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缺氧

合集下载

高原缺氧自救的小方法

高原缺氧自救的小方法

高原缺氧自救的小方法
高原地区较低的氧气浓度容易导致缺氧,为了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应该采取相应的自
救措施,以确保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自救技巧:
①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出行时应避免穿越高原地区,沿公路路线行驶,保证能有足够
的及时补给;
②加强营养:在安全的高原地区选择营养丰富,能够抵御高原环境的食物,以水果、
仙人掌、核桃等植物性食物为最佳选择;
③增加休息时间:应尽量提高休息时间长度,注意保持呼吸的节奏和舒缓,尽量避免
疲劳过度的体力消耗,以此来增强对高原缺氧的适应性;
④适当锻炼身体:可以在旅行中增加适量的身体锻炼,可以在旅行当中选择较少的爬
山或者走路,以此来增强自身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能力;
⑤穿合适的衣服:在高原环境中应穿着厚实有保暖性质的服装,既要防止体温过低所
导致的失血出汗,又要抵御缺氧。

上述就是关于高原缺氧自救的一些小技巧,注意在此高原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切忌大
动作,以免发生意外事故,以及尽量避免剧烈的运动,这样可以减少自身身体不适的状况,同时也能增强自身的抵抗力,让自己能够安全的游玩高海拔环境。

高原缺氧症状的识别和急救措施是什么

高原缺氧症状的识别和急救措施是什么

高原缺氧症状的识别和急救措施是什么当我们踏上高原这片神秘而壮丽的土地,往往会被其雄伟的景色所震撼,但同时也可能面临高原缺氧这一潜在的威胁。

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容易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

了解高原缺氧症状的识别方法以及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这不仅能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高原之旅。

一、高原缺氧症状的识别1、轻度缺氧症状在高原环境中,刚开始可能会出现一些较轻微的症状,如头痛。

这种头痛通常位于双侧颞部、前额或后枕部,表现为胀痛或跳痛,在活动后可能会加重。

头晕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感觉头部昏沉、不清醒,有时会伴有眩晕感。

此外,还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呼吸频率加快,稍微活动就会感到气喘吁吁。

有些人会感到乏力、疲倦,即使休息也难以恢复精力。

食欲不振也是轻度缺氧的表现之一,对食物提不起兴趣,甚至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2、中度缺氧症状如果缺氧情况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出现中度的症状。

例如,呼吸困难变得更加明显,呼吸急促且费力,甚至需要大口喘气才能满足身体的氧气需求。

心跳加快,心悸感增强,心脏跳动强烈且不规律。

精神状态方面,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较大,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变得迟缓。

睡眠也会受到影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甚至可能出现失眠的情况。

3、重度缺氧症状当缺氧达到严重程度时,症状会变得非常危急。

患者可能会出现嘴唇、指甲发紫,即发绀现象,这是因为血液中氧含量过低导致。

意识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

呼吸极度困难,甚至可能出现呼吸暂停。

此外,还可能伴有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心血管系统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二、高原缺氧的急救措施1、休息一旦出现缺氧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

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以减少身体的氧耗。

2、吸氧吸氧是缓解高原缺氧症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如果有携带便携式氧气瓶,应立即吸氧。

吸氧流量和时间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来调整。

高原缺氧对人的影响

高原缺氧对人的影响

高原缺氧对人的影响高原的缺氧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会诱发某些疾病的发生或者是病情的加重,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有高原反应等。

高原缺氧对人的影响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高原上有许多自然特点,居住平原的人进入高原后,在低压、缺氧条件下,人体要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调节,以达到其适应高原生活的目的。

机体在调节适应过程中,临床上即可出现一些症状(也称应激反应),这些反应随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不同,反应程度亦有显著的差异。

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后,人体出现的调节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呼吸系统的变化:在平原,正常人每分钟呼吸次数平均为18次。

轻度缺氧时,首先表现呼吸加深加快,随缺氧加重频率也进一步加快,人们可感到胸闷气短,经适应后,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肺通气量的加大是人体缺氧情况下的代偿适应性机能。

2、循环系统的变化:(1)脉搏(心律)频率:平原地区正常人每分钟脉搏为72次,是呼吸次数的4倍;当进入高原后,心脏增加收缩次数,以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

初到高原时脉搏可增至80-90次/分,个别人可达100多次,居住一段时间后,又可恢复。

(2)血压:平原人正常收缩压为110-120毫米汞柱。

舒张压为70-80毫米汞柱。

初进入高原后,由于血管感受器作用和体液等影响,使皮肤、腹腔脏器等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保证心脏冠状动脉、脑血管内的血液供应。

适应后亦可恢复正常。

由于高原缺氧条件下体循环、肺循环和微循环的变化都比较大,血压表现也不稳定,这和微循环的功能状态是分不开的。

因此不能以内地血压值作为高原标准,更不能测两次血压就确定为高血压或低血压。

(3)血象变化:平原地区红细胞正常数值一般男性为450-500万/立方毫米,女性350-4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12-14.5克%,女性11-13克%。

