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衰的处理

合集下载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

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急性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通常由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心脏瓣膜疾病等引起。

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以下是针对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的详细描述:1. 确认症状:急性心衰的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心悸、乏力、水肿等。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怀疑急性心衰,并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向急救人员提供详细的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急救人员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并提供进一步的医疗救助。

3. 让患者保持安静:急性心衰的患者通常会感到焦虑和不安,这可能会加重症状。

因此,应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

4. 给予氧气:急性心衰患者常常会出现低氧血症,给予氧气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可以使用面罩或鼻导管给患者提供氧气。

5. 保持卧位: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这有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和改善血液循环。

6. 给予药物治疗:急性心衰患者通常需要紧急的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呋塞米和洋地黄。

这些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和提高心脏收缩力。

7.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氧饱和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8. 寻求进一步的医疗救助: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只是暂时的应急措施,患者需要尽快得到进一步的医疗救助。

急救人员会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医生会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9. 提供心理支持:急性心衰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打击,他们可能会感到恐惧和焦虑。

在急救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

总结起来,急性心衰的急救措施包括呼叫急救、让患者保持安静、给予氧气、保持卧位、给予药物治疗、监测生命体征、寻求进一步的医疗救助以及提供心理支持。

这些措施旨在迅速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担,并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急救措施只是暂时的,患者仍然需要尽快得到进一步的医疗救助和规范的治疗。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急救处理的有效措施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急救处理的有效措施

致 出血 和管 腔 内血栓 形 成 ,而使 管腔 闭 塞 ,此 病为 器质 性
心 脏病 发 展 到 心肌 收 缩 力 减退 ,使 心 脏 不能 正 常地 将 回心 血量 全部 排 出 ,出现 肺静 脉淤 血 和动 脉系 统严重供 血不 足 。 冠 状 动 脉 闭塞 后 2 0 ~ 3 0分钟 即有 少数 的心肌 坏 死 。患 者 临 床表 现为有 濒死 感 、 烦 躁不安 、紫绀 、 冷 汗淋漓 、端坐体位 、 三 凹征 、呼 吸 困难 等 ,听诊 肺 部有 哮 鸣 音 ,心尖 部 可 听 到 奔 马律 ,且 有心 衰疾病 病史 。 急性 心肌梗 死合 并心力 衰竭 急救处 理原则 争分夺 秒对患 者 进行 急救 ,治 疗 原 发疾 病 消 除 疾病 原 因 ,减轻 心 脏 负荷 增 强 心肌 收 缩 力 , 以保 障患 者 生命 。治疗 性 心肌 梗 死合 并 心 力衰 竭 的最 有效 措 施 是 再灌 注 疗 法 ( 溶栓 、介 入 治疗 和 冠脉 旁 路移 植 ) ,由 于再灌 住 治疗 的时 间依赖 性很 强 ,因此 此 法 的价 值 小 于 时间 对 患者 的治 疗价 值 ,立 即 给予 患者 服 用硝 酸甘 油 、强 心 、利 尿 、扩张血 管和增 加心肌 收缩力 等急 救 药物 ,帮助 患 者 采 取合 适 的体 位 ,给予 高 流 量 吸氧 ,可 在湿 化 瓶 内加 入 7 5 % 酒 精 ,消 除 泡沫样 痰 改善 通气 ,保 持 呼 吸道 通 畅 。若 患 者 发生 心 室 颤动 或 心 动过 速 时 ,尽快 采 用 非 同步 直 流 电除 颤 或 同步 直 流 电复 率 。对 患者 的 疾病 情 况 进行 评 估 ,对 疾 病做 出早 期诊 断 ,给予 患 者综 合性 的治 疗措 施 以急 救 。我 院 3 0例 患者 经急 救治 疗 2 9例康 复 出 院 , 治愈 率 为 9 6 . 6 %。2 9例 患者 经过 抢救 后心 功能 均有所 改善 , 各项 生命体 征 均表 现正 常 ,2 0例 患者心 功能改 善到 2级 ,9 例 患者 心 功 能 改善 到 1 级 。患 者 呼 吸 困难 不 明显 ,双肺 湿 哕 音 消 失 ,浮 肿 消 失 。 综上所 述急 性心 肌梗死 合并 心力衰竭 致死率 较高 ,需 立 即进 行 紧 急救 治 ,通过 实 施 急救 处 理 以及 精 心 的护 理 ,患 者能够 得到 有效地 救治 ,大大 提高 了患者 的生命质 量 。 参 考 文 献

急性心衰的应急预案

急性心衰的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急性心衰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心功能急剧恶化,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急性心衰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等。

为提高急性心衰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衰的识别和诊断能力。

2. 建立快速、有效的救治流程,缩短患者救治时间。

3. 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三、预案组织1. 成立急性心衰救治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预案。

