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拆装与维修实验教案范文
拆装自行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自行车拆装与维修技术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从事自行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X自行车维修店四、实习内容1. 自行车拆卸与组装(1)拆卸: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如何拆卸自行车各部件,包括车架、前叉、后叉、变速器、脚踏、刹车等。
在拆卸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拆卸顺序、注意事项以及拆卸工具的使用方法。
(2)组装:在拆卸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如何将自行车各部件重新组装。
组装过程中,我们了解了组装顺序、注意事项以及调整方法。
2. 自行车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诊断: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如何诊断自行车故障,包括观察外观、听诊、测试等。
通过故障诊断,我们掌握了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2)维修:在故障诊断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自行车维修。
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以下维修项目:1. 车架变形修复:通过加热、拉伸等方法,修复变形的车架。
2. 变速器故障排除:调整变速器齿轮比,解决变速器跳档、打齿等问题。
3. 刹车故障排除:调整刹车线、更换刹车片,解决刹车失灵等问题。
4. 车胎修补:学习使用修补工具,修补车胎漏洞。
5. 车把调整:调整车把角度,使骑行更加舒适。
五、实习收获1. 提高了动手能力: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自行车拆卸、组装、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动手能力。
2.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 拓宽了知识面: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自行车维修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拓宽了知识面。
4.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们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实践能力。
六、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技能。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团队合作是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电动自行车拆装实训报告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动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及拆装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电动自行车维修保养的认识。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了解电动自行车的各个部件,掌握电动自行车的拆装流程,为今后从事电动自行车维修保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1. 电动自行车概述电动自行车是一种环保、节能、便捷的交通工具,具有动力来源为电动机、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
电动自行车主要由电动机、电池、控制器、变速器、前后轮、车架等部件组成。
2. 电动自行车拆装步骤(1)准备工具:扳手、螺丝刀、钳子、尖嘴钳等。
(2)断电:确保电动自行车处于断电状态,以免拆装过程中发生意外。
(3)拆卸前轮:先拆卸前后轮的辐条,然后拆卸轮辋,最后拆卸前后轮。
(4)拆卸后轮:与拆卸前轮步骤相同。
(5)拆卸车把:先拆卸车把上的装饰件,然后拆卸螺丝,最后拆卸车把。
(6)拆卸车架:先拆卸车架上的螺丝,然后拆卸车架。
(7)拆卸电池:先拆卸电池连接线,然后拆卸电池固定螺丝,最后拆卸电池。
(8)拆卸电动机:先拆卸电动机连接线,然后拆卸电动机固定螺丝,最后拆卸电动机。
(9)拆卸控制器:先拆卸控制器连接线,然后拆卸控制器固定螺丝,最后拆卸控制器。
(10)拆卸变速器:先拆卸变速器连接线,然后拆卸变速器固定螺丝,最后拆卸变速器。
(11)检查各个部件:检查各个部件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12)组装:按照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组装。
1. 实训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实训内容,了解电动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及拆装方法。
(2)准备好实训所需的工具。
2. 实训过程(1)按照拆装步骤进行实际操作,注意安全。
(2)在拆装过程中,认真观察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以便在组装时能够迅速找到对应部件。
(3)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指导老师请教。
3. 实训总结(1)掌握电动自行车的结构、原理及拆装方法。
(2)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电动自行车维修保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电动自行车拆装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提高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降低维修成本。
电动自行车拆装实习
【开放型实验项目编号】
电动自行车拆装与维修实验
【实验学时】8H 【编写】王国号【审核】陈文洪
一、授课对象
本校本科、高职、科技学院学生
二、性质和地位
《电动自行车拆装实习》是一门以实践及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对电动自行车的分析与拆装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动自行车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及装配工艺,同时也可有效地使学生将机械制图、公差配合、金属材料、机械设计、装配工艺等所学知识加以综合运用,是建立基本的工程背景知识,拓宽知识面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电动自行车的装配、调试全过程。
2、能够运用工具按要求对产品进行正确的装配、分解、调试与故障排除。
四、教学内容
1、认识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2、掌握工量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方法。
3、培养按照装配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的分解、装配、调试的基本能力。
重点:1)培养识图的基本能力。
2)认识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3)正确的掌握先后顺序、合理的装配工艺以及调试方法。
难点:1)熟悉和掌握装配图纸所表达的零件间的相互配合及空间关系。
2)按装配图纸的要求确定各零部件的装配顺序和装配方法。
3)电动自行车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4)电动自行车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五、计划与安排
1、电动自行车基本知识、工作原理理论课 2学时
2、讲解电动自行车装、拆流程及方法 1.5学时
3、学生独立按工艺流程卡装、拆电动自行车 4学时
4、检查、考核学生完成情况 0.5学时
