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及【模板】支撑设计验算

合集下载

桥梁支架模板计算【范本模板】

桥梁支架模板计算【范本模板】

(六)、承台施工方案及模板计算4、安装模板承台桥墩均采用大块钢模板施工,设拉杆。

面板采用δ=6mm厚钢板,[10 竖带间距0。

3m,[14 横带间距0。

5m,竖肋采用[10槽钢,间距30cm,横肋采用[14槽钢,间距100cm.横肋采用2[14a工字钢,拉杆间距150cm。

拉杆采用φ20圆钢承台尺寸:钢桁梁部分11.4×18。

4×3.5m。

模板采用分块吊装组拼就位的方法施工。

根据模板重量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立模、拆模。

根据承台的纵、横轴线及设计几何尺寸进行立摸。

安装前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油,保证拆模顺利并且不破坏砼外观。

安装模板时力求支撑稳固,以保证模板在浇筑砼过程中不致变形和移位。

由于承台几何尺寸较大,模板上口用对拉杆内拉并配合支撑方木固定。

承台模板与承台尺寸刚好一致,可能边角处容易出现漏浆,故模板设计时在一个平行方向的模板拼装后比承台实际尺寸宽出10cm,便于模板支护与加固。

模板与模板的接头处,应采用海绵条或双面胶带堵塞,以防止漏浆。

模板表面应平整,内侧线型顺直,内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模板及支撑加固牢靠后,对平面位置进行检查,符合规范要求报监理工程师签证后方能浇筑砼。

5、浇注砼钢筋及模板安装好后,现场技术员进行自检,各个数据确认无误,然后报验监理,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砼浇注前,要把模板、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

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砼浇注采用商品砼.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高于2 m时要用流槽配合浇筑,以免砼产生离析.砼应水平分层浇筑,并应边浇筑边振捣,浇筑砼分层厚度为30 cm左右,前后两层的间距在1。

5m以上。

砼的振捣使用时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 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振捣密实后徐徐提出振捣棒;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造成模板变形,预埋件移位等.密实的标志是砼面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平坦、泛浆。

最新模板支撑体系检查验收及使用一般规定

最新模板支撑体系检查验收及使用一般规定

模板支撑体系检查验收及使用一般规定㈠模板支撑检查、验收要求1、支撑系统搭设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础进行验收,并留存记录。

注: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必须做到样板先行,样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为地下人防或车库部分,第二部分为标准层首层。

样板必须报安全生产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如不进行报验的作业班组或劳务分包单位将给予停工并进行处以2000-5000元罚款。

2、模板支撑投入使用前,应由项目部组织验收。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模板支架验收。

3、模板支撑验收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检查现场实际搭设与方案的符合性。

施工过程中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1)立柱底部基础应回填夯实;2)垫木应满足设计要求;3)底座位置应正确,自由端高度、顶托螺杆伸出长度应符合规定;4)立杆的间距和垂直度应符合要求,不得出现偏心荷载;5)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规定,固定可靠;6)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扭紧力矩应达到40~65N•m。

抽检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㈡模板支撑使用要求1、模板支撑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立柱底部不得松动悬空,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杆件,不得松动扣件,也不得用作缆风绳的拉接。

2、当模板支撑基础或相邻处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3、施工中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4、砼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并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均匀浇捣,不得超高堆置,不得采用使支模架产生偏心荷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5、模板支撑高度超过4m时,柱、墙板与梁板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

柱、墙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

6、支撑系统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完整word版)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完整word版)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二)、采用七夹板与扣件式钢管支撑相结合的支撑方案设计计算:模板及其支架计算的荷载标准值及荷载分项系数表以下对模板进行验算。

一)楼板模板计算:按普通胶合板(1830×915×18)验算,龙骨间距600,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设计值1)模板自重:300N/m2×0.915m×1.2=329.4N/m2)新浇砼重:24000N/m3×0.10m×0.915m×1.2=2635.2N/m3)钢筋自重:1100N/m3×0.915m×0.10m×1.2=120.78N/m合计:329.4+2635.2+120.78=3085.38N/m4)施工工人及设备重量:2500N/m2×0.915m×1.4=3201N/m2、弯矩设计值M=(-0.10)×3085.38×(0.6)2+(-0.117)×3201×(0.6)2=245.89N·M另考虑集中荷载F=2500N,由两块模板分别承担。

