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
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
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一、导言配电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使用现代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对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智能供电。
为了提高配电系统自动化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导则,以规范和指导配电系统自动化工程的规划设计过程。
二、规划设计过程1.问题分析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的第一步是对现有配电系统进行全面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研、勘察现场,了解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如供电可靠性低、负荷不平衡等。
同时,还要分析系统的容量和负荷变化趋势,为后期的改造和扩建提供数据支持。
2.需求确定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确定配电系统自动化改造的需求,包括技术需求和功能需求。
技术需求包括自动化设备选择、通信网络建设等方面,功能需求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控制、故障定位等方面。
需求确定阶段需要与用户和相关部门充分沟通,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目标。
3.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制定配电系统自动化工程的总体方案和详细方案。
总体方案包括工程的总体布置和分布,详细方案包括具体的设备选型、布线设计等。
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同时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4.施工图设计根据方案设计的结果,制定配电系统自动化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需要详细描述各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布设方式,制定设备的接线图和接口标准。
施工图设计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5.材料采购和施工实施根据施工图设计,进行材料采购和施工实施。
材料采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实施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进度进行。
6.调试和验收在配电系统自动化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验收。
调试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验收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评估,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需求。
三、设计要求1.安全可靠性2.高效节能性3.可维护性4.智能化四、设计流程1.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包括远程监测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故障定位系统等。
5、《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简介
配电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先进配电自动化的主要特征
1. 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构架和数据模型 2. 可以对超量实时数据进行准确可靠的处理 3. 具备基于配电拓扑的分析应用和实用功能 4. 针对配网调度和故障抢修的“停电管理系统” 5. 采用信息交换总线实现与相关系统的互联 6. 各种通信方式综合应用支持配电信息传输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简介
2009年7月24日,公司智能部会同生技部、科技部、国调中心 组织召开了“配电自动化标准制定工作讨论会 ”, 会议确定了生技部 负责组织制订《导则》,具体编制工作由国网电科院为牵头单位, 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宁夏电力公司和中国电科院、国网信通 公司为配合单位。会议明确了《导则》编制工作原则,提出了加快 《导则》编制的相关工作要求。 国网电科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抽调12名相关技术专家组成了 《导则》编写组,各配合单位相继派出了人员参加《导则》的编写 工作。编写组共24人。
配电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配电自动化的关注点
� 加快制定(或修订)配电自动化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配电自动化 的内容和系统构架、建设模式和功能选择等做出明确的定义。 � 供电企业应根据本地区配电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以及本企业的实际需 求,选择合适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做好总体设计和分步实施方案。 � 遵循IEC 61970和IEC 61968标准,针对配电的特点定义CIM模型和相关 系统间的接口,这是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性的关键所在。 � 针对配电管理量大面广的特点,突出资源整合,将企业现有的各个与配 电有关的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包括实时、准实时、非实时),通过信息 交换总线(IEB)实现互连和共享,最大可能地扩大配电信息的覆盖面。 � 重点设计和解决好DMS/SCADA和GIS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在模型导入、图 形交换、和拓扑合并要考虑周密,形成有效的互补。
9-16-16-133-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就像是电力世界的魔法指南。
你看啊,在这个电的大王国里,电力就像调皮的小精灵,到处乱窜。
以前没有这个导则的时候,就像是一群没有指挥的小精灵,乱成一锅粥。
这个导则一出现,就好比给这些小精灵们画了一个个规规矩矩的魔法圈。
配电系统就像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大迷宫,线路是迷宫里弯弯绕绕的通道,设备呢,就像是迷宫里的各种小机关。
要是没有导则这个聪明的“迷宫导游”,那维修人员找起故障来,就跟在没有地图的迷宫里瞎撞一样,头都得撞大好几圈。
再说说自动化这部分,它就像是给电力系统装上了超级智能大脑。
这个大脑可不得了,反应比闪电还快。
一旦有哪里出了问题,就像有个超敏锐的小侦探,一下子就能发现。
不像以前,非得等问题闹大了,才后知后觉。
那些开关柜之类的设备,在导则的规范下,就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每个动作都整齐划一,按照指令来。
如果把电力传输想象成一场马拉松比赛,那导则就是比赛规则,确保每个选手(也就是电力设备)都能在正确的跑道上,不抢道、不犯规。
而且啊,这个导则还特别注重安全性。
它就像一个超级保镖,把电力系统紧紧地护在怀里,不让任何危险分子(故障隐患)靠近。
就像在电力的城堡周围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城墙的砖头就是导则里的一条条规定。
在数据传输方面,导则规定的数据就像是一个个小信使。
它们在电力网络这个大王国里快速奔跑,准确地传达着各种信息。