2. 小组成员包括:急诊科主任、心内科主任、呼吸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等。

四、预案内容1. 识别和诊断(1)医护人员应具备急性心衰的识别和诊断能力,对疑似患者立即进行评估。

(2)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采集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血等症状。

(4)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

2. 救治流程(1)立即通知医生,启动应急预案。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

(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

(4)给予镇静、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院内转运(1)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转运至心内科或重症监护室。

(2)转运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

(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安全转运。

4. 预防措施(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急性心衰的识别和诊断能力。

(2)完善急诊科设施,配备急救药物和设备。

(3)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急性心衰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急性心衰救治小组负责本预案的实施和监督。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急性心衰的能力。

3. 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

六、预案终止当患者病情稳定,心功能恢复至一定程度,且无进一步恶化风险时,应急预案终止。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处理

(三)心律失常
• STEMI急性期,危及生命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高 达20%。室速、室颤和完全性AVB可能为急性 STEMI的首发表现,猝死率较高,需要迅速处理。 STEMI急性期心律失常通常为基础病变严重的表 现,如持续心肌缺血、泵衰竭或电解质紊乱(如血 钾水平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低氧血症或酸 碱平衡失调。对于这类心律失常处理的紧急程度, 取决于血液动力学状况。虽然预防性使用利多卡 因可减少室颤发生,但也可能引起心动过缓和心 脏停搏而使病死率增加。因此,使用再灌注治疗 时,应避免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
• STEMI并发机械性并发症(例如乳头肌断裂 或室间隔穿孔)时,IABP已成为冠状动脉造 影和修补手术及血管重建术前的一项稳定 性治疗手段。IABP也是顽固性室速伴血液 动力学不稳定、梗死后难治性心绞痛患者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前的一种治疗措施。但 是,IABP对血压及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依 赖于左心室功能状态,对完全血液动力学 “崩溃”的患者,仅能提供很小的循环支 持。
• 虽然肺动脉插管有助于诊断,但用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也能测定左心室充盈压增高。 近期预后与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程度直接相 关。
• 2)治疗:心原性休克的处理原则见表2。下壁心肌 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时,常出现低血压,扩容治 疗是关键。若补液1000—2000 ml后心排血量仍 不增加,应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例如多巴酚丁胺 3—5 ug/kg/min)。并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指导 治疗。对大面积心肌梗死或高龄患者应避免过度 扩容诱发左心衰竭。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物可稳 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多巴胺<3 ug/kg/min可增 加肾血流量。严重低血压时,应静脉滴注多巴胺 5--15 ug/kg/min,必要时可同时静脉滴注多巴酚 丁胺(3~10ug/kg/min)。大剂量多巴胺无效时, 也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2—8ug/min。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易于伴发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也是导致猝死,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献报道AMI后室性期前收缩(室早)的发生率为10%~93%,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发生率为3%~39%,心室颤动(室颤)的发生率为4%~36%。

每年美国有超过30万的人猝死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最常见的原因,60%急性心肌梗死性死亡的患者发生在发病后1h内,被认为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与心室颤动有关。

正确评估和处理AMI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对提高AMI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着重要意义。

1.室早(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室早常见于AMI患者。

根据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分层,AMI合并的室早属于潜在恶性,既往认为可引起室速或室颤,是一种预警性心律失常。

近年的研究则发现孤立的室早不是AMI时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预报因子;现在CCU中发生VF的几率已经明显减少,因此,不主张在AMI 后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

对已经发生的室早,是否应当药物干预,也存在争论,因为所有的临床试验都没有证实药物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AMI中重视血运重建治疗(抗血栓、抗凝、冠脉重建),纠正电解质、代谢异常,有利于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AMI患者交感活性上升,血儿茶酚胺浓度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早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抑制剂,有利于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早,同样没有大型临床试验证实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所以,如果没有症状、发作不频繁、不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室早,可以不作处理;对于发作频繁、症状明显,患者不能耐受,或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早,可以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由于某些药物,如英卡胺、氟卡胺、莫雷西嗪可增加远期死亡率,应当避免使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一、心肌梗死的主要表现(1)疼痛:是最早、最突出的症状,剧痛频死感(2)心源性休克:(3)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4)病理性Q波,ST段弓背向上台高。

二、急性心梗治疗1.一般治疗(1)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若无并发症,24小时内应鼓励病人床上活动肢体,第三天可床边活动,第四天起逐步增加活动,一周内可达到每日三次步行100~150米。