F1=1250NM1=0.08×3085.38×(0.6)2+0.213×1250×0.6=248.61 N·M3、承载力验算W=bh2/6=915×182/6=49410mm3δm=M max/w=2.48×105/49410=5.02N/mm<[ ]=15.21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W=k·f·q·l4/100EI=0.677×3085.38×10-3×6004/(100×9×103×915×183/12)=0.68<[L/250]=2.4mm满足要求.二)模板的龙骨验算采用50×100松木龙骨·600,水平钢管间距1000(即龙骨的跨度),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1)模板:300N/m2×0.6m×1.2=216N/m2)砼24000N/m3×0.6m×0.10m×1.2=1728N/m3)1100N/m3×0.6m×0.10m×1.2=79.2N/m合计:216+1728+79.2=2023.2N/m4)施工荷载:2500N/m2×0.6m×1.4=2100N/m2、弯距M=(-0.10)×2023.2×1.02+(-0.117)×2100×1.02=-448.02N·M另考虑集中荷载F=2500NM1=0.08×2023.2×1.02+0.213×2500×1.02=694.36 N·M3、承载力验算W=bh2/6=50×1002/6=0.833×105δm=M/W=694360/0.833×1.05=8.33N/m2<14.95N/m24、挠度验算W= k·f·q·l4/100EI=0.677×2023.2×10-3×10004/(100×9×103×50×1003/12)0.37mm <[W]=L/250=4mm满足要求. 三)水平钢管采用¢48×3.5焊接钢管,间距1000mm,跨度1000,按五跨连续梁计算。

砖混结构梁模板及支撑设计计1

砖混结构梁模板及支撑设计计1

模板及支撑设计计算本工程最大矩梁长4.2米,截面尺寸为240×400,离地面高2.65米。

模板底楞木和顶撑间距为0.50m。

木材用杉木,f c=10N/mm2(抗压设计值)f v=1.4N/mm2(顺纹抗剪强度值)f m=13 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1、底板计算:(1)荷载计算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混凝土的重量、钢筋的重量及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均乘以分项系数1.2,底模25mm厚。

底模板自重 1.2×5×0.025×0.24=0.036kN/m混凝土荷重 1.2×25×0.24×0.40=2.88 kN/m钢筋荷重 1.2×1.0×0.24×0.40=0.115 kN/m振捣混凝土荷载 1.2×2.0×0.24=0.576 kN/mql=3.607 kN/m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设计荷载值要乘以γ=0.90的折减系数∴q=0.9q1=0.9×3.607=3.246 kN/m(2)验算底模抗弯承载力底模下面楞木间距为0.50m,底模的计算简图是一个等跨的多跨连续梁,因为模板长度有限,一般可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查静力计算表得:M max=-0.121ql2=-0.121×3.246×0.52=-0.098KN*m按下列公式验算M max≤kf mW nkf m=1.3×13=16.9>6.875N/ mm2满足要求。

(3)抗剪强度验算V max=0.561ql=0.561×3.246×0.5=0.91kNmax=3V max /2bh=(3×0.91×103)/(2×240×400)=0.142N/mm2kf v=1.3×1.4=1.82 N/mm2>0.142/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验算挠度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且不考虑振捣混凝土的荷载.∴允许挠度为q´=0.036+2.88+0.115=3.031kN/mW A=(0.967×q´l4)=0.967×满足要求.2、侧模板计算(1)侧压力计算,梁的侧模强度计算,要考虑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及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并乘以分项系数1.2。

现浇模板支架设计计算

现浇模板支架设计计算

现浇模板支架设计计算顶板模板设计楼板现浇厚度为10cm-18cm,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4m,4m,2.8m,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00米,立杆的横距 l=1.00米,横杆的步距 h=1.80米。

模板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木楞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间距:300mm;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采用扣件连接方式。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30米。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一、模板面板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2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使用模板类型为:胶合板。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 25.100×0.180×1.000=4.518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750×1.000=0.75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q13 = 2.500×1.000=2.500kN/m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为:q = 25.100×0.180×1.000+0.750×1.000=5.268kN/m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方式:q1 = 0.9×[1.2×(4.518+0.750)+1.4×2.500]=8.839kN/m 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方式:q1 = 0.9×[1.35×(4.518+0.750)+1.4×0.7×2.500]=8.606kN/m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q1 = 8.839kN/m作为设计依据。

集中荷载设计值:模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q2 = 0.9×1.2×0.750×1.000=0.810kN/m 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 P = 0.9×1.4×2.500=3.150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2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W = 100.00×1.80×1.80/6 = 54.00cm3;I = 100.00×1.80×1.80×1.80/12 = 48.60cm4;(1)抗弯强度计算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M1 = 0.1q1l2 = 0.1×8.839×0.3002=0.080kN.m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M2 = 0.1q2l2 + 0.175Pl = 0.1×0.810×0.3002+0.175×3.150×0.300=0.173kN.mM2> M1,故应采用M2验算抗弯强度。

满堂支架验算

满堂支架验算

某分离立交桥为左、右幅分离式连续箱梁构造,全桥箱梁长137m,由于地形复杂,每跨高度不同,本方案按最高一跨进行计算:H=13m。

一.上部结构核载1.新浇砼的重量:2.804t/m22.模板、支架重量:0.06t/m23.钢筋的重量:0.381t/m24.施工荷载:0.35t/m25.振捣时的核载:0.28t/m26.倾倒砼时的荷载:0.35t/m2则:1+2+3+4+5+6=2.804+0.06+0.381+0.35+0.28+0.35=4.162t/m2钢材轴向容许应力:【σ】=140Mpa受压构件容许xx:【λ】=200二.钢管的布置、受力计算某分离立交桥拟采用Φ42mm,壁厚3mm的无缝钢管进行满堂支架立设,并用钢管卡进行联接。