要是数据出了错,那就好比信使迷路了,会导致整个电力王国陷入混乱。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还像是一个时尚达人,不断跟着时代的潮流更新。
它可不会守着老一套,而是像变色龙一样,适应着不断变化的电力环境。
从整体来看,这个导则就像是电力系统的一本智慧宝典。
它不仅让电力运行变得高效有序,还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设备、每条线路都在按照导则的节奏翩翩起舞。
有了它,我们的用电生活就像在一条平坦的大道上行驶,而不是在坑洼的小路上颠簸。
它让电力的世界从杂乱无章的原始森林,变成了规划整齐的美丽花园。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
配电自动化是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与控制,为配电网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提供技术支持。
16.3
16.4
指《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确定的中压配电网网络接线方式。
16.5
16.6
配电自动化主站(简称配电主站)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
7
8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9
10
110.1
110.2
按照实际业务需求的不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模式可分为运行监测型和控制型。
110.2.1
110.2.2
以及时定位配电网故障,监视配电网运行状态为主要目的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112.4.9
112.4.10
112.4.11
112.4.12
112.5
112.6
一般情况下
112.7
112.8
112.8.1
112.8.2
12.8.5
112.8.6
112.8.7
112.8.8
112.8.9
112.8.10
112.8.11
112.8.12
112.9
112.10
112.12.11
112.12.12
112.13
112.14
应
表
集中控制型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一)2024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一)引言概述: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传统的电力配电进行智能化改造和远程监控。
本文将从设备自动化、信息化、通信化、智能化和安全保障方面,详细探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导则。
设备自动化:1. 电力设备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核心,包括设备监测、故障诊断、远程控制等功能。
2. 采用智能终端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状态评估。
3. 引入自动故障诊断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并采取相应措施。
4. 配合自动化装置,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5. 设备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终端设备、自动化装置等。
信息化:1. 信息化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是实现数据共享和远程监控的关键环节。
2. 建立配电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连接,实时传输状态数据和事件信息。
3. 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配电数据的分析和智能决策。
4. 提供远程监控和运维支持,提高配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5. 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
通信化:1. 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支撑,实现设备之间和设备与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2. 建立配电通信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无线通信等。
3. 采用通信协议和标准,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靠传输。
4. 实现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和信息共享,提高配电系统的协同性。
5. 通信化的关键技术包括通信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
智能化:1. 智能化是配电自动化的目标,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配电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2. 可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和优化调整,提高配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输配电设备的智能巡检和异常诊断。
4. 实现对电力市场的实时监测和响应,提高配电系统的经济性。
5. 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数据模型等。
安全保障:1. 安全保障是配电自动化的首要任务,包括设备安全、数据安全和运维安全等方面。
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报审稿)
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报审稿)1 总则1.1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
1.2实施配电系统自动化的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供电企业和用户双方受益。
1.2.1 实施配电系统自动化,在技术上的改进主要有:(1)减少故障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直至避免停电;(2)监测、改善瞬态及稳态电压质量;(3)减少和缩短设备检修停电时间;(4)优化网络结构和无功配置,降低电能损耗;(5)提高供电设备利用率,增强供电能力;(6)有效地调整负荷,有利于削峰填谷;(7)更好地管理配电设备;(8)提高为用户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9)改进在故障时对用户的应答能力;(10)共乍系统信息资源。
1.2.2通过技术上的改进,使用户和供电企业双方受益,主要有:(1)提高供电可靠性,使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大城市市中心区尽快达到99. 99%;(2)提高供电质量,使电压合格率298%;(3)提高供电的经济性,包括降低经常性的运行维修成本和推迟基本建设投资两个方面;(4)提高为用户服务水平和用户的满意程度,改善供电企业形象;(5)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1. 3 配电系统自动化是城市电网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电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实施配电系统自动化必须以城市电网的建设及改造为基础,并与之相结合。