(2)监护:急性期进行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护。

(3)吸氧:急性期持续吸氧4~6L/min,如发生急性肺水肿,给予6~8L/min,并以35%乙醇湿化。

(4)抗凝治疗:无禁忌证病人嚼服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连服3日。

2.解除疼痛哌替啶50~100mg肌内注射、吗啡5~10mg皮下注射或罂粟碱30~60mg肌内注射。

3.心律失常处理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发生室颤时立即实施电复律。

4.治疗心力衰竭主要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禁用洋地黄制剂。

5、有休克者抗休克治疗。

三、急性心梗溶栓治疗适应症和禁忌症溶栓适应症:1.持续性胸痛≥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缓解。

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0. 1m V、胸导>0. 2m V。

3.发病≤6小时者。

4.若患者来院时已是发病后6~12小时,心电图ST 段抬高明显伴有或不伴有严重胸痛者仍可溶栓。

5.年龄≤70岁。

70岁以上的高龄AMI患者,应根据梗塞范围,患者一般状态,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因人而异慎重选择。

溶栓禁忌证1.两周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等 ),做过内脏手术、活体组织检查,有创伤性心肺复苏术,不能实施压迫的血管穿刺以及有外伤史者。

2.高血压病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前血压仍≥21 . 3/13. 3k Pa(160/100mm H g)者。

3.高度怀疑有夹层动脉瘤者。

4.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史, >6小时至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 (包括 TIA)史。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及护理(1)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或原有心绞痛程度加重,发作频繁,时间延长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并伴有胃肠道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医师,并加以严密观察。

(2)心电图检查S—T段一时性上升或明显下降,T波倒置或增高。

2 常见症状(1)心律失常:①室性早搏,即早搏出现在前一心搏的T波上。

②频发室性早搏,每分钟超过5次。

③多源性室性早搏或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以上情况有可能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必须及时给予处理。

(2)心力衰竭:心衰早期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心率加快、舒张早期奔马律,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肺水肿,易发展为心源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脉搏细速,皮肤湿冷,继之血压下降、脉压变小。

3 对症护理(1)妥善安置患者,做好护理准备:安排患者在监护病房,嘱其绝对卧床,耐心细致全面地介绍监护室的环境;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消除患者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稳定其情绪,使其尽快进入病人角色;如经医生确定需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则积极做好急诊开通血管准备,遵医嘱进行抗凝扩血管B治疗。

(2)积极进行止痛治疗,做好用药护理:积极有效的止痛,可防止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排血量增加而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和促发心律失常,对无低血压者可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1次/5min,连续数次,或可用消心痛。

吗啡或呱替啶对止痛有明显疗效。

在运用止痛药物时应做好用药护理,在观察患者疼痛症状变化的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3)尽可能减少耗氧,给予高流量吸氧:绝对卧床、稳定情绪、给予止痛等都可以减少耗氧,由于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疼痛等都可使心率加快,此时可遵医嘱给予减慢心率药物,减少心肌耗氧,与此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增加血氧浓度,缓解心肌缺氧。

(4)采取预见性护理,做好排便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绝对卧床,极易导致肠蠕动减慢而致便秘。

用力排便时,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一般认为较正常排便增加5倍,心肌负荷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疼痛加剧,梗死范围扩大,往往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原因与处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原因与处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心律失常的原因与处理分析发表时间:2011-05-19T17:25:24.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车琳[导读]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车琳(黑龙江省医院道外院区 150056)【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4-0370-02【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故早期发现并合理处理很重要。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例,全部男性。

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5.3岁。

其中合并心律失常6例,合并心力衰竭3例。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并发症的预防极为重要。

心电图检查:ST 段抬高型AMI者45例,非ST 段抬高型15例。

前壁梗死18例,前间壁梗死9例,单纯下壁梗死15例,下壁合并后壁梗死6例,非Q 波心肌梗死12例,不典型心电图表现3例。

1.2 治疗入院后即刻常规应用镇痛、阿司匹林、ACEI、钙拮抗剂等治疗,改善冠脉血供,积极控制充血性心衰。

对持续性多形性室速或心室颤动,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除β受体阻滞剂外,致命性或有严重症状的心律失常给予即刻和长期抗心律失常治疗。

