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药物分布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2010.10.21)
>7μm:肺毛细血管机械截留
< 7μm:被单核巨噬细胞摄取,运送至肝、脾等 器官。 此外,微粒还会同血浆蛋白作用:
①调理素
②高密度脂蛋白
42
利用载药微粒的特性,可改变药物原有的体 内分布,达到增效和安全的目的。 阿霉素:有效的化疗药物,但心脏毒性大→制成 脂质体→心脏中浓度降低,毒性减小
43
50
四、靶向给药系统
(一) 被动靶向
(二) 主动靶向 1、表面修饰的主动靶向
载药微粒表面联接一种配体,通过配体分子特
异性专一地与靶细胞表面的互补分子相互作用,可 防止微粒在肝内浓集,而使其到达特定的靶区。 配体有糖、植物凝集素、单克隆抗体等
51
肝脏存在去唾液酸半乳 糖受体
将脂质体表面连接半乳 糖残基,其在肝脏聚集 程度比普通脂质体高
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
个比例常数,用“V ”表示。可设想 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 需要体液的总容积。单位以“L”或 “L/kg”表示
V
X0 C0
7
细胞内液 (41%)
体液 细胞间液 (13%) 血浆 (4%)
一体重约60kg的人,总体液量约36L,其中 血浆约2.5L。
K:平衡时的结合常数 P:蛋白浓度;n:每一分子蛋白质表面的结合部位数
K值反映了药物-血浆蛋白间结合作用的强弱
:血浆蛋白结合率,K↑→β↑
16
17
应用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时,
当增大剂量或同服另一结合率更强 的药物,应小心避免出现安全性问 题。
18
(二) 蛋白结合与药效
一般,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尽管血中能 维持较高的浓度和较长的半衰期,但只有游离药
药物的分布
脑屏障的分类
血液-脑屏障 血液-脑脊液屏障 脑脊液-脑屏障 血脑屏障是影响药物转运的关键步骤
一、药物由血液向CNS转运
转运方式:以被动转运为主 转运环境 :pH = 7.4 影响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解
1.5 <0.001
0.003
几种离子型药物由血液向脑脊液转运的速度 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药物
5-磺基水杨酸 N-甲基烟酸胺
水杨酸 对氨基苯磺胺
美加明 奎宁
pKa 很低 很低 3.0 3.2 11.2 8.4
非离子型 血浆蛋白
透过系数
(%) 结合率(%) (P ·min-1)
0
22
<0.0001
0
影响因素
药物的蛋白结合率 胎盘膜的透过性 胎儿体内各组织屏障的成熟程度
第七节 脂肪组织分布与蓄积
蓄积 accumulation:长期连续用药时,机 体某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 势。
产生原因:药物对该组织有特殊亲和性, 此时药物从组织游离入血的速度比进入组 织的速度慢,该组织就起了一种贮库的作 用,也可能导致蓄积中毒。
分析
镇静催眠药戊巴比妥钠的2-位氧原子被硫 原子取代后得到硫喷妥钠,其脂溶性明显 增强,给药后易透过血脑屏障迅速分布到 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同时又由于其脂 溶性强,对脂肪组织的亲和力大,很快再 次分布转入脂肪组织中,使脑内浓度迅速 降低,所以硫喷妥钠作用迅速而短暂,临 床上常用作诱导麻醉。
第四节 药物的脑内分布
60
1.6
1.95
1.83
180
3.6
大三《生物药剂学》章节目录
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1.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2.掌握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3.掌握药物体内过程与药物效应之间的作用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1.掌握生物膜的性质2.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3.掌握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和制剂因素1.熟悉胃肠道结构、功能和药物吸收的过程2.熟悉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及其应用1.了解运用胃肠道药物吸收特征、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制剂的基本方法第三章非口服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1.掌握影响注射给药药物吸收的因素2.掌握影响药物经皮渗透的因素3.掌握影响药物口腔黏膜吸收、鼻腔黏膜吸收、肺部吸收的因素及吸收途径1.熟悉药物经皮肤的转运途径2.熟悉阴道吸收、直肠吸收及眼部吸收的因素及吸收途径3.熟悉非口服给药和首过效应的关系1.了解各种注射给药途径2.了解皮肤生理与解剖结构3.了解口腔及其黏膜、鼻腔及其黏膜、呼吸器官、阴道、直肠、眼的生理与解剖结构第四章药物分布1.掌握药物分布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表观分布容积的重要意义1.熟悉淋巴系统的基本结构2.熟悉药物从血液、组织间隙等向淋巴系统的转运过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1.了解脑内转运、胎盘物质交换,红细胞内分布和脂肪组织内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2.了解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心制剂设计的指导意义第五章药物的代谢1.掌握药物代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2.掌握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1.熟悉药物代谢酶系及其在体内的组织分布特点2.熟悉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3.熟悉药物代谢在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发中的应用1.了解药物代谢研究的体外方法及体内方法第六章药物排泄1.掌握药物排泄的三种机制,影响排泄的主要因素2.掌握肾清除率的意义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3.掌握药物胆汁排泄4.掌握肠肝循环概念及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了解药物排泄的其他途径。
