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文地理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文地理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人文地理第三单元第五课干旱的宝地练习题

1.亚洲西部的()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和黑海。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条河路分别是()和()。

3.波斯湾地区生活着大大小小的()部落,20世纪人们在波斯湾发

现了储量丰富的()。

4.1960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

拉决定成立()简称(OPEC)。

5.波斯湾的石油主要输往()、()、()和()地区。

6.石油为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大量(),他们用来建设学校、完善医疗和住宅、发展现代农业,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7.但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寻找新的经

济发展方式。

8.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的东南角。北部为()气候,南

部为()气候。以色列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耕地

面积有限,水资源也十分匮乏。

9。以色列的主要河流是()河,以色列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扩大灌溉土地面积。

10.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开源措施:

11.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节流措施:。

12.枣椰树比其他植物更能忍受含盐分较高的水,树干可建房,树叶可以做燃料,果实()可以食用。

13.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进口低价值的()和(),集中力量

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

14.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和“()”。

15.以色列人克服了降水少、土地贫瘠的不利条件,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是它跻身于()的行列。

1.亚洲西部的波斯湾地区,位于欧亚非三大洲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

和黑海。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条河路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3.波斯湾地区生活着大大小小的阿拉伯部落,20世纪人们在波斯湾发现了储量

丰富的油田。

4.1960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

拉决定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

5.波斯湾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北美、东亚和澳大利亚地区。

6.石油为波斯湾地区带来了大量财富,他们用来建设学校、完善医疗和住宅、

发展现代农业,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7.但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需要寻找新的经

济发展方式。

8.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热带沙

漠气候。以色列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耕地面积有限,水资源也十

分匮乏。

9。以色列的主要河流是约旦河,以色列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扩大灌溉土地面积。

10.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开源措施: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免受污染、污水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海水淡化、水利建设。

11.以色列保护水资源的节流措施:采用喷灌滴灌技术、用水许可证和计划用水分配制度、避免种植高耗水作物、开发节水作物(枣椰树)。

12.枣椰树比其他植物更能忍受含盐分较高的水,树干可建房,树叶可以做燃料,果实椰枣可以食用。

13.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进口低价值的粮食和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

14.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和“大花园”。

15.以色列人克服了降水少、土地贫瘠的不利条件,在沙漠中建起片片绿洲,是它跻身于农业发达国家的行列。

七年级地理第三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第三单元检测题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今明两天下雨降温,加衣带伞小心着凉”,这句话表明() A、天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B、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祥光 C、天气与交通密切相关 D、天气与旅游密切相关 2、下列诗句表示的不是天气的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读玉门关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多云”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5、下列地区,年降水量最大的是( ) A.赤道地区 B.青藏高原 C.亚洲北部 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6、关于福州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长夏短,气候寒冷 B、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7、下列四幅途中,正确反映北京各月降水状况的是() A B C D 8、2005年5月22日上午,中国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科考队成功登顶当时测得峰

顶气温约零下30℃,此时科考队大本营(海拔5200米)的气温约是() A、-18.1℃ B 、-8.1℃ C、 -19.8℃ D、 -21.9℃ 9、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B.终年高温少雨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10、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降雨 B、降雪 C、降冰雹 D、降雪和冰雹 1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 A.云和雾B.气温和降水C.天气和气温D.降雨和降雪 12、我国最北部的城市漠河冬季寒冷漫长而海南岛最南边的天涯海角却终年如夏,这种南北 气候上的巨大差异,是下列哪种因素决定的() A、地形 B、维度位置 C、洋流 D、海陆位置 13、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 A.迎风坡降水多的缘故B.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洋流对气候的影响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14、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燥,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则比较湿润,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东北风六级的是( ) 16、当空气污染指数为1-50 时,空气质量状况为( ) A.优B.良C.轻度污染,D.中度污染 17、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容易产生降水 B.赤道地区蒸发旺盛,不易产生降水 C.两极地区终年寒冷,是多雨区 D.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比沿海地区多 18、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19、关于温带季风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B.降水集中在冬季 C.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西部沿海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0、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学年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2019—2019 学年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 由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提供的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一、选择题 1. 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水就是指降雨 B. 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 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 式 2. 降水量测定通常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 A.储水瓶 B.储水筒 C.雨量器 D.盛水器 3. 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判读该图时,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日降水量 B. 月降水量 C. 年降水量D .降水的季节变化 4. 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 ) A.200 毫米左右 B.500 毫米左右 C.1000 毫米左右 D.2019 毫米左右 5. 关于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附近地带终年高温,降水少 B.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C.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多 D. 两极地区纬度高,降水丰富 6. 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B. 全球各地夏季降水多 C.沿海地区一定降水多 D.大陆内部地区降水多 第二题: 1. 根据下表某地各月降水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月份123456789101112 降水量(mm)55123051802019327525118 (1)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2) 该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3) 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2. 阅读下图,根据三位同学所处的位置回答: (1) 可能已降雨的是___________ ,需要带雨具的是__________ 不可能降雨的是______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 ⑵如果A地的气温是25C,那么,B地的气温约是 C。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基础知识