六、考核办法
本实验采用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报告进行考核。
自行车拆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行车的拆装,加深对自行车结构和零部件的认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习,了解自行车的组装流程,为以后自行车的维修和保养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实习地点为我校机械工程实验室。
三、实习内容1. 自行车零部件识别实习过程中,首先对自行车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识别,包括车架、前叉、后叉、刹车、变速器、链条、脚踏板、轮胎等。
2. 自行车拆装步骤(1)拆卸前轮:首先松开前轮的刹车,将前轮抬起,用扳手拧下螺丝,拆卸前轮。
(2)拆卸后轮:松开后轮的刹车,将后轮抬起,拧下螺丝,拆卸后轮。
(3)拆卸变速器:拧下变速器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拆卸变速器。
(4)拆卸刹车:拧下刹车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拆卸刹车。
(5)拆卸链条:拧下链条与脚踏板连接的螺丝,拆卸链条。
(6)拆卸脚踏板:拧下脚踏板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拆卸脚踏板。
(7)拆卸车架:拧下车架与前叉、后叉连接的螺丝,拆卸车架。
3. 自行车组装步骤(1)组装车架:将车架与前叉、后叉连接的螺丝拧紧。
(2)组装链条:将链条与脚踏板连接的螺丝拧紧。
(3)组装刹车:将刹车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4)组装变速器:将变速器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5)组装后轮:将后轮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6)组装前轮:将前轮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7)组装脚踏板:将脚踏板与车架连接的螺丝拧紧。
四、实习收获1. 通过实习,对自行车的主要零部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自行车的维修和保养提供了基础。
2. 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了自行车的拆装步骤。
3. 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如何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4. 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自行车拆装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我国自行车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动车拆装实践
《电动车拆装实践》课程实验指导书何涛编张励忠审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目录总论 (1)一、常用工具及检测仪器(一) 常用工具 (3)(二) 主要检测仪表——万用表 (4)二、电动自行车技术状态检查(一) 实习目的与要求 (5)(二) 注意事项 (5)(三) 实习内容 (5)(四) 使用与维护检修常识 (5)三、电动自行车整车拆装(一) 实习目的与要求 (16)(二) 注意事项 (16)(三) 拆卸步骤 (17)(四) 电动自行车结构常识 (17)四、电动自行车前轮组件的拆装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25)二.注意事项 (25)三.前轮组件的拆卸与检漏步骤 (25)四.参考知识 (25)五、参考文献 (26) (27)总论一.教学实习的目的本实习面向机电大类专业,属校内实习范畴,是机电大类专业必修的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劳动意识和基本工程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实习是本科生教学计划安排中较早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将为后续类似课程在技能与意识培养方面奠定基础。
本实习通过对电动自行车基本知识的讲授与学生亲自完成的拆装实践两个环节,使学生了解电动自行车的种类、工作原理、构造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熟练使用各种机械工具;熟悉并掌握电动自行车整车的解体与装配方法、电动自行车日常使用与维护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手段。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对典型机电产品进行初步了解,并在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得到训练。
二.教学实习环节及要求1.集中讲授。
本环节主要完成对后续实践环节必备知识内容的讲解,同时对实习的目的、任务与要求加以说明。
本环节要求学生应认真领会相关知识,明确本次实习的中心内容与组织安排,为后续实践环节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与心理准备。
2.实习操作。
本环节为实践操作内容。
要求学生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参照指导书的讲解,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和主动求知的意识,认真完成有关的专项实践训练。
电动机拆装修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拆装修理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电动机的拆装过程,掌握电动机绕组的重绕方法,熟悉电动机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器材1. 电动机: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以 JO2-61-6 为例)2. 拆装工具:扳手、螺丝刀、电钻、拉具、剪刀、万用表等3. 绕线材料:电磁线、绝缘纸、绝缘漆等4. 测试设备:接地电阻测试仪、万用表、兆欧表等三、实训内容1. 电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1)电动机结构:电动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端盖、轴承、风扇等部分组成。
定子由硅钢片叠成圆筒形铁心,内部槽中嵌放三相对称绕组;转子由硅钢片叠成圆柱形铁心,外圆周槽中安放转子绕组。
定子和转子之间有一定的气隙。
(2)电动机工作原理:电动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当电动机接通电源后,定子绕组中流过三相交流电流,产生旋转磁场。
旋转磁场与转子绕组相互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转动。
2. 电动机拆装(1)拆卸电动机:切断电源,拆开电动机与电源的连接线,卸下地脚螺栓,卸下皮带轮(或联轴器),卸下风罩和风扇,卸下轴承盖和端盖抽出(或吊出)转子。
(2)检查各部件:检查定子、转子、端盖、轴承等部件是否存在损坏、磨损等情况。
3. 电动机绕组重绕(1)清理绕组:将绕组中的绝缘纸、绝缘漆等杂物清理干净。
(2)计算绕组参数:根据电动机型号、功率、电压等参数,计算绕组匝数、线径等。
(3)制作线模:根据绕组参数,制作线模。
(4)绕制绕组:将电磁线绕制在线模上,注意保持绕组整齐、均匀。
(5)嵌放绕组:将绕制好的绕组嵌放在定子槽中,注意绕组间绝缘。
(6)焊接引出线:将绕组引出线焊接在接线柱上。
(7)绑扎绕组:对绕组进行绑扎,防止绕组移动。
4. 电动机装配(1)装配转子:将转子装配在定子上。
(2)装配轴承:将轴承装配在端盖上。
(3)装配风扇:将风扇装配在端盖上。
电动机拆装维修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电动机拆装维修实训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动机的拆装工艺和检修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二、实训内容1. 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电动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端盖、轴承、风扇、接线盒等组成。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
