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接收数据流程

合集下载

zigbee串口接受发送流程

zigbee串口接受发送流程

zigbee串口接受发送流程前面学会了如何使用串口,但是仅仅学会使用串口远远不够,这两天把串口相关代码又看了一遍,不能说是全部弄清楚,至少能够从总体把握了。

串口接受DMA模式:data--U0DBUF--DMA--rxBuf--(通过调用回调函数)HalUARTRead()读取rxBUf中的数据--设置事件发生标志--调用相关的处理函数串口接收中断模式:data--U0DBUF-中断--rxBuf--(通过调用回调函数)--HalUARERead()读取rxBuf数据--设置事件发生标志--调用相关的处理函数下面较为详细的说明以上两种方法:中断:中断函数把U0DBUF数据放入rxBuf()存储空间去,大概每过200ms后调用polllsr()函数,得到未被读取的字节个数,然后返回HalUARTpoll()进行下一步处理。

如果触发以下三种事件:rxBuf()接收满,rxBuf接收超时,rxBuf()接收到预设值,则调用回调函数,读取数据。

其中回调函数完成以下事情读取缓冲区的数据,设置事件发生标志,特别注意如果mt中回调函数没有编译,则回调函数在应用层中,因此可以直接在应用层处理。

如果mt回调函数有编译则设置mt中的任务,调用其中的任务处理函数。

dma:主要区别就是将中断服务程序改为dma模式,其余一样。

(关于dma方式毛毛老师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参考《Zstack中串口操作的深度解析dma(一》)注意事项:对于大量的数据发送,当接受缓冲区的数据达到一定数量,将触发接收满,超时,达到预设值三个事件,通过硬件终止pc与串口的数据传送。

当数据取完后,再通过软件将硬件打开,继续传输数据。

还是有些细节没有弄明白,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

欢迎各位来交流。

db9串口通信流程

db9串口通信流程

db9串口通信流程
DB9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串行通信方式,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下面将介绍DB9串口通信的基本流程。

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计算机和外部设备都配备有DB9串口接口,并且使用一根合适的串口线连接两者。

2. 配置串口设置: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中,进入串口设置界面,通常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找到。

在串口设置界面,选择对应的串口号,并配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确保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参数一致。

3. 打开串口:在程序或终端中打开串口,准备进行数据的收发。

通常使用编程语言的串口库或使用终端软件来进行串口通信。

4. 发送数据:使用编程语言提供的串口发送函数,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串口缓冲区。

数据可以以字节或字符串的形式发送。

5. 接收数据:在接收数据之前,需要先设置好相应的接收缓冲区。

使用串口库提供的函数,监听串口,当有数据到达时,将数据从串口缓冲区读取出来。

6. 处理数据:接收到的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比如解析数据、展示数据等。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以文本、二进制等格式进行数据处理。

7. 关闭串口:当通信完成后,要确保及时关闭串口,释放资源。

使用串口的关闭函数,关闭串口连接,确保下次使用时不出现冲突。

DB9串口通信流程主要包括准备工作、串口设置、打开串口、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和关闭串口。

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些流程,可以更好地进行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串口通信。

串口通信原理及操作流程

串口通信原理及操作流程

串口通信原理及操作流程串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串行连接来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

相对于并行通信而言,串口通信只需要一条数据线来传输数据,因此更节省空间和成本。

串口通信常用于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打印机、调制解调器、传感器等。

串口通信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式来实现通信。

在串口通信中,发送方将要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协议进行封装,然后逐位地通过数据线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根据协议进行解封,得到传输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操作流程如下:1.配置串口参数:在进行串口通信之前,需要先对串口进行初始化和配置。

配置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波特率表示每秒钟传输的位数,不同设备之间的串口通信需要保持一致。

2.打开串口:打开串口可以通过编程语言的串口操作函数来实现。

打开串口时,应该确保该串口没有被其他程序占用。

3.发送数据:发送数据时,需要将待发送的数据封装成符合协议要求的数据包。

一般情况下,数据包开头会有起始符和目标地址、源地址等标识信息,以便接收方识别数据包。

4.接收数据:接收数据时,需要通过串口接收缓冲区来获取接收到的数据。

一般情况下,接收方会设置一个数据接收完成的标志位,用于通知上层应用程序接收到了数据。

5.解析数据:接收到的数据包需要进行解析,以获取有效的数据。

解析的方式根据协议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根据提前约定的规则进行解析,或者是根据协议中的标志位进行解析。

