESD的放电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放电阶段、主阶段和收尾阶段。
在前期放电阶段,当两个物体接触或者靠近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这时候电流非常小,但可以积累能量。
进入主阶段后,电流会增大,放电过程非常快速。
在主阶段,静电放电会发生电流峰值,时间短暂(微秒级),对器件和电路造成最大的威胁。
最后是收尾阶段,电流的幅度和时间逐渐减小,电压和电流的快速变化引起的噪声也会逐渐减弱。
为了保护电子元件和电路不受ESD的影响,需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可以使用适当的材料来减少ESD的产生。
例如,使用抗静电材料制作工作台面和操作区域,摒弃带有静电缓冲的静电敏感材料。
其次,可以通过设计电路来增加器件和电路的抗ESD能力。
例如,在信号传输线上添加抗ESD保护器件,通过退耦电容来减少ESD对电源线的干扰。
此外,还需要对电子器件和电路进行ESD测试,以评估其抗静电能力。
常见的ESD测试方法有Human Body Model (HBM)测试、Charged Device Model (CDM)测试和Machine Model (MM)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确定电子器件和电路的ESD强度和抗ESD能力。
最后,需要对生产环境进行ESD控制,采取合适的ESD防护措施。
esd电路工作原理
esd电路工作原理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电路是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
电放电的损害。
它通过提供一条低阻抗的放电路径,将静电放电到地,以防止静电能量积累到足够高的水平,从而引起损坏。
ESD电路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ESD保护器件:这是电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一
个二极管或晶闸管。
当静电放电触及到保护器件时,它会形成一个低阻抗的导通通路,将电流引导到地。
2. 阻抗匹配电路:这是用于确保ESD保护器件与其他电路的
阻抗匹配。
它可以确保ESD电路在保护时不会对其他电路产
生过多的干扰。
3. ESD保护电路的连接和布线: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上布线时,需要注意将ESD保护器件的引脚正
确连接到需要保护的电路或设备上。
此外,还需要考虑布线的细节,以确保ESD电路能够快速、有效地分流静电放电。
ESD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当外部环境中积累了静电能量,并且这静电能量可能对设备或电路造成损害时,ESD电路会被激活。
2. 静电放电触及到ESD保护器件,使其进入导通状态。
保护
器件通过提供一个低阻抗通路,将静电能量放散到地面。
3. 一旦ESD电路成功分散了静电能量,保护器件恢复到正常状态,不对受保护的设备或电路产生干扰。
总之,ESD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供一个低阻抗通路,将静电能量导向地面,以保护设备或电路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
这是通过使用ESD保护器件和正确的布线来实现的。
什么是ESD保护
什么是ESD保护什么是ESD保护?ESD是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缩写,即“静电释放”。
本文介绍以下内容:ESD的产生的三种形式;什么是静电;静电的产生原因;什么是ESD(静电放电);ESD对电子设备的影响……ESD是代表英文ElectroStatic Discharge即'静电放电'的意思。
ESD是本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研究静电的产生与衰减、静电放电模型、静电放电效应如电流热(火花)效应(如静电引起的着火与爆炸)及和电磁效应(如电磁干扰)等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及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对静电放电的电磁场效应如电磁干扰(EMI)及电磁兼容性(EMC)问题越来越重视。
一、ESD的产生的三种形式:1、人体型式即指当人体活动时身体和衣服之间的摩擦产生摩擦电荷。
当人们手持ESD敏感的装置而不先拽放电荷到地,摩擦电荷将会移向ESD敏感的装置而造成损坏。
2、微电子器件带电型式既指这些ESD敏感的装置,尤其对塑料件,当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摩擦电荷,而这些摩擦电荷通过低电阻的线路非常迅速地泻放到高度导电的牢固接地表面,因此造成损坏;或者通过感应使ESD敏感的装置的金属部分带电而造成损坏。
3、场感类型式即有强电场围绕,这可能来之于塑性材料或人的衣服,会发生电子转化跨过氧化层。
若电位差超过氧化层的介电常数,则会产生电弧以破坏氧化层,其结果为短路。
4、其它还有:机器模式、场增强模型、人体金属模型、电容耦合模型、悬浮器件模型。