第四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配合局麻药或全麻药进行各种外科手术,以达肌肉 松弛;也可用于野生动物的捕捉、促定、兽医诊疗等。
第四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药理作用】
溴化物在体内释放出溴离子,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 与氯离子竞争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导致细胞膜的超级化,从 而提高兴奋阈值,呈现镇静作用。当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 势时,这种作用更为明显。大剂量可引起睡眠。两种以上溴 化物合用有作用相加的效果。
【不良反应】
对局部组织和胃肠黏膜有刺激性,静注不可漏出血管外;内 服浓度不要太高,应稀释成1~3%的水溶液;排泄缓慢,长 期应用可引起蓄积中毒,连续用药不宜超过一周。中毒可内 服或静注氯化钠。镇静剂或抗惊厥药与本药同服可引起胰腺 炎。
第四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2、抗惊厥药
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
【理化性质】
又名大仑丁,为苯妥英的钠盐,白色粉末,无臭味苦,微有 引湿性,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部分缓慢水解为苯妥因 (碱),溶液变浑浊。
【体内过程】
内服吸收不完全,犬口服生物利用率仅40%,体内分布广泛, 犬体内约78%与血浆蛋白结合;苯妥因可分泌到奶中,也易 于穿过胎盘;在肝内代谢,多数药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由肾 脏排泄。苯妥因可诱导肝微粒体酶,可以提高自身和其他药 物的代谢率;不同动物血液半衰期差异明显,犬为2-8小时, 马为8小时,猫为42-108小时;由于其对肝微粒体酶有诱导 作用,在用药7-9天后第四,章作其用代于中谢枢神半经衰系统期药物减少。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1
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是影响体内分布的 重要因素
药物和体内蛋白多通过H键和范德华力反 应生成药物-蛋白质复合物的过程称为药 物-蛋白结合 (drug-protein binding,dpb)
22
人体血浆中有6%~8%的蛋白质,共60 多种,其中与dpb(药物-蛋白结合)有 关的主要有三种
白蛋白:60% 结合α大1-多酸性数糖酸蛋性白-药AG物P 和
20
主要通过类脂质屏障和管壁膜孔
膜孔在转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水溶小 分子多由其通过
膜孔的大小数目及面积对膜通透性影响 重大
【例】肝窦
“窦”:管壁缺口→肝窦、孔径大通透性好,
药物容易进入肝脏;而脑部组织血管内壁致密
,间隙少,通透性差,水溶性药物及极性药物
很难进入;肠道和肾毛细血管壁允许低分子量
水溶性药物透过
E
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F
18
注意: 当一种药物具有较大的分布容积时,此 药物排除就慢,比那些不能分不到深部 组织中的药物药效要强,毒性也越大。
19
血流量丰富的组织器官中药物的分布迅 速而且数量更多
【例】再分布现象 静脉注射麻醉药硫喷妥钠, 首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脑 组织发挥作用,随后由于 其脂溶性高又向血流量少 的脂肪组织转移,以致病 人迅速苏醒 A
2
第一节 概述
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由 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体液 和细胞的转运过程,称为药物的分布。
药物吸收 血液 脏器、组织 疗效
靶器官、靶组织
毒副作用
3
药物分布的特点
分布是一个与吸收、代谢、排泄有关的 一个非均匀过程 分布与药物定时、定位、作用方式、作 用强度有关,从而影响药物的有效性与 安全性 分布过程可能较快,亦可能较慢 分布后小部分药物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发 挥作用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分析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的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的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和重力产生的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和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的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6.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第四章药物的分布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4
