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测量错误的主要原因,物理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af0ed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b.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错误的是()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目的是减小误差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小【答案】B【详解】A.在长度测量中,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等原因引起的,是不能避免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减小由于估读产生的误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皮卷尺的刻度线之间的间距变大,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错误是不可避免的B.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C.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答案】D【详解】A.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B.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不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仪器不够精密会导致误差较大,故B错误;C.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估读带来的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3、学习了误差知识后,小明和小花同学对误差和错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他们俩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C .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 .误差其实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答案】B【详解】A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除的。
故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 错误;B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故B 正确;C .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 错误;D .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是正确测量时也会存在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故D 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试卷(8)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试卷(8)](https://img.taocdn.com/s3/m/3406a679192e45361066f578.png)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3.5dm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长度()A.暖瓶高B.橡皮长C.小学生身高D.汽车轮胎直径2.班级课桌的高度大约是()A.0.75m B.0.75dm C.0.75cm D.0.75k3.我国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A.2.5m B.2.5 dm C.2.5cm D.2.5 mm4.你所使用的三角尺,其分度值是()A.1dm B.1cm C.1mm D.1μm5.用最小分度值是0.1mm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A.0.52mm B.0.53mm C.0.518mm D.0.052cm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A.1.25 cm B.3.25 cm C.0.225 mm D.2.25 cm7.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76c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C.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dmD.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8.用刻度尺测量人的身高,测量的结果为1.62 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m B.dm C.cm D.mm9.在测篮球场时,用力拉紧皮尺,这样会使测量的结果()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10.下面哪一项不是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A.正确放置刻度尺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要减小测量的误差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要注明测量单位11.下列关于使用刻度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C.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的物体D.记录时只要记录准确值,并注明测量单位,不需要进行估读12.几个同学在讨论测量时出现的误差和错误时,以下几个结论正确的是()A.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选择精确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D.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C.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D.用精密仪器就不会出现误差14.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A.2min10s B.34s C.1min34s D.4min1s15.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均为()A.0.5s B.2s C.3s D.5s二.填空题(共11小题)16.填上合适的单位: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8;军乐队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为46。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问题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0b34d049649b6648d7478a.png)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问题1、物理量的测量一切物理量的测量,从测量的方式来讲,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类:测量结果可用实验数据直接表示的测量称为“直接测量”,如用米尺测量长度、停表记时间、压力表测气压、电桥测电阻、天平称质量等;若测量的结果不能直接得到,而是利用某些公式对直接测量量进行运算后才能得到所需结果的测量方法称为“间接测量”,测量结果称为“间接测量量”,例如某温度范围内水的平均摩尔气化热是通过测量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再利用Clausius—Clapeyron 方程求得;又如,用粘度法测聚合物的分子量,是先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出纯溶剂和聚合物溶液的流出时间,然后利用作图法和公式计算求得分子量,这些都是间接测量。
物理化学实验大多数测量属于间接测量。
不论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都必须使用一定的物理仪器和实验手段,间接测量还必须运用某些理论公式进行数学处理,然而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实验者使用的仪器,实验手段、理论及公式不可能百分百的完善,因此测量值与真实值间往往有一定的差值,这一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为此必须研究误差的来源,使误差减少到最低程度。
2、测量中的误差(1)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往往出现被测结果总是朝一个方向偏,即所测的数据不是全部偏大就是全部偏小。
而当条件改变时,这种误差又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类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有:①实验所根据的理论或采用的方法不够完善,或采用了近似的计算方式。
②所使用的仪器构造有缺点,如天平两臂不等,仪器示数刻度不够准确。
③所使用的样品纯度不够高,例如在“难溶盐溶解度测定”实验中,由于样品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而使侧得的难溶盐的溶解度数值偏高。
④实验时所控制的条件不合格,如控制恒温时,恒温槽的温度一直偏高或一直偏低等。