二、什么是静电?静电是一种电能,它存在于物体表面,是正负电荷在局部失衡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静电现象是指电荷在产生与消失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现象的总称,如摩擦起电就是一种静电放电现象。
三、静电的产生原因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
esd静电保护二极管工作原理
esd静电保护二极管工作原理
ESD静电保护二极管工作原理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是指由于人类接触或装配电子器件,或者电子器件内部放电,造成巨大的电磁波干扰和器件损坏的过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电子产品中常常使用ESD静电保护二极管来防护。
ESD静电保护二极管是一种快速响应的保护器件,其静电放电电压一般为30-50伏,也有较高的阻止干扰能力。
其主要原理如下:
1. 静电放电产生的能量较小,但瞬间电流较大,ESD二极管的快速响应时间可达每秒数纳秒级别,并且具有较高的限流能力,可以有效将放电能量分散到地面。
2. ESD保护二极管由两个电极组成,即阳极和阴极,中间是PN结和保护电路。
3. 在正常情况下,PN结处有一定的反向电压,其内部电场强度很大,且电容很小。
相当于一个很小的开关。
4. 当外部有静电放电时,ESD静电保护二极管会迅速启动,导通且熔断形成的电流,保护电路内部元件不受静电放电损坏。
ESD静电保护二极管具有响应快,极小的阻抗和幅度限制,因此可以应用到各种电路中,可有效的抵御静电危害。
同时,ESD静电保护二极管还可以为其他设备提供保护,如电话线,以及连接线,以防止静电放电的损害。
总之,ESD静电保护二极管对于电子产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保护器件。
在选择和应用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使用场景、静电放电强度,以及ESD二极管的响应时间、限流能力等重要参数,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电路,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esd保护电路原理
esd保护电路原理
ESD(静电放电)保护电路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外部静电放电损害的电路设计。
静电放电是指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短暂的高电压放电现象,会对敏感的电子器件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
ESD保护电路的设计目标是将外部静电放电的能量引导到安
全地方,避免其对电子设备造成伤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ESD保护电路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1. 静电放电探测器:用于检测外部静电放电事件的发生。
一旦探测到静电放电,它会发送一个信号给保护电路。
2. 充电泵:用于将ESD保护电路与电源之间建立一个高电压差。
这个高电压差是为了将静电放电的能量引导到地。
3. 电压限制器:用于限制引导过来的静电放电能量的电压,并防止其超过设备耐受的最大电压。
4. 可重复使用的保护元件:用于吸收和分散静电放电的能量。
这些元件可以多次使用,因为它们在处理静电放电时可以自愈。
5. 地引线:用于将引导过来的静电放电能量导入地。
地是一个电势为零的点,可以安全地对外部静电放电进行耗散。
综上所述,ESD保护电路的原理是通过静电放电探测器检测
外部静电放电事件,然后利用充电泵建立高电压差将静电放电
能量引导到地引线,并通过电压限制器和可重复使用的保护元件保护电子设备免受损害。
复位电路esd防护设计
复位电路esd防护设计
复位电路是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将设备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ESD(静电放电)防护设计则是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
在设计复位电路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保护电路免受ESD的影响。
首先,针对ESD防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ESD保护器件,选择适当的ESD保护器件,如TVS二极管、ESD二极管等,来限制静电放电对电路的影响。
2. 地线设计,合理设计地线,确保设备的外壳和地线之间有良好的连接,以便将静电放电迅速引导至地。
对于复位电路的设计,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1. 稳定性,确保复位电路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不会因为外界干扰或噪声而误触发。
2. 延迟,在设计复位电路时,需要考虑延迟的问题,确保在需
要复位时能够有足够的延迟时间来完成相应的操作,避免误操作或者频繁复位。