低于此数即为贫血,高于此数即为红细胞增多,并随海拔增高,其数值亦增加,据西藏医科所在3658米到4700米之间调查结果,每升高100米时,红细胞约递增13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约递增0.36克%。

高原缺氧应急处置措施

高原缺氧应急处置措施
7
心理安抚
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加重症状。
8
寻求医疗帮助
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高原缺氧应急处置措施
序号
应急处置措施
具体步骤
1
立即停止活动
停止一切体力活动,特别是剧烈运动,以减少氧气的消耗。
2
转移到安全地点
若在户外活动,应尽快转移到户内或低海拔地区,以减少高原环境对身体的影响。
3
吸氧治疗
使用氧气袋、氧气瓶等装置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时间至少2小时以上。若症状严重,应尽快送往医院接受氧疗或高压氧舱治疗。
4
补充水分和糖分
及时补充水分,可以饮用清水或酸性饮料如柠檬水。同时,可补充高浓度葡萄糖或巧克力类食物,以提供能量。
5
药物缓解
根据医嘱,可服用治疗心脏供血不足的药物(如丹参滴丸)或改善氧合的药物(如乙酰唑胺、醋酸甲羟孕酮)。注意,药物使用需遵医嘱,切勿自行用药。
6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高原缺氧窒息应急预案

高原缺氧窒息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易导致人体出现高原反应,严重时可能发生缺氧窒息。

为保障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处理高原缺氧窒息事件,降低事故发生率。

2. 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 加强高原地区群众的安全意识,降低高原缺氧窒息事件的发生。

三、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加强高原地区群众的健康教育,普及高原反应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对从事高原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掌握高原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对高原地区旅游、探险等活动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生命安全。

2. 应急响应(1)发现高原缺氧窒息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3)现场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3. 救援措施(1)对疑似高原缺氧窒息患者进行初步判断,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迅速将患者转移至低海拔地区,确保患者呼吸畅通。

(3)对重症患者,立即进行吸氧、输血、抗感染等治疗。

(4)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4. 应急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氧气袋、吸氧设备、急救药品等。

(2)确保应急救援车辆、通讯设备等设备正常运行。

5. 信息报告(1)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伤亡情况等。

(2)及时向媒体发布事故信息,引导舆论。

四、应急结束1. 事故原因查明,患者得到妥善救治,恢复正常生活。

2. 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恢复正常秩序。

3. 对事故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五、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XX市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3. 各级单位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请简述人体高原缺氧的机理

请简述人体高原缺氧的机理

1.请简述人体高原缺氧的机理①高原地带不同于平原地区,由于地势较高导致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相对平原地区稀薄的多,此时肺部的氧分压减少,供氧不足,Hb(血红蛋白)的携氧量相比之前减少了很多,从而引发头晕、四肢无力等缺氧症状,过一段时间身体通过调节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的含量加大组织供氧,缓解症状。

②Hb是四聚体结构,它的主要功能是载运氧分子,其亚基构型的相互转换形成了S形氧平很曲线,每一个亚基都有一个血红素辅基,氧亲和力由Hb分子结构决定,主要受到温度、H+和CO2等的影响,同时再细胞内部受到各种盐,包括Cl、ATP和2,3-DPG的影响。

2.从糖代谢中举例说明酶的别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①别构调节通过非共价键与酶的调节亚基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改变,可以使底物或者别构抑制剂。

在糖代谢中磷酸果糖激酶为例:别构激活剂如:AMP、ADP、F-1-6-2P、F-2-62P,别构抑制剂如:柠檬酸、ATP。

通过底物浓度大小改变别构效应。

②化学修饰通常通过酶催化使酶分子发生共价变化,改变酶活性。

例如:糖原合成的过程中对于关键酶糖原合酶的化学修饰,合酶分为两种型态:a型和b型,无活性的b型经磷蛋白磷酸酶的催化脱磷酸转变为有活性的a型,而a又可经蛋白激酶的催化磷酸化转变为无活性的a型,而a型又可经蛋白激酶的催化磷酸化转变为无活性的b型,从而调节糖原的合成速率。

2.三种可逆抑制剂形成的比较①与底物S和抑制剂I的结合方式不同②双倒数曲线不同③K m与V max不同竞争性抑制剂:K m变大,V max不变非竞争性抑制剂:K m变小,V max变小反竞争性抑制剂:K m不变,V max变小3.DNA分子双螺旋特征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简述tRNA二级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每一部分的功能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其结构特征为:tRNA的二级结构由四臂、四环组成,已配对的片段称为臂,未配对的片段称为环①叶柄是氨基酸臂,其上含有CCA-OH3’,此结构是接受氨基酸的位置②氨基酸臂对面是反密码子环,在它的中部含有三个相邻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可与mRNA 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③左环是二氢尿嘧啶环(D环),它与氨基酸-tRNA合成酶的结合有关④右环是假尿嘧啶环(TΨC环),它与核糖体的结合有关⑤在反密码子与假尿嘧啶环之间的是可变环,它的大小决定tRNA分子大小。

