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第3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新版沪科版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牛奶密度比真实值__偏__大______ (填“偏大”或“偏小”).
(3)现要求更精确的测量牛奶密度,请你只在步骤②的 基础上完成实验(只写步骤).
A.将__烧__杯__中__的__部__分__牛__奶__倒__入__量__筒__中___,_读__出__量__筒__中__牛___ __奶__的__体__积__V__0 ;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3. 密 度 的 计 算 公 式 是 ____ρ_=__m_V__ , 基 本 单 位 有 _k_g_/_m_3__、_g_/_c_m_3_.二者的转换关系是_1_g_/_c_m__3=__1_0_3_k_g_/_m_3_.
知识点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 小王测量了五个体积、质量各不相同的铝块,将所 得数据描绘成图.图中能与实验结果吻合的是( D )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
误以为气体的密度也是定值
例6 某钢瓶内的氧气密度为6 kg/m3,一次气焊用去
其中的 1
3
,则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
A.4 kg/m3
B.6 kg/m3
C.2 kg/m3
D.无法确定
解析:钢瓶内的氧气用去其中的 1 后,质量变成原来
3
的 2 ,而它的体积没变,仍然为钢瓶的容积,由密度公式
3
ρ= m 可知,其密度也变成原来的 2,即变成6 kg/m3× 2
图2-3-3
解析:硬币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与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之
和,由图甲知,10枚硬币的质量m=50 g+10 g+4 g=64 g;由
图乙知,未放入硬币时水的体积V1=30 mL,放入硬币时体积
V2=38 mL,所以所测硬币的体积V=V2-V1=38 mL-30 mL=8
mL =8 cm3,则所测硬币的密度ρ=
A.原来密度的四倍 B.原来密度的四分之一 C.原来密度的四分之三 D.与原来密度相同 解析:粗细均匀的铝棒被锯掉四分之一后,体积与质 量都变成原来的四分之三,所以它们的比值不变,即它的 密度不变.
同种固体或液体,无论体积、质量怎样变化,密度总 是不变的,但气体由于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当它的质 量或体积变化时,密度不一定不变,如氧气瓶内的氧气用 去一部分后,质量变小,但体积不变,故密度变小.
V
3
3
=4 kg/m3.
例5 (四川南充中考)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
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
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
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2.3《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共37张PPT)
石块的 石块的 体积V 密度ρ (cm3) (g/cm3)
实验二、如何测液体(如酒精)的密度
实验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m1 2.将部分酒精倒入量筒,测出酒精的体积V 4.3酒.用精天的平密测度出:ρ烧=杯Vm 和=剩m1-余V m酒2 精的质量m2
实验表格:
烧杯和酒 烧杯和剩 精的总质 余酒精的 量m1(g) 质量
③用V=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求出石块的密度ρ=m/(v2-v1)
石块的质量 石块放入前 石块和水的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m(g)
水的体积 总体积
33
2.测硫酸铜溶液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硫酸铜溶液,称 出它们的质量.
(2)把玻璃杯中的硫酸铜溶液倒入 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 体积.
密度
一些气体的密度(0℃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
密度
物质名称
密度
二氧化碳 氧 空气
1.98 1.43 1.29
一氧化碳 氦 氢
1.25 0.18 0.09
5、记住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水的密度为 1.0g/cm3
6.物理意义: 例: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其物理意义为:
设疑自探二
1.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原理为 ___________.若已知天平测得小金属块的质量为27克, 将小金属块放入盛水的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的位置 分别在刻度V1=50ml和V2=60ml处,则此小金属块的密 度为______Kg/m3.
2.一长方体木块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若体积之比为 2:1,则质量之比为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
密度(精品课件)
单位换算快问快答:
(1)7.9×10³kg/m³=__________ g/cm³
(2)2.7 g/cm³ = ____________ kg/m³
(3)1.3 g/cm³ = ____________ kg/m³
(4)5.6×10³kg/m³=__________ g/cm³
7.9
2.7×10³
密度
教学目标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会查密度表。
能联系实际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体积的比值不同,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2.一些物质密度相同:如冰和蜡,酒精和煤油
3.同种物质物态不同密度可能不同:如冰和水;
4.固体和液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都表示为“×10³”的形式, 如ρ水=1.0×10³ kg/m³;
气体密度用国际单位,数值没有“×10³”, 如ρ空气=1.29 kg/m³。
注意:这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计数法
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符号:
公式:
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的定义是什么?
