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大叶栎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比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桉树、大叶栎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比较何红娟;廖冬;黎承梅;张丽微;隆卫革;马英玲;谭丽凤

【摘要】通过对桉树(Eucalyptus robusta S.)、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 Quercus griffithii H.)、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土壤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在实验室内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桉树、大叶栎、马尾松人工林A(0~40 cm)、B(40~100 cm)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52~28.70 g·kg-1,大叶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马尾松人工林最低.其中桉树人工林第2代林(萌芽林)(桉树林Ⅱ)的A、B层土壤有机质明显低于第1代林(桉树林Ⅰ),且与马尾松人工林差异显著.土壤有机质表现为大叶栎人工林(28.70 g·kg-1)>桉树林Ⅰ(21.62 g·kg-1)>桉树林Ⅱ(17.12 g·kg-1)>马尾松人工林(14.52 g·kg-1).桉树、大叶栎、马尾松人工林A、B层土壤pH值为4.31~5.34,土壤酸性强弱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4.31)>桉树人工林(4.77)>大叶栎人工林(5.34).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pH值存在显著相关性.

【期刊名称】《河池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8)002

【总页数】6页(P27-32)

【关键词】桉树;大叶栎;马尾松;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

【作者】何红娟;廖冬;黎承梅;张丽微;隆卫革;马英玲;谭丽凤

【作者单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4;南宁树木园,广西南宁530031;广西沙塘林场,广西柳州 545004;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4;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4;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4;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14.8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森林在维护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植被和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土壤是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2]。

桉树(Eucalyptus spp.)、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广西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3]。桉树是桃金娘科桉树属植物的

总称,品种多,抗性强,速生丰产优质,被广泛引种栽培[4]。“世界桉树看巴西,中国桉树看广西”,截至2014年底,广西桉树种植面积已达到190万 hm2,是广西林业种植的主要树种之一[5]。大叶栎是壳斗科栲属常绿阔叶乔木,生长快,

固土力强,落叶量大,易分解,是广西优良的多用途速生乡土树种[6]。马尾松是

松科松属针叶树种,具有速生、丰产等优点,是广西主要的乡土造林树种和工业原料树种[7]。

种植桉树带来的影响一直以来也备受到广泛关注[8]。关于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

效应(如土壤肥力、水文效应等的影响),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郭东强[9]、刘飞鹏[10]和温远光[11]等研究发现,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通气性明显高于马尾松人工林。申文辉[1]等研究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大叶栎人工林最高,桉树人

工林次之,马尾松人工林最低。苏贻攀[12] 和李国平[13]等研究发现桉树连栽会导致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但对于桉树、大叶栎和马尾松乡土树种之间的土壤有机质

和土壤pH值的对比研究不多。为此,对广西桉树、大叶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性质的差异,了解3种人工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酸碱性现状,对了解森林与土壤之间的关系、森林更新与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设于广西国有沙塘林场,位于东经108°17′10″~108°24′52″,北纬

24°42′~24°30′07″之间。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21.1 ℃左右,极端

最高气温40 ℃,极端最低气温-2℃。夏长冬短,热量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 200~1 500 mm,多集中在6至9月;年蒸发量1 250~1 620 mm,蒸发量稍大于降雨量。地形开阔,光照充足,水分适中,主要地貌类型为丘陵,最高海拔242.6 m,最低海拔99.1 m,土壤以砂岩红壤为主,占全场面积的74.4%。林地土壤表土层较厚,腐殖质丰富,肥力中等。年日照时数1 450~1 650 h,相

对湿度80%以上,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研究区林地主要为桉树、马尾松、大

叶栎人工纯林。研究样地与文献[3]相同,基本情况见表 1。

表1 研究样地基本情况表[3]

森林类型样地号林龄/a龄级期土层厚度/cm郁闭度密度/(株·hm-2)平均胸径/cm

平均树高/m前茬树种桉树林Ⅰ15成熟林800.81 66713.820.3马尾松24成熟林920.71 56312.721.4马尾松34成熟林980.71 37113.021.1马尾松桉树林Ⅱ14

成熟林850.92 91013.322.0马尾松24成熟林890.82 77812.920.6马尾松34成熟林920.82 55412.521.0马尾松大叶栎131成熟林900.998022.114.6231成熟林910.989126.320.2331成熟林950.875025.519.6马尾松117成熟林

860.793116.714.2220成熟林890.71 00321.918.7325成熟林900.81 12924.220.6

注:表中桉树林Ⅰ代表第1代桉树林,桉树林Ⅱ代表第2代桉树林(萌芽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