实用文档 七年级上册地理背诵资料 班级:姓名: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3 看得远” 2 “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站得高,1 海 边看船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④地球卫星照片⑤月食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km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 4万km ,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 4.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为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经与 西经的分界线为本初子午线,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W和160°E。 5.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南纬度越大;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北纬度 越大;东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东经度越大;西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 西经度越大。 6.写出下列特殊纬线或经线的纬度或经度。 北极 90°N 北回归线 23.5°N 赤道 0°本初子午线 0° 南极 90°S 南回归线 23.5°S 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和160°E 7.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 是指:纬度60°—90°。

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填出四节气名称并完成下表。 实用文档 10.读教材第14页五带示意图,将五带的名称、分界线名称及相应纬度填入上图中并完成下表。

纬度范围名称地理现象终年炎热,有阳S N热带—23.5°23.5°光直射四季分明,无阳N 北温带 66.5°N23.5°—光直射,也无极S 南温带°—66.523.5°S 昼极夜N 北寒带°—9066.5°N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S °—9066.5°S南寒带 ①。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11.地图的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和图例③一般②有经纬网的地图,以经纬网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以指向标定方向 。地图,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 。用一句话描述比例尽的大小与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比例尺等于 12 “尺大围小内容详”。地图所表示内容的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 某一地点高出;相对高度是指 13.海拔是指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曲线,可以重叠但一般不会交闭合 14.等高线具有如下特点:①等高线都是相等;③等高线上所标注的数字表示叉;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④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我们称之为等高距 等温线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15.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密集表示气温差异越大 :16.写出以下地形的等高线特点(第25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课程改革的两大转变 1、观念的转变:立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观念由“学科本位”、“知识中心”转变为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2、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情境。 二、教材内容 1、始终围绕人地和谐这条主线。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关注全球问题,关注发展问题,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人地协调与和谐发展是地理课程的迫切任务。每一章节内容都有突出发展性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观点 2、从知识体系看:从地球环境到人文环境,从自然地理到社会环境 教材内容分五大板块: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主要以全球、世界为出发点,讲述的是整个地球、整个世界的地理知识。既表现地球环境的整体性,也不失地理学科区域性的特点。 3、从现代教学体系看:体现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 教材安排了很多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探究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一个个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热情,教材可读性强 4、从教材结构看:分为正文、阅读、活动、图片四大部分 正文主要叙述地理知识的概念和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是教材的主要内容。阅读是教材的意义个组成部分,主要对一些地理事物进行专题性较详细的介绍。活动部分的内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图片是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三、教学建议 1、用活教材,整合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基于新课程改革中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教材在编写上正文内容少,图片、活动多。编者的目的是让学生多参与,多探究,主动学习。但这样的教材使老师操作难度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飑线是一种天气现象,多是由于冷空气行进至暖湿地区时产生.飑线产生后,其经过的地区通常有雷暴、大风、冰雹等过程,能量大,破坏力强,维持时间一般为4-10小时.2016年4月22日凌晨,一条飑线在广西境内形成,于4时移入我省境内,6时50分前后影响广州,自西向东影响我省大部分地区.据此完成下题. 据资料推测,这天早晨广州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①气温骤升 ②狂风肆虐 ③大雨倾盆 ④电闪雷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山前桃花山后雪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2017年底渝贵铁路将全线贯通,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中,在施工期间最有可能造成临时停工的天气是( ) A. B. C. D. 4.如图是阆中某日天气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日所属季节, 我 们家乡景象可能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 蓝天碧秋菊花黄, 西风紧北雁南飞 D.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5.下列关于卫星云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图象 B. 卫星云图上的白色区域是云雨区 C. 因台风移动迅速,卫星云图不能正确显示 D. 卫星云星可以显示暴雨出现的位置和强度 6.年平均的气温最低的地形区是 A. 恒河平原 B. 尼罗河三角洲 C. 西西伯利亚平原 D. 湄公河三角洲 7.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其主要影响因素 A. 海陆因素 B. 纬度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因素 8.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的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份 B. 气温年较差就是一个地方的日最高气温减去日最低气温的差 C. 气温一般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 海洋和陆地相比,陆地的气温大于海洋的气温 9.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D.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10.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B.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D.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11.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西侧的原因是 A. 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 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12.下面关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降水就是指下雨 B. 降水规律是极地多,赤道少. C. 背风坡降水多 D.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西岸少。 13.关于降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相同 B.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 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量少 D.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多 14.读“甲、乙、丙、丁四地气温、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完成下题。 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 15.读“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轮廓图” 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学校_____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考号________ ………………………………………………………装……………………………………订……………………………线…………………………………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 地理 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本1——10页)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生活中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自然现象:(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等 3、 能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 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4、 经纬线特点: (经纬线判别:一般情况,横纬竖经) 纬线 经线 5、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回归线(23.5°N ) 、南回归线(23.5°S ) 、 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6、 经纬度的划分和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8、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运动形式分自转和公转)(课本11——15页)1、地球的自转