⑤实验者感官不够灵敏或者某些固有的习惯使读数有误差,如眼睛对颜色变化觉察不够灵敏、记录某一信号时总是滞后等。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初中物理知识点习题集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初中物理知识点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af0801c6a21614791611280f.png)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北京习题集)(教师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2018秋•丰台区期末)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就是错误B .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而造成的C .误差只能减少,但不能消除D .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2.(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关于实验过程中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可以消灭误差C .无论测量仪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D .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3.(2018秋•丰台区校级期中)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C .测量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尽量减小D .选择的测量工具足够精确,误差可以消除4.(2016秋•西城区校级期末)关于误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B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的误差C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减小误差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但是都不能绝对避免误差D .采用更加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5.(2017秋•东城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 .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6.(2017•东城区一模)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7.(2017秋•朝阳区校级期中)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得出准确结果B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够减小误差C .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准确D .只要方法正确,认真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8.(2017秋•通州区期中)下列关于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A .即使认真测量也会存在误差B .误差是不遵守仪器操作规范引起的C .换更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二.多选题(共5小题)9.(2018秋•海淀区校级期末)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D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10.(2018秋•平谷区期末)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中的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 .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少误差C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1.(2019秋•门头沟区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C .集中注意力我们就可以听到超声波D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12.(2018秋•顺义区期末)在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进行测量,对于测量中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D .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3.(2018秋•房山区期中)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会造成测量误差的是 A .尺子未沿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B .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一样C .对分度值下一位的估计时不一样D .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三.填空题(共3小题)14.(2010秋•昌平区校级月考)我们可以采用 的方法减小误差(写出一种即可)15.(2017秋•西城区校级期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 叫做误差。
初中物理温度计不准的题目
![初中物理温度计不准的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83abe9e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1.png)
初中物理温度计不准的题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发现读数偏低,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玻璃泡未完全浸入液体中(答案)B.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 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D. 温度计在测量前未甩一甩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结果比实际温度高了5℃,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B. 温度计从水中取出后直接读数(答案)C. 温度计在测量前示数已调零D. 温度计插入水中的深度不够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它测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5℃,测得沸水的温度为95℃,若用它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3℃,则实际温度为?A. 16℃B. 20℃(答案)C. 23℃D. 25℃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如果示数一直不变,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损坏,无法感应温度变化(答案)B. 温度计玻璃泡上的液体未擦干C. 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垂直D. 温度计未紧贴被测物体表面一支温度计示数不准确,但刻度分布均匀,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2℃;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为98℃。
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7℃,则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 25℃B. 26℃C. 27℃D. 29℃(答案)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重新放入(答案)B. 温度计玻璃泡未完全浸入液体中C. 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D. 温度计在测量前未甩一甩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6℃,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7℃,则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 23℃B. 25℃(答案)C. 27℃D. 30℃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如果读数比实际温度低,可能的原因是?A. 温度计玻璃泡上沾有水珠且未擦干(答案)B. 温度计玻璃泡未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C. 读数时视线未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D. 温度计在测量前未进行校准一支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03℃。
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与减小练习题
![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与减小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5d4a3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9.png)
物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与减小练习题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通过对误差的分析和采取适当的措施,我们可以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物理实验误差分析与减小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物理实验技能。
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而产生的?()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过失误差D 以上都不是2、在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A 增加测量次数B 改进测量仪器C 校准测量仪器D 以上都可以3、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修正来减小B 系统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通常是固定的C 系统误差是由于实验方法或仪器本身的缺陷造成的D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消除4、在长度测量实验中,测量结果为1023cm,而真实值为1020cm,该测量的绝对误差为()A 003cmB -003cmC 003D -0035、某实验中,对同一物理量进行了5 次测量,测量值分别为125、128、126、127、129,则该组测量值的标准偏差为()A 01B 015C 02D 025二、填空题1、误差按照性质可分为_____误差和_____误差。
2、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
3、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和_____。
4、偶然误差服从_____分布。
5、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由_____和_____共同决定。
三、简答题1、简述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主要区别。