当电动机通电时,定子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旋转,从而带动机械负载。
2. 电动机的拆装工艺(1)拆装前的准备工作:检查电动机的铭牌信息,确认电动机的型号、功率、电压等参数;准备好拆装工具,如扳手、螺丝刀、拉具等。
(2)电动机的拆卸步骤:①切断电源,确保安全;②卸下电动机的接线盒,拆开三相电源线;③卸下电动机的地脚螺栓,将电动机从基础上拆卸下来;④拆卸轴承盖,取出转子;⑤拆卸风扇,清理风扇叶轮;⑥拆卸定子,清理定子内部。
(3)电动机的装配步骤:①按照拆卸顺序的反方向进行装配;②检查各部件的安装是否到位,紧固螺丝;③连接三相电源线,安装接线盒;④安装地脚螺栓,将电动机固定在基础上。
3. 电动机的检修方法(1)检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使用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判断绝缘性能是否良好。
(2)检查电动机的绕组:用万用表测量绕组的电阻,判断绕组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现象。
(3)检查电动机的轴承:观察轴承的磨损情况,检查轴承润滑是否良好。
(4)检查电动机的接线盒:检查接线盒内的接线是否牢固,绝缘是否良好。
(5)检查电动机的冷却系统:检查风扇是否正常工作,冷却风道是否畅通。
三、实训过程1. 拆卸电动机:按照拆装步骤,拆卸电动机各部件。
2. 检查电动机各部件:对拆卸下来的部件进行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
3. 故障诊断: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故障原因。
4. 维修电动机:针对故障原因,对电动机进行维修。
5. 装配电动机:按照装配步骤,将维修好的电动机装配完整。
四、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掌握了电动机的拆装工艺和检修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电动车拆装、维修实习报告
电动车拆装、维修实习报告自动化0901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使我们通过实习能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专业方面的知识,并拓展相关的知识面,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集体意识,从而为毕业后尽快走向工作岗位,适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实习概述及实习单位情况为了使我们更多了解自动化和测控技术在产品和控制设备中的实际应用,加深电路方面的认识,提高专业方面的实践能力,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我们进行了为期1月的电动车拆装、维修实习。
我们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柯桥兴越路1992号的柯桥卧龙专卖店,该专卖店是卧龙品牌的一个电动车专卖店,该店具销售、拆装、维修于一体,该店虽小,却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实习地点。
在实习中,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先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
通过这次电动车拆装、维修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以前单一理论教学的不足,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工作打好更好的基础。
二、实习过程及实习内容在高中的电路焊接课堂上,我们练习了用焊笔和锡焊丝进行简单的焊接,这为日后我们处理线路断接时打下了基础。
拆装的第一天,我早早的来到了实习地,希望挑一辆性能较好的车来实习,这样比较容易完成任务,但后来觉得,实习就是想学些什么,何必在乎这些,也不为早点完成任务而找这些借口。
实习过程中,在师傅在指导下了解了该车存在的问题:前灯通电不亮,电量显示灯不亮,开关形同虚设,没有喇叭,刹车断电系统失效,前车闸基本失灵,车体百分之七十有裂纹甚至爆裂,唯一可以的就是拧动钥匙时后轮是转的,当时我就知道觉得这些问题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我感觉我就是严格按着师傅所说的顺序拆卸的,由外至内,由简至繁。
车座,车筐,后备架……看到架在车中间的支架,又想到师傅说的不要先拆卸起支撑作用的车轮,于是我决绝的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拆前轮。
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教案(16个)
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教案学校:银川六中教师:薛自亨时间:2014.8目录一、自行车发展史 3二、自行车的基本结构8三、修理自行车的工具9四、拆装中的基本技能与注意事项11五、普通自行车闸的构造及拆装12六、自行车钳形闸的构造及安装15七、自行车涨闸、抱闸简介16八、自行车闸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一)17九、自行车闸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二)19十、自行车架部件的构造与质量要求 21十一、自行车把、前叉部件的构造 22十二、车把、前叉部件的拆装24 十三、实验一:拆装自行车的前轴、后轴 27十四、实验二:拆装自行车的前轮、车把30十五、实验三:自行车车架故障排除及矫正31 十六、实验四:自行车前叉变形矫正一、自行车发展史教学目标:本节课在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了解自行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达成意向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2、能力目标:通过自行车发展历史的学习,知道自行车是好多人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完善的,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
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及小组合作,加强生与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增进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会查阅资料,能合作学习教学难点:合作展示教具、学具准备:1、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查找的资料、图片2、多媒体课件。
课前,教师精心制作了有关自行车发展史的课件,借助多媒体集音、形、色、动于一体的优势,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学过程:(一)学生展示:可以是文本、图片、PPT。
由各组讨论选出主发言人,再选出中心发言人,展示说明,后补充。
(二)教师准备:自行车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有两个车轮的陆地交通车辆,俗称自由车、脚踏车或单车。
自行车无噪音、无污染、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和维修方便,既能作为代步和运载货物的工具,又能用于体育锻炼,因而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而自行车究竟起源于哪个年代、由谁发明的、之间的演变过程则很少人知道。
自行车拆装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自行车拆装实习,旨在提高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加深对自行车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自行车拆装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我的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职业技术学院自行车维修实训室四、实习内容1. 自行车拆装工具及材料准备实习开始前,我准备了自行车拆装所需的工具,包括扳手、螺丝刀、气筒、润滑油等。