•通过对体内分布特点和各种影响分布因素的研究 ,可以人为的对药物和制剂进行修饰和改进,设 计新型具有良好分布特征的药物和制剂。
目的:
•可以使药物能选择性的分布到欲发挥作用的靶器 官、靶组织或更理想作用的靶点。
精选PPT课件
18
药物与血浆或组织蛋白结合时:
C血>C组时:药物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 V < 真实分布容积
C血<C组时:药物较多的分布在组织中 V > 真实分布容积
精选PPT课件
19
一些药物在正常人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Vd)
精选PPT课件
20
第二节 影响分布的因素
一、血液循环与血管通透性对分布的影响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对分布的影响 三、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四、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 五、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
过血脑屏障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 药物透过胎盘屏障取决于药物的分子量(>1000)。
精选PPT课件
15
药物发生蓄积的实例及意义
地高辛—心脏组织蛋白
四环素 + 钙
四环素
不溶性络合物
钙
氯丙嗪能够与皮肤眼睛中的黑色素结 视网膜色素症。
精选PPT课件
16
四、表观分布容积
1. 定义: 在假设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药物
按血中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总容积 V = D/C (单位:L 或L/kg)
60Kg成人体液分布和比例
精选PPT课件
17
2. 意义 ——药物分布的特性参数,评价药物的分布程度
药物不与血浆或组织蛋白结合,接近真实分布容积 伊文思兰——血浆容积 溴离子 ——细胞外液容积 安替比林——体液总容积
4.生物药剂学-分布
5% 10% 50% 45%
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对结合率高的药物影响明显。
§3 影响分布的因素(二)蛋白源自合与药效§3 影响分布的因素
(三)影响蛋白结合的因素
1、动物差异 采用牛血清白蛋白研究药物蛋白结合率 不能正确反应药物与人血浆蛋白的结合 2、性别差异 女性白蛋白的浓度高于男性 3、生理和病理状态 肝肾功能不良,血浆蛋白量降低 4、年龄 新生儿血浆白蛋白较成人低
§2 表观分布容积(V)
1、定义:假设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 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浓度溶解时所需的 体液总容积。(单位: L 或L/kg )
体内总药量 V= D/C 分布平衡时的 血药浓度
§2 表观分布容积(Vd)
2、计算V的意义 评价药物在体内分布和蓄积情况。
重水、安替比林(体液总容积); 伊文思蓝 (血浆容积); 溴离子(细胞外液容积)
分布浓度
TC ≌BC TC BC
意义
分布均匀
药物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 V<真实分布容积 水溶性高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药物较多的分布在组织中 V>真实分布容积 脂溶性高
举例
安替比林 青霉素 水杨酸 磺胺 地高辛
TC BC
意 义:
• 在于反映药物分布的广泛程度或药物与组织成 分的结合程度。 • V的大小取决于药物的水溶性或脂溶性程度、 与血浆或组织结合及组织的血流。 ①低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与组织结合 低的药物V较小,如水杨酸、磺胺、青零素及 抗凝药; ②高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与组织结合 多的药物V较大,如洋地黄、抗组胺药、氨茶 碱、奎尼丁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5 脑内分布
一、血脑屏障的概念 血液向脑的血液---脑屏障 血液向脑脊液的血液---脑脊液屏障 脑脊液向脑组织的脑脊液---脑屏障
生物药剂学第四章
根据V计算期望药物浓度所需的给药量 根据V大小评估药物分布特征
– 药物与蛋白结合程度 – 药物在体液中分布量 – 组织对药物的摄取程度
根据V大小评估药物分布特征
体重60kg的成人总体液约36L,其中血浆 2.5L、细胞间液8L、细胞内液25L。
药物体内分布特征的三种情况 – V=36L: 组织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等,各 组织均匀分布 安替比林均匀分布在全身,表观分布容积36L 左右
4、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
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是新药研究开发的重 要内容。 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
平衡透析法、超滤法、超速离心法、凝 胶过滤法等
平衡透析法
测定过程如下:一个透析池由半透析膜一
分为二,两边分别放血浆和缓冲液,整个
系统在37℃ 生理温度环境下保温至平衡;
平衡后,分别取透析池半透析膜两边的液
血液循环与淋
巴循环示意图
一、淋巴循环及淋巴管结构特点 1.淋巴循环
毛细-小-大-总淋巴管-静脉 2.淋巴管:管径粗、为一层上皮细胞覆盖的 薄壁细管、 有小孔和缺口。
所以,通透性 非常大。
二、药物向淋巴管的转运
1.从血液向淋巴液的转运
静脉注射时药物全部进入血液,其后向末梢组织中
的淋巴液转运。
药物与蛋白结合多为非特异性,理化性 质相近的药物可竞争相同结合位点