如何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密度的概念及公式
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千克每立方米
(kg/m³, kg·mˉ³)
国王令人用秤去称,结果王冠的质量与国王交给金匠的黄金的质量是相同的。
如何去鉴别王冠是否是纯金制成的?
1.铁块、铝块和铜块,如何来区分它们?
密度 (1)PPT课件
§3 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想一想
问题1:棉花和铁,哪个重? 问题2:2斤棉花和1斤铁,哪个重?
问题3:以上两个问题中, “重”的含义一样么?
密度:
我们如何来比较两种物质的密度
比一比
这两幅 图片说 明了什 么
比一比
一千克棉花 做成的棉被
这两幅图片又说 明了什么
一千克铁块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我们的结论
1: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 则质量越大
2: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 与体积成正比
一.密度: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二.密度的计算公式:
质量
密度-ρ
密度=———— 质量-m
体积
体积-V
m 则公式就为: ρ =——
V
三.密度的单位
kg / m3 g / cm3
四.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
质量 体积 物质种类 温度 大气压强 形状
一些固体的密度
物质名称
铂 金 铅 银 铜 钢、铁
密度 物质名称 密度
/(kg m3 )
/(kg m3 )
21.4 103
铝
2.7 103
19.3103
花岗岩 (2.6 ~ 2.8)103
11.3103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版)
乙
课堂练习
1.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 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 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
2.如图所示,小刚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先用天平称出小 石块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 示,再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石块的质量 ___3_9______g,密度为 ___2_._6_×_1_0_3_kg/m3。
③测量烧杯和剩余盐 水的总质量m2。
4. 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 的质量m2。 ③测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 ④计算出量筒中的盐水密度ρ=(m1-m2)/V。
5. 实验数据
烧杯和盐水 的总质量
m1/g
烧杯和剩余 盐水的质量
m2/g
量筒中盐水 的质量 m/g
量筒中 盐水的体积
V/cm3
120.7
65.7
55.0
50
6. 计算盐水的密度
根据密度公式 ρ=
m—1-V—m计2算盐水的密度.
ρ=
m1-m2 V
120.—7g-65.70g = 50cm3
=1.1g/cm3
盐水的 密度 ρ/(g/cm3)
1.1
Ⅱ、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6.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m甲:m乙=3:1,体积 之比为V甲:V乙=2:3,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9:2 。
四、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Ⅰ、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原理: ρ m V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 课件25页PPT
m V
密度的计算 3.求体积:
密
Vm
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课件25页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课件25页PPT
达标检测
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中的达 标检测 时间:5mi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课件25页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课件25页PPT
密度表
铝块3
135
50
m/v g/ cm3
0.5 0.5 0.5 2.7 2.7 2.7
铝块
50
40
30
木块
20
10
10 20 30 40 50
建构密度的概念:
质量m / g 体积 V /cm3
m/v g/ cm3
木块1
5
10
0.5
木块2
10
20
0.5
木块3135270 Nhomakorabea0.5
铝块1
27
10
2.7
铝块2
请同学们完成学案 中的反馈练习三 时间:5mi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课件25页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课件25页PPT
盘点提升
1.同种物质的
质量与体积的 比值相同 2.不同种物质,
质量和体积的比 值一般不同。
探究质量 与体积的
关系
m
V
1.求密度: m
V
2.求质量:
密度的基础 知识
•
2.对于人类而言,转基因技术或是天 使,或 是魔鬼 ,既可 能给人 类社会 的发展 带来福 音,也 可能对 人类的 健康造 成损害 。
的一种特性,我们给它命名为 密度
第六章 第2节 密度 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实验思路:
自变量:铝块的体积
因变量:铝块的质量
选取 6 个体积不同的铝块,用 刻度尺测量出每个铝块三条边 的长度,利用公式计算出体积。
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被测物体
m/g
铝块 1
铝块 2
铝块 3
铝块 4 铝块 5
铝块 6
V/cm3
实验图像:
m/g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0
100
40
80
30
60
20
40
10
20
0
0
5
10
15
20 V/cm3
5
10
15
20 V/cm3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m/g
160
铁块
140
120
100
80
60
铝块
40
20
0
5
10
15
20 V/cm3
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铁