2. 自行车拆装步骤(1)拆卸前轮:首先,用扳手将前轮螺丝拧下,取出前轮;然后,用螺丝刀将前后刹车线从把套中抽出。
(2)拆卸后轮:与拆卸前轮类似,拧下螺丝,取出后轮。
(3)拆卸座椅:用扳手拧下座椅螺丝,取出座椅。
(4)拆卸车架:用扳手拧下车架螺丝,将车架与前后轮分离。
(5)拆卸变速器:用扳手拧下变速器螺丝,将变速器从车架中取出。
(6)拆卸前后刹车:用扳手拧下刹车螺丝,取出刹车。
(7)拆卸前后轮辐条:用扳手拧下辐条螺丝,取出辐条。
3. 自行车组装步骤(1)组装前后轮:将辐条穿入轮圈,拧上辐条螺丝,用扳手固定。
(2)组装前后刹车:将刹车安装在车架上,拧上刹车螺丝。
(3)组装变速器:将变速器安装在车架上,拧上变速器螺丝。
(4)组装座椅:将座椅安装在车架上,拧上座椅螺丝。
(5)组装前轮和后轮:将前后轮安装在车架上,拧上螺丝。
(6)组装前后刹车线:将刹车线穿入把套,拧紧刹车线。
五、实习体会1. 实践操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游刃有余。
2. 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自行车拆装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 实习让我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
在拆装过程中,要注重每一个细节,确保自行车组装质量。
六、总结本次自行车拆装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加深了我对自行车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拆装自行车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拆装自行车实训,旨在提高我对自行车结构、原理的认识,掌握自行车拆装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训,培养我对自行车维修保养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实训地点学校自行车维修室四、实训内容1. 自行车拆装2. 自行车零部件检查与维护3. 自行车组装与调试五、实训过程1. 自行车拆装(1)准备工作:准备好拆装自行车所需的工具,如扳手、螺丝刀、内六角扳手等。
(2)拆装步骤:① 拆卸车轮:先将车轮上的螺丝拧下,然后拆卸轮轴和辐条。
② 拆卸车架:先拆卸车把、车头、车座等部件,然后将车架与前后叉分离。
③ 拆卸前后叉:拆卸前后叉上的螺丝,将前后叉从车架上取下。
④ 拆卸零部件:拆卸前后叉、车架、车轮等部件上的螺丝,将零部件逐一拆下。
2. 自行车零部件检查与维护(1)检查前后叉:检查前后叉是否有裂纹、磨损等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2)检查车架:检查车架是否有变形、裂纹等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3)检查车轮:检查车轮的辐条、轮圈、轮胎等是否有磨损、损伤等情况,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3. 自行车组装与调试(1)组装零部件:将拆卸下来的零部件按照拆卸的顺序逐一组装。
(2)组装车轮:将辐条安装在轮圈上,拧紧螺丝,安装轮胎。
(3)组装车架:将前后叉、车把、车头、车座等部件按照拆卸的顺序组装。
(4)调试自行车:调整车把、车座等部件的位置,确保自行车骑行舒适。
六、实训收获1. 提高了自行车拆装技能: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自行车拆装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为今后的自行车维修保养奠定了基础。
2. 深入了解了自行车结构:通过拆装自行车,我对自行车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增强了动手能力:在拆装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了兴趣: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自行车维修保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八年级综合实践课 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 教案(16个)总结
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教案学校:银川六中教师:薛自亨时间:2014.8目录一、自行车发展史 3二、自行车的基本结构8三、修理自行车的工具9四、拆装中的基本技能与注意事项11五、普通自行车闸的构造及拆装12六、自行车钳形闸的构造及安装15七、自行车涨闸、抱闸简介16八、自行车闸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一)17九、自行车闸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二)19十、自行车架部件的构造与质量要求 21 十一、自行车把、前叉部件的构造 22 十二、车把、前叉部件的拆装24 十三、实验一:拆装自行车的前轴、后轴 27 十四、实验二:拆装自行车的前轮、车把30十五、实验三:自行车车架故障排除及矫正31 十六、实验四:自行车前叉变形矫正一、自行车发展史教学目标:本节课在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了解自行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达成意向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2、能力目标:通过自行车发展历史的学习,知道自行车是好多人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渐完善的,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迪作用。
同时通过查阅资料及小组合作,加强生与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的好习惯,增进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会查阅资料,能合作学习教学难点:合作展示教具、学具准备:1、多媒体展台:展示学生查找的资料、图片2、多媒体课件。
课前,教师精心制作了有关自行车发展史的课件,借助多媒体集音、形、色、动于一体的优势,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学过程:(一)学生展示:可以是文本、图片、PPT。
由各组讨论选出主发言人,再选出中心发言人,展示说明,后补充。
(二)教师准备:自行车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有两个车轮的陆地交通车辆,俗称自由车、脚踏车或单车。
自行车无噪音、无污染、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和维修方便,既能作为代步和运载货物的工具,又能用于体育锻炼,因而为人们所广泛使用。
而自行车究竟起源于哪个年代、由谁发明的、之间的演变过程则很少人知道。
电动机拆装实习心得范文3篇
电动机拆装实习心得范文电动机拆装实习心得范文精选3篇〔一〕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项电动机的拆装实习活动。
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经历和知识,并且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拆装过程有了更深化的理解。
首先,我学习了电动机的根本工作原理。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并不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经过实____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我明白了电动机是如何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来驱动设备的。
同时,我还学习了电动机的各种类型和特点,理解了不同类型电动机的适用场合和优缺点。
其次,我掌握了电动机的拆装过程。
在实习中,我有时机与其他实习生一起进展电动机的拆装工作。