1.4配电系统自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应:“统筹考虑,全面规划;分析现状,优化设计;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信息共享,增强效益;充分利用,适当改造;领导重视、专业协作”。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一、导则的目的和意义该导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范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确保配电网规划设计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保证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高供电效率、降低供电成本,同时还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通过遵循该导则,可以提高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二、导则的主要内容1.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遵循用户需求、保证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高供电效率、降低供电成本、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等原则。
同时还包括均衡负荷、合理配置变电站和配电站、合理设置配电线路等原则。
2.规划设计的基础数据:包括对供电负荷、电力负荷特性、用电特点、区域发展规划等的详细调查和分析。
3.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确定规划设计的任务和范围、制定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供电负荷计算和负荷预测、进行电力系统分析和优化、确定变电站和配电站的布置和容量、设计配电线路和设备、制定配电网运行管理和维护计划等。
4.规划设计的技术要点:包括规划设计的技术要求、设备选型和布置、线路设计和敷设、保护措施和安全防护等。
5.规划设计的评价和验收:包括对规划设计方案的评价和验收,以及对规划设计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三、导则的编制说明该导则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和先进性:导则的内容应基于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2.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导则的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和规范实际的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
3.规范性和统一性:导则的内容应具有规范性,能够统一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基本标准和要求,避免因个人因素导致的差异。
4.综合性和全面性:导则的内容应涵盖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经济、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5.可更新性和动态性:导则应具有一定的更新和修订机制,能够随着技术进步和规划设计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更新。
总结起来,《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及编制说明》是一份为了规范和指导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导则,内容包括基本原则、基础数据、方法和步骤、技术要点、评价和验收等,编制该导则应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规范性、综合性、可更新性等原则。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配电自动化规划提供指导,包括规划的目标、原则、步骤和相关的技术要求。
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自动化系统,提高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益,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运营。
二、规划目标⒈提升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故障率和停电时间。
⒉提高配电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⒊优化配电设备的负荷分配,提高供电质量。
⒋实现配电网络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智能管理。
三、规划原则⒈综合考虑电力需求、负荷特点和供电方式,确定规划目标。
⒉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和经验。
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自动化设备和系统。
⒋确保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⒌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四、规划步骤⒈需求调研:了解电力需求、负荷特点和现有配电设备情况。
⒉系统设计:确定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需求、架构和标准。
⒊设备选型: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考虑供应商的技术实力和售后服务。
⒋工程实施:进行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验收。
⒌系统运维: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机制,包括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数据管理。
五、技术要求⒈数据采集:实时采集配电网络的电量、电压、电流等数据。
⒉远程监控:通过网络实现对配电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⒊故障诊断:能够自动识别配电设备的故障,并给出相应的报警。
⒋自动切换:在供电中断时能够自动切换备用电源。
⒌负荷管理:实现对负荷的合理分配和控制,避免过载和乱序开关等问题。
⒍数据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依据。
六、附件⒈配电自动化规划流程图⒉配电自动化系统拓扑图⒊设备选型表格七、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配电:指将电能从电站输送到用户的过程。
⒉自动化: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控制装置和通信网络,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监测、控制和管理。
⒊负荷:指电力系统中接受供电的设备、用户和电器设备的总和。
⒋远程监控:通过互联网等远程方式,实时监测和控制配电设备的工作状态。
8《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8《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2024
本文是《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报批稿),旨在指导配电自
动化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一、综述
配电自动化设计实质上是一种协同拓扑控制技术,是实现高效节能的
重要一环。
它通过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系统集成,将多模式的信息信号
汇集起来,形成一个真正的自动化系统,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配电自动化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由系统仿真、软件设计、硬件