高原缺氧环境对机体运动代谢的影响及调节研究

高原缺氧环境对机体运动代谢的影响及调节研究

高原缺氧环境对机体运动代谢的影响及调节研究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人都选择到高原地区旅游或工作。

然而,高原缺氧环境对人体的代谢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机体运动代谢的影响更加明显。

本文将探讨高原缺氧环境对机体运动代谢的影响及其调节研究。

一、高原缺氧环境对机体运动代谢的影响1. 呼吸系统的影响高原缺氧环境下,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满足代谢需求,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此外,肺泡面积增加、肺毛细血管分布增多等因素也会影响氧的传递和利用效率,从而影响运动时的能量供给。

2. 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高原缺氧环境下,机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因此心脏需要更多的工作来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

此时,心脏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会增加,而心率和心肌重量也会增加。

同时,由于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等原因,动脉阻力和外周血管阻力可能会增加。

3. 能量代谢的影响高原缺氧环境下,机体的能量代谢会发生改变。

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机体将需要更多地依靠无氧代谢,因此产生乳酸的速率会增加,并伴随着酸中毒的风险。

4.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高原缺氧环境下,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低氧环境会导致体内一些激素的分泌增加,如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等,以增加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

同时,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也会调节机体的代谢水平。

二、高原缺氧环境对机体运动代谢的调节研究1. 训练适应尽管高原缺氧环境对机体的运动代谢产生了不良影响,但是研究表明,适当的训练能够提高机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

例如,长期在高原环境下进行训练,可以增加肺功能、改善氧的传递和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

2. 药物干预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机体改善代谢能力。

例如,甲状腺素可以增加机体的代谢水平和氧的利用能力,酸化剂可以提高机体的酸耐受性,以及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也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从而降低外周阻力。

3. 营养补充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机体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素来维持正常的代谢水平。

高原环境对人体影响及人体反应

高原环境对人体影响及人体反应

高原环境对人体影响及人体反应一、高原的环境特点1.缺氧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

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

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

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2.寒冷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

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

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

3.湿度低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

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

4.阳光辐射强在海拔3600米高处,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

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

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

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二、人体的应变措施高原的环境特点确实非同凡响。

对此,人体并不是被动地应付,而要根据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

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则早已形成了适应性变化。

让我们看看在高原地区,人们的体内将经受哪些变化。

1.血液系统进入高原后2小时,由于缺少氧气,机体开始产生过多的红细胞以适应缺氧环境,血红蛋白每星期升高1.1克,约6星期后,机体血红蛋白将升高至原有水平的1.4倍,即20克左右。

这种高血红蛋白症的现象在高原地区很常见,但回到低海拔地区后,高血红蛋白症会逐渐回到原来的水平,并在继续下降3星期后出现轻度贫血。

随后血红蛋白水平还会上升至正常。

因此,从高原回到低海拔地区后的1个月左右,不宜重返高原,否则,处于贫血状态下的人体更容易得高原病。

2.呼吸系统由于氧气压力较低,人体会因缺氧而过度换气,通气。

在高原缺氧常用的解决方法

在高原缺氧常用的解决方法

在高原缺氧常用的解决方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高原地区旅游和居住。

然而,高原地区缺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障身体健康,我们需要了解高原缺氧的原因以及常用的解决方法。

一、高原缺氧的原因高原缺氧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力和氧气浓度较低所致。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逐渐降低,氧气浓度也随之下降。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氧气浓度已经低于海平面上的氧气浓度约30%左右,这就导致了人体缺氧的问题。

二、高原缺氧的表现高原缺氧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急促、气短:由于氧气浓度的降低,人体需要更多的呼吸来摄取足够的氧气,因此呼吸变得急促、气短。

2. 头痛、头晕:由于大脑需要足够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功能,因此缺氧会导致头痛、头晕等症状。

3. 心悸、胸闷:由于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来输送足够的氧气到各个部位,因此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

4. 乏力、易疲劳:由于缺氧会导致身体能量代谢的减缓,因此会出现乏力、易疲劳等症状。

三、高原缺氧的解决方法为了解决高原缺氧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缓慢适应高原环境:在前往高原地区之前,最好提前几天到海拔较低的地方适应高原环境,逐渐提高海拔,让身体有充分的时间适应高原环境。

2. 加强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氧气摄取能力,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缓解高原缺氧的症状。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锻炼,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3. 补充氧气:在高原地区,可以通过吸氧的方式来增加身体的氧气摄取量,缓解缺氧的症状。