2、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使用了未经校准的天平,会产生什么样的误差?如何减小这种误差?3、为什么在物理实验中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给出一个具体的物理实验例子,说明如何分析实验中的误差,并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
四、计算题1、对某一物理量进行了 8 次测量,测量值分别为:251、253、250、252、254、253、251、252,已知测量仪器的精度为 01,求该物理量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标准偏差。
大学物理实验a习题.doc
![大学物理实验a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5b89d10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f.png)
实验一长度测量【注意事项】1.游标卡尺使用前,应该先将游标卡尺的卡口合拢,检查游标尺的0线和主刻度尺的0线是否对齐。
若对不齐说明卡口有零误差,应记下零点读数,用以修正测量值;2.推动游标刻度尺时,不要用力过猛,卡住被测物体时松紧应适当,更不能卡住物体后再移动物体,以防卡口受损;3.用完后两卡口要留有间隙,然后将游标卡尺放入包装盒内,不能随便放在桌上,更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
4.螺旋测微计通常有零点误差,测量前应先记录零点读数,以便对测量值作零点校正。
方法是:使测微计的测量钳口接触,检查主尺基线与副尺零线是否重合,如不重合,应记下这个差数,我们称之为零点读数,测量值应加以修正,即待测量=读数值一零点读数零点读数可正可负,若副尺零线在主尺基线的下方,则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5.螺旋测微计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螺旋将待测物压紧程度不同引起。
因此,测量时,当钳口接近待测物时不要直接拧转螺杆,应轻轻转动棘轮旋柄(微调螺旋)推进螺杆,只要听到“喀”“喀”声,就可以读数了。
6.测量完毕,应在测砧间留下间隙,避免因热膨胀而损坏螺纹。
【思考题】1.何谓仪器的分度数值?米尺、2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分度数值各为多少?2.游标刻度尺上30个分格与主刻度尺29个分格等长,问这种游标尺的分度数值为多少?实验二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定【思考题】1.使用物理天平应注意哪几点?怎样消除天平两臂不等而造成的系统误差?2.分析造成本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如何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来测定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密度?实验三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思考题】1、公式224T L g π=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验中如何保证这一条的实现? 2、从g 的相对误差公式分析,影响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若摆长改为10cm (甚至5cm ),会产生什么影响?实验四 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思考题】1.本实验对每个量的测定,怎样才能使误差更小些?2.实验中如果导轨未调平,对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有何影响?3. 你能否提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其他方案?实验五 碰撞实验 【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保证,在滑块上安装碰撞弹簧时,应注意对称和牢固,以保证对心碰撞,尽量避免碰撞时滑块的晃动。
2021年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基训练9-电阻测量实验(有答案)
![2021年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基训练9-电阻测量实验(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cfb3b03c1ec5da51e270a9.png)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强基训练9-电阻测量实验的阻值。
1、某同学釆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x实验次数 1 2 3电压U/V 1.5 2.0 2.5电流I/A 0.31 0.40电阻R/Ω 4.8 5.0x的平均值/ΩRx(1)按图甲连接电路时,应先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后,发现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你认为电路连接中存在的错误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
在第x三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A。
的阻值为Ω.(结果保留一位(4)根据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定值电阻Rx小数)换成小灯泡,重复上述实验,发现几次实验中,所测小灯泡的电(5)将电阻Rx阻值相差较大,原因可能是。
2、如图所示,图甲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1)请你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阻值变大)(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3)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当滑片P移动到某一个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V,则待测电阻R=xΩ。
的电阻、一个单刀双(5)若实验中电流表不慎损坏,现给你一个已知阻值为R掷开关和导线若干,请你用上述器材和原有器材完成图丁的电路图,要求能测量R的阻值。
x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亮连成如图所示电路,正准备实验时,同组的小明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错误.(1)若在错误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指针将____________(选填“正向偏转”“反向偏转”或“不动”).(2)请你将接错的那根导线打“×”,画出正确连线.(3)电路连接正确后,要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小到大变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______侧调整.(4)选用规格为“50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1 2 3 4 5 6U/V 1 2 3 1 2 3I/A 0.2 0.4 0.6 0.1 0.2 0.3R/Ω 5 10若换用规格为“20 Ω 1 A”的滑动变阻器,不能完成表格中第________次实验.(5)在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4、如图是李明同学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的实验,灯泡上标有“2.5 V”的字样.(1)李明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暗).(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他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4)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完成实验后,李明发现同桌小强的电压表坏了,他就向老师要了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也测出了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图丙①连接好实验电路,将开关S拨到触点________(选填“1”或“2”),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②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动,再将开关S拨到触点______(选填“1”或“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③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表达式R=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5、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阻值。
大学物理实验题目考核卷及答案
![大学物理实验题目考核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9e378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6.png)
大学物理实验题目考核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在测量物体长度时,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A 测量工具不够精确B 测量方法不正确C 测量者估读时的偏差D 以上都是答案:D解释:测量工具的精度有限、测量方法的不完善以及测量者在估读时的主观判断都会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2、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直径,下列测量数据中正确的是()A 2542mmB 254mmC 25mmD 25420mm答案:A解释:游标卡尺能精确到 002mm,A 选项 2542mm 符合游标卡尺的读数精度。
3、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应()A 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B 测摆球完成 30 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周期的平均值C 选用较长的细线和较重的小球D 以上方法都可以答案:D解释: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便于判断和操作,能减小计时误差;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选用较长的细线和较重的小球能使单摆的运动更接近理想情况,减小误差。