6.处理数据:经过解析后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理。

处理的方式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例如将数据显示在界面上、存储到文件中等。

7.关闭串口:通信结束后,需要关闭串口以释放相关资源,并防止其他应用程序对串口的访问。

需要注意的是,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串口通信时,应该合理选择合适的串口参数,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解析。

此外,在编程时应该进行异常处理,防止因异常情况导致的数据丢失或通信中断。

串口接收数据流程

串口接收数据流程

串口接收数据流程
1.设置串口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这些参数需要与发送端一致,才能正常接收数据。

2. 打开串口: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串口打开函数打开串口,获得串口句柄。

3. 接收数据:使用串口句柄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收函数,等待接收数据。

接收函数通常是阻塞函数,直到接收到数据才会返回。

4. 处理数据:当接收函数返回时,表示已经接收到数据。

此时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解析数据包、转换数据格式等。

5. 关闭串口:在程序退出或不再需要使用串口时,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关闭函数关闭串口。

需要注意的是,串口接收数据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1. 数据丢失:当数据发送速度过快,而接收速度跟不上时,会出现数据丢失的现象。

2. 数据错误:由于串口信号干扰、传输距离过长等原因,接收到的数据可能会出现错误。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串口数据的可靠性,例如增加校验码、使用缓冲区等。

- 1 -。

串口接收数据包(协议带帧头帧尾且帧头帧尾都为两个字节)的编程实现方法

串口接收数据包(协议带帧头帧尾且帧头帧尾都为两个字节)的编程实现方法

串口接收数据包(协议带帧头帧尾且帧头帧尾都为两个字节)的编程实现方法要实现串口接收带有帧头和帧尾的数据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编程:1. 配置串口通信参数: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位等参数。

2. 初始化接收缓冲区:创建一个缓冲区用于存储接收到的数据包。

3. 等待接收数据:通过串口的接收中断或者轮询方式等待接收数据。

当接收到数据时,将数据保存到接收缓冲区中。

4. 解析数据包: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并根据帧头和帧尾进行解析。

可以使用状态机或者字符串匹配等方法,找到完整的数据包。

5. 处理数据:对解析得到的完整数据包进行处理。

根据协议的要求,可以提取或者操作数据包的各个字段。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利用状态机实现串口接收带有帧头和帧尾的数据包解析:```c#define FRAME_HEAD1 0xAA#define FRAME_HEAD2 0xBB#define FRAME_TAIL1 0xCC#define FRAME_TAIL2 0xDD#define BUFFER_SIZE 100enum State {STATE_IDLE,STATE_HEAD1,STATE_HEAD2,STATE_DATA,STATE_TAIL1,STATE_TAIL2};unsigned char buffer[BUFFER_SIZE];unsigned int bufferIndex = 0;enum State currentState = STATE_IDLE;void processPacket(unsigned char *packet, unsigned int length) { // 处理接收到的完整数据包// ...}void receiveData(unsigned char data) {switch(currentState) {case STATE_IDLE:if(data == FRAME_HEAD1) {currentState = STATE_HEAD1;}break;case STATE_HEAD1:if(data == FRAME_HEAD2) {currentState = STATE_HEAD2;} else {currentState = STATE_IDLE; // 未匹配到帧头,返回初始状态}break;case STATE_HEAD2:buffer[bufferIndex++] = data;currentState = STATE_DATA;break;case STATE_DATA:buffer[bufferIndex++] = data;if(data == FRAME_TAIL1) {currentState = STATE_TAIL1;}break;case STATE_TAIL1:if(data == FRAME_TAIL2) {currentState = STATE_TAIL2;} else {currentState = STATE_DATA; // 未匹配到帧尾,返回数据状态}break;case STATE_TAIL2:processPacket(buffer, bufferIndex); // 处理完整数据包bufferIndex = 0; // 重置缓冲区索引currentState = STATE_IDLE;break;}}void receiveSerialData() {if(Serial.available()) {unsigned char data = Serial.read();receiveData(data);}}void setup() {Serial.begin(9600);}void loop() {receiveSerialData();}```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根据实际需求可能需要进行适当修改。

