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D.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答案】C【详解】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 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脱水性,A错误;B.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足量铁与浓硫酸在室温下不能完全溶解,B错误;C.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450℃、常压、使用催化剂,C正确;D.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在加热时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不能产生白色沉淀,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2.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CO2B.N2C.SO2D.NH3【答案】D【详解】A. 浓硫酸不和二氧化碳反应,因此可以干燥,A不符合题意,A不选;B. 浓硫酸不和氮气反应,因此可以干燥,B不符合题意,B不选;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可以干燥室温下能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碘化氢等,但二氧化硫和浓硫酸不能反应,故浓硫酸能干燥二氧化硫,C不选;D. 浓硫酸具有酸性,不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氨气,D符合题意,D选;答案选D。
3.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D.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答案】B【详解】A. 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可以表现出都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B. 铜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分解反应,B不正确;C. 金属与HNO3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等含氮化合物,一般不产生氢气,C正确;D. 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答案选B。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4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四讲 氮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循着图示·想一想][特色特性·记一记]1.特殊的颜色:NO 2——红棕色气体2.特殊的检验:①NO :无色气体――→O 2红棕色 ②NH +4:NH +4――→强碱△无色气体―――――→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特殊的性质: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4.必记六反应: (1)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2)3NO 2+H 2O===2HNO 3+NO(3)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4)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5)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6)3Cu +8HNO 3===3Cu(NO 3)2+2NO↑+4H 2O考点一 性质稳定的非金属单质——氮气[教材知识层面]1.氮的原子结构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Ⅴ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能获得3个电子而表现出-3价,其单质N 2因N≡N 键键能大,难以断裂,故N 2化学性质稳定。
2.氮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氮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O 2放电,2NO 。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②氮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工业合成氨反应原理)③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 +N 2△,Mg 3N 2。
3.氮的固定(1)概念: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2)类型:氮的固定⎩⎪⎪⎨⎪⎪⎧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N 2+3H 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 3自然固氮如雷雨天产生NO :N 2+O 2放电2NO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促进自身生长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利用化学方法模拟固氮 酶的作用,在温和条件下将氮转变为氨4.氮气的应用①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 ②液氮可作冷冻剂;③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化肥、炸药等。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课件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的焊接,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薄膜。 元素,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汽车发动机启动时产生的电火花或高温引起空气中N2与O2发生反应生成的;D项,明矾是一种铝盐,体内铝元素聚集到一定量会危害健康,因此做油条用的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 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二 氨和铵盐
德国化学家哈伯(F.Haber,1868-1934)从1902 年开始研究由氮气和氢气直接合成氨。 [2] 于 1908年申请专利,即“循环法”,在此基础上, 他继续研究,于1909年改进了合成,氨的含量 达到6上。这是工业普遍采用的直接合成法。 反应过程中为解决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 问题,将氨产品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 来,未反应气和新鲜氢氮气混合重新参与合成 反应
若在4.0 MPa时减小CO2与H2的初始投料比,则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O2的平衡转化率曲线位于曲线Ⅱ的上方。实际工业生产中往往按照化学计量比进料,原因是可以保持反应物
△ 的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
A.将工业废液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
NH ·H O=====NH ↑+H O D.做油条用的膨松剂不应含明矾
3 2 。0~1 min内,v(H2)=ΔcΔt=0.2 mol2 L1 min=0.1 mol·L-1·min-1,B项错误。该反应的ΔH>0,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C项正确。由于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且
氮及其化合物(4)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硝酸的性质
硝酸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硝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现象 与浓硝酸反应 剧烈、铜丝 变细 ,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 与稀硝酸反应 缓慢 、铜丝 变细 ,产生 无色 气体,溶液呈蓝色
浓硝酸
稀硝酸
知识梳理
硝酸的性质
硝酸的化学性质
探究一 硝酸的强氧化性
实验结论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___N__O_2____
随堂演练