–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影响显著, 如甲苯 磺丁脲(降糖)与磺胺类合用引起低血糖。 – 组织蛋白结合率也可受到影响,如米帕林特
异性结合于肝脏,合用扑疟喹啉,大量米帕
林游离,导
代谢、排泄速度
作用部位药物浓度,药 物-受体相互作用
相 关 性 良 好
药理作用的大小:药效起始 时间、强弱作用、持续时间。
生物药剂学习题4
第四章药物分布(一)是非题1.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的过程。
分布速度往往比消除慢。
()2.由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理因素的差异,不同药物在体内具有不同的分布特性,但药物在体内分布是均匀的。
()3. 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取决于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
()4.连续应用某药物,当药物从组织解脱入血的速度比进入组织的速度快时,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而引起蓄积。
()5.蛋白结合率越高,游离药物浓度越小。
当存在饱和现象或竞争结合现象时,游离浓度变化不大,对于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不易发生用药安全问题。
()6.药物体内分布主要决定于血液中游离型药物的浓度,其次与该药物和组织结合的程度有关。
()7.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降低药物的分布与消除速度,延长作用时间,并有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8. 蛋白质大分子药物主要依赖淋巴系统转运,可使药物不通过肝从而避免首过作用。
()9. 胎盘屏障不同于血脑屏障。
药物脂溶性越大,越难透过。
()10.将聚乙二醇(PEG)引入到微粒的表面,可提高微粒的亲水性和柔韧性,以使其易于被单核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
()(二)选择题1.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B.无竞争性C.无饱和性D.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E. 结合型可自由扩散2. 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A. 人体总体积B. 人体的体液总体积C. 游离药物量与血浓之比D. 体内药量与血浓之比E. 体内药物分布的实际容积3. 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A. 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B. 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C. 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D. 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升/小时E. 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4.药物与蛋白结合后A. 不能透过血管壁B.不能由肾小球滤过C. 不能经肝代谢D不能透过胎盘屏障5. 以下错误的是:A. 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从而减少首过作用。
生物药剂学第四章 药物分布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对分布的影响
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 ❖ 转运速度取决于血液中游离型药物浓度 ❖ 蛋白结合的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 ❖ 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 ❖ 置换现象
二、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对分布的影响
蛋白结合与药效 • 可降低药物的分布与消除速度,延长作用时间 • 有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 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和药物疗效
第四节 脑内分布
一、血脑屏障概念: 脑组织对外来物质有选择的摄取的能力称为血脑
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其功能在于保护中 枢神经系统使其具有稳定的化学环境。
一、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的生理基础: -神经胶质细 -无膜孔的毛细血管壁 - 脂质屏障
血脑屏障的生理基础 - 血液-脑组织屏障 - 血液-脑脊液屏障 - 脑脊液-脑屏障
➢ 蓄积(accumulation) :长期连续用药时,机体 某些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 主要原因:药物对组织有特殊的亲和性 ➢ 结合物不易透过细胞膜,使药物蓄积在组织中 ➢ 例如:地高辛、四环素
四、药物的体内分布与生物膜
➢ 生物膜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重要部位; ➢ 与药物转运相关的受体、转运体的影响; ➢ 某些受体、转运体在多数肿瘤细胞高表达;
• 脂质体、微球、毫微粒、复合乳剂等载体制剂淋巴分布 的倾向性高,不同乳剂给药的淋巴浓度以W/O/W型> W/O型>O/W型为序。
四、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