莫氏Ⅱ型几乎都是前壁心梗的并发症,可能进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考虑起搏治疗。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下壁心梗所致的Ⅲ度AVB通常由于房室结内或结上损伤引起,逸搏节律通常较稳定,且大部分可恢复,可用阿托品静脉注射,0.3~0.6mg/次,每3~10分钟1次(总量<2mg),阿托品无效可考虑起搏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处理
1 1 一般 资料 .
予 多 巴胺 、 间羟胺 抗休 克 , 予以 安 置心 脏起 搏 器 。 心脏 停 搏者 同时 对
我 们采 用胸 外 按压 、 电击 除颤 及 肾上 腺素 、 阿托 品 、 多卡 因静脉 注 利 射 等 方 法 复 苏 。 中2 发 生 严 重房 室传 导 阻滞 , 其 例 心率 降至 3 次 / 8 a 。 rn 出现 心源性休 克 , i 给予 异丙肾 上腺 素 l J 入 5 葡萄 糖注 射 液 mg l % J  ̄
3mi后 重复 造 影示 闭 塞血 管未 通 , 0 n 因患 者反 复 出现 室颤 。 抢救 无 经
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死 亡
本组急性心肌梗死 后患者4例 , 8 均为我院 急诊科收 入住院部患者 ,
年龄 5 ~8岁 . 4 , 4 , 5 1 男3例 女2 例 发病 至急 诊均 为2h 4 内的心 肌梗 死后 患者 。 均符合 WHO 急性心梗诊断 标准 。 早期并 发症有 , Ⅲ度房 室传导 阻
急性 心肌梗 死具 有起病 急剧 , 发病 凶险 , 临床上 死亡率 高 , 是心血
击 除 颤 和 肾 上 腺 素 、 托 品 、 多卡 因静 滴等 方 法 复 苏 。 于 左 心 阿 利 对
衰 竭 患 者 给 予 吸 氧 、 心 、 尿 等 。 发 生 心 源 性 休 克 的 患者 , 强 利 并 给
竭等 具 体 情 况 见表 1 。
厥 , 衰弱等 。 极度 这部分 病人 以老年 人为 多, 电 图的表 现也 常不典 且心 型 。 中最 容易忽略 的是 表现为 消化道症状 和衰弱的 患者 , 管A I 其 尽 M 的
年 龄< 0 5 岁的女性 患者 发生AMI 的可 能性极 小 。 状特 点半数 以上 的 症 患者 表现为 能 引起 医生警 觉 的胸痛和 胸闷 , 分病人 易得到 医生 的 这部

急性心衰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急性心衰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急性心衰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急性心衰是一种心脏功能急剧恶化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的疾病,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等疾病的急性期,临床上危害非常大。

要处理急性心衰的病人,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对急性心衰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对临床医生和护士们处理急性心衰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一、急性心衰的处理流程1.评估病情患者来院后,首先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血气分析和心脏超声等检查。

评估病情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急性心衰的类型和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于急性心衰的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静脉通道给予患者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心脏功能。

3.给予氧疗急性心衰患者往往出现低氧血症,因此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脏和其他器官的供血供氧。

4.控制血压和心率部分急性心衰患者可能伴有高血压和心律失常,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降压药物和心率控制药物治疗,以稳定病情。

5.给予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急性心衰的重要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体液,缓解心脏负担,改善症状。

6.心衰相关病因处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急性心衰的相关病因进行治疗,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7.监测和复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排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8.注意并发症预防急性心衰患者常伴有肺水肿、心源性休克、肺栓塞等并发症,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预防并处理并发症。

二、急性心衰的应急预案1.制定规范的急性心衰处理方案和流程医院应制定规范的急性心衰处理方案和操作流程,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2.增加急性心衰的诊治经验和技能培训对医生和护士进行专门的急性心衰诊治经验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识别和处理急性心衰的能力。

心梗和心衰中室性心律失常防治

心梗和心衰中室性心律失常防治

手术治疗包括心脏起搏器和心脏消融 术。在起搏器植入术中,心电图记录 器通过心脏起搏器控制和纠正不规则 的心跳节律。在消融术中,不规则的 心律通过射频射线消融手术得以解决。
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和措施
预防心梗和心衰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梗和心衰的 并发症之一。通过控制血压、 血脂、戒烟限酒、运动等预防 措施,可以降低心脏疾病的风 险。
室性心律失常的定义和原因
定义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来自左右心室细胞的早搏, 速率过快或过缓,导致心脏节律紊乱的情况。
原因
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比较复杂,如冠心病、高 血压、心肌病、代谢性疾病等。神经调节、离 子平衡和基因也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
室性心律失常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
室性早搏(PVCs)
单个或连续出现在心电图中的室性早搏。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2
患者可无症状或有心悸、失眠等表现。
心室电活动异常,导致心率过快,可引
起头晕、胸痛或晕厥。
3
心室扑动/颤动
心室收缩异常,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如 不及时保护,可导致猝死。
心电图诊断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是诊断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工具。正常情况下,心电图的各波形有规律的时间和顺序,而在室性心律失 常的时候,波形出现了异常的模式。
减轻精神压力
紧张和忧虑可能会导致室性心 律失常。通过合理安排工作和 生活、放松肌肉、舒缓情绪等 方法减轻精神压力。
药物干预
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可以避 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需要 患者遵从医生的建议,定期监 测心电图和治疗效果。
室性心律失常的危害和风险
猝死
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及 时干预,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加重原有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有什么并发症一、并发病症急性心肌梗死可出现心力衰竭、休克、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心室室壁瘤、血栓形成与栓塞、梗死后综合征、梗死延展等并发症。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心力衰竭是急性心梗常见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20%~40%,住院期总的病死率在10%~17%。