4、以下哪个物理量在实验中通常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得到()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长度C 电阻的阻值D 液体的密度答案:D解释:液体的密度需要通过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得到,属于间接测量。
5、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托盘和砝码通过细绳挂在小车上B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 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托盘和砝码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的质量答案:C解释:平衡摩擦力时不应挂托盘和砝码;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改变小车质量时,摩擦力的平衡不受影响,不需要重新平衡;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小车所受拉力等于托盘和砝码的重力。
6、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流表外接法适用于测量阻值()的电阻。
A 较大B 较小C 任意大小D 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释:电流表外接法中,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测量值偏大,适用于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试卷(14)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试卷(14)](https://img.taocdn.com/s3/m/b30845abd4d8d15abe234e30.png)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一.选择题(共19小题)1.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2.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A.20次B.40次C.70次D.140次3.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4.初三同学刚刚去二中参加了今年邹城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
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5.2 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4'20″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5.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个物理量都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可以直接进行测量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越好D.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6.一只粉笔的长度最接近()A.1米 B.1分米C.1厘米D.1毫米7.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5.0cm B.0.1cm C.4.60cm D.9.60cm8.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9.如图所示,小刚身高1.7米,他旁边的恐龙模型高度最可能是()A.1米 B.2米 C.4米 D.10米10.若四次测量一本书宽度记录为12.38cm、12.37cm、12.35cm、12.36cm,则这本书的平均宽度为()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11.位于中国科技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厅中展览了很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展品,让公众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宏观视角下感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
初中物理知识点题库011误差
![初中物理知识点题库011误差](https://img.taocdn.com/s3/m/ea8724b2a76e58fafbb0032e.png)
1.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答案:D解析:测量前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要先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观察期量程和分度值,以满足题目的要求,所以选项A、B、C都是正确的.故选D.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测量前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要先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观察期量程和分度值2.关于测量物理量时,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出现误差D、只要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答案:D解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等只是减小误差的方法;测量方法正确,不会出现错误,但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答案:A解析: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是为了减小误差,符合题意;B、误差和错误产生的原因不同,不符合题意;C、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符合题意;D、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符合题意;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4.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误差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总结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一般规律;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尤其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如果两个电阻阻值相同,测量的电流也会相同,就会得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的错误结论,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换用不同电阻多次测量.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么不论是哪个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都应得到相同的结果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数值不同,其中一定有一人的测量方法不正确C、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一定不会有误差D、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即使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答案:D解析:A、如果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不一定相同,因为有估计值.故A错误.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数值不同,可能是估计值不同.故B错误.CD、误差是永远存在的,测量方法正确,只是没有错误,但是一定有误差.故C错误,D 正确.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6.在我们所做的实验中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测量误差的是()①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②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先后进行多次;③测定小灯泡的功率;④伏安法测待测电阻的阻值.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答案:A解析:①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③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这两个选项是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②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先后进行多次,④伏安法测待测电阻的阻值,这两个选项是测量来找到普遍规律,得出公式.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7.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几句话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D、错误是应该而且是可以避免的答案:D解析:A、误差与错误是不同,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只能减小误差.C、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测量规则引起的.D、错误是可以避免的.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8.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B、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答案:D解析: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差异,即误差总是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一般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ABC错误.