3.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下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随堂演练
4.现有以下几种措施: 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作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 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 C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热的浓硝酸可将非金属单质(碳、硫、磷等)氧化为最高价氧化物或最高价含氧酸
硝酸的强氧化性还表现在可以氧化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或离子,如SO2、FeO、Fe2+、Br-、 I-、S2-、SO32- 等均能被硝酸氧化
典例精讲
【例1】根据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与稀硝酸(HNO3过量):
随堂演练
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D ) A.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 B.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 C.可用铁和铝制品盛装冷的浓硝酸 D.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凡是呈酸性的雨水都称为酸雨 B.酸雨的形成只与SO2的排放有关 C.煤的脱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酸雨的形成 D.为了不形成酸雨,应停止使用一切化石燃料
氮及其化合物(2)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酸酐:含氧酸失 去水后的氧化物
+2
+3
+4
NO N2O3 NO2
(酸性氧化物) 酸酐
含氧酸
HNO2
+4
+5
N2O4 N2O5
(酸性氧化物) 酸酐
含氧酸
HNO3
知识梳理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探究三
观察实验桌上的两瓶气体,总结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颜色 无色
知识梳理
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快速吸入10 mL空气后夹上弹簧夹,现象: 荡注射器,现象:气体的红棕色消失 。
注射器内气体变为红棕色 ; 振
实验结论 在一定条件下,NO和NO2可以相互转化。 NO→NO2:______2_N_O__+__O__2=_=_=__2_N_O__2 _____ NO2→NO: _3_N__O_2_+__H__2O__=_=_=_2_H__N_O__3+__N__O__
科学分析
放电或高温
N2 + O2
2NO
2NO + O2
2NO2
3NO2 + H2O
2HNO3 + NO
硝酸与土壤中矿物质作 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 成为氮肥被植物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氮的氧化物只有NO、NO2 B.氮的氧化物均为红棕色气体 C.氮的氧化物均有毒 D.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知识梳理
探究三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性质探究
实验步骤 如图所示,在一支50 mL的注射器里充入20 mL NO,然后吸入5 mL水,用乳胶 管和弹簧夹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观察现象。打开弹簧夹,快速吸入10 mL空气后夹上弹簧 夹,观察现象。振荡注射器,再观察现象。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 .通常情况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 C .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D .在反应3Mg +N 2=====点燃Mg 3N 2中N 2作氧化剂解析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性质很不活泼,不具有可燃性,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能跟氧气反应。
答案 C2.NO 对于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NO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溶于水B .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C .常温下能与氧气化合D .红棕色气体解析 NO 为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故D 项错误。
答案 D3.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A .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B .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C .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得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D .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解析 N 2性质稳定,但在高温下可与Mg 、Al 、H 2等物质反应表现出氧化性,与O 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表现出还原性,A 、D 项不正确;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不是N 2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B 项不正确。
答案 C4.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 、SO 2、NO 2、Cl 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其中原试管充满NO 2的是( )解析 NO 不溶于水,对应D 项;SO 2易溶于水,对应A 项;NO 2与水发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 ,试管剩余13的气体,对应B 项;根据化学方程式Cl 2+H 2OHCl +HClO 和2HClO=====光照2HCl +O 2↑可知,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是O 2,且Cl 2与O 2之间满足关系式2Cl 2~O 2,对应C 项。
(完整版)高三化学知识点之氮及其化合物
精选小班课程指导讲义讲义编号2014 暑期 12HX01指导科目:化学年级:新高三课题氮及其化合物NH3、NO 、 NO 2的性质。
教课目的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NH3、NO 、 NO 2的性质。
教课要点、难点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教课内容一、考大纲求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水平说明( 1)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氨B质( 2)工业合成氨的原理一些元素的单质和氮( 1)铵根离子与碱溶液的反化合物应铵盐B( 2)铵盐的不稳固性氮肥A ( 1)常有氮肥:铵盐(NH 4Cl 、NH 4NO 3、 NH 4HCO 3)二、知识梳理(一)氮气(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 N 2 78% (体积分数 )或 75% ( 质量分数 );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行缺乏的元素.(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降温后,氮气变为无色液体,再变为雪花状固体.(3) 氮气的分子构造:氮分子 (N 2) 的电子式为,构造式为N≡ N.因为 N 2分子中的N ≡N 键很坚固,所以往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固、不开朗.(4)氮气的化学性质:①N2与 H2化合生成 NH 3 N2 +3H22NH 3说明该反响是一个可逆反响,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放电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O22NO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响.(5)氮气的用途:①合成氨,制硝酸;②取代罕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备金属被空气氧化;⑧在灯泡中填补氮气以防备钨丝被氧化或挥发;④保留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备腐化;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资料获取超导性能.(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一氧化氮: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