单片机串行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简述

单片机串行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简述

单片机串行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简述
串行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简述
 答:在发送过程中,当执行一条将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99H)的指令时,串行口把SBUF中8位数据以fosc/l2的波特率从RXD(P3.0)端输出,发送完毕置中断标志TI=1。

写SBUF指令在S6P1处产生一个正脉冲,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6P2处,数据的最低位输出到RXD(P3.0)脚上;再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3、S4和S5输出移位时钟为低电平时,在S6及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l和S2为高电平,就这样将8位数据由低位至高位一位一位顺序通过RXD线输出。

并在TXD脚上输出fosc/12的移位时钟。

在写SBUF有效后的第10个机器周期的SlPl将发送中断标志TI置位。

 接收时,用软件置REN=1(同时,RI=0),即开始接收。

当使SCON中的REN=1(RI=0)时,产生一个正的脉冲,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3P1~S5P2,从TXD(P3.1)脚上输出低电平的移位时钟,在此机器周期的S5P2对P3.0脚采样.并在本机器周期的S6P2通过串行口内的输入移位寄存器将采样值移位接收。

在同一个机器周期的S6P1到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2P2,输出移位时钟为高电平。

于是,将数据字节从低位至高位接收下来并装入SBUF。

在启动接收过程(即写SCON,清RI位),将SCON中的RI清0之后的第l0个机器周期的SlPl将RI置位。

这一帧数据接收完毕,可进行下一帧接收。

串口读取数据的方法

串口读取数据的方法

串口读取数据的方法1.打开串口:首先需要打开串口,通过设备文件或串口号来指定要打开的串口。

```c++#include <stdio.h>#include <fcntl.h>#include <termios.h>int openSerialPort(const char* portName)int fd = open(portName, O_RDWR , O_NOCTTY);if (fd < 0)printf("Failed to open serial port\n");return -1;}//配置串口参数struct termios options;tcgetattr(fd, &options);cfsetispeed(&options, B9600);cfsetospeed(&options, B9600);options.c_cflag ,= (CLOCAL , CREAD);tcsetattr(fd, TCSANOW, &options);return fd;}```2.读取串口数据:打开串口之后,可以通过读取文件描述符来读取串口数据。