我们首先仔细阅读了相关的拆装说明书和平安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平安性。
然后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逐步进展电动机的拆装工作。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因为一丝不慎就可能导致电动机损坏或者工伤事故的发生。
通过理论操作,我逐步熟悉了电动机的组成构造和拆装步骤,进步了操作的纯熟度。
此外,我还学习了电动机的维护和保养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理解到电动机的维护和保养对于其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非常重要。
我们学习了电动机的光滑、清洗、检修等方面的知识,并实际操作了维护和保养工作。
通过这个环节,我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维修技能,可以针对一些常见故障进展简单的处理和修理。
最后,我意识到在实习过程中,平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电动机的拆装过程中涉及到高温、高压和机械传动等危险因素,因此平安意识必不可少。
在实习期间,实____屡次强调了平安操作措施,并且我们也要自觉遵守。
同时,电动机拆装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大家要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展。
总的来说,这次电动机的拆装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理论操作,我加深了对电动机工作原理和拆装过程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维修和保养知识,培养了平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对于我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将来的职业开展增添了一份珍贵的经历。
电动机拆装实习心得范文精选3篇〔二〕在我进展电动机拆装实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经历和体会。
电动车维修教学课程设计
电动车维修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动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包括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电动车维修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3. 让学生掌握电动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电动车维修的基本技能,如拆装、检查、更换零部件等。
2.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动车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在遇到电动车故障时,能够独立思考,迅速找出问题并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动车维修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维修过程中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电动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和维护电动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但对电动车维修较为陌生,需要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动车基础知识:- 电动车发展历程及现状- 电动车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电池、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部件的介绍2. 电动车维修工具与设备:- 常用维修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维修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规范3. 电动车维修技能:- 电动车拆装与组装技巧- 零部件检查、更换及故障排除方法- 电动车日常保养与维护4.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 常见故障案例分析及排除方法- 故障预防措施5. 维修实践:- 实践操作:电池更换、电机维修、控制器检测等- 故障排查:模拟故障现场,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维修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故障案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动车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电动车维修工具与设备认识第三周:电动车维修技能学习第四周: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五周:维修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第一章:电动车概述第二章:电动车结构与原理第三章:电动车维修工具与设备第四章:电动车维修技能第五章: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电动车维修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电动车的基本知识、维修技巧和故障排除方法。
电动自行车拆装与维修实验教案
电动自行车拆装与维修实验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动自行车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培养学生掌握电动自行车拆装与维修的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和保养意识。
1.2 课程内容电动自行车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电动自行车的拆装与维修方法。
第二章:电动自行车概述2.1 电动自行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电动自行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2 电动自行车的优点与缺点分析电动自行车的优点和缺点。
2.3 电动自行车的分类与性能参数讲解电动自行车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第三章:电动自行车拆装与维修基本工具3.1 拆装工具的使用介绍拆装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2 维修工具的使用介绍维修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3 安全注意事项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四章:电动自行车拆装与维修实践4.1 电动自行车的拆装讲解电动自行车的拆装步骤和方法。
4.2 电动自行车的维修讲解电动自行车的维修步骤和方法。
4.3 拆装与维修过程中的问题处理分析拆装与维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第五章:电动自行车故障诊断与排除5.1 电动自行车常见故障现象介绍电动自行车常见故障现象。
5.2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讲解电动自行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5.3 故障案例分析分析电动自行车故障案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第六章:电动自行车电池组的维护与更换6.1 电池组的基本原理与构造介绍电池组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6.2 电池组的维护方法讲解电池组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