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讲)-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结合实例认识氮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核心素养分析】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分析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氮及其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发现或提出对氮及其化合物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关注氮及其化合物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知识点一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的固定(1)自然固氮(2)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①3Mg +N 2=====点燃Mg 3N 2; ②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③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
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 2O 、NO 、N 2O 3、NO 2(或N 2O 4)、N 2O 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 2O 3、N 2O 5。
(2)NO和NO2的比较性质NO NO2色、态、味无色、无味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溶解性难溶于水毒性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与水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与氧气反应NO+O2===2NO2不反应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NO、NO2导致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及破坏臭氧层【归纳总结】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1)常见的污染类型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课件】氮及其化合物-氮气与氮氧化物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氮及氮的固定
一、氮与氮的固定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VA族。 氮原子结构示意图:
N
+7 2 5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
氮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 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结合。在自然界里,氮元素主要以氮 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 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2NO+O2==2NO2
总:4NO2+O2+2H2O==4HNO3
4.把一支充满NO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不断地缓慢通入氧 气,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产物为?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总:4NO+3O2+2H2O==4HNO3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1、NO2或(NO2、NO混合)气体溶于水:剩余的气体只有_N__O___。 3NO2 + H2O = 2HNO3 + NO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总:4NO2 +O2 +2H2O =4HNO3
VNO2 VO2
> 4:1 剩余NO = 4:1 恰好完全反应
< 4:1 剩余O2
3、NO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总:4NO +3O2 +2H2O= 4HNO3
VNO VO2
> 4:3 剩余NO = 4:3 恰好完全反应 < 4:3 剩余O2
启示:硝酸工业常在吸收反应进行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 使生成的NO被氧化成NO2,NO2溶于水又生成HNO3和 NO,经过多次氧化和吸收,NO2可以比较完全被水吸 收,能够尽可能地转化为HNO3
2023年高一化学寒假复习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说明氮气与镁、氧气、氢气的化学反应及其条件。
了解氮的固定和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认识氮氧化物的性质与转化,熟知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3.认识氨、铵盐的性质与转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4.设计实验,如氨的性质实验、制备实验,铵盐的性质实验及铵离子的检验。
5.能从物质类别、氮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硝酸的性质及含氮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6.认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基础知识】一、氮气与氮的固定1、氮元素的位置、结构与存在(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第二 周期、第 ⅤA 族。
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 5个 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
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 共用电子对 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氮分子 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 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 硝酸盐 和 铵盐 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N 2是一种 无色 、 无味 的气体,ρ(N 2)<ρ(空气), 难 溶于水。
3、氮气的结构与化学性质(1)N 2的结构:N 2的结构式为 N≡N ,氮氮键很难断裂,化学性质很稳定。
(2)化学性质N 2在 高温、放电 等条件下,N 2获得足够的能量,使 N≡N 断裂。
写出N 2与Mg 、H 2、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3Mg +N 2=====点燃Mg 3N 2; ②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③N 2+O 2=====高温或放电2NO 。
4、氮的固定:将大气中 游离态 的氮转化为 氮的化合物 的过程。
(1)自然固氮:大自然通过闪电释放的能量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或者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成氨。
2021年高中化学(人教2019版)必修第二册:氮及其化合物--《讲义教师版》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集结知识元氮气的理化性质知识讲解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体积比=1:0.02),在压强为101KPa下,氮气在—195.8℃时变成无色液体,氮气分子在—209.9℃时变成雪花状固体。
2.化学性质:(1)通常状况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①与H2反应:②与某些金属反应:③与O2反应:在通常情况下,与O2不发生反应,但在放电或高温的条件下能与O2直接化合生成NO。
(闪电、汽车引擎中发生的反应)NO为无色无味有毒的难溶于水的气体,NO很容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NO2。