但要注意吸氧的时间和剂量,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4. 饮食调理:在高原地区,应该注意饮食的调理,多吃些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氧气携带能力。

5. 合理休息:在高原地区,应该注意合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

综上所述,高原缺氧是高原地区常见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和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

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

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

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高原缺氧是指在高原地区过度缺乏氧气的一种身体状况。

由于高原地区海拔高、氧气含量低,人体吸入的氧气量随之降低,从而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分压降低,出现高原缺氧的症状。

对于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高原缺氧可能会更加明显。

一般来说,在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严重高原缺氧症状会更明显。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从平原地区进入到高原地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出现缺氧的情况,这种情况是高原病的一种,是人体进入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的时候,身体暴露在低压低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疾病,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那么高原缺氧究竟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高原病呢?本文将带给你答案。

高原病是什么?高原病就是指平时居住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或者从较低海拔进入到更高海拔的时候,对高海拔缺氧环境产生的不适应,进而导致神经、心血管、消化乃至呼吸系统发生的一系列的病变。

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力比平原地区更低,空气也更加稀薄,环境当中可利用的氧气也就相对比较少,因而处于高原环境当中的人群,很容易就会出现缺氧的现象,进而导致高原病的发生。

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来区分,高原病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急性高原病,另一类是慢性高原病。

急性高原病根据发病的程度,又可以分为轻型高原病和重型高原病,急症轻型高原病称为反应型或者急性高原反应,而重型则又可以分为脑型急性高原病、肺型急性高原病以及混合型急性高原病。

慢性高原病则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包括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血压异常以及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在进入高原地区,出现高原病之后,绝大部分患者经过规范、及时的治疗之后,是能够痊愈的,不会对后续的生活造成生命影响,但是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有可能会出现呼吸、神经、心血管等系统永久性的后遗症,例如出现运动耐力降低以及造血功能障碍等等。

高原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头晕、头痛是高原病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更加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四肢水肿、恶心、呕吐、乏力、胸闷等情况,根据不同疾病的类型,症状也会有所区别。

高原缺氧护理

高原缺氧护理

高原缺氧护理高原缺氧是指身处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氧气含量减少而导致人体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

在高原地区生活、工作或旅行时,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免受高原缺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高原缺氧的原因,以及一些有效的高原缺氧护理方法。

一、高原缺氧的原因高原地区地势较高,气压较低,氧气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氧气含量已经明显低于平原地区。

这是因为气压的降低会导致呼吸道内外的氧气压差减小,从而使氧气更难进入肺泡和血液中。

此外,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也可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寒冷、干燥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身体的不适感。

二、高原缺氧护理方法为了减轻高原缺氧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方法:1. 充分休息:到达高原后应该适当休息,给身体充分的时间来适应高原环境。

此外,在高原活动期间也要注意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充分恢复体力。

2. 饮食调理:高原地区的饮食应该保持清淡、易消化的原则,并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3. 适应性运动:在高原地区进行适应性运动可以帮助增强心肺功能。

适合的运动方式包括慢跑、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4. 吸氧装备:在高原地区,可以携带便携式氧气瓶或使用高原用氧设备,以便在需要时补充氧气。

使用氧气装备需要遵循相关的使用指导,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5. 避免劳累:高原缺氧会使身体机能下降,容易感到疲劳。

因此,要避免长时间的剧烈体力劳动,尽量减少过度劳累,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6.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酒精和烟草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

切忌过量饮酒和吸烟,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7. 注意保暖:由于高原地区气温较低,容易引起身体发冷。

因此,要注意穿着保暖服装,避免受凉。

同时,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以免皮肤过度干燥。

8. 高原药品:可以咨询医生,准备一些常用的高原药品,如高原安、红景天等。

高原缺氧自救的小方法

高原缺氧自救的小方法

高原缺氧自救的小方法
1、准备好所需物品
高原缺氧是一个纠结许多人的问题,要想自救就必须准备好一些必要的物品,例如抗缺氧药物,能够在高原助呼吸的深呼吸普及法,以及增氧饮料等。

保持携带必要物品,以备缺氧出现时使用。

2、多休息
上高原时,应多休息,不要仅仅为了前进就不考虑休息,应定时休息一下,以补充体力,做好缺氧的预防措施。

3、增加活动频率
可以多适当加强锻炼,通常在攀登时锻炼可以提高体能,增强耐力,也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以抗击高原缺氧。

4、补充水分和营养
补充适量水分和营养,在登山徒步时要多补充水分,在山上应多吃一些补血的有机蔬菜水果等,让身体充满活力。

5、尽量少吸烟饮酒
吸烟饮酒会影响心肺功能,使受累的组织无法充分恢复,造成缺氧症。

因此,去高原上应该尽量不吸烟饮酒,以防止缺氧发作。

6、注意调整节奏
登山缺氧不容小视,在爬山之前,应先选择有条件的路线,锻炼身体、选择合适的行进速度和运动量,慢慢进入山上状态,放慢行进速度,避免暴露于空气稀薄处造成缺氧反应。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很好地预防在高原上的缺氧。