```c++int readSerialData(int fd, unsigned char* buffer, int bufferSize)int bytesRead = read(fd, buffer, bufferSize);if (bytesRead < 0)printf("Failed to read serial data\n");}return bytesRead;}```3.解析串口数据:读取到的数据可能是原始的字节流,需要根据具体的协议和数据格式进行解析。

```c++void parseData(unsigned char* buffer, int bufferSize)//解析数据的逻辑}```4.循环读取数据:可以使用循环来不断读取串口数据,并进行解析和处理。

低频卡串口通信基本操作流程

低频卡串口通信基本操作流程

低频卡串口通信基本操作流程英文回答:To begin with, let me explain the basic steps involved in serial communication with a low-frequency card. Serial communication is a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two devices using a serial interface. In this case, we will be using a serial port to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with thelow-frequency card.1. Connect the low-frequency card to the computer:Start by connecting the low-frequency card to the computer using a serial cable. Make sure the card is properly connected and powered on.2. Identify the serial port: Next, you need to identify the serial port to which the low-frequency card is connected.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the device manager or by checking the system settings.3. Configure the serial port: Once you have identified the serial port, you need to configure it for communication with the low-frequency card. This involves setting the baud rate, data bits, parity, and stop bits. These settings should match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low-frequency card.4. Open the serial port: After configuring the serial port, you need to open it in your programming language or terminal software. This allows you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with the low-frequency card and start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5. Send and receive data: With the serial port open, you can now start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to and from the low-frequency card. This can be done by writing data to the serial port or by using specific commands supported by the card.6. Close the serial port: Once you have finished communicating with the low-frequency card, it's important to close the serial port to release system resources and ensure proper termin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session.Now, let me provide a Chinese explanation of the basic steps involved in serial communication with a low-frequency card.中文回答:首先,让我解释一下与低频卡进行串口通信的基本步骤。

LabVIEW串口基础 串口接收

LabVIEW串口基础  串口接收

LabVIEW 串口接收串口发送一次数据的步骤为:打开串口-->发送数据-->关闭串口。

参照串口发送的思路,串口接收一次数据的步骤为:打开串口-->接收数据-->关闭串口。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数据的接收方是不知道数据会在什么时刻发送过来的,这是一个被动接收的过程。

对应的有两种情况:1、接收方提前知道将接收多少数量的数据对于这种情况,处理起来比较简单,直接在读取函数处进行设置即可。

图中所示为接收5字节数据的情况。

注意在进行测试的时候,要提前让数据发送端保持持续发送,然后运行接收程序才可以收到数据。

2、接收方不知道将接收多少数量的数据既然不知道有多少数据,那创建一个while循环一直读取就好了。

但是数据可能是断断续续传来的,而我们在进行读取的时候又必须得告诉读取函数需要接收数据的数量,这时候可以利用属性节点的方式获取串口缓冲区的数据数量,缓冲区有多少数据就读多少。

读取函数的输出端显示的是本次读取的结果,所以当断续的数据传来,显示的结果每次都会刷新,而我们想看到的应该是每一次的结果累计,这里可以使用连接字符串的方式将字符串上一次的值与这一次的值累加起来并作为新的值进行显示。

在获取到串口缓冲区的字节数之后,还进行了一个判断,当缓冲区不为空的时候再进行数据读取。

上面这个程序,可以说是一个最简单的串口接收程序了,里面用到的函数组件都是进行串口数据接收所必不可少的。

但是很多时候,用LabVIEW编写串口程序是拿来跟下位机进行交互的,下位机有可能是单片机,也有可能是别的什么设备。

在调试这些下位机串口设备的时候,用的最多的调试工具就是串口助手了。

作为一个调试工具,XCOM已经做的很好了,没有必要重复造轮子。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XCOM是拥有很多个性化的功能的,比如自动发送、多条发送等,这些功能可以为调试带来极大的便捷。

当我们想要更多,当现有的工具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最快的方式就是自己去编写一些调试工具,或者说根据自己当前的需求快速定制化一个调试工具。

串口终端操作方法

串口终端操作方法

串口终端操作方法串口终端是一种用于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与设备进行交互和通信的工具。

在计算机领域,串口终端常用于调试和开发嵌入式系统、单片机等设备。

本文将介绍串口终端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何连接串口设备、设置串口参数、读写串口数据等。

一、连接串口设备1. 硬件连接:将计算机的串口口连接到要进行通信的设备,一般使用串口线将计算机的串口连接到设备的串口接口上。