可见急性左心衰、急性右心衰。

自推广应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的发生率已逐渐减少,占心肌梗死患者的10%~20%。

19:43:562、休克心源性休克系指直接由心室泵功能损害而导致的休克综合征,是急性心肌梗死中最严重的并发症。

AMI时由于丧失大块具有收缩功能的心肌而引起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供能显著降低,可并发心源性休克。

国外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6%~8%。

近些年来,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由于可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死于心律失常者大大减少,心泵衰竭已成为最重要的死亡原因。

3、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总发生率可高达50%,但乳头肌整体断裂极少见,这主要因为乳头肌的血液供应差,常有慢性缺血小梗死灶,存在较多的纤维瘢痕,故不易发生完全断裂。

多数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内。

4、心律失常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

按起病后3天监测结果,发生率高达90%以上,多发生于起病24h内。

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尤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为突出。

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在下壁或老年AMI时发生率高。

5、心脏破裂心脏破裂最常发生于心室游离壁,其次是室间隔穿孔,而乳头肌断裂极少见。

在AMI患者中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同时并发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情况非常罕见。

心脏破裂是AMI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室游离壁破裂是心脏破裂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心脏破裂的90%。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护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护理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护理方法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6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護理干预。

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治疗过程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临床护理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常见的、好发于老年群体中的心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该病具有起病急、发病快、预后性差的特点,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安全都带来了较大的不利影响[1]。

而心衰更是该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据可靠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将优质护理干预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价值显著。

立足于此,本文特此展开探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

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64~83岁,平均年龄(77.98±1.67)岁。

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8.01±1.3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常规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基础护理等[2]。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和心理情绪,发现患者存在不良心理和情绪应予以微笑服务,并及时行心理疏导,以树立患者治疗信心,配合医生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图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处理流程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凶。

一、院前急救1、患者的急救准备:急救人员要有较强的急救意识,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医疗器具,随时做好出诊准备,在接到出诊电话后,立即出车,并根据呼救者在电话里描述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准备。

2、患者的现场急救:嘱咐患者和家属要冷静并保持室内安静,不要慌忙送往医院,要帮助患者就地平卧进行家庭急救。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禁忌剧烈搬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轻微的活动都会增加心肌工作量,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加重心肌缺血,继而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嘱咐患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 或速效救心丸10粒。

这些药物虽不能根治疾病,但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防止梗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为下一步急救争取时间,降低死亡率。

在有条件的家庭可立即给予吸氧。

因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缺氧,所以吸氧不但可以提供心肌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预防心肌进一步损伤,减少梗死面积。

3、医生到达现场后急救:(1)生命体征的监测;到达现场后,将患者就地平卧,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病理性Q波以及有无ST-T改变,询问病史,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及呼吸。

同时,给患者以精神安慰,以稳定其情绪。

(2)镇静止痛;AMI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伴濒死感,如不及时止痛,会加重心肌缺血。

应立即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如不缓解可肌注度冷丁50~100mg。

(3)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为保证一次穿刺成功,我们常选用粗大且直的肘正中静脉,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用敷贴妥善固定,便于静脉给药及搬运时不易脱出及外渗。

4、安全转运:对患者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转入院内进一步治疗,患者转运途中发生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者占院前死亡的10%~20%.因此,安全转运十分重要。

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急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最终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处理要点
一、体位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强迫坐位、面色青灰、
发绀、大汗淋漓、烦躁等。
处理:立即置患者于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 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 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 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亦为 右心衰竭的重要征想之 一
• 肝大和压痛:肝因淤血 肿大常伴有压痛
全心衰竭
• 左右心衰竭表 现同时存在:
同时具有左、 右心衰的临床 表现。
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
体力活动
表现
Ⅰ级
不受限
一般的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的 乏力、呼吸困难和心悸
Ⅱ级
内容
• 急性心力衰竭的概念、类型 •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处理要点
• 肺循环:血液从心脏进入肺进行氧 合和排除CO2的过程。
• 体循环:血液通过体循环携带氧气 和其他营养成分到达机体细胞,同 时运走废物。
• 前负荷:开始收缩时它的拉伸程度 或承受的张力。
• 即:心室充盈后的舒张期末压。 • 后负荷:左心室收缩期射血时需要
克服的负荷或阻力 。阻力越大, 心脏工作负荷越大。
概述
• 急性心力衰竭(AHF)系指急性的心脏病变引起心肌收缩 力明显降低或心室负荷加重而致急性心排血量显著急剧降 低,体循环或肺循环压力突然增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 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急性脏器淤血的临床表现,是一 临床综合症。
在关注AHF病因时,必须注意诱发因素,才能很好的进行防治。
心力衰竭的症状
左心衰竭表现为肺循环静脉瘀血和心排血量降 低
1.典型症状:呼吸困难
• 劳力性呼吸困难:左心衰最早症状 • 端坐呼吸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 • 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形式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诊疗(一)心律失常1.心动过缓窦缓或交界区心律,多见于下壁梗死,系迷走神经亢进所致。