2NO+O2==2NO2, NO2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并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NO、NO2为大气污染物3.工业制法:(1)分离液态空气:(2)耗氧法:4.用途:工业原料,合成氨,制化肥,HNO3,保护气,致冷剂例题精讲氮气的理化性质A.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氮气的性质活泼,在常温下能与H2、O2等非金属反应C.液氮可作冷冻剂D.氮有多种化合价【解析】题干解析:A.氮气为空气的主要成分,约占空气的五分之四,故A正确;B.氮气性质较稳定,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故错误;C.氮气易液化,无毒,变为气体吸收大量的热,可做冷冻剂,故C正确;D.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0、+1、+2、+3、+4、+5等多种化合价,故D正确.例2.(2021秋∙秦州区校级月考)下列反应属于人工固氮的是()【解析】题干解析: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指工业合成氨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B.N2和O2在雷电的作用下生成NO,属于自然固氮,故B错误;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错误;D.用硫酸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故D错误;例3.(2021∙浦东新区学业考试)下列变化属于固氮的是()【解析】题干解析:A.NH3→NO氮元素从化合态转为化合态,不属于固氮,故A错误;B.N2→NH3氮元素从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固氮,故B正确;C.NO→NO2氮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固氮,故C错误;D.NO2→HNO3氮元素从化合态转化为化合态,不属于固氮,故D错误;例4.(2021∙西湖区校级模拟)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解析】A.N2与O2在常温下不反应,能够共存,故A不选;B.N2与H2在常温下不反应,能够共存,故B不选;C.NH3与O2在常温下不反应,能够共存,故C不选;D.NH3与HCl在常温下能够反应生成氯化铵,二者不能共存,故D选;例5.(2021春∙枣庄期末)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①N2→NO2②NO2→NO③NH3→NO④Cu→Cu(NO3)2⑤HNO3→NO2A.①②B.①C.②③D.④⑤【答案】B【解析】题干解析:①N2和氧气放电条件反应生成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一步反应生成NO2,故①符合;②3NO2+H2O=HNO3+NO,能一步实现反应,故②不符合;③4NH3+5O24NO+6H2O,能一步实现反应,故③不符合;④3Cu+8HNO3=3Cu(NO3)2+2NO↑+4H2O,能一步实现反应,故④不符合;⑤4HNO34NO2↑+O2↑+2H2O,能一步实现反应,故⑤不符合;例6.(2021春∙阳春市期末)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状况下,NO2是无色气体B.N2和O2在常温下可以发生反应C.加热时,单质碳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D.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题干解析:A.NO2为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故A错误;B.N2和O2在常温下不反应,高温或放电条件下生成NO,故B错误;C.加热时,单质碳与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故C错误;D.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可杀菌消毒,则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D正确;当堂总结(1)气体单质活泼与否,与其键能高低有关,而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氮氮之间有三对共用电子对,键能大。
2021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四 氮及其化合物(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专题四氮及其化合物(有答案和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答案 C解析NH3参与反应生成铵盐,是反应物,不是催化剂,C项错误;雾和霾的分散剂都是空气,A项正确;雾霾中的无机颗粒物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B项正确;过度施用氮肥会增加大气中氨的含量,D项正确。
2.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收集氨。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②处用湿润的棉花堵住试管口控制NH3外逸B.②处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是否集满C.不时移开酒精灯控制①处产生NH3的量D.向③中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是否含氯答案 A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②处不能用湿润的棉花堵住试管口控制NH3外逸,A错误;氨气是碱性气体,②处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是否集满,B正确;可以通过不时移开酒精灯控制①处产生NH3的量,C 正确;检验氯离子可以用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因此向③中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是否含氯,D正确。
3.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的尾气吸收装置的是( )答案 C解析水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浮在四氯化碳的上面,四氯化碳不能和氨气反应,也不溶解氨气,该装置既能够吸收易溶性气体,又能够防止倒吸,故A正确;吸收装置中的导管下连漏斗,漏斗的边缘紧靠液面,易吸收易溶性气体,能防止倒吸,故B正确;吸收装置中的导气管插入到液面以下,易吸收易溶性气体,但产生倒吸,故C错误;吸收装置中的导管没直接伸入到液体中,而是与干燥管连接紧密,易吸收易溶性气体,能防止倒吸,故D正确。
4.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是碱性气体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实验室中用加热NH4Cl分解来制取氨气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答案 C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外压强差的出现,产生喷泉,所以该实验体现了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性质,故A正确;氯化氢是酸性气体,与氨气发生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说明氨气具有碱性,故B正确;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不能用加热NH4Cl分解来制取氨气,因为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降温后又化合生成氯化铵,故C错误;NH3·H2O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氨气,所以可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故D正确。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二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二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 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乂是()A.(NH4)2S04B. NH4NO3C. NH4CID. NH4HCO3【答案】B【详解】一种盐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则Y为NH3,氨气经一系列氧化后的产物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Z 溶液为HNO3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X是硝酸技, 故选B。