如果当发现自己出现缺氧症状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这比自己自救来的更加有效。

缺氧的四种类型及其血氧变化的特点

缺氧的四种类型及其血氧变化的特点

缺氧的四种类型及其血氧变化的特点哎呀,这可是个不轻松的活儿啊!不过,既然答应了你,那我就得好好儿给你聊聊这个话题。

话说人体里头有个重要的家伙,叫做氧气。

它可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哦!可是,有时候呢,咱们的身体里的氧气可不是那么多,这时候就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那么,缺氧有哪四种类型呢?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呢?别着急,我这就给你一一道来!我们来说说第一种类型:高原缺氧。

这种缺氧啊,主要是发生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

你知道吗,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减少的。

所以,住在高原上的人就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那么,高原缺氧有什么特点呢?其实就是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心慌等等。

不过,别担心,只要适应了高原的环境,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第二种类型:窒息性缺氧。

这种缺氧啊,主要是发生在密闭的空间里。

比如说,飞机上的小隔间、地铁里的厕所等等。

你知道吗,当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的时候,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也会减少的。

所以,呆在这种地方的人也会遇到缺氧的问题。

那么,窒息性缺氧有什么特点呢?其实就是呼吸急促、头晕、四肢无力等等。

不过,这种情况也不是不能应对,只要尽量保持冷静,呼吸顺畅就行了。

再来说说第三种类型:贫血性缺氧。

这种缺氧啊,主要是由于身体里的红细胞数量不足导致的。

你知道吗,红细胞里面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物质,它能把氧气从肺部带到身体各个部位。

所以,如果红细胞数量不足的话,就会导致身体各部位的氧气供应不足。

那么,贫血性缺氧有什么特点呢?其实就是疲劳、乏力、皮肤苍白等等。

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可以预防的,多吃点富含铁质的食物,补充足够的营养就行了。

我们来说说第四种类型:心脏性缺氧。

这种缺氧啊,主要是由于心脏功能不全导致的。

你知道吗,心脏是负责把血液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的重要器官。

如果心脏功能不全的话,就会导致血液流动不畅,从而影响到身体各部位的氧气供应。

那么,心脏性缺氧有什么特点呢?其实就是气短、胸闷、心悸等等。

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可以治疗的,只要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就行了。

高原缺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高原缺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高原缺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方案一、引言高原缺氧突发事件是指在高原地区,由于氧气含量不足导致人体吸氧能力下降,出现突发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应对高原缺氧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制定高原缺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对高原地区居民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演练,以应对潜在的危险。

二、背景高原缺氧是高原地区常见的一种气象现象,最常见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

高原氧气稀薄,相对海平面氧气含量较低,人们在此地长期居住或到访,容易出现缺氧症状,如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

若遇到氧气供应不足、突发事故或自然灾害等情况,可能导致人员突然发生缺氧甚至生命危险。

三、目标制定高原缺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方案的目标是:提高高原地区居民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应对能力,增强对高原缺氧突发事件的认识和了解,熟悉应急处置流程和操作方法,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自救互救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四、演练内容1. 演练场地的选择和准备在高原地区选择适当的场地进行演练,确保场地安全和各项资源的准备。

场地应满足众多演练人员的需求,并具备模拟高原缺氧突发事件所需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2. 参与人员的组织和培训组织居民和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演练,并提前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高原缺氧知识、急救技能和相关应对流程。

培训内容应针对不同人群,包括学生、老年人、从事户外工作人员等。

3. 模拟高原缺氧事件的场景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模拟高原缺氧事件的场景,如突然氧气供应中断、大规模人员集结导致供氧不足等,并对演练场景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其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4. 检验应急处置流程和操作方法根据高原缺氧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流程和操作方法,并在演练中对其进行全面检验。

演练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演练人员的操作步骤、时机和安全要求进行引导和监督,确保演练的顺利进行。

5. 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在演练中注重培养演练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人工辅助通气、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等。

吸氧对高原缺氧症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吸氧对高原缺氧症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吸氧对高原缺氧症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高原缺氧症是登山者、旅游者等前往高海拔地区常见的健康问题,其症状包括呼吸急促、头痛、乏力、恶心等,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高原缺氧症,有许多方法可行,其中吸氧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从吸氧对高原缺氧症的影响和预防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吸氧对高原缺氧症的影响高原缺氧症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缺氧引起的,而吸氧能够补充缺氧时体内氧气不足的情况,从而缓解与改善高原缺氧症状。

吸氧通过加速人体氧气的摄入,能够大大提高人体氧气分压,从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如此一来,一旦出现高原缺氧症状,吸氧可以在短时间内渐渐改善症状表现,同时降低由于高原缺氧引起的病情加重风险。