3. 电源管理,复位电路通常与电源管理相关,需要考虑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复位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来实现ESD防护和复位电路设计,比如使用滤波器、保护二极管、电容器等 passives 元件,以及专门的复位集成电路(IC)来实现复位功能。
此外,还需要通过模拟和数字仿真来验证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复位电路的ESD防护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电路稳定性、延迟、电源管理等多个因素,以确保设备在面对静电放电时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受损坏。
esd保护概念
esd保护概念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保护是一种电子设备中使用的技术措施,旨在保护电子元件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
静电放电是由于静电累积而引起的突然放电,可以对电子设备和元件造成损坏。
ESD保护的目标是通过减少静电放电对电子元件的影响,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ESD保护有多种形式,包括:
1. 设备级ESD保护:通过在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端口添加静电保护器件,限制静电放电进入设备。
2. PCB级ESD保护:通过在PCB上使用防静电涂层、添加静电保护器件和合理布局电路,限制静电放电对PCB和其中的元件的影响。
3. 元件级ESD保护:通过在电子元件上添加ESD保护器件,限制静电放电对元件本身的影响。
ESD保护器件通常是一种可以吸收和分散静电放电能量的电路元件。
常见的ESD保护器件包括二极管、MOSFET和保险丝等。
这些器件在正常工作时具有很高的电阻,以阻止静电放电通过,但在静电放电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分散和吸收静电能量,从而保护后续电路和元件。
ESD保护在电子工业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静电敏感设备和元件,如集成电路、传感器和显示器等。
正确的ESD保护可以显著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并确保其在恶劣的静电环境下正常工作。
CMOS 电路中ESD 保护结构的设计
CMOS电路中ESD保护结构的设计作者 王大睿上海交通大学 微电子工程系摘 要:本文研究了在CMOS 工艺中I/O 电路的 ESD保护结构设计以及相关版图的要求,其中重点讨论了PAD到VSS电流通路的建立。
关键词:ESD保护电路,ESD设计窗口,ESD 电流通路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SD Protection Circuit Abstract:The principles used to construct ESD protection on circuits and the basic concept ions of ESD protection design are presented.Key words:ESD protection/On circuit, ESD design window, ESD current path1引言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给电子器件环境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它是造成集成电路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不断发展,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的栅氧厚度越来越薄,MOS管能承受的电流和电压也越来越小,因此要进一步优化电路的抗ESD性能,需要从全芯片ESD保护结构的设计来进行考虑。
2ESD的测试方法ESD模型常见的有三种,人体模型(HBM ,Human Body Model)、充电器件模型(CDM,Charge Device Model)和机器模型(MM,Machine Mode),其中以人体模型最为通行。
一般的商用芯片,要求能够通过2kV静电电压的HBM检测。
对于HBM放电,其电流可在几百纳秒内达到几安培,足以损坏芯片内部的电路。
常见的esd防护措施
常见的esd防护措施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是指静电放电,是一种电子元器件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免受ESD的影响,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ESD防护措施,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地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造成的损害。