串口线一般有两种类型:DB9和DB25,具体选用哪种类型要根据计算机和设备的串口类型来确定。

2. 检查串口设备:在连接串口设备之前,需要确保设备已经安装并正确连接到计算机上。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器来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命令`dmesg grep tty`来检查串口设备是否被识别。

3. 选择串口终端软件:选择一个合适的串口终端软件来进行串口通信。

Windows系统常用的串口终端软件有Tera Term、PuTTY等;Linux系统一般使用minicom或者screen。

二、设置串口参数1. 打开串口终端软件:双击打开选定的串口终端软件,进入软件界面。

2. 选择串口:在软件的设置中,选择正确的串口号,比如COM1、COM2等。

在Linux系统中,串口设备一般以`/dev/ttyXXX`或`/dev/ttySXXX`的形式存在,其中XXX为序号。

3. 设置波特率:波特率是串口通讯中最重要的参数,要确保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的波特率设置保持一致。

在串口终端软件的设置中,选择合适的波特率,常用的波特率有9600bps、115200bps等。

4. 配置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根据设备的要求,设置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其他串口参数。

5. 打开串口:完成串口参数的设置后,点击软件界面上的“打开串口”按钮,打开串口进行通信。

三、读写串口数据1. 发送数据:在串口终端软件的发送数据区域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可以输入ASCII码字符或者16进制数据。

串口连接流程

串口连接流程

串口连接流程Serial port connection is a common and essential process in various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In today's digital age, serial ports are still widely used for connecting hardware devices such as printers, scanners, and other peripheral devices to computers. The process of serial port connection involves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link between two devices using a serial cable or adapter. This connection allows for data transfer between the devices, facilitating various functions and operations.串口连接是各种技术应用中常见且必不可少的过程。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串口仍然广泛用于将硬件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和其他外围设备)连接到计算机。

串口连接的过程涉及使用串行电缆或适配器在两个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链接。

这种连接允许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促进各种功能和操作。

To begin the serial port connection process, the first step is to ensure that both devices have serial ports available for connection. This may require checking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devices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serial port they have, such as RS-232 or USB. Once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serial ports is confirmed, the next step is toobtain the necessary serial cable or adapter to connect the devices. This cable or adapter should have the appropriate connectors to fit the serial ports of the devices being connected.要开始串口连接过程,第一步是确保两个设备都具有可用于连接的串口。

低频卡串口通信基本操作流程

低频卡串口通信基本操作流程

低频卡串口通信基本操作流程英文回答:The basic operation process of serial communication with low-frequency cards involves several steps. First, you need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ow-frequency card and the serial port of the device you are using. This can be done by physically connecting the card to the serial port using a suitable cable.Once the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you need to set up the serial port on your device. This involves configuring parameters such as baud rate, data bits, parity, and stop bits. These settings must match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low-frequency card in order for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to occur.After setting up the serial port, you can start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To send data to the low-frequency card, you need to write the data to the serial port. This can bedone using the appropriate programming language or software. For example, if you are using a microcontroller, you canuse a library or API to send data through the serial port.On the other hand, to receive data from the low-frequency card, you need to read the data from the serial port. Again, this can be done using the programming language or software you are using. For example, you canuse a serial communication library in Python to read data from the serial port.