7.9×103
铝
2.7×103
花岗岩 (2.6~2.8)×103
冰(0 °C)
0.9×103
蜡
0.9×103
干松木
0.5×103
一些液体的密度 (常温常压)
物质 密度 ρ/(kg·m-3)
水银
13.6×103
硫酸
1.8×103
海水
1.03×103
纯水
1.0×103
酒精
0.8×103
5.2探究物质的密度_课件_沪粤版
铁块
0.074 0.2
9.42 ×10-6
2.545 ×10-5
7.86×103
分析与论证
对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 跟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对同种物质而言,质量跟体积比值 相同 是 的;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 不同 的比值是 的。
得出结论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的; 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是不同的。
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
铜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8.9×103kg/m3 ×103kg/m3 铁的密度是7.9 _____________ 13.6×103kg/m3 水银的密度是___________ 3kg/m3 1.03 × 10 海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
3kg/m3 3kg/m3 1.0 × 10 纯水的密度是 ___________ 2.7 × 10 铝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3kg/m3 3kg/m3 0.8 × 10 煤油的密度是 ___________ 0.9 × 10 冰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思路点拨:
(1)要研究质量和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 测出 质量 和 体积 。 (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用 天平 ;测量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 出它的 长(a) 、 宽(b) 、 高(h) ,然后根 据体积公式V= abh 进行计算;测量圆柱体 的体积,先用刻度尺测出底面直径d,求出 半径r,算出底面积S=π r2,再测出圆柱体的 高(h),用V= Sh 计算出圆柱体的体积。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选择研究对象: 木块、铁块 2、选择器材 测量工具:天平 刻度尺
3、实验过程安排
物质的密度(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4. 分析图像(以铝为例):
由图象可看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
的关系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其一般式为m=kV,代入一组(m,V)
数据,即可算出k=2.7g/cm3.
80
60
40
20
0
10
20
30
40
一、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m/V为定值;
直到有一天他洗澡时,当他把脚伸
进装满水的木桶时,水就溢了出来,
顿时他灵机一动——有了。
导入新课
几天后他当着国王及大臣的面,取两木盆盛满水,在一只
木盆中放入皇冠,另一木盆中放入等质量的纯金。根据溢出水
的体积,他就断定——皇冠不是纯金做的。
这是为什么? 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就明白了。
导入新课
②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运动
C. 体积V乙′=5cm3乙的质量m乙′=ρ乙V乙′=2g/cm3×5cm3=10g,正确。
D. 当甲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小,故D错误。
生活•物理•社会
生活•物理•社会
微小差异引起的重大发现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John
William Rayleigh,1842~1919)发现:由氨制取
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density),通常用ρ表示。
质量
密度=
2.密度公式
体积
3. 密度单位
m
ρ
V
①国际单位: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3,则密
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符号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沪教版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三节探究物质的密度 PPT课件
是 金 条 还 是 镀金铜 条 ?
科学探究:
㈠提出问题:怎样鉴别物质?
这里的物质有水、盐水、铁块、 铜块 。
1、请你从中挑出盐水,并说出你的鉴别方法。
2、
请你从中挑出铜块,并说出你的鉴别方法。
思考一: 我们刚才用了什么方法来 鉴别各种物质?
通常我们可以用气味、软硬度和 外观的颜色等来区分常见物质。
求:ρ 求 m 解:由密度公式得: ρ = ——
=
1.61 10-2千克 —————— 1 . 810-6米3
V
=
8 .910 千克/米
பைடு நூலகம்
3
3
查密度表得此金属为铜
答:制成这枚纪念币的金属密度为8.910 3千克/米3是铜
小结:
1. 通过实验引入密度的概念,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质量 和体积无关。 2. 密度的定义式: ρ=
在物理学中,把某种 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 这种物质的密度。
判断一下: 1、大铝块的质量为4㎏,小铝块的 质量为1㎏,则大铝块的密度大于 小铝块的密度。 ( ) 2、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 酒精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
加油站: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 是相同的。
通常我们用字母ρ 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 用V表示体积。则 密度=质量/体积 即 ρ =m / V
㈣收集数据
质量m (g) 体积V (cm3) 比值 (m/V)
铜柱 铜块 铝柱 铝块 铁柱
交流与讨论: 1、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是否相同?