1. 保持干燥:静电放电最容易发生在湿度较低的环境中。
因此,为了减少静电放电的风险,保持工作环境的湿度在30%到60%之间是非常重要的。
2. 使用ESD防护设备:在处理电子元器件时,必须佩戴ESD防护手套、静电防护鞋等专门的防护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将静电放电从人体导向地面,避免对电子设备产生损害。
3. 使用ESD防护工具:在操作电子设备时,必须使用带有ESD防护功能的工具,如ESD防护垫、ESD防护口袋等。
这些工具可以有效降低静电放电的风险。
4. 建立ESD防护区域:在生产线上,应建立专门的ESD防护区域,禁止静电敏感器件进入该区域。
该区域应具备良好的接地系统和防静电设施,以确保电子设备的安全。
5. 定期检测和维护防护设备:ESD防护设备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以保证防护效果。
6. 增加接地措施:良好的接地系统是防止静电放电的关键。
在工作环境中增加接地导线,确保设备和人员都能够良好接地,可以有效减少ESD的风险。
7. 增加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消除静电的设备,可以帮助防止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害。
在工作环境中增加静电消除器,能够有效减少ESD的风险。
8. 增加防护屏蔽:在电子设备设计中,应增加防护屏蔽,以减少外部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
这可以通过在电路板上使用屏蔽层、增加屏蔽盒等方式来实现。
9. 加强培训和宣传:为了提高员工对ESD防护的重视程度,应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
向员工普及ESD的危害和防护知识,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10. 建立ESD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ESD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加强ESD防护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esd保护原理
esd保护原理
ESD(静电放电)保护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的技术。
静电放电是指当两个具有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时,电荷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产生电流。
这种过大的电流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或破坏。
为了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 接地:将电子设备接地可以降低设备的电位,使得静电放电能够通过接地线释放,减少对设备的影响。
接地线通常与设备的金属外壳或一些关键元件连接。
2. ESD防护元件:在电子设备的电路中,可以添加一些专门用于保护设备免受静电放电影响的元件,如ESD保护二极管和ESD保护芯片。
这些元件能够将静电放电导向地,减小其对设备的冲击。
3. 静电放电控制:在电子设备的生产和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静电放电的产生和流动,避免造成设备损坏。
可以采取接地手段、合适的人员培训、静电放电敏感区域的标识等方式来控制静电放电。
总的来说,通过接地、使用ESD防护元件和控制静电放电,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
这些措施在电子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电路中的ESD保护
❖电路中的ESD保护ESD的意思是“静电释放".集成电路器件工作在一定的电压、电流和功耗限定范围内,大量聚集的静电荷在条件适宜是就会产生高压放电,静电放电通过器件引线的高压瞬时传送,可能会使氧化层断开,造成器件的功能失常。
静电的产生主要包括: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ESD保护器件的原理,ESD保护二极管是一种新型的集成化的静电保护器件,其内部相当于是一个齐纳稳压二极管,当输入电流超过它的额定电压时,就会被击穿,把过多的电能量导回大地,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ESD保护器件一般接在外部接口处,防止外部产生的静电对电路内部造成影响。
ESD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1、最大工作电压,即是允许长时间连续施加在保护器件两端的电压,在此工作状态下,ESD保护器件不导通,保持高祖状态。
2、击穿电压,即是ESD器件开始工作时的导通电压。
3、钳位电压,即是ESD器件流过峰值电流时,其两端呈现的电压,超过此电压,可能造成ESD器件的永久性损伤.4、漏电流,在指定的直流电压下,通过ESD器件的电流,一般是nA级的,此电流越小,对被保护电路的影响越小。
5、电容,在给定电压、频率条件下测得的值,此值越小,对被保护的信号传输影响就越小。