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low-frequency card and the device you are using must have a comm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This means that both the card and the device must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data being sent and received. Otherwise, communication will not be successful.To illustrate this process, let's consider an example. Suppose you are using a low-frequency card to control adoor lock. You have connected the card to the serial portof a microcontroller. First, you set up the serial port on the microcontroller with the appropriate parameters. Then,you send a command to the card through the serial port to unlock the door. The card receives the command and sends a response back to the microcontroller through the serial port. The microcontroller reads the response and takes appropriate action, such as activating the door lock mechanism.中文回答:低频卡串口通信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几个步骤。

串口通信机制

串口通信机制

串口通信机制串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位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单个通信通道进行传输,通常使用串行通信协议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以下是串口通信的一般机制:1.串口通信硬件:o串口接口:串口通信通常使用RS-232、RS-485、USB等串口接口标准。

RS-232是一种常见的串口标准,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

o数据线:串口通信使用多条数据线,包括发送数据线(TX)、接收数据线(RX)、地线(GND),可能还有其他信号线,如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

2.波特率:o通信双方必须设置相同的波特率,即数据传输的速率。

波特率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常见的波特率有9600、115200等。

3.数据帧格式:o数据通过数据帧的形式进行传输。

数据帧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等。

通信双方必须设置相同的数据帧格式。

4.起始位和停止位:o起始位表示数据的传输开始,停止位表示数据的传输结束。

它们之间的数据位是实际的数据。

5.奇偶校验位:o奇偶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

奇偶校验位的设置可以是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

6.数据传输流程:o发送端:数据按照数据帧格式发送到串口,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

o传输线:数据通过串口通信线路传输到接收端。

o接收端:接收端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帧,根据数据帧格式提取数据。

7.软件控制:o串口通信可以通过计算机的串口接口硬件控制,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控制。

操作系统提供相应的串口通信API,应用程序可以通过API进行串口通信。

串口通信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传感器网络、计算机外设等领域。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串口标准和通信参数。

8266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一般方法

8266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一般方法

一、概述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中。

ESP8266芯片作为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芯片,其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备受开发者关注。

本文将介绍8266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一般方法,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串口通信。

二、串口发送数据的一般方法1. 打开串口在使用8266芯片进行串口通信之前,首先需要打开串口。

通过调用串口初始化函数,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可以成功打开串口。

2. 准备发送数据在串口发送数据之前,需要准备好待发送的数据。

可以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存储在一个数组中,或者直接在程序中定义发送的字符串。

3. 发送数据通过调用串口发送函数,将数据发送到指定的串口设备上。

发送函数需要传入待发送的数据和数据长度等参数,以确保数据能够被成功发送。

4. 关闭串口在数据发送完成后,需要及时关闭串口以释放资源。

通过调用串口关闭函数,可以关闭打开的串口设备,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

三、串口接收数据的一般方法1. 打开串口与数据发送类似,串口接收数据之前也需要先打开串口。

通过调用串口初始化函数,设置相应的参数,可以成功打开串口。

2. 接收数据通过调用串口接收函数,可以从串口设备中接收数据。

接收函数需要传入接收数据的缓冲区和接收数据长度等参数,以确保数据能够被成功接收。

3. 处理接收数据接收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可以根据数据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解析、存储或者其他操作。

4. 关闭串口在数据接收完成后,同样需要及时关闭串口以释放资源。

通过调用串口关闭函数,可以关闭打开的串口设备,避免资源浪费和冲突。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8266串口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一般方法。