6.3 电池组的更换步骤讲解电池组的更换步骤和方法。
第七章:电动自行车电机与控制器维修7.1 电机的基本原理与构造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7.2 控制器的功能与原理讲解控制器的基本功能和原理。
7.3 电机与控制器的维修方法讲解电机与控制器的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八章:电动自行车电气系统故障维修8.1 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现象介绍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现象。
8.2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讲解电气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电动车拆解课程设计
电动车拆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动车的构造原理,掌握其核心部件如电池、电机、电控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电动车拆解与组装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3. 帮助学生掌握电动车维修保养的基本技能,提高对电动车故障的诊断与处理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动车的拆解与组装。
2.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和仪器进行电动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拆解与组装过程中相互沟通、协作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动车行业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电动车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电动车拆解与组装为载体,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动车的概述- 电动车的发展历程- 电动车的分类及特点2. 电动车的构造原理- 电池:类型、工作原理、性能参数- 电机:类型、工作原理、性能参数- 电控:作用、组成、工作原理3. 电动车拆解与组装- 拆解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拆解步骤及注意事项- 组装步骤及注意事项4. 电动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 故障诊断方法与步骤- 维修技能及案例分析5. 电动车维护与保养- 日常保养内容与方法- 定期保养项目及周期- 保养注意事项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下进度安排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电动车的概述第二课时:电动车的构造原理第三课时:电动车拆解与组装第四课时:电动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五课时:电动车维护与保养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电动车拆解课程设计
电动车拆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动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电动车主要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电动车的主要部件,如电池、电机、控制器等。
3. 学生能够了解电动车拆解与组装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工具进行电动车的拆解与组装,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电动车拆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拆解与组装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动车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态度。
2. 学生在拆解与组装过程中,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认识到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电动车的相关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环保意识,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动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介绍电动车的基本结构,包括电池、电机、控制器等主要部件。
- 阐述电动车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
2. 电动车主要部件的认识- 识别并描述电池的种类、性能参数及其使用维护方法。
- 认识不同类型的电机,了解其工作特点和应用场景。
- 了解控制器的功能、原理及在电动车中的作用。
3. 电动车拆解与组装方法- 学习拆解与组装电动车的步骤、工具及注意事项。
- 掌握拆解过程中各部件的拆卸顺序及组装方法。
4. 安全操作与环保意识- 强调拆解与组装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预防安全事故。
- 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遵循环保原则,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进行组织,与教材相关章节紧密结合。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电动车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认识主要部件。
第二课时:电池的种类、性能参数及使用维护。
废旧电动车拆解课程设计
废旧电动车拆解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废旧电动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了解拆解电动车时的安全知识及环保要求。
3. 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相关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在废旧电动车拆解过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拆解工具。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保,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 培养学生面对废旧物品时,具备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意识。
3.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探究性课程,结合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学生特点:针对初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废旧电动车基本结构认识:分析电动车各组成部分,包括电池、电机、控制器、车架等,结合教材中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各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
2. 拆解工具的使用与安全知识:介绍拆解过程中所需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讲解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参照教材中安全知识章节,强调安全操作规程。
3. 拆解过程与方法:制定详细拆解步骤,指导学生按照顺序拆解电动车,结合教材中实践操作章节,让学生掌握拆解技巧。