2.有一充有10mL NO和NO: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体积比为()A. 1 : 4B. 2 :3C. 1 :3D. 4 :1【答案】B【详解】设NO的体积为amL,则NO2的体积为(10-a)mL,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2 +]0_ aH2O=2HNO3 + NO,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的体积为充分反应后,6mL气体]0_a为NO,因此有a+「■二一6,解得a=4, NO和NO2的体枳比为4mL: (10-4)mL=4:6=2: 3,答案选B°3.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人气中的MA.①中2与02反应生成NOB.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D.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答案】c【详解】A.N2和0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 NO被氧化生成NO2, N0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 正确;B.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人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C.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错误;D.如2在放电条件卞与0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J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氧元素参加,故D正确;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课件 高一化学下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是 1:3
。
3、将等体积NO2和O2充入试管,并倒立于水槽中,最后试管中剩余气体
为
O2
,剩余气体体积为原气体体积的 3/8 。
变式3:现有NO2、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 2 mL(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可能是__4__m_L_或__1_._2_m__L__。
是什么? 4NO+3O2+2H2O===4HNO3
当V(NO):V(O2)=4:3时,恰好完全反应,无气体剩余; 当V(NO):V(O2)>4:3时,NO过量,剩余气体为NO; 当V(NO):V(O2)<4:3时,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课堂练习】
1.将盛有60 mL 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
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则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
是 20 mL
。
2.现有NO2、N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6 mL(同温
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氮气的体积是__3_m__L____,NO的体积是 9 mL
。
变式2:现有NO2、N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缩 小 为 原 来 的 一 半 ( 同 温 同 压 下 ) , 则 原 混 合 气 体 中 氮 气 与 NO 的 体 积 比
2.结合实验探究,了解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感受化学 变化的奇妙。掌握NO、NO2的性质,掌握NO、NO2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培 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任务一: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游离态的氮以N2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的78%
(78%) 氮气
放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高一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将 6 体积的 NO 2(不考虑 NO 2 转化为 N 2O 4)和一定体积的 NO 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待试管内液面不变后再通入 4.5 体积的 O 2 充分反应后,剩余 1.5 体积气体,则原 NO 体积可能为( ) ①3 体积 ②4 体积 ③5 体积 ④5.5 体积 ⑤2 体积 A .①③ B .①⑤C .④ 或 ⑤D .② 或 ③【答案】C 【分析】根据4NO 2+O 2+2H 2O ═4HNO 3、4NO+3O 2+2H 2O ═4HNO 3,剩余1.5体积气体,可能为NO ,也可能为氧气,以此来计算。
【详解】2322=4HNO 4NO +O +2H O 416 1.5则一定体积的NO 和3体积的氧气发生4NO+3O 2+2H 2O ═4HNO 3,①若剩余气体为NO ,则由反应可知,消耗NO 为4体积,则原NO 的体积为1.5+4=5.5体积;②若剩余气体为氧气,则4NO+3O 2+2H 2O ═4HNO 3中反应的氧气为1.5体积,则原NO 的体积为1.543=2体积,故选C 。
2.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①中N 2与O 2反应生成NOB .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 .③中氮元素只被氧化D .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C 【详解】A. N 2和O 2在放电作用下化合,生成NO ,NO 被氧化生成NO 2,NO 2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 正确;B. 氮的固定是指氮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过程,大气中氮气转化成氮肥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C. 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正五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故C错误;D. 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氧元素参加,故D正确;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
3.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C.水D.浓硝酸【答案】D【详解】室温下,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而溶解,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而不溶解,因此除去铝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宜选用的试剂是浓硝酸,故D正确;答案选D。
4.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B.铜与HNO3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D.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答案】B【详解】A. 浓硝酸和稀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可以表现出都具有强氧化性,A正确;B. 铜与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和水,不属于分解反应,B不正确;C. 金属与HNO3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等含氮化合物,一般不产生氢气,C正确;D. 铁或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可用铁或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D正确;答案选B。