6、响应时间,指ESD器件对输入电压钳制到预定电压的时间。
ESD保护器件TVS管即瞬态抑制二极管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保护器件,利用P-N结的反向击穿工作原理,将静电高压导入大地,从而保护了电器内部对静电敏感的器件.当TVS二极管的瞬时电压超过电路正常工作电压时,TVS二极管便发生雪崩,提供给瞬时电流一个超低电阻通路,其结果就是瞬时电流通过二极管被引开,避开可被保护器件,并且在电路恢复正常值之前使被保护回路一直处于截止状态,当瞬时脉冲结束以后,TVS二极管自动回复高阻状态,整个回路进入正常电压. TVS二极管的工作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TVS管的选型(1)、TVS的最大反向钳位电压应小于被保护电路的损坏电压。
CMOS电路中ESD保护结构的设计原理与要求
CMOS电路中ESD保护结构的设计原理与要求关键字:静电放电可控硅闩锁CMOS电路ESD(静电放电)是CMOS电路中最为严重的失效机理之一,严重的会造成电路自我烧毁。
论述了CMOS集成电路ESD保护的必要性,研究了在CMOS电路中ESD保护结构的设计原理,分析了该结构对版图的相关要求,重点讨论了在I/O电路中ESD保护结构的设计要求。
1 引言静电放电会给电子器件带来破坏性的后果,它是造成集成电路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不断发展,CMOS电路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管子的栅氧厚度越来越薄,芯片的面积规模越来越大,MOS管能承受的电流和电压也越来越小,而外围的使用环境并未改变,因此要进一步优化电路的抗ESD性能,如何使全芯片有效面积尽可能小、ESD性能可靠性满足要求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工艺步骤成为IC设计者主要考虑的问题。
2 ESD保护原理ESD保护电路的设计目的就是要避免工作电路成为ESD的放电通路而遭到损害,保证在任意两芯片引脚之间发生的ESD,都有适合的低阻旁路将ESD电流引入电源线。
这个低阻旁路不但要能吸收ESD电流,还要能箝位工作电路的电压,防止工作电路由于电压过载而受损。
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抗静电结构是不工作的,这使ESD保护电路还需要有很好的工作稳定性,能在ESD发生时快速响应,在保护电路的同时,抗静电结构自身不能被损坏,抗静电结构的负作用(例如输入延迟)必须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防止抗静电结构发生闩锁。
3 CMOS电路ESD保护结构的设计大部分的ESD电流来自电路外部,因此ESD保护电路一般设计在PAD旁,I/O电路内部。
典型的I/O电路由输出驱动和输入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ESD 通过PAD导入芯片内部,因此I/O里所有与PAD直接相连的器件都需要建立与之平行的ESD低阻旁路,将ESD电流引入电压线,再由电压线分布到芯片各个管脚,降低ESD的影响。
具体到I/O电路,就是与PAD相连的输出驱动和输入接收器,必须保证在ESD发生时,形成与保护电路并行的低阻通路,旁路ESD电流,且能立即有效地箝位保护电路电压。
什么是ESD(静电放电)及ESD保护电路的设计
什么是ESD(静电放电)及ESD保护电路的设计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 )是在电子装配中电路板与元件损害的一个熟悉而低估的根源。
它影响每一个制造商,无任其大小。
虽然许多人认为他们是在ESD安全的环境中生产产品,但事实上,ESD有关的损害继续给世界的电子制造工业带来每年数十亿美元的代价。
ESD究竟是什么?静电放电(ESD)定义为,给或者从原先已经有静电(固定的)的电荷(电子不足或过剩)放电(电子流)。
电荷在两种条件下是稳定的:当它“陷入”导电性的但是电气绝缘的物体上,如,有塑料柄的金属的螺丝起子。
当它居留在绝缘表面(如塑料),不能在上面流动时。
可是,如果带有足够高电荷的电气绝缘的导体(螺丝起子)靠近有相反电势的集成电路(IC)时,电荷“跨接”,引起静电放电(ESD)。
ESD以极高的强度很迅速地发生,通常将产生足够的热量熔化半导体芯片的内部电路,在电子显微镜下外表象向外吹出的小?弹孔,引起即时的和不可逆转的损坏。
更加严重的是,这种危害只有十分之一的情况坏到引起在最后测试的整个元件失效。
其它90%的情况,ESD损坏只引起部分的降级- 意味着损坏的元件可毫无察觉地通过最后测试,而只在发货到顾客之后出现过早的现场失效。
其结果是最损声誉的,对一个制造商纠正任何制造缺陷最付代价的地方。
可是,控制ESD的主要困难是,它是不可见的,但又能达到损坏电子元件的地步。
产生可以听见“嘀哒”一声的放电需要累积大约2000伏的相当较大的电荷,而3000伏可以感觉小的电击,5000伏可以看见火花。
例如,诸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或电气可编程只读内存(EPROM, electricall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这些常见元件,可分别被只有250伏和100伏的ESD电势差所破坏,而越来越多的敏感的现代元件,包括奔腾处理器,只要5伏就可毁掉。
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介绍