➢ 大分子脂溶性药物以淋巴管转运为主; ➢ 药物通过甘油硬脂酸通路进入肠系膜淋巴管中; ➢ 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以乳糜微粒靶向淋巴。
第四节 脑内分布
➢ 药物的脂溶性影响分布;
❖ 亲脂性越大越易透过血脑屏障 ❖ 5位无取代,无活性; ❖ 5位取代基碳原子总数大于4,开始显效
生物药剂与及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
生物药剂与及药物动力学(附习题及答案)⏹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量时变化或血药浓度经时变化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于新药、新剂型与新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掌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新药研发和药学服务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学习进度与指导(*为重点章节)第一章生物药剂学概述一、学习目标掌握生物药剂学的定义,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熟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了解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二、学习内容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三、本章重点、难点生物药剂学的概念;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四、建议学习策略通读教材后观看视频,并复习相关药剂药理知识帮助理解.五、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utics)2、吸收(absorption)3、分布(distribution)4、代谢 (metabolism) 5、排泄 (excretion) 6、转运 (transport) 7、处置 (disposition) 8、消除 (elimination) 二、简答题1.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
2.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生物因素。
3.简述生物药剂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第二章口服药物的吸收掌握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机制,影响药物消化道吸收的生理性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剂型因素。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的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的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的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与重力产生的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的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的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的电荷,降低双电层的厚度,使微粒间的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的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的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6.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的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的微粒形成絮凝状态的电解质。
第四章 药物分布
低度结合率(20%以下)
一般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对置 换作用敏感。
第三节
淋巴系统转运
淋巴循环意义:
1、治疗免疫方面的疾病,如传染病、 炎症,癌转移等的药物。 2、可避免肝脏首过。 3、某些特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 大分子物质)转运必须依赖淋巴系 统。
增加淋巴指向性的方法(药剂学方法)
(1)增加分子量(制备高分子的复合物) 如右旋糖苷与氢氧化铁→右旋糖苷铁
(2)可溶于油相中 (3)脂质体、微球、W/O乳剂、纳米粒 多用于抗肿瘤药物,
如氟尿嘧啶复合乳剂。
四、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
血流速度较淋巴液流速大 200~500倍 口服直肠给药,多数药物入血 (98%),入淋巴系统 (2%),故淋巴转运困难。 水溶性药物或大分子药物不能 或只能部分通过吸收屏障。
思考题
1、判断药效的主要指标是什么?为什么?药物组织 分布的速度取决于哪几个因素?影响药物在体内分 布的因素有哪些? 2、何谓蓄积?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和蓄积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哪些组织摄取药物最快? 3、何谓表观分布容积?为何应用这一名词?其意义 是什么? 4、人体真实体液有哪几部分组成?药物在体内分布 有哪几种情况? 5、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和组织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 积和药物消除有何影响?