(课本13页) 2、地球上的五带 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纬度地带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划分为热带、 北温带、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5个热量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地区:热带——即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O N~23.5 O S);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寒带(北寒带和南寒带)——即南极圈(66.5 O S) 以南、北极圈(66.5N O)以北 四季分明的地区:温带(北温带和南温带)——即回归线和极圈之间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课本16——28页)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必先统一)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课本19页)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区域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关系:图幅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大小详,小大略”)※阅读方向:(1)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 (2)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密陡疏缓”) ※观察右图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 山峰 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 ☆陡崖: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如右图E处)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2009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目标评价实验资料(三)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出生数和死亡数 2.到目前为止,无常住人口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南极洲 C.非洲 D.欧洲 3、下列数据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组是:() A.2.0%,1.7% B. 1.0%,0.8% C.1.5%,1.7% D. 2.5%,1.5% 4.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和北美洲 B.非洲和欧洲 C.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D.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5.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的原因是: A.环境的改善 B.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C.医疗技术的进步 D.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6.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口迅速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 B.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C.人口增长过慢,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D.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读图“北半球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图”,完成7-9题。 A.A地区 B.B地区 C.C地区 D.D地区 8.F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A.高山 B.严寒 C.暖和 D.干旱 9.B和C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A.工业发展较早 B.农业发展较早 C.经济发达 D.终年高温多雨 10“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多分布在较为寒冷地区”的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种人 11.由于人种间的相互通婚形成了:() A.因纽特人 B.印第安人 C.混血种人 D.阿拉伯人 12.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制度 B.地理环境 C.语言文化 D.风俗习惯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地理教案可以作为学校评价地理教师教学的标准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希望你们喜欢。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范文世界的气候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

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2、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七年级地理试题-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最新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岛 B.海峡 C.岛屿 D.群岛 2.南、北美洲位于() A.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B.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C.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D.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 3.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4.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这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撤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所学知识回答。 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应如何避震() A.跳楼 B.躲在窗下 C.乘电梯下楼 D.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下、桌下 5.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陆地面积为海洋面积的两倍多 B.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通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均位于五个大洲之间 D.东半球上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上海洋大于陆地 6.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7.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8.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的海是() A.里海 B.黑海 C.地中海 D.红海 9.下列各组地理事物,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京杭运河 B.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D.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 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①B.②C.③D.④ 11.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12.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A.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B.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火山和地震D.全球气候的变化 2018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读图“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A、蓝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2、“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指的是:() A、热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B、寒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C、温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D、五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般用什么指标表示:() A、人体舒适度 B、紫外线指数 C、污染指数 D、霉变指数 4、在CCTV—1的天气预报中,表示霜冻的符号是() 5、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七月 B.八月 C.一月 D.二月 6、峨眉山山脚海拔500m,气温28℃,山顶海拔3100m,则山顶的气温为()