通过上面计算,上部结构核载按4.162t/m2计,钢管间距0.6×0.6m间隔布置,则每区格面积:A1=0.6×0.6=0.36m2每根立杆承受核载Q:Q=0.36×4.162=1.498t竖向每隔h=1m,设纵横向钢管,则钢管回转半径为:i=hµ/【λ】=1000×根据i≈0.35d,得出d=i/0.35,则则选Φ42mm钢管可。

Φ42mm,壁厚3mm的钢管受力面积为:A2=π()2-π((42-3×2)÷2)2=π(212-182)=367mm2则坚向钢管支柱受力为:σ=Q/A2=1.498T/367mm2=1.498×103×10N/367×10-6m2=4.08×107Pa=40.8MPa=140Mpa应变为:ε=σ/E=40.8××109=1.94×10-4xx改变L=εh(注h=13m)=1.94×10-4×13000=2.52mm做为预留量,提高模板标高。

通过上式计算,确定采用¢42mm外径,壁厚3㎜的无缝钢管做为满堂支架,间隔0.6×0.6m,坚向每间隔1m设纵横向钢管,支架底部及顶部设剪刀撑,并在底部增设纵横向扫地撑,以保证满堂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模板支撑方案【范本模板】

模板支撑方案【范本模板】

模板及支撑体系专题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根据相关规定层高超过4.5M为高支撑,对模板及支撑体系应进行设计.本工程为18万吨级/年合成油品装置(神华829工程)费托合成构架一反应器基础,层高为6。

5米,本方案对超过4。

5米层高及截面尺寸较大的柱、梁、板带模及其支撑进行设计验算,确保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对一般构件和层高低于4.5米的楼层的模板及其支撑,应参照本方案施工。

二、模板及其支撑体系1、柱、梁工程概况:本工程主要梁厚为1。

65m,截面尺寸为1675*1650等,立柱主要截面为1300*1300.2、柱、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柱最大高度为6。

5M,最大梁厚为1650mm,最大柱截面为1300mm。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柱采用大模板。

因此,本工程墙柱模板采用18mm厚的胶合板.采用ф48*3。

5钢管作支撑体系,水平及剪刀支撑体系与梁底支撑体系连为一体,斜撑与柱高成45°-60°,柱每边至少上下两道斜撑,沿纵向间距不大于1.5M,支撑高度超过5M的应相应增加斜撑;斜撑与整体支撑体系相交处用旋转扣件将斜撑和水平撑或竖撑连为一体,增强斜撑的刚度;框架梁模板采用δ=12mm的竹胶板制作;梁的侧面模板横向采用80×80@180的木方子作为次龙骨,梁底模板采用80×80@150的木方子作为加筋肋。

框架梁的支撑系统采用双排脚手架,梁宽大于400mm的还应在梁底中心部位增加一道支撑立杆,立杆间距1000mm,水平杆纵向间距为1000mm,梁底小横杆的水平间距为400mm;梁高大于700mm框架梁加固采用φ48×3.5的钢管配M14的对拉螺栓加固,对拉螺栓的纵横间距分别为400mm和600mm,加固立杆的间距为600mm;梁高小于700mm的梁加固立杆间距为500mm,梁加固立杆的斜撑间距皆为600mm。

3、模板支撑安装要点: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模板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模板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1.2 模板及支架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 计,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
【说明】本条给出了模板及支架设计的基本要求,即承载力、刚 度和稳固性必须满足规定要求,且计算时应考虑各种不同的工况 。 模板及支架虽然是施工过程中的临时结构,但由于其在施工过程 中可能遇到各种不同的荷载及其组合,某些荷载还具有不确定性 ,故其设计既要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要考虑结构形式 、荷载大小等,又要结合施工过程的安装、使用和拆除等各种主 要工况进行设计,以保证其安全可靠,在任何一种可能遇到的工 况下仍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固性。 本条是对模板及支架工程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模板及支架的安 全,并与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故列为强制性条文,必 须严格执行。
5、《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
则》(建质[2009]254号)
新规范主要修订内容
与GB50204-2002(2011版)相比 1、加强了对工具式模板及高大模板的验收要求(新规范4.1.1) 2、增加了与相关规范进行协调,删除了部分施工过程控制内容;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 收规定(应与相关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配套使用 )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及混凝土浇筑区域 管理人员组织机构、施工技术措施、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 措施、施工应急救援预案,模板支撑系统在搭设、钢筋安装、混 凝土浇捣过程中及混凝土终凝前后模板支撑体系位移的监测监控 措施等。 (六)劳动力计划:包括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 的配置等。 (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包括模板、模板 支撑系统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载设计值及荷载组 合,梁、板模板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梁板下立杆稳定性 计算,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转换 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等。每项计算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 样图,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 附图包括支模区域立杆、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支撑系统立 面图、剖面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 ,梁板支模大样图,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及连墙件布设位置 及节点大样图等。