如心率慢于50次/min,伴低血压或频发室早或短阵室速,应早期用阿托品0.5mg静注。

如疗效不好,可考虑静点少量异丙肾上腺素,约1μg/min。

2.心脏传导阻滞对房室传导阻滞,需识别阻滞部位在房室结区或束支系统。

结区多见于下壁梗死,心电图上QRS不宽,心室率不低于50次/min,且较稳定,持续时间不长,1~3天内自行恢复,一般不需安装起搏器。

如出现心衰或低血压,对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考虑安装临时起搏器。

发生在束支系统的传导阻滞多见于前壁梗死,梗死面积大,且多为永久性。

表现为QRS增宽,心室率很慢,在30~40次/min,且不稳定,易出现停搏,应及时安装起搏器。

药物治疗可用阿托品和激素。

但由于梗死面积大,常伴泵衰竭,故预后不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无论是单纯右束支阻滞,或双束支阻滞(如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或右束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或右束支阻滞与左束支阻滞交替出现),病死率均高。

可无先兆,突然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停搏,故有人主张安装预防性起搏器。

3.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如合并心衰,首选西地兰。

如非心衰所引起,可试用维拉帕米,以5mg溶于20ml葡萄糖液静脉缓慢注射,4~5min注完。

如心率减慢,恢复窦律,立即终止给药。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对房颤常用西地兰转复,或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室率。

房扑对药物治疗的效果常不满意,而同步直流电转复疗效较高,且所需电量较小(50~100Ws)。

4.室性心律失常(1)室早: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检出率很高,在发病的头2~3天内常可出现室早、短阵室速,可为致命性的室速或室颤的先兆。

常用药物为利多卡因,也可用安搏律定或普鲁卡因酰胺。

是否常规用利多卡因预防室速或室颤的发生,意见不一致。

有认为严密监测,如偶有室早,一般不需治疗。

如出现室早成二联、频发(>5次/min)、多源或室早落于T波上,则应用利多卡因。

急性心衰的急诊诊治流程

急性心衰的急诊诊治流程

急性心衰的急诊诊治流程
内容:
一、病情评估
1. 评估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咳嗽、气短、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四肢水肿等。

2. 心电图检查:心率增快,出现心房颤动或心室早搏等心律失常。

3. 胸片检查:肺水肿表现。

4. 超声心动图:心功能下降,射血分数降低。

二、治疗措施
1. 吸氧:给予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

2. 抗心力衰竭药物:给予利尿剂(呋塞米)和血管活性药物(硝酸甘油)等以改善心功能。

3. 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4. 监测生命体征。

5. 根据病情评估需要进行进一步治疗如NPPV通气支持、静脉注射利尿剂或血管活性药物、置管引流等。

6. 病情稳定后转入心内科继续治疗。

三、护理注意事项
1.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2. 保证充分的吸氧。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4. 监测输入输出量。

5. 预防感染。

6. 进行心理护理。

7. 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急性心衰的急诊治疗要迅速评估病情,采取吸氧、抗心衰药物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密切监护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最后转入心内科继续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如严重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处理方法。

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住院患者48例,均合并严重心律失常,对心脏停搏者采用胸外按压、电击除颤和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静滴等方法复苏。

对于左心衰竭患者给予吸氧、强心、利尿等治疗,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给予多巴胺、间羟胺抗休克,同时予以安置心脏起搏器。

结果 9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显示为右冠状动脉闭塞6例,左前降支闭塞12例。

右冠状动脉中远端两处狭窄达75%者22例,前降支及回旋支两处以上狭窄分别大于75%者18例,3支均有病变的24例。

随即给予冠脉内溶栓治疗,半小时后重复造影示闭塞血管再通者,很快心律失常缓解,4例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抢救治疗,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对预后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停搏心衰竭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剧,发病凶险,临床上死亡率高,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的一种危重急症。

是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演变为临床特征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

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等[1]。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多,严重,而且复杂,因此如何做好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症的处理,对于减少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将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96例,年龄55-71岁。

男68例,女28例,发病至就诊均为24h内的心肌梗死后患者。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急性心梗诊断标准。