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答案:C解析: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故A正确.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该记录数据和单位,只写数字毫无意义.故B正确.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应根据所用刻度尺的精确程度来确定,不是位数越多越准确.位数越多是精确度高,但测量结果不一定准确.故C错误.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单位越小,数值越大.故D正确.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由于在测量过程中,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会没有误差答案:C解析:误差与错误是截然不同的,误差只能减小,是不能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再者测量仪器不可能制造的十分精确,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测量仪器都有影响,这些都可以造成误差;所以选项A、B、D错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这是减小误差的方法,题干评注:误差问题评注: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1.3活动:降落伞比赛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1.3活动:降落伞比赛](https://img.taocdn.com/s3/m/165e52e5f01dc281e43af039.png)
1.3活动:降落伞比赛1.测量时间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测时间。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 。
其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1h=3600s2认识停表3学会正确选择、使用仪器测量长度、时间与面积规则物体的面积:正方形:S= 长方形:S=ab圆形:S=π三角形:梯形: 平行四边形:S=ah不规则物体的面积的测量方法(方格法):把物体放在方格纸上,在方格纸上描下它的轮廓,数一下图形中包含的方格数,对不满2a r2S ah =12S a b h =+()2一格而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
用总的格数乘以一个格的面积,就是物体的面积。
4控制变量法【典型例题】例1.我们进行降落伞比赛的过程中,需要测量一些长度,比如降落伞的绳长和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东东同学的手中有刻度尺、米尺、皮卷尺等测量工具,它应该选择什么尺来测量这些长度呢?解:在测量之前,应该先估计出被测物体大概的长度,以便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测量仪器,测降落伞的绳长用刻度尺就可以,而测降落伞离地面的高度,则要用皮卷尺,因为皮卷尺的量程较大。
例2. 在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亮亮和田田同学提出了许多个猜想,他们想通过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你觉得他们该怎么做?解:在多个因素都能影响一个问题的时候,要想知道一个因素是怎样影响的时候,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先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的大小来看其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影响。
例如要研究降落伞的滞空时间与悬挂物重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要显示降落伞面积,绳长等其它因素不变,改变悬挂重物来研究与滞空时间的关系。
例 3 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
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 的琴弦。
高中物理 2.3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课堂检测(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2.3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课堂检测(含解析)鲁科版必修1-鲁科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2039ae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7e.png)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1.如下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防止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如此会引起偶然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防止的,而误差也是可以防止的【解析】选B。
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防止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如此A、D错误;错误与误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此C错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如此产生的误差是偶然误差,如此B正确。
2.(多项选择)假设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以下数据,记录结果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 )A.12.38cmB.12.365cmC.12.36cmD.12.37cm【解析】选A、C、D。
有效数字是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如此A、C、D正确,12.365cm是五位有效数字,如此B错误。
3.关于测量误差、有效数字问题,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假设仔细地多测量几次,就能防止误差B.系统误差的特点是测量值比真实值总是偏大或总是偏小C.3.20cm、0.032cm、3.20×102cm的有效数字位数一样D.要减小系统误差就得屡次测量取平均值【解析】选B。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会有差异,这就是误差。
误差和错误不同,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防止,只能尽量减小。
在实际中经常用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偶然误差,但是由于系统的原因造成的误差只能通过使用精细仪器或者改良实验方法来减小,故B正确,A、D错误;3.20cm和3.20×102cm有三位有效数字,0.032cm有两位有效数字,故C错误。
情境:如下列图,张扬用毫米刻度尺分别对圆球和长方体木块进展了测量。
问题:(1)球的直径和长方体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测量中造成偶然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测量中的有效数字是几位?【解析】(1)球的直径是1.80 cm,长方体的长度是 2.78 cm。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和浮力 实验题2 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共23题,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和浮力 实验题2 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共23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b481bb6294dd88d0d26bb2.png)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和浮力实验题2 浮力大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共23题,有答案)1.(2019•贵阳)小明运用浮力相关知识制作了可以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浮力称”,其构造如图所示,在水平支架的左端固定刻度盘,支架横梁两端各固定个滑轮,将一根无弹性的细绳跨过两个滑轮,细线的一端悬挂秤盘,另一端连接装有适量细沙的圆柱形浮筒(浮筒自重不计),在线的适当位置固定一根大头针作为指针,把浮筒浸入装有适量水的水槽中,称量时,把待测物体放入秤盘后,指针下降浮筒上升,静止后,待测物体的质量就可以通过指针在刻度盘上的位置反映出来。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细线、秤盘、指针的质量以及线与滑轮的摩擦)(1)为了制作量程为1kg的浮力称,向秤盘添加1kg的砝码,逐渐向空浮筒内加入细沙,当浮筒的(选填“上”或“下“)表面刚好与水面齐平并保持静止时,在刻度盘上将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定为最大刻度线。
(2)取下砝码,当浮筒受到力和力是一对平衡力时,浮筒能直立地浮在水面上静止,此刻度所指的位置应标定为零刻度线,在均匀地标定其余刻度线。
(3)若将质量为m(m<1kg)的待测物体放在秤盘上,当浮筒静止时其下表面距离水面的距离是h,若细沙的质量是M,浮筒的横截面积是S,水的密度为ρ水,请待测物体质量的表达式m=。
(4)若将原来的浮筒更换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更小的另一个浮筒,细沙的质量和细线的长度等不变,则重新标定的刻度线与原来刻度线相比发生变化的是(选填“零刻度线上升”或“最大刻度线下降“),请你分析带来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2.(2019•福建)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②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⑤分别计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
![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fa0c46a45177232e60a205.png)
答:(1)因为电源电压为6V,所以电压表量程应选择7.5V;又因为通过电阻的电流 ,所以电流表量程应选择150mA。
使用滑线变阻器时要注意:通过滑线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额定电流。
3.被测低电阻为何要有4个端钮?