通过打开串口、准备发送/接收数据、发送/接收数据以及关闭串口等步骤,可以实现串口通信的基本功能。

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结合8266芯片的特性和功能,灵活地应用串口通信,实现各种嵌入式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和交互。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发送与接收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发送与接收

51单片机的串口,是个全双工的串口,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可以接收数据。

当串行发送完毕后,将在标志位TI 置1,同样,当收到了数据后,也会在RI 置1。

无论RI 或TI 出现了1,只要串口中断处于开放状态,单片机都会进入串口中断处理程序。

在中断程序中,要区分出来究竟是发送引起的中断,还是接收引起的中断,然后分别进行处理。

看到过一些书籍和文章,在串口收、发数据的处理方法上,很多人都有不妥之处。

接收数据时,基本上都是使用“中断方式”,这是正确合理的。

即:每当收到一个新数据,就在中断函数中,把RI 清零,并用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收到了新数据。

发送数据时,很多的程序都是使用的“查询方式”,就是执行while(TI ==0); 这样的语句来等待发送完毕。

这时,处理不好的话,就可能带来问题。

看了一些网友编写的程序,发现有如下几条容易出错:1.有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关闭了串口中断!等待发送完毕后,再打开串口中断。

这样,在发送数据的等待期间内,如果收到了数据,将不能进入中断函数,也就不会保存的这个新收到的数据。

这种处理方法,就会遗漏收到的数据。

2.有人在发送数据之前,并没有关闭串口中断,当TI = 1 时,是可以进入中断程序的。

但是,却在中断函数中,将TI 清零!这样,在主函数中的while(TI ==0);,将永远等不到发送结束的标志。

3.还有人在中断程序中,并没有区分中断的来源,反而让发送引起的中断,执行了接收中断的程序。

对此,做而论道发表自己常用的方法:接收数据时,使用“中断方式”,清除RI 后,用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收到新数据。

发送数据时,也用“中断方式”,清除TI 后,用另一个变量通知主函数,数据发送完毕。

这样一来,收、发两者基本一致,编写程序也很规范、易懂。

更重要的是,主函数中,不用在那儿死等发送完毕,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查看其它的标志。

实例:求一个PC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程序,要求如下:1、如果在电脑上发送以$开始的字符串,则将整个字符串原样返回(字符串长度不是固定的)。

STM32串口接收流程-串口接收中断

STM32串口接收流程-串口接收中断

STM32串⼝接收流程-串⼝接收中断串⼝接收串⼝接收流程1. 编程USARTx_CR1的M位来定义字长。

2. 编程USARTx_CR2的STOP位来定义停⽌位位数。

3. 编程USARTx_BRR寄存器确定波特率。

4. 使能USARTx_CR1的UE位使能USARTx。

5. 如果进⾏多缓冲通信,配置USARTx_CR3的DMA使能(DMAT)。

6. 使能USARTx_CR1的RE位为1使能接收器。

7. 如果要使能接收中断(接收到数据后产⽣中断),使能USARTx_CR1的RXNEIE位为1。

当串⼝接收到数据时1. USARTx_SR(ISR)的RXNE位置1。

表明移位寄存器内容已经传输到RDR(DR)寄存器。

已经接收到数据并且等待读取。

2. 如果开启了接收数据中断(USARTx_CR1寄存器的RXNEIE位为1),则会产⽣中断。

(程序上会执⾏中断服务函数)3. 如果开启了其他中断(帧错误等),相应标志位会置1。

4. 读取USARTx_RDR(DR)寄存器的值,该操作会⾃动将RXNE位清零,等待下次接收后置位。

串⼝接收流程(HAL库)配置过程:接收配置步骤①~⑥和发送流程⼀样,调⽤HAL_UART_Init函数HAL_StatusTypeDef HAL_UART_Init(UART_HandleTypeDef *huart);步骤⑦开启接收中断:HAL_StatusTypeDef HAL_UART_Receive_IT(UART_HandleTypeDef*huart, uint8_t *pData, uint16_t Size);接收数据过程:步骤①获取状态标志位通过标识符实现:__HAL_UART_GET_FLAG //判断状态标志位__HAL_UART_GET_IT_SOURCE //判断中断标志位步骤②~③中断服务函数:void USARTx_IRQHandler(void) ;//(x=1~3,6)void UARTx_IRQHandler(void) ;//(x=4,5,7,8)在启动⽂件startup_stm32fxxx.s中查找。

串口通信步骤

串口通信步骤

串口通信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串口通信那些事儿。

你想啊,串口通信就好比两个人聊天。

一个人发送信息,就像你跟朋友说话,把你的想法一股脑儿倒出来;另一个人接收信息,就如同朋友在认真听你讲。

那怎么开始这个“聊天”过程呢?首先得有合适的工具呀,就像你聊天得有手机或者嘴巴一样。

对于串口通信来说,就是要有串口线啦,这可是关键的连接纽带呢!然后呢,得设置好通信的参数,这就好比你和朋友约定好,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语速来交流。

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这些参数都得设置对咯,不然就会像鸡同鸭讲,谁也听不懂谁。

接下来就是发送和接收数据啦!发送方把要表达的内容转化成数字信号,通过串口线传出去。

这就好像你把心里的话组织好,说出来给朋友听。

接收方呢,就静静地等着,一旦收到信号,就赶紧解读出来。

这里面可有意思啦!你想想,要是发送方说得太快,接收方会不会跟不上呀?就像你朋友说话像机关枪一样,你都来不及反应。

所以啊,这节奏得把握好。

还有啊,要是传输过程中出了点差错,那可咋办呢?就像你说话被风吹走了几个字,朋友没听清。

这时候就得有一些纠错机制啦,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在实际应用中,串口通信可重要了呢!好多设备之间的交流都靠它。

比如说那些智能小玩意儿,它们之间要互相沟通,传递信息,就得靠串口通信这个小能手。

你说,这串口通信是不是很神奇?就像一个隐形的桥梁,连接着各种设备,让它们能协同工作。

反正啊,我觉得串口通信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让不同的设备能听懂彼此的语言,一起完成各种奇妙的任务。

咱可得好好了解它,掌握它,让它为我们服务呀!这就是我对串口通信的理解,你们觉得呢?。

串口通信模块的程序

串口通信模块的程序

串口通信模块的程序包含了多种操作,包括初始化、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

1. 初始化:(1)首先,需要对串口通信模块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以确保与其他设备的通信能够正常进行。

(2)配置串口通信模块的引脚,将串口通信模块的发送引脚连接到其他设备的接收引脚,并将串口通信模块的接收引脚连接到其他设备的发送引脚。

(3)使能串口通信模块,并设置相应的寄存器以启用串口通信。

2. 数据发送:(1)当需要发送数据时,首先需要将数据写入串口通信模块的发送缓冲区中。

(2)然后,需要向串口通信模块发送一个发送中断请求,以通知串口通信模块开始发送数据。