现浇混凝土墙体模板设计及验算

现浇混凝土墙体模板设计及验算

现浇混凝土墙体模板设计及验算作者:孟庆龙刘明华张永军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7期摘要:以实际工程为例,对U型槽侧墙模板的设计和验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U型槽侧墙模板设计验算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030-01模板结构是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工艺,它的设计不但影响着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及施工安全,还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经济投入。

因此,模板结构的设计即要考虑便于安拆、周转,还要满足混凝土的浇注、养护需求,同时还要在满足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入,这时通过对其强度、刚度等方面的验算进行模板体系的优化显得非常重要。

现以成府路工程的U型槽侧墙模板为例,对墙模的设计及验算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工程概况成府路是贯穿奥林匹克公园东西向的一条重要道路,向西连接中关村核心区,向东与京承高速公路相接。

我项目部施工标段共有9仓U型槽结构,各仓侧墙的高度和厚度不等,其中墙体最大高度为12180mm,墙厚1731~500mm,侧墙模板一次支搭高度为9.7m。

2 墙模设计为了满足业主方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要求,墙模需要采用单板面积较大的模板。

目前施工现场常用的主要是钢模、木模、钢木组合模板。

考虑到钢模的前期投入大、使用中易生锈且安拆不方便、后期维修养护费用较高,而完全用木模施工过程中损耗较大、且不利用生态环境,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使用钢木组合模板体系。

墙模面板采用酚醛覆膜胶合板,它主要具有单板面积大,支搭方便、板面平整光滑、防水、易脱模、可两面用等特点,内楞采用方木,外楞采用钢管并置、内外楞相交处设穿墙螺栓。

为了防止模板过高容易倾覆,外楞外侧设钢管支撑和钢丝绳拉纤,模板外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

模板结构的主要技术指标为:面板厚18mm;内楞木方50x100mm,间距250mm;外楞钢管Φ48,t=3mm,间距600mm;穿墙螺栓采用圆钢Φ16mm@750mm×600mm;面板接缝处内楞加密。

梁模板的验算

梁模板的验算

梁底模的验算◆荷载计算(1)模板及支架自重:取F1=1.5 kN/m2(2)新浇砼自重:取最大梁截面1200 mm×4000 mm。

则:F2=24×4=96 kN/m2(3)钢筋自重标准值:取F3=4.0 kN/m2(4)振捣砼时产生竖向荷载:F5=2.0 kN/m2荷载设计值:F=ΣF×分项系数×折减系数强度验算设计值:F=(1.5+96+4)×1.2×0.9+2.0×1.4×0.9=112.14 kN/m2刚度验算设计值:F=(1.5+96+4)×1.2×0.9=109.62 kN/m2◆面板计算面板为18厚多层板单向板受力,次背楞为50×100mm木方,间距为2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为计算方便取10mm宽的板为计算单元。

根据建筑施工手册表8-56,18多层板材料指标为:E=5200×0.9=4680 N/mm2,f板=15/1.55=9.68 N/mm2计算简图:A、强度验算:q=112.14×0.01=1.12 kN/m=1.12 N/mmM=0.10ql2=0.10×1.12×2002=4480N·mmW =62bh =618102⨯=540 mm 3 σ=W M =5404480=8.3 N/mm <f 板=9.68 N/mm 2,满足要求。

B 、挠度验算:q=109.62×0.01=1.1 kN/m =1.1 N/mmE =4680 N/mm 2I =123bh =1218103⨯=4860 mm 4 ω=EI ql 100677.04=486046801002001.1677.04⨯⨯⨯⨯=0.41 mm <200/250=0.8 mm ,满足要求。

◆次背楞验算次背楞采用50×100mm 木方,间距200mm ;主背楞采用φ48×3.5钢管,间距500mm 。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

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脚手架结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要求1.模板支撑架的结构工作特点无论是梁模板、楼板模板或梁板模板支撑架,当采用脚手架杆件搭设,即采用脚手架结构时,一般都具有以下结构工作特点:(1)模板支架以承受竖向荷载的压力作用为主,支架的工作安全主要受其整体或单肢立杆的稳定承载能力控制;(2)在各种结构和构造的模板支架中,无论是显形的受压柱(钢管柱、格构柱等)或是隐形的受压柱(即将单元支架或支架段就视为一轴心受压杆件),其稳定承载能力取决于压杆的柔度(即杆件的计算长细比λ)和结构的约束条件;(3)计算压杆的柔度λ随立杆步距h,立杆顶端的自由长度h1、支架的高度H及高宽比H/B的增大而增大,而约束条件则介于两端铰支(μ=1.0)与一端固定、一端自由(μ=2.0)之间,受构架尺寸、杆件线刚度、斜杆和附着拉结杆件设置以及杆件连接(结)的紧固程度(如扣件的拧紧程度)等因素的影响;(4)不考虑支架各立杆(柱)之间的帮忙(即应力重分布)作用。

试验表明,下部采用双立杆的脚手架,主立杆荷载自单、双立杆的交接处往下传7步后才能完全达到平均受力,双立杆的间距只有0.2m左右,而支架立杆的间距为0.6~1.5m,虽也会有些帮忙作用,但难以量定,因此不予考虑。