设计、安装调试等工作组成。
此外,还要进行功能安全评定和稳定性分析,以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延展性。
本文旨在指导配电自动化设计工作;提高
设计质量;降低设计成本;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二、设计原则
1、系统安全性: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无虞之安全
性能。
2、可靠性:系统应有足够的可靠性,以保证在正常和紧急情况下系
统可以正常运行。
3、实用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功能实用性,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功
能需求。
4、易操作性: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易操作性,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
成设计。
5、经济性:系统设计要考虑成本问题,尽量避免浪费。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1-简介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 文档范围和目标受众1-3 定义和缩略词2-配电自动化概述2-1 概述2-2 自动化系统组成2-3 自动化系统的优势2-4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领域3-配电自动化规划的重要性3-1 提高运行效率3-2 提高安全性3-3 降低运营成本3-4 促进可持续发展4-配电自动化规划的步骤 4-1 数据收集和分析 4-2 系统需求定义4-3 技术评估和选择 4-4 方案设计4-5 系统实施和测试 4-6 运维和持续改进5-数据收集和分析5-1 配电系统现状分析 5-2 数据收集方法5-3 数据分析技术6-系统需求定义6-1 功能需求6-2 性能需求6-3 安全需求6-4 可靠性需求6-5 用户需求6-6 系统接口要求7-技术评估和选择7-1 市场调研7-2 技术评估标准7-3 技术选择方法7-4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8-方案设计8-1 系统架构设计8-2 模块设计8-3 网络设计8-4 通信设计8-5 数据存储和处理设计 8-6 界面设计9-系统实施和测试9-1 系统安装和配置9-2 系统集成和联调9-3 系统测试和调试9-4 用户培训10-运维和持续改进10-1 运维计划制定10-2 故障排除和维护10-3 性能监测和优化10-4 持续改进和升级附件:1-配电自动化规划数据采集表格3-配电自动化技术评估表格4-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图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配电自动化管理条例》:涉及配电自动化行业的法规,详细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要求。
2-《电力安全管理条例》:涉及电力安全管理的法规,包括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规范和管理。
3-《电力设备安全法》:对电力设备安全进行管理的法规,包括对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安全性要求和检测要求。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宣贯:内容介绍和要点解析
二、编写工作的主要过程
2009年9月20日-2009年9月24日,编写组在南京根据《导则》 的征求意见反馈情况,对《导则》进行了补充完善,形成送审稿。
2009年9月25日,公司生技部会同智能部组织专家在南京召开
《导则》第二次审查会,评审专家对《导则》送审稿提出了进一步 修改完善意见。
会后,编写组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导则》有关
要择可以设置功能监控型子站。
四、主要条款说明
第5.4.1条 馈线自动化的实施条件。为确保馈线自动化能
够正确实施,对一次网架、开关设备、转供能力提出了要求。提
出了根据不同网架和设备实施不同的馈线自动化方式的原则。 第5.4.2条 馈线自动化的类型及功能。分成了两类:需要主 站或子站参与进行,实现馈线自动化的模式,如电流型、人机交 互型统一归并到集中型;对通过终端时序、保护、通信交互的方 式实现馈线自动化,不需要主/子站参与的模式,如电压型、综 自型、看门狗型、广域保护型等方式,则归并到就地型。
一、概述 配电环节技术发展路线介绍
配电自动化标准制定的现状
DL/T 721 -2000 《配电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814 -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正在修订) DL/T1080(即IEC 61968)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 配电管理的 系统接口》(已发布第一至第四部分,其余正在编译之中) Q/GDW 328-2009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已作为文件下发) 《配电网调控一体智能技术支撑系统功能规范》(待批)
配电环节技术发展路线介绍
配电自动化的信息交互
原先的接口方式
调度自动化信息系统
EMS
AM/FM/GIS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二)2024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二)引言概述: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二)旨在为电力系统的配电自动化规划提供指导。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的稳定和可靠供应对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并减少运维成本。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配电自动化规划的重要性和具体的实施方针。
正文内容:一、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1.1 确定系统规模与拓扑结构1.2 制定合理分区和安全配电原则1.3 考虑故障诊断与监测功能需求1.4 考虑配电自动化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1.5 确定合适的配电自动化设备和技术二、配电自动化设备选型2.1 了解不同供应商的配电自动化设备2.2 根据系统规划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2.3 考虑设备的可靠性、性能和生命周期成本2.4 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扩展性2.5 与供应商进行充分沟通和合作三、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测与控制3.1 设置合理的监测点和传感器布局3.2 实时监测电流、电压等关键参数3.3 自动控制开关和断路器的操作3.4 进行电能质量的监测和评估3.5 引入智能分析算法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四、安全与保护措施4.1 设定合理的安全阈值和报警机制4.2 配置完善的故障诊断和保护策略4.3 采用多级安全策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4.4 考虑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需求4.5 建立及时的响应和应急机制五、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与管理5.1 制定全面的系统维护计划5.2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修5.3 做好系统数据的备份和存储5.4 培训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5.5 