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交接面处混凝土施工缝质量事故的处理及预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柱交接面处混凝土施工缝质量事故的处理及预防

1、检测方案

根据建设单位意见,经专家组研究,决定用CTS一25型,超声仪、H一225 型回弹仪,采用超声一回弹综合法对1层和2层的柱、梁进行重点测试,对3层柱进行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

2、测区布设

先在构件上画出测区,每个测区平面尺寸为200ram ×200mm,测试前应把测区的不平整之处用砂轮机或砂布磨去,并吹净粉尘。再用回弹仪先在每一测区的两个相对测试面上各弹击8个测点获取测区的l6个回弹值。然后在每个测区的相对测试面上布置3个超声声时测点,以黄油做耦合剂(目的是减少超声波在探头和未接触面之间空气中的强度衰减),测取超声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时间。

3、补强方案

先对与有质量问题柱子相旌的梁及对应的下层梁加垫板并支撑,然后撤除有问题柱子相邻跨的3层施工荷载及楼板。对底层已砌填充墙的梁,拆去梁下侧砌的部分红砖,在与上部支杆对应部位打人木楔,见图3。

用水准仪对支撑的梁端观测竖向位移。施工中先凿去漏振的施工缝上、下面不密实的混凝土,扶正钢筋,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洒水湿润72h后,刷素水泥浆2道,再刷108胶。在108胶湿润的状态下,用木模封闭,木模上预留进料漏斗(见图4)。

按质检站出具的C30配合比单计算出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5~10ra碎石;砂子:中粗砂;外加剂:铝粉(水泥质量的0.03%),对铝粉进行脱酯处理后掺人拌合料。对灌人的混凝土。孔洞深度不大于50mm的部位,采用人工分层捣实;大于50ram或孔洞较大的部位采用,3o振动棒振捣。施工完后。洒水养护少于7d。拆除侧模后,凿去漏斗处凸出柱面部分的混凝土。28d 时对同期试块试压,并对原位进行回弹,结果表明,补强混凝土强度均达到30MPa。经过处理的柱子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是否完全闭合,以及其上层柱梁是否产生竖向位移等,是衡量处理结果的主要标准。从两年来的使用情况来看,被处理部位未出现梁柱下移及柱表面抹灰裂缝等现象,说明补强达到了要求。

4、质量问题分析

根据对本工程的调查及类似事故的统计分析,出现此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1)工人疏忽大意,施工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本工程浇筑3层梁板时,正值春节放假前,工人情绪不稳定,加之夜间浇筑混凝土,对施工工序把关不严。

2)梁柱交叉处由于抗震设防等结构方面的因素,钢筋网格较小,特别是纵横向交

叉处上部受力钢筋和下部锚固钢筋相互交叉,使此空问内的混凝土难以下落。虽

然先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进行铺垫,但在夜晚施工及振捣监督不严格时,往往难以保证施工缝内砂浆严密结合。

3)振捣质量不易保证。由于上下两层纵横向钢筋的交叉,使得此处难以垂直插入振动棒,只能斜向插入。因此,容易产生交叉区域施工缝处混凝土的不密实问题。

4)梁柱交接处支模不严密。有的梁长度不符合模板模数,或梁的轴线不完全居中等原因,使得柱头与梁交接处模板局部用木板拼合,木板与钢模板之间不易固定严密,容易产生漏浆,造成蜂窝或梁、柱头成型尺寸偏大(小)等现象。

5)在浇筑柱子混凝土时,柱顶面标高控制不严,致使支模后梁底钢筋与柱顶面问隙过大,这是造成施工缝处混凝土不密实的一个主要原因。有的未凿去前期施工的混凝土松散面,更加剧了施工缝处混凝土的不密实和结合面的不连续。

5、预防措施

上述施工质量问题,具有通病性,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检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严格控制前期柱顶浇筑标高,可以使其略高于梁底面标高10ram左右,并在梁底模板支设时,及时剔除柱顶面水泥薄膜、松动石子等,并冲洗干净。

2)铺设的水泥浆不能太稀,砂的级配要合适,要选用中粗砂配制。

3)对梁模板在柱、梁交接处的拼装应尽可能做到严密、稳定,并便于拆除。为防止施工中出现模板内移、外倾或下滑现象,可在已浇柱子端部包裹一层油毡、纸袋以后,再支模压紧,或制作专用包箍或支撑以拉紧模板。

4)拆除侧模后应及时用凿子等工具检查柱头施工缝,注意接头处混凝土有无孔洞、蜂窝麻面等现象。

总之,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要重视柱、梁交接点处混凝土浇筑质量,它不仅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可靠性,而且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应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旁站监督和技术指导。只有从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才能杜绝此类质量事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