当需要调整相差过大的立杆荷载时,可采用变杆距或合理确定模板荷载传力点(即模板支架的支承点)的办法加以解决。

2.模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要求(1)设计计算项目1)受压杆件稳定性验算(包括支柱、单肢立杆和支架整体稳定性,其中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一般都转化为对其长度为步距h的立杆段的稳定性验算);2)直接承受模板荷载并将其传给立杆的水平杆件和构造(组合梁、桁架梁等)及其连接件的验算(承压、受弯、受弯以及扣件抗滑等);3)支座、基础和地基验算。

(2)荷载计算梁、板和梁板模板支架参与计算的荷载项及其取值见表5-85。

梁板模板支架参与计算的荷载项及其取值表5-85(3)设计计算要求总的要求为:构造合理、受力明确、荷载算够、验算合格。

某高架桥现浇箱梁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验算

某高架桥现浇箱梁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验算

1 工 程概 况
余杭区 15 — 标段高架 交桥分别为 : 主线 5 .4m+9 .9 2 施工模 板 支架 方案设 计 80 122m+ 1 支架架设 、 ) 立模设 计 。首先进 行测 量放线 ( 中心 轴线和 中 5 .5 8 04m三跨 , C匝道 4 .5 5 8 4m+7 . 9 6 7 0m+4 .5 6 0 7m三跨 , D 心点法线) 然后在搭设 支架 的带状位 置用 干硬性 水泥 砂浆精平 , 匝道 4 .5 5 7 1m+7 .4 4 2 2m+4 .5 _ ; 5 7 1m 三跨 主线横 桥 向为双 向
f 再铺上厚 5e I i m×宽 2 m 的木板 , 5e 最后在木板上搭设支架 。 四车道分离式断面 ( 设 3m 中央分隔带) 匝道均 采用单 向双 地 f , 中 , 支架 以两桥墩 ( 或桥 台) 中心连线为轴线 , 并垂 直于 中心 点法线往 车道断 面。c匝 道桥 墩 高 2 且 曲线 半径 仪 3 0m, 高达 0m, 5 超
维普资讯
第 3 4卷 第 6期

34 ・ 0
2 008年 2月I TE r URF
Vo . 4 No 6 13 . Fe . 2 0 b 0 8

桥 隧 工 程 ・
文 章 编 号 :0 96 2 (0 80 —3 40 10 8 5 20 )60 0 —2
中 图分 类 号 : 4 . U4 5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随着我国公 路建设 的飞快 发展 , 市立 交桥 、 城 高速 公路桥 梁 2 3m~4 5l; 幅箱梁 顶板 宽 l .5m, 板宽 7 6 箱 梁 . . 单 n 20 底 .0 m; 底板 .2m, .5m~0 5 9m, .0 匝道 0 2 .2m, 对结构混凝 土外 观要求 越来越 高 , 只要 条件允 许, 其梁 板均采 用 顶 、 厚分别为主线 0 2 0 2 现浇方法施工。长期以来 , 国施 工现场普 遍采用 扣件 与 似8× 0 2 我 .5m~0 6 中、 .5m; 边腹板厚分别为主线 03 04 .5m,.5m,.0m, 06 35 . 钢管搭 没模板支架 , 任何 一技 术上可行 、 经济上合理 的钢管 支 匝道 0 3 0 4 0 5 两侧悬臂长均为 2 2 5m。全联仅 .5m, .5m,.5m; .2

梁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梁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梁、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考虑到现场所进材料的不不确定性,钢管验算取值采用φ48×3.0,木方验算取值90×90。