4. 环保与资源再利用:讲解拆解过程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教材中环保教育章节相联系。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废旧电动车拆解实践,分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废旧电动车基本结构认识,拆解工具的使用与安全知识。
第二课时:拆解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初步拆解。
拆解电动车课程设计
拆解电动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动车的结构组成,掌握电动车各部件的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电动车拆解与组装的基本步骤,了解电动车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3. 学生了解电动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认识电动车对环境与能源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工具拆解和组装电动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2. 学生能够分析电动车简单故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提升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动车及其相关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学生认识到电动车在环保、节能方面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态度,提升对工程技术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安排以下教学大纲:1. 电动车基础知识:- 电动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电动车的分类及特点;- 电动车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2. 电动车结构与原理:- 电池的种类与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类型及性能;- 控制器、仪表等辅助设备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3. 电动车拆解与组装:- 拆解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电动车拆解步骤及注意事项;- 电动车组装方法及检验标准。
4. 电动车维护保养:- 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电动机、控制器等部件的检查与维护;- 电动车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5. 电动车故障分析与处理:- 常见故障的分类与原因;- 故障诊断方法与处理流程;- 安全操作规程及事故预防。
6. 电动车环保与节能:- 电动车对环境与能源的影响;- 电动车在绿色出行中的作用;- 电动车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规划,结合教材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讲解电动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电动车的发展历程、结构原理等,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自行车拆装与维修实验教案一、电动自行车拆装实习课时安排8h其中: 生产现场授课2 h,演示1.5 h,拆装实验4 h,实习报告0.5h。
二、电动自行车拆装实习的性质、目的和要求1.1 实习的性质电动自行车拆装实习是一门以实践及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基础课程,通过对电动自行车的分析与拆装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动自行车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及装配工艺等,有利于机械、材料专业类学生将已学过的机械制图、公差配合、金属材料、机械设计、装配工艺等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建立起基本的工程背景知识,拓宽知识面。
1.2 实习的目的1.2.1 通过生产现场部件装配全过程讲授,了解电动自行车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1.2.2 通过生产现场装配流水线作业讲授,了解电动自行车装配全过程。
1.2.3 掌握工量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方法。
1.2.4 建立产品装配的基本概念。
1.2.5 培养按照装配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产品的分解、装配、调试的基本能力。
1.3 实习的要求1.3.1 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各种工具对产品进行分解与装配。
1.3.2 能严格按照装配图纸和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正确的分解、装配、调试与故障排除。
三、电动自行车拆装实习的主要内容2.1 电动自行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电动自行车是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加一套电动机驱动机构组成的,亦即为安装了电动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刹车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由蓄电池提供电能,电动机驱动自行车,即通过充电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给蓄电池补充电能,电动机接通电源后,产生旋转磁场,使车- 1 -轮旋转前进,在连接器上连接一个手柄(即调速转把),转动手柄可以控制控制器输送给电动机电压,通过变换电压来控制车速的快慢。
在人力驱动时同操作普通自行车一样,电力驱动时是以蓄电池为能源,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机转速,从而驱动电动自行车行驶,集安全、舒适、便捷、无污染与一身,是人们出行、健身的理想工具。
2.2 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a、最高车速不超过20km/h;b、自重不超过40kg;c、必须具有良好的脚踏行驶能力,在30min内最少行程应不少于7km;d、充一次电后的续行里程不少于25km;e、以15~18km/h的车速匀速前进时,噪声不能大于62(A);f、以电驱动方式骑行100km,所消耗的电能不大于1.2kwh;g、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不大于240w。
2.3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及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自行车用户约4.5亿,全国自行车保有量在6亿辆左右。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但是在电动自行车领域发展却很晚。
一直以来,电动自行车在中国都是个有争议的行业,各地政府对其安全、二次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的质疑一直困扰其发展。
我国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始于1998年,当年的产量还只有5.4万辆,2000年便突破30万辆,2002年突破150万辆,2003年突破400万辆,2004年突破670万辆,2005年突破1200万辆,2006年猛增至1950万辆,呈现出爆炸式成倍增长的大好局面。
但是,以电动自行车作为城市上班族的代步工具,尚存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如续驶里程短(般为30~40km),需要频繁充电;电池使用寿命短(一般为1~2年),更换电池成本高;充电时间长(一般为6~8h),使用不方便;过载能力弱,加速易于熄火;报废的电池回收处理难,易于造成二次污染等。