早期并发症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动过缓、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室颤动、左心衰竭等。

1.2 临床表现及症状特点患者前来就诊的原因多数是持续性胸痛伴胸闷,也有以其他症状如消化道症状、牙痛、心力衰竭、晕厥等为首发症状来就诊的,具体情况见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种类 室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停博
发病率(%) 50%~95% 30%~70% 10%~40% 15%~35% 5%~15% 5%~15% 0%~5%
心梗早期心律失常的处理
缓慢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律失常/房颤 室性心律失常
冠造提示:三支病变,右冠脉近中段完全闭塞 给予右冠置入支架1枚,给予临时起搏器置入 术中及术后仍反复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室速、 室颤
给予电除颤,药物胺碘酮及利多卡因应用
术后1周好转出院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塞常见和重要的并 发症之一 CCU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致死 ↓,相对应心力衰竭死亡↑ 梗塞面积占整个左室心肌的20%时即可引起 心力衰竭;若达到或超过40%时,会造成心 源性休克
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AVB )的发生率约7%左右,束 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约5.3% 新出现AVB的患者相比原来即存在AVB的患 者有更高的院内及远期的死亡率

新出现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通常预示 可能出现完全性的AVB或心力衰竭

Ⅰ度AVB

Ⅱ度Ⅰ型AVB

Ⅱ度Ⅱ型AVB

Ⅲ度AVB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适用于无低血压倾向的心力衰竭患者
对于那些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制 剂等其他正性肌力药治疗后心力衰竭仍不 能控制的患者,可以试用本药 米力农:

58
59
60
Per-operation
post-operation
61
62
缺血性
心肌细胞的损伤坏死造成患 者全身和心肌一系列生理紊 乱及病理变化,引发心律失 常
急性缺血 Hale Waihona Puke 直接作用自主神经 活动改变
代谢产物 的影响
室壁张力 改变
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机制
再灌注
心肌局部的缺血损伤心肌再 次得到血供时促发心律失常, 源于再灌注损伤。
缺血心肌组织重新得到再灌 注时局部心肌组织结构、电 生理功能和心肌完整性恢复 不均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8次/分,大致正
常心电图)

初步诊断: 1.高血压病2级 极高危 2.冠心病?
2014-7-13
入院后第3天,血压平稳,行 运动试验过程中突发意识丧 失。
室性逸搏心律,心率20次/分,血压 测不出。
胸外按压
心率升至40次/分, 转为结性逸搏心律,可见下壁 导联ST段抬高

球囊漂浮导管 (Swan-Ganz catheter)
44
急性左心衰竭 心源性休克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呼吸困难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 ②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③端坐呼吸 ④急性肺水肿(粉红色泡沫痰) 咳嗽、咯痰--白色浆液性泡沫样痰 咯血—大咯血(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之间侧支 破裂) 乏力、倦怠 少尿及肾功损害




处理: 出现传导阻滞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时, 应静推 0.6~ 1.0mg的阿托品, 每五分钟可重复一次直至 达到预期的疗效 异丙肾上腺素和氨茶碱, 因其有致心律失常性 并增加心肌氧耗量,不推荐使用 如果传导阻滞持续存在,应建立临时起搏(经静 脉途径或经皮途径),静脉路径的选择上股静 脉优于锁骨下静脉 如果传导阻滞持续存在(≽14天)应该考虑植入 永久起搏器
补液升压后转至监 护病房
再次复查心电图考虑急性下 壁、右室心肌梗死。
平车推入导管室后, 突发室颤
1)电除颤 2)胸外按压 3)药物给予倍他乐克、胺碘酮、利多卡因, 但患者反复出现室颤,期间有结性逸搏、室性逸搏、 室颤交替出现,血压下降至40/20mmhg 气管插管,反复多次除颤,及药物应用。 恢复为窦性心律,血压升 至90/60mmhg, 转至介入手术室

心肌坏死→心肌收缩功能↓→心排血量↓, 外周灌注不足,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 室顺应性↓→心力衰竭、肺淤血 机械性并发症: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室 间隔穿孔 快速性心律失常 并发的其他疾病如贫血、高血压、肾功能 不全、肺炎、肺栓塞和主动脉瓣疾患 医源性的原因


Killip分级: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定 Forrester分型: 主要根据血液动力学检查结果来判定。
46
心脏体征---心脏扩大、 心率增快、交替脉、 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 基础心脏病体征
肺部体征---肺部湿性罗音(移动性)
中枢性紫绀
47