11.1板400mm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20二、荷载设计模板支拆环境不考虑风荷载三、模板体系设计50 ,50设计简图如下:模板设计平面图)(楼板长向模板设计剖面图)楼板宽向模板设计剖面图(四、面板验算10000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就面板可按简支跨计算的规定,另据现实,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233/12=1000×18×18×18/12=18/6=54000mm=,IbhW=bh/6=1000×18×4486000mm1、强度验算q=0.9max[1.2(G+ (G+G)×h)+1.4Q,1.35(G+1k1k1k3k12k(G+G)×h)+1.4×0.7Q]×b=0.9max[1.2×(0.15+(1.1+24)×0.4)+1.4×2.5,1k3k2k1=14.59kN/m2.5] ×0.7×0.4)+1.4×(0.15+(1.1+24)×1.35×.q=0.9×1.35×G×b=0.9×1.35×0.15×1=0.18kN/m 1K2p=0.9×1.4×0.7×Q=0.9×1.4×0.7×2.5=2.2kN1K2222/8+2.2×0.30.3/4]= /8,=max[qll/8,q0.18×/8+pl/4]=max[14.59×0.3M21max0.17kN·m622 15N/mmM≤[f]==σ3.1N/mm/W=0.17×10=/54000max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q=(G+(G+G)×h)×b=(0.15+(1.1+24)×0.4)×1=10.19kN/m2k1k3k445qlν=/(384×10000×486000)=0.22mm≤[ν]=l/400=5×/(384EI)=10.19×300300/400=0.75mm满足要求!五、小梁验算I(cm)546.75 因[B/l]=[20000/900]=22,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又因小梁较大悬挑b取整取整长度为50mm,因此需进行最不利组合,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q=0.9max[1.2(G+(G+G)×h)+1.4Q,1k1k2k3k11.35(G+(G+G)×h)+1.4×0.7Q]×b=0.9×max[1.2×(0.3+(1.1+24)×0.4)+1.4×2.5,1k1k2k3k1.35×(0.3+(1.1+24)×0.4)+1.4×0.7×2.5]×0.3=4.43kN/m因此,q=1静0.9×1.35(G+(G+G)×h)×b=0.9×1.35×(0.3+(1.1+24)×0.4)×0.3=3.77kN/m2k1k3k q=0.9×1.4×0.7×Q×b=0.9×1.4×0.7×2.5×0.3=0.66kN/m1k1活2222=0.39kN·m +0.121×0.66×LL+0.121q0.9=0.107×3.77×0.9M=0.107q111活静q=0.9×1.35×G×b=0.9×1.35×0.3×0.3=0.11kN/m 1k2p=0.9×1.4×0.7×Q=0.9×1.4×0.7×2.5=2.2kN 1k22+0.181pL]L=+0.21pL,M=max[0.077qL0.107q22222+0.181×2.2×0.9]=0.42kN·0.92.2×,0.107×0.11×0.9max[0.077×0.11×0.9m+0.21×2222/2+2.2×0.05]0.11×0.05/2+pL]=max[4.43×0.05LM=max[q/2/2,qL,121311=0.11kN·mMmax=max[M1,M2,M3]=max[0.39,0.42,0.11]=0.42kN·m622 15N/mm≤[f]σ=M=3.49N/mm/1215000.42×/W=10=max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V1=0.607q1静L+0.62q1活L=0.607×3.77×0.9+0.62×0.66×0.9=2.43kNV2=0.607q2L+0.681p=0.607×0.11×0.9+0.681×2.2=1.56kNV3=max[q1L1,q2L1+p]=max[4.43×0.05,0.11×0.05+2.2]=2.21kNVmax=max[V1,V2,V3]=max[2.43,1.56,2.21]=2.43kN22 1.4N/mm=τ≤[τ]0.45N/mm90)3V=/(2bh)=3×2.43×1000/(2×90×=0maxmax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G+(G+G)×h)×b=(0.3+(24+1.1)×0.4)×0.3=3.1kN/m2k3k1k44/(100×9350×5467500)/(100EI)=0.632×3.1×900=0.632qL=跨中νmax0.25mm≤[ν]=l/400=900/400=2.25mm满足要求!.六、主梁验算Ф48×3 (mm) 主梁材料规格钢管主梁类型2206000 2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弹性模量E(N/mm22125 205 )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344.4910.78)主梁截面抵抗矩W(cm主梁截面惯性矩I(cm)因主梁2根合并,则抗弯、抗剪、挠度验算荷载值取半。

模板支撑体系事故原因分析及设计验算

模板支撑体系事故原因分析及设计验算
1 施 工 方 面 . 3
造 成支 撑整 体 失稳 ; 还
有 的 则 是 在模 板 上 集 中堆 放建筑 材料 、 构件
或施工设 备等 造成局 部 杆 件 超 载 失 稳 ,引 起 整体倒塌 。 l 管理方面 - 4 有 些 地 区建 筑 较 为混乱, 管理不到位 。 随 着 建筑业 的蓬 勃 发展 , 出 现众 多 不 同规 模 的 施工 队伍 , 建筑 队伍迅 速膨胀,建筑 队伍 的挂 靠,建筑工程 的层层承 包和层层转包等 。这些 1 0 0 2 都 造 成施 工 队伍 和 施 工 人员 的低 素 质 和 管 图 1 理 不 到位 而 给 施 安 < 1 (/ 2 满 3 5 全带来一些 固有的隐患,比如 只重视速度不 重 18 D= . Nmm) ( 足要 求 ) c 度验算 . 挠 视安全, 只讲进度, 不讲安全, 只顾蛮干, 不顾安 全 E 9 0 N m , 彤] L4 0 = 0 0 / m2 [ = /0 等。 q =37 7+ = 7 7 k 7 2 5.7 KN/ m 2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 验算 研 = k S 0 E =(. 7 x10 q L 1O l 57 2 4×1)(0 7 2/10× 造 成 模 板 支 撑 体 系 倒 塌 和 楼 板 开 裂 两 种 现 0 0x3 0x1。 .1 L4 0 104 0 03 = ) 象的主要原 因是 由于过去对 多层模板 支撑 体系 9 0 0 8)00 < /0 = 2/0 = . mm 满 的重视程度不 够,对多层模板支撑 与主体结 构 ( 足 要 求 ) 21 .- 2侧模计算 共 同受力 的性 状研究较少 , 实测试验 和受力 在 a. 荷 载 计算 计算等方面, 也往往缺乏, 较多为凭经验进行 。 下 新浇砼对模板 的侧压力标准值 面以进行的珠海某工程模板支 撑体 系的计 算实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计算摘要:本文是以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的模板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条件下,对施工荷载进行了计算,并应用了统计学原理,获得不同截面梁、板的施工荷载值,不仅减化了计算工作量,并能方便查找应用。