影响淋巴系统转运的药物因素
1、脂溶性药物碳链长短。
脂溶性药,碳链>10的脂肪酸,VA、胆固 醇等往往转运到淋巴系统(依赖于与乳糜 微粒的亲和性)。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溶性药物分子量大
大分子量具有淋巴管指向性,但难透过, 加入吸收促进剂可增加大分子药吸收。
第四节 药物的脑内分布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
***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第一节 概述
四、表观分布容积
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间液和血浆)。 成人: 总体液 —— 58%体重 细胞内液—— 41%体重 细胞间液—— 13%体重 血浆 —— 4%体重 全血体积 > 2 × 血浆体积 Eg. 体重 60 Kg 成人 总体液 36L, 细胞内液约 25L, 细胞间液约 8L, 血浆约 2.5L。 血液以外的水分 = 25L + 8L = 33L 。
影响因素:
理化性质(药物的结构特征、脂溶性、蛋白结合力) 生理特征(血流量和血管通透性) 疗效、药物在组织的蓄积、毒副作用——密切相关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第一节 概 述
一、组织分布与药效
药物在体内转运过程和药效的关系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第一节 概述
一、组织分布与药效
分布特征: 1)与靶组织结合---特异性结合(药理效应) 2)与药理作用无关的成分结合 ---非特异性结合(局 部滞留作用) 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分布速度取决于血液灌流速度和 组织器官亲和力 血药浓度和药理效应密切相关(不一定都呈现正比关系) 分布影响药物作用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作用强度
生成药物-蛋白质复合物的过程通常称为药物-蛋白结合 (drug-protein binding)。
血液中的药物存在形式: 游离型, 血浆蛋白结合型。 — 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可逆过程, 氢键和范德华力。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药剂学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
第四章药物微粒分散体系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分散体系2.扩散双电层模型3.DLVO理论4.临界聚沉状态二、判断题(正确得填A,错误得填B)1.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2.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动力学稳定体系,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 )3.药物微粒分散系就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动力学不稳定体系。
( )4.微粒得大小与体内分布无关。
( )5.布朗运动可以提高微粒分散体系得物理稳定性,而重力产生得沉降降低微粒分散体系得稳定性。
( )6.分子热运动产生得布朗运动与重力产生得沉降,两者降低微粒分散体系得稳定性。
( ) 7.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得厚度越大,则相互排斥得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8.微粒表面具有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得厚度越小,则相互排斥得作用力就越大,微粒就越稳定。
( )9.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得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反絮凝。
( )10.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静电排斥力阻碍了微粒之间得碰撞聚集,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 )11.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间得斥力下降。
( )12.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表面得ζ上升。
( )13.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表面得ζ降低,会出现反絮凝现象。
( )14.微粒体系中加入某种电解质,中与微粒表面得电荷,降低双电层得厚度,使微粒间得斥力下降,出现絮凝状态。
加入得电解质叫絮凝剂。
( )15.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得ζ降低到引力稍大于排斥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得微粒形成絮凝状态得电解质。
( )16.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使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得微粒形成絮凝状态得电解质。
( )17.反絮凝剂就是使微粒表面得ζ升高,使到排斥力大于吸引力,引起微粒分散体系中得微粒形成絮凝状态得电解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 真实分布容积
第四章药物分布
一些药物在正常人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Vd)
药物
安替比林 异戊巴比妥
地西泮 生长激素
肝素 胰岛素 利多卡因
Vd(L/kg) 0.48~0.70 0.50~1.11 0.18~1.30 0.071~0.093 0.055~0.059 0.054~0.112 0.58~1.91
明C大,V最小
第四章药物分布
提问:如果某药V=5L,说明什么问题?
第四章药物分布
表观分布容积
• 药物的分布 偏小,药物在体内分布范围有限, 组织摄取少
V 偏大,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或 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大量结合
极大,药物在某特定组织中蓄积
第四章药物分布
四、表观分布容积
药物与血浆或组织蛋白结合时: C血>C组时:药物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