A、28℃ B、12.4℃ C、26.5℃ D、43.6℃ 7、世界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 A、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B、从中纬度向低纬度和高纬度降低 C、从两极向低纬度降低 D、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和中纬度降低 8、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9、除了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欧洲 10、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年降水量达11000多毫米,这里的降雨多为()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11、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西侧的原因是()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 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12、一年分为明显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13、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A.迎风坡降水多的缘故B.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洋流对气候的影响D.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14、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一般与该地的哪个自然因素关系最密切?() A、地形B、气候C、河流D、经济 15、下列气候类型,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二、综合题 16、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副标题 题号一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100分) 1. 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这是因为() A. 可以欣赏美丽的星空 B. 当地的气候炎热,极少下雨 C. 当地昼夜温差大 D. 当地气候温和湿润 2.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中东主要产油国的是() A. 科威特 B. 沙特阿拉伯 C.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D. 以色列 3. 如图是“世界主要石油运输路线图”,读图完成9、10 题. 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输出量最多的地区是() A. 中国 B. 西欧 C. 北美 D. 中东 4. 欧洲西部各国之间,为了加强联系,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 A. 东南亚国家联盟 B. 世界贸易组织 C. 石油输出国组织 D. 欧盟长期以来中东地区战火纷飞,近期极端组 织“伊斯兰国”(Is)相继攻占叙利亚多个城镇,同时 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进行了打击。据此完成14——17 题。 5. 造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是() ①地理位置重要②以白色人种为主③石油资源丰富④淡水资源贫乏⑤民族宗教矛盾 突出 6.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7. 图中①海峡是() A. 土耳其海峡 B. 马六甲海峡 C. 霍尔木兹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8. 能正确反映中东地区石油分布的是() A. B. C. D. 9. 该地区联系印度洋、大西洋两大洋并且具有航运、战略重要地位的水道是() A. 苏伊士运河 B. 白令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马六甲海峡 10. 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A. 黑海沿岸地区 B. 地中海沿岸地区 C.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D. 红海沿岸地区 11. 如果你想去看欧洲午夜不落的太阳和峡湾风光,可以选择去() A. 意大利 B. 法国 C. 挪威 D. 西班牙 12. 西亚和南亚一直是世界热点地区之一.读西亚和南亚局部地区图,回答17~19 题. 关于西亚和南亚的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 B. ②地区此时正值湿季 C. ①地区居民普遍信奉伊斯兰教 D. ②所在国电脑软件业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13. “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包括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回答27~ 29 题. 中东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中东石油集中分布在() A. 波斯湾及其沿岸 B. 地中海沿岸 C. 红海沿岸 D. 阿拉伯海沿岸 读图完成6~7 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岛 B.海峡 C.岛屿 D.群岛 2.南、北美洲位于() A.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 B.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C.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D.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 3.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 大 4.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这有利于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撤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所学知识回答。 在楼房里遇到地震时,应如何避震() A.跳楼 B.躲在窗下 C.乘电梯下楼 D.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下、桌下

5.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陆地面积为海洋面积的两倍多 B.全球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四大洋,它们彼此相通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均位于五个大洲之间 D.东半球上陆地大于海洋,北半球上海洋大于陆地 6.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7.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8.位于欧、亚、非三洲之间的海是() A.里海 B.黑海 C.地中海 D.红海 9.下列各组地理事物,均为大洲分界线的是() A.苏伊士运河、京杭运河 B.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D.乌拉尔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检测题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答案】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谚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包括许多描述天气、气候的诗句,请结合相关诗词、谚语,完成1~3题。 1.下列诗词中,描写天气的是( ) A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导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陆位置 D .人类活动 3.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变化从而预知天气状况的谚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谚语是描写气候的是( ) A.泥鳅跳,风雨到 B.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C.立春落雨,一年多雨 D.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4.图1中天气与所从事活动妥当的是( ) 某地水泥厂区今天的天气状况是 , 结合图2完成5~6题。 5.水泥厂区今天的天气状况是( ) A.阴转雾,西北风四级 B.雾转阴,东南风五级 C.雾转多云,东南风六级 D.雾转多云,东北风五级 6.根据今天的天气状况判断,图中四个村庄当天受水泥厂粉尘污染最严重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图1 图