关键词:模板钢管支撑混凝土施工荷载分项系数侧压力荷载组合1施工荷载计算的计算依据施工荷载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

本文仅适用于木模板、钢管脚手排架、钢管顶撑、支撑托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机械振捣的施工工艺,并依据原《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92,附录中有关“普通模板及其支架荷载标准值及分项系数”的取值标准。

2模板支撑系统及其新浇钢筋混凝土自重的计算参数: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确定,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钢筋自重标准值可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也可以按下表采用:钢筋混凝土和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的取值标准:施工活荷载的取值标准应根据不同的验算对象,对照下表选取,对于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配料机、集料斗等的施工荷载,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并在大型设备的布置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统计表4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楼面板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施工活荷载组成,针对验算的具体对象,采用相应的荷载组合方式,现以100mm厚的混凝土楼面板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厚度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00mm楼板施工阶段恒荷载的计算与统计楼板施工活荷载的计算与统计100mm楼板的施工荷载组合计算与统计不同厚度楼板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统计表5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计算:现浇混凝土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有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自重,以及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施工活荷载组成,通过荷载组合,作为梁底板木模板及支架的验算依据,现以300mm×700 mm的混凝土梁举例,进行施工荷载组合设计值的计算,依此类推得到不同截面的混凝土梁施工荷载的组合设计值,以便查表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1模板及模板支撑设计验算:a)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①新浇混凝侧压力:F 1=0.22γctoβ1β2V1/2=0.22×24×5×1.2×1.15×1.51/2=44.6KN/m2F 2=γcH=24×4.5=108KN/m2其中:C30混凝土重力γc 密度取24KN/m3;混凝土初凝时间to取5h;混凝土上升速度V根据现场条件及前期施工数据取1.5m/h;加减水剂时,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β1取 1.2;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β2取1.15;混凝土浇筑高度H=4.5m。

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取两式中的较小值,则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F=F1×分项系数×折减系数=44.6×1.2×1.0=53.5 KN/m2②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查手册取4KN/m2,则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设计值4×1.4×1.0=5.6KN/m2③荷载组合:F‘=53.5+5.6=59.1 KN/m2b)模板验算根据模板,取1m高模板作为计算单元,柱宽0.5m,模板厚度15mm。

背枋间距150mm,按跨距150mm的三等跨连续梁验算模板。

①化面荷载为线荷载:q1=F‘×1=59.1KN/m=59.1N/mm(用于验算承载力)q2=F×1=53.5KN/m=53.5N/mm(用于验算挠度)②抗弯验算:Mmax =0.100q1l2=1.33×105N/mm。

Wn=bh2/6=1000×152/6=3.75×104mm3σ=Mmax /Wn=5.12N/mm2<fm=30N/mm2(可)其中:松木胶合板抗弯强度指标fm=30N/mm2③挠度验算:I=bh3/12=1000×153/12=2.81×105mm4ω= 0.677×q2l4/100EI=0.677×53.5×1504/100×4000×2.81×105=0.236mm<[ω]=200/250=0.8mm(可)其中:松木胶合板弹性模量E=4000N/mm2④抗剪验算:Vmax =0.600q2l=0.600×53.5×150=4815NΓmax =3Vmax/2bh=3×4815/2×1000×15=0.48<fv=1.4N/mm2(可)其中:松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1.4N/mm2c)背枋验算背枋采用50×100松木,钢管包箍间距500mm,同样的方法按跨距500mm的四等跨连续梁验算背枋,验算结果满足施工要求。

d)对拉螺栓验算:最不利的底部对拉螺栓按间距500,两侧各一根布置,则N=F‘×0.6×0.5/2=8.87KN<12.90KN(可)其中:12.90KN为M12对拉螺栓容许拉应力。

e)外侧防护架设计及计算上部结构外侧防护架用φ48×3.5mm普通钢管搭设双排脚手架,立杆横距1.05m,立杆纵距1.2m,离墙体400mm;取a1=300mm,步距1.5m,架高16.5m。

脚手架坐落于地面上,立杆应设扫地杆,操作层满铺脚手板,脚手架须经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按规范要求搭设安全人行通道及防护围栏。