常见的结合蛋白: 白蛋白 α1-酸性糖蛋白(AAG) 脂蛋白
第四章药物分布
(一)蛋白结合与体内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
Kk1
[Db]
k2 [Df ](nP[Db])
——结合常数K值越大,药物与蛋白质结合能力越强
[D b] [n]P
(D [b][D f])[n]P K1[D f]
[D f] K1[D f]
D:药物;D':代谢物;P:血浆蛋白; P':组织蛋白;R:受体
第四章药物分布
一、组织分布与药效
药物→(分布 )→组织、器官→(+ 受体 ) →药理作用
药物在血液中的形式:
游离药物+ 血浆蛋白
药物血浆结合型
有效型:游离药物
第四章药物分布
一、组织分布与药效
分布速度与靶器官药物浓度→ → 药物起效快慢、强弱、持续因胺 茶碱 华法林
Vd(L/kg) 0.26~0.45 22.5~56.90 0.04~0.15 1.74~2.22 0.33~0.74
0.09~0.24
第四章药物分布
第二节 影响分布的因素
一、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对分布的影响 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对分布的影响 三、药物理化性质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四、药物与组织亲和力的影响 五、药物相互作用对分布的影响
[D b][D f] [n]P K1[D f]
——Df和nP是影响血浆蛋白结合率的重要因素
第四章药物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
转运速度取决于血液中游离型药物浓度 蛋白结合的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 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 置换现象
第四章药物分布
血浆蛋白
(二)蛋白结合与药效
▪ 药物在血浆中的一种贮存形式
7
1
第四章药物分布
血流量 (ml/100g组织·min)
55 165 450
3 5
1 1
血管通透性: 药物透过毛细血管壁的方式有:
被动扩散:大部分药物 微孔途径:小分子药物(分子量200~800)
第四章药物分布
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对分布的影响
药物和体内蛋白反应生成药物-蛋白质复合物的 过程称为药物-蛋白结合(drug-protein binding)
血药浓度→药效 ※持续时间→消除速度
第四章药物分布
药物与组织有亲和力,从血液去组织的游 离药物多
到达非病灶部位:毒副作用 到达病灶部位:适当浓度,发挥药效
超过浓度,毒副作用
第四章药物分布
药物去组织(心、肝、脾、肺、肾)的速 度一样,回来的量与组织亲和力强弱有关
停止用药后,非病灶部位的游离药物又回 到血液,重新分布到病灶部位
第四章药物分布
二、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
结构差异(脂溶性)
戊巴比妥与硫喷妥
构型差异
普萘洛尔 、环己烯巴比妥、布洛芬
第四章药物分布
三、药物的体内分布与蓄积
蓄积概念:药物连续应用时,某组织中的药 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蓄积产生原因
• 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亲和性 • 药物从组织解脱入血的速度比进入组织速度慢
第四章药物分布
药物体内转运的基本过程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达到平衡
游离
药物透过毛细血管壁
进入细胞间
液,与组织蛋白结合达到平衡
透
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第四章药物分布
药物的体内分布过程
一般组织 D
分布
药理效应
吸收
血浆 D + P
D '
PD
作用部位
分布
R+D
RD
D‘
P'D
代谢 非特异性结合
D 贮存
排泄
排泄物 D + D'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第四章药物分布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 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是指药物 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 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体液 和细胞的转运过程。
第四章药物分布
分布(distribution):
药物分布涉及到:药物作用的强度 药物作用的速度 药物在体内持续的时间 药物的毒副作用 药物在组织内蓄积
血中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总容积
V = X/C (单位:L 或L/kg)
60Kg成人体液分布和比例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间液
血浆 合计
体积(L) 25 8 2.5 36
第四章药物分布
占体重% 13 4 41 58
四、表观分布容积
2. 意义
——药物分布的特性参数,评价药物的分布程度
药物不与血浆或组织蛋白结合,接近真实分布容积 伊文思兰——血浆容积 溴离子——细胞外液容积 安替比林——体液总容积
蓄积的意义:药物贮库 和 药物中毒
第四章药物分布
三、药物的体内分布与蓄积
❖蓄积发生在非药理作用部位,往往产生毒副 作用
❖ex. 四环素沉积于骨骼、牙齿 ❖ 汞、锑、砷等重金属沉积在肝、肾等内 ❖ 脏组织中 ❖ 吩噻嗪与黑色素作用,引起视网膜病变
第四章药物分布
四、表观分布容积
1. 定义: 在假设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药物按
第四章药物分布
一、血循环与血管透过性对分布的影响
血液循环:取决于循环速度和灌注速率
具有不同循环速度的人体各组织的血流量
组织
① 循环快的脏器 脑 肝 肾
② 循环中等程度的组织 肌肉 皮肤
③ 循环慢的组织 脂肪组织 结缔组织
重量
心脏每搏
(占体重的%) 输出量的%
2
15
2
45
0.4
24
40
15
7
5
15
2
第四章药物分布
V大,说明什么问题? 1、药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大 2、药物分布广泛
第四章药物分布
提问:某抗菌消炎药,A药V大,B药V小, 如果手受伤了,该选哪个药?为什么?
第四章药物分布
表观分布容积有不有上限、下限? 下限:0.041L/kg 如果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高(99%),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