答:消除接触电阻。
【思考题】
1.滑线变阻器主要有哪几种用途?如何使用?结合本次实验分别给予说明。
答:(1)滑线变阻器主要有两种用途:限流和分压。(2)对限流电路(如教材图3-10):在接通电源前,一般应使C滑到B端,使 最大,电流最小,确保安全。以后逐步调节限流器电阻,使电流增大至所需值。对分压电路(如教材图3-11):在接通电源前,一般应使C滑到B端,使 两端电压最小,确保安全。以后逐步调节分压器电阻,使 两端电压增大至所需值。(3)本次实验中测二极管特性曲线时,滑线变阻器用于分压;利用四端接线法测量一段电阻丝电阻时,滑线变阻器用于限流。
内切圆的半径:
则修正面积为:
实验三电阻的测量和伏安特性的研究
【预习题】
1.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时,为什么正向曲线的测量要用外接法,而反向曲线的测量要用内接法?
答:因为二极管正向电阻较小,反向电阻较大,所以正向曲线的测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反向曲线的测量宜采用电流表内外接法。
2.电源、电表、滑线变阻器接到电路中要注意什么?
如在y轴偏转板加上电压信号同时又在x轴偏转板加上锯齿波扫描电压则电子束受到水平和竖直电场的共同作用光点的轨迹呈现二维图形光点在x方向均匀地从左向右水平移动的同时又在方向随信号幅度的变化在竖直方向作上下移动即将y轴偏转板上电压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屏幕上展开成为函数曲线即信号波形
初中物理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题
![初中物理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b5ab40f8c75fbfc67db25d.png)
初中物理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题1. 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2.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精密的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兔误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在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兔D.零刻度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长度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没有误差4. 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时,受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测量时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是可以消除误差的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裁判员秒表测量100米短跑时,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于测量错误5. 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认真测量不能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使测量结果等于真实值C.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D.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6.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7.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A.估读时造成的偏差B.刻度尺的精密程度不同造成的偏差C.刻度尺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偏差D.实验方法不同造成的偏差8. 下列描述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测量误差可以避免B.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再继续使用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C.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D.平均速度等于各阶段速度的平均值9. 关于误差的说法,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测量中的错误就是误差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D.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10. 下列有关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就是读数时产生的错误,所以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做到消除误差D.错误一定是可以避免的11.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D.认真测量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13. 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14. 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________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________、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15. 误差不能________,只能减小,测量时误差的产生跟实验员和刻度尺有关系,减小测量误差,常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
初中物理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题
![初中物理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2d381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9.png)
初中物理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题1. 下列情况中是因为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2. 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精密的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兔误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在测量中,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以避兔D.零刻度已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长度3.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没有误差4. 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时,受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测量时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是可以消除误差的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裁判员秒表测量100米短跑时,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于测量错误5. 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认真测量不能避免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使测量结果等于真实值C.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D.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6. 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7.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A.估读时造成的偏差B.刻度尺的精密程度不同造成的偏差C.刻度尺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偏差D.实验方法不同造成的偏差8. 下列描述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测量误差可以避免B.零刻度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再继续使用可知,路程与时间成正比C.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D.