不断改进和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总结:配电自动化规划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供应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系统规划、设备选型、监测与控制、安全与保护措施以及维护与管理,可以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减少故障发生和人工干预,从而降低运维成本,并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合理规划配电自动化系统对于各行各业的电力供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Q GDW382-2009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1 运 护的 0 行维 技术要 ..............................7 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信息交互・・・・・・・・・・・・・・・・・・・・・・・・・・・・・・・・・・・・・・・・・・・・・・・・……5 ・・・・・・・・・・・・・・・・・・・・・・・・・・・・・・・・・・・・・・・・・・・・・・・ ・・・・・・・・・・・・・・・・・・・・・・・・・・・・・・ ・・・・・・ ・・・・・・・・・・ ・ ・ ・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 5号令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国家电网调 20 ] 2 [09 16 号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框架 1 生配电 [09 1 号 S 16生产管理系统配网业务需求功能规范 20 ] 4 2 G 8 3 术语和定义
配电自动化 dsr uin tmain i i t a o t tb o u o
本导则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区域电网公司、省 ( 自治区、直辖市)公司配电自 动化及系统的
规划 、设计、建设、改造、验收和运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Dir uin ngmet si t Maae n tb o
IC 90 nr Maae et t A lao Por n rc (MSA I Ee y ngm nSs m pct n ga Ie ae - P) E 6 7 1 g y e p i i r m tf E 电监安全 20 ] [06 3 号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4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一)2024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一)引言概述:配电自动化是现代化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电力配电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配电自动化的优势、规划原则、系统要素、功能需求和实施路径。
正文:1.配电自动化的优势:- 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减少人工操作和管理成本- 提高配电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改善能源利用效率- 提供对配电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功能2.规划原则:- 深入了解现有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局限性- 根据配电系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制定目标和规划- 结合先进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进行规划- 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为未来升级和拓展留下余地- 充分评估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制定合理的实施计划3.系统要素:- 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开关、保护装置、监控仪表等- 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 通讯网络:提供数据传输和系统集成的通道,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方式- 数据采集和处理:实时采集和处理配电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智能算法:运用现代化的数学和计算方法,对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优化4.功能需求:- 自动化控制: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开关、调节和保护功能- 故障监测和诊断:对配电系统中的故障进行实时监测和定位,并进行故障诊断和处理- 负荷管理:对配电负荷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统计和报表功能:记录和分析配电系统的运行数据,并生成统计报表进行分析和决策- 快速响应和远程操作: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快速响应和远程操作,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5.实施路径:- 规划阶段:确定配电自动化的目标和规划,进行需求分析和技术可行性评估- 设计阶段:设计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方案,进行系统集成和优化设计- 实施阶段: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进行系统的试运行和性能测试- 运维阶段:定期检修和维护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数据监测和故障排除- 持续改进阶段: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和用户反馈,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总结: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提供了一种指导和参考,有助于在配电自动化项目中明确目标、制定规划、选择设备和实施系统。
配 电 自 动 化 规 划 设 计 技 术 导 则
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Hello, I'm here to provide you with a lively and coherent article on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alternating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ctions. Enjoy the read!英文: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erve as a crucial roadma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s. In today's era of digitization and automation, the efficient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is paramount. These guidelines aim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planners and designers to ensure the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to distribution networks.中文:《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是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蓝图。