2因此,电动自行车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开发使用长寿命的镍氢电池车、无需充电的高性能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车以及智能化电动自行车等。
2.4. 电动自行车拆装实习的重点2.4.1培养识图的基本能力,了解各部件的主要功能和作用通过看电动自行车总装备图,培养识图的基本能力。
要求了解电动自行车主要由如下7大部件组成(见图1),掌握各部件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图1 电动自行车总体图2.4.1.1 车体车体与普通自行车的结构相同,按国标规定最高车速不超过20km/h。
2.4.1.2电动机电动机是完成起步和加速等功能的关键部件,它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使车轮转动。
2.4.1.3 蓄电池蓄电池是电动自行车的“心脏”,是动力的来源、能源的载体,主要用于驱动电动机。
目前应用的主要产品有小型密封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3种。
32.5.1.4 充电器充电器是给蓄电池补充电能的装置,它一般为二阶段模式和三阶段模式2种。
二阶段模式是先进的恒压充电。
充电电流随电池电压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待电池电量补充到一定程度以后,蓄电池电压会上升到充电器的设定值,此时充电器转换为涓流(将大电流转换为小电流)充电。
三阶段恒流充电,迅速给电池补充能量,等电池电压上升以后,再转换为恒压充电,此时电流能量缓慢补充,电池电压继续上升,达到充电器的充电终止电压值时,转为涓流充电,即浮充,这样可有效地保护蓄电池,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2.4.1.5 控制器控制器是电动自行车电气系统的核心,也是控制电动机转速及能量管理和各种控制信号处理的核心部件,具有欠电压、限流和过电流保护等功能。
智能型控制器还具有多种骑行模式和整车电气部件自检功能。
2.4.1.6 转把、刹把转把、刹把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部件,当电动自行车进行速度控制时,转把将控制器传来的信号送出来进行控制;当电动自行车制动时,刹把内部的电子电路输出一个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这个信号后,就会切断对电动机的供电,从而实现制动断电功能;当电动自行车处于助力状态时,助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骑行脚蹬转矩或脚蹬速度信号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根据信号的大小,分配给电动机不同的电驱动功率,从而达到人力与电力自动匹配,共同驱动电动自行车的车轮旋转。
2.4.1.7 灯具、仪表仪表是显示蓄电池电压、骑行状态、整车速度、灯具状态及整车各电气部件等是否存在故障(智能型仪表具有)的设备;灯具是起照明作用并指示电动自行车状态的部件。
2.4.2 掌握和了解电动自行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含义和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2.4.2.1 续驶里程续驶是指新电池充满电后,在额定负载重量配置及平坦的路面(无强风条件下)骑行,骑至电池电压小于10.5v/节后,所行驶过的骑行里程数。
一般由蓄电池决定,24v/10Ah电池组一般行驶里程为25~30km,36v/10Ah电池组一般行驶里程为45~460km。
但使用一段时间的电池其续驶里程都有可能下降,影响因素有:行驶速度过快、负载过重、路面不平及上下坡、制动、频繁起动、胎压、风向、风速、充电方式等均会影响实际续驶里程。
2.4.2.2 蓄电池的额定容量蓄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指在25℃时,以恒定电流放电20h至终止电压(1.75v/单格),该电流的20倍即为电池的额定容量。
一般用Ah(安培·小时)来表示。
例如10Ah/12v的电池是指以0.5A的电流恒定放电直至终止电压10.5v,可连续放电20h。
2.4.2.3 电动机种类及工作原理a、电动机是电动自行车最重要的部件,决定其性能和档次。
目前大都采用高效稀土永磁电动机,其中又分为高速有刷 + 齿轮减速电动机,性能最好,但价格最贵;低速有刷,较便宜,但性能较差;低速无刷电动机3种。
高档电动自行车一般选配高速电动机,转速一般为3000r/min;通过齿轮减速把转速降到200r/min,扭矩大、起步有劲,过载能力好,效率可达到80%以上,但结构复杂,拆装繁琐,略有噪声。
中低档电动自行车一般选配低速有刷和无刷电动机。
其转速一般为200r/min,无齿轮减速和离合器,转矩小,起步、爬坡无力,爬坡时速度下降明显,骑行空转不灵活,效率为70%~75%。
特点是结构简单、噪声低,维修简单。
低速无刷电动机,其转速一般为200r/min,无齿轮减速和离合器,转矩力小,不通过电刷换向机构换向,而是采用3项霍尔来实现换向,无磨损,效率在80%左右。
b、直流有刷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有刷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刷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电刷固定在定子上不动,换向片随电枢一起转动,将外界直流电不断地中断和连接,并送入不同的绕组,使电动机绕组得到的不是方向不变的直流电,而是不断改变方向的类似交流电,从而使电动机工作。
56c 、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将直流电转换为模拟交流电,而使电动机工作的。
图2是无刷电动自行车直流电压转换成模拟三相交流电压的原理图。
当功率场效应晶体管VF3、VF4的栅极瞬间得到高电平时接通,而VF2、VF5、VF6、VF7截止,电枢绕组AB 中有电流从A 流向B (如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流动);而VF2、VF5瞬间得到高电平接通时,VF3、VF4、VF6、VF7截止,电枢AB 中的电流从B 流向A ;如此反复运行,短时间内,电枢绕组AB 中便会出现交变电流。
而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波形采用不等间隙脉冲宽度调制(PWM )方式时,电枢绕组AB 便获得了模拟的正弦波形,与此同时,绕组AC 及BC 也将和绕组AB 一样,同时产生交变电流及正弦波,从而使电动机获得了模拟三相交流电压。
若改变功率场效应晶体管VF3、VF4和VF2、VF5的导通时间,电动机便会获得不同频率的电源,而电动机的速度也会随之改变。
图2 模拟三相交流电压产生原理图d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开关磁阻电动机是一种新型一体化调速电动机。
关键部件是开关电路控制器,转子上没有集电环、绕组等转子导体和永久磁铁装置。
定子和转子都是凸极结构,只有定子上安装有简单的集中励磁绕组。
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该电动机是按磁场扭曲产生磁阻的电磁转矩工作原理进行设计的,使磁通沿磁阻最小路径闭合。
图中按A-B-C-D的顺序进行通电,可使转子逆时针连续转动。
S1、S2接通,绕组A从电源吸收电能,而S1、S2关闭,绕组电流则通过续流二极管VD1、VD2,将剩余能量反馈到电源储存起来。
由此,开关磁阻电动机具有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再生能力。
图3 开关磁阻电动机结构原理示意图磁阻开关电动机转速可达到15000r/min。
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和较宽的转矩范围的效率可达到85%~93%。
其转矩-转速特性好,在较宽的转速范围内,转矩、转速可灵活地控制,调速控制较简单,但控制系统较复杂,工作噪声大。
2.4.2.4 调速转把的工作原理调速转把是利用霍尔效应的原理制成霍尔组件作为传感器,而进行调速的。
霍尔效应是一种磁电效应,是德国物理学家霍尔1879年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性质时发现的。
霍尔组件是由砷化铟(InAs)、锑化铟(InSb)、砷化镓(GaAs)等半导体基片构成的磁敏器件。
其原理是当霍尔组件两端有电流(I)通过,并在垂直方向施加磁场(B),从而产生与电流和磁场相垂直的电位差(U),即霍尔电H压。
78霍尔集成电路的输出电压大小和磁场强度呈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