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介绍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电路、器件和设备免受静电损伤的器件,它能够在静电放电(ESD)事件发生时提供快速的电压保护。
静电放电是静电电荷在不断积累和释放的过程中导致的瞬间高电压事件。
这种电压导致器件损坏,从而导致电路故障和设备损坏。
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能够在静电事件发生时快速反应并引导电流,从而保护电路和器件免受损伤。
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也被称为 TVS(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二极管,它具有以下特点:-快速响应时间: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能够在几纳秒内响应静电事件,从而提供快速保护。
-高压保护:它们能够承受较高电压,从而提供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全面的保护。
-低电容: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电容较小,不会对电路的高频特性和信号传输产生影响。
-高温稳定性: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通常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长寿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
ESD 静电保护二极管通常用于集成电路(ICs)、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通信电路、计算机系统等高速电子器件和设备中,以确保其正常、稳定、可靠地运行。
▉Features特点Bidirectional双向Ultra-lowCapacitance超低电容▉Applications应用I/OInterfaces输入输出接口IndustrialandServeRobots工业和服务机器人LaptopsandDesktops便携和台式电脑TVandMonitors电视和监视器Wearables可穿戴电子产品▉Device Marking 产品打标▉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最大额定值▉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电特性(TA=25℃ unless otherwise noted 如无特殊说明,温度为25℃)■Typical Characteristic Curve 典型特性曲线■Typical Application 典型应用▉Dimension 外形封裝尺寸。
ESD和集成电路的ESD保护
ESD和集成电路的ESD保护Part 1、ESD的事实存在什么是ESD?ESD的全名是Electrostatics Discharge(静电放电)从物理上来讲,产生静电释放的原因有摩擦、感应、剥离,产生静电放电的机制是因为物质失去了或者得到了电子从而使本身带上正电或者负电。
从表象来看,产生静电放电是因为两个电位不相同的物体间的电荷转移现象,而且不一定要伴随着有电弧或者火花的产生。
此外,大电流(安培级)和瞬间(纳秒级)的挤压也可以引起静电的释放,此类有如压电陶瓷。
自然界中的ESD现象:雷击、冬天脱毛衣时会有啪啪的声音、在地毯上走动或者从椅子上站起来后,碰触导体(例如金属门把)。
人体可感受到的静电电压约为3.5KV,而且通常在湿度比较低的时候容易感受到静电的存在和影响。
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湿度对静电产生和产生的程度有什么影响。
产生方式产生静电的电压10%R.H.40%R.H.55%R.H.走过地毯35KV15KV7.5KVPart 2、ESD对CMOS集成电路损害及测试1、引言集成电路工艺发展到深亚微米阶段,器件的物理尺寸日益减小,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对集成电路的危害变得越来越显著。
因为随着关键尺寸的不断缩小,集成电路的功耗和发热也在不断地得到降低,但是也由于栅极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在不断降低,所以集成电路被外界突发的ESD电压损坏的几率也在不断地提高。
据统计,将近40%的集成电路失效是由静电放电引起的。
因此,对集成电路进行ESD保护设计也变得尤为重要,因为ESD伤害来自生产、储存、运输各个方面,可谓时时有可能被伤害。
2、ESD模式及其测试方法ESD模型常见的有三种:人体模型(HBM ,Human Body Model)、充电器件模型(CDM,Charge Device Model)和机器模型(MM,Machine Mode),其中以人体模型最为通行。
一般的商用芯片,要求能够通过2KV静电电压的HBM检测。
双向esd的原理
双向ESD保护的原理如下:
当通过人体与大地间存在静电放电时,电子设备会产生瞬间高压电涌,同时产生高达数万伏的电磁脉冲,该脉冲可以击穿空气间隙,对电子设备形成静电放电(ESD)。