平均速度等于各阶段速度的平均值9. 关于误差的说法,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测量中的错误就是误差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D.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10. 下列有关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就是读数时产生的错误,所以误差是不可以避免的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做到消除误差D.错误一定是可以避免的11.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D.认真测量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13. 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14. 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________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________、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15. 误差不能________,只能减小,测量时误差的产生跟实验员和刻度尺有关系,减小测量误差,常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 2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 2](https://img.taocdn.com/s3/m/84bc0afdf90f76c661371a72.png)
绪论部分一、选择题1、依据获得测量结果方法的不同,测量可分两大类,即()A:多次测量和单次测量B: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C: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D:以上三种分类都正确2、以下哪个不属于物理实验()A:利用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B:利用弹簧秤称小铁块的重量C:伽里略的斜塔实验D:爱因斯坦发现光的粒子性3、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A: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B:测量值(或误差)一定遵从正态分布C:测量值(或误差)一定遵从均匀分布D:其算术平均值是误差为零的值4、对一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其目的是()A:消除系统误差B:消除随机误差C:减小系统误差D:减小随机误差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6、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是()A:真值B:最接近真值的值C:误差最大的值D:误差为零的值7、测量结果的标准表达式为X=X±U,其含义为()A:被测量必定等于(x-U)或(x+U)B:被测量可能等于(x-U)或(x+U)C:被测量必定在(x-U)和(x+U)之间D:被测量以一定概率落在(x-U)或(x+U)之间8、下列测量结果中,准确度最高的是()A :1L =102.3±0.2 ㎝B :2L =103.52±0.05㎝C :3L =1.246±0.005㎝D :4L =0.0056±0.0002㎝9、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 u x x c ±=,其中)()()(22x u x u x u B A c += , ()(x u A 、)(x u B 分别为其A 类不确定度、B 类不确定度。
问被测量的真值落在)](),([x u x x u x c c +-范围内概率为 ( )A .68.3%B .95%C .57.7%D .100%10、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单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 u x x c ±=,其中)()(x u x u B c ==3A,)(x u B 为其B 类不确定度。
2022-2023学年镇江市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镇江市重点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ab2c0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c.png)
2023年中考物理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甲、乙、丙三条相同材料制成的金属线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金属线长度/cm 横截面积/mm2甲10 10乙20 1丙30 0.1A.金属丝甲电阻阻值最大B.金属丝乙电阻阻值最大C.金属丝丙电阻阻值最大D.金属丝甲、乙、丙电阻阻值一样大2.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G1=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3.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通过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4.下列四组连线,不完全正确的是A.冬天玻璃上出现窗花﹣凝华,夏天湿衣服晒干﹣汽化B.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风吹树叶哗哗响﹣一振动发声C.近视镜﹣﹣凹透镜照相机镜头﹣﹣凸透镜D.原子组成一质子和中子宇宙起源﹣﹣大爆炸5.小明想设计一种能反映并调节温度高低的电热毯电路,其原理是:顺时针转动旋钮型变阻器触片,通过电热丝的电流增大,产热加快,温度升高,反映温度高低的“仪表”(电压表)示数变大.下列电路图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A.B.C.D.6.大千世界,热现象随处可见.下面四个热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厨房蒸笼旁的“白气”是水蒸汽,它是水汽化形成的B.图乙:蜡烛燃烧流出“烛泪”是熔化现象,这一形成过程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C.图丙: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它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图丁:玫瑰花开“香满园”是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有两个电路元件A、B,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关系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A、B两元件的电功率之比为()A.4:5 B.5:4 C.2:3 D.1:3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共21分)8.小红家新购买了一台电热水壶,小红了解到电热水壶的发热电阻为48.4Ω.不计热量损失,标准大气压下,电热水壶正常工作_____min可将2kg、初温是25℃的水加热至沸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9.周末小明骑自行车去游玩,自行车下坡过程中,为了减小车速,他捏紧车闸,刹车皮会发热,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内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测量错误的主要原因,物理题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测量器具:测量器具设计中存在的原理误差,如杠杆机构、阿贝误差等。
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也会引起其示值误差的产生。
例如刻线尺的制造误差、量块制造与检定误差、表盘的刻制与装配偏心、光学系统的放大倍数误差、齿轮分度误差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准件的误差,如刻线尺和量块的误差,它是测量器具误差的主要来源。
2、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中因采用近似的函数关系原理而产生的误差或多个数据经过计算后的误差累积。
3、测量环境:测量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气压、湿度、振动、空气质量等因素。
在一般测量过程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测量温度对标准温度(+20℃)的偏离、测量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以及测量器具与被测件的温差等都将产生测量误差。
4、测量人员:测量人员引起的误差主要有视差、估读误差、调整误差等引起,它的大小取决于测量人员的操作技术和其它主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