二、吸氧的预防措施并注意用药事项1、合适的吸氧参数想要发挥吸氧的最大功效,需要设置合适的参数。

关于氧气浓度,吸氧系统需要设置在2.5至3升每分钟氧气流量以上。

若氧气浓度过低或氧气流量过小,则不足以快速地补充身体所需氧气。

反之,若氧气的流量设置过高,则健康人体会因此感到不适、头昏眼花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危险,所以吸氧系统的吸入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屏住呼吸吸氧吸入氧气时要屏住呼吸,以避免过多二氧化碳,进一步加重高原缺氧症的症状。

屏住呼吸时,氧气就可以快速地被肺部吸收,从而让吸入氧气的效果更佳。

3、减少药物使用不应在高原区域滥用药物,因为不良品质未经认证药物,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甚至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更要注意,使用某些药物,如安眠药、镇静剂和酒精等,都会使缺氧症状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要谨慎行事,特别是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

4、饮食以清淡为主食物过于油腻会加重废气排出的负担,所以饮食以清淡为主较好。

此外,饮水方面,也可以适量多喝点水,盐分也要适当摄入,以充分补充体内缺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等。

三、结论通过吸氧来缓解和改善高原缺氧症状是目前常见的措施之一,但是也并非一直有效。

采取吸氧之外,合理的饮食、心理疏导和减缓活动强度也是预防高原缺氧症的重要因素。

高海拔地区缺氧应急安全演练方案

高海拔地区缺氧应急安全演练方案

高海拔地区缺氧应急安全演练方案一、介绍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含量较低,存在缺氧的风险。

为了提高在高海拔地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制定缺氧应急安全演练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安全演练方案,以确保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工作、生活和旅行时的人员安全。

二、缺氧的危害及识别1. 缺氧的危害缺氧是指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含量过低,人体无法正常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缺氧会导致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头晕、头痛、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

长期暴露在缺氧环境中,还可能导致高原反应、肺水肿等严重疾病。

2. 缺氧的识别在高海拔地区,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缺氧:- 观察身体状况:头晕、恶心、疲劳等症状表明氧气供应不足。

- 使用便携式氧气测量仪: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判断是否达到安全水平。

- 观察周围环境:如果周围有人出现呼吸困难、神经症状等现象,可能是缺氧引起的。

三、高海拔地区缺氧应急安全演练方案1. 建立应急演练组织为了确保演练的有效性,应成立专门的应急演练组织。

该组织应包括高海拔地区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如旅行社、登山俱乐部、医疗机构等。

组织应急演练前,确定演练的目的、内容和参与人员,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2. 了解高海拔地区特点和安全知识在进行高海拔地区缺氧演练前,参与人员应事先了解高海拔地区的特点和安全知识,包括高原反应的症状、处理方法,缺氧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等。

参与人员还应熟悉常用的应急设备和药品,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

3. 进行模拟演练模拟演练是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环节。

可以选择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模拟演练,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训练。

演练内容包括识别缺氧症状、快速判断应对措施、正确使用应急设备和药品等。

演练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参与人员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反应和处理。

4. 提供必要的装备和药品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工作或旅行时,参与人员应携带必要的装备和药品,以应对缺氧引起的突发状况。

例如,可以准备氧气罐、药物(如脑血管扩张药物)、高原反应的药物等。

四种类型的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四种类型的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四种类型的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缺氧,顾名思义,就是咱们身体缺乏氧气的状态。

这可不是好玩的事情,轻则感觉到气短,重则可能影响生命安全。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四种类型的缺氧,看看它们是怎么让我们的血氧水平变化的。

让我们放松一下,轻松一笑,来看看这些缺氧的“麻烦事儿”。

1. 高原缺氧1.1 发生的场合说到高原缺氧,大家肯定想到了爬山。

你一旦到了海拔高的地方,氧气就跟着你“拜拜”了。

比如,去爬珠穆朗玛峰的时候,你会发现,呼吸就像在做有氧运动,根本停不下来。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不断跑步,心脏要蹦出来了。

你知道的,高原的空气稀薄,血氧浓度一下子就掉了,身体可受不了这份“待遇”。

1.2 血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咱们的血氧饱和度会降得很厉害,可能一瞬间从正常的95%掉到80%甚至更低。

就像开了一个“大减价”,你原本满满的氧气货架瞬间被搬空。

身体为了适应这个变化,会开始加速心跳,像小马达一样不停转动,结果呢?人就开始变得头晕目眩,甚至有点晕乎乎的。

2. 缺血性缺氧2.1 什么情况说到缺血性缺氧,大家可能会想到心脏问题。

就是因为某些地方血流不畅,导致氧气没办法供应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比如,心脏血管堵了,氧气送不进去,最后人就像被锁在了一个没有氧气的房间里,怎么也出不来。

2.2 血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会逐渐下降,但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可能从正常的95%降到70%左右。