为了防止静电等电击影响电子设备,需要在电子设备的输入端、输出端、电源等部位设置相应的防静电保护措施。
双向ESD保护就是针对这些部位设置的保护措施,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瞬态抑制器件对电涌进行吸收。
这种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不受电涌的影响,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瞬态抑制器件在保护电子设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非线性器件,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皮秒至微秒级)将电流变换为热能并迅速返回其初始状态,因此具有高保护能力、高浪涌功率、高钳位电压、小体积和优异的响应时间等特点。
此外,由于瞬态抑制器件具有非线性特性,其电压箝制作用可以使通过它的电压保持在器件的钳位电压值,不会发生击穿电压损坏。
因此,这种器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ESD保护。
此外,为了提高双向ESD保护的效果,通常需要采用多重保护技术。
即在电路的不同部位,根据电位的高低不同,采用不同性能的瞬态抑制器件进行保护。
同时,为了防止器件老化或热失控后造成二次损伤,需要合理设置器件的热阻值和离散量。
通过这种多重保护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子设备的防静电能力,保证其长期稳定的工作。
总之,双向ESD保护是一种重要的防静电措施,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瞬态抑制器件对电涌进行吸收,并采用多重保护技术提高保护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子设备的不同部位和电位高低,选择合适的瞬态抑制器件和保护方式,以保证其安全稳定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中的ESD保护
ESD的意思是“静电释放”。
集成电路器件工作在一定的电压、电流和功耗限定范围内,大量聚集的静电荷在条件适宜是就会产生高压放电,静电放电通过器件引线的高压瞬时传送,可能会使氧化层断开,造成器件的功能失常。
静电的产生主要包括: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
ESD保护器件的原理,ESD保护二极管是一种新型的集成化的静电保护器件,其内部相当于是一个齐纳稳压二极管,当输入电流超过它的额定电压时,就会被击穿,把过多的电能量导回大地,以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ESD保护器件一般接在外部接口处,防止外部产生的静电对电路内部造成影响。
ESD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
1、最大工作电压,即是允许长时间连续施加在保护器件两端的电压,在此工作状态下,ESD保护器件不导通,保持高祖状态。
2、击穿电压,即是ESD器件开始工作时的导通电压。
3、钳位电压,即是ESD器件流过峰值电流时,其两端呈现的电压,超过此电压,可能造成ESD器件的永久性损伤。
4、漏电流,在指定的直流电压下,通过ESD器件的电流,一般是nA级的,此电流越小,对被保护电路的影响越小。
5、电容,在给定电压、频率条件下测得的值,此值越小,对被保护的信号传输影响就越小。
6、响应时间,指ESD器件对输入电压钳制到预定电压的时间。
ESD保护器件
TVS管即瞬态抑制二极管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保护器件,利用P-N结的反向击穿工作原理,将静电高压导入大地,从而保护了电器内部对静电敏感的器件。
当TVS二极管的瞬时电压超过电路正常工作电压时,TVS二极管便发生雪崩,提供给瞬时电流一个超低电阻通路,其结果就是瞬时电流通过二极管被引开,避开可被保护器件,并且在电路恢复正常值之前使被保护回路一直处于截止状态,当瞬时脉冲结束以后,TVS二极管自动回复高阻状态,整个回路进入正常电压。
TVS二极管的工作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TVS管的选型
(1)、TVS的最大反向钳位电压应小于被保护电路的损坏电压。
(2)、TVS的最大反向工作电压
V要大于或等于被保护电路的最大工作电压,
RWM
若选用的
V太低,器件可能进入雪崩或因反向漏电流太大影响电路的正常工
RWM
作;
(3)、直流保护一般选用单向TVS二极管,交流保护一般选用双向TVS二极管,多路保护选用TVS阵列器件,大功率保护选用TVS专用保护模块。
V后,其峰值脉冲电流即最大反向浪涌电(4)、在确定了TVS的最大箝位电压
C
I应大于瞬态浪涌电流。
否则的话TVS管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坏。
流
PP
(5)、TVS管的电容值越大对电路的干扰越大, 形成噪音越大或衰减信号强度越大, 对于数据/信号频率越高的回路,电容值不大于10pF。
所以在高频电路中要选用电容尽可能小的TVS管以减少信号衰减;在一些对电容要求不高的电路中可以选用容值高于40 pF的TVS管,大容值的TVS管能增大其电流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