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数学专业技能竞赛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数学专业技能竞赛试题

本试题包括三部分,9道大题,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

作答。

第一部分教学理念与实践应用(50分)

一、填空:(本题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可参考下面的提示

语完成。)

1. 《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数学思考、解

决问题、()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 《标准》中,对过程性目标所应达到的各种标准分别是()、()和探索。

3.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与()是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 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和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教

学的始终。

5.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6. 《标准》中,对学习内容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四个学

习领域。

7.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计算教学有()、()和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要求。

8. 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因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因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

四则混合运算以()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步。

9. 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10. 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搜集、()、()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解释简答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

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提示语: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变化和发展、实践与综合应用、逻辑与推理、统计与概率、情感与态度、归纳与概括、知识与技能、观察、实验、整理、猜测、验证、分析、推理、经历、了解、理解、体验、掌握、表格、图画、自主探索、灵活运用、合作交流、增强数感、加强估算、数形结合、重视口算、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智

力、能力、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名词对应:(本题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 1分,共10分。找到每个名词

所对应的含义。)

1.探究学习;

2.自主学习;

3.合作学习;

4.教学模式;

5.教学设计;

6.教学重点;

7.符号;

8.数感;

9.启发式教学;10.最近发展区

A. 依据《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论,基于对学生需求的理解、对课程性质的分析,而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种

可操作的过程。

B.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C. 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结合,是

完成任务的方法的总和。

D. 对前面知识紧密联系,对后面要学习的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

E. 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

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F. 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

动活泼、融会贯通地学习。

G.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相对于“被动学习”、“机

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H. 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理解数和应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

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I.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J. 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符号感就是指:学生对符号的意义理解和对符号运用的能力。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道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只需用简短语言说

明问题即可。)

1. 在四年级(上)中才定义“线段”和“角”的概念,而在二年级(上)中就要认识“线段”和“角”。那么,在二年级对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认识“线段”和

“角”要把握到怎样的教学尺度?

2. 在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的《可能性》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环节。一个学生投掷了5次硬币,结果这5次都是正面朝上,当这个学生再要投掷第6次的时候,他想:“这次一定是反面朝上。”他的理由是:正面朝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前5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6次一定是反面向上。分析一下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想?你会怎样解决这一教学事件?

3. 下面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简易方程》中的内容。

①确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

②方程旁边配有两幅图,编者如此安排有什么意图?体现怎样的数学思想?

③新教材改变了以往借助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来解方程的方法,新的解方程

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简易方程》

四、片段设计:(本题9分。写出简单教学设计结构即可。)

上面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笔算除法》内容。将其新授环节(不包括导入和巩固部分)进行简单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教学策略、方法要

明确;教学层次要完整、清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笔算除法》

第二部分数学解题(50分)

五、填空:(本题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