2、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是否大小相同或相近?
(五)分析和论证
实验证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 体积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 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是不同 的。因此,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 一种特性。
5.3 科学探究:物体的密度
v2 v1
实验记录表格:
石块的质 量 m/g
水的体积 V1/cm3
石块和水的总 体积 V2/cm3
石块的体积 V/cm3
石块的密度 ρ/kg·m-3
2、测量液体的密度
2、测量液体的密度
2、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讨论: 以下方法测量的是哪部分盐水的质量?
m1
mmll
V2 V1
3、密度测量的拓展
等体积法测密度(有天平没有量筒)
3、密度测量的拓展
等质量法测密度(有天平没有砝码)
课堂小结
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物质的密度
物
密度 定义、公式、单位等
质
的
形状规则固体
密
测固体的密度 形状不规则固体
度
测物质的密度
密度比水小的固体
测液体的密度
1.根据密度公式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实验一:用天平测量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体积已知) 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
实验一:用天平测量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体积已知)
物体 铜块 铁块 铝块
m/g 89 79 27
V/cm3 10 10 10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实验二:用天平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的体积
食用油
酒精
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实验三: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测量物体质量
测量物体体积
托盘天平 砝码
不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 刻度尺
获取实验数据
m/g
铁块1 79 铁块2 158 铁块3 237 铜块1 89 铜块2 178 铜块1 267 铝块1 27 铝块2 54
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科学探究 物质的密度课件 沪科版
2、
0 1 23 4 5 20g 10g 5g
ml
ml
80
80
60
60
40
40
20
20
(1)、在调整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 左偏,则横梁上的螺母应向 右 调 ( 填“左”或“右”)
量3m。. 2
盐水密度表达式4:. =m= Nhomakorabeam1
m2
VV
实验数据的记录
玻璃杯和 盐水的质 量
m1
(g)
60
玻璃杯和 剩余盐水 的质量
m2 (g)
50
量筒中盐水质量 量筒中
盐水的
体积
m m1 m2 (g)
V
(cm3 )
盐水的密 度
(g/cm3 )
10
9
1.11
• 测盐水的密度
? 例题 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 和足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写出实验步骤,并写出牛奶的计算
60
80
20 2.5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 m = m
V V2 V1
• 测铁块的密度
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实验步骤:
上面的三幅图是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请将下面的步骤
补充完整,并练习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
将用一天部平分测盐出水烧量倒杯1m.水。入和1 的量剩体筒余2积。.中盐V,水读的出质量筒中盐
(2)、右盘加砝码的顺序应 为 20克 、 10克 、 5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件
【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密度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
教材从识别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谈起,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通过实验探究引出密度的概念,并鼓励学生通过认识一些物质的密度,解释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
密度知识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②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②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
1.认知水平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天平与量筒的使用过程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测量知识与方法;通过对前几章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2.学龄特点初中生的独立意识较强,情感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影响较大;思维特点已经开始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最好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组织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①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②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通过密度概念的得出,渗透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密度的概念是今后学生学习其它力学知识的基础,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本节的重点问题是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比值定义法”是定义物理概念的重要方法,在其它章节的教材中多次用到比值定义法,如:用路程和时间之比获得物理量“速度”,用压力和受力面积之比获得物理量“压强”,用电压和电流之比获得物理量“电阻”,所以从技能的角度,把方法的培养也作为本节的重点。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不少学生在学习了密度的公式(ρ=)以后,认为物质的密度受质量和体积的影响,忽视了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比值的不变性,即密度的特性。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授课时对密度概念的得出过于简单,没有让学生体验比值定义的全过程,因此本节的难点是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全班同学的合作,获得多种物质的多组数据,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得出密度的概念。
【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以下机会:
1.独立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与分析归纳。
2.操作、尝试的机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
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生活中识别物质的各种方法,然后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进行交流。
估计学生找到的方法很多,如颜色、气味、硬度等等,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伊始有了较高的学习情绪。
2.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展示四组图片:金条和铜条,有机玻璃和普通玻璃,银器和不锈钢制品,自来水和海水(可以用盐水代替)。
向学生提出问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你识别这些物质呢?结合学生的各种回答,引入识别物质的另一种方法──密度。
·猜想与假设
根据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进一步思考:如果是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不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又怎么变化呢?过渡到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