取施工荷载3kN/m2,脚手板等恒载0.35kN/m2,拦杆、脚手板挡板0.14kN/m,风荷载为ω0=0.4KN/m2。

以下进行外侧防护脚手架设计计算及安全验算。

f)计算立杆轴压力设计值:1)脚手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 G1K=0.1291×16.5=2.13KN(0.1291由h=1.5,La=1.0查规范附录A表A-1得来)2)脚手板等构配件自重产生的轴力N:N G2K =0.35×(1.05+0.4)×1.2+0.002×1.2×16.5+0.14×1.2=0.82KN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力∑N QK=3×(1.05+0.4)×1.2×0.5=2.61KN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轴压力设计值:N=1.2×(2.13+0.82)+1.4×2.61=7.19KN组合风荷载时立杆轴压力设计值:N=1.2×(2.13+0.82)+1.1×1.4×2.61=7.56KN立杆容许长细比及稳定系数:根据L h=1.05m,根据连接件设置,由规范表5.3.3查得,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5验算立杆稳定的长细比:λ=kμh/i=1.155×1.5×1.5/(1.58×10-2)=164<[λ]=2103)立杆稳定性验算:查规范表C得立杆稳定系数φ=0.262不组合风荷载时:N/φA=7.19×103/(0.262×489)=56.12N/mm2<f=205N/mm2组合风荷载时:N/φA+M w/W=7.56×103/(0.262×489)+0.11×106/(5.08×103)=80.66N/mm2<f=205N/mm2故立杆稳定性满足要求g)纵、横向水平杆计算:1)横向水平杆计算横向水平杆所受线荷载的标准及设计值:q k=(3+0.35)×0.75+0.038=2.55KN/mq=1.2×(0.35×0.75+0.038)+1.4×3×0.75=3.51KN/m弯强度计算:M max=1/8(ql2)=3.51×1.052/8=0.484KN/mδ=M max/W=0.484×106/(5.08×103)=95.28N/mm<f=205N/mm2式中W=5.08cm3,I=12.19 cm4变形计算:V=5q k l b4/(384EI)=[5×2.55×( 1.05×103)4]/(384×2.06×105×12.19×104)=1.607mmV=1.607mm≤[V]=l b/150=1.05×103/150=7mmV=1.607mm≤[V]=10mm2)纵向水平杆计算:计算简图3)作用于纵向水平杆的集中荷载标准植、设计值:标准值:F K=0.5×q K l b(1+a l/l b)2=0.5×2.55×1.05×(1+0.3/1.05)2=2.213KN F=0.5×ql b(1+a l/l b)2=0.5×3.51×1.05×(1+0.3/1.05)2=3.046KN 抗弯强度计算:M=0.175FL a=0.175×3.046×1.2=0.64KN/mδ=M/W=0.64×106/5.08×103=126N/mm2<f=205N/mm2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R B=V B左+V B右=0.65+0.5=1.15R=(1.15+1)F=2.15×3.046=6.55KN<R C=8KN变形计算:V =h)连接件计算1)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查得基本风压0.4KN/m2,外围连接件布置,竖向间距为3h(步距)=3×1.5=4.5m,水平间距为3l a=3×1.0=3.0m,由标准、规范查得:脚手架挡风系数为φ=0.1052)作用在脚手架上水平风荷载标准值:W K=0.7μZμSμO=0.7×1.56×1.0×0.105×0.4=0.046KN/m23)每一根外围连接杆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为:A W=3.0×4.5=13.5m24)由风荷载产生的边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 LW=1.4×W K×A W=1.4×0.046×13.5=0.87KN5)边接件轴向力设计值为:N L=N LW+N O由于架体采用双排架,故N O=5KN所以连接件轴向力N L=0.87+5=5.87KN扣件抗滑移计算按照单个扣件8.0KN考虑,则8.0KN>R O=5.87KN故连接件安全。

i)梁板模板支撑架设计及验算考虑屋面梁、板同时浇筑,荷载较大,支撑高度较高,模板支撑架拟采用φ48×3.5mm普通钢管脚手架搭设, 梁下支撑架竖向钢管间距按600×1200mm布置(沿梁跨度方向为600mm,沿梁底增加一道立杆),立杆均采用对接连接,接头按规范相互错开,横杆步距为1500mm,模板采用18mm厚高强腹膜胶合板,板底背枋采用50×100mm木枋,其间距为100~200mm,最大梁高0.90m,宽0.35m,板厚0.12m=(0.6×0.6×0.12+0.4×0.6×0.9+0.2×最大梁钢筋混凝土自重NGK10.5×0.25) ×2.5×9.8=6.96KN=0.6777×(0.6×0.6+0.9×0.6×2+0.5×0.6×2)=1.38KN 模板自重NGK2支撑架自重N=17.68×0.1291=2.28KNGK3=3×0.6×0.6=1.08KN/m2施工均布活荷载NQK1混凝土振捣产生荷载N=0.36×4=1.44KNQK2单杆轴力N =1.2×(6.96+1.38+2.28)+1.4×(1.08+1.44)=16.27KN<30.3KN [对接立杆允许荷载(步距按1.5m计)]。

满足要求。

j)立杆稳定性σ=N/фA立柱截面积:A=4.89cm2回转半径:i=1.58cm立杆长细比:λ=L°/i=uh/i=1. 55×1.50/(1.58×10-2)=147,查表φ=0.32(其中u为考虑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σ=N/φA=14.18×103/(0.32×4.89×100)=112.8N/mm2﹤205N/mm2(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满足整体稳定性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