在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时代,电力配电系统的高效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这些技术导则旨在为规划者和设计师提供一个全面框架,确保自动化技术能够无缝集成到配电网络中。
英文:The guidelines emphasize the need for a holistic approach,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ncluding substations, feeders, and transformers. It highlights theimportance of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enabling informed decision-making and optimized resource allocation.中文:技术导则强调需要采取整体性的方法,综合考虑配电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变电站、馈线和变压器。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目的:平衡电力供需,优化 资源配置,提高供电可靠性
定义:对电力负荷进行控制 和管理的技术
主要功能:负荷控制、需求 响应、远程抄表等
技术手段:通过智能电表、通 信网络等技术实现负荷的实时
监测和控制
定义:远程抄表技术是指利用现代 通讯技术,对电力用户的用电量进 行远程抄读的技术。
应用场景: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用户 抄读,如住宅小区、商业中心等。
应用场景: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有助于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发展前景: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 发展前景。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 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某 城市面临配电 网老化、故障 频发等问题, 急需升级改造
城市配电网 工业园区配电网 住宅小区配电网 重要用户配电网
提高供电可靠性 和供电质量
降低线损,提高 经济效益
提高配电网运行 管理水平
提升客户服务质 量和社会效益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 基本原理
配电终端设备:负责采集和 控制配电网的运行数据
配电主站系统:实现配电网 的监控和管理功能
通信网络:实现主站系统与 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案例背景:介绍新能源接入系统的背景和意义 技术方案:详细说明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新能源接入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和实施过程 实施效果:分析配电自动化技术在该新能源接入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和优势 推广价值:探讨该应用案例的推广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添加标 题
添加标 题
添加标 题
添加标 题
案例背景:某智能 小区面临电力供需 不平衡、故障频发 等问题,需要进行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
它能够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线损和能源消耗,提升供 电服务质量。
配电系统自动化规划设计导则(试行)(报审稿)
1)SCADA 系统 将 AM/FM/GIS 提供的准确的 最新的设备信息和空间信息与 SCADA 提供的实时运行 状态信息有机地结合 为改进电力分配 调度工作质量以及日常维护与抢修等工作服务 2)故障保修管理系统 按照 AM/FM/GIS 提供的最新地图信息 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根据用户的投诉电话 快 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地点及抢修队所在位置 及时派出抢修人员 使停电时间缩短 2.4.2 离线方面的应用 1)设备管理系统 以地理图为背景分层显示变电站分布图 电网接线图 配电线路图 变压器 断路器 隔离开关 直至电杆 路灯 用户的地理位置以及有关设备的属性信息 2)用电管理系统 使用 AM/FM/GIS 按街道门牌编号为序 对大 中 小用户进行业扩报装 查表收费 负荷管理等业务运营工作 3)规划设计系统 单位地理图上提供的设备管理和用电管理信息和数据 与小区负荷预报相结合 构成配 电网规划 设计和计算的基础 由于信息及时更新 可保证提供数据的正确性 2.5 配电工作管理系统(DWM) 配电工作管理系统建筑在 AM/FM/GIS 数据库平台上 借助 GIS 技术 进行日常的配电 网运行管理 工程设计 施工计划 档案和统计等项工作管理 并延伸出其他的辅助应用 1)网络分析 提出最佳停电方案和工作时间 在配电设备检修状态下 优化供电接线方 式 缩小停电范围 并显示对用户的影响范围 自动检索检修区域内是否有特殊用户 以便 及时处理 2)运行工作管理 3)设备检修管理 4)工程设计 根据配网规划和用户申请及其他相关因素 进行配电工程设计 以及设备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二)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的第二部分,旨在介绍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方法。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在配电网络中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效率,降低发生故障和停电的风险。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五个关键领域,并提供实用的指导建议。
正文: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 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的选择与配置2. 故障检测和隔离系统的设计与应用3. 能源管理系统的集成与优化4. 数据监测与分析方法的选用5. 系统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的制定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化和优化1. 智能配电设备的选择与集成2.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建立3. 软件控制与优化策略的应用4. 负荷预测和动态管理方法的研究5. 人工智能技术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三、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节能与环保1. 高效节能设备的选用与使用2. 能源优化与负载平衡技术的实施3. 可再生能源的集成与利用4. 节能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建立5.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排放的措施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维护与管理1. 设备巡检和运维计划的制定2. 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的执行3. 故障排除和紧急处理的方法4. 运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5.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五、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和趋势1.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前景2. 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配电自动化发展3. 智能网联技术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4. 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5. 环保和节能需求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总结:本文针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实施提供了全面的导则。