5.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该装置适合于()A.用浓硝酸和Cu制取NO2B.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C.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Cl2D.用NH4Cl溶液和Ca(OH)2制取NH3【答案】B【详解】A.二氧化氮会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不合适;B.分液漏斗中盛放双氧水,圆底烧瓶中为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可以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B合适;C.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C不合适;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且氢氧化钙与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较少,无法蒸出氨气,故D不合适;故答案为B。
6.下列叙述与氮的固定无关的是A.工业合成氨B.工业上将氨转化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D.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答案】B【分析】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详解】A.工业合成氨属于氮的固定,属于人工固氮,故A不选;B.工业上将氨转化为硝酸和其他含氮化合物,属于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与固氮无关,故选B;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属于微生物固氮,故C不选;D.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的氮气会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属于自然固氮,故D 不选。
答案选B。
7.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将集气瓶置于光亮处,然后挤压胶头滴管使胶头滴管内的水进入集气瓶,发现烧杯中的水会倒吸进入集气瓶,则集气瓶内的混合气体可能是()CO ①、2O 3NH ②、2O 2NO ③、2O 2N ④、2H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答案】D 【详解】①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氧气难溶于水,压强几乎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氨气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但氨气易溶于水,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②符合题意;③二氧化氮和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故③符合题意;④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在光照条件下不反应,且氮气与氢气都难溶于水,压强不变化,烧杯中的水不会进入,故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D 。
8.许多装有化学物质的瓶子上贴有危险警告标志,下面是一些危险警告标志,其中标志贴错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浓硝酸汽油纯碱氯酸钾危险警告标志【答案】C 【详解】A .浓硝酸有腐蚀性,是腐蚀品,故A 正确;B .汽油易燃烧,是易燃液体,故B 正确;C .纯碱属于盐,可用于食品加工,不是剧毒品,故C 错误;D .氯酸钾有强氧化性,易爆炸,是爆炸品,故D 正确;答案选C。
9.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5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 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 mol D.混合气体中含NO21.12 L【答案】D【详解】A. 沉淀达到最大,溶液中溶质为NaNO3,故产物中的氮元素为硝酸钠和氮氧化物,2.24L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N元素守恒,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NaNO3)+n(NO x)=50×10-3L×4mol/L+0.1mol =0.3mol,故A错误;B. Cu2++2OH-=Cu(OH)2↓,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求出参加n(OH-)=50×10-3L×4mol/L=0.2mol,n(Cu)=0.1mol,根据分析,铜失去得电子最终给了氧气,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即n(Cu)×2=n(O2)×4,即n(O2)=0.2mol14=0.05mol,即氧气的体积为0.05 mol×22.4L/mol =1.12L,故B错误;C. 铜和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0.1×2mol=0.2mol,故C错误;D. 2.24L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令NO的物质的量为x,则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x,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即3x+(0.1mol-x)=0.2 mol,解得x=0.05mol,因此NO2体积为0.05 mol×22.4L/ mol =1.12L,故D正确;答案选D。
10.下列关于NO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红棕色气体B.只有氧化性C.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能溶于水生成HNO3【答案】C【详解】A. NO为无色气体,A项错误;B. NO中的N为+2价,N的化合价既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故NO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项错误;C. 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C项正确;D. NO是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D项错误;故答案为C。
11.将40mL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且盛满水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20mL 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2NO 与NO 的体积比为 ( ) A .2:1 B .1:3C .3:1D .1:1【答案】C 【详解】40mlNO 2和NO 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盛满水的试管中发生反应为3NO 2+ H 2O=2HNO 3+NO ,剩余20ml 气体,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少20ml ,根据化学反应3NO 2+ H 2O=2HNO 3+NO △V (气体体积减少) 计算V (NO 2)= 30mL ,原气体中V ( NO) =10mL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V (NO 2):V (NO)=3:1,故C 符合题意; 故答案:C 。
12.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B .②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固定C .④中的含氮物质转化属于氮的还原D .向海洋中排放含NO 3-的废水不会影响NH 4+的含量 【答案】B 【详解】A.根据图像,海水中存在氮气,A 错误;B. ②中氮气转化为+4NH 含氮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B 正确;C. ④中+4NH 转化为-2NO 或2N O ,化合价升高,属于氮的氧化反应,C 错误; D.根据图像,-3NO 能转化为-2NO ,-2NO 转为氮气,氮气转化为+4NH ,故向海水中排放-3NO 会造成+4NH 浓度增大,D 错误;故答案选B 。
13.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C.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碳D.在Z导管口排出无色气体【答案】B【详解】C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CO2、SO2和H2O,产生的气体X中含CO2、SO2;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和H2O,气体Y中含NO2;将X、Y同时通入足量Ba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有3NO2+H2O=2HNO3+NO、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aCl2=BaSO4↓+2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