可你知道吗?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不足时,身体会通过呼吸加快来试图补救。

心跳加速,脸色发白,感觉自己像是失去了动力的电池,浑身无力。

唉,这时候真的是想大喊一声“救命”!3. 贫血性缺氧3.1 背景知识贫血性缺氧,顾名思义,就是血液里的红细胞数量不足,造成氧气运输不畅。

好比一个公交车,虽然开得很快,但车上乘客太少,根本坐不下大家。

这种情况常见于饮食不均衡,铁质摄入不足,或者有些疾病导致的红细胞生成减少。

3.2 血氧变化在这个情况下,血氧的饱和度可能看起来还不错,依然在80%甚至90%左右,但这并不能掩盖氧气供应不足的事实。

在高原上缺氧时应该怎么办?

在高原上缺氧时应该怎么办?

在高原上缺氧时应该怎么办?这两年西部旅游开始热起来,西部的美丽风光、奇异风情实在令人神往,但西部的许多地方高原缺氧也实在令人恐惧,假如把这种“恐惧”带到游程中,真是让你的旅游生活大打折扣。

其实高原缺氧并不是那么可怕,关键是你要了解它,正确对待它,对于身体健康的大多数人来说,海拔5000米以下的高度,缺氧都是可以克服的。

那么高原上缺氧时怎么办呢?什么反应属于缺氧?首先,要了解什么反应属于缺氧?多数人上到海拔2500米以上就会开始有气短、气喘等反应;到了大约3500米以后会感到轻微头痛,走路吃力,气喘加重;到4500米以后,反应真正明显,有人轻微头痛会变成剧烈头痛,也有人恶心呕吐,行动时体力明显不支;到了5000米时,反应最强烈的人一动也不想动,一动也不敢动。

造成高原缺氧的原因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

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进入身体)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人体)缺氧。

”人是否缺氧不能凭感觉,因为大脑和心脏的宽容度很大,轻易感觉不出来,要凭测量。

观察嘴唇颜色是测量,是目测,嘴唇颜色代表动脉血颜色,发紫、发乌说明动脉血血氧不饱合,身体缺氧。

最方便的是使用血氧饱和度仪,10秒钟可探知真情。

“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98%,低于94%为供氧不足,低于90%定为低氧血症。

”血氧饱和度血液中被氧结合的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

正常成年人在平原为98%以上,进入高原会降低10-20个百分点。

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红细胞的主要成份)由珠蛋白和亚铁血红素结合而成,在人体内专门负责运输氧。

该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压高的地方(肺泡处的毛细血管),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分压低的地方(如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又与氧解离,释放出氧,成为还原血红蛋白。

血色素每100毫升血液中男性为120-160g,女性为110-150g,低于正常值即为贫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09级(1)班何雅琼
摘要:高原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很大,这些因素包括低氧、气候干燥、温差大、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寒冷等,其中低氧对人体的影响最大。

在高原低氧的环境中,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有别于平原地区。

因此,研究了解高原自然环境特点对人体工作能力的影响以及在高原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对指导高原体育教学和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高原慢性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介绍了长期居住高原者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生理方面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原;缺氧;生理特征;应对措施
高原上有许多自然特点,居住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后,在低压、缺氧的条件下,人体要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调节,以达到其适应高原生活的目的。

机体在调节适应过程中,临床上即可出现一些症状(也称应激反应),这些反应随着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的不同,反应程度也有显著的差异。

1高原的环境特点
1.1 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

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

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

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1.2 寒冷
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

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

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

1.3 湿度低
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

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

1.4 阳光辐射强
在海拔3600米高处,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

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

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

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

2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2.1呼吸系统的变化
在平原,正常人每分钟呼吸次数平均为18次,轻度缺氧时,首先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随缺氧加重频率也进一步加快,人们可感到胸闷气短,经适应后,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肺通气量的加大是人体缺氧情况下代偿适应性机能。

2.2循环系统的变化
(1)脉搏(心律)频率,平原地区正常人每分钟脉搏为72次,是呼吸次数的4倍;当进入高原后,心脏增加收缩次数,以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

初到高原时脉搏可增至80-90次每分,个别人可达100多次,居住一段时间后,又可恢复。

(2)血压:平原人正常收缩压为11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70-80毫米汞柱,初进入高原后,由于血管感受器作用和体液等影响,使皮肤、腹腔脏器等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保证心脏冠状动脉、脑血管内的血液供应。

适应后亦可恢复正常。

由于高原缺氧条件下体循环、肺循环和微循环的变化都比较大,血压表现也不稳定,这和微循环的功能状态是分不开的,因此不能以内地血压值作为高原标准,更不能测两次血压就确定为高血压或低血压。

(3)血象变化:平原地区红细胞正常数值一般男性为450-50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4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12-14.5克%,女性11-13克%,低于此数值即为贫血,高于此数值即为红细胞增多,并随海拔增高,其数值亦增加,据西藏医科所在3658米到4700米之间的调查结果,每升高100米时,红细胞约递增13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约递增0.36克%。