7.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心大气质量, 对图3信息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 A .哈尔滨中雪转小雪,空气质量优 B.北京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良 C.广州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优 D.成都晴转阴,空气质量良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23.3 21.6 14.3 5.6 -6.7 -16.8 8.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 A. 43.4℃ B.23.3℃ C. 20.1℃ D.16.8℃ 9.该地所在地区可能在( ) A.北半球热带 B.南半球热带 C.北半球的陆地上 D.南半球的海洋上 10.暑假期间,贝贝和家人到江西井冈山度假。当他到达山顶(海拔1597米)时,不由感慨:“这里真凉快呀!广州可热多了!”你认为该现象主要由哪个因素所致( ) A.纬度高低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读图4完成11~12题。 11.图4是某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地纬度高于②地 B .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C .①、②两地气温相同 D .③地气温比④地气温高 12.若该图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该图表示( ) A .北半球1月等温线 B .北半球7月等温线 C .南半球1月等温线 D .南半球7月等温线 实验与活动:某地理小组把一盆沙和一盆水放在太阳下暴晒15分钟,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记录下来;再把沙和水同时移到空调室中约15分钟,再次测量其温度,并记录下来。两次测量数据如图5所示。请你分析活动结果,完成13~14题。 13.关于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子温度一定比水高 B.沙子温度一定比水低 C.两次测量结果说明,同样条件下沙子增温快,降温也快;水体增温慢,降温也慢。 D.两次测量结果说明,同样条件下沙子增温慢,降温也慢;水体增温快,降温也快 14.该活动结果可以解释:同纬度地区( )因素的差异会导致显著的气候差异。 A. 海陆 B. 纬度 C. 地形 D. 人口 工具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沙盆 38℃ 21℃ 水盆 28℃ 25℃ 图3 图4 图5

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整理)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与同学们谈地理 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教师举例说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地球仪,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教学方法:学生自由发言,并且讨论。学生学法: 1、学生结合小学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页中的彩图,思考他们是否与地理有关? 3、讨论要学好地理,在课外和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学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做自我介绍 二、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课学习阶段: 1、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增长过速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 1、卫星云图中,表示云区的颜色是:() A、蓝色 B、绿色 C、红色 D、白色 2、“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指的是:() A、热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B、寒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C、温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D、五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3、空气质量的高低一般用什么指标表示:() A、人体舒适度 B、紫外线指数 、霉变指数D C、污染指数 4、在CCTV—1的天气预报中,表示霜冻的符号是() 5、一年当中,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A.七月 B.八月 C.一月 D.二月 6、峨眉山山脚海拔500m,气温28℃,山顶海拔3100m,则山顶的气温为 ()页 1 第 A、28℃ B、12.4℃ C、26.5℃ D、43.6℃ 7、世界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 A、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B、从中纬度向低纬度和高纬度降低 C、从两极向低纬度降低 D、从高纬度向低纬度和中纬度降低8、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D.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 9、除了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欧洲 10、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年降水量达11000多毫米,这里的降雨多为()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 11、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西侧的原因是() 页 2 第 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C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 12、一年分为明显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3、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82878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 1.地球仪 ①地球仪: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地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经线和经度 ①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度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②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③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④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3.纬线和纬度 ①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③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表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④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纬度0°~30°称为低纬度,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 经纬网: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我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上。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 1.自转方向和周期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小时(一天)。在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 2.昼夜更替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地球的自转运动。 3.时间的差异 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15°;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国际上规定,经度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0°经线所在地区为中时区。180°经线所在时区为东西十二区,由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并而成。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知识点复习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是。 2,气候是。 3,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是,其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阴雨区是指。4,风向是指,八个基本方向是,风力是。 5,写出下列风向标的含义 北风八级东北风二级西南风四级西北风八级南风六级 6,写出下列天气的天气符号 雷阵雨多云雾沙尘暴霜冻冰雹小雪雨夹雪 7,空气质量的高低,与有关,用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浊的空气,。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是指。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气温日较差是指,日平均气温是指 。 3,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气温年较差是指 。 4,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用来表示。 5,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处的气温;观测2仪器主要有等,这些是放置在中。 6,在等温线图中,同一条等温线上;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是,相反,就是。7,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8,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9,北半球等温线数值递减,南半球等高线数值递减;气温大致。 10,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 11,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气温低,气温高。这是造成的。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降水的含义,主要形式是。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3,用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4,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有的地区,降水量的。 5,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 6,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降水多,两极地区;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大陆东岸;中纬度降水多,降水少。 7,世界的“雨极”是,“干极”是。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2,创立了气候分类法的著名气象、气候学家是。 3,由赤道地区到极地地区,有规律的分布着热带的、 的气候。其中,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寒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不同的。 4,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 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 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其气候特征是 。 寒带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其气候特征是。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6,一个地方的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很大。一般来说,纬度低,接受的太阳,气温;纬度高,接受的太阳,气温。 7,海陆位置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距海近,降水,气温变化;距海远,降水,气温变化。 8,就地形而言,地势高,气温;地势低,气温;山地迎风坡,少雨。 9,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自己做简单的叙述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