(3)串口通信模块将从发送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其他设备。

3. 数据接收:(1)当其他设备发送数据时,串口通信模块将从接收引脚读取数据,并将数据存储在接收缓冲区中。

(2)然后,串口通信模块将向系统发送一个接收中断请求,以通知系统有数据可供读取。

(3)系统将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以下是串口通信模块程序的一个简单示例:// 串口通信模块初始化void serial_init(void){// 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 ...// 配置串口通信模块的引脚// ...// 使能串口通信模块// ...// 设置相应的寄存器以启用串口通信// ...}// 串口通信数据发送void serial_send(uint8_t *data, uint16_t length){// 将数据写入串口通信模块的发送缓冲区// ...// 向串口通信模块发送一个发送中断请求// ...}// 串口通信数据接收uint8_t serial_receive(void){// 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数据// ...// 返回数据// ...}以上示例仅供参考,实际的串口通信模块程序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实现细节取决于所使用的串口通信模块的型号和特性。

串口接收数据流程

串口接收数据流程

串口接收数据流程
串口接收数据流程是指从串口接收数据时的一系列步骤。

其流程可分为如下步骤:
1.串口初始化:首先需要初始化串口,即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
位等参数。

2.等待数据:接下来程序需要等待请求数据到来,可通过串口中断来实现。

3.接收数据:当有数据到达时,串口会触发相应中断,程序会在中断处理函数中接收
数据。

一般每次只接收一个字节。

4.数据处理:接收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相应处理,包括校验、解码等等。

5.数据存储:处理完数据后,将其存储到相应的存储器中,如内存、缓冲区等。

6.数据通知:当数据存储完毕后,程序需要通过相关标志位或事件通知上层处理程序,让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上述步骤是常见的串口接收数据流程,具体实现可参考如下代码: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Windows.h>
#define PORT "COM1"
上述代码主要实现了串口的初始化、等待数据、接收数据等操作,可供参考。

总结来说,串口接收数据流程包括初始化、等待数据、接收数据、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通
知等步骤。

串口通信中数据的分段接受

串口通信中数据的分段接受

串⼝通信中数据的分段接受在串⼝通信中,数据是按接受的时间间隔来分包的(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都是这样,欢迎有知道的童鞋能留⾔~_~!),所以就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接受数据包并按⾃⼰的格式写⼊⽂件中。

下⾯是具体的做法:⼀、在对话框的OnInitDialog中创建接受数据的⽂件,并启动AutoSaveData线程1 CTime t = CTime::GetTickCount();2 CString str = t.Format(_T("%Y-%m-%d"));3if(!m_rFile.Open(m_strCurPath+_T("\\")+str+_T(".txt"),CFile::modeCreate | CFile::modeWrite |CFile::modeNoTruncate))4 {5 AfxMessageBox( "创建记录⽂件失败!");6 m_brFileOpen = FALSE;7 }else{8 m_brFileOpen = TRUE;9 }1011 m_Thread = AfxBeginThread(AutoSaveData,this);⼆、线程⽅法实现如下1 UINT CSCOMMDlg::AutoSaveData(LPVOID pParam)2 {3 CSCOMMDlg* pDlg = (CSCOMMDlg*)pParam;45 CString str;6int currentPoint = 0;7while(!pDlg->m_bExitThread)8 {9if(pDlg->sourceUnChar[0])10 {11 CTime t = CTime::GetCurrentTime();12 CString sTime = t.Format("%Y-%m-%d %H:%M:%S ");13 str = sTime + str;14bool check = TRUE;15while(check)16 {17 check = FALSE;18while(pDlg->sourceUnChar[currentPoint])19 {20 check = TRUE;21 str += pDlg->sourceUnChar[currentPoint];22 currentPoint++;23 }24 Sleep(20);25 }26 currentPoint = 0;27 pDlg->m_countPackage = 0;28 memset(pDlg->sourceUnChar,0,BUFFERE_LEN*sizeof(char));29 str += _T("\r\n");30if (pDlg->m_brFileOpen)31 {32 pDlg->m_rFile.SeekToEnd();33 pDlg->m_rFile.Write(str,str.GetLength());34 pDlg->m_rFile.Flush();35 }else{36 CTime t = CTime::GetTickCount();37 CString str = t.Format(_T("%Y-%m-%d"));38if(!pDlg->m_rFile.Open(pDlg->m_strCurPath+_T("\\")+str+_T(".txt"),CFile::modeCreate | CFile::modeWrite |CFile::modeNoTruncate))39 {40 AfxMessageBox( "创建记录⽂件失败!");41 pDlg->m_brFileOpen = FALSE;42 }else{43 pDlg->m_brFileOpen = TRUE;44 }45 }46 str.Empty();47 }48 }49return0;50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口接收数据流程
1.设置串口参数:在接收数据之前,需要先设置串口的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这些参数需要与发送端的参数一致,才能正常的接收数据。

2. 等待数据到达:接收端需要不断地等待数据到达,可以使用轮询的方式或者中断的方式来实现。

3. 读取数据:当数据到达时,接收端需要读取串口缓冲区中的数据。

读取数据的方式可以使用阻塞的方式或者非阻塞的方式。

4. 处理数据:接收端需要对读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解析数据格式、校验数据完整性等。

5. 存储数据:最后,接收端需要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内存或者外部存储设备中,以供后续的处理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丢包、重复包等问题,接收端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