两者在高原上的一定数量的增加仍属生理现象,对人体是有益的。

如增加超过一定的限度,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发展成为病理性变化,则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多血症面容、心慌气短,手指紫绀,这时要采取一定治疗措施。

2.3消化系统变化
进入高原后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道蠕动受到抑制,除胰腺分泌稍增加外,其它消化食物的唾液、肠液、胆汁等分泌物增多较平原时减少,胃肠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可出现食欲不振、腹涨、腹泻或便秘、上腹疼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紊乱症状,当在高原生活一段时间后,可逐步恢复,少数人这些症状持续较久或反复出现等。

2.4神经系统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

在轻度缺氧时,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如情绪紧张、易激动、欣快感等,继而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

如进入较高海拔由兴奋转为抑制过程,表现嗜睡、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少数重着意志丧失甚至昏迷,若转入低地后又恢复正常。

神经症状的表现轻重常与本人心理状态和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

如对高原的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反应就多些,相反,在进藏路中一路歌声一路笑,精神愉快者出现反应就较少。

但适应一段时间后均能有所恢复。

3高原环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高原环境下,由于气压、空气密度、重力、空气阻力等方面的影响,经常给不同运动项目带来不同的影响。

这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1由于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和空气密度降低,地心引力减小,因而运动时阻力较小,这对肌肉不直接受摄氧状况影响,而且依赖于机体的无氧供能能力的短距离、田赛、场地自行车、速度滑雪和滑冰以及爆发用力的项目有利。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计算,在墨西哥城(2240米)进行比赛,百米可增快0.1秒,200米可增快0.3秒,400米增快0.8秒;跳远成绩可提高2%,铅球成绩可提高6厘米,链球可提高53厘米,标枪可提高69厘米,铁饼可提高162厘米。

3.2由于高原氧分压下降,对以有氧供能为主的滑雪、中长跑、马拉松、划船、游泳(200米以上长距离)等项目来说,虽然在同样速度条件下消耗的能量比平原地带要少,但气体阻力的减少不能抵消血氧过少的不良影响,因而这些项目的成绩通常要比平原地带下降3%~10%,而且距离越长(如马拉松、竞走),影响越大。

有研究认为,高平原成绩之差的基本规律为,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5000米跑成绩约下降3秒,10000米跑成绩约下降6秒;在海拔2000米左右,高平原成绩之差5000米跑约30秒~1分30秒,10000米跑约差1分~2分30秒。

3.3对运动距离及时间较长,但运动速度要求很高的竞速滑雪、滑冰和自行车项目来说(自行车下坡时平均速度甚至达到30米/秒),气体动力阻力降低的影响非常显著,因而在高原,高水平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常常提高。

3.4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来说,由于随高度上升而重力减少、加速度提高、空气密度小,球体受到的阻力小,球速和球的旋转速度加快,球着地(台)后显得快、低、飘,也能妨碍运动技术的发挥。

3.5对体操、举重等项目来说,成绩不发生明显变化。

4高原病
4.1急性高山病
最常发生在进入海拔3300米以上高原的第一、二天,尤其是第一天的起初6-9个小时。

识别要点:头痛,加上以下任一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头昏眼花,失眠,恶心和呕吐。

4.2高原肺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原肺水肿死亡率为40%。

识别要点:出现以下情况中两项以上者:休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咳嗽,虚弱且活动量明显减少,前胸有堵塞感,皮肤苍白且发绀,心率增快。

4.3高山脑水肿
未经治疗的高山脑水肿病死率为14%。

识别要点:有急性高山病的症状,无法走直线,出现精神异常。

4.4慢性高原病
指对高原环境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出现对高原环境的不适应。

识别要点:乏力,头痛,头晕,发绀,运动时缺乏耐力等。

5应对措施
5.1每个人前1-3天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严重的会有头痛、全身肌肉痛、失眠等症状。

这些反应是很正常的,一般1-3天后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5.2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

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

所以,如果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息时较轻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使你很快适应高原环境。

5.3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物质,要大量饮水,越多越好,只要能承受。

5.4所有的行动均放缓,这样可以缓解缺氧造成的负担,有益于你更快的适应高原。

5.5注意添减衣服,做好保暖工作,以免感冒出现高原性肺水肿。

5.6放松心理,高原反应发作有35%是心理造成的。

参考文献:
[1] 张西洲. 喀喇昆仑山不同海拔高度肺通气功能测定[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0. 6:203-205
[2] 孙新蒲.对拉萨居民肺容量的测定[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3. 9:24-28
[3] 谢成范.高原人体生理参值[J].中华医学,1990.6:203-207
[4] 王晓真.原健康人运动状态下最大摄氧量与左心功能的关系[J].高原医学杂志,1993,3: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