肺静脉充血
间质水肿 肺泡水肿


心力衰竭最为严重的表现形式 ForresterⅣ型

临床表现主要有血压下降、少尿、冷汗、 紫绀、皮肤湿冷和意识障碍
合并有右室心肌梗塞,心脏指数常在 2.2L/(min. ㎡)以下 临床上可有少尿、血压不稳定和有下降倾 向,同时出现类似右心衰竭征象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减低外周血管阻力 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促进尿钠排 泄

减少室壁张力和儿茶酚胺水平,具有抗心 室扩张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苯那普 利


正性肌力作用药物: 多巴胺:
血压正常的顽固性心力衰竭:多巴胺宜从 0.5~1.0μg/(kg•min)的小剂量开始,逐渐增 加剂量 心源性休克:5~20μg/(kg•min)的较大剂量, 而且可以与硝普钠或硝酸甘油合用
折返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处理: 颈动脉窦按摩 静脉使用腺苷 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 尔、艾司洛尔 静脉应用地尔硫卓: 采用食管调搏方法中止
房性早搏 不主张积极治疗
室早 警告性心律失常

频发室早(每分钟超过5次) 多形性室早 RonT现象 成对或连发性室早

对伴血流动力学紊乱或进行性心肌缺血的 持续性房颤/房扑患者, 应采取同步电复律 电复律无效或在短暂窦性心律后再发, 可使 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静脉使用胺碘酮

对有严重左室功能障碍及心衰的患者静脉 应用地高辛, 以控制心室率


对伴进行性心肌缺血,但无血流动力学紊乱 的持续性房颤及房扑, 建议控制心室率, 另 外应抗凝治疗 除非有禁忌证,首选β受体阻滞剂 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或维拉帕米 STEMI之前就有房颤或房扑病史的患者可以 复律
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胺碘酮、索他洛尔 ICD 、CRT-D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

基本情况:患者,张某,女,40岁。
主诉:发作性头晕、心慌、胸闷10余天。
入院查体:体温 36.4°C
脉搏 68次/分
呼吸 18次/分 血压 172/80 mmhg 心肺听 诊未见异常,查体无阳性体征,既往无冠心病 、糖尿病 病史。

持续性室速

3个或更多连续的室性早搏 心率>100次/分 超过30秒或引起需处理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室性心动过速处理



补钾补镁 应维持血钾 4.0mmol/L以上,血镁在 2mmol/L以上 早期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 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持续多形性室速应以非同步电复律 引起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90mmHg)的持续单形性室 速应以同步电复律 不引起心绞痛、肺水肿或低血压(血压< 90 mmH g) 的持续单形 性室速治疗如下: 胺碘酮:10min iv 100 ~ 150mg(或5mg/kg),可每10~ 15min重复100150mg,1mg/min 6 h,随后在1 8 h 0.5mg/min。总的累积剂量在 24 h内不能超过2.2g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等治疗 必要时同步电复律 顽固性多形性室速,心率低于60次/分或有长QTc间期, 应开始给 更高频率的临时起搏

吸氧:使用面罩给氧,流量8~10L/min。 PaO2仍不能达到6.6kPa(50mmHg)以上者, 需考虑气管插管和辅助呼吸。 盐酸吗啡:3~5mg iv 利尿剂:速尿、布美他尼 支气管扩张剂:喘定



血管扩张剂: 硝普钠:起始量0.1μg/(kg•min),常用的有 效剂量为0.5~3μg/(kg•min) 硝酸甘油:0.1μg/(kg•min)开始,并可逐渐 增加剂量,每隔5~10分钟增加5~10μg,直 到肺动脉楔压降至2.4kPa(18mmHg),收缩压 降至12.0~12.7kPa(90~95mmHg)左右
丽水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 李洋威 2014-05-25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危急重症,在条件好
的医院死亡率也高达10-14%,因此及时正确的处 理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AMI病理生理的进一步了解,把
AMI分型为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和ST段抬 高型心梗(STEMI)。两类在病理上不同,因此治 疗也不同
2014-7-13
房颤 STEMI合并心衰的患者约21% 有房颤 原因 交感过度兴奋 心房过度扩张 心房梗死 心包炎 低血钾, 基础慢性肺病, 缺氧
MI合并有房颤相对于无房颤者短期和长期 的预后更差,MI患者如合并房颤分别增加 短期、长期死亡率20%, 34%之多 新发房颤者比MI前合并房颤者的预后更差

----AMI是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 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 坏死 ----ST段抬高的AMI形成的血栓通常为富含红 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而非ST段抬高型心 梗通常为富含血小板的白血栓所致

发病率
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机制


多巴酚丁胺: 常用剂量多为2~10μg/(kg•min)

多巴酚丁胺适用于处于临界低血压状态的心力 衰竭患者 建议与多巴胺及血管扩张剂合用 如心率增快超过了100次/min,或发生了室性、 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或者心电图ST段缺血 改变加剧时,应考虑减量甚至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