通过对安全性和可靠性、智能化和优化、节能与环保、维护与管理、未来发展和趋势五个大点的详细分析,我们为读者提供了指导建议和实用方法。
在未来,我们期待配电自动化技术能不断发展创新,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安全、可靠、高效和环保的供电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总结资料-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ICS备案号: Q/CSG1201001-2014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2014-01-28发布 2014-02-01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 - 总结资料--目次前言 (1)1 适用围 (1)2 规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2)3.1 配电自动化 (2)3.2 典型接线 (2)3.3 配电自动化主站 (2)3.4 配电自动化子站 (2)3.5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 (2)3.6 馈线自动化 (3)3.7 一遥、二遥和三遥 (3)4 总则 (3)5 建设模式 (3)5.1 模式分类 (3)5.2 模式选择 (4)6 一般技术原则 (5)6.1 总体架构 (5)6.2 配电主站 (6)6.3 配电自动化子站 (6)6.4 配电终端 (6)6.5 配网通信 (6)6.6 配电自动化设备电源 (7)6.7 监控选点原则 (7)6.8 与一次系统的协调 (8)附录A 供电区分类原则 (9)附表A.1 地区级别划分表 (9)附表A.2 地区级别与供电区分类对照表 (9)- . - 总结资料--前言为指导和规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省公司、地(市、州)、区县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规划,提高配电自动化建设和实用化水平,特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以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导则为基础,结合南方电网配电网现状及发展需求而提出。
本导则起草单位: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戴志伟,罗俊平,黄邵远,浩,磊,志铿,柔伊,曲毅,袁超,巍。
本导则由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并解释。
本导则由南方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反馈至南方电网公司计划发展部。
- . - 总结资料--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1 适用围本导则规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10kV电压等级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原则,适用于南方电网围10kV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工作。
20kV电压等级配电自动化规划可在参照本导则执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有条件地选用新型的配电自动化方案。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3730-2002 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GB/T 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GB/T 50293-1999 城市电力规划规DL/T 721-2013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L 1080 电力企业应用集成配电管理的系统接口DL/T 890-2010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DL/T 634-2009 远动设备及系统DL/T 516-2006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规DL/T 550-1994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国家电监会电监安全[2005]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监会电监安全[2006]34号文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Q/CSG 11109007-2013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Q/CSG 115001-2012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不间断电源配置规Q/CSG 110017-2012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Q/CSG 110005-2012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规Q/CSG 11005-2009 地/县级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技术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 . - 总结资料--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3.1 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是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与控制,为配电网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提供技术支持。
3.2 典型接线指《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确定的中压配电网网络接线方式。
3.3 配电自动化主站配电自动化主站(简称配电主站)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
3.4 配电自动化子站实现所辖围的信息汇集、处理或当地监控、故障处理等功能,简称配电子站。
3.5 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简称配电终端)安装在中压配电网的各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
主要包括馈线终端(FTU)、站所终端(DTU)、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及故障指示器远传终端等。
采用通信通道,完成数据采集和控制等功能。
3.5.1 馈线终端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柱上开关等处并具有遥信、遥测、遥控等功能的配电终端。
3.5.2 站所终端安装在配电网馈线回路的开关站、配电站等处,具有遥信、遥测、遥控等功能的配电终端。
3.5.3 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各种运行参数的监视、测量的配电终端。
3.5.4 故障指示器远传终端以故障指示器为基础的一遥或二遥配电终端,实现故障指示器的状态和(或)测量信息的采集和上传。
- . - 总结资料-- 3.6 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测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实现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3.7 一遥、二遥和三遥一遥是指具有遥信功能。
二遥是指具有遥信和遥测功能。
三遥是指同时具有遥信、遥测和遥控功能。
4 总则4.1 配电自动化应以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提升运行管理水平为目的,根据本地区配电网现状及发展需求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宜建设一个区域、完善一个区域,逐步推广。
4.2 配电自动化规划应以“简洁、经济、实用”为原则,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配电网网架结构及一次设备装备水平、配电网生产运维管理体制,并进行综合投资效益分析,合理选择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4.3 配电自动化规划应纳入本地区配电网整体规划,配电自动化应按照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设备资源,结合一次设备的建设与改造逐步实施,避免对一次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提前改造。
4.4 配电自动化应满足南方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相关技术规及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OS2)的要求。
4.5 配电自动化规划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资源和终端资源,综合考虑配电自动化及其它业务需求统一规划。
4.6 配网通信网络业务的接入须满足国家电监会5号令和34号文的要求。
4.7 通信技术的选用应遵循“可靠、安全、经济、可扩展”的原则,结合地区配电网规划,可采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专网、公网)、中压电力载波等多种通信方式。
4.8 配电自动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设计应以配电自动化规划为基础,以保证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持续性、经济性、实用性。
5 建设模式5.1 模式分类按照实际业务需求的不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模式可分为运行监测型和控制型。
5.1.1 运行监测型以及时定位配电网故障,监视配电网运行状态为主要目的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具备完整的配电主站、终端及通信通道,通过具有遥信、遥测功能的配电终端,将配电网的运行- . - 总结资料-状态及故障信号及时上传配电主站。
5.1.2 控制型以实现故障快速隔离与供电恢复为主要目的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根据实现技术手段的不同,可分集中控制型和就地控制型两种基本模式,具体实施时可采用二者结合的混合模式。
5.1.2.1 集中控制型具备完整的配电自动化主站、终端及通信通道。
通过配电终端与配电主站的双向通信,根据实时采集配电网和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及故障信号,由配电主站自动计算或辅以人工方式远程控制开关设备投切,实现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故障快速隔离与供电恢复。
5.1.2.2 就地控制型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可不依赖配电主站和配电子站,仅通过现场配电终端、保护装置或自动化开关装置相互配合及自我决策,即可准确定位故障区域,快速自行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并支持将故障信号、开关动作情况、开关运行状态等信息及时上报配电主站系统或相关调度、运维人员。
就地控制型主要包括智能分布式、就地重合式和级差保护式三种基本方式:(1)智能分布式通过现场配电终端或保护装置间相互通信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
(2)就地重合式通过变电站出线开关与线路上的配电自动化开关间的逻辑配合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其技术手段包括电压-时间逻辑配合、电压-电流-时间配合等方式。
(3)级差保护方式变电站带电流保护的出口开关与分段断路器或分支线路断路器间电流保护配合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
采用这设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各级保护的时间配合,保证电流保护的选择性。
一般情况下每回10kV 配电线路可配置2级电流保护(含变电站10kV出线断路器)。
5.2 模式选择规划时应根据表1选择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并应结合城市定位及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区域、分阶段推广,优先在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网架结构相对完善和稳定的区域开展建设。
的建设模式。
6 一般技术原则6.1 总体架构运行监测型和集中控制型配电自动化应采用由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和通信通道组成二层体系架构,或由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和通信通道组成三层体系架构。
6.2 配电主站6.2.1 配电主站应满足标准化、可靠性、一致性、开放性、扩展性、可用性、安全性的总体要求。
6.2.2 区、县局应采用远程工作站方式实现对本地配电网络的监控,不单独建设配电主站。
6.2.3 配电主站应按照配电网规模及发展需求建设配电主站支撑平台、配电SCADA和馈线自动化等基本功能,在基础数据满足应用需求后逐步扩展配置配电网分析应用、配电网智能化等功能。
6.2.4 应按照配电自动化覆盖围及发展需求,合理规划配电主站的数据接入容量和处理能力,并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容。
6.2.5 配电主站系统的配网设备参数、模型参数、网络拓扑等应具备由配电GIS系统导入的能力,确保设备参数模型的唯一性和网络拓扑的正确性。
6.2.6 配电主站应通过运行信息交互总线实现与调度自动化、计量自动化、配网GIS、配网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应用集成,扩大信息覆盖围,促进配电网自动化信息综合利用。
6.3 配电自动化子站一般情况下不推荐配置配电自动化子站。
6.4 配电终端6.4.1 运行监测型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终端宜采用具备二遥功能的馈线终端、站所终端,或带远传功能的故障指示器终端。
6.4.2 集中控制型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终端应采用具备三遥功能的馈线终端、站所终端。
6.4.3 就地重合式配电自动化应优先采用少维护的电流型、电压型或电流电压混合型配电自动化开关。
若在5年规划区域的通信和配电主站建设能够满足“三遥”要求,可采用具备“三遥”条件的一次开关设备和配电终端,待通信和配电主站条